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古琴曲《流水》
教学目标:
1、认识古琴,初步了解古琴文化、历史等有关古琴知识。
2、通过欣赏《流水》,体会人文音乐的特点,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3、熟悉《流水》的主题,能区别古琴和古筝的音色。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我国古代音乐,包括器乐曲(古琴)和声乐曲(古代歌曲)。本节课结合欣赏古琴曲介绍有关琴的知识,并围绕古琴曲和古琴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听、看、讨论、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区别古琴和古筝的音色等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教育用具:古琴、多媒体、钢琴
教学设计理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和丰富有情感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标题
课前播放视频《流水》,配以古色古乡的中国水墨画为背景直接显示课题。
师:在日常生活中,音乐似乎无处不在,而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远古的《流水》声。(点击幻灯片出示视频:一位身穿古代服装的长发飘飘的女子,在祥和而宏伟的天地之间,坐在高耸入云的巨石上,迎风抚琴„„演奏的是《流水》的主题。引导学生谈谈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生:(略)
师:一曲《流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带领我们坐上时光隧道的列车走进中国古代音乐、走进古琴,来感受中华文人的情致,感受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古代音乐作品„„(出示课题《高山流水志家国》)(设计意图:视频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震撼力,并引发联想和想像,学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大部分学生第一次聆听《流水》,引导一位学生在优美的琴声中讲述伯牙子期的动人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审美渴望)
二、欣赏音乐、整体感知
1、介绍古琴文化
师:刚才的画面和琴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画面中所演奏的又是什么乐器呢?学生展示他们搜集到的有关古琴的知识与图片,畅谈古琴文化。生:(略)
师:古琴的形制与寓意(多媒体显示古琴的结构图,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结构图和讲解与古琴的结构名称对位)古琴的音色:通过听三段流水片段,总结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清灵向上,玲珑剔透,似天。散音浑厚如钟,似地之厚德。按音多变,或虚或实音色丰富,似人世百态。)古琴与古代文人的密切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了解古琴的结构、喻义、音色和介绍古琴在古代文人中的地位后,不仅加深了对古琴的认识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1、感受和体验——欣赏视频《流水》
思考:古琴的风格特征与乐曲的旋律特征? 多媒体播放由演奏家现场演奏的视频《流水》全曲。
播放背景音乐《流水》。学生发言讨论,各抒己见,找寻适合的答案。
师总结:古琴 大雅之尊、体现的意境效果。具有淡雅、优雅、深邃、幽远等风格特征。
(设计意图:乐曲风格特征描述虽然不是唯一的,但学生们自己说时,往往是心里有而说不出,因而老师运用对比选择的方法,设计选择题让学生选择符合此乐曲风格的特征。然后也可以再围绕此类词语扩展、深化,这样既在思维上启发提示了学生,也会把学生们引申到古琴知识的深层主题之中。)
2、继续关注——感受流水
师:乐曲的曲名为《流水》,(1)你感受到流水的景象了吗?(2)乐曲如何描绘流水的不同景象的?(从音乐要素和演奏技法上说)生:(适当做提示,学生讨论发言)
师:描绘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淙淙奔流而出等。音乐要素主要是从旋律、节奏、力度等方面分析,还有演奏技法(着重讲一下演奏技法)
活动设计:请同学用古琴来模仿学习几种演奏技法。
师:现在就让我们再次亲身感受这一种情境,一起看《流水》中的第一部分第二、第三两端旋律。(出谱子)
(设计意图:再次聆听、并试唱旋律片段,在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启发学生用自己最适合的声音表达这一种意境,加强学生在课堂的实践能力,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古琴演奏的深厚底蕴,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乐曲的情绪,并深化音乐主题,活跃课堂气氛。)
三、对比听辨,鉴赏评价(学生带问题欣赏乐曲)
师:我们刚才所欣赏的《流水》只是众多古曲中的一首,听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提问:
1、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曲子?
2、与古琴相比音色怎样?风格如何?
