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阈下大学英语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

时间:2019-05-13 00:1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具身认知视阈下大学英语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具身认知视阈下大学英语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

第一篇:具身认知视阈下大学英语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

具身认知视阈下大学英语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

摘 要: 本文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认为在外语学习中身体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具身化”的认知特点,关注教学的情境性和学生学习的体验性,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具身认知理论 微视频 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认知理论实现了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转变。外语学习这一认知过程不可避免地与“具身化”产生联系,外语教学中教师深入理解具身认知理论的内涵,具备这种“身心统一观”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应用

具身认知理论是当代认知科学发展中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范式,其核心要义是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弥补了传统认知中对身体体验的忽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不能把认知活动完全归结为反思意识符号的思维水平,应该从身体和身体经验中探寻认知的起源、演化及发展。Heidegger,Merleau-Ponty,Dewey和Vygotsky等人开创性地运用新的立场、方法等变革传统的认知方式,第二代认知科学即具身认知科学(embodied cognitive science)兴起,认知科学也实现了“离身-具身”的转型。具身的第二代认知科学以身体体验为前提,并认为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就不存在(叶浩生,2010),即具身认知。具身认知注重认知所涉及的内容、上下文、环境,主要探究知觉、行为、情感、思维等是如何通过身体实现的。

如今,具身认知已从哲学思辨走向实证探讨,冯晓虎指出:“在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教育、认知人类学、语言学及行为和思想的动力系统中,人们已经日益频繁地谈到具身化(embodiment)和情境性(situatedness)。”社会心理学家Stepper和Strack对一些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身体姿态对完成某种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是具身的,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情绪与情感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证实了情绪、记忆等的具身性。李云媛、莫永华则认为学习是具身性的,故具身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具身性在教育中极具重要性和必要性。

选取国内学者将具身认知的部分内容同英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研究来看,如许先文在具身认知原理的指导下提出了语言认知和英语理解的心理模型。杨惠媛、苑春鸣则基于体验哲学的基础,倡导体验式教学。何元庆、周宵探讨如何利用具身认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王婧指出具身认知关于人的认知、身体和环境是一个动态统一体的思想,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2.微视频

目前,基于信息技术、大数据、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技术研究范式有了长足的进步,祝智庭、何克抗、胡铁生等学者分别就数字化教育、教育信息化、微课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微课课程设计及课程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发等(王觅,2013)。同时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视频成为传播和共享知识的重要载体,尤其是近年来倡导学习资源走向开放、多元、共享,开放的教学视频课程对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微视频课程作为碎片化学习时代发展下的新课程形态能满足学习者需求,自然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微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有着教学时间短、形象生动化、将内容复杂的课程内容片段化等优势,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张莉,2014)。

3.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微视频教学资源设计

笔者认为应将具身认知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让教师、学生充分参与到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依托大学英语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可参与度高、可操作性强的主题单元内容,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创新、设计、互动,并通过摄影机或手机及Adobe Captivate 4屏幕录像软件等进行录制,使用视频编辑软件等工具加工处理后,最终形成教学资源,为今后教学或交流所用;通过师生在课堂上对演示型微视频(既定的课堂资源)进行标注、交互、评价,逐步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成性的交互型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同时微视频资源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手机、PDA、MP4等视频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性强的、开放的、形式灵活的自主学习,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体力行、感同身受,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信息化、数字化的学习方式,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自制教学资源素材库也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大学英语学习中,帮助情景化知识的确立,强化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网络平台或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对推动高校外语教学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有着积极意义,并对优化数字化学习效果的移动教育资源建设理论研究有一定的佐证作用。另外,对广大外语教学的一线教师有借鉴和参考作用,并引起高校微课教学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深入探讨、交流。

4.结语

笔者认为应将具身认知理论与高校英语信息化、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用认知的角度为大学英语学习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同时丰富具身认知理论的应用研究价值及其成果,促进学生英语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大数据时代下教师信息技术和教师专业发展,并对推动高校外语教学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有积极意义。但是教学不是一个预设的程序操作,而是一个需要身体参与的自组织活动,因此师生的参与度、对具体环境的体验及情景化知识的确立,对师生尤其一线教师、新任教师的要求很高,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这也是值得笔者研究关注并力争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晓虎.论莱柯夫术语“Embodiment”译名[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何元庆,周宵.基于具身认知论的课堂教学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2010,(5).[3]李云媛,莫永华.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1,(9).[4]王觅.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5]王靖,陈卫东.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与技术的应用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2,(3).[6]许先文.语言具身认知原理及英语理解的心理模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7]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8]张莉.大学英语教学中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研究[J].科技论坛,2014,(14).

