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加几评课1

时间:2019-05-13 00:3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76加几评课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76加几评课1》。

第一篇:876加几评课1

评老师的《8.7.6.加几》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黄老师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依据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我们学校“情境---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整节课的设计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由贴近学生生活的游公园活动贯穿整节课的学习活动全过程。在具体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又创设出帮忙数人数,数七星瓢虫、蝴蝶、蜻蜓的个数,数大树的棵树,卖气球等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形成性练习及拓展练习的习题设计也同样在主题情境中进行,学生参与的有效性、广泛性和积极性高,使得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2、思维活跃,训练有度。

本课设计以凑十法为主线,黄老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将例2、3进行整合,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她鼓励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动手操作,共同探究等方式方法体验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最后进行的课外延伸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有效激发了学生得思维活力。这样的整体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深度,方法上有灵活度,结果上有效度。

3.机会充分,评价有方。

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学生能说出来的不讲,学生能做的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的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馈,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每位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发自内心的赞叹,那么亲切,那么自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夸到学生的心坎里。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同时让学生展开了自评与互评,评价手段和形式多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整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体验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教学实效性强。

但是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课件的制作如果主题图能做成动片无论是点数,还是接着数.合起来都能动就更完美了。

个别环节留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略显不足。

第二篇:9加几评课稿

《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子课题“以学生发展为主,创造性使用教材 ”

《9加几》评课稿 陕西省神木县第四小学 王香爱 今天听了贺静老师《9加几》一节课,我们知道《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9加几》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许多新理念,设计合理、新颖。听了贺老师的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教学中贺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让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景,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顺利的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新理念。《9加几》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小组内让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通过获得丰富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创造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三、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贺老师在课始通过闯关和出示校园运动会激烈比赛的画面,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纵观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篇二:9加几评课稿

《9加几》公开课点评

邹 武 军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的教学课,计算课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者(田娟)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课前的复习,运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出了复习题,复习题的准备非常恰当、精妙,为新授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差,利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及这样高效的复习,便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和理解。在新授过程中,教者采用多种方法诱发孩子们主动的发现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的培养出了孩子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的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不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者在授课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同时,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偏大了一些,但是教者敢于尝试,精心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收获,这是本节课中的一个亮点。

总体上说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多媒体的运用娴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灵活多样。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者还应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1、在教学9+6的环节中,有一位学生汇报时说到将6分解成3+3,先用9+3=12,再用12+3=15.教者感觉学生的汇报偏离了自己预设的目标,教师在此时的教学机智表现得不是很好。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同时,完全有必要将该生的想法展示出来,再和‘凑十法’做算法对比。让学生重新认识,从内心深处感知出‘凑十法’的优越性。这样,充分展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又不会抹杀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理解,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2、建议该节课的后边练习部分设计应多增家趣味性的东西。低年级学生思维集中的时间有限,这就会给执教者在组织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要充分考虑在一节课的后半部分如何设置一定的游戏环节,将学生的思维再次集中回来。让整节课达到高效这一目的。否则课堂将会前紧后松,所谓‘轰轰烈烈开张,冷冷清清收场’。篇三:9加几评课稿 《9加几》的评课稿

张辉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李老师这节课设计合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计算课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利用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实际上就是老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李老师对于问题情境的探究这一过程太快,他以小猴计算桃子的数量来引入9加几,要充分让学生感受小猴计算时移动一个桃子,目的是为什么,让学生动手移动贴片了,还要让学生多说一说,学生才能理解。并且后面的算式都应该先让学生分析完,再列算式,不能单纯讲解计算,还要渗透加法的意义。

2、教师设计的小猴搬砖这个练习较好,给学生渗透优化计算的思想,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动脑思考,关于计算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但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这一点非常好。

3、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在最后的练习中,让孩子认真观察、动脑找出9加几的的算式的规律,并找到了其中隐藏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学习9加几的计算。

通过9加几这堂课,我认为1.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纸片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有必要,让学生在动手中动脑,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总结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方法。2.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说的训练、解决问题的常规性要求等方面还需要老师作必要的引导,以便于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作为一年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思考的,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一年级的教师都有所提高。篇四:《9加几》听课评课记录

《9加几》听课评课记录

1、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微课程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运用多种方法计算9加几时,体会到“凑十法”的优势,并能掌握凑十法的过程。这一节的内容是通过观看微课程视频,直观理解凑十的过程,掌握凑十法,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4、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5、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 6.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新理念。《9加几》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小组内让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通过获得丰富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创造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篇五:九加几评课稿

本堂课本来是一堂计算教学课,计算课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利用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苟老师创造性地改动教材,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激烈的运动会的教学场境,将计算融入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将枯燥无味的计算课也变得更有吸引力了。在本节课新课教学中,吴老师始终围绕运动会里的情景开展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实际上就是苟老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这感觉好像有点冲突,吴老师在开课的“过三关”中,有层次的练习给新课的教学降低了难度,她还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说也认为,数学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上述理念,吴老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感兴趣开运动会为主题,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最后的“排一排”拓展练习中,让孩子亲自动手、动脑有规律的排出9加几的算式,并找到了其中隐藏的规律。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她决没有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突出重点、难点,练习形式也灵活多样。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还应更多关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出解决问题方法的。