生:古筝 《渔舟唱晚》。古琴:古朴,悦心悦情;古筝:华丽,清脆悦耳。
(设计意图:针对大多数学生都误以为古琴就是今天的古筝这种现状,于是利用古筝与古琴的演奏片段,让学生们对比、区别各自的外观形状等特点,从而强调这是两个不同的乐器:一个叫琴、一个叫筝。这样学生对古琴、古筝都会有新的认识。)
四、拓展研究
1、视频欣赏《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思考编钟的音色有何特点?
2、视频欣赏《怀古》,埙独奏,思考埙的音色有何特点? 生:讨论
师:编钟的音色浑厚悠扬、埙的音色柔润凄凉。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古代乐器,旨在拓展式地学习我国古代音乐,进一步学习我国古代器乐方面的知识,传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五、总结
请同学来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古琴艺术代表着中国文人怡养性情的生活方式,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君子之道。体现了中国音乐艺术至高无上的境界,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的古琴艺术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古琴将会有更多的知音。(设计意图:总结对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来总结也是对学生在学完整堂课的一个很好的检测。)
六、课后作业:
请以“古代音乐带给我的思考”为题写篇短文。
(设计意图:课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结,鼓励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第二篇:《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威海市课程资源
参 赛 课 例 教 学 设 计
《高山流水志家国》
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
执教者:乳山市第一中学
王翠娜
《高山流水志家国》
【执教教师】乳山市第一中学 王翠娜
【使用教材】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课时】一 课 时
【教学设计理念】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平淡无味”,由此,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导学生凝神静听,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教材分析】
“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国”这一节,选择了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流水》和《广陵散》为学习内容。
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谱源于《神奇秘谱》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
第一部分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第二部分是乐曲的展开部分。它通过主题音凋的变化加以发展,音乐情绪欢快、跳跃,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集成江河,一泻千里。第三部分这就是由四川演奏家张孔山增加的段落,实际上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表现流水悠然自得的在太阳光下旋转缓缓流淌。第四部分包括八、九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形象地表现了流水似乎已经穿越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地注入大海。《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原为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今扬州地区)的民间乐曲。该曲早期书中并无记载,很多数琴家是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乐曲。这首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庞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为中华民族古老的音乐文明提供了闻之有声的实例。乐曲是对聂政壮烈事迹的讴歌和赞扬,表现了他从怨恨到愤怒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画出他的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作曲家把聂政那种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通过古琴表现得淋漓尽致。【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时间段上来讲有较大的距离,学生对古琴音乐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见过古琴,怎样让今天的高中生也能熟悉进而喜爱我国的古代歌曲是这节课顺利开展的关键。我在这节课中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开相对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手段上,我把离学生相对较远的知识尽量拉近,在共同探讨中再往远处渗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深层次的知识,达到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最终目的。通过电影、故事、欣赏等有效地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始终以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为基础,深入浅出的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古琴曲——《流水》(重点欣赏)和《广陵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
2、初步知道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的知识。【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听、看、讨论、探究等活动,体验《流水》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选用讲授法、聆听感受、参与体验、探究讨论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导:上课!首先请大家看一段电影视频,播放《空城计》片段 刚才看的短片是?(教师活动)
生回答: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摆的空城计(学生活动)
师: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那么,同学们知道诸葛亮弹的乐器是什么吗?
这件乐器我们把它称为——古琴
【设计意图】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电影来营造氛围,瞬间拉近了现代与古代之间的时间距离,以剧中诸葛亮弹奏的主题直接引入课题,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古琴(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古琴结构图)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湖北曾 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古琴的结构颇有分寸讲究,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史书记载,早期的古琴仅设有五根弦以象征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悼念其死去的儿子伯邑考,故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鼓舞士气,又增加了一根弦,发展成了现在的七根弦,所以古琴又有“文武七弦琴“之称。
减字谱——导: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认识这是什么吗?这就是古琴记谱法中的减字谱,相传为唐代曹柔根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减字谱的每一块字是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近似演奏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属于指法谱。
【设计意图】学生对古代音乐接触甚少或者没有接触,以古琴自身的文化内涵为切入点,多媒体展示古琴的结构图,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构图及老师的讲解,认识古琴,激发学生对这一相对陌生事物的兴趣,先感知,后理解,为后面探究古代音乐作铺垫。
(二)完整欣赏《流水》
导:下面我们来欣赏古琴独奏曲《流水》
1、问题:仔细聆听古琴的音色,用你的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古琴的音色怎样? 结合题目仔细聆听:古琴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教师活动)
2、听完后生回答问题(学生活动)
(三)总结古琴的音色(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
古琴的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四)作品表达的主题
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航天者”宇宙飞船,携带了一张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唱片上录有27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流水》,科学家希望这首琴曲能在漂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古琴的音色很陌生,就需要教师的良好,带着有针对性的问题来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聆听古琴独特的音色,并初步感受《流水》的意境。
(五)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导:说到知音,同学们有没有想到“高山流水遇知音”这句话呢?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这个典故?
