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吴正宪《奇妙的搭配》
在多向互动中,实现动态生成
绵阳市成绵路小学
黄利群
——赏析吴正宪老师的《奇妙的搭配》
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奇妙的搭配》的光碟后,我感受很多。我觉得吴老师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多样、实在且有效。
二、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三、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在多向互动中,实现了动态生成。
这里,我想就第四点详细地谈谈。“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这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叶澜在近七年来进行‘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中提出的观点,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
专家的研究和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工作是有距离的。我们都想解放学生、活跃课堂,我们也尝试着把课堂中的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但面对这一个“活”起来的课堂,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与顾虑:(叶澜老师是这样描述我们老师的心声的)学生活起来了,课堂纪律松懈怎么办?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面对学生各种问题和意见,我们教师怎么办?学生的活跃会不会带来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水平的下降?由于基础和主动投入程度的差异,学生间的差距显得更大了怎么办?社会、上级领导对教学的评价依然以分数为主怎么办?”等等一系列的“怎么办”困扰着我们,面对着活跃的学生,心里却想着还没有落实的教案。我们是继续改革,还是保证考试成绩?事实上我们无法把这两方面通过重组统一起来,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是否应该选择回到习惯的老路上去呢?
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不能后退。那么我们该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呢?(叶澜老师作了如下总结)多向,包括教师与全体学生、教师与部分学生或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间、学生个体与小组间、学生个体与全班间、小组与小组间的多边不同性质的互动。对这种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有效(即指产生实际效果和交互推进教学作用的“动“)和高质量(这里的高质量指的是不仅学科基础性知识、能力要达标;还要争取实现比各班、各人不同的学生初始状态高的成绩,更要提高教学从多方面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质量)。
回忆吴老师的这一节课,我们不难看到“多向互动”的痕迹。比如贯穿始终的小组讨论交流活动、教师与个别汇报学生间的交流活动、教师在巡视中结合小组自身的方法作指导的活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与小组间的互相欣赏和评价活动、个别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影响活动、持错误观点的小组在其他同学的启示下的修正活动(搭配不能重复)、个别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活动(3+3=6、3*2=6)等等。
通过这些多向互动,这节课出现了令人为之叫好的知能生成:从直观的衣着搭配到孩子们用文字、图画展示的早餐搭配,再到他们用数字、拼音、编号、英语字母等表示的球队组队过程,这一次比一次更深入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会的不仅仅是搭配的技能和方法,更让孩子们初步体会到了怎样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并且初步体验到了怎样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我想,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是在这样的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开发出来的。
在佩服之余,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自己课堂上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呢?叶澜教授提出了以下三点做法:
一是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新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求我们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二是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组织等),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三是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
除此之外,叶澜教授经过七年的研究后总结出了两个关于教学过程如何动态生成的重要的新认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做,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要知道绝不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就能自发推进教学过程,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的重要作用的主动发挥,就不能有高质量、有效的互动,学生将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这段话对我来说,出现得有点晚。经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我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但是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味的任由学生自由发展,该提炼的没有提炼出来,该生成的没有生成。听了吴正宪老师的课,再读读叶澜教授的论文,我不得不思考:如果我们总是任由学生自由发展,那数学教学的意义何在呢?吴老师在《奇妙的搭配》的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方法作清晰地总结或重述、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用更简单的方法展示。比如,在衣着搭配的汇报活动中,吴老师在学生边汇报时边指导,“这个小组先选择了黄色的上衣”,当学生第2次说到裙子时,吴老师说“这是长裙”,就暗示了学生如何更清晰的表达,当学生讲完后,吴老师又说“这个小组先选择了一件黄色上衣,分别和裤子、长裙、短裙搭配”,这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搭配的方法和过程。又如,在学生汇报完用文字或画图表示的早餐搭配方法后,吴老师问“你有没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这时有学生说用图形,吴老师马上问“用什么图形?”学生说用圆形、三角形。吴老师继续深入问到“圆形表示什么,三角形表示什么”,在他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其他的学生就受到了启发,于是接下来就有学生说用编号,老师就说“用编号更简单了,1号表示什么,2号呢”,接下来又有学生说用字母,老师再次具体问到“用字母,a表示什么,b呢?”。吴老师在这些引导中,并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有区别的对待。通过它与个别学生的交流,相信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更简单的表示了,于是下一个活动自然就出来了。我觉得正是由于老师的有区别的引导那么到位,在四支足球队组队活动中学生才能表现得那么有水平,毕竟他们仅仅是二年级的学生。