第二篇:肖临骏:翻转课堂下微视频教学设计研究(最终版)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生存与学习的方式逐渐改变。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高等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翻转课堂因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大背景下,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研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许多“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对课堂的积极作用及教学的正面影响,受到了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但是,翻转课堂的优势并非与生俱来的,它的成功与设计者的付出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翻转课堂实施的中介——微视频的设计必将成为翻转课堂研究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翻转课堂大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微视频的教学设计将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翻转课堂下微视频的教学设计模式

1.微视频的概念及其特点

视频在承载教学信息时具有可视化媒体的特点,因此很多人把它看为媒体资源。自2006年Google收购YouTube起,微视频就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微视频之“微”主要是时长上的限制。从微视频概念提出之日起,学术界至今仍没保持一致,学者和一线工作者通过不同方式来完善其内涵、丰富其形式。

古永锵对微视频的定义,即“微视频是个体通过不同的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短则30秒,长则20分钟左右,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微电影、教学短片、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视频短片的统称。

事实上,很多学者主要从微视频的时间长短来界定微视频概念,如互联网协会张力军认为微视频是指播放长度介于3-5分钟的视频,兼顾新闻性、评论性与娱乐性,满足网民使用横跨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多种形式来观看节目的需求。而对于微视频的制作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阶段,很多人的看法大都一样。由上述定义可知,微视频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有随时随地性和大众参与性。

2.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

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着课堂内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视频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大约控制在2-20分钟之间,它包含许多可视化教学资源。微视频时间的长短和形式会根据所讲解内容的性质及特点所决定。

微视频的制作必须是基于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来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料搜集素材、制作视频,提供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到视频制作的知识盲点,对视频进行适当的修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3.翻转课堂下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的实施流程

根据微视频的概念和特征,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实际上承担的是信息媒介的任务,所以微视频属于学习环境的一种,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应该关注到如何为学习者提供适合的资源支持。基于此,本论文提出了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的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

前期分析:从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等四个方面展开。翻转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和学习效果的实时分析。在前期分析这个阶段,一方面通过了解学习者特征和需求来把握学习者已有知识和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应该关注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分解,使教学人员得到翻转课堂所需要的视频资源,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思想。

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它的理解早已跨越了传统的意义。该模块是针对前一阶段分析得出的某一专题学习中所需要的素材进行设计与开发,根据教学目标,把知识点分解成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资源,再整理加工成微视频。微视频的设计包含主题引入、阐述解释、知识点的典型案例介绍分析、知识总结、练习五个主要环节,五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完整地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设计过程中遵循简洁实用的原则,即屏幕中呈现的信息要突出重点,排除干扰因素,特别是对非实录的微视频要配以适当文本和精炼的同步解说进行提示。同时微视频的制作也要体现出多媒体原则,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视频可通过录制PPT、摄像机摄录、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制作。

翻转课堂下微视频的应用:把第二阶段关于某一知识点制作的微视频在课前发放给学生,使之自主学习,实现课前基本知识的获取,然后课堂中通过同伴协作,教师指导解决课前的疑问,使知识实现内化,课后通过相应的实践达到更深层次的拓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都是以微视频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而微视频的制作又必须考虑到这三个阶段的特点,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积极性,又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评价和修改:实施后,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实施过程中微视频相关信息进行收集、评价,然后反馈到前期分析、微视频设计与开发、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应用三个阶段,再对整个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修改。