1、请同学们讲一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学生活动)
2、教师补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这种感兴趣的的形式来理解古代音乐作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让学生讲故事的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了师生互动。
(六)分段复听
导:下面我们就来分段欣赏,本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原分九段,可 以划为四大部分。曲式结构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 结构。第一部分(起):主要用泛音演奏的曲调,仿佛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淙淙奔流而出。
第二部分(承):主要用按音演奏,是乐曲的展开部分,犹如一股股山泉溪流汇集成江河,具有跌宕起伏、一泻千里的气势。
第三部分(转):是张孔山增加的著名滚拂段落,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它出色的描绘了水石相撞、漩涡在急剧转动等景象,把全曲引向了高潮。
第四部分(合):富有透明色彩的泛音好像描绘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人们的心境也渐渐平静下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老师引导的方法,学生以聆听为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指法演奏会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不同的音色会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景。(七)完整复听《流水》
导语:真正欣赏琴音并非易事,欣赏者务必精心细听,才会领会其深邃的涵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欣赏《流水》时凝神静听,争当知音。
1、生欣赏
2、问题探究:《流水》的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呢?还是虚幻、臆想呢?(教师活动)
3、生回答问题(学生活动)
4、师小结。音乐是以旋律,节奏、音色等来表达作曲家及演奏者的思想情感,音乐能够把快乐、激动、悲伤的情感传达给听者,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音乐能不能表达具体的事物?像“高山”“流水”,应该说是可以的,不 过没有文字那么确切,音乐表达的手段是声,所以,凡是描写有声的事物,比较能够描写的像。(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真正欣赏琴音并非易事,欣赏者务必精心细听,才能领会其深邃的涵义。既要有弹琴的妙手,又要有善听的知音,两者缺一不可。“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引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名言,告诉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方法,进一步从感性到理性,加深对《流水》音乐意境的体会。
(八)欣赏《广陵散》(因乐曲较长,边听边介绍)
导语:“在古时除了这首《流水》广为人知之外,还有另外一首,那就是《广陵散》了 ”
乐曲介绍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原为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今扬州地区)的民间乐曲。该曲早期书中并无记载,很多数琴家是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乐曲。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民间传说呢? 《聂政刺韩王》大意是说: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了限期而被杀。聂政立志报仇,先作泥瓦匠混入韩宫,谋刺韩王不成,他只身逃入山中学琴十年,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回到韩国,以他出色的琴技轰动了远近的听众,最后利用韩王请他进宫演奏的机会,趁韩王听琴不备,从琴腹中抽出匕首将韩王刺死。为避免连累母亲,聂政毁容自尽。
这首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庞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怒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画出他的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设计意图】学生会在这种人文熏陶的情境中投入情感,展开自己丰富 的联想与想象。
三、拓展与探究——古代文人音乐的特点。(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古琴这件乐器在古时候是哪些人弹奏的?(学生讨论、回答文人弹奏)得出结论: “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 文人弹琴。(2)提问:“古代文人指的是哪一类人?(生回答)
古代文人指的文人是对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一种称呼,他们是有人生理想的知识分子,直言不讳,毫无愧色。在政治、事业和文学积极追求,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强烈的科举仕途欲望,潜心于诗艺探求,向往着隐居求仙,当然从中也有的纵情酒色,狂放不羁。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3)中国古代音乐的等级化及其分类: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
民间音乐:是在民间形成病广泛流行与民间的音乐形式,反映底层劳动人 民的生活形态、劳动场景以及精神面貌,是一种通俗易懂的音乐。宫廷音乐: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多为舞乐,即融诗、舞、音乐于一体,具有浓厚政治仪式及官方酬酢的功能。(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古代的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唱歌赞美上帝是基督教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音乐:中国的文人音乐,是由我国历代有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创作 或参与创作、完善和传承的传统音乐。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就以古琴艺术为代 表,因此,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人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一直被看作是知识分子的象征。琴乐被誉为“文人音乐”。
