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2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设计)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了解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的作用;

(2)领会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不同价值,了解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3)掌握发现历史认识社会的方法,学会利用各种资料辨别信息的价值;

(4)了解历史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明白历史记载的困难和重要性,从而关注历史,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现实生活。

●教学难点分析

如何运用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叙述】区域在不断地变化,身边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人类社会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类的过去就是人类的历史,要想了解人类自己,首先要从了解人类的过去入手。可见过去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过去的事情是一去不复返的,那么后人是怎样探寻历史发展的踪迹的呢?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第四课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 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新课教学)(文献资料)【提问】我们知道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是不能重演的,既然如此,我们是怎样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呢?

学生发言。

【总结】对,人们就是通过存留下来的或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资料来努力重现历史。这些资料是我们发现历史、了解过去的重要依据。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哪些资料来了解历史呢?也就是说人类的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呢?

【叙述】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鸿门宴。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讲述“鸿门宴”的故事。

【提问】我们是怎样了解鸿门宴的故事的呢?(通过司马迁《史记》上的记载。)【总结】可见,历史虽然不能重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板书】文献资料 【提问】什么叫文献资料? 学生发言。

【总结】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叙述】但最早的文献资料还不是书籍。【展示】甲骨文的资料图片。

【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

【总结】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是由一些被称作“史”的官,将一些重要的事件的时间、结果等刻写在龟甲、兽骨上,并加以保存,这就是中国相当古老的文献记载。这些记载使后人能够了解到商代的社会生活。

【叙述】除了甲骨文之外,考古学家还陆续发现了战国、秦朝、汉朝和三国时期的大量竹木简。这些竹木简上的文字,使人们对当时的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总结】可见,这些写在竹简上的文字也属于文献资料。【展示】居延汉简图片。

【叙述】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字在不断的变化,书写材料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书写材料由龟甲兽骨变为竹简、木牍,进而,进步到纸张。人们将文字书写在某种材料上,制成书。因此书籍就成为人们了解过去的重要资料。

【提问】当时的历史是由什么人来记载的呢?(当时的历史是由史官和少数文人学者撰写的。)

然后,请学生阅读第124页阅读卡:秉笔直书的史官)

【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主要记述者是史官,史官的基本素养有德、才、学、识等,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秉笔直书的史德。正因为有很多这样的史官,才能使人们看到相对客观的文字资料,我们才有可能通过文献去研究久远的过去。)

【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书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现在出现了不用纸张的电子书籍。而且,撰写历史的人也不仅仅局限在史官或者文人身上,普通人也可以书写历史。比如说写自传,实际上就是写个人的历史;有些人对自己的家庭、家族感兴趣,就可以撰写家庭史、家族史。如果我们想了解身边生活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去调查研究,撰写我们学校的历史,社区的历史,村落的历史,甚至每一件生活用具的历史。

【提问】史官的记载和普通人的记载有什么不同呢?史官主要记载的是重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事件等,但是对于民间的历史、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却不关注,那么如何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呢?

(实物资料)

【展示】《汉代舞女画像砖》。

【提问】通过画像砖,你能了解汉代的哪些情况?(了解汉代的舞蹈服饰和社会生活等。)【总结】所以,文献资料的范围还是很广泛的,除了书籍之外,还包括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资料。

【提问】文字产生之后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资料来了解,那么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我们如何认识呢?

