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2(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3:5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2》。

第一篇: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2

《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

教材分析:本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书《品德与社会》第八册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七课《多彩的民间艺术》。品德课教学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回归社会。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民间艺术,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感悟其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进而树立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好听好看的家乡戏剧、曲艺,心灵手巧的家乡人,走访家乡艺人及动手实践活动。

二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事物的出现,现在的孩子对戏曲和曲艺喜欢程度越来越少,而戏曲和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唱腔和一些精湛的技艺,我们不能让这些宝贵的东西失传,因此本课的学习非常的重要。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民间艺术,并学会欣赏,在欣赏中感悟家乡人的心灵手巧。

2.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感悟其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3.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初步掌握一种民间艺术。

4.树立要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初步掌握一种民间艺术。

2.树立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二、教学策略

“学生主体性教学”,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搜集。又在小组及班内交流、展示,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分享、交流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教学中我为了体现创新教学,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民间艺术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之情。

三、教法

1.用语言图片视频创设情景,以情激情。

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用亲切的语言一些图片大量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引起学生在听觉、视觉以亲切祥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民间艺术的情感。2.以生为主,全员参与。

通过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掌声中被人欣赏的快感,激起学生兴

趣、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使本课学生的参与性达到更高的效果。

四、教学活动过程

本课我主要设计了六个板块的内容:一是以家乡人民喜闻乐见的歌舞引入,引出课题。二是欣赏民间戏剧。三学演学唱地方曲艺;四是展示学生搜集的更多的材料。五是讨论有些民间艺术将要失传,我们应该怎样做,以传承和弘扬来引导学生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第六作业学唱一段戏曲或曲艺,让学生回归生活,彰显品德课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东北大秧歌图片,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对,这就是我们东北土生土长的明间艺术东北大秧歌。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说话的语音语调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板书课题)

二、新课

活动一:欣赏民间戏剧,曲艺

(一)在书中找出民间艺术包括那两方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方面,地方曲艺部分。

1、简单介绍地方戏曲和地方曲艺的区别。分一分书中哪

些图片是地方戏曲,哪些图片是地反曲艺。

2、介绍主要的地方戏曲有哪些?地方曲艺有哪些?

(二)欣赏秦腔

1、课件出示秦腔的简介。

2、听秦腔 从大家的脸上,老师看得出了你们想了解秦腔的迫切心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秦腔。(老 师播放秦腔片段)

3、合作探究 你喜欢秦腔吗?为什么?以前听过这段戏吗?它是那部戏的片段?能把你的想法听跟大家说说嘛?

3、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一组的交流跟大家分享分享。

【了解秦腔,了解秦腔的历史,从而了解我国戏曲的历史是多么的久远】

(三)、了解黄梅戏。

1、简介黄梅戏

2、欣赏黄梅戏片段。

3、交流 你听过黄梅戏吗?听到时你的感受如何?说说看。黄梅戏唱腔优美,通俗易懂不仅南方人喜欢我们北方人也非常地喜欢。

【了解黄梅戏,了解戏曲优美的曲调,激发学生热爱戏曲的热情】

(四)了解川剧变脸

【了解川剧的变脸,让学生懂得戏曲有许多人们创造的技艺功夫,这些东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五)了解评剧和京剧

欣赏评剧和京剧片段,同学们猜一猜是哪种戏曲?你了解多少?把你搜集的资料展示一下。你还搜集了哪些材料让同学们欣赏。

【了解评剧和京剧,这两种剧种是我们北方人最喜欢的,通过学生自己的介绍,看一看学生能够知道多少,了解现在的孩子对戏曲的喜爱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六)材料展示

1、戏曲方面的展示

2、曲艺方面的展示。

活动二:家乡民间戏曲会演

1、导入我们的家乡有这么多的戏曲瑰宝,这些戏曲那么好听,你最喜欢哪一种戏曲?

2、演一演

(一)、你能把你喜欢的戏曲给大家表演一段吗?可以在小组内演一演,练习一下,然后在班内演一演。

(二)、班内会演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展示你们的才艺呢?

(三)评一评 你觉得他们演的怎么样?

