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认识平均分
许红霞、女、小高、本科、合肥师范附小二小、***、993766530@qq.com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教材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摆、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学情分析:平均分的第一课时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能举出生活中的平均分的例子。在教学中我先从小猴分桃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帮猴爷爷分桃,并展示小朋友分的情况,比较怎样比较公平,让学生感受并引出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准备:桃子图、铅笔、小棒若干。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按每几个一份分的平均分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故事导入:
师: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猴。有一天,猴爷爷从桃树上摘了6个桃,猴爷爷想把6个桃分成几堆,你猜猴爷爷会怎样分?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一堆1个,一堆5个,分成2堆;(2)每堆2个,分成3堆;
(3)一堆1个,一堆2个,一堆3个,分成3堆。……(板书: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画圆片图)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你觉得哪些分法比较公平?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请同学们交流。
师:(指着平均分的图)为什么把这几个分成一类? 师适时小结:这几种分法每堆分的一样多。(擦去不是平均分的几组图)
3.小结: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意图: 通过富有情趣的素材,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二、说一说,下面哪幅图表示平均分(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两幅图:
师:第一幅是萝卜图,萝卜被分成了两份。第二幅是草莓图,被分成了三份。这两种分法哪种是平均分?
生独立回答。
师追问:为什么说萝卜不是平均分?那草莓呢? 生答,师及时表扬。
师:请聪明的小朋友们想想,你能让第一幅图变成平均分吗? [说明: 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情景过渡:
师:第二天,猴爷爷又到山上采了8个桃。猴爷爷准备把这些桃平均分。你能帮帮猴爷爷吗?
请同学说一说,猴爷爷要求把这些桃怎么分?什么是平均分? 2.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 要求:
(1)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代替8个桃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汇报交流: 你是怎样分的?(1)学生交流方法: ① 每份1个,分成8份。② 每份2个,分成4份。
③ 每份4个,分成2份。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整理并板书: ① ○
○
○
○
○
○
○
○ ② ○○
○○
○○
○○ ③ ○○○○
○○○○ 4.比较提升: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大家再来看看这3种分法,第一种方法是把8个桃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小结:同样都是8个桃,我们想到了3种分法。每种分法不同,但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说明: 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四.体会平均分的一种方法 —— 每几个一份。1.情境引入:
师:你们真聪明,帮猴爷爷想到了3种平均分的方法。猴爷爷正准备将这8个桃分一分,这时候来了一群小猴,小猴们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于是猴爷爷说:“孩子们你们站好队,我来给你们分桃,每只猴分2个桃。”
于是猴爷爷就开始分桃了。小朋友们,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呢?
2.动手操作。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3.全班交流。
小结:8个桃,我们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一只猴,一共分给了4只猴,也就是分成了4份。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板书:每几个一份)
(意图:结合具体的、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体会平均分的一种分法——每几个一份。)
五、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按要求分小棒。
师:刚才你们帮助猴爷爷想了这么多办法,真厉害!你们能帮帮许老师吗?
(1)每2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全班交流。
(2)每3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每4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3)启发:12根小棒平均分,可以每2根一份,可以每3根一份,也可以每4根一份。像刚才这样,还可以每几根分一份?把12根小棒分成几份?
2.想想做做第2题:先圈一圈,再填空。
(1)分析题意: 出示10个饼干图和15个巧克力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饼干是怎么圈的?
生:每两个圈在一起。
师:每两个圈在一起也就是每两个一份。你能继续将饼干和巧克力圈一圈,并填空吗?(2)独立完成,同桌完成。(3)全班汇报。3.说说生活中的平均分。
师:其实平均分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找到并说一说吗?(意图:通过学生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六、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基本题与提高题的练习,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
六、实践操作: 想想做做第3题: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老师准备了14支铅笔准备送给表现优秀的同学。同学们,14支铅笔,每人发2支,可以发给几人?