【总结】对于没有书籍和文字传世的远古时代,文物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它。【板书】实物资料 【提问】文物指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总结】文物指的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

【提问】文物是怎样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呢? 【展示】山顶洞人的骨针、装饰品和头盖骨图片资料。【提问】从这些文物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提问】这是一根针,但是它却不是一根普通的针,它是用骨头做成的,并且经过考古学家的测定,这根针距今已有18000年了,是我国远古先民们使用过的,根据刚才老师的描述,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这说明我国远古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针了;这说明他们已经有衣服穿了。

【提问】这根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回答:骨头。

【提问】我们知道骨头这种材料很硬,如果把他磨成针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况且针上还有小孔,看到这细细的针和针上的小孔,你又会想到什么?(这说明当时人的磨制技术很高,并且钻孔技术已经出现了。说明了当时的居民已经很聪明了。)

【提问】针是用来做什么用的?(缝衣服。)

【提问】有了衣服穿,说明了什么问题?(更暖和了、更美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得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美的意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展示】“装饰品”的图片。

【提问】这些装饰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兽骨、贝壳、海蚶壳等。)

【提问】这些材料的使用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当时人的饮食当中有野兽的肉和海鲜等。)

【提问】当时人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有高山、有森林、有河流。)【提问】当时人的生活范围如何?(当时人的生活范围很广泛。)

【提问】这组装饰品是用来做什么的?(把这些东西穿在一起,可以做成项链,戴在脖子上。)

【提问】当时人为什么佩戴装饰品?(因为戴上装饰品显得很漂亮,说明当时的人已经有了美的观念和意识。)

【提问】请仔细观察装饰品,思考这组装饰品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美?(对称美。)【提问】装饰品的出现还能说明什么问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当时的人们还吃不饱肚子,就不可能想到制造装饰品,而且从兽牙、贝壳和海蚶壳这些材料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变化。)

【展示】山顶洞人头盖骨及其复原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骨针和装饰品的主人。【展示】司母戊鼎的图片。

【提问】从中你能看出什么?(商朝的青铜器制造水平、商朝的祭祀情况、商朝的青铜艺术。)

【总结】文物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还能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学生阅读125页阅读卡:“碑文的破译揭开古埃及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并分析。

【总结】可见,文物对于我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但要发现古老的文物,还需要考古学家的帮助。

【展示】125页图5-62考古学家在进行野外发掘。

【总结】考古学家不但要长年对历史遗迹进行地下发掘,有时还要进行水下考古,寻找古代的沉船或沉在水下的遗迹。就是由于他们辛勤的劳动,才换来人们对历史的更加全面的认识。

【叙述】文物是不是都十分古老的呢?不一定,比如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和今天的微机、笔记本电脑比起来就称得上文物了。

【提问】文物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

【总结】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提问】文献和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那么口耳相传的东西可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呢?

(口述资料)

【提问】请学生看第一组资料中的资料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属于什么资料?(口述资料。)

【板书】口述资料

【叙述】实际上,口述资料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有些口述资料间接的曲折的反映了历史,有些口述资料直接的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叙述】那么,哪些属于口述资料呢?原来许多民间传说就属于口述资料。比如端午节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等都属于口述资料。口述资料中除了传说外,还有口述历史。

【总结】现在人们还经常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然后把这些东西记下来,这些记载大多是真的,可以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承转】可见,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可以记载历史。【提问】那么,这三种资料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第一组资料。

【提问】请大家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长城能被哭倒吗?

【总结】对,不能。今天秦长城已经不存在了,也没有被哭倒的痕迹,所以我们不可能通过倒塌了的长城证明孟姜女哭长城的真实性,可见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均有局限性。

【叙述】同样,司马迁史记中有没有孟姜女哭长城的记载呢?有些同学查阅了《史记》,没有找到孟姜女哭长城的记载,所以文献资料也无法印证。

【提问】但是长城我们都见过,请大家用几个词来描述长城。(工程浩大、雄伟壮观。)【提问】那么如此浩大的工程由谁承担呢?(男子。)

【提问】如果男子都去服徭役,就会导致什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于是人们开始怨恨长城,怨恨长城恨不得把它哭倒,于是就演绎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提问】我们知道长城没有被哭倒,可是强迫人民修筑长城的秦王朝却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所以我们可以从口述资料中了解一些文献记载的不足,同时口述资料还可以使历史边的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传说了解到秦朝徭役的繁重。