活动三:奶奶说有些家乡的戏曲、曲艺已经失传了,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创造出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学习的戏曲和曲艺历史是那么的悠久,有优美才唱腔和技艺,这些财富我们不能失传,要把这些财富保留和传扬下去,从小就树立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五、留作业

学唱一段戏曲或曲艺,我们来一场比赛活动。

六、反思

新课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就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张新的白纸,我们人人都是这个起点的运动员,我们人人应该是这张白纸的描绘者,我会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积极寻找教学与生活的真谛,培养出品德崇高、身心健全、充满智慧的一代新人。

从这节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戏曲和一些曲艺了解的很少,喜欢戏曲的同学更少,现在的学生都喜欢现在流行的东西,对戏曲的发展前景担忧,这节课的学习很有不要,能够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戏曲曲艺,对戏曲曲艺的热爱起到一些促进的作用。

李灿灿评课: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对教材研究较透彻,并能有广度地对知识进行扩展,学生参与性较高,学生回答问题后,有鼓励性的语言。

孟凌丽:课程设计好,视频的介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戏曲的知识。

第二篇: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一绝扑灰年画的绘画步骤(之一)教学设计

山东潍坊高密姜庄中学徐桂爱邮编261506 电话2733294 高密扑灰年画是中国一绝,已经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作为民间艺术的继承人,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学习扑灰年画的有关知识。扑灰年画,是民间艺术的一朵璀灿奇葩。作为生长在发源地的我们有必要来理解、学习它。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提到中国一绝,年画的发源地在本乡镇,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欣赏教师的年画作品,理解扑灰年画的内容(激起学生的绘画兴趣)

2、掌握年画的几个重要独特步骤:扑灰,头发画法,涮花,画线(年画中的几个重要技法)

3、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加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对扑灰的理解,及头发,涮花的画法 教学难点:扑灰及头发的画法

教具准备:

工具:油画笔、花枝俏、大小白云笔、小水桶、调色盘、柳枝烧制炭条。材料:熟宣纸,一得阁墨汁,国画颜料。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播放平时我的年画作品:《三星高照》、《放飞》、《三娘教子》、《姑嫂闲话》、《踢毽子》、《金玉满堂》《四爱》„„,(涉及文学中的四爱,学生回答,周敦颐的爱莲,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鹤,孟浩然爱梅)学生会发自内心的地喊,老师画的这么漂亮!激起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出示今天学习的课题:

中国一绝扑灰年画的绘画步骤之一

主要解决两大问题,即告诉学生本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扑灰知识

2、学习头发画法,涮花,画线

(这样学生了解了本课的任务后,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一、我开始导入新课:重点定位在作品《姑嫂闲话》上,我将纸质作品以及课件展现给同学们。(让学生看大屏幕)让学生相互讨论与交流以下问题;

1、你理解扑灰的知识吗?

2、你在那儿见过扑灰年画?

3、这幅画的内容你看懂了吗?

4、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什么?

5、有哪几种绘画方法你不明白?(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讨论交流,根据“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特点,增加学生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

现的机会、锻炼的机会)

二、学习扑灰的知识

教师结合课件予以讲解扑灰。(学生看大屏幕)所谓扑灰是根据它的生产制作技术而言,根据所构思题材内容,打好腹稿之后,便用柳枝炭条起轮廓,拿画纸在上面扑抹,一稿可扑数张。为了增加数量,还可以在扑好一张画稿上再用柳枝炭条描一遍,重扑。这样不但数量增多了,也使同一张画稿成了对称的两张。其基本

步骤是:

1、在画稿上覆灰;

2、在画纸上扑灰。步骤如图:

(图1)在扑好的一张画稿上,用柳枝炭条重新描一遍,画稿上便覆着了柳枝灰。

(图2)取一张熟宣纸,覆在用柳枝炭条描过的画稿上,用手扑抹。(注意:扑抹要均匀,有力度)(图2)炭灰便沾在了熟宣纸上,画稿的外轮廓出现了。(注意:扑灰时应注意人物面部、胳膊及手等部位,要将这些部位的轮廓线扑清楚。)

教师将每一个步骤进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 练习:学生对扑灰技法进行练习、体会。

