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旋转的莲花
中班科学:旋转的莲花
设计意图
水的特性有很多,怎样借助生活中简单的材料让幼儿园了解水的吸附力这一特征?“旋转的莲花”这个活动便是利用乒乓球、光滑的垫板和少许等材料,让幼儿园在玩玩乐乐中不知不觉地发现水的吸附力这一科学现象。活动中,我注意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在探索中感知现象,培养幼儿园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水有吸附力的特性
(2)发展手眼协调动作的能力,萌发乐于思考、勇于尝试的科学探究意识。
活动准备
塑料垫板,乒乓球莲花(乒乓球剪成月牙状并两两叠在一起),玻璃板两块(边缘要光滑,保证安全),装水的小碗,胶水。活动过程
1.演示旋转的莲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这朵小莲花漂亮吗?它为什么会转? 2.幼儿第一次尝试:无水情况下旋转莲花
(1)幼儿尝试操作小莲花,观察它是否能够旋转。
(2)提出问题:为什么莲花会掉下来?有什么方法不让它掉下来?(3)教师再次旋转莲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垫板上教师用的材料。
师:你们看仔细了吗?原来垫板上除了小莲花,还有水呢!3.幼儿第二次尝试:有水情况下旋转莲花。
(1)幼儿尝试用水操作。
师:那我们在垫板上放一点水再试试,看能不能让莲花漂亮的、稳定的转起来
(2)讨论不成功的原因。师:莲花为什么还是会掉下来?
小结:除了要用到水,我们的手也要控制垫板的平衡,才能让莲花稳定的在垫板上旋转。
(3)请个别操作正确的幼儿介绍操作方法,并进行演示。
4.幼儿第三次尝试:掌握旋转莲花的正确方法
(1)学习旋转莲花的正确方法,尝试运用正确的方法让莲花转起来。
(2)尝试在垫板上同时旋转多朵莲花。
小结:水的力量真神奇。能让莲花吸在垫板上旋转起来,那它还能吸住别的东西吗?大家可以再去试一试,成功了再跟小朋友分享。
评析: 水的吸附现象是很普遍的一种科学现象,但在常态环境下不容易被幼儿关注到,更容易成为幼儿主动探究的活动。本活动中,教师利用简单的乒乓球制成的“莲花”,让幼儿直观感受到这一神奇的现象,对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很有帮助。
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让幼儿逐步感受到水在莲花旋转中的作用,感知水有吸附作用的特性。教师的度把握得非常好,整个活动中没有幼儿讲解复杂的关于水的“吸附”的原理,而是将活动定位在“感知水有吸附力”的特性上,这符合学前阶段幼儿科学学习的规律。
“旋转的莲花”这个主题,使原本比较抽象的对科学现象的感知变得生动而有趣,整个活动中幼儿在快乐地玩中轻松地学,而活动对孩子的经验和能力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是本活动比较突出和值得推崇的地方。
第二篇:中班科学 旋转的莲花
旋转的莲花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水有吸附力的特性。2.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萌发乐于思考、勇于尝试的科学探究意识。活动重点
初步感知水有吸附力的特性。活动难点
掌握旋转莲花的正确方法。活动准备
塑料垫板人手一块,莲花(把乒乓球剪成莲花状)若干,湿抹布。
活动过程
一、出示垫板和莲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样好玩的东西,他们是两个好朋友,你想让它俩怎么玩呢?
幼儿猜测,交流,讲述。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自由探索:自由玩垫板和莲花。1.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玩法。2.提出问题:你刚才是怎么玩的?你的玩法是什么 ?请若干名幼儿上来演示。
3.教师旋转莲花,引起幼儿的兴趣。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旋转莲花 1.幼儿尝试无水情况下旋转莲花。
2.发现秘密(鼓励幼儿发现垫板上有水)。3.教师一边揭露秘密,一边示范旋转莲花。
4.幼儿尝试有水操作(用湿抹布在垫板上擦一下,再把莲花放上去)。
5.讨论个别幼儿不成功的原因。
小结:除了要用到沾了水的湿抹布,让垫板表面保持湿润,我们的手也要控制垫板的平衡,才能让莲花稳稳地在垫板上旋转起来。
6.请个别成功的幼儿介绍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进行演示。
四、幼儿第三次尝试:掌握旋转莲花的正确方法。1.学习旋转莲花的正确方法。2.尝试在垫板上旋转多朵莲花。
总结:水的力量真神奇啊,能让莲花吸在垫板上旋转起来,那它还能吸住别的东西吗?大家可以回到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第三篇:中班音乐:旋转木马
中班音乐:旋转木马
中班音乐:旋转木马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旋律,能在音乐中自然地表现三拍子乐曲及弱起拍的音乐节奏。
2、激发幼儿喜欢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并愿意表现音乐形象。
重点:幼儿能跟着音乐有节律地表现动作。
难点:幼儿能准确地表现弱起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音乐(杜鹃圆舞曲),幼儿有感受音乐的经验,旋转木马的视频,小木马头饰(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在今天集体活动之前,幼儿对乐曲旋律有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乘坐过旋转木马的活动体验。
t :你坐过旋转木马吗?坐在木马上,你感觉怎样?
