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奥鹏离线作业数学教育学

时间:2019-05-13 00:1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5年奥鹏离线作业数学教育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5年奥鹏离线作业数学教育学》。

第一篇:15年奥鹏离线作业数学教育学

期末作业考核

《数学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机械学习

答:机械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也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2.数学问题

答:数学问题是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理论或方法,经过积极的探索、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应满足下述三个特性:①接受性;②障碍性;③探究性。

3.数学能力

答:数学能力是理解数学的(以及类似的)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本质的能力;是学会它们,在记忆中保持和再现它们的能力;是把它们同其他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结合起来的能力;也是在解数学的(或类似的)课题时运用它们的能力。

4.数学技能

答:数学技能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或心智的活动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当今数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 数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 数学的统一性数学的统一性是客观世界统一性的反映,是数学中各个分支固有的内在联系的体现。它表现为数学的各个分支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的趋势。

●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随着科学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已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其中数学的渗透又特别明显。这种渗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技术,而是新的研究领域和交叉学科建立的动力。数学已成为其他学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数学应用日益广泛的体现。这种体现具体讲就是数学化

● 计算机与数学发展表现为:科学的数学化、数学机械化。

2.简述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答: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适应性的原则

2、趣味性的原则

3、开放性的原则4,层次性的原则5,多样性原则等。

3.简述“建构学说”的主要观点。

答: 1)任何数学知识的获得都必须经历“建构”这样一个由“外”到“内”的转化过程。

(2)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构成了新的认识,亦即新的建构活动的必要基础

(3)与具体的、零散的知识相比,整体性的知识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只有后者才能为新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认识框架”。(4)要注意所说的“建构”活动的“社会性质”。

4.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缺点。

答: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点(1)视听结合,强化色、形、动、思、乐于一体的教学效果,形象直观,活泼生动,可感易懂,便于记忆和掌握。

(2)不受时空和宏微的限制,可以把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净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形成概念。

(3)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够适应个别差异。给子学生较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大大节省教学时间。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缺点:(1)教师和训练指导者必须重新去掌握新的技术和与此相应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可能使一些人难以适应。

(2)CAI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投资。要实现一个CAI系统,就得买计算机硬件系统、支持软件、CAI课件及有关资料。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问题阻碍了CAI的发展。

(3)计算机本身不会自动地带来上述优点,它需要人在课件设计上花很大的功夫。许多好的课件都是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心理学家和程序员的共同努力下产生的。

5.什么是表现性评价?简述它的适用范围和评分方法。

答:

1、表现性评价,又称真实性评价或替代性评价,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新的学生评价方式。兴起于 20世纪 90年代的美国。当时,传统的学生评价绝大多数都是纸笔测验或标准化测验,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但在信息化的时代,如何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于是,表现性评价应运而生。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1992)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2、表现性评价适用范围:当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时,可对其进行表现性评价:(1)结构性表现测验;(2)口头表述;(3)模拟表现;(4)实验或调查;(5)作品;(6)项目;(7)扩展型项目

3、在表现性评价中。对过程和作品的观察、记录评分常采用日常行为记录、行为检核表、评定量表和学习文件夹等方法。为表现性评价设立一个完善公正的评价量规是评价的核心内容。

三、综合题(共30分)

1.一道“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编制一道你认为“好”的数学题,并给出一种解法。答:1一道“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2、a,b,c为△ABC的三边,且c=10,cosAb3??, 试确定△ABC的形状及其大小。cosBa4 ②在确定的△ABC的内切圆上有一动点P,试求PA2+PB2+PC2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对①小题,△ABC已具备了三个条件式,这类问题据以前的经验,只要对数式进行适当的推算,三角形不难解出来。对于②小题,在确定了三角表的形状大小以后,因涉及内切圆上一个动点,拟引入直角坐标系,即能利用解析法列出目标函数,其最值也可用一般的代数三角方法顺利求出。至此,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题计划可以说是拟定了。第三步:实现计划: cosAbcosAsinB?,用正弦定理做代换,得?, 由cosBacosBsinA 即sinA?cosA?sinB?cosB或sin2B?sin2A,cosA4?,知A?B,且A,B是三角形内角,因为cosB3 ?所以2A???2B,即B?A?, 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b3再由c=10,?及a2?b2?c2,可解得a=6,b=8。a4 如图1,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直角△ABC的三个顶点

