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草》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通过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和诗意,背诵古诗。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难点分析:
1、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理解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1、小朋友们,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新长出的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现在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教师归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首古诗《草》。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枯”不能读成“gu”,不可写成“姑”。“荣”不要读成yóng;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3.写字指导。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 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三、学习古诗,感知诗意。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再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观察。
4、小组讨论后汇报。
(1)“离离原上草”辽阔的大地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2)多媒体展示辽阔草原。看到后你的感受怎样?(惊讶,舒服,心旷神怡。)读出你的感受。(3)“一岁一枯荣”出示春、夏、秋、冬草图,让学生讲两幅图的不同理解诗意。
(4)教师小结:“一岁一枯荣”是大自然的规律。大家看的这“枯荣”图有什么认识请读出来。
(5)看春秋草图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教师小结:读到此句诗时,大家的心中对小草涌起了什么感觉,说一说。它们无情摧残小草,枯萎衰败,春天一到,小草又恢复了生机。
5、师点拨:此时,你最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6、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读?(体会到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喜爱。第三句“野火烧不尽”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小草的顽强,“烧不尽”读重音;第四句“春风吹又生”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又生”读重音。)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7、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石庙小学
王景华
第一课《我爱中华》
教学内容:
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歌曲《猜花》 歌曲《大家来唱歌》 教学目标:
一、学生通过参与三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藏的美感。
二、通过学唱歌曲,《猜花》,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即兴创编歌词。
三、通过学唱歌曲《大家来歌唱》,学生能创编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教学重难点:
1、生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学生在参与歌曲的演唱活动中,能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敲击乐器 教学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参与歌曲的演唱活动中,能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听中想。播放第1册第3课《爱我的家》中的《温暖的家》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学过的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
2、听中看。(1)、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妈妈叫中华》,让学生观赏祖国壮丽的景色。(2)、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
3、听中读。
(1)、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带《我的妈妈叫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的妈妈叫中华》。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3)、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5、巩固知识。从头反复记号“:||”
6、听中评。(1)、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2)、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小结。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猜花》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猜花》,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即兴创编歌词。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本歌的演唱,掌握对唱和领唱、合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齐唱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2、通过领唱、合唱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二、新课教学:
1、看看想想。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猜花》,请学生说说从歌曲的课件中看到些什么花?(很多花)。歌词中提到了哪些花?他们各有什么特色?(木棉花、牵牛花、梅花……)。
2、听听画画。
(1)教师播放《猜花》的录音带,请学生画出印象中的各种花朵。(2)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创设一种“花圃”的情景。
3、听听答答。教师播放《猜花》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并提出问题:(1)什么花儿空中开?朵朵花儿像火焰(红烟花、红伞花、木棉花)。
(2)什么花儿早上开?朵朵花儿像喇叭(太阳花、牵牛花)。(3)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花儿雪中开。(梅花)
4、听听读读。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猜花》,先请学生边听范唱,边跟着老师拍节奏。(2)当歌曲中出现“嘁不隆咚锵,隆咚锵”时请学生口念衬词手拍节奏。
(3)教师与学生合作,随着音乐节奏念歌词。如:老师随音乐念前半句,学生随音乐念重复的歌词“空中开”“像火焰”与衬词“嘁不隆咚锵,隆咚锵”。
5、听听唱唱。
师生共同合作,通过轮唱的形式学唱歌曲。如:学生唱重复的歌词“空中开”“像火焰”等与衬词“嘁不隆咚锵,隆咚锵”,老师唱剩下的歌词。
6、唱唱比比。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如:问答式、领唱与合唱结合。演唱时要求“问”的这部分音乐用p的力度,“答”的这部分音乐用f的力度。
7、唱唱敲敲。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如:(1)2/4 X X X | X X X ||(2)2/4 X X X | X X X ||(3)2/4 X X | X X ||
8、唱唱跳跳。
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如图所示:
一组“问、答”后再换方向边走舞步边演唱。
8、唱唱编编。
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如:什么花儿晚上开?晚上开。有的绽放象菊花、象菊花。烟花朵朵空中开……。
9、想想谈谈。
教师针对花的品格和特征让学生自做小结:木棉花热情像火焰,象征着英雄花。、牵牛花像喇叭是迎接晨光之花、梅花迎风傲雪斗不败等。
三、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情况,奖优励差。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家来歌唱》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大家来歌唱》,学生能创编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本课歌曲的演唱,懂得不同的力度、速度能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齐唱歌曲《猜花》。
2、通过对唱和领唱、合唱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二、组织教学:
(1)“请大家跟我做”教师播放一段自选音乐,随着音乐做简易动作:摸肩、摇头、摆臂等。(2)教师范唱。教师范唱参照谱例如下: 歌曲结构:
A(a b a c)B(a’ b’ c’)A(a b a c)
注意弱拍起的演唱,A部演唱应轻快、活泼;B部演唱情绪很自豪,音色高亢明亮。大家来歌唱 1= A 4/4 1= A 4/4
2、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大家来歌唱》。请学生聆听一遍。(2)“请大家跟我唱”,教师弹奏钢琴带唱,学生轻声跟唱。
(若学生对这种节奏音型的歌调学唱有困难时可以一句一句的教唱。)
3、创编演唱方式。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想想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演唱《大家来歌唱》。如:轮唱、齐唱、领唱加齐唱。或者是拍手拍腿的声势演唱,敲击打击乐器演唱,边跳边唱等。
4、唱唱拍拍。
请学生尝试用不同节奏的拍手为演唱歌曲伴奏,再选择敲击乐器为演唱歌曲伴奏。如: A部分选用节奏: X O X O X X X || B部分选用节奏: X X X X X O O ||
5、唱唱跳跳。
请学生尝试着在合唱的基础上稍加手的动作与脚的动作来加强歌曲的节奏感,从而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与艺术美感。
6、唱唱比比。
请学生分别唱《我的妈妈叫中华》、《猜花》、《大家来歌唱》这三首歌曲,想一想,比一比,这几首歌有什么异同,从中懂得不同的力度、速度能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
三、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会了什么。
第 二 课《清晨》
教学内容:
一、管弦乐曲《朝霞》
二、歌曲《美丽的朝霞》
《早操歌》
《歌唱早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早操歌》,学生能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歌曲的不同节奏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学唱歌曲《歌唱早晨》,学生能认识并掌握××××节奏并用唱名模唱。能感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内涵。
3、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认识并掌握××××节奏并用唱名模唱。
2、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曲《朝景》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朝景》,一定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主题的内涵,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1、听中忆。
播放多媒体课件《朝景》的画面并听赏管弦乐曲,请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不同地方的清晨。
2、听中画。
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朝景》,请学生画出自己听到和想象到的早晨情景。