【提问】文献资料:司马迁对长城的记载,反映的是什么?(长城的防御作用。)【提问】实物资料:城砖,反映的是什么?(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情况。)【总结】这三种不同的资料,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长城的评价。反映的是长城的不同侧面。

【提问】孙中山对长城的评价是怎样的?(充分肯定了长城的防御作用。)【提问】鲁迅的描述,反映的是什么?(反映的是徭役的残酷。)

【提问】那么究竟应如何看待长城呢?(我们应把口述资料、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全面的看待长城。)

【总结】可见,口述资料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实物资料可以验证文献资料记载的真实性,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还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所以说:三种资料对我们认识历史都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只有合理的运用这三种资料,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貌。

训练学生判断三种资料。(过程略)

【提问】我们运用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案例。长期以来我国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许多地方都有“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叙述】传说山西省洪洞县有棵大槐树,官府曾把人们骗到哪里,然后又强迫他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所以,许多地方的人都说自己是大槐树那个地方的子孙。河北有一位同学的父母告诉他,他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大槐树下,这位同学想证实一下,请大家帮助他。

【提问】在《明太祖实录》和《明成祖实录》中记载,在山西洪洞县城西的大槐树下共进行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而上百万山西省的移民都经过设在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机构被迁往全国十几个省区和400多个县市,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明朝政府进行大批移民呢?然来,元末明初,由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口急剧减少,土地荒芜。据史料统计,当时河北、河南、山东三个省加起来的总人口还不及山西一个省的人口多,所以,明朝的统治者为了休养生息,为了富国强民,所以明初的朱元璋就做出了一桩决策,主要就是从山西向河北地区,中原地区大量移民。

【总结】一棵大槐树,魂系千百代,如今,始于汉代的古槐已不复存在,但发生在古槐下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却永远烙进了古槐树下移民后裔的心目中。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洪洞大槐树已成为一种根的符号,一种家的标志。

【展示】大槐树公园图片。

【总结】所以,这些传说虽有虚构的成分,但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表达了人们被迫离开故乡的痛苦,以及他们对想象中的家乡的思念。这些传说虽然并不等于历史,但却能告诉我们老百姓是怎样看待历史的。

【总结】事实上,研究历史并不容易,过去的事情毕竟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可能去重温一遍历史。因此要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

【承转】根据史料记录的不同方法,可以把历史资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板书】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

【叙述】在文字、实物和口头资料中,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又同时代的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欧资料,都是第一手资料。后人写的历史著作都属于第二手资料。

【提问】上述讨论过的资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提问】那么,如何运用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呢? 学生总结如何运用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

【总结】正是凭借和利用了这些资料,我们生活的故事才不断被发现、被记载、被传承下来。

【展示】长城的资料:长城城砖上的刻痕和老乡家的城砖和石碑。

【提问】请同学判断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并思考:你能想到什么?(保护文物。)【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做学习和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发现身边的历史,运用多种资料记载身边的历史,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下去。(课堂作业)

写班史或家族史。要求:运用文献、实物、口述资料,800字以上。附:关于长城的资料 第一组资料: 资料一:

从前有两户人家,住在寿山的长城岭下,一家姓孟,一家姓姜,他们是一墙之隔的好邻居,但两家都无子女。

有一年,孟家栽了一棵葫芦,葫芦长得很旺盛,葫芦秧都爬到了姜家的屋顶上去了。奇怪的是这棵葫芦只结了一个葫芦,葫芦又正长在两家共有的墙上。秋天葫芦成熟了,孟、姜两家都希望葫芦归自家,两家各不相让,争吵不休。最后,在村人的调和下决定每家各分一半。

两家把葫芦摘下来,当场就要锯为两半,但孟家找到锯后怎么也锯不开,后经木匠师傅指点才总算锯开。当锯开后,众人十分惊讶!里面竟然端坐着一位俊俏的小姑娘,长得似仙女下凡。两家一见这小姑娘都不争着要那葫芦了,却抢着要抱那小姑娘。两家谁也不能说服谁,最后还是由众人调解,两家轮流抚养这个小姑娘。