为A(8,0),B(0,6),C(0,0)。在直角△ABC中,有a?b?c?2r,r?2, 所以,内切圆的圆心为O?(2,2),方程为(x?2)2?(y?2)2?4。

设圆上的任一点为P(x,y),则有S=PA?PB?PC 222 ?(x?8)2?y2?x2?(y?6)2?x2?y2 ?3[(x?2)2?(y?2)2?4x?76 ?3?4?4x?76 ?88?4x 因P是内切圆上的点,故o≤z≤4,于是当z=4时,有最小值72,当x=o时,有最大值 88。

第四步:回顾与检验。

对于上面解题过程的运算检验无误后可考虑:

x=O时,P点运动到BC上的M,此时的所求平方和最大值为88;当x=4时,P点运动到过M的直径的另一端点N,此时得所求平方和最小值为72。

此外,能否用别的方法来导出结果呢?对第①小题也可一开始用余弦定理作代换,对第②小题除选择不同的位置建立坐标系外,圆上的动点P也可以利用参数式表示,于是有好几种解法。本题虽然是一道不复杂的综合题,但善于解题的人也会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

(1)如果本题前部分不用正弦或余弦定理作代换,后半部分不使用解析法,虽仍能设法确定三角形并推导出目标函数,但解题过程的繁杂呈度明显上升。这说明,对于同样的素材(题设条件),选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解题方法),其繁简程度是有显著区别的。(2)从上题的解答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图形中的最值常在动点位于某些特殊位置时产生。(3)数形结合,会使计算大为简化,并且可能揭露问题。

第二篇:奥鹏《教育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2、教育测量:

教育测量是根据测量学的原理,运用测量学的有关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进行量化研究的过程。

3、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4、教育评价:

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非指导”是罗杰斯用来表示与传统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区别的新概念,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非指导性”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其基本目标是帮助

学生达到更大程度的个人的统合、有效性和现实的自我鉴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创造一种学习环境,以利于激发、考核和评价种种新出现的知觉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以便能有效地指导他们自己的教育决策。

6、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7、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是20世纪后半叶在美国一些学校进行实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首先是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最优秀的教师任教;然后是小班讨论研究,每个小班20个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学生负责,研究和讨论大班上课的材料;最后是个别作业,其中部分作业由教师指定,部分作业由学生自选,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全书除前言部分,共33章。前言部分主要阐明撰写《大教学论》的目的,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改革。33章则是系统论述教育理论上的各个

问题。诸如,人的本性、人生目的和教育目的、教育的作用和学校的必需、改革旧学校的基础和建立新学校的基本原则、教学原则、方法和各科教学法、学校体系和各级学校课程设置、教科书以及教育经费等等。

9、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

10、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二、简答题

1、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具体体现为: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四是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一是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一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二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上

2、简述班主任的教育机智

班主任教育机智应该把握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教师应遵循因势利导,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为达到正确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

第二,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长处,蕴藏着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 班主任教育机智策略 ①.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②.灵活果断,随机应变 ③.对症下药,方式多样 ④.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3、简述杜威的主要教学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的思想。

①、关于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历程、它是辅助受教者使之生长、发展、改造经验的活动。

②、关于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

③、教学的基本原则: “从做中学”。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④、关于师生关系:儿童是中心。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⑤、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他提出了五步教学法:(1)创设问题情境(2)引导儿童发现情境中的问题(3)鼓励儿童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4)引导儿童提出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假设(5)鼓励儿童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4、简述如何理解“人的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理想和追求。人的发展主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蕴含的潜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解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包含着量和质、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以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长期以来,无数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之探索、为之奋斗,人的发展有多种含义,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发展,其基本定义可以理解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和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身体 的发展指机体各种组织系统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指个体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前者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后者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身体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从社会化的角度讲,人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其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适应现有政治制度和规范,并表现出相应的态度与行为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人培养成为能在社会中很好地发挥作用,使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二是交往社会化,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个体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并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三是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四是智力及能力的社会化。人的发展有无限的需求,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的需要。