翻转课堂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实践研究

1.实践方案

本研究以《Photoshop图形图像》中“钢笔工具”的教学内容为例,开展基于翻转课堂微视频教学设计的实证研究,旨在检验精心设计的微视频对翻转课堂的效果,更好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和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使学习者达到最大化学习效果,该阶段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把握实验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在实践中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

学习需求分析:2014年11月份,笔者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4级计算机1班的48名学生进行了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者特征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调查分为3个部分:该实验的学习需求、学生以前的学习现状、本次实验的学习现状。

调查结果发现:①42.5%的学生表明以前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源于一周课时较少,教师上课所讲操作容易遗忘,想通过其他手段来适当地加长学习时间;②81.3%的学生反馈通过该实验掌握了所讲的内容,提升了学习效果;③72.8%的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比较感兴趣,渴望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本次实验,在课前教师可以提供充足的可视化资源。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实验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

学习特征分析:本实验的实验对象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学2年级计算机班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背景差异不大,此外学生对该门课程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知识处于了解的阶段。

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本实验有两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掌握钢笔工具的具体概念;二是熟练运用钢笔工具。主要介绍钢笔工具使用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一些基本术语,具体的使用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能够使用钢笔工具熟练地创建和编辑路径。

(2)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微视频是一种特殊型设计的微型学习资源,包含多种形式,它运用在翻转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课前资源,它具有资源细小、松散连接的特点,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分解为一个个颗粒,它的开发除了符合上述分析的学生需求、特征等外,还必须完全符合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分别为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总结、课下练习。微视频的开发是从主题引入、阐述解释、典型实例、知识总结、课上练习五个方面阐述。

主题引入:一定程度上,导入的恰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成效,恰当的导入会产生高效的课堂效果。此处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经验,把典型的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方法分为直接导入法、情境创设法、悬念设置法、温故法等方式。

直接导入法是种直奔主题的方式,它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可以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较快地进入学习的主题;情境创设导入是教师为学生创建特定的情境,让其在此环境中体验,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之自然过渡到所要阐述的主题中。悬念设置导入法是教师依据特定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行为,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的一种方式。温故导入法是教师利用教材内容的递进关系,在讲解新课前,通过回顾以往的知识,来导出新知识的过程。具体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取,旨在吸引学生的兴趣,关注到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阐述解释:此阶段主要是对前一阶段主体中所用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

典型实例:通过典型实例的讲解,使得学生对所讲主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升华,能够发现知识点中易错点,在实际应用中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

知识总结和练习:教师在知识点讲解完成后,要对所讲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然后再针对专题中的知识点进行设置练习,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练习的结果来评估知识掌握的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

2.研究过程

学生课前观看关于“钢笔工具”这一专题所录制的15分钟微视频,主要讲解“钢笔工具的概念”、“钢笔工具绘制路径”、“钢笔工具填充”等内容,并设置了3个典型案例作为知识点讲解的载体,之后有三个与知识点相对应的由易到难的习题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此外还通过邮件来收集翻转课堂中微视频制作是否适宜,学习结果的具体情况等反馈信息。课中针对课前邮件反馈的信息进行协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

通过分析收集的反馈信息,对翻转课堂中针对某一知识点开发的微视频进行评价,找出各个阶段的不足之处,进而不断地修改模式,从而最终得到一个最优化的模式。

3.应用效果分析

评判一个模式是否合理有效,可以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是否优化来评价。学习过程包括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理解和深化知识、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内化的程度及减少操作错误次数等方面;[10]学习结果包括是否达到创设目标,学习成绩是否得到提高等方面。

(1)对翻转课堂课前使用微视频的评价

经过48位同学对翻转课堂课前所使用的微视频的反馈,分别从视频设计的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表1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微视频设计的五阶段整体来说是满意的,尤其是对于实例和练习两个方面,6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接受。但从评价的侧面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微视频制作的每个阶段都是不一致的,这充分说明了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视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必须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规律,然后为不同程度学生设置难度递增的题目来满足他们。

(2)学习结果的调查分析

在完成了“钢笔工具”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后,采用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微视频质量好坏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以及对翻转课堂下微视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认可程度。