从此之后,这个小姑娘就被孟、姜两家养活着。一天,孟家对姜家说:“我们给她取个名吧。”经双方商量便起名孟姜女。从此,孟姜女这个名字就被人们叫开了。等她长大后就出嫁了,没到两个月的时间,丈夫便被征召为民夫,修筑长城去了。后来丈夫累死在长城下,又被埋进了长城内,她便哭塌了长城。她的美名就在民间流传下来了。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资料二:

《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楚世家》引《齐书》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资料三:

长城城砖上的文字: 第二组资料:

资料一:孙中山视长城为中国最伟大的工程说:“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秦汉之时代矣。”

资料二:鲁迅曾一言以蔽之:所谓长城,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现在不过是一种古迹了,但一时也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体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何时才不给长城添新砖呢?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第二篇: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巾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力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第三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富绕的长江之滨,对我国的第一大河流长江十分熟悉。那么你们对离我们遥远的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又了解多少呢?课前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有关黄河方面的资料。今天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个有关黄河的资料片,现有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资料片。

放CAI课件(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2、看完了资料片,请你们谈一谈对黄河的认识,你认为黄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你们说得对。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那么,黄河又是怎样由“摇篮”变成“祸河”的呢?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课题)

二、读课题,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畅所欲言提问题,师板书几个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3、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祸河的原因是什么?

4、我们应该如何治理黄河?

三、确定探究学习目标,协作攻关

1、确定探究学习目标

同学们,刚才你们的问题都提得很好!现在我们就确定这四个问题(已板书的四个问题)为我们这节课探究学习的目标。请你们自由分级任选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并结合手头上的资料来进行探究学习。

2、学习自由分组讨论,协作攻关。(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四、交流学习情况,成果共享

1、刚才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相信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学习情况吧!

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⑴ 我从课文第三自然段的这几句话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⑵ 你们还能不能从手头上的资料中找一找也能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是啊!一系列的材料证明黄河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

(板书:摇篮)

那么为什么又说她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第二个问题的学习情况。

(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⑴ 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⑵ 我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黄河在近2000年音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⑶ 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这些之外,你还能不能从资料中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3、是啊,同学们,我们的黄河变了,无数次的洪涝灾害、旱灾已经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我们的母亲河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祸河)

那么她又是怎样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的呢?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原因)

接下来我们就来交流讨论第三个问题的学习情况。

(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棉津中心小学

陈静

教材说明: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第二课。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编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设计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试验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尺、橡皮筋

2、教师准备:直尺、橡皮筋、鼓、豆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唱什么歌呢?(学生回答)那让我们来唱一首大家都喜欢的歌吧!(学生唱歌)

师:同学们唱的歌真好听,老师从你们的歌声里听到了快乐、喜悦的心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歌声之外还存在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熟悉的声音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声音产生的的奥秘吧!

(板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声音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

二、猜想与假设

既然要研究声音的产生,那我们首先要想办法弄些声音出来。活动一:发声实验

1、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声音来吗?

2、学生小组交流制造声音的方法。

3、学生演示。

4、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确定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三、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尺子和橡皮筋能发声吗?谁有办法?

2、学生小组交流制造声音的方法。

3、学生演示。

4、观察、比较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发声的橡皮筋和不发声的橡皮筋有什么不同?