学生操作。
师:14支铅笔,每人发2支,可以发给7人。那老师可为难了,你能说说这些奖品该发给谁呢?一定要说出理由。
[说明: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新知,同时培养学生的自评、互评能力。]
板书: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 ○○○○○○○○
① ○,○,○,○,○,○ ① ○,○,○,○,○,○,○,○ ② ○○,○○,○○ ② ○○,○○,○○,○○ ③ ○○○,○○○ ③ ○○○○,○○○○
8个桃,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教学反思:
第二篇: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金沙县沙土镇第一小学
罗艳明
教学内容
认识平均分
(一)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教材30——31页的例
1、试一试,例
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的1——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让学生学习习近平均分的第一种常见情况: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磁性实物图片。学具准备:小棒、圆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数学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字,“分”(板书)读作什么?学生齐读“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比如:“开学了,老师给同学们分本子,分座位,分小组,学校给同学们分班级等等”。但在这个“分”字里究竟藏着多少奇妙的数学秘密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2、教学例1
秋天姐姐知道这件事,也来到我们的课堂,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展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噢!原来是桃子呀!一共有几个?如果把它们分成几堆,你想怎样分?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自己分分看。(教师巡视,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口述,教师板书。⑴○○
○○○○
⑵○○○○○
○ ⑶○○○
○○○
⑷○○
○○
○○ ⑸○
○
○
○
○
○
同学们分得真不错!想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让我们来看看大辣椒、小蘑菇和小柿子是怎样分的好吗?(展示课件)
以上这么多的分法,你发现哪种分法最公平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是呀,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边说,将课题补充完整。板书课题: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
1、教学“试一试”
谈话:大家认识了“平均分”这个新朋友,那你们想想如果把8 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在分之前,谁来说说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份分得同样多,或者平均分)好!现在动手用8个圆片来代替桃平均的“分一分”。分好以后把自己的分法讲给同桌听一听。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⑴
○○
○○
○○
○○ ⑵
○○○○
○○○○ ⑶
○
○
○
○
○
○
○
○ 为什么这三种方法都是平均分呢? 因为它们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是平均分。
2、看看谁是“火眼金金”。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展示)看下面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⑴萝卜图:(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让学生思考后再交流)
⑵草莓图:(是平均分。因为每堆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同学们真聪明,个个都是火眼金金。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学习例2。
同学们都知道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桃子)猴妈妈带着它的猴宝 宝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在做什么呢?(展示课件)
数数看,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桃子?(8个)猴妈妈想把这些桃子分给小猴,不过在分法上有一个要求,要求是什么呢?(板书:每只小猴分2个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每2个一份)
同学们用8个圆片分分看,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分。
小结:8个桃,每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4份,就是分给4只小猴。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就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现在我们看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课件展示)
2、教学“试一试”
把12根小棒,平均分,你想怎样分?(师口述分的方法,学生分,然后在书上填空。)⑴∕∕
∕∕
∕∕
∕∕
∕∕
∕∕ 每2根一份,分成()份。
⑵∕∕∕
∕∕∕
∕∕∕
∕∕∕ 每3根一份,分成()份。
⑶∕∕∕∕
∕∕∕∕
∕∕∕∕ 每4根一份,分成()份。⑷∕∕∕∕∕∕
∕∕∕∕∕∕ 每6根一份,分成()份。
比较上述四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 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课件展示)先让学生看饼干图,读题目要求,说说是每几块一圈,再圈一圈,并完成填空。第二小题也是如此,先读题,圈一圈,再填空。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用小棒先分一分,再说说15个气球,每3个 给1人,可以分给()人。(课件展示)
3、游戏:分小棒。(16根小棒,平均分一分,看谁的分 法多。)
(五)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什么是
平均分呢?(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如果把一些事物按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事例,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的。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找找你们生活中关于“平均分”的事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好吗?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例1
试一试
例2
⑴○○
○○○○
○○○○
○○○○○
○○○○○○○○
⑵○○○○○
○
○○
○○
○○
○○
8个○,每2个一 ⑶○○○
○○○
○ ○ ○ ○ ○ ○ ○ ○
份,分成4份。⑷○○
○○
○○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⑸○ ○ ○ ○ ○ ○
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第三篇:《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让学生准备好练习本、课本、铅笔,其余收起来。听算:同桌交换,找一生对答案,大家一起背用得口诀。全对举手,对这些同学提出表扬,评为“口算小能手”。没有全对的同学,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当口算小能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在一片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正在举行丰盛的宴会,他们都带来了自己爱吃的食物想与小伙伴分享。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呢?大家猜一猜。我说出他们喜欢的食物,你们猜是什么动物?竹笋(熊猫)、桃子(猴子)、萝卜(兔子)、松果(松鼠)。同学们真厉害,都猜对了。宴会还没开始,熊猫哥哥和弟弟就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竹笋来吃,这时有个难题难住了他们,6个竹笋,他们该如何分呢?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们(想)。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分呢?