从表2数据显示的整体情况来看,翻转课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正面的。52.08%的同学认为微视频的好坏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很大,41.67%的同学认为影响较大,6.25%的同学认为微视频的好坏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一般;与之相对应的是75.08%的学生对于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设计模式有很高的认可度。从表2整体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习者实现了高效的学习结果。

第三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模版]

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苏家屯区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

景 涛 2017年10月

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背景和意义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本地学生很少,大部分都转入区内较好的学校,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外省市来沈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他们流动性大,就读学校不固定,各地区的英语教材版本不同,还有孩子们对于不同英语教师的语音语调的不适应等困扰,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厌学等现象。但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我们希望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教育,使他们都有所收获。因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又上网查阅了很多课改资料,借鉴课改成功学校的经验,提出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课题,但由于本人对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认识,理论高度及教学模式的把控能力有限,所以本课题只限于借助微视频资源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以后的翻转课堂的研究做铺垫。

(二)课题的界定

微视频,顾名思义,短小精悍,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的形态多种多样,可以是微电影,广告,小实验等等,它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设计简单,互动性强,教学微视频往往讲述一个知识点,可以是重难点,或是易错点,时间长度控制在2分钟之内为宜,而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就是运用微视频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微视频”源于美国,微视频与可汗学院密不可分,可汗当时制作微视频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那些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不能来上学的学生学习,他把做好的教学内容视频放在网上,供孩子们在家学习。所以,国外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简单实用性,并且也不是大范围的开展微视频教学活动。国内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他对微视频运用于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微视频的课程结构、评价标准、设计策略、开发步骤进行了定义,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模版。还有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带领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视频”教学设计,在博客中提供了很多样例,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通过微视频进行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当然也有专家学者对微视频教学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微视频并不适合所有学校和学生,微视频的使用会转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等等。

(四)创新之处

在此次课题的研究中,微视频的设计和应用不仅局限于教师,我们更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和制作微视频,并以此为契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尤其是学困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习效率。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通过研究,遵循并突出微视频的特点,探索师生设计与应用微视频的方法与途径。

2.教育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会使用微视频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工作目标:通过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英语学科教学水平。

(二)研究的内容

1.教师与学生设计微视频的研究。2.教师与学生运用微视频的研究。3.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的研究。

三、研究的依据与原则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习,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泛在学习(U-Learning),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

本人曾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是省级科研课题“基于课例研究的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实践探索”和市级科研课题“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核心成员,所以,我也有能力承担此课题的研究。

四、研究对象、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对象

初中英语学科,七年级1班、2班学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相结合的方法。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5年9月)

确定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制定方案。2.实施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6月)

全面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提高学习效率。3.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6年8月)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五、研究的实施

在本课题的研究实践中,我采取“一计二用三评”的方式进行操作: “一计”

“一计”指的是微视频的设计,包含教师和学生设计 1.教师设计

微视频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以教学助手的角色出现,运用微视频目的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所以,我确定了七年级教材设计微视频的知识点: 7A Unit1 Writing-How to write an email Unit3 Grammar-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 Unit5 Reading-A trip to space Unit6 Reading-Visiting Shanghai Unit7 Grammar-The simple past tense Unit7 Writing-A school club poster 7B Unit2 Reading-France is calling Unit3 Grammar-Prepositions of position Unit5 Reading-Water talks Unit7 Reading-Enjoy poems Unit8 Words revision 这些微视频是我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我校学情设计的,也有一部分从网络上下载,比如7A Unit5 Reading-A trip to space;7B Unit5 Reading-Water talks,Unit7 Reading-Enjoy poems,这些制作精良、科普类的视频和优美的诗歌赏析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效果很好。2.学生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已经成为电子产品的主力军,手机,PAD等物件的使用是令学校和家长最为头疼的事情,既然屡禁不止,就要充分利用,我鼓励学生用这些工具的录音录像功能制作简易微视频,比如,让学生用手机录制一段家人过生日的视频,或者记录一件难忘的旅程,那么我们在进行语法或者写作课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作为素材呈现在大家面前。再如,我们教师可以把朗读课文或者听写单词的作业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就是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朗读课文、听写单词作业的微视频录制,上传到班级里的QQ群,微信群,教师通过抽查,来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二用”