因此儒家的中庸之道中正和平、温柔敦厚深深影响着古琴的音乐表现。古琴文化倡导的是“中和”、“雅正”,所以文人、诗、古琴、琴歌以及文人本身的社会地位、政治情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 由古琴文化追溯到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音乐,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资料,从历史、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来考虑问题;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鉴赏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古代文人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这一特点;让学生从实践中把对古琴、文人音乐以及古代音乐的感性认知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次,能真正得学会鉴赏音乐,能真实地感受音乐,能真正地享受音乐。
四、课堂小结
问题探究: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标志着古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作为后人的我们,当如何对待这份珍贵遗产?(学生活动)
古琴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化为一种“娱人”的乐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古琴归根结底是一件乐器,而不是古董。
1.以古琴文化为切入点,搜索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素材,了解更多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知识。
2.以“振兴国乐,传承文明”为己任,将我国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光大。相信古琴艺术将迎来它悠久的发展历史上的春天。【设计意图】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定会深深打动学生,激发学生进一步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教后反思】
继承和宏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更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们的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精华,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学生在平常接触这方面的内容很少,面对生疏的音乐会表现出不适应不喜欢等情绪。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把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大学生参与程度等作为主要内容和着眼点,对于中国古代歌曲中相对枯燥的音乐知识没有再做深入的安排。
从本节课的实践中我发现:音乐对于老师学生来说是没有远近之分的,对于学生来说熟悉与不熟悉,易于接受与不易于接受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来引导,怎样来“搭桥”。深层次的知识无从下手我们可以把它拉近距离,让学生先通过熟悉的手段去感知,然后通过实践去体验,去发现,最后再去理解,再去探索,再去挖掘深层次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但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完成一个情感上的目标。教师的引导是舵把,是方向,只有将这两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音乐教学这艘航船推波逐浪,一帆风顺。如果现场能够有古琴的话,或许效果会更好。真诚希望各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第三篇:河北《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
河北《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通过最新河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河北教师资格考试一般一年进行两次,上半年1月报名,3月考试;下半年9月报名,11月考试。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资格笔试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古琴的历史、有关古琴的典故等古琴方面的知识。
从中体会古琴的音色美、意境美,了解古琴音乐淡雅、朴素的音乐风格,以及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高尚品质
【过程与方法】
了解、感受和分辨古琴的三种音色。认识文字谱和减字谱,并了解减字谱的记法。【知识与技能】
泛音、散音、按音的演奏方法和勾和挑的基本的演奏技巧。通过音乐要素分析乐曲《流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和分辨古琴的泛音、散音、按音三种音色和对减字谱记法的了解。【难点】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用具 古琴、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分解古代文字“樂”,得出丝弦放在木头上,然后用拨子或手弹奏美妙的声音是弹拨乐器。
(二)逐步探知,新课教授 1.听两段音乐辨别乐器。
老师设置问题:这两段分别是什么乐器?能听出来是什么乐曲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第一段是古筝名曲《渔舟唱晚》,第二段是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古琴曲《广陵散》。