三、学习头发的画法

(对重点的绘画方法,先让学生发现问题,也许有学生欣赏了画会问:老师,画面上的头发,一丝丝的,非常逼真,是怎样画的?我先让学生先讨论,看能否以“互助形式”解决问题,最后总结提升通过二种方法a:通过大屏幕展示b:亲手演示技法(这一点很重要,学生很看重老师泼墨挥毫)欣赏大屏幕(如图)(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来演示技法,效果很好)

1、用水粉笔调浓墨画人物头发,待笔干时,拖出人物额前的短发。让头发有一丝丝的感觉(注意手不能打哆嗦,应大胆心细)

2、小姑的长辫也采用此法,待笔干枯时拖出辫子梢。

(练习:练习用排笔画人物头发。学生的兴趣很高,教师随时指出不足,并再次对个别学生进行演示)

四、涮花

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涮花,先让学生看有什么特点,引起兴趣,强调小写意(教师演示,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用小毛笔先蘸白粉,后蘸糊兰色,(也可以是其他颜色)从里到外,排笔调两种色,涮出花头来,以小写意的形式画出人物身上的装饰花卉。(学生看明白之后,紧跟着练习)。

五、画人物身上的装饰线

1、用水粉笔先蘸水,后两边蘸淡墨,画出伞底下的线。

2、用小毛笔调浓墨画出人物身上的装饰线。(教师一边讲,一边进行绘画演示)

(注意:绘画时要突出线的力度。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排头一边调重墨,一边调淡墨,一笔下去,呈现不同的墨色变化,画出人物身上的装饰线;排笔先蘸水,后两边蘸浓墨,呈现出中间淡,两边浓,画出伞的效果。(学生以考虑方法跟老师一样而感自豪,为自己没考虑出的问题,老师一点而恍然大悟,体现“学习型课堂”。)当学生将本课的学习技法明白以后,紧跟着绘画练习,分发扑好灰的小画稿,重点练习本堂课的技法(人人都参与进来绘画着、创作着,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教师指导着,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并进行个别指导。

六、作业讲评

最后是课堂小结与提升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让他们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提升:总结本节课通过学生练习完成目标,指出不足,为下节课完整的绘画作好准备。

七、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在上这节课之前,先带领学生到民间艺人处考察、采访,并到“民间艺术大世界”处参观过,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爱好,虽然在这一节课上,学生的技法还不够熟练,但初次接触,先引发浓厚的兴趣,慢慢多练习,肯定会日臻完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会发扬、光大,我很欣慰。

第三篇:走进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走进剪纸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学生了解并掌握剪纸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体验。

2、学生能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收集剪纸资料,分析和处理资料,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重难点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多方面的资料搜集工作,按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研究。

2、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将剪纸的研究结果反馈给大家。教学准备:

1、剪纸作品、剪纸文化资料

2、图书角(含有剪纸内容的书籍)、制作角(纸、剪刀、图纸、小刀等)。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5分)

(1)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请你们欣赏一段精彩的短片。课件(配乐播放剪纸作品)

(2)通过欣赏,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吗?

(3)师小结:是啊,这一幅幅漂亮、生动的剪纸作品勾起了我们很多美妙的遐想。剪纸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她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表现力,与人民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民族艺术史上,谱写着无声的乐章。怀着对这门民族艺术的热爱和好奇之心,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剪纸的世界吧。课件出示课题《走进剪纸》

二、建立学习小组,开展活动(20分)(1)最想从哪些方面来了解剪纸这门艺术呢? 生自由说。

(出示课件)(2)师小结:

看来,大家对剪纸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对剪纸的资料进行了一定的搜集。接下来就请大家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围绕主题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待会看哪个小组的汇报最精彩、最有特色。抽生回答

课件出示:剪纸工具材料、剪纸装裱……

(3)下面我们分为四个大组,每一组给自己这一组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工合作,选择一个内容,从你们准备的资料中查找,讨论这些问题,并填写在收集卡上,然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比一比,哪一组收集内容最全面,完整。(4)讨论,归纳,师巡视。(5)汇报

相信大家的研究结果已经出来了吧,下面,看一看我们哪一个组先来向大家汇报。(6)课件出示

根据汇报,师相应投影出示收集卡

三、剪纸活动(10分)

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汇报交流,现在我们是不是对剪纸这门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想不想来跟老师学着剪一剪