当然,这节课也有几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1、在课前的4人握手活动中,老师问“四个人,每人握了3次手,一共握了多少次手?”这样的引导我觉得就是误导。
2、在创设衣着搭配的情景时,由于老师说“一件上衣可以配一条裤子”,这样的引导就局限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先入为主的在实验中用下装去配上装,几乎没有学生想到用上装去配下装,显得单一。后来吴老师也问了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但还是没有学生走出局限。
3、这节课的生活情景都是老师创设的,如果能在总结的时候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说说哪里有搭配的话,我觉得会更好些。
第二篇:观吴正宪《估算》有感
观《小学数学估算》有感------在反思中成长
作为只有三四年小学数学教龄的新教师我循环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估算》一课。我摸索着、学习着、渴望着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所提高,当我看到吴老师的课堂我像一个学生一样被她生动而有效的教学艺术水平所折服!同时反思自己课堂中的不足,我怎样才能把课讲的如此好呢?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究和获取知识,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这一点,是我最难学会的。“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吴正宪老师的课堂这一点体现的非常明显,做的很到位。她非常注重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我反思应在创新这成长:观念上创新、教学策略上创新、教学方式上创新、师生关系上创新、自身能力上创新。
吴正宪老师的课具有鲜明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了易于记忆的名字: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增强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我利用工作之余已经取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在教学过程中,吴正宪老师非常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赞许,有笑声。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她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吴正宪老师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外显而巨大的。她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和实践学习的探索和应用。
通过吴老师的这节课我受益匪浅: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寒梅扑鼻香。我应该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不轻易放过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听吴正宪老师《搭配》一课有感
听吴正宪老师《搭配》一课有感
4月3日至4日,在厦门第六中学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五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零距离”聆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朱乐平、徐斌、徐长青和李上余几位老师的讲座和精彩的数学观摩课,听后感触很深。尤其是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搭配》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名师之所以与众不同,即在于他们能想别人所没想到的,却能被别人所理解,并佩服而拥护的;他们具备的教学风格是别人所无法模仿的,但可以欣赏,并值得思索进而探索的。那么吴正宪老师的《搭配》也是同样。吴老师那种大气浑然、温文尔雅的教学仪态——看到名师站在讲台上的姿态,我们就懂得身为名师所具有的那一种自信。吴老师的课自然轻松,没有课件,也没有音乐,只有一支笔却让我感到了数学课的真实性。整堂课下来,学生个个快乐开心极了,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当吴老师喊下课时却没有一个孩子起立,“老师,不用下课,我们接着上。”,“老师,您再给我们讲讲吧”。下课了孩子们却不愿离去,因为吴老师的课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老师,这是我听过最有趣的数学课”,“老师,您再给我们上一课吧!”“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厦门”,“老师,您能给我写信吗?”“老师,我要到北京看您”……这是松柏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对吴老师说的,发自内心的真诚。吴老师的课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我不禁思考着……
“聪明的语言像钥匙,简单几句就能让对方心悦诚服;愚蠢的语言像噪音,满满一箩筐,却让对方心烦意乱。”教师智慧的语言更是如此:像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像火炬,能照亮学生未来的道路;像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吴老师的教学语言正是如此:虽没有美丽辞藻的堆砌,只有朴实无华的真诚,却处处显露着智慧。“别着急,慢慢来”,“没关系,你再想想”,“讨论之前,你要先思考,有了想法你才能和别人交流”,“我们要懂得倾听,看看别人比我们好的地方”。吴老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只是学生的学习的向导。她的课如和风细雨,有的只是真情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是的,当一个老师挚爱教育,用生命上课,怎能不让学生感动、喜欢。课堂上吴老师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关照课上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不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吴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让每个学生有尊严的留在集体中”,让全体学生跟上集体的步伐,不知不觉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并把我们也带到了数学教学的崇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讲上衣与下装搭配时,有一个学生自始自终坚持他的观点,吴老师此时此刻并没有放弃反而表扬他: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想到别人没想到的”。鼓励他上台展示,让其他的孩子来帮助,终于引导孩子走出来看到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在拓展算法时,她又用一个“刷”字引起学生更浓的兴趣,来学习接受知识。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贴近孩子们的心。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正如她在报告中所说“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学会期待”。