1.课前与他学科整合,自主学习

前面谈到我校生源的特殊性,他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时间,以及家长的督促都无法保证,所以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即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而我选择的其他学科还应该具备在课时内教学任务宽松,学生感兴趣等特点,信息技术学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我与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协商把七年级1班、2班的信息技术课都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课,允许学生中午提前进网络教室,运用微视频自主学习。

具体做法:学生到达微机室找到自己的机位,打开指定文件夹,找到要学的微视频,开始学习,如果学会了,完成指定的作业,对于作业的设计,我采用分层次设计10道问题(A层:难,1道题;B层:较难,2道题;C层:易,7道题)我利用12xue平台终端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后作业完成的情况下,对于回答正确9道题或以上的同学,奖励他们上网冲浪20分钟,对于回答正确7道题或以上的同学,奖励他们上网冲浪10分钟,对于回答正确4道题或以下的同学,他们需要重新观看微视频学习,并且没有上网冲浪的奖励。2.课中导入,激发创作热情 其实,我觉得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比如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这样的课型还需要教师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完成写作,在写作课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教学中,我把一位学生之前录制的过生日的微视频应用于课上的导入部分,引导学生说出他们难忘的记忆,有的说第一次学游泳,还有说母亲节给妈妈做饭等等,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也知道该写些什么了。接下来,教师多次暂停微视频画面,给出关键词,让学生根据画面和关键词说一句话。最后,学生再完整看一遍微视频,找出5个W(When,Where,Who,What,Why)和一个H(How),然后围绕5W+H,展开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使学生明确写一篇作文,应该怎么做。

3.课后助手,梳理知识点

对于知识的掌握,都要经过预习、学习和复习等这样的过程,所以我每天都会利用自习课到班级,使用班班通或闭路电视播放当天学习用到的微视频,要求学生边看微视频边做笔记,笔记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记账式的罗列出知识点,也可以是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书后的练习题,并且还需要上交复习笔记,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是否真的掌握。

“三评”

检验一个课题的实施效果的好与坏,关键是看学生有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到了什么,成绩有没有提高?所以,我采取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评价: 1.质量检测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质量检测,我采用两种检测手段:

A.课堂检测。在学生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一般过去时的过去式变化规则之后,我针对这一知识点设计了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的检测题: walk,shout,sit,carry,stop,cut,look ,run,fly,talk 首先,学生自主完成此题,然后小组内讨论研究,最后教师进行精讲点拨。

B.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对于阶段内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我主要通过全区举行的统一期中、期末质量检测,这样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2.组内互评

我经常在课文朗读、作文批改和单词听写等方面采取组内互评的方式,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看到自己不足和别人的优点,激发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意识。3.英语经典诵读

“英语经典诵读”旨在促进学生运用英语的习惯的养成,我在五四青年节举办了“英语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共演出10个节目,有诗歌朗诵“I have a dream”演唱英文歌“Edelweiss” 还有情景剧表演“Snow white”等。学生们稚嫩,精彩的演绎也为英语学习增添了无限乐趣。4.星级学生评选

在星级学生的评选中,我把等级划分为1-5星级,设置诚信星、进步星、努力星和高效星四个称号,星级的获取方法为每学期获得25颗星及以下为一星级;26-50为二星级;51-75为三星级;76-100为四星级;100以上为五星级。星级的标准为,诚信星每周上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少于2小时,加10颗星,每周评选一次;进步星,每周测试答题正确率不低于60%,加10颗星,每周评选一次;努力星,每周测试答题正确率不低于70%,加10颗星,每周评选一次;高效星每周测试答题正确率不低于90%,加10颗星,每周评选一次。对于能够正确回答高一层次问题的学生,每次奖励5颗星。

六、研究结果

(一)研究效果 1.理论数据

通过对七年1班、2班近一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进步,具体数据见下表格: 课题实施前

我所教授的一、二班英语成绩,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方面与三、四班有明显的差距。课题实施后