下面,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剪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剪纸。课件播放(配乐、剪纸作品展)

四、展示、拓展(1)展示作品

同学们真有创造力,一会儿就剪出了这么漂亮的剪纸!请你们把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可以把你们的作品送给坐在后面的老师。(2)总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主探究,收集、学习更多的剪纸方面的知识,努力让我们祖国的这一朵美丽的奇葩开得更香更艳。

第四篇: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一绝扑灰年画的绘画步骤(之一)教学设计

山东潍坊高密姜庄中学徐桂爱邮编261506 电话2733294 高密扑灰年画是中国一绝,已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作为民间艺术的继承人,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学习年画的有关知识。扑灰年画,是民间艺术的一朵璀灿奇葩。作为生长在发源地的我们有必要来理解、学习它。(提到中国一绝,年画的发源地在本乡镇,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欣赏教师的年画作品,理解扑灰年画的内容

2、掌握年画的几个重要独特步骤:扑灰,头发画法,涮花,画线

3、激起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加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对扑灰的理解,及头发,涮花的画法 教学难点:扑灰及头发的画法

教具准备:

工具:油画笔、花枝俏、大小白云笔、小水桶、调色盘、柳枝烧制炭条。材料:熟宣纸,一得阁墨汁,国画颜料。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播放平时我的年画作品:《三星高照》、《放飞》、《三娘教子》、《姑嫂闲话》、《踢毽子》、《金玉满堂》《四爱》„„,(涉及文学中的四爱,学生回答,周敦颐的爱莲,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鹤,孟浩然爱梅)学生会发自内心的地喊,老师画的这么漂亮!激起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出示今天学习的课题:

中国一绝扑灰年画的绘画步骤之一

主要解决两大问题,即告诉学生本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扑灰知识

2、学习头发画法,涮花,画线

(这样学生了解了本课的任务后,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我开始导入新课:重点定位在作品《姑嫂闲话》上,我将纸质作品以及课件展现给同学们。

让学生相互讨论与交流以下问题;

1、你理解扑灰的知识吗?

2、你在那儿见过扑灰年画?

3、这幅画的内容你看懂了吗?

4、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什么?

5、有那几种绘画方法你不明白?(让学生讨论交流,根据“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特点,增加学生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现的机会、锻炼的机会)

二、学习扑灰的知识 教师结合课件予以讲解。(学生看大屏幕)所谓扑灰是根据它的生产制作技术而言,根据所构思题材内容,打好腹稿之后,便用柳枝炭条起轮廓,拿画纸在上面扑抹,一稿可扑数张。为了增加数量,还可以在扑好一张画稿上再用柳枝炭条描一遍,重扑。这样不但数量增多了,也使同一张画稿成了对称的两张。其基本步骤是:

1、在画稿上覆灰;

2、在画纸上扑灰。步骤如图:

(图1)在扑好的一张画稿上,用柳枝炭条重新描一遍,画稿上便覆着了柳枝灰。

(图2)取一张熟宣纸,覆在用柳枝炭条描过的画稿上,用手扑抹。(注意:扑抹要均匀,有力度)(图2)炭灰便沾在了熟宣纸上,画稿的外轮廓出现了。(注意:扑灰时应注意人物面部、胳膊及手等部位,要将这些部位的轮廓线扑清楚。)

教师将每一个步骤进行演示

练习:学生对扑灰技法进行练习、体会。

三、学习头发的画法

(对重点的绘画方法,先让学生发现问题,也许有学生欣赏了画会问:老师,画面上的头发是怎样画的?我让学生先讨论,看能否以“互助形式”解决问题,我最后总结提升通过二种方法a:通过大屏幕展示b:亲手演示技法 欣赏大屏幕(如图)(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来演示技法,效果很好)

1、用水粉笔调浓墨画人物头发,待笔干时,拖出人物额前的短发。让头发有一丝丝的感觉(注意手不能打哆嗦,应大胆心细)

2、小姑的长辫也采用此法,待笔干枯时拖出辫子梢。

(练习:练习用排笔画人物头发。学生的兴趣很高,教师随时指出不足)