二、认识平均分: 学生利用学具分竹笋。
师:分好的同学请举手。找生说分法。
师:同学们帮熊猫哥哥和弟弟找到这么多分法。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都是把6个竹笋分成了几份?(生:2份)对,哥哥1份,弟弟1份。不同的是有的分得一样多,有的分得不一样多。
师:那在这几种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比较好?(生:每只分得3个)。为什么?(生:这样才公平)说得有道理。
师:他们每个分得3个竹笋,也就是他们分得的同样多。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作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得内容。(板书课题)。
师:下面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和平均分打个招呼,指生读。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
师:我们认识了平均分,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几个字可以用来判定是不是平均分?(生:同样多)
师:那么我们来回忆一下分竹笋的过程,6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分得3个竹笋,他们分得同样多,也就可以说是平均分。(强调平均分)
三、巩固平均分:
师:熊猫哥哥和弟弟都很赞同这种“平均分”的方法,高兴地拿着分得的3个竹笋去享受了。这时,3只小猴子着急了,同学们你们帮熊猫哥弟俩分好了,还没帮我们平均分桃子呢?同学们想不想再帮帮这3只小猴子?(生:想)
同学们真是乐于助人。3只小猴子想把12个桃子平均分,也就是他们想分得的桃子个数一样还是不一样?(生:一样),一样也就是要平均分。那么就请同学们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子分几个桃子?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取出12个圆片代替12个桃子,用“平均分”的方法,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看谁先帮小猴子分好?
生分。
找生上台演示分。
师:这是平均分吗?(生:是,因为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我们完整得说一下: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4个桃子。
如果有4只猴子,平均每只分得几个桃子呢?如果有6只猴子呢? 师:小猴子们拿着各自分得的4个桃子直夸同学们厉害,这么快就帮他们也分好了。老师也想来考验一下大家,看你们是不是真得学会了平均分。敢不敢接受考验?(生:敢)打开课本62页,做自主练习第1题,判断哪种分法是平均分?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生:分得同样多)
看来第1个题难不住大家,我们来看第2题,找生分,说怎么分得?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不但帮小动物们解决了问题,还通过了老师的考验,让我们为自己鼓掌,表扬一下自己吧!
师:在这次宴会上,还有一种小动物有问题请教大家,他们就是小兔子。他们共有16个萝卜,想每只小兔子分4个萝卜,他们不知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子来分享?同学们有信心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吗?(生:有)
好,下面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共拿出16个圆片,代替16个萝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分一分。分好之后,坐好,示意老师。
生分。汇报演示。
师:拿走4个分给第1只小兔子,再拿4个分给第2只小兔子,„„直到分完,看有几个4,就是分给几只小兔子。
师:这样分是平均分吗?(生:是)为什么?(生:每只兔子分得同样多)
四、课堂总结:
看来同学们真棒,帮这些小动物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生活中,我们就应该乐于助人,因为帮助别人,会让自己变得快乐。而且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取很多。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学得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需要平均分?
第四篇:认识平均分 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迁西县实验小学
刘艳华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喜欢的操作活动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形式,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主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 书中主题图课件、小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背诵1——6的乘法口诀
2.()×3 = 9 6×()= 12 2×()= 8 5×()= 10 3.8可以分成()和(),()和(),()和(),()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别人吗?
瞧!两只小松树甜甜和乐乐正在分松果,他们有10颗松果,每只小松鼠可能分得几颗松果?聪明的你快帮帮小松鼠分一分,好吗? 2. 任意分
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松果分一分,并把分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看谁分的方法多!
师:谁来说说你有多少种分法,是怎样替小松鼠分的?
生1:小松鼠甜甜分1颗,乐乐分9颗。
生2:小松鼠甜甜分2颗,乐乐分8颗。
生3:小松鼠甜甜分3颗,乐乐分7颗。
……………..2.同学们很聪明,总结出了好多种分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分法呢?为什么? 生1:5和5的分法我最喜欢,因为他们分的一样多。
生2:5和5的分法最合理,小松鼠们最满意,两只小松鼠分的一样多
……………..3.平均分
要使两只小松鼠分的同样多,怎么分呢?