5、汇报、交流: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6、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一下。【设计意图】根据确定的探究课题,设计科学的探究计划和方案。探究计划应包括探究的课题、实验器材和资料的准备、探究的程序与过程(包括观察、实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通过怎样的分析整理得出探究的结论、以及怎样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等。

四、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活动三:观察感受物体的振动。

1、师:在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交流:在实验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在震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板书:振动)

一个物体(比如钢尺、橡皮筋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现在能描述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板书:声音)

4、师:知道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那你能想办法让声音停下来吗?大家亲自动手做做看。(学生动手做。)

师:同学们看到了,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板书: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探究方案,利用观察、实验和其他的方法与技术,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找出这些证据和探究的课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归纳和总结。

五、拓展活动

(一)人靠什么发声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组声音,仔细听,分辨一下是什么声音?(播放一组声音,让学生分辨。)

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轻松地就分辨出来了,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一种声音?(学生模仿各种声音。)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模仿出了这么动听、可爱的声音,那在模仿声音的时候,你有没有想一想人发声时是哪儿在振动呢?

(学生进行猜测。)

师: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用手摸摸声带,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学生动手感受。)

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设计意图】“猜声音”和“模仿声音”活动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思维,使学生扩展到本课所学内容之外的知识。为后面的提问题做好铺垫。

(二)其他东西靠什么发声

师:同学们知道了人的声音是有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那来看一看刚刚我们听过的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猜猜是哪儿在振动。1、2、3、4、小朋友的笑声:由声带的振动产生。鼓声:敲击或拍打是鼓面振动而产生。苍蝇的声音:有翅膀的振动产生。鸟叫声:由鸣膜的振动产生。

师:其实不仅仅是以上这些声音,其他的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如:用吉他弹奏的声音:由弦的振动而产生;等。

(三)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1、学生交流讨论。

2、学生猜测。

3、教师总结。

由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而耳朵能很敏感的听到声音,所以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是耳朵。

(四)耳朵为什么能听见声音?

师:除了这些问题,其实在声音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问题,比如:人的声音为什么各有不同?为什么声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等等。

师:看来在声音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为什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设计意图】体现了科学课“由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的轮回特点。使学生意识到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今天所学的知识,又成了研究下一个问题的基点。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动

振动停止

声音

声音停止

第五篇: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物理《4.2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知道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真空罩中的手机闹铃”实验及气体、液体、固体传声的实验或例子,观察、讨论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回声知识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教学重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教学仪器】 教师准备: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手机一只,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多媒体课件。

学生器材:土电话、一个水槽(里面盛有水),两块铁块。【教材分析】《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一节以“提出问题”为重要因素的科学探究课。通过实验与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传播的条件,既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实现了物理学科与生物学科、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改变,提倡学生把现象、实验与物理结论相结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趋向自主。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二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主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速的大小和回声。“初步认识声音的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所以本节课无论从新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引起对声现象的强烈好奇,激发进一步求知的欲望。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物理思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对于声现象非常熟悉,但只有极少的同学知道它的产生与传播及声速的大小。声音的传播依赖一定的物质,这是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的,它需要借助于实验和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本节课主要是从实验入手,通过比较、概括、归纳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因此,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课前准备】学生利用纸杯、棉线等制作土电话。【设计思路】

一开始,就进行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下载的图片,倾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接着围绕着声音的传播,设计几个学生实践活动。

声音的传播:①教师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②通过学生讨论生活事例、设计在固体中和液体中的传声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波:因为比较抽象,在这里不宜进行展开,可采用多媒体的动画造型让学生头脑中初步产生一个模型即可。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体现物理学科与生物学科、信息技术的整合。

通过多媒体课件,观看视频:天坛的声现象、骨传导手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下载的图片,倾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让学生感受美妙的旋律。

1、情景创设:音乐家贝多芬28岁时不幸患了耳疾,而失去了正常的听觉。为了继续进行创作,他用一段木棍一端顶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这样来“听”自己作品的音响效果。用这样的方法他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等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现在同学们听到的《田园交响曲》就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这部作品细腻动人,宁静而安逸,表达了作者丧失听力以后对大自然深沉的眷恋之情,与《命运交响曲》一起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2、问题:贝多芬怎样用木棍进行创作,贝多芬的木棍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本节课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①声音是怎样传到人耳的?②人耳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探究性活动

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事例交流。教师演示:音叉振动发声,把塑料小球多次弹开。问题:声音是怎样由声源传播出去的? 学生:通过空气。

猜想: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空气可以传声吗?引导学生说出:①听到老师的讲课声、同学的说话声。②听到上课铃声。③听见脚步声等等生活事例。教师: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和动物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地球上的动物大多数都具有听觉。气体可以传播声音。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声音能不能传播呢?