3、听中唱。
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朝景》的主题音乐,让学生随音乐哼唱下面简化的音乐主题。
4、唱中辩。(1)教师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朝景》,请学生仔细听听这两种乐器长笛、双簧管哪个先出现,并在书上标上顺序。
(2)复习和巩固这两种乐器音色的听辨:
a、播放下面两段音乐并做练习:播放第3册第4课动物(3)《彼得与狼》的《小鸟》主题。第2册第4课动物(2)《小鸭与大灰狼》中小鸭的主题。
b、请学生在老师发下来的卡纸上把听到的音乐主题按先后排序并与对应的乐器连线。
5、听中舞。
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做道具或用身体的各部位来表示晨景,并随音乐舞动。如: 表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早晨:柳树、桃花、小鸟的叫声、雾等。表示海边的早晨有:海风声、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等。观看日出的情景等。
三、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奖优励差。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绪与情感。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1、听中动。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朝霞》请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一起律动。让学生用身体动律感受拍子的拍律。教师动作如下:第一遍音乐的动作:拍掌 左手拍左腿 右手拍右腿(或跺脚、拍掌)。第二遍音乐的动作:以一排为单位,学生手拉手左右摆动。如:
美 丽 的 | 朝 霞|
2、听中读。
(1)教师指导学生边听音乐《美丽的朝霞》边做律动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两遍。(2)第二遍朗读时教师板书重点词:朝霞、山、山顶放光芒、太阳。
3、听中画。
教师播放录音《美丽的朝霞》,学生边听边画出歌曲演唱中的“美丽的朝霞”。
4、听中唱。
(1)教师热情洋溢地范唱《美丽的朝霞》。
(2)先请学生轻声跟随教师的弹奏“LU”唱旋律并左右律动。
(3)再跟随弹奏轻声跟唱歌词。跟唱歌词时教师提醒学生的演唱姿势及发声方法。
5、听中划。
熟唱歌曲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边唱边比划手号。复习已学手号、do、re、mi、fa、sol并做手号接龙游戏:教师演唱唱名,请学生分别担任sol、fa、mi、re、do五个角色进行快速反应接龙游戏。
6、创编歌词。
教师启发学生创编描写早晨的歌词填入《美丽的朝霞》一曲中进行演唱。请学生分组讨论编写,并演唱出来。如:《美丽的早晨》——“美丽的晨雾,晨雾,带来了朦朦胧胧的早晨。美丽的晨雾,晨雾,美丽的晨雾。”
三、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奖优励差。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早操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早操歌》,学生能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歌曲的不同节奏参与音乐活动。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教师播放教材第2册第6课《做早操》,请学生边唱边做自己编的早操。
三、新课教学:
1、教师范唱歌曲。
2、教师先用轻声高音位置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注意纠正乐句的语气及其字词的咬字吐字如:“朝霞、精神、清爽”等。
3、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4、演唱时,教师提醒学生的演唱音色及力度的运用。
5、唱唱做做。熟唱歌曲后,教师请学生唱《早操歌》并做前面自己所选做的小学生广播体操中的某一节。边唱边做接龙游戏。接龙游戏可从简到繁:先从一个组表演一句话到二个组表演二句话。这样来训练学生的节奏反应能力。
6、创编早操。
教师可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参照音乐与歌词创编一个动作,按接龙方式连贯起来,向全班展示汇报。
三、小结。
第 4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歌唱早晨》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歌唱早晨》,学生能认识并掌握××××节奏并用唱名模唱。能感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内涵。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认识并掌握××××节奏并用唱名模唱。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边唱歌曲《早操歌》边做接龙游戏。
二、新课教学。
1、“请大学跟我做”
教师播放《歌唱早晨》的录音带并做有节奏地拍手、跺脚、耸肩等动作,然后请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参与《歌唱早晨》的教学活动。
2、读读拍拍。
“请大家跟我读”教师指导学生轻轻地朗读下面的童谣。并随着歌词语气中提供的节奏拍手。清晨早,景色好,我背书包上学校。路上 小河 哗啦啦啦 响,枝头 小鸟叽叽喳喳叫,哗啦啦啦响,叽叽喳喳叫。
熟拍熟读童谣后,教师继而指导学生拍以下练习: 2/4 × ×× | × 0 || 2/4 ×× ×× | × 0 || 为学习新歌做铺垫。
3、拍读歌词。
教师先示范拍读歌词后,再请学生自己拍读歌词。如:读:嘿啦啦 啦啦 嘿啦啦 啦 拍:X XX X X X XX X 读:天 空
出彩 霞 呀 拍: X X X X XXXX X4、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歌唱早晨》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词。(2)针对接受较慢的班级需一句一句地教唱。(3)当唱到“霞、花“时请学生做 ××××地拍手动作。(4)演唱时,教师用自编儿歌提醒学生的演唱姿势、演唱音色、演唱音准、演唱节奏。(5)在唱这首歌之前让学生先唱唱《嘿啦啦》这首歌。(歌曲旋律与《歌唱早晨》一样)
5、游戏歌唱。
熟唱歌曲后,教师让学生做默唱部分歌曲的游戏,教师指定歌曲中要默唱的乐句,请学生接唱歌曲。
6、串唱歌曲。
(1)教师学生串唱已学过的所有有关早晨、早操的歌曲并加表演。
如:《做早操》《向前走》《我的头和我肩》《美丽的朝霞》《早操歌》《歌唱早晨》。(2)进行串唱擂台赛,通过评价选出“台主”、“歌王”等。
三、小结:激励学生以后踊跃参加擂台赛。
第三课《大家一起唱儿歌》
教学内容:
歌曲《小燕子》
歌曲《有个洋娃娃》
歌曲《音阶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儿歌《小燕子》,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动物的情感。通过演唱儿歌《小燕子》,学生能创编小歌舞剧与他人合作共同表演,也能够配合歌曲用身体做动作。
二、通过演唱儿歌《有个洋娃娃》,学生能初步感受与体验不同国家、不同音乐风格的儿歌。
三、通过模唱《音阶歌》,学生能唱准音阶的各音级,掌握七声音阶排列的顺序,为今后的音乐技能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2、通过模唱《音阶歌》,让学生建立音阶的相对音高观念。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小燕子》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儿歌《小燕子》,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动物的情感。通过演唱儿歌《小燕子》,学生能创编小歌舞剧与他人合作共同表演,也能够配合歌曲用身体做动作。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动物的情感。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1、忆儿歌。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忆幼儿时的儿歌。如“小老鼠,上灯台……”“小蜻蜓……”“排排坐,分果果……”“丢手绢……”等。
2、唱儿歌。(1)听范唱。(2)随琴模唱。
(3)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儿歌《小燕子》,教师引导学生仔细体会“燕子为啥来?”的含义。注意:演唱时教师提醒学生唱儿歌跟念儿歌一样,一个乐句换一口气,下乐句是上乐句的继续与发展,因此每个乐句的连接要连贯流畅。
3、讲环保。
前面讲到“燕子为啥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演唱儿歌,理解儿歌中“大家一起共建美丽家园”的深层含义:植树爱花、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4、编短剧。
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对象进行拓展教学,教师可启发学生创编小小歌舞剧《小燕子》。例1:春天来了(两位学生做开花状),一群小燕子飞到这里(五位学生做飞的动作从场外飞进场内),一位小朋友问:“小燕子你为啥来呀?”小燕子大声回答:“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突然,来了几个小朋友践踏花草,随地乱扔拉圾,并在追逐玩耍时用弹弓射鸟群,它们到处乱飞逃出场内,接着来了两位小朋友重新栽花栽草,收拾拉圾让小鸟重新返回到这里,主题是:请大家爱护花草爱护小鸟,想留住小燕子,就要创设一个美丽的家园。例2:春天来了(两位学生做开花状),一群小燕子飞到这里(五位学生做飞的动作从场外飞进场内),一位小朋友问:“小燕子你为啥到这里来呀?”小燕子大声回答:“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突然,从一座座耸立的工厂里冒出一股难闻的黑烟,(两位学生用桌椅拼成建筑物,某一个从中间用自己的黑裤子向外做喷射状),工厂里的机器声越来越嘈杂(其中一位学生用桌椅,跺脚,笔盒制造噪音)鸟群被噪音和黑烟吓走了,主题是:希望建设环保型的无烟尘工厂、无噪音工厂。尽快发明无声汽车和机器。例3:春天来了(两位学生做开花状),一群小燕子飞到这里(五位学生做飞的动作从场外飞进场内),一位小朋友问:“小燕子你为啥来呀?”小燕子大声回答:“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朋友问:“为什么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燕子说:“这里建起了花园式的工厂、长江三峡水库、还有大亚湾核电站等,每来一次都让我惊喜一次。” 小朋友说:“那我们帮你们在这里建一个温暖的鸟窝吧。”小朋友与小鸟欢快地搭建好鸟巢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三、小结。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有个洋娃娃》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儿歌《有个洋娃娃》,学生能初步感受与体验不同国家、不同音乐风格的儿歌。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旧课《小燕子》。
1、边拍节拍边唱。
2、歌表演。
三、新课教学。
1、演木偶戏。
教师随录音带伴奏范唱歌曲《有个洋娃娃》并且做木偶戏的表演导入新课,将洋娃娃可爱的形象展示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2、学唱新歌。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有个洋娃娃》,让学生听唱歌曲。(2)跟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3、巩固知识。
段落反复记号,:|| ||表示唱完第一段后,从头反复跳过第1直接唱第2结束。
4、学新知识。
看谁能在《有个洋娃娃》这首歌中找到这两个新音si、do’,请学生跟随教师做新手号的练习。
5、唱唱演演。
熟唱歌曲后,学生模仿电视或木偶戏的表演,自己唱唱演演。
6、对比学习。
教师启发学生比较《小燕子》与《有个洋娃娃》这两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风格。一首是中国儿歌,一首是印度尼西亚儿歌。(运用旋律、节奏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
四、小结。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音阶歌》 教学目标:
通过模唱《音阶歌》,学生能唱准音阶的各音级,掌握七声音阶排列的顺序,为今后的音乐技能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重难点:
通过模唱《音阶歌》,让学生建立音阶的相对音高观念。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旧课。
唱唱演演《有个洋娃娃》
三、新课教学。
1、忆忆。
教师弹唱《小铃铛》、《五声歌》,请学生边回忆边轻声跟唱并说说歌曲里面有哪几个音。
2、唱唱。
(1)教师范唱《音阶歌》,请学生仔细听两个新来的朋友是怎样唱的?