5、当代中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6、简述古代教育有哪些特点.①、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②、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对立

④、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⑤、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⑥、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7、简述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学记》、孔子、昆体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著作及人物的 教育思想

教育还没有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7C捷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 德国康德最早将教育学在大学里讲授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科学教育学的产生 这一阶段 教育学具有独立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③、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杜威 进步主义教育流派 梅伊曼 实验教育学 等 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产生 杨贤江 凯洛夫等人

8、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答:教育属性是在教育本质基础上对“什么是教育”进一步认识,是对教育本质是什么的进一步阐述。根据对现有的研究材料总结发现,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

第一、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永恒性即指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会永远存在。教育是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只不过不同时期的教育其具体的形态结构、内容与方法手段有差异而已。

第二、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是指出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活动,它是关于人类智能与人类文化的再生产:一是把人类智能内化为受教者的智能,使受教者由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成为社会所期望的成熟成员;二是在教育过程中传递、传播、发展、交流与整合文化,实现人类文化的再生产,使得人类与动物的文化区别能够保持与延续下去。

第三、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历史性是教育总是发生在具体时期的教育,在每一具体历史时期的教育有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表现,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第四、教育的继承性。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存在前后相继、后一历史教育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任何时期的教育都是对过去历史教育的继承、发展,是在前一阶段教育的基础上,继承其合理性,发展更为先进的教育。

第五、教育的相对**性。综观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教育,一方面教

育自身要受当时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法律道德的制约,同时教育又表现出相应的反作用;但同时,教育又表现一定的**性,体现教育自身的规律性,特别是在关于客观事物的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手段、教学过程的认识规律等方面,具有极其强大的**性,此即的教育的相对**性。

第六、教育的长期性。教育的长期性是指无论从一个教育活动的完成,还是一个个体的教育生长,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同时,由教育的长期性延出其超前性、迟效性。教育活动必须有预见性,应当是教育引导社会,而不是教育适应今天的社会;教育的长期性使得教育效果不能够“立竿见影”,教育活动应该有一个立足长远、系统艰巨、效果后发的准备。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教育的民族性即指教育都是在具体的民族或国家中进行的,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制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方法手段等都有其民族性的特征。在教育保持其民族性的同时,如何走向世界,使教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达到对立中的统一,是任何时期特别是现代教育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因为唯有如此,民族才不会趋同中丧失自我、保存人类文化教育的多元性。

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9、简述合理的课程结构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答:1.客观性

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者根据一定原理设计出来的,它属于一种人工结构。但课程结构并不是课程设计者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具有客观性。首先,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来源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

其次,课程内容各要素、各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反映的是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的结构关系以及不同学习活动间的结构关系。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学校课程结构的演变往往是科学结构演变的结果,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构成关系的改变也往往导致学校课程的结构性改变。再次,人们在设计课程结构时必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规律,而这两者是一种客观存在物。不同历史时期儿童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因而,课程结构必然带上时代的特点。2.有序性

有序性是描述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范畴,指事物内部的要素和事物之间有规则的联系和转化。课程结构的有序性就是指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的有规则性。课程结构的有序性首先表现为“空间序”,即从横向上看,课程内部各成分的空间构成是有规则的。课程结构的有序性还表现为“时间序”。学校课程的展开和实施是一个依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内部各成分、各要素的呈现有一定的时间顺序。时间序和空间序结合在一起构成时空序,它们共同说明课程结构规则性和顺序性特点,是课程结构存在的基本方式。良好的课程结构都应具备一定的有序性。3.可转换性

课程结构具有转换性。这种转换性就是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能依地区、学校和学生等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的属性,正是由于这种转换,中小学课程也能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4.可度量性

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课程结构有可度量性。分析学校课程的结构可以从考察以下几方面各种比例入手: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例关系;⑵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⑶学科课程内部工具类课程、人文类课程、自然类课程和体艺课程之间及其内部各具体科目间的比例关系;⑷活动课程内各类活动项目间的数量关系等等。