周华亭: 对本节课例题“9+4”,采取设置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及求知欲,诱发内需,提高学习数学积极性。本课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始终围绕课前设计的“9加几”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本节课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凑十”计算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数学“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设置“9+4”情景,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教师摆一摆,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学生再摆一摆,探究计算“9+几”的方法,学会从多种计算“9+4”方法中,优化出“凑十法”能熟练计算“9加几”。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在计算“9加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抽象成数的运算,创造出适合自己的“9加几”算法,能有条理地思考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数学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寻找解决“9加几”问题解决方法。

第三篇:九加几评课稿

本堂课本来是一堂计算教学课,计算课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利用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苟老师创造性地改动教材,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激烈的运动会的教学场境,将计算融入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将枯燥无味的计算课也变得更有吸引力了。在本节课新课教学中,吴老师始终围绕运动会里的情景开展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实际上就是苟老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这感觉好像有点冲突,吴老师在开课的“过三关”中,有层次的练习给新课的教学降低了难度,她还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说也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上述理念,吴老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感兴趣开运动会为主题,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最后的“排一排”拓展练习中,让孩子亲自动手、动脑有规律的排出9加几的算式,并找到了其中隐藏的规律。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她决没有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突出重点、难点,练习形式也灵活多样。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还应更多关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出解决问题方法的。

周华亭:

对本节课例题“9+4”,采取设置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及求知欲,诱发内需,提高学习数学积极性。

本课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始终围绕课前设计的“9加几”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本节课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凑十”计算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数学“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设置“9+4”情景,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教师摆一摆,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学生再摆一摆,探究计算“9+几”的方法,学会从多种计算“9+4”方法中,优化出“凑十法”能熟练计算“9加几”。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在计算“9加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抽象成数的运算,创造出适合自己的“9加几”算法,能有条理地思考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数学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寻找解决“9加几”问题解决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方面:让学生在具体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参与学习、实践,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和学习习惯,敢于克服困难,纠正错误,体验学好数学成功的喜悦

第四篇:9加几评课

《9加几》评课稿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也是难点。

艾老师很用心,我听了三节课,一节比一节有进步,就这节课来说教师教态自然,板书设计合理,重难点把握得当,设计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从闯关参加运动会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旧知引入新知为把九加几转化为十加几做准备,通过摆小棒,填思维图,小结算法等一系列教学设计是学生自然而然的学会了九加几的算法,突破了重难点。

这节课不好讲,需要老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能力,对于刚上班的老师来说,具有极强挑战性,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不敢放手成为这节课最大的失误。艾老师没敢放手去让学生自己从主题图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其实这也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笑脸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说,老师只需引导学生明确左边9个,右边7个,一共有几个?计算过程应全交给学生,教师在这里不应详讲,说的过多,显得有些繁琐。还有老师精心制作的小棒图没利用好,小棒图最好是应用在代替饮料那个环节,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看看9+4得多少,说不定会有不同的算法,从而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及优化。小结算法这一环节比前几节处理的要好一些,主要是让引导学生说,反复问:为什么把3分成1和2,让学生多说是为了把1和9凑成10,但老师不必硬性的强求,比如学生说1和9组成10,不必强调是凑成10.这节课艾老师准备的有些仓促,很多细节问题也是需要在数学课堂上反复磨练出来的,比如语言精练等,相信只要用心,一定能上出数学精品课。

第五篇:-876加几说课材料

《8、7、6加几》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说课内容是“8、7、6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它是学生掌握 “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8、7、6加几;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我校“情境—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创设学生爱学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凸显学生经历活动、主动建构生成的过程。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建构生成,允许学生经历建构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的过程。

教学中,我将在“9加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去习作,然后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我将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明标定向:

本环节我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9加几”出发,从“数的分解”入手,为突破重难点“凑十”做好铺垫。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逛公园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由于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在明标定向这点上没有做牵强的设计。

(二)经历活动、建构生成: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在该环节中,我注重以学生主动建构,自主探究为主。例如教学例1时,我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一共有多少人?”进行观察、思考、讨论、探究。讨论过程中,让学生用数数、接数、凑十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保护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的同时,提出 “凑十”法的在计算中的优势,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学例2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应用”凑十”法,去总结“凑十”的方法。例3则让学生在即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生成一题多解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进程中我本着学生能自学的内容不讲,学生不能自学的内容教师精讲。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进行多层次地探究、协作、交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主动建构。

(三)走进生活、解释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的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我以公园里的景物背景,创设了“圈一圈、算一算”、“买气球”、“我们去爬山”“找规律”等有层次的习题情境。让学生应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亲身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四)反馈测评、铺垫孕伏:我将通过互动、答题来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为学生准备了一道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四、说教学效果预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将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内化新知。我相信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的探究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学习。

下载876加几评课1word格式文档
下载876加几评课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876加几练习课

    《8 、7 、6加几练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巩固8、7、6加几的计算算理和计算方法。正确应用计算知识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样化。 经历利用......

    9加几教案1

    9加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最终定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1今天听了李老师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顺河镇艾口小学 马兆青 时军生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与学生交流亲切自然,亲和力强等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学习。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

    9加几——微课——教案

    《9加几》教学设计 安国市郑章学区东桄小学 吴从从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

    9加几 练习课 教案范文大全

    9加几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学会 “凑十法”计算“9加几”进位加法。 2、熟练地计算“9加几”题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学......

    9加几教学反思1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9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

    九加几(范文大全)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