(2)学生轻声跟唱,演唱时教师提醒学生:耳朵尖,听音准,轻声唱好《音阶歌》。练唱时,采用跟随老师的手号练唱,或让学生边打手号边唱。
3、做做。
教师请学生把新来的朋友和老朋友排成一队并打出手号,如:每组8个人,从低到高排好队,do朋友排第一,re朋友排第二,依次类推,do’朋友排最后也是最高的一个,请每个小朋友依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唱出自己的唱名并打出手号。反之,从高到低的顺序唱出自己的唱名并打出手号。
4、练练。
教师请学生看多媒体课件中的音高练习,里面有钢琴的图像和“1、2、3、4、5、6、7、1”8个音,当学生用鼠标点击钢琴图标时时,会听到从钢琴里弹出一个音,把听到的这个音用鼠标拖入相应的花朵中。(比比谁最棒)
5、听听。
教师任意弹奏已学过的8个音,请学生聆听所弹奏的音,并打出手号,此活动采用小组比赛或个人比赛的形式进行听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关注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6、比比。
让学生比比谁背唱《音阶歌》最好、最快。
7、评评。
教师请学生自评,是否参与音乐活动?是否会唱《音阶歌》是否准确唱出8个音的唱名及打出手号?有什么不足之处。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小结。
总结学习情况,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第四课动物游戏
教学内容: 歌曲《螃蟹歌》
歌曲《稻草里的火鸡》
欣赏 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
管弦乐曲《袋鼠》
管弦乐曲《水族馆》
管弦乐曲《杜鹃圆舞曲》
管弦乐曲《咆哮的老狗熊》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四川童谣《螃蟹歌》和美国民歌《稻草里的火鸡》,学生能够配合歌曲进行情节表演,感受音乐中的幽默感与乐观的态度。
二、听赏乐曲《咆哮的老狗熊》让学生认识新乐器——大管。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中表现出来的风趣与幽默感。
2、唱好歌曲中多处出现的 X X X 节奏。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螃蟹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四川童谣《螃蟹歌》,学生能够配合歌曲进行情节表演,感受音乐中的幽默感与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中表现出来的风趣与幽默感。
2、唱好歌曲中多处出现的 X X X 节奏。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1、手影引入。
教师先做一、二个手影在幻灯机上显示出来,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动物的手影?
2、忆唱歌曲。
请学生演唱已学过的动物歌曲,如:《在农场里》、《青蛙合唱》、《小白兔乖乖》、《唐老伯有个小农场》、《野兔饿了》、《小毛驴》等,并表演各种动物形象。
3、聆听新歌。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螃蟹歌》引入新课,请学生仔细听听歌曲描绘的螃蟹长得什么样?
4、朗读歌词。
教师先有节奏地带读歌词,读准X X X节奏再让学生根据词义做简易的动作并读歌词。
5、学唱新歌。
(1)教师播放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从自身的表演直接感染学生,从而引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2)学生学唱时可跟随录音伴奏边做简易动作边演唱。
(3)播放歌曲《螃蟹歌》,请学生跟唱第二乐句的反复部分。
(4)教师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学生在第三、四乐句的反复部分模仿教师进行演唱。(5)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学生模仿教师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教师在第三、四乐句的反复部分时加入演唱。
(6)学生分组演唱。给一个小组领唱歌曲,第三、四乐句的反复部分由其余小组加入演唱。
6、形象表演。
熟唱歌曲后,教师启发学生边唱边表演歌曲中的音乐故事,如采用同桌二人的表演形式,一个扮演“螃蟹”和一个扮演“我”的角色做歌表演。
7、创编手影。
教师可启发学生创编动物“螃蟹”的手影,可以是一个人创编,也可以是几个人合作创编。
8、自我评价。让学生谈谈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三、小结。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螃蟹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美国民歌《稻草里的火鸡》,学生能够配合歌曲进行情节表演,感受音乐中的幽默感与乐观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中表现出来的风趣与幽默感。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学唱《稻草里的火鸡》
1、复习歌曲。教师让学生复习歌曲《螃蟹歌》后直接进入新课,引入另外一首同样风趣幽默的动物歌曲《稻草里火鸡》。复习歌曲时要求边唱边表演。
2、听听想想。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稻草里的火鸡》,请学生边听边想:火鸡是生活在哪里的一种动物?(它是属于鸟类动物)
3、读读讲讲。
教师朗读歌词,请学生讲述歌曲中的故事情节(简单一两句即可)。如:一天,我的火鸡突然不见了,我很着急,赶快去寻找,原来它偷偷跑到菜园里去了。于是,我叫来同伴同心协力去捉它,可惜它一看见我们便又跑到稻草里去了。
4、玩玩唱唱。
教师通过自己的范唱带领学生走进这首充满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的特色中,去感悟美国人民那种特殊的幽默感。
教师采用分组跟唱法让学生按教材中标识的演唱提示学唱歌曲,如:先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然后教师弹唱《稻草里的火鸡》,轮到甲组唱时甲组接唱,轮到乙组唱时乙组接唱等。提醒学生要模仿教师的范唱语气及神情进行接唱。熟唱后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的表现方式演唱歌曲。
5、唱唱玩玩。
熟唱歌曲后,教师请学生分甲、乙两组做表演式对唱,注意提醒演唱语气的表达。分组演唱时,整首歌曲的表达有了多种变化,教师可让学生在演唱中慢慢体味。
6、唱唱编编。
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刚刚演唱歌曲的实践和体味,创编动作进行歌舞表演。
三、小结。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 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
管弦乐曲《袋鼠》
管弦乐曲《水族馆》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管弦乐组曲,感受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音乐形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旧课:
1、齐唱歌曲《稻稻草里的火鸡》。
2、表演唱
三、欣赏教学:
1、欣赏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
(1)师:星期天,爸爸妈妈要带小龙去逛动物园,他高兴得蹦跳起来。小狗见小龙那么高兴,也兴奋地打起转来追逐着自己的尾巴。播放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学生听后谈感受。
(2)师简介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3)复听,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
2、欣赏管弦乐曲《袋鼠》
(1)师:到了动物园,他们先去看了很有趣的动物——袋鼠。播放管弦乐曲《袋鼠》。(2)要求学生把这首和前一首对比,乐器有什么异同?