10、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①.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②.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③.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④.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⑤.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⑥.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⑦.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三、论述题

1、论述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教学中心地位的确立不是一句空话,它有实际的含义,可以

根据以下几点看出来: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是否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对教学的经费投入是否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各职能部门是否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服务;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是否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在对教师的考核中,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育人工作是否已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等。以上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第三篇:2014奥鹏东北师范大学期末离线作业——房地产法

期末作业考核

《房地产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房地产产权

房地产产权是将房地产这一不动产作为一种重要的特殊的财产而形成的物权,是依照国家法律对其所有的房地产享有直接管理支配并享受其利益以及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包括房地产所有权和房地产他物权。

2、土地增值税

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赋,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纳税人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课税对象是指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所取得的增值额。土地价格增值额是指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等支出后的余额。

3、房地产法

房地产法是调整房地产开发、交易及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关系的总称。

4、土地征收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强制性的收归国有的行为。《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土地征收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权限等的规定,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土地。及其它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它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5、商品房

指由房地产开发公司综合开发,建成后出售的住宅、商业用房及其他建筑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特点。

①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附着物一同移转。关于土地与地上物,理论上有一元主义和二元主义之说。所谓一元主义,是将土地和其地上物视为一个整体的权利,或如德国民法,将建筑物视为地上权之附属物;或如日本民法之相反规定,将地上权视为建筑物之附属物。采一元主义者,附属物不得离开主体权利而独立存在。所谓二元主义,是把土地和地上物视为两个独立的权利,两者互不附属。二元主义并无绝对不妥,如果房产被视为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并能对其占用的土地权利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两种独立的权利也可相安无事。在我国,有地方政府分设国土管理和房产两个部门分别归口管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并对其分别发证,但因两种权利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补偿的法律规定,在土地使用权与房产权分属不同当事人时,当事人对各自权利的处分常常互相排斥、互相抵触,致使人们对二元主义产生误解。依我国现时法律,建筑物和其他定着物、附着物均附属于土地,土地使用权转让,地上物一并转让。

②权利义务一同转移。这里的权利义务,是指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分离时出让合同所载明的权利义务及其未行使和未履行部分。如土地的用途,出让合同约定为住宅用地,无论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经过多少次转让,均不因为转让而变成其他用途。再如土地上的抵押权,其作为物上负担的一种,具有追及效力,其随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一并转让,不因转让而归于消灭,抵押权人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后仍可在该块土地设定的抵押担保的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至于土地使用权的年限,应以出让合同设定的年限减去转让时已经使用的年限,其得数视为出让合同尚未履行之权利与义务,在转让土地使用权时随同转让。

③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办理变更登记。我国现行立法对物权变动采取登记要件主义,即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签订并不直接意味着土地使用权的移转,土地使用权的移转以登记为要件,转让合同中的受让人不是在转让合同签定以后,而是在土地使用权依法登记到受让人名

下以后方取得土地使用权。这与国外物权法律中的意思主义和形式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以变动物权的契约为充分条件,当事人达成变动物权的契约,即使未行登记或交付,变动即为发生;后者也称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指物权的变动不仅有变动物权的债权契约,更有一个独立于债权契约之外的、以物权的变动为目的物权行为。所谓无因,是指不把约定价金支付的债权契约作为物权变动的原因,而是把物权的变动,或物权行为本身就视作一种契约,物权行为不因债权契约成立而成立,或无效而无效由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登记不属于政府的行政审批行为,未办理转让登记的,虽然土地使用权不发生移转,但并不影响转让合同的效力。除非另有约定,土地使用权经各方当事人签署之后生效,未能办理转让登记的,承担办理登记义务的一方应向另一方负违约责任

2、房地产抵押权实现的条件。

房地产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是房地产抵押权依法设定后,债务人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未依约清偿债务,或抵押合同期间宣告解散、破产。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36条规定:“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使务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间宣告解散、破产的,抵押权人有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抵押合同的规定处分抵押财产。”我国《担保法》第53条规定,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偿的,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抵押房地产所得的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上述规定,当债务人不能请偿到期债务或在抵押合同期间宣告解散、破产时,抵押权人即可依 法实现抵押权。