活动小结:骑旋转木马的时候你会感到上上下下,很舒服的样子。
二、主要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扮演旋转木马,子在游乐园的情景中表现音乐。
1、我们也来坐坐旋转木马吧!帮助幼儿回忆乘坐过旋转木马的活动体验,边看视频边听赏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听赏音乐后,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述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幼儿的感受反应予以相应的回应。
教师重点表现幼儿所说的:骑旋转木马的时候会感到上上下下,很舒服的样子。
在动作中表现三拍子,弱起拍的音乐,并进行示范,让幼儿有完整地感受与理解。
3、幼儿在旋转木马的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旋律。
教师引导步骤:
1)教师再次利用视频,帮助孩子感受音乐。
2)提示音乐卡片,教师和着音乐表现旋转木马的起伏动作,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木马是在什么时候蹲下和升高的。
3)提供音乐片段,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模仿木马旋转地样子,根据幼儿地理解,教师运用有节律的儿歌:“转 呀 ——转 呀——,多可爱的小木马,转呀——,转呀——,多快乐的小木马”进行引导,帮助幼儿运用儿歌熟悉旋律,理解节拍,并能逐渐跟上节拍,表现弱起拍音乐。
4)引导幼儿进一步进入旋转木马的游乐园情景中,表现旋转木马。
t:我们的旋转木马都会高高低低地动起来来,我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让小木马们都能看见自己的朋友。(变换队形,让幼儿有参与活动的兴趣)。
5)鼓励每一匹旋转木马都能到圆圈中间来,表演给大家看。其他小木马继续在原来位置表现弱起平拍的三拍子旋律。
活动小结:我们都是可爱的小木马,会在有高低的音乐中,上上下下,真快乐。
三、活动延伸:
幼儿在有情节的故事中扮演小木马:在乐曲中表现小木马的各种动作,‘当听到小朋友来啦,’的信号,小木马准备好,开始上上下下,让那个小朋友乘坐,表现小木马的动作。在音乐中,小木马们快乐地离开。
第四篇:《莲花》范文
安妮宝贝-《莲花》(2006-05-04 22:43:01)
转载
杂谈
拿到《莲花》就迫不及待的在电车上开始了我的阅读
喜欢假日,可以慵懒的恢复以前的阅读状态
没有停顿,一气呵成然后可以安静的入睡,很晚醒来
可能是老了,再也不能恢复到最初的一觉午饭,憾 ▼ 标签:分类: MSN搬家
又花了半个晚上,回味了最初接触的安妮 安妮plot的根基没有丝毫改变――
依旧是棉布衬衫,发旧的牛仔裤,光脚穿球鞋
麻花辫子,浓妆,香烟,咖啡
一个人的精彩,两个人的悲哀
爱„„离别„„背叛„„死亡
鬼使神差,《莲花》中的安妮长大了
笔下的人物(早先多是女子)依然是
一个循规蹈矩的优秀俊美、平凡庸碌
一个出离世俗的才华横溢、浪荡不羁
永远是前者保护、挂念者后者
而后者才是生活的真正主角
墨脱-隐蔽在高山之中的村庄
传说中莲花隐藏的圣地
突然强烈的吸引着我吸引着一个世俗的灵魂内河说:“人的野心才是一种幻觉。我对支配人世的权力没有兴趣。我是一个走钢索的人,路途与别人不同。他们可以走平地,我却喜欢危险的高处。站在那根钢索上眺望远方,手里捏着一根平衡杆,进进退退,保持平衡,在悬空的钢索上摸索前行。跌下去会死。走过去是虚无。命中注定要漂泊一生,一直徘徊在世间的边缘。但这是我在支撑所在。”
善生说:“它流浪久了,宁可在野地里食不果腹,住无定所。它对人的感情,不足以令它愿意放弃这种生活方式。即使怜悯它,不能帮助它。爱它,不能改变它。我无法占有它。那么即使某天它死在野地里,我将会因为自己的懂得,不会觉得有任何难过。就在这一个瞬间,我说服了自己。于是我决定离开。”庆昭说:“生命就是这样充满幻觉,始终有希望。也始终无望。我突然想到,我与善生、内河,不过是路途上注定的失败者,但是我们却必须拼尽全力,走过此道。生与死在此地根本不具备任何意义„„人生灯油将尽,而黑色无垠”
安妮笔下总是会有一个充满灵性的野性灵魂出现――
她出离这个社会所有的常规法则
不经意的天赋、才华、美丽
但从不是走常人该走的路途
她叛逆、漂泊、放荡、孤寂、冷漠
世界里只有一个人,只有自己
她追求爱,但从未真正得到
因为发现其实那种爱
只不过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
或者说她更爱自由与随意的自己
从而开始恨,开始逃避„„
因为自己的世俗,循规蹈矩
始终会被这种不安分的灵魂所吸引
进而羡慕
希望现实中自己也可以学会放弃
学会走钢索,进行自己的不归路
但是就是那么的不舍得
摇摆„„犹豫„„甚至忧郁,害怕
其实,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