(3)随音乐律动。看谁能跟随音乐,模仿袋鼠前足短、后足长的那种跳跃动作。
3、欣赏管弦乐曲《水族馆》
(1)师:小龙非常喜欢那些五颜六色的鱼。所以,他们看完袋鼠就来到了“水族馆”。(2)初听,谈感受。
(3)随音乐起舞,好像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4、教师随意点击,学生听到哪些音乐就做相应的动作。
如:听到《小狗圆舞曲》中小狗咬尾巴旋转的音乐时请学生做转手腕的动作;听到《袋鼠》音乐时模仿袋鼠前足短、后足长的跳跃动作;听到《水族馆》音乐时模仿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动作。
四、小结。
第 4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 管弦乐曲《杜鹃圆舞曲》 管弦乐曲《咆哮的老狗熊》
教学目标:
听赏乐曲《咆哮的老狗熊》让学生认识新乐器——大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三、欣赏教学:
1、欣赏 管弦乐曲《杜鹃圆舞曲》
(1)听赏管弦乐曲《水族馆》,学生说出曲名。
(2)师:小龙从“水族馆”出来,他们听到杜鹃在歌唱。
(3)听《杜鹃圆舞曲》音乐,随音乐模仿杜鹃的音乐形象做律动。(4)随音乐的节奏拍手。
2、欣赏 管弦乐曲《咆哮的狗熊》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噢!原来是老狗熊咆哮起来了,小龙赶紧跑去看。播放管弦乐曲《咆哮的狗熊》。
(2)听《咆哮的老狗熊》音乐,模仿老狗熊咆哮的音乐形象做律动。(3)生说说这是由什么乐器奏出来的?
(4)认识乐器——大管。(课件显示图片)先从外形去认识,再从音色去认识。(5)听辨由大管演奏的其它乐曲。如:《小兔子乖乖》
四、小结。
第五课音乐游戏
教学内容: 歌曲《哈哩罗》 找乐器的游戏 钢琴曲《跳绳》 节奏多声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哈哩罗》,学生能体验歌曲中富有拉丁美洲的节奏特色:,进而体会特立尼达民族中所表现的音乐风格特色,并做出律动。
2、通过“找乐器”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听赏并辩识出已学乐器及新乐器大管的音色特征。
3、通过“节奏多声”的音乐游戏,学生能加深对多声节奏的感受与表达。并学会在音乐中与同伴通力协调,完成可参与的音乐活动中自己担任的声部的演唱与演奏。教学重难点:
1、学生学会在音乐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可参与的音乐活动,创造协调的音响,演练优美的音乐。
2、加深学生对多声节奏的感受与表达。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若干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哈哩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哈哩罗》,学生能体验歌曲中富有拉丁美洲的节奏特色:,进而体会特立尼达民族中所表现的音乐风格特色,并做出律动。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体验歌曲中富有拉丁美洲的节奏特色: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学唱《哈哩罗》
1、复习知识。
教师请学生做一个游戏“跳格子”,参照教材25页“玩玩”的提示进行。
2、学新知识。
教师请学生做活动“拍拍”。参照教材25页。教师让学生先一行一行地进行,再一竖竖地进行,还可以“之”字形进行等。如“→ ”“↓↓”“ ↑↓↑↓” →
3、看看动动。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哈哩罗》,学生边看边随音乐跳动。
4、读读拍拍。
教师让学生有节奏地念歌词并按书中标识在X X处拍手。
5、唱唱拍拍。
(1)教师播放录音伴奏,边唱边拍手。
(2)学生读词,教师唱“哈哩罗”并拍手,反之教师读歌词,学生唱“哈哩罗”并拍手。(3)学生唱词,教师唱“哈哩罗”并拍手,反之教师唱歌词,学生唱“哈哩罗”并拍手,在“哈哩罗”处用重音语气演唱。唱出这一拉丁美洲民歌风格的节奏特色。(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6、知识运用。
熟唱歌曲后,学生边唱唱名边拍手,但在休止符“O”处的拍手改为握拳(或选用其他敲击乐器按节奏敲击)。
7、唱唱跳跳。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哈哩罗》请学生随着音乐热情奔放地跳起来。(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参与)
三、小结。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找乐器的游戏 钢琴曲《跳绳》 教学目标:
通过“找乐器”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听赏并辩识出已学乐器及新乐器大管的音色特征。教学重难点:
学生学会在音乐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可参与的音乐活动,创造协调的音响,演练优美的音乐。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若干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旧课《哈哩罗》:
1、唱唱拍拍。
2、唱唱跳跳。
三、找乐器的游戏
1、讲故事。
教师讲故事,一天,晶晶沿着小路去外婆家。一路上,她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请学生说出图中乐器的名称,想想以前曾听过的哪些乐曲是由这种乐器演奏。)
(1)图中首先看到的是(圆号)——歌曲《小白兔乖乖》中大灰狼的音乐就是用图中展现的圆号演奏的;(2)(大提琴(——《小白兔乖乖》中妈妈的音乐就是用图中展现的大提琴演奏的;(3)(双簧管)——-《小鸭与大灰狼》中的小鸭主题就是用图中展现的这种乐器演奏的。(4)(长笛)——《彼得与狼》中小鸟的主题音乐就是用图中展现的这种乐器演奏的。(5)(大管)——《咆哮的老狗熊》中表现狗熊的咆哮声就是用图中展现的这种乐器演奏的。(6)(小提琴)——《小白兔乖乖》中小白兔的声音就是用图中展现的这种乐器演奏的。
2、猜乐器。
教师随意播放上面六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主题,请学生按先后顺序排列写在已准备好的纸板上,比比哪组写的又快又好。
如:播放①圆号演奏的大灰狼主题音乐; ②大提琴演奏兔妈妈主题音乐; ③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音乐; ④大管演奏的狗熊主题音乐; ⑤小提琴演奏的小白兔主题音乐; ⑥双簧管演奏的小鸭主题音乐。
答案是:圆号演奏的大灰狼主题音乐①; 大提琴演奏兔妈妈主题音乐②; 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音乐③; 大管演奏的狗熊主题音乐④; 小提琴演奏的小白兔主题音乐⑤; 双簧管演奏的小鸭主题音乐⑥。
3、演奏乐器。
教师随意播放上面六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主题,请学生表演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四、听听动动钢琴曲《跳绳》。
1、师生互动。
教师播放钢琴曲《跳绳》,教师和学生随着钢琴曲《跳绳》的不同节奏作不同的律动。
2、唱主题旋律。
教师弹奏主题旋律,请学生模唱出来。再分组唱熟主题旋律。
3、听听动动。
教师播放钢琴曲《跳绳》,请学生听到主题旋律就做某一种跳绳的神态动作。此活动可反复练习。
跳绳主题旋律
五、小结。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节奏多声游戏
教学目标:
通过“节奏多声”的音乐游戏,学生能加深对多声节奏的感受与表达。并学会在音乐中与同伴通力协调,完成可参与的音乐活动中自己担任的声部的演唱与演奏。教学重难点:
加深学生对多声节奏的感受与表达。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若干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节奏多声游戏
1、学习多声节奏。
教师先组织学生练习多声节奏。
如:力度的处理:第一声部何时强、何时弱;
第二声部何时强、何时弱;重音记号怎么念和怎么拍。
教师引导学生在做节奏多声游戏时处理好两个声部强弱力度的掌握、声部交错的互补、速度快慢的适应。节奏谱如下:
2、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各声部节奏,让学生边拍节奏边念词,发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精神,会拍的学生教不会拍的学生。
3、汇报学习。
教师请各小组汇报练习情况,好的地方如:节奏准确,朗读整齐要表扬,并继续巩固。不足的地方“节拍不稳,有点赶”要继续练习,调整状态。
4、协调练习。
请两个声部的学生同时拍手念词,相互协调,节拍要稳。注意速度的把握:教师给出统一的指挥速度。如果速度不统一,两声部就合不在一起,体验不出其声势效果。
5、展示表演。
请两组学生准确地按节奏朗诵并拍手,看看热闹不热闹,来个提前庆端午表演会。
三、小结。
第六课 大海
教学内容:
小提琴独奏《大海》 歌曲《大海》
管弦乐曲《天方夜谭》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
2、通过学唱歌曲《大海》,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的抒情情绪,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旋律起伏。
3、能根据想象,集体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创造各种声响,表现大海的不同情景。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并唱好这首歌曲,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2、用肢体动作表现大海的不同形象。教具准备:
师:铝板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生:报纸、纱巾或蓝色绸布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小提琴独奏《大海》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
2、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欣赏小提琴独奏《大海》。
1、看看听听。
(1)教师播放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边听音乐边看书32页图画。(2)简介名画欣赏《海滨的渔船》及作者。
2、听听读读。
(1)播放课件配乐朗诵《大海》。
(2)教师与学生一起听小提琴独奏《大海》,并在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歌。要求学生朗读是做到心中有物,边想象边读。
(3)通过赛读、齐读、领读等方法进行感悟练习。
3、学新知识。
(1)课件显示:小提琴图片、简介及演奏姿势。
(2)结合课文巩固复习善于表现优美、抒情音乐的乐器——小提琴,了解“独奏“这一形式。
(3)听辨独奏和齐奏这两种不同的演奏形式。
(4)听辨音色: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分别演奏一小段乐曲,学生听到小提琴的声音时就举手示意。
三、小结。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大海》