近一年的研究实践使一、二班英语成绩,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方面与三、四班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学生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变成了提问者和小组合作的探究者,教师不在主宰课堂,变成了教学助手。

(二)研究成果

1.“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2.通过实施“一计二用三评”的学习方式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课题集,包括阶段性研究案例、教育叙事案例、研究报告、教学论文等。4.设计的微视频“Chapter6 Comic Strips-Writing”荣获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大奖赛一等奖

5.课题研究者被评为沈阳市名师,市优秀创新教师。

七、结论与讨论

“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对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现在他们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当学生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产生兴趣,更倾向于这学科,尤其是学困生,他们乐于参与微视频的设计,通过设计微视频向大家展现出他们高超的一面,赢得大家的赞誉,慢慢地将他们从学习的边缘拉回到了课堂上。

该课题易于推广,微视频设计不需要严格的技术要求,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微视频学习,课上遇到不懂的问题,课下还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哪里不会点哪里”,并且在寄宿学校实施该课题效果更好,学生在学校封闭的环境中,受外界影响小,利于监控和管理。

但是,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比如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有些学生利用学习的借口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上网,所以监管力度和方式还需要加强;此外,还要关注学生个体,有个别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性格腼腆,羞于和大家讨论,也不寻求老师帮助,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主动出击,帮他提高。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网络教学中的优势相结合,体现了“双主”的教学原则。本文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含义,探讨了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优势,希望能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网络教学;学习模式

一、引言

近二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网络课程等相继产生,全世界网络远程教育的市场规模也在迅速递增。中国的英语课程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引入了各种多媒体辅助手段。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具体实践,人们逐渐发觉,网络学习如果脱离了教师的指导而完全依靠自学,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于是,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使其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

二、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混合式教学是教育领域的新名词,它由网络学习(E-learning)的概念发展而来,以指导发现学习理论(guided 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为基础。对于混合式教学,国内外学者围绕其理论基础、方式、目标和效果给出了一些定义。

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学习指的是四个不同的概念:1)结合或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如实时虚拟教室、自定步调学习、协作学习、流式视频、音频和文本)实现教育目标。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利用或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成果。3)将任一种教学技术(如 video、电影等)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相结合。4)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使学习和工作协调一致。

何克抗(2004)教授指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王莹(2006)认为:在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学过程中兼顾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强调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混合式教学借助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因材施教,可以实现多种教学方法广泛的结合,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结合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混合式教学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混合,如: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理论的混合等,只要是教学系统要素中的任一要素是混合的,都可以称之为混合式教学。我们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如何混合这些要素,使其实现最优化,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从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出发,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意义。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教学方法的混合

20世纪初以来,外语教师一直在寻找最佳的语言教学方法来帮助学习者尽快地掌握目的语。在各种语言学流派的影响下,听说法、情景教学法、自然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相继出现,这些教学法开阔了语言教学的视野,推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但从外语教学实践来看,它们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有效地掌握目的语的问题。过多地依赖或推崇某一种教学法的做法往往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产生某种偏差,甚至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不利于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罗立胜等,2001)。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混合使用,发挥其各自的优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混合

“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导致教学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可以采取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还要在课外引导、监督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生也不再“被接受”知识,而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混合

混合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学习是指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自主学习和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的讨论、信息检索和处理、资料共享、成果展示的自主学习(李蕊丽等,2006)。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相互讨论、帮助等方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可以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可以形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供大量共享资源,并制定合作规则,实现合作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4.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混合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对英语的考核方式往往是期末考试的形式,一张考卷就决定了学生的成绩。而混合式教学中,我们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在线讨论、课后作业、在线自主学习等六个方面,占评价的50%。通过网络平台来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将口试和笔试的内容与网络学习内容相结合,拓宽学生考试内容的范围。

四、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首先,混合式教学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相互结合,使其各自发挥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监控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传授了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网络学习则凭借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交互工具、认知工具的有力支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互完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对学生健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第五篇: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的实证研究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的实证研究

[摘要]近年来,多种教学方法一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和实践,但是究竟哪种教学模式最符合中国国情,在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一直是学者和教师们探讨的一个问题。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慕课(MOOC)混合式教学 翻转课堂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202-02