房地产抵押权作为将来行使而设定的权利,非即时行使的权利,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的条件,抵押权人才能行使之。

①房地产抵押权的存在。房地产抵押权的实现首先应以房地产抵押权的存在为前提。房地产抵押权的存在是指当事人曾就特定的债权设定房地产抵押权,并且,此项房地产抵押权尚未因法定的原因而消灭。房地产抵押权若不存在,则不能实现抵押权。

②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权人才能行使抵押权。清偿期为房地产抵押权人得依法向债务人请求债务履行的时期,应以登记的日期为准。清偿是指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全部得到清偿,若债权仅获部分清偿,抵押权人可行使抵押权而使未受偿部分的债权获得清偿。

③对于债权的未受清偿抵押权人没有过失。中国立法对于抵押权与主债权的关系,严格遵循抵押权的附从性,故在债权的履行过程中发生瑕疵必然会影响抵押权的效力。若债权的不能履行,系房地产抵押权人的原因所致,则抵押权人不能以债权已经到期为由,实行房地产抵押权。

3、房地产的特征。

房地产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财产。相对于其他财产而言,房地产的法律特征表现在: 第一,房地产是特定物。不管是地产,还是房产,均属于特定物。即使外形、风格、建筑材料、年代还是建筑标准完全相同的数栋房屋,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其价值就有差异;同一幢建筑,由于所处层次、朝向、单元不同,其价值也迥然不同同样,每一块土地也是各具特点。因此,房地产是典型的特定物。

第二,房地产具有永久性。土地和房屋区别于其他不动产的主要特点是其能够持久存在。一些自然灾害可能给土地造成一定的减损,但只能破坏染得特定用途,仍然可能修复或作为其他用途利用,比如说,对于洪水冲垮的农田的整修仍可用于农业或转为工业用地等。房屋使用期限一般可达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相对于其他物品而言,具有耐久性,永久性还表现在土地不因使用而降低其使用价值(当然前提是合理使用),而且很可能随着人们对它需求的增加反而增值。这种不易消耗性,使房地产成为租赁等使用权交易的主要客体。

第三,房地产具有固定性和安全性。房屋和土地是最典型的不动产,它总是固定于某一个地方,不能随意移动其位置。房地产这种空间的固定性使得房地产的开发、租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只能就地进行。正因为房地产的固定性,使房地产成为最安全的财产,它不能被隐匿,也不能被偷盗。

第四,房地产具有必要性和供给有限性。房地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必须依赖的财产,是每个人生存必备财产。人类生活、生产需要房屋和土地,而且土地被认为是一切财富之母,是一切生产和生活得以开展的前提。但是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因而,导致房屋供给的有限性。第五,房地产具有资本价值。由于土地具有永久性、安全性、有限供给性、人类需要永恒性,房地产的价格通常会持续上扬,使房地产具有保值和增值性。因此,房地产一直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投资对象。它不仅能够象其它投资那样为其所有人带来收益,而且具有其它投资所没

有的特性。它的资本价值稳定不变或不会贬值,因而投资风险较小。

4、根据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的权利有哪些?

(1)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服务;

(2)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3)提出制定和修改业主公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

(4)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

(5)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并享有被选举权;

(6)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

(7)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8)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9)监督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三、论述题(共30分)

1、房屋租赁中出租方、承租方享有的权利和法定义务。

(一)出租方的权利和义务

依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房屋租赁中出租方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照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收取租金。

2.在租赁合同有效期间,有权对承租人使用房屋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在租赁合同期满时收回出租的房屋。

出租人在行使上述权利的同时,负有以下义务:

1.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将房屋交付给承租人占有、使用。不能按期交付使用的,应当支付违约金,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保证出租房屋的安全使用,出租住房的自然损坏,合同约定由出租人修缮的,出租人负有及时修复的义务,出租人不及时修复,致使房屋发生破坏性事故,造成承租人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生产经营用房的租赁,修缮责任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