管弦乐曲《天方夜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的抒情情绪,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旋律起伏。
2、能根据想象,集体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创造各种声响,表现大海的不同情景。教学重难点:
1、唱好《大海》这首歌曲,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2、用肢体动作表现大海的不同形象。教具准备:
师:铝板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生:报纸、纱巾或蓝色绸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学唱歌曲《大海》
1、导入:
师:湛江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今天天气这么好,老师带大家去看海。(播放课件,出示大海图片,边听海浪、海鸥的音效)
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形容看见大海时的心情。
2、读读。
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
3、唱唱想想。
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歌曲。
演唱时请学生体验“f”个这力度记号安排在歌曲什么地方较合适?并想象一下大海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曲谱如下:
学唱歌曲时,教师采用师生分句演唱的方法。如:教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再反过来学生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最后一句齐唱。
4、唱唱做做。
熟唱歌曲后,教师请学生做以下活动。◎模仿各种不同情景的大海发出的声音。◎用自己身体的律动来表现大海的不同形象。
如:平静的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等。对音响的创造如:用力抖动报纸或跺脚,表现电闪雷鸣的形象;铝板琴的滑奏表现海水流动的声音等等。◎请编出或讲出有关海的一些故事。
5、唱唱划划。教师启发学生随着自己的演唱旋律画出旋律线条,并做书35页练习1。
6、听听画画。
听赏管弦乐曲《天方夜谭》的几个片段,他们描写了不同的“海”的情景。请学生把听赏后的感受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小结。
今天,通过同学们的表演,我们知道大海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永远是风平浪静的。课件出示,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
师:其实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都是有预兆。但是,许多人缺乏对大自然的认识。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不但要学好书本的知识,还要多学习课外知识,认识大自然的规律,做到防范于未然。
最后请同学们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
第七课 先辈们唱过的歌
教学内容:
歌曲《酸枣刺》
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钢琴变奏曲《共产儿童团歌》
音乐故事 小毛头与《卖报歌》
歌曲《卖报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先辈们唱过的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能感受并表达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酸枣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能感受并表达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唱问好歌。
二、学唱歌曲《酸枣刺》
1、听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酸枣刺》后提问:歌曲的意思是什么?
2、观看影碟。
教师播放故事片《小兵张嘎》片断。
3、听歌走步。
教师带领学生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情绪踏步。
如:左右
左(右并步)| 左右 左右| 左右 左右 | 左右 左(右并步)(间奏)原地踏步:|| 左右 左(右并步)| 左右 左(右并步)| 左右 左(右并步)| 左右
左(右并步)| 左右 左右 |左右 左(右并步)| 左右 左右|左右 左右:|| 左右 左右|| 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可以反复练习)。
4、演唱歌曲。
熟练上面踏步后,教师和学生边唱歌边踏步并反复体验歌曲情绪。演唱时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歌词的词意与音乐的情绪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5、巩固知识。
演唱歌曲时,复习巩固段落反复记号的用法。
6、介绍作者。
学生在一段鼓舞人心的歌曲学习后,教师简介曲作者:冼星海。
三、小结。
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钢琴变奏曲《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先辈们唱过的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能感受并表达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教学重难点:
1、唱准歌曲中不断出现的附点音符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酸枣刺》
1、齐唱。
2、领唱、齐唱。
三、学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1、看看。
观看课件电影片段《红孩子》,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共产儿童团员以及共产儿童团的精神风貌。
2、听听。
教师范唱《共产儿童团歌》。注意唱出进行曲的风格。
3、动动。
(1)听赏钢琴变奏曲《共产儿童团歌》并做律动。
先请学生听着钢琴曲,然后学习先辈们扛红缨枪的那种样子,挺起胸膛,步伐整齐的做行进动作。
(2)听辩《共产儿童团歌》的主旋律共出现了几次?(3)跟随每遍不同的音乐做不同的律动。如: A B A C A 走步 转圈 走步 跳跃 走步
4、唱唱。
通过两遍听赏活动,学生已熟悉钢琴变奏曲《共产儿童团歌》的主旋律,为学唱歌曲作好了铺垫。教师先有节奏地带读歌词,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再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解决难点。演唱形式可多样化:有问有答,有领有合。
5、比比。
教师可让学生在前面律动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与歌词意境一致的动作,边唱边表演,分小组竞赛,比一比哪组表演最符合歌曲的精神与情绪。
6、忆忆。
教师让学生演唱《小列兵》,让学生感受此曲与《共产儿童团歌》的异同。(从力度、速度、曲式风格、歌曲内容上比较。)
7、编编。
教师出示固定节奏,启发学生创编班队纪律歌曲,并填上自编歌词。
四、小结。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音乐故事 小毛头与《卖报歌》
歌曲《卖报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先辈们唱过的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2、能感受并表达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通过问答、领合的演唱形式进行。
三、新授。
1、听听做做。
教师播放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请学生仔细聆听并提出要求:在听到故事中歌唱《卖报歌》的音乐有渐渐慢下来的地方请用手势表示出来。
(目的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鉴赏判断后,用手势表达所感受到的音乐速度的变化。)
2、试试唱唱。
请学生试着模仿故事中歌唱《卖报歌》的音乐处理速度的变化进行演唱。旨在把渴望光明的情绪唱出来。
3、唱唱想想。师生轻声跟唱《卖报歌》。教师启发学生想想:小毛头在雨中叫卖报纸的心情是怎样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气的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情绪。
4、演演唱唱。
熟唱歌曲后可请学生根据歌曲情节进行表演唱。
5、谈谈找找。
优秀作品离不开优秀作曲家的精心创作。教师简介作曲家聂耳的生平,请学生课后查找《卖报歌》的由来、聂耳的故事、聂耳的作品、聂耳的出生年代等。
四、小结。
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教育学生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八课 《吟唱古诗词》
教学内容: 歌曲《悯农》 器乐曲《静夜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歌曲《悯农》一曲,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震撼人心的告诫,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2、通过歌曲《悯农》、《静夜思》的学习,感受到音乐与美术、诗歌的完美结合,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难点:
让每一位学生都用心去感受音乐,并用各种手段来表现自己对诗和音乐的体验。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若干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悯农》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歌曲《悯农》一曲,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震撼人心的告诫,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难点:
让每一位学生都用心去感受音乐,并用各种手段来表现自己对诗和音乐的体验。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若干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旧课:
通过小组比赛的方法来巩固对《先辈们唱过的歌》的学习。
三、读读、唱唱《悯农》
1、有感情朗诵:
让学生感觉似乎在炎热的烈日下,辛勤劳动,汗水挥洒入土,渗入到禾苗根须上的感觉,既沉重而又意味深长。
朗诵时提示学生要有感情,有快慢、强弱、声音的高低来表现诗的意境,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收获、珍惜粮食的情感,从而获得劳动艰辛的审美教育。
2、配乐朗诵: 边听音乐边朗诵,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着音乐,从而很好地去理解和表现音乐。