四、涮花

让学生看画面上的涮花,先让学生看有什么特点,引起兴趣,强调小写意(教师演示,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用小毛笔先蘸白粉,后蘸糊兰色,从里到外笔调两种色,涮出花头来,以小写意的形式画出人物身上的装饰花卉。紧跟着让学生练习。

五、画人物身上的装饰线

1、用水粉笔先蘸水,后两边蘸淡墨,画出伞底下的线。

2、用小毛笔调浓墨画出人物身上的装饰线。

(注意:绘画时要突出线的力度。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排头一边调重墨,一边调淡墨,一笔下去,呈现不同的墨色变化,画出人物身上的装饰线;排笔先蘸水,后两边蘸浓墨,呈现出中间淡,两边浓,画出伞的效果。(学生以考虑 方法跟老师一样而感自豪,为自己没考虑出的问题,老师一点而恍然大悟,体现“学习型课堂”。)当学生将本课的学习技法明白以后,紧跟着绘画练习,分发扑好灰的小画稿,重点练习本堂课的技法(人人都参与进来画着、创作着,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教师指导着,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六、作业讲评

最后是课堂小结与提升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让他们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提升:总结本节课通过学生练习完成目标,指出不足,为下节课完整的绘画作好准备。

第五篇:《多彩情绪》教学设计

《多彩情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并体验和识别各种不同的情绪。

重点:

认识并体验和识别各种不同的情绪

难点:

对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诗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新授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愉快的走进教室。

师:老师今天的情绪怎样?

(生答……)

师:但任何时候都保持这样的情绪是不可能的。在师范时,有一次大家一起抓到了一个小偷,很兴奋。后来从他的身上不仅搜出了被偷的东西,还搜出了一把长长的“啄木鸟”,当时的心情是(拍胸口,作后怕状)。这种对人和事的心理感受我们把它叫做“情绪”,是人的一种正常反应。今天我们来学习P24开始的第四课。(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今天我们主要是学习情绪的类型并体验一些常见的情绪,最后再一起来区分一些情绪。

三、新授:

师:自习P24页,找找情绪分为哪两大类型,它们分别包括哪些情绪?举例。

板书:、情绪分为哪两大类型,它们分别包括哪些情绪?举例。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

情绪

复合情绪――――惊怒、惊喜、百感交集等

师:由于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遇到的人、事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情绪是多姿多彩的。同样的事不同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同一件事的感受也可能不同。

2、活动:

⑴、阅读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诗,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绪。

(陆诗愁:一株梅花生长于荒郊野外,寂寞的自生自灭。黄昏时分本就使人心情暗淡,况且风雨又在无情地不断袭来。

毛诗乐:在结有百丈的悬崖上,竟有艳丽的梅花绽放枝头。使人十分兴奋。

⑵、回忆自己的情绪经历,并用自己认为合适的色彩表示自己的心情。

师示范后学生活动。

四、小结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1人之常情情绪色谱、情绪分为哪两大类型,它们分别包括哪些情绪?举例。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

情绪

复合情绪――――惊怒、惊喜、百感交集等

2、活动:

下载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2(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2(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彩四季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 单元设计标题:多彩四季 关键词检索:多彩、四季 学习目标: 1、 诵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 欣赏散文优美......

    多彩的春天教学设计

    多彩的春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天给一些景物带来的变化,认识春天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3.朗......

    《多彩的春天》教学设计

    《多彩的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春天,多姿多彩,鸟语花香,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走进诗词天地》是我校的校本课程,在春天到来的时节,我把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多彩的艺术字》教学设计

    《多彩的艺术字》教学设计 育才学校 薛军体 二0一五年 《多彩的艺术字》教学设计 武陟县育才学校薛军体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对象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术性相......

    多彩的夏天教学设计

    多彩的夏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来理解课文,培养初步积累语言的能力。 2、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

    《多彩的夏天》教学设计

    《多彩的夏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多彩的夏天》是一篇词美、句美、意境美的文章。文章从多个角度写夏天的迷人。学习这篇文章,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在这样多彩的夏季中是快乐......

    多彩的夏天教学设计

    《多彩的夏天》教学设计 扶余市三骏一小 华政阳 教学目标: 1、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 理解课......

    多彩的夏天教学设计

    《多彩的夏天》教学设计 王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了解夏天,感受夏天 的迷人,激发学生对夏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