3.不得损害承租人的利益,出租人在租赁期限内,转让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受让人应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的规定,出租方有义务向房屋受让人讲明房屋已出租的情况。

4.依法缴纳有关税费。

(二)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房屋租赁的承租人享有以下权利:

1.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使用房屋的权利。

2.在租赁合同有效期内,房屋发生自然损坏时,有要求出租人及时修复的权利。

3.在租赁合同有效期内,出租人将出租房屋转让时,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4.在租赁合同期限届满时,出租人继续出租房屋的,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承租权。承租人在享有上述权利的同时,负有以下义务:

1.按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交付租金,违反约定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2.爱护并合理使用所承租的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擅自拆扩建或增添。确需对承租房屋进行改动或增添的,必须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并签订书面合同。

3.因承租人的过错造成房屋损坏的,承租人负有修复或赔偿的义务。

4.甲承租人在使用房屋期间,不得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

5.承租廉租住房的家庭负有如实申报家庭收人的义务。当家庭收人超过当年最低收人标准时,应及时报告房地产主管部门,并按期腾退已承租的廉租住房。

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应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否则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篇:奥鹏小学数学教学法离线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答: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概括地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内容、编排方法、教法指导,教育工作者要以大纲规定的内容范围编写教材,教师要按大纲的精神组织教学,安排各项活动,并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我国建国以来,先后于1952年、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88年、1992年和2000年制订或修改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数学的抽象性

答:是指数学来源于实践,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抽象,在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上都具有抽象的特征。

3.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答: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这一学科,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有哪些特殊的教育作用和共同的教育作用,通过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4.课程内容的组织

答:是指对选择和确定的课程内容的组合与编排的方式。根据一定的课程取向和目标所确定的课程内容需要用一种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构成一套可以在学校实施的具体的课程方案和学习材料。这种组织的方式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数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一般认为数学科学具有以下特征:抽象性、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1)数学的抽象性是指数学来源于实践,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抽象,在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上都具有抽象的特征。从最简单的数学概念,到比较复杂的函数和图形,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数学中的抽象又有不同的水平和不同的层次。

(2)数学的严谨性是指数学中每一个定理、定律都要经过严格的证明才能得以成立。数学的语言和思考过程都要求具有严谨性,合乎逻辑。数学的证明要从公理出发,经过严格的推导过程,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3)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由于数学的抽象特征,使其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许多社会科学领域也越来越多地用到数学的原理和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除此之外,数学还具有形式化、简单化和符号化 等特征。2.目前,教师在处理中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上有哪些基本的思路? 答:(1)通过纯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技巧性较强的方法,如换元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这类思想方法的取向倾向于技术方面,是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技巧。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所要求的数学内容的同时,形成那些对人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如试验、猜测、模型化、合情推理、系统分析等,都是一般的思考方法,具有更广的应用性。

3.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教学手段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媒体。儿童认识数学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他们需要借助各种直观的材料,形成必要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直观的教学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需要考虑教学手段这一因素。只有教师熟悉、掌握各种教学手段的结构及其功能,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3)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涉及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近年来,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4.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1)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2)儿童发展因素的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数学学科的目的由培养精英转变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数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5.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发展历程。

答:从1978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起我国先后进行几次数学课程的改革,每次改革都涉及到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更新。从1978年、1992年、2000年的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在数学课程内容选择上认识的发展历程。1992年以前,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不予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借鉴各国在数学课程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数学教育方面存在弊端的清醒认识基础上,逐渐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一点在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论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答:各国在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上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从中也反映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数学课程目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二是数学课程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精英转向大众。三是数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而不是统一的模式。四是数学课程目标更加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问题解决。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显著的特点。美国课程标准把“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列为数学要达到的五个课程目标之一,在其分项标准中,“作为问题解决的数学”居于首位,开放型问题的提出、表述及其解决策略都是美国课程标准极力加强的内容。英国的课程标准中,旨在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内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荷兰数学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问题解决。