3、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听音乐,可坐着听,也可围着圈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随歌声前后做锄地动作模仿弯腰插秧等活动。
先曲后谱: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前提下,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在感情上建立唱名概念。
4、选择小乐器伴奏:
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碰铃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知识连接;
《悯农》
(二)首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赏析要点:
这首诗和前面一首是姐妹篇,可以对照起来读,前面一首是讲要珍惜劳动果实,这一首却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现实:普天之下,没有一块闲农田,农民终日辛勤劳动,可是劳动者不得食,常饿死。这是何原因呢?诗人在当时能如此深刻地提出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
四、小结。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器乐曲《静夜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静夜思》的学习,感受到音乐与美术、诗歌的完美结合,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难点:
让每一位学生都用心去感受音乐,并用各种手段来表现自己对诗和音乐的体验。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读读、听听、画画《静夜思》
1、赏画:
欣赏唐诗《静夜思》彩图,请同学们朗诵一遍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请学生讲讲这首诗画了什么?趁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亲情、乡情的情感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
2、配乐朗诵:
启发学生理解古诗意境,再根据诗词的情绪设计它的节奏、速度、力度、声音的高低及朗诵方式。然后再配上乐曲朗诵,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对比一下有音乐和没有音乐配合朗诵哪种好。并鼓励学生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能够用简单形象的身体动作随着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
3、与美术结合:
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这首20字的古诗一共用了几种颜色来描绘当时的情景,反复放音乐,请学生边听边用彩笔纸张上描绘出来,爱怎么画就怎么画,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4、有感情地演唱、律动:
同学们在吟诵古诗、配乐古诗、随乐律动、配乐画画当中对旋律越加熟悉,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伴随优美的器乐曲《静夜思》的旋律以缓慢的速度有感情地唱出来,并自由地律动。
5、配上乐器创设意境:分组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乐器伴奏吟唱组)(小品演出 组)
分组汇报交流:提供舞台供同学们演出。允许学生即兴创作,提倡用不同的风格进行表演。
三、小结。
激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古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第九课 好朋友来了
教学内容:
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 教学目标:
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共同合作进行表演唱,懂得和朋友交往的礼节。教学重难点: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敢于当众表演的自信心。养成互相友爱,礼貌待人的好习惯。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学唱《好朋友来了》
1、听音乐做游戏:
教师播放《好朋友来了》,先请学生听一遍,教师提出要求,一半学生用布蒙住眼睛,一半学生不蒙眼睛,一起听音乐的前奏任意跳动。当音乐进入演唱部分时,没蒙眼睛的这部分学生任意找一位蒙住眼睛的学生做四手对拍的游戏,当唱到“谁呀”时,两位学生进行对话,如果被蒙住眼睛猜出和自己对话的学生名字,便可以把布换给该学生蒙上眼睛,继续听音乐猜好朋友的名字。
注意:猜完名字后需问好,握手直到整段音乐结束才能交换蒙布。(游戏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应提醒互相帮助。)
2、演唱歌曲。
音乐熟听后请学生边演唱边游戏。
注意提醒学生演唱到不同人物时用不同音色与不同语气进行演唱。音乐是在戏剧情节中进行的,让学生投入到戏剧中角色的情感中进行表演。曲谱提示如下:
3、唱唱演演。
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根据曲中的任务和情节进行表演。
如:全班围成圈坐,请一位学生当“客人”,音乐起,“客人”边小跑边拍手寻找一位学生当“主人”。齐唱开始,“客人”要停在一个女“主人”面前,按歌词内容做表演动作。“主人”听到有人敲门时起立,接着两人对唱,并自由地表演动作。根据实际情况,歌词中的“×大哥”可改成“哦,李小朋”等,“你是谁”“哪一位”“哪一个”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间奏起,客人坐主人的位置,主人扮客人,继续去寻找一位主人。
游戏反复进行,通过表演活动评出“最佳主人”和“最佳客人”。
三、小结。
我 能 行(复习课)教学目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
2、对这一册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体的复习。
3、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方面有哪些进步? 复习方法:
1、唱一唱。
唱一首这学期学过的你最喜欢的歌给全班同学听。使学生通过回忆并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歌唱。请伙伴写出评语。
2、选一选。
请学生选一首这学期学过的乐曲听听并随之律动。想一想你都认识了哪些乐器?(小号、双簧管、长笛、大管、大提琴、小提琴)。
3、找一找。
边打手号图示(课本51页上方)边唱唱名,然后说出这是以前哪课歌曲的第一句。
为了复习巩固本学期学过的音高知识,每组请出小老师打手号,其余同学看手号唱唱名。
4、拍一拍。
拍拍读读,本环节可以安排三人一组,边拍边读(48页下方)休止符的训练。做完休止符的训练后继而练习49页的“拍一拍”,待分组练习后再全班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自评中取长补短并不断进步。
5、讲一讲。
请学生讲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并写下同学们的评语,回家也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写评语。
6、忆一忆。
忆一忆大脑中的小音库中又存入了多少个音。可以是老师说唱名,学生唱唱名。
7、小结。
第三篇:《草》教案
《草》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古诗中三个生字:枯、荣、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古诗中一些词的含义:离离、原、岁、枯、荣、尽。
4、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5、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学习古诗中一些词的含义:离离、原、岁、枯、荣、尽,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一年级学过三首古诗《锄禾》,《鹅》,《画》导入(学生背)
我国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很多诗。这些诗写得可美了。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出示)
二、整体感知
1、诗的题目和作者:唐朝 白居易 《草》(领读题目和作者)
2、学习本课3个生字
3、读课文,了解古诗内容:这首诗写了什么,提出不懂之处(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精读深化
4、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是写哪儿的草呢?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老师板书学生回答的词语)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2)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幅“草原图”。)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以草的旺盛茂密解释“离离”是什么意思了。
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3)“一岁一枯荣”。让学生用“岁”说一句话,使学生明白一岁就是一年。再以一年四季草的变化描绘“一岁一枯荣”的情境。(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刚发芽的小草、一棵长得茂盛的草、一棵老叶发黄的草、一棵枯黄的草,并每画一幅就让学生描绘一下当季节的草)
(4)指明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明白“枯”和“荣”的含义以及这句诗的意思。(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将 “枯”和 “荣”写在它们所对应的图下面,能写对,说说明他懂了)
(5)“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烧不尽”就是烧不——
“尽”就是完的意思。可到了冬天草叶子都冻死了,枯黄了(边说边将“草原图”上的草涂成黄色),大火一烧(用红笔在草上画上火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
联系下一句想一想,白居易说的“烧不尽”是什么没烧完? 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画下面的图)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请学生到前边把第四句的意思在老师画的画上画出来。
(6)诱导学生把春风画下来,要求能使人感到在刮风。
(7)请小朋友跟老师朗读这首诗,理会小草的精神世界。
顽强!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了不起呀!正因为这样,白居易才写诗赞美它。
五、背诵古诗。(模拟情境)
1、放学回家谁背给妈妈听
2、回家背给哥哥听,该怎么说?