2.播放音乐,初步接触泛音 3.感受古琴韵味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河北教师考试网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
(1)老师弹奏古琴旋律,学生哼唱旋律;(2)播放古琴音乐旋律,学生默唱主题旋律。
老师设置问题: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在大自然中寻找一种景致和这个音色相呼应,你们会想到什么?在这段旋律里我们发现他有什么特殊性?上面有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同学们想到很多的景色,比如竹林、山泉等是通过泛音来呈现的,我们看旋律上面有很多小圆圈,泛音的记录就是用旋律上面的圆圈记录的。
(3)老师弹奏古琴旋律。学生观察弹奏泛音时的技巧(右手拨琴,左手压琴,然后轻轻的放掉)。
(4)引出古琴。
①讲解仲尼式古琴的形状:琴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上有七根琴弦,最早的古琴是五根琴弦,代表宫商角徵羽,周代文王和武王各加了一个弦,所以称之为文武七弦琴。琴上还镶嵌了十三个白点,是十三个徽位,就是十三个音高位置,代表农历十三个月(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
②介绍古琴和贵族、文人、诗人关系密切。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特点,古代文人以不知乐为耻,那么古琴是古代文人的必修乐器。四艺中琴棋书画,琴放在首位,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也流传了很多的名曲,广陵散和流水就在其中。
4.欣赏《流水》,感受乐曲意境和参与体验其三种音色
(1)讲述俞伯牙与种子期的故事:这个典故最早是出自于《列子访问》,俞伯牙是战国时期很有名的琴家,伯牙善古琴,琴艺高超,那么钟子期善听,志在登高山是指音乐的精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哦哦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分析山泉和湖海之间的规律
老师设置问题:山泉、小溪、江河、湖海这几个有没有规律?音乐中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种形态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他们的规模是从小到大,音乐中他用泛音表现水的这种形态,表现出感觉很远、很飘渺,速度由慢加快再到慢下来,力度由弱到强再到弱,音型那疏散然后又到密集最后也是疏散,表现了流水由慢到水流湍急,最后归于江河湖海的平静。
(3)从速度、力度、音型三个方面聆听音乐。
①聆听音乐,从速度、力度、音型三个方面分析乐曲。②了解滚拂
老师设置问题:音乐中有没有一个地方特别激烈?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河北教师考试网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
老师讲解:这是古琴里面非常难的一个技巧,叫滚佛,无名指从高音到低音叫滚,二指由低音向高音佛,无名指和二指连起来演奏就叫滚佛。
③欣赏演奏家的琴艺。
老师引导:不能简单的把流水看作不同形态的水,这个流水应该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去感受其意境深远,这才是我们的追求。
(4)辨别泛音、散音、按音三种音色和技法:
泛音(飘渺,右手拨琴,左手压琴,然后轻轻的放掉),老师弹奏。散音(浑厚,右手弹琴,左手放在九到十徽的位置),老师弹奏。按音(婉转,双手配合,右手弹琴,左手在弦上滑动),老师弹奏。(5)个别学生学奏,老师讲解。
老师引导:气定神闲,弹奏要在音阶当中,散音的音色要非常的刚劲,慢一点,不要太快,按音手要放在琴弦上面,摁实再弹,在四弦的位置上,弹出来的音色很细腻婉转,来回走一走,泛音双手配合,右手拨琴,左手压琴,不用摁实,然后轻轻的放掉,滚佛要像流水一样,再快一点。
学生正确的演奏三种技法。(三)主题升华,巩固提高
1.欣赏《梅花三弄》,了解三弄和减字谱。
老师设置问题:梅花三弄是指的什么那?三弄是指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三弄是结构的意思,就是三段的意思,他在古琴的三个区域来演奏。2.讲解古琴乐谱
(1)展示文字谱和减字谱。
文字谱的特点:麻烦,不容易记谱,减字谱的特点:比较清楚,但是没有节奏。(2)老师讲解减字谱的演奏方式并示范。(3)个别学生演奏《彩云追月》。
老师引导:挑七用二指,挑七勾三,又挑七挑六„„这个曲子很简单,就是两种记法勾和挑,基本的古琴简单的演奏手法也就是这么演奏
3.欣赏琴歌《蒹葭》(1)古琴的演奏形式。
老师设置问题:古琴除了独奏,还有什么形式? 学生自由回答。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河北教师考试网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
老师归纳总结:还有合奏,特别是琴箫合奏,琴歌,就是自己在弹,自己在唱,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独坐幽簧里,弹琴复长笑,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个时候夜来人静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做到天人合一。
(2)感受歌声与古琴的融合
老师设置问题:有没有觉得这段音乐有古人的味道?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乐曲最可望而不可及的意中人一唱三叹,很有古人的味道,这里恰巧又反映出古琴一种非常高贵的品质,古琴向来他是不为娱人,只为自娱,注重内心的自审,所以哪怕是现在也很少有古琴的商业元素,要么就是自己独奏,要么弹给知己听。
(四)课堂小节
本节课我们选择性的欣赏了几首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古琴代表作和体验了古琴基本的弹奏技巧,古琴曲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高雅,意境高远。我们领略了古朴典雅的古琴风范,体会到民族文化、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所以我们要热爱我国古代音乐、热爱古琴音乐艺术,下课。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中公讲师徐芬解析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河北教师资格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河北教师考试网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河北教资格笔试真题邀请您一同刷题!