教学时她打破教材整齐有序的设计,在黑板上把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衣杂乱无序的贴在黑板上,“要选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衣进行搭配,你有几种方案?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可以写字、画图、标符号,关键是让别人看得懂”。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一个特色。在汇报时,学生呈现了不同的搭配方法。吴老师让想出一种方法、两种方法、三种方法、六种方法的…到台前来,当“我们把思维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时,学生就会还给我们一份惊喜”。有的学生用语言叙述、有的学生很了不起用不同数字表示不同衣服,“代替”的思想出现了,还有的学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很清晰明了。吴老师着重让有序表示出
6种搭配方法的孩子大声把自己的方案念出来:短衣和长裤、短衣和短裙、短衣和长裙,(念到这儿时,老师让大家长出一口气:哎…。大家都大笑,其实这笑声背后蕴藏着吴老师的别有用心,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有序排列的思想。)长衣和长裤、长衣和短裙、长衣和长裙。(老师按次序把两件上衣贴在上面,三件下衣贴在下面,然后让学生连线搭配)吴老师问其他有遗漏搭配的学生,为什么会有遗漏或用时间很长也排不好呢?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谈话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悟出了原先的排列“乱”无序,要想搭配全就要有序的搭配。接着让学生伸出三个手指头,对准黑板上的短衣往下“刷”下来,对准长衣往下“刷”下来,出现了两个3,学生马上说出2×3=6,接着老师又问,如果是4件上衣呢?(三四十二)8件上衣呢?(三八二十四)。接着,又让学生从下往上“刷”,出现了三个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搭配。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一句算理、一句概念(有序、不重复、不遗漏),有的只是学生自己的儿童语言(乱了、漏了、全了),数学建模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完成了。
让我最为惊讶的是学生汇报阶段,是吴老师设计的汇报兼深入研究阶段,也是这节课与众不同的阶段。本来,正常情况下,我们也会让学生到黑板前做汇报,即学生拿自己的作业到台前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展示完后即刻会回到座位上。吴老师却将深入研究环节与汇报合二为一,作业有代表性的八位同学与吴老师在讲台上一直共同展示,改正、研究,整个活动过程持续24分钟之久,直到研究下一个“吃饭”问题时,学生才回到座位。此时,我不由地担心起来:台下其他学生怎么办?我根本就没有勇气让不同搭配方法的学生同时上台来介绍自己的方法。我想,首先我会被学生的阵势的吓慌,不知道怎么去安排余下等待介绍的学生位置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去组织他们的纪律;其次,我想我应该会被这样的局面打地手忙脚乱,我也一定分不清教学的步骤了;当然,如果要我再去关注没有参与介绍的学生,并且还要将他们安排到课堂讨论中去,那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且那还不是我自己教的班级。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所有的学生是那么地专注,那么地投入,没有一个学生因为位置不同而出现走神或捣乱。课后吴老师的回答,彻底解开了我的疑惑。“你们可以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坐着,不用总是把手放桌上或别背后。”这已经是吴老师课堂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了,“几个学生台上展示交流,其他学生台下倾听”,所有同学已经成为习惯。吴老师说,这样学生和老师在一起的方式,正是很好解决师生关系不平等、难以平等对话的问题。“生坐着舒服了,上起课来心里也舒服”。这样做,学生乐于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必然会倍增,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从这里更能显示出吴老师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以及精湛的学科教学技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学观摩活动结束了,我仍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我想该是静下心的时候,一切从零开始,认真学习、不断实践反思,用心读懂每个学生,求真求实。“积好在心,久则化之”,终会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四篇:搭配中的学问 吴正宪课堂实录
导入:
师: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要上学读书等等,但是每天我们还必需要跟一些事情打交道,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干什么呢?穿衣服洗刷完毕后吃饭,上学。穿衣、吃饭、走路这些我们每天必打交道的事情中有没有我们的数学问题?咱们一起走进我们的课堂 请看这里。(短裙 长裙 长衣 裤子 短衣)
教师无序地出示两件上衣和 三条裤子。上衣分短衣和长衣,裤子分短裤、中裤和长裤。
师:如果把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作为一种搭配法。可能有几种穿法?
生甲:3种;不同的意见可以说说 你说呢? 生乙:6种; 生丙:8种;……
吴老师:这是大家的猜测,今天很重要的事情是:把自己思考的搭配方法记录在我们发的白纸上。自己动手写一写或画一画,看看到底可以搭配成几种。
师: 把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作为一种搭配法,你认为搭配的方法有几种? 请把你的想法表示在白纸上。(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时分别出现了2 种、3 种、4 种、5种和 6种,教师请用文字表达不同答案的代表上台。
师(投 影显示):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张6 种的表示情况。
生 : 短衣和短裤,短衣和中裤,短衣和长裤,长衣和短裤,长衣和中裤,长衣和长裤。
师 : 请同学们再读一次。(学生再读)师 : 通过读,小朋友们发现了什么? 生 : 是有规律的。生 : 是有序的。
师 : 这个规律是什么呢? 生 : 先短衣(分别)与裤子搭配,再长衣(分别)与裤子搭配。师(出示答案为 4种的情况):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张的搭配情况。生 : 短衣和短裤,短裤和长衣,长衣和短裤,中裤和短衣。师 : 你为什么没有找全呢7 生 : 写乱 了。
师 : 请同学们思考,怎样表示容易找全?(回答略 师 : 老师发现,有—位同学是用连线的方法表达的,请 这位同学介绍介绍。(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连 线)
师 : 谁来数一数?