(哥哥: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反正都有个“白”字!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野火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还是弟弟的记性好)
3、背给奶奶听,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嘛写草啊? “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
六、作业
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教后记:
第四篇:草教案
刘集一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上(总第 课时)课题:《草》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张清霞
时间:2012-9 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解决生字词。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方法:读、议、展、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掌握课文中字词默写)焦灼()飒飒()蔫巴()抽噎()....绽()开 火燎()愠怒()霎那()...酸涩()湿漉漉()踉踉跄跄().....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警戒: ②焦灼: ③踉跄: ④愠怒: ⑤惶惑:
⑥蔫巴: ⑦抽噎:
3、作者简介:
4、简介课文中的“草地”:
5、回顾小说文体知识:
⑴、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和人物活动的 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⑵、小说种类:、、、⑶、小说三要素:、、、⑷、情节由(序幕)、、、(尾声)部分构成。
二、合作交流
1、概括课文内容: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述文章内容(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
2、再读课文,抓住线索理情节(1)【温馨提示】: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常见的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某一事件、某一事物、某一人物、感情发展变化、所见所闻等。
请同学们找一找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草”这个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3、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1)、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2)、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3)、课文以“草”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三、作业:自读课文找出主要人物是谁?找出文中描写他们的句子,刻画主要人物时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课后反思:
刘集一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上(总第 课时)
课题:《草》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张清霞
时间:2012-9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评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讨论交流文章句段的含义。
2、学习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写法,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学习周副主席关心战士的动人事迹,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难点: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体会作者对周副主席的爱戴之情。
学习方法:读、议、展、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小说的三要素是:、、,小说以 为主要手段,用生动细腻的描写来。
2、人物描写的方有:、、、、、等。
3、找出主要人物是谁?找出文中描写他们的句子,刻画主要人物时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析人物形象
1、杨光在战友们中了毒后,他有什么行动?(3段)
2、杨光得知担架上的危重病人就是周副主席时,他的心理活动(18~20段)
3、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描写周副主席尝野菜时的动作、神态的词语。赏析这些词语能表现周副主席什么样的精神?(31~32段)
(二)、抓佳句,品评语言艺术
1、我们要建一座糖厂,这里是最甜的地方。.
2、“应该感谢他们,感谢这些同志用生命和健康为全军换来了经验。也要记住这些....草!”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4、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
三、拓展延伸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四、作业
选择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后反思:
第五篇:《草》教案
草
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作家王愿坚连续写了十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其中七篇写红军过草地)。“这些作品,是用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来塑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一个尝试。”(王愿坚《写出感受的和相信的(代序)》)《草》就是这十篇系列短篇小说中的第四篇,写于1977年5月31日,发表在《人民文学》同年第8期上时略有改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理清本文的线索,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3.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二、学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
1.字词
焦灼(zhuó):非常着急。
踉(liàng)踉跄(qiàng)跄:走路不稳。
愠(yùn)怒:愤怒,生气。
蔫(niān)巴:枯萎。
2.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1月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部任文化团分队长、报社编辑、新华社支社记者、编辑室主任等职。1954年6月写出了处女作《党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赏。后来陆续写出了《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4年根据李心田的同名小说与陆柱国合写了《闪闪的红星》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党费》《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他还同别人合作创作了《四渡赤水》的电影文学剧本。
3.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二)课文赏析
1.结构内容
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全文共44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是故事的开端。红军过草地的第四天,二班战士因误食有毒野菜而中毒,二班长杨光摸黑寻找部队向上级报告。
第1段运用倒叙,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和现状,引起下文。
第2、3两段叙述二班战士食野菜而中毒的经过。
第4、5两段描述杨光的处境,显示情况之紧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第二部分(第6—16段),是故事的发展。扬光找到一支红军小队伍,恳求医生前往救人,而医生也有紧急任务在身,于是杨光拦住路口不让医生走,一时陷入僵局。
这一部分五次提到小队伍中的“担架”,把人们的注意力逐渐引到这副担架上躺着的一个人身上,“一床灰色的旧棉毯严严地盖在上面”,可见这个人病得不轻,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制造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部分(第17—36段),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潮。扬光的举动惊醒了昏迷之中的周副主席,周副主席询问战士中毒原因,仔细观察并亲口咀嚼有毒野菜,提出处理意见。
第18.段,当得知那人就是病重而昏迷的周副主席时,对杨光一些心理活动的描写,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周副主席仔细观察有毒野菜时的神态:“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详细询问有毒野菜长在哪里和它的味道,这些都为后面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情节加大了蓄势的力度。
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作者运用一系列描写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接下来写周副主席“非常明确”“十分具体”的命令,以及对年轻卫生员惊叫的回答和示意,进一步表现了周副主席的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第四部分(第37段至结尾),是故事的结局。杨光和其他战士聆听周副主席评说吃草的意义,从中获得巨大力量,立即执行命令。
由于卫生员的抽噎和光火。引出了周副主席对“吃草”的一番议论。这些话语重心长,充满睿智和哲理。
第38段议“吃草”,引导红军战士要根据革命斗争需要,承认困难,正视困难,进而战胜困难。
第39段议“吃草”,两个“感谢”句表明周副主席对中毒红军战士的关怀,对全军战士生命和健康的关注,“也要记住这些草”并不是“感谢”毒草,而是为了“把草吃得好一些”,两个“就会”句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第40段总写周副主席这些话带给杨光和其他战士的巨大力量。
第41段写杨光的感受和执行命令的迅捷。“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因为他协助毛主席统率全军、组织万里长征,因为他和全体红军战士肩并肩、心贴心;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惟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第42、43段写医生、警卫员和卫生员从周副主席议论中获得的力量。
结尾一段对周副主席的神态描写,倾注了红军战士和作者本人对周副主席健康的关切和祝愿之情。
2.总结本文的中心意思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3.课文有哪些写作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课文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方法,特别是周副主席亲口尝毒草的细节描写,动作性强,富有感染力,成功地刻画了以杨光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和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表现了广大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以及他们从周副主席身上感受到的巨大力量,突出表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