河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河北教师考试网
第四篇: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的音色、古琴的文雅深邃等风格特征。
(二)通过自学探究,使学生了解古琴的历史、有关古琴的典故等古琴方面的知识。拓展学生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二)古琴深邃的历史文化。
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1.山高水远,琴声袅袅,叙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学生配乐讲述伯牙钟子期的动人故事。学生的讲述更能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2.欣赏音乐故事《流水》(资料),同时第一次欣赏到《流水》在琴声中感受故事。音乐故事气氛的升华。情景中感受音乐更加深刻、更加难忘。3.一曲《高山流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音乐、走近古琴,来感受中华文人情致、感受——高山流水志家国。(出示课题)在这种气氛中进入课题。让学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进入到主题就不会感到枯燥,而是追求一种意境!
(二)正课1.欣赏由演奏家演奏的《流水》全曲。(视频资料)。其实是第二次欣赏《流水》。学生在这种气氛中直接进入音乐。这一时刻从意境中过渡到直观的看演奏家演奏古琴,从而从故事中过渡到知识——古琴上来。2.古琴(视频资料)顺其自然的了解古琴不产生任何枯燥感觉。3.在《流水》的音乐中让学生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关于古琴的知识与图片。畅谈古琴文化用《流水》音乐作陪衬,了解古琴文化始终音乐不断,气氛不变,既加深了《流水》的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象,又使了解古琴文化不显枯燥乏味,反而增加了这种文人情致的气氛。4.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乐坛乐坛上,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千百年来,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邃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是一座无尽的宝藏。XX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和口述文化遗产名录。而《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两艘“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有一天能遇到地球以外的“人类”。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它即便过十亿年也仍锃亮如新。唱片上录有27段世界名著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聆听这一段总结性言语其实是对学生们发言的一个概况性总结,这段文字特别的精湛,能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及热爱本民族音乐的情绪,最后和《流水》的总结性文字相连,是为了点题。对本节课的正课做一个小结。
(三)拓展与探究1.欣赏第3题中《梅花三弄》、,《十面埋伏》谈听后感。2.第4题中有关编钟和埙的资料搜集,欣赏编钟音乐及埙的视频音乐资料。欣赏、发言讨论、欣赏这一环节其实就是让学生拓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传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一曲《流水》让我们结识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一曲《流水》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华古琴的渊源文化,从而又进一步了解到了一些中华传统音乐的精髓作品,中华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在今后的道路上同学们能够更多的去了解,去传扬,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的音乐要靠你们来发扬光大!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信心,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
第五篇:《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新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中我力求打破传统的欣赏课模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在参与中鉴赏,在参与中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是一节欣赏课,结合欣赏古琴曲介绍有关古琴的知识,并围绕古琴曲和古琴文化,适当拓展到其他古代乐曲和民族乐器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古琴知识的学习,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我采用“边听、边讲、边看”的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感受古代文人情致和人文精神内涵,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
成功之处:我认为本课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安排设计等方面比较合理,环节清晰、过渡自然,老师点拨适时到位,多媒体使用背景的选配都恰到好处,烘托了气氛,很好的辅助了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拓展性学习的内容注意到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学生的充分参与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表现,说明这节课的基本目的已达到。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功能,学生音乐情绪调动得不够好,讲的还是比较多,引导启发学生总结较少。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平淡、无味”尤其是较长的音乐,大多难以坚持下去,以后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甚至请校内外古琴爱好者现场表演,力求把古琴这堂课上的生动活泼,避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