生 : 从短衣出发有 3 条线,从长衣出发也有 3 条 线,共 6 种。(教师板书 : 3 + 3)师: 大家与老师一起来数一数。
师生 : 唰(配合动作 : 伸出3个指头,从上往下),1个3 ;唰,2 个 3。师 : 如果再增加一件上衣,又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 : 唰,再增加1个3,共有3个3,9 种。师 : 如果有9件上衣,3 条裤子有几种搭配法? 生 : 共有9个3,27 种。
师:现在老师把两件上衣换成饮料,如牛奶和豆浆,3 条裤子换成3种点心,如蛋糕、包子、面包,一种饮料与一种点心搭配有几种搭配法? 师生 : 唰,1个3 ;唰,2 个 3,共有 6 种。
师 : 刚才,我们是从上衣出发,通过连线找出了所有的搭配方法。还可以怎样连呢? 生(指着黑板):还可以从裤子出发,唰,1个2 ;唰,2个2;唰,3 个2,共有6种。
师生 :唰,1个2,唰,2个2;唰,3 个 2。师 :请比较连线法与文字法的优势。
生 :连线法比较直观,能很快看出有几个几。
师 :是啊!连线法是我们 解决问题很好的“招”。师 : 前面我们汇报的是用文字书写和用连线方法找出所有搭配,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我 用△表示上衣,口表示裤子。(学生具体表示略)师: 用符号表示,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师: 胡同学,你到学校要经过什么地方? 生: 要经过的地方很多。
师 :假如胡同学家到学校要经过少年宫,从家到少年宫有两条路可走,少年宫到学校有三条路可走。
可是,这些路不知道名称,怎么办呢? 生 : 用符号表示。
师 : 就依你们。现在我们用符号 A和 B分别表示胡同学家到少年宫的线路和少年宫到学校的线路。由于胡同学 家到少年 宫有两条线路,故我们把它 编 为 A1 A2,那 么从少年宫到学校的线路可以编为 — —
生 : B 1、B 2、B 3 o 师 : 请同学们用符号表示出胡同学家到学校可走的所有线路。(师生讨论得出: A1B1、A1B2、A1B3,A2B1 A2B2、A2B3,一共有6条路可走)师 : 符号表示法与文字表示法比,你们觉得怎样? 生 : 符号表示法简洁。
第五篇:观吴正宪老师数学课有感
观吴正宪老师数学课有感
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真正的魅力,虽然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但吴老师的数学课仍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很多感触:
首先,吴老师的课堂是真正的学生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吴老师在课堂上,把许多我们平常上课时由老师来讲解的问题交给了学生。比如,吴老师的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在黑板上列式算出报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总共有多少人,接下来,如果是我,我会让学生回去,然后自己逐个讲解每个式子;但吴老师却把学生留在了前面,让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提问,使学生在与同学的相互交流中得出了问题的答案。用这样的方式得到的答案,我想肯定会比教师单纯的讲解印象深刻。
其次,我感觉吴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非常好,句句都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夸奖。我平常在上课时,对学生的评价只是非常有限的几句话:很好,你真棒,你真厉害等等,而吴老师的课堂评价语却十分丰富,而且能让人感觉到她是发自内心的在夸奖孩子,不是单纯的背诵评价语。比如,她对一个孩子说:“你真可爱”,这个评价语是我从没用过,也从没听过的,相信孩子们也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听见老师这样表扬他们,这种评价语带给孩子的心理感受与“很好”、“你真棒”带来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
再次,吴老师把数学课真正的融入到了生活中。在拓展环节中,吴老师让同学们看黑板的演示图、讲故事,学生们的思路由最初的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拓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
等。吴老师的这种拓展很好的将数学融入到了生活中,既让数学课有了生活的气息,又使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同时,我感觉吴老师的这种拓展又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吴老师个人以及她的数学课散发出来的魅力让我深受感动。下课时,竟然会有孩子哭这说,吴老师你能不能不走。这堂数学课得有多大的魅力,吴老师这个人得有多大的魅力啊,孩子的这句发自肺腑的话,是对吴老师的数学课最大的肯定。
以上就是我听了吴老师的数学课后的一点感想,我感觉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太多的不足,还有太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我将继续努力,向名师学习,向优秀的同事学习,为自己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