(2).紧扣线索安排情节。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篇首以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打开帷幕,接着以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把情节逐步推向高潮,最后以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结束全文。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3).语言生动、准确而富有表现力。例如,“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爬着,爬着,不知什么时候昏过去了。”其中的“冲进”“跑”“走”“爬”“昏过去”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二班长杨光救人心切、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类似的语句文中很多,这些都值得我们细心学习。
中 考 解 析
1.选出红色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A.诚恳
呈现
承受
层次
B.纪律
忧虑
利率
氯气
C.湖畔
裁判
伙伴
绊脚
D.讴歌
欧洲
枢纽
海鸥
【考点】:形近字的读音;
【分析】:答案为B项。B项中的四个字都读lǜ;A项前三个字都读chéng,“层”读céng;C项“判”读pàn,其他三个字都读bàn;D项“枢”读shū,其他三个字都读ōu。
2.下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缄默
雄健
陶醉
诩诩如生
B.点缀
悠扬
抖擞
满地狼籍
C.偎依
渴望
愉悦
惟妙惟肖
D.僧恶
短暂
蕴含
出类拔萃
【考点】:字形
【分析】:答案为C项。辨识错别字,要将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A项“诩诩如生”应该写为“栩栩如生”,“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B项“满地狼籍”应该写为“满地狼藉”,“狼藉”是形容乱七八糟,杂乱不堪。D项“僧恶”应该写为“憎恶”。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至于猩猩,根据西方学者拿黑猩猩做________的结果,它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
②因此,谁如果要________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雨村忙具衣冠接迎。有顿饭________方回来,问这门子,„„
A实验
鉴赏
工夫
B实验
欣赏
功夫
C试验
鉴赏
工夫
D试验
欣赏
功夫
【考点】:近义词辨析
【分析】:答案为C项。“试验”的意思在于试探观察,“实验”则意在实地验证。“欣赏”是指怀着喜爱的心情领略美好事物中的意趣,如“欣赏山野风光”;“鉴赏”强调的是鉴定和欣赏,如“鉴赏书画”“诗词鉴赏”。“功夫”指本领、能耐,如“他的书法颇见功夫”;“工夫”指时间,如“四年工夫读完了大学”。
4.选出下列句子的语法说明有误的一项()
A.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地成为现实。(主干是:理想会成为现实)
B.拉车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主动句。采用这种句式,表明着眼点在“拉车的”。)
C.难道不能制造出一种神奇的机器,去模仿人的动作摘下树上的果实吗?(反问句。用肯定的反问句式,加强了否定的语气。)
D.实行改革以后,这个厂的产品种类和质量迅速提高。(病句。主谓搭配不当,“种类”不能与“提高”搭配。)
【考点】:句子分析
【分析】:答案为C项。C句是运用了反问的句式,但句中是“难道不能”,是否定的反问句式,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5.从句式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他说:“这样糟蹋,太不像话了,_________________ ”
②他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太可惜了,由于最后一个球没有踢好,_________________ ”
A.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
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B.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
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C.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D.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考点】:句式的选择
【分析】:答案为A项。此题灵活的考查了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宜用排除法,从题干中可以判断,①句宜用反问句,②句宜用被动句
【课外拓展】
《党费》梗概及简析
1、作品梗概
1934年,我们闽粤赣边区斗争最艰苦的岁月开始了。在主力红军北上后,我们留下来坚持敌后斗争的一支小部队,就遭到白匪疯狂的“围剿”。为了保存力量,坚持斗争,我们被逼上了山。敌人为了整垮我们,竟使出了“移民并村”的毒招,切断了我们和群众的联系。这时,支队政委魏杰同志要我当“交通”,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
我要接头的人名叫黄新,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媳妇,丈夫跟着毛主席长征了,眼下家里就剩下她跟一个五岁的小妞儿。魏政委怕我找错人,交待任务时特别嘱咐“她耳朵边上有个黑痣”。八角坳离山有三十里路,下半夜才赶到。我悄悄摸进村子,按着政委告诉的记号走到窝棚门口。里面还点着灯,屋里有人轻轻哼着过去“扩红”时最流行的《送郎当红军》。我轻轻敲门,歌声停了,一个老妈妈开了门。小窝棚里坐着三个人,我一眼看见一位大嫂耳朵上的黑痣,就用暗号和她联系上。她很机灵,像招呼老熟人似的,一把扔给我个木凳让我坐,一面让另外几个人回家去。她关上门,把小油灯遮严,告诉我刚才那几个是自己人,还很老练地教我以后再来,先从墙角上一个破洞瞅瞅,别出什么岔子。这位大嫂看上去和善、安祥又机警。她没有向我谈困难,而是口口声声谈怎么坚持斗争。在我传达县委对地下党活动的指示时,她一边听一边点头,把困难的任务都包下来了。我要趁早晨雾大赶回去。出门时,她叫住了我,从用纸包着的党证里拿出两块银洋,说自从“并村”后好几个月没交党费了。我觉得很为难,一来上级对这问题没有指示,二来一个女人拖着孩子在这样环境里坚持工作,也得准备点用场。她见我不肯带,想了想又说:“也对,目下这个情况,还是实用的东西好些。”
过了半个多月,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八角坳,一到黄新同志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瞅,只见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她把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妞儿不如大人经折磨,不听妈妈的哄劝,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用指头沾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抓了根腌豆角,就要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忙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地一声哭了。我看到这情景鼻子一酸,就敲门进去。她看我来了,告诉我这是几个党员凑合着腌的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忽然门外有位妇女气喘吁吁跑来,说有人走漏了消息。我一听有情况就要走。她一把拉住我,让我到阁楼上躲起来。这时街上乱成了一团。她很快地向我交待了一些情况后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交的党费。”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他们在屋里翻了一阵,忽然发现那筐咸菜,逼着要她交出人来。她猛地一挣跑到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两个白匪跑出去,剩下的两个扭住她就往外走。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忙收拾好咸菜,找到了那本党证和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在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2、作品简析
《党费》作者王愿坚,1929年生,山东省诸城县人。1944年参加革命。1954年以处女作《党费》蜚声文坛。后陆续出版《党费》、《后代》、《普通劳动者》、《亲人》、《王愿坚小说选》等小说集。王愿坚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人民的斗争和红军长征途中的生活怀有深情,对老一辈革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精神风貌也颇关注。他的作品总是充满革命激情地表现一个总主题:先烈们不但用鲜血和智慧创建了不朽的革命业绩,为我们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而且留下的精神财富也值得后来者继承和发扬。作者善于从广阔的斗争生活和重大事件中截取片断,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曲折动人的典型情节,以此刻画人物性格。作品从不回避斗争的艰巨和残酷,因而显示出深沉悲壮、高亢激越的风格。
典型地体现王愿坚创作风格的,是他的成名作《党费》。小说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北上抗日为背景,描写了处于白色恐怖下的闽粤赣边区女共产党员黄新为筹集党费和掩护联络员而壮烈牺牲的动人故事,形象地表现了在革命危难时刻苏区人民对党的热爱和忠诚,热情歌颂了共产党员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讲述式写法,紧紧围绕交纳党费这一典型事件,截取生活和人物性格发展的一个横断面,着重描写“我”和黄新的两次会面。首次会面对窝棚、磨损的党证、摘菜妇女等环境、人物的描写,为后一次会面时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安下伏笔。黄新哼小调和哄孩子的话前后呼应,啃咸萝卜和一筐咸菜等细节首尾映衬。全篇结构严谨,没有冗笔,情节发展曲折变化,人物和事件有着严密的内在联系。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共产党员黄新的形象。借政委的介绍,交代了黄新作为农村骨干、“扩红”时的新媳妇、长征后的军属这段生活史、成长史;“我”潜入村子时先闻其声,“扩红”时期的小调传出的是她的心声;接上关系后她对摘菜群众的疏散,对窝棚破洞的交代,显出她干练的组织才能和高度的警惕性;给“我”窝头咸菜干饭,表现她女性的细心和关怀;领受任务,表明她坚持地下斗争的坚定态度;临别时两块银元交党费的细节,坦露了她对党的拳拳忠心,这些描写使黄新的形象站立了起来。再次会面时,她对女儿的哄词,表明她同志情胜于母女情的革命理智;“我”接头时关于咸菜作党费的陈述,发生异常时的应变措施和对“我”的叮咛,都闪射出她的智慧和机敏。在“我”可能暴露被抓的关键时刻,她当机立断,施出“调虎离山计”,用宝贵的生命掩护“我”,保住了山上的“中心县委”。“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的双关语,是她性格中最光彩的语辞,浓缩了她全部行为的思想内核和心音。一个在残酷的阶级斗争年代义无返顾、献身革命的女烈士的光辉形象巍然屹立。作者把主人公放置在敌与我、血与火的尖锐矛盾和生死对立中加以刻划,从阶级情与母女情的理智抉择中凸现其对党对革命的一颗红心。人物性格发展貌似平面单线条,而实际上已呈现出丰满厚实的立体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