演示实验:“真空罩中的手机闹铃”,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性,这个实验由教师演示,做这个实验时,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前后对比。)问题: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通过什么方式交流?为什么? 学生: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情景创设:医生的听诊器,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教师:就利用我们的课桌做个最简单的小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想。这个实验需要提供什么条件?如何操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也可提示:发声体(源)──人耳(接受体),中间为传声物质(即课桌)。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轻敲桌腿或摩擦桌腿,第一次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第二次坐正了听,前后对比两次听到的声音。教师:从以上的活动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固体可以传声。教师:大家还能想出其他的生活事例或实验方案来支持固体可以传声这个观点吗?(让学生举例,例如小学里曾经制作的土电话等)学生活动:利用课前准备的土电话说悄悄话。

思考: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员靠什么知道敌人要来了? 学生:趴在铁轨上听火车声音,说明了固体能够传声。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下载的图片:贵州布依族在节日中,利用竹筒和棉线做的器具说悄悄话。问题:那么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 教师:你能否用桌上的水槽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验证一下?能否举一些生活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这时,让学生利用桌上的水槽进行设计和探究,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做发声物比较简单?把发声物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传声物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桌上的水槽和铁块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辅导。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事例。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下载的图片: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整齐一致的表演,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走。电子发声器诱鱼入网的动画等。

教师:通过刚才这一段的学习,同学们对声音的传播有了怎样的认识,能不能请个代表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

学生: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三、声波

教师:用铅笔不断地点击水面,你会看见什么? 学生:一圈圈的水波,而且不断地向四周扩散。

教师:那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否也是类似情形呢?

播放多媒体声波动画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并提出声波这个概念。

四、声速 声音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物质中的声速。教师引导学生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从表中可以看出: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通过皮球反弹实验,介绍回声知识及听到回声的条件,声音遇到多孔和柔软的物体会被吸收(简述电影院的墙壁)。

五、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人耳的图片及声音传导的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这个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们整合信息的能力。在外耳中,声音靠空气传播;在中耳中,声音靠固体传播;在内耳中,声音靠液体传播。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体现物理学科与生物学科、信息技术的整合。

六、回顾总结、重温要点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遇到多孔和柔软的物体会被吸收。

七、交流讨论、当堂完成

1.雷雨天,我们总是看见闪电一闪即逝,而后却听到 隆隆不绝的雷声,你知道为什么吗?

2.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上下水管道,这依据的是什么原理?

3.某人想测量前面的山崖有多远,于是他大喊一声,用停表测出1.2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座山崖离他有多远?

4.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讨论] 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同学们猜想一下,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

八、趣味物理 通过多媒体课件,观看视频:天坛的声现象、骨传导手机。并回答课前的问题:贝多芬的木棍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九、布置作业:《轻巧夺冠》基础题 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声速的方案并且实施,然后跟其他同学交流。

十、课后反思:

本课涉及的内容多,且很零碎,实验又大都与学生的实际联系紧密,所以让学生动手比较容易,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土电话,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条件;但个别实验的演示、观察也出现了一些困难,针对这些较难处理的实验,通过视频展示、图片观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200840610329 徐国营

下载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模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节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田洪敏 一 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课文介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文,把握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孟亚荣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概述: 本册第三单元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课文反映了大自然的一些不良现象,呼吁人们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并从中受到启示,积极投身......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4.有感......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小马是怎样过河的[精选]

    篇一:新教科版《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小马过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小马过河”这个童话故事,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要亲自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