进入21世纪,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始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也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技术现代化使大学英语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的灵活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的概念是根据网络学习(E-learning)的概念应蕴而生的。在此基础上,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被更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它打破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藩篱,将网络平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更加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由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等多种教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教学媒介、教学工具、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课堂教学的指导,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紧密结合,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实施教学行为,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源于国外的一些培训机构,他们所说的混合意为网络的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和教学的混合,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学。而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是国内第一位正式提出混合式教学这一概念的学者,他认为混合式教学能够综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既能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监控的主导地位,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环境混合: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2)教学方式混合:传统课堂课前课后自主学习和课堂合作学习与网络课堂自主学习相结合;(3)学习方式混合:师生交互、学生与学生交互、线上交互相结合;(4)教学资源混合:教科书、黑板、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文本资料相结合;(5)教学评价混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最终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双赢局面。

二、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被国外的很多知名大学应用到教学并取得一定的成功后,国内教育界也逐渐接受这种教学模式。慕课规模大、开放、自由的突出优势使学生牢牢地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慕课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必须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形成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英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见图1)

(一)网络教学的构建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许多高校、高等教育机构建的优秀教学资源库为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资源支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延伸到课堂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课程内容在网络资源库选择不同的模块,也可以按照教学进度选择性的设计各种问题、自测预习方案、分组讨论等,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二)课前在线预习

在线学习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环节,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每次课前,教师在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根据教师所布置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就观看网络资源,或通过小测验来学习掌握一些知识点。

(三)课上面授讨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由回顾慕课中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解疑开始的。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授课程的重难点部分,使学生快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并通过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等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去探讨问题,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的“习得”,这种教学方式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在下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课堂的翻转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了解学习效果、改进课堂教学。

(四)课下在线学习

课下在线学习是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下在线学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供辅助学生学习的扩展资源。通过学习扩展资源,学生可以获取新的知识点,开阔视野。在碰到难题时,也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教师提出,教师可以和学生在线交流。学生还可以和同学进行在线的交流和学习。除此之外,在线作业、在线考试等评价方式也保证了学生在线学习的实施效果。

(五)混合式教学评价

这一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自评、阶段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这一评价体系对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外,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制作一定的微课视频;2.学校要有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取学习资源,进行交流学习。

三、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

(一)研究目的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能否调动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否提升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要验证这种教学模式能否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研究对象

实验对象为2014级大学英语1(A)班(会计、税务专业)53人和2014级大学英语7班(普通班)(会计专业)68人。

(三)研究过程

此次研究以一堂课(45分钟)为例,两个班级分别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后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教学过程如下表所示:

(四)研究结果分析

对比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的教师和学生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层的了解。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实践的参与者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

评价等级为三种:A.满意,B.一般,C.不满意。以参与研究的两个班12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从调查结果看,有72%的学生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表示满意,有21%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只有7%的学生不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从总体上看,学生还是能够接受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

2.学习效果的满意度调查

评价等级从有显著提高到没有提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从调查结果看,有53%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自己的学习有了显著的提高,只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没有什么提高。

本次研究还发现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由于英语能力的不同,学生接受混合教学模式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教师不能够及时对学生在线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课堂教学内容和网络学习内容有时不互补等等。

(五)对策和建议

首先,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要能够保持整体性。教学设计和教授过程要遵循教学目标的要求,保证知识传授的持续性。其次,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教材展开,网络学习是课外知识的拓展。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要互补,显现“教”与“学”的效果最大化。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都应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发现不足,及时改进。

四、结束语

把以慕课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了传统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教学的优势,在大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对培养社会所需求应用型人才无疑是更优的选择。诚然,在实践教学中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某些地方还不完善,还有待改进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的支持,在实践和探索中要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郭冠平,张小宁.生态视域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型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05).[2]郭英剑.谈中国“慕课”的发展与问题[J].外研之声,2014(02).[3]付雷.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12).[4]魏东新.大学英语教师应对翻转课堂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4(12).责任编辑:张丽

下载具身认知视阈下大学英语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具身认知视阈下大学英语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