(2)注重数学应用。注重数学应用是各国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英国数学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认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所学的概念与技能,如何利用它们去解决问题,并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在数学课程中,数学应用是首要和基本的目标,这一目标伸延与渗透到其余教学目标中,并构成数学教学基本框架。美国的课程标准中贯穿着一个始终不变的主线,即为学习和应用数学。

(3)注重数学交流。从各国的数学课程标准看,数学交流大体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第一,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第二,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第三,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在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许多行业,直接用到学校数学知识的机会并不太多,而且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更多的是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与启迪,以此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2.论述备课的基本要求及其相关要领。

答:(1)钻研教材。小学数学教材包括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两部分。其中,教学大纲以纲要形式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参照。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钻研大纲,把握大纲的精神实质,自觉地以大纲来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明确教材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教材知识体系,分清主次;明确教材知识体系,分清主次;备好习题。

(2)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对象的认知状况和思维水平。这里认知状况就是指学生的认知准备与认知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在相应阶段的数学思维水平,可以指导教师有序地展开教学内容,特别注意不要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忽视实际思维水平,尽可能使教学内容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要科学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缩小现状与目的之间的差别。

(4)充分重视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在备课时,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应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和设备。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应该利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也不应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即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

3.如何正确认识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答: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方法的问题,应当充分认识其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探索合理的方式。

(1)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问题空间。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首先想的是这个问题怎样解。一些已经熟悉的问题有固定的解题,而大量新问题并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问题的机会,有更多的探索余地。这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多样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数学问题一般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考途径,即使计算的题目也有不同的方法。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水平往往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解题,特别是开始学习一类问题时,更应当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会发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在自己说明解题方法和听取别人阐述解题方法的过程中,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解决那些比较复杂的、需要同学之间合作完成的问题时,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中,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多种方法。应当指出的是,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更多的情况是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强求统一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让每一个学生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都能做到一题多解也不是应当提倡的。

四、实例分析(共20分)

1.请你谈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看法。答:依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精心编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因其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其“教学内容新、教学素材新、教学方法新、结构体例新”的特点,受到了教育理论界及一线教师的广泛赞誉。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教学水平、教育功利性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数学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一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数学交流状况并不乐观。数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着以下的“偏失”与不当:(1)、重单向交流,轻多向交流;(2)、交流方式多停留于重“他主”、“他 ― 我”式被动的交流,缺乏自主、自我式交流;

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使用依然十分溃乏,缺少深度和广度;(5)、重结果交流,轻过程交流。基于此,我们提出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与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学力的提升,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数学素养、数学头脑的人。这无疑对教师的成长、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素养的养成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五篇:奥鹏教师专题讲座离线

《教师专题讲座》

说明:学生可以在提供的参考题目以外自拟题目完成学习报告,学习报告不少于1500字,成绩合格获得《教师专题讲座》学分。

参考题目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 刘晓明

1.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如何看待教师的职业倦怠? 2.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如何认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3.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如何改善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和教育策略》 刘晓明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你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你认为如何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进行教育?

下载15年奥鹏离线作业数学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15年奥鹏离线作业数学教育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师范大学奥鹏教育《德育论》离线作业及答案

    德育论期末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与和影响。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

    奥鹏离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期末作业考核《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

    奥鹏比较教育概论离线答案

    1、简述美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宏观调控不力; (2)中小学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 (3)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如私立学校; (4)学生中问题较多,如吸毒、酗酒、暴力、......

    2014奥鹏培训作业(范文)

    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奥鹏破冰作业范文合集

    奥鹏破冰作业模板 自我介绍:我是XX,来自XXX校,教授XXX学科,承担XXX年级的课程。兴趣十分广泛,爱好XXXXX。我的学生来自XXX,学习XXX XXX XXX。 对本次培训的期待:国培计划的培训对我......

    奥鹏学习作业

    1.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给现代人造成了压力。教师这个职业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之一 ,职业倦怠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普遍存在。调......

    福建师范大学奥鹏教育离线作业及答案《现代教育技术》试卷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试题 一、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请阐述其功能和作用。(20分) 答: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

    奥鹏小学班主任工作离线答案

    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小学班主任 答:指小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小学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