“死其实一直跟随在每一个活着的人的左侧
明确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却可能会觉得自己变得更为轻盈
因为发现了自己的不重要”
“有些回忆要竭力记得
有些回忆要快速遗忘
我们最后所得的全部还给了时间”
喜欢安妮的离经叛道-生活小资版 胜过余华残酷的现实-生活农村版
其实这两种风格并不矛盾
只是看书的人对社会的期许不同罢了
第五篇: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旋转木马》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旋转木马》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听辨特殊的音响效果,通过适宜的语词与肢体动作表现加油和变魔法的情节,欣赏音乐,听辨乐曲A段的断顿和B段的连贯,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旋转木马一上一下与旋转的特点,尝试与同伴合作在圆圈上共同游戏,学习与人友好地共享空间,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旋转木马》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听辨乐曲A段的断顿和B段的连贯,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旋转木马一上一下与旋转的特点。
2、听辨特殊的音响效果,通过适宜的语词与肢体动作表现加油和变魔法的情节。
3、尝试与同伴合作在圆圈上共同游戏,学习与人友好地共享空间。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坐旋转木马的生活经验、音乐、旋转木马视频、纸棒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体验游戏,进入音乐情境。
(l)谈论话题,引发主题。
一一我是一个快乐的小丑,我很喜欢玩旋转木马,你们喜欢吗?玩过吗?
(2)观看视频,链接经验。
一看来我们都很喜欢旋转马车,一起来看看是怎么玩的呀?(了解旋转木马一下一上和旋转的特点。)
2、欣赏音乐,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与情节。
(1)初步倾听,感受A段的断顿与B段的连贯。
一一小丑带来的可是一架神奇的音乐马车,听懂了音乐才会更好玩,我们一起听听什么时候像一下一上,什么时候是转起来!
(2)再次倾听,随乐自由表现上下和旋转。
一一你能听着音乐一上一下或者旋转吗?试试用动作告诉我!
(3)尝试圈上身体动作表现A段的断顿和B段的连贯。
一一从你们的动作就看出你们已经找到了什么地方是一下一上,什么地方是旋转。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变成一架圆圆的大马车,听着音乐来玩一玩,一下一上可以怎么样?能像视频里一样往前转起来吗?(站在椅子外,自然围成圆圈,初步尝试。)
(4)随乐画图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与巩固。
一一刚才我们听着音乐一会儿上下,一会儿旋转起来,真好玩,我还能听着音乐把玩旋转木马的样子画下来呢,看看和我们玩的一样吗?
一一谁来找找看,什么地方是一下一上,什么地方是旋转?看看有几次?
3、听辨特殊音效,尝试表现B段情节。
(l)借助图谱与游戏情境,理解B段特殊音效。
一一木马旋转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什么特别声音?(借助图谱中的符号发现特殊音效)一一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告诉你们吧,这是小铃铛发出好听的声音在给小木马加油呢!听一听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给小木马加油的?(配合语词:驾驾)一一你还听到什么特别的地方?猜猜是什么意思?原来是小丑变魔法,在这里是要准备给你们变礼物啦!
(2)尝试表现B段音乐情节。
你们能在转起来的时候为小木马加加油吗?(取座位自由尝试)一我们一起坐上大马车试一试。(圈上与同伴合作游戏,学习与同学友好地共享空间。小丑变出魔法棒)
4、在“变魔法与加油”的情境中,尝试用语词、身体动作完整表现音乐。
(1)加入道具,身体动作与语词完整表现音乐。
一起听着音乐完整玩一玩,看看这次我能变出什么礼物。(手持纸棒,圈上合作游戏。小丑变出旋转木马,增加游戏趣味。)
(2)道具升级,进一步体验音乐与情境给予的愉悦。一让我们坐上神奇的音乐马车,继续变出更多的礼物吧!
本文扩展阅读:旋转木马或回转木马是游乐场机动游戏的一种,即旋转大平台上有装饰成木马且上下移动的座位供游客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