请同学们再用小棒代替松果分一分。同桌交流分的方法,然后再说一说。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我再来演示一下刚才同学们的分法。
生1:小松鼠甜甜分1颗,乐乐分1颗。
一颗一颗的分,正好分完
生2:小松鼠甜甜分2颗,乐乐分2颗。
两颗两颗的分,正好分完
生3:小松鼠甜甜分5颗,乐乐分5颗。
五颗五颗的分,正好分完
……………..师:同学们的分法都很好,不管怎么分,他们分到的松果都是5颗。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认识平均分”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平均分?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挑战智勇大冲关!
第一关
说一说
第二关
分一分
第三关
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平均分时要注意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1 2 3 4 5 8 7 6 5
第五篇:《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乘法知识中“几个几”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旨在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学会根据每几个一份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为建立除法的含义积累丰富的经验。
学情分析
认识除法首先要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几个几”,并且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每位学生也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平均分的问题,这些都为学习习近平均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让学生学习习近平均分的第一种常见情况: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磁性实物图片。
学具准备
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五)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展示课题,同时播放歌曲《排排坐吃果果》,让学生在歌声中初步感知平均分。
2、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刚刚结束的跑步比赛,正在进行颁奖仪式。老虎跑得最快得了第一名,兔子第二,小猴子第三。现在有6个桃子要奖励给他们,你猜它们各分到了几个?(课件展示分法3-2-1)
同学们,你们同意这样的分法吗?(同意)
名次越高,得到的奖励越多,虽然分到的桃子不一样,但大家都心服口服,非常开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分东西的时候可以分的不一样多。通过和后面的比较,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
3、揭示课题:
猴妈妈在森林中也采到了6个桃子,她要分给三个孩子,应该怎样分呢? 你们看!她这样分公平吗?(课件展示(4-1-1)(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对了!他们分到的桃子,有的多,有的少,不一样。只有每个人分的一样多,才是公平的!现在这样分,公平吗?(课件展示(2-2-2)(公平)
总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边说,将课题补充完整。板书课题: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思考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二.实际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
1、教学“试一试”
谈话:大家认识了“平均分”这个新朋友,那你们想想如果把8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在分之前,谁来说说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份分得同样多,或是平均分)
好!现在动手用8个圆片来代替桃平均的“分一分”。分好以后把自己的分法讲给同桌听一听。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⑴
○○
○○
○○
○○ ⑵
○○○○
○○○○
⑶
○
○
○
○
○
○
○
○ 为什么这三种方法都是平均分呢?
因为它们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是平均分。
2、看看谁是“火眼金金”。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展示)看下面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⑴ 卜图:(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让学生思考后再交流)
⑵ 莓图:(是平均分。因为每堆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同学们真聪明,各个都是火眼金金。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学习例2。
同学们都知道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桃子)猴妈妈带着它的猴宝 宝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在做什么呢?(展示课件)
数数看,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桃子?(8个)猴妈妈想把这些桃子分给小猴,不过在分法上有一个要求,要求是什么呢?(板书:每只小猴分2个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每2个一份)
同学们用8个圆片分分看,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分。
小结:8个桃,每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4份,就是分给4只小猴。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就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现在我们看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课件展示)
2、教学“试一试”
把12根小棒,平均分,你想怎样分?(师口述分的方法,学生分,然后在书上填空。)⑴∕∕
∕∕
∕∕
∕∕
∕∕
∕∕ 每2根一份,分成()份。
⑵∕∕∕
∕∕∕
∕∕∕
∕∕∕ 每3根一份,分成()份。
⑶∕∕∕∕
∕∕∕∕
∕∕∕∕ 每4根一份,分成()份。⑷∕∕∕∕∕∕
∕∕∕∕∕∕ 每6根一份,分成()份。
比较上述四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课件展示)
先让学生看饼干图,读题目要求,说说是每几块一圈,再圈一圈,并完成填空。第二小题也是如此,先读题,圈一圈,再填空。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用小棒先分一分,再说说14个气球,每2个给1人,可以分给()人。(课件展示)
3、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平均分”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4、游戏:分扑克牌。(16张扑克牌,平均分一分,看谁的分法多。)
五.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什么是平均分呢?(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如果把一些事物按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事例,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的。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找找你们生活中关于“平均分”的事例,讲给父母或同伴听,好吗?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例1
试一试
例2
⑴○○
○○○○
○○○
○○○
○○○○○○○○ ⑵○○○○○
○
○○
○○
○○
8个○,每2个一 ⑶○○○
○○○
○ ○ ○ ○ ○ ○
份,分成4份。⑷○○
○○
○○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⑸○ ○ ○ ○ ○ ○
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