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

时间:2019-05-13 00:3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

15《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主要以求职与读书为主题,《谈读书》从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三个角度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不求甚解》在批驳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主张。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对于课文的阅读,应该以此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允许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鼓励他们去补充创新,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

1.知识与能力:识记字词文常知识。2.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习并掌握文中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反思自己对读书的认识,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两课时

1.课题导人。①解释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意思。②一般的人们是怎样理解的?作者又是怎样理解的呢?找出“不求甚解”在文中的含义。认真读课文。

2.浅析论据。为了进一步强调“不求甚解”的含义,课文中运用了很多例证、引证。试找出来,说说这些例证和引证有什么作用。

普列汉诺夫(例证):强调读书要虚心,还要活读书,理解其精神实质。

诸葛亮(例证):说明读书要广泛阅读。全面了解。

陆象山(引证):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因小失大,不懂的地方暂且放过。

3.学生发问。①不求甚解是不是就表示读书可以马马虎虎?(2)陆象山说“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如果这样读书,是否会让我们失去一股不怕困难的钻研精神?③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会不会是走马观花式的读书?

4.总结思路。用完整的文字表述此杂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了解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基础扫描

1.范读正音,了解词意。放范读录音两遍,第一遍,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音。

怡情(yí)

统筹(chïu)藻饰(zǎo)

狡黠(xiá)诘难(jiã)

咀嚼(jǔ juã)

蒸馏(liú)

聪颖(yǐnɡ)滞碍(zhì)

睾肾(ɡāo)劝诫(jiâ)

吹毛求疵(cī)要诀(juã)

豁然贯通(huî)迂腐(yū)大而无当(dànɡ)第二遍掌握下列重点词语的含义。

藻饰:修饰文辞。怡情:使心情愉快。狡黠:狡诈。诘难:诘间,为难。滞碍:不通畅。

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

四、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1、的正确目的;(读书足以怡情——全凭观察得之)

2、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使能无知而显有知)

3、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五、名段品味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 大而无当。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几句话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这几句话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这几句话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

六、研读课文

学习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揣摩文中的这几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1. 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用归纳法证明观点。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2. 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观点: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作用: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3. 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观点:读书与经验的作用及关系。用比喻证明观点。4. 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

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七、体验反思

对于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

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鲁迅的“随便翻翻”

一广泛的浏览式的读书方法。

鲁迅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拿来翻一下,或看序目,或读几叶内容,不费力,不劳神,往往在看非看不可的书籍觉得疲劳后,拿来消遣。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二、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福州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1931年转入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从事中共地下活动。1934年插班到河南大学历史系,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史。1937年出版《中国救荒史》,引起史学界注意。1961年在《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又与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因面对现实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

三、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

四、文体导学 简介驳论文的知识 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 驳论 2.什么叫驳论文

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3.批驳的方法

⑴直接批驳

①驳论点: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进行批驳

例:《不求甚解》“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曲解了不求甚解的含义 ②驳论据:指出敌论中论据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性。

③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例:他有每天晨跑的习惯,所以他是个学习刻苦的人。⑵间接批驳 驳立结合 4.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

五、理解思路 第一部分(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 的两层含义。

第三部分(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

第四部分(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六、研讨课文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讨论:

① “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② 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样论证方式?

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驳论的论证方式。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 “滥竿充数”辩

七、课堂小结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推荐]

1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2、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4、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积累背诵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2、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发挥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电脑时代”,各种各样的电子图书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电子图书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电子图书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此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怡(yí)情 统筹(chïu)藻(zǎ)饰 ...狡黠(xiá)诘(jié)难 要诀(jué)...蒸馏(liú)劝诫(jiè)滞(zhì)碍 ...吹毛求疵(cī)豁(huî)然贯通 ..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怡情:使心情愉快。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滞碍:不通畅。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要诀:重要的诀窍。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作者的文题为《谈读书》,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呢? 读书目的------读书方法------读书作用

2、请按:读书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作用 这三个层意给文章划分层次。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部分:(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主张:推敲细思或浅尝、或吞食、或细思 提倡:读书、讨论、作文相结合 第三部分:(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五、合作探究:

试找出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运用事例论证阐明了读书的三个正确目的,简单明了。

2、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运用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阐述了 “ 读书三个目的的具体表现”和“三个不良倾向”,使论述过程十分透彻, 增强了说服力。

3、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运用喻证法论证了“读书对经验的作用及二者关系”的观点,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也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4、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

运用喻证法论证了“好书一定要揣摩钻研才能读出味道”的观点,使说理通俗易懂,还让读者可以想像和意会。

5、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运用例证法和归论法论证了“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的观点。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 最后加以归纳,使人信服。

6、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运用比喻论证法论证了“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性缺陷”的观点。通过性质相似的事物之间的比较,进一步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读书的作用,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六、语言品析:

1、“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用“蒸馏过的水”比喻“一本好书”,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生动形象。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论述语言更为鲜明有力,句式整齐,同时起到增强语势的作用。

七、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 名言?

1、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书到用时方恨少。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八、板书设计:(见课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出示课题《不求甚解》。

二、作者简介: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含冤去世。

主要著作《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三、知识链接:

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 驳论

2、什么叫驳论文

驳论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

3、批驳的方法 ⑴直接批驳

a驳论点: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进行批驳

b驳论据:指出敌论中论据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性。

c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例:他有每天晨跑的习惯,所以他是个学习刻苦的人。⑵间接批驳 驳立结合

4、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

四、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

(1)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读书不虚心。(2)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3)陆象山读书“未晓处且放过”。4.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不求甚解”只是暂时未解,并不是“不解”。

五、合作探究:

1、文章的靶子是哪句?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作者是怎样批驳别人的观点?

第二段: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第四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3、文章举了哪些例子?引用了哪些名言?

第五段举了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

第六段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

第八段:引用陆象山语录。“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三处例证、引证,或外或中,或今或古,或正或误,信手拈来,自由骋笔,又恰到好处。选例典型,论说周到。

六、讨论质疑:

1、“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2、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七、课堂总结:

课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

七、板书设计:(见课件)

八、结束语:

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 柳永的

《蝶恋花》);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同学们,热爱读书吧!知识就是力量!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教学案

1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学会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

2、理解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由学生谈)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学生进行交流)

二、走进作者链接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检测预习:

识记划横线字要求学生注音

怡情()博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味同嚼蜡()滞碍()阐证()吹毛求疵()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归纳总结)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阐述读书的方法。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2、说说文章中作者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要求能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说明)

五、合作探究:

1、本文让你对读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六、精读品析: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并说原因。

七、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板书设计

谈读书

培根

读书目的:怡情、博彩、长才

读书方法:怀疑、理好关系、代读

读书作用:塑造人格、弥补不足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反思

《谈读书》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种种看法,正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具体的读书方法,同时归纳推断读书的重要作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以此鼓舞人们多读书。本文观点丰富,见解独到,但综合全文在倡导读收和从书中获得智慧,并加以运用。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探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诵读《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句,学生谈谈不求甚解是何意导入。

二、走进作者: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福州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1931年转入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从事中共地下活动。1934年插班到河南大学历史系,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史。1937年出版《中国救荒史》,引起史学界注意。1961年在《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又与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因面对现实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

三、检测预习:

《不求甚解》是一篇__________(体裁),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________,他的重要著作是《_____________》。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五、合作探究:

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 2 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六、精读品析:

1、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2、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书要反复读。

3、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⑴“见风使舵”新解: ⑵“班门弄斧”辩: ⑶“滥竿充数”辩 :

八、反馈检测: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藻饰 zǎo 狡黠xiá 大而无当dàng

B、诘难 nàn 咀嚼 jiǎo 味同嚼蜡juã

C、滞碍 chì 劝诫jiâ 抠字句kōu

D、轻鄙 bǐ 粗糙 cāo 吹毛求疵cī

2、在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彩藻饰 读书废时 纵观统筹

B、孜孜不倦 天资聪颖 滥加粗暴

C、独到见解 咬文爵字 豁然贯通

D、仔细揣磨 明辨是非 高谈阔论

3、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

读史使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伦理学使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总之,“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聪明 深刻 精密 高尚 有道德 善辩

B、明智 灵秀 周密 深刻 庄重 善辩

C、高尚 明智 聪慧 深刻 有修养 巧辩

D、深刻 高尚 聪慧 明智 有修养 巧辩

4、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修剪移接。

(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3)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4)“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A、(1)比喻;(2)排比;(3)比喻;(4)引用

B、(1)比拟;(2)反复;(3)夸张;(4)比喻

C、(1)对比;(2)排比;(3)比喻;(4)拟人

D、(1)比喻;(2)反复;(3)夸张;(4)引用

5、下列是有关读书或学习的名句,请在画线处默写填空。

(1),思而不学则殆。

(2)好读书,不求甚解,便欣然忘食。

(3)作者有思路。

(4)敏而好学。

6.《谈读书》是一篇____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_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全文紧紧扣住“读书”这个话题,分别从读书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B

2、A

3、B

4、A

5、(1)学而不思则罔(2)每人会意(3)遵路识斯真(4)不耻下问)

板书设计

引谬论,树靶子

挖源头,解含义 不求甚解 作诠释,亮观点

举事例,辨真伪

作结论,明方法 教学反思

《不求甚解》通过对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反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的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认为读书在于虚心和会意,反对死读或抠字句而忽视精神实质的理解,提倡观其大略地含意,提倡重要的书要反复地读,才能真正会意。这对于纠正在读书问题上不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均有积极的作用。了解本文意旨的关键是理解作者提出关于“不求甚解”真正含义。

作者首先全面了解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主张。认为陶渊明是在“好读书”“会意”的基础上提出“不求甚解”的。“陶渊明主张读书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这是古人正确的读书态度。进而作者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接着作者运用普列汉诺失和诸葛亮为例,进一步论证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从而阐述在读书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第四篇: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并掌握文章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及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生活、生命。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语言柔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蝉》(一)导入新课

介绍唐朝骆宾王《在狱咏蝉》导入新课。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小思,本名卢玮銮,祖籍广东番禺,香港散文作家、教育家。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后曾任教于多所中学和大学,有散文集《路上谈》《日影记》《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等作品,本文选自《承教小记》。

【教学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正音解词,扫除阅读障碍。(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字词学习内容)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收敛 脆弱 颤动 断续 宽恕 .....【教学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巩固基础知识,准备阅读文章。】(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对蝉原先是什么态度?后来有怎样的转变?

前:蝉的聒噪使人心烦意乱,顿生厌烦;蝉虽病弱却鸣叫了一个夏天,作者认为只不过是夏天,不值得为此歌唱,蝉却聒聒不休,作者心生疑惑与不解。

后:先是惊讶,终是赞扬。

(2)说说作者前后态度与情感转变的原因。

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的意义。朋友说蝉要被埋在地下十七年,这么漫长的时间只为出来活一个短暂的夏天,漫长的等待与短暂的生存对比鲜明,听到这些,作者心生惊讶;最后朋友又说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至此,作者才领悟到蝉生命的短暂、不易与坚持,最终被感动,进而敬佩、赞扬这只不起眼的蝉。

(3)作者由蝉的生命特征感悟到怎样的人生道理? 不管生命长短,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

【教学设计意图:熟悉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四)理解研读

学生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分组讨论,请一名同学做总结性发言。

1.这篇短文借一个小小的物引出了抽象深刻的哲理。细读文章,看看作者具体描写了蝉的什么特点?

蝉声断续、聒噪;

病蝉微弱、细小,但叫声响亮、绵长;

蝉的生命短暂却执著,深埋地下十七年,却只能存活一下夏天。2.找出《蝉》的文眼。

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3.作者写夏蝉,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抑在哪里?扬在哪里?

首先写蝉的聒噪使人心烦意乱,这是一抑,其次写病蝉的微小与病弱,又是一抑。直到朋友说蝉埋在地下十七年,只为出来活一个夏天,小小的蝉才使人惊讶,这是一扬,最后朋友又说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至此,作者赞扬了蝉的生命意义,又是一扬。

4.“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你怎样理解文末这句话的?其中 “秋风颜色”怎样理解? 秋风来了,秋天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但对于在地下埋了十七年,苦苦等了十七年的蝉来讲,秋天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虽然生命短暂,但蝉还是等待,想到这些,“我”对蝉的不敬与厌烦也就烟消云散了。

“秋风颜色”,巧妙地在人的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给人想象的空间,言少而意丰。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细致感知课文语句,在小组讨论中,不断地深入挖掘这类散文所蕴含的哲理,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品味鉴赏 写作手法 1.托物言志。

文章没有直接表白自己的哲思,而是借助一只病蝉短暂而不易的生命历程一步一步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从写蝉到写人,言志水到渠成,避免了生硬空洞。

2.先抑后扬。

短文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描写,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情感一波三折,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揭示、深化了主题,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首尾照应。

文章结尾写到 “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既点出作者被蝉的生命意义感动,又在结构上照应开头“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但已从开头的“烦”变成了现在的宽恕,形成了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

【教学设计意图: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注意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迁移运用。】 ◆《贝壳》(一)导入新课

介绍贾平凹《一只贝》导入新课。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台湾女画家、诗人,祖籍内蒙古。1981 年出版诗集《七里香》引起 轰动,代表作还有诗集《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写给幸福》等。

席慕蓉曾说,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主题。她的作品对人情、爱情、乡情描摹细腻独特,委婉动人。

【教学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正音解词,扫除阅读障碍。(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字词学习内容)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卑微 零落 一丝不苟 色泽 响彻 聒聒 ......【教学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巩固基础知识,准备阅读文章。】(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1)小小贝壳有什么值得作者去赞美的?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与图案复杂的小点,像一件艺术品。(2)作者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赞美之后,又产生了哪些联想? 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贝壳里的生命,却有一个精致、仔细、一丝不苟的居所。“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3)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主旨。

生命有限,作者提出自己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教学设计意图:熟悉课文,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四)理解研读

品读课文,揣摩文句,讨论交流。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会这句话的深刻意蕴。

此句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些的思想感情。

2.文章结尾说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和“简单” 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却是自己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的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细致感知课文语句,在小组讨论中,不断地深入挖掘这类散文所蕴含的哲理,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地对待生命。】

(五)品味鉴赏

比较两篇散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1.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2.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探究,让学生体会状物说理文章的不同之处,更加深入把握两篇文章的内涵与写作方法。】

(六)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好好地活着。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好好地活着。(七)作业布置 1.仿写练习。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2.课后要求学生读一些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第五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故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故乡》教

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明确作者是如何运用“重复”、“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

二、能力目标

1、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2、能模拟运用“重复”、“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2、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

1、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教学难点:

1、从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题的思维训练。/ 15

2、“重复”、“对比”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层,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起走进小说《故乡》,去触摸先生的喜怒情感。

二、资料助读

1、《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成集于1923年。集里收有《孔乙己》《狂人日记》《药》《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这部小说集为革命现实主义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呐喊》写于五四高潮时期,着重揭露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 15 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的革命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战斗声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地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鲁迅小说的深刻性正是从农民角度来提出反封建的要求,以革命民主主义观点来观察和解剖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2、写作背景。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当时辛亥革命虽然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

三、研读,理解文意

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疏解下列字词。注音

阴晦

脚踝

潮汛

髀骨 嗤笑

瑟索

惘然

恣睢 释义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15 无端:无缘无故。如许:这么些。鄙夷;看不起。愕然:吃惊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恣睢:放纵、放任。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思考:

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郁悒满怀。那诵读《故乡》,你认为笼罩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小说以“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情节,哪些语句能揭示出这次故乡之行给我的感受和体验?

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究其缘由是故乡景、故乡人的变化。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列一个人物表。在这些人物中,哪些又着墨较多?

归纳二十年后的闰土、杨二嫂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呢?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

整个《故乡》的色调,是昏暗、阴冷、低沉的。其中唯一欢/ 15 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无论就谋篇布局,还是就语言特色而言,笼罩着的是一种忧郁和感伤。“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着墨较多,刻画得比较详细,人物形象丰满。

闰土:外貌的变化、与“我”的距离、生活的现状、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杨二嫂:外貌的变化、行为放纵卑下、语言尖刻泼辣。

3、学生精读,把握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闰土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写他的变化。那么,作品是从哪几方面来进行对照的?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 15 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猹,“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一凄凉一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 15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人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炉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4、学生速读全文,筛选信息,为文中的主要人物写一个小结。

教师指导、点拨,并提供参考示例: 杨二嫂小结: / 15 20年前,杨二嫂开了一家豆腐店,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在店里坐着,凭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过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她的家境已难以维持原来的殷实,在种种艰辛的磨砺中,为了生存,她变得泼悍、放肆、尖刻、自私。当她见到在外20多年现在回到故乡的迅哥儿时,就虚假吹捧,尖刻嘲讽;趁迅哥儿一家搬家的混乱之际,中伤闰土,还顺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东西。

5、个性化阅读,评价人物。

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然后请学生用一两句生动的话评价人物。对交流过程中闪耀着创新光芒的见解,要予以鼓励。

教师归结学生的评价:

闰土: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砺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闰土: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15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农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四、情感体验,探讨主题

1、请学生听读全文,结合人物分析,合作研讨小说主题。归结:

有关小说主题,也即作品表现的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态度,主要看法有:

“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封建社会所扼杀。

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 15 系。

2、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你是如何看待下列理解的,请阐说自己的见解。

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

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五、布置作业

1、课下收集有关研究本文的资料,与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参照,加深理解课文的效果。

2、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教师抽查完成情况,并适当予以点评。

二、品味情感,赏析景物描写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人物的塑造,不但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还要通过环境描写那么,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处?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 15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有: 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 记忆中的“神异的图画”; “蒙咙中”想象到的图景。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贫困。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朦胧憧憬。

2、学生仔细研读文中三处景物描写,互相质疑问难,小组内交流研讨。思考: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句中“萧索的荒村”前用了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横”,请体会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活气”改为“生气”可以吗?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句中“瓦楞上”的枯草的断茎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月下西瓜地”一节的绘景奇异在何处? 教师明确: / 15 “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敝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句中的“枯草”“断茎”“寒风”“老屋”渲染的凄凉景象突出的是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此时故乡的颓败、荒芜、冷落更增加了惆怅、悲凉的情绪。这与上明丽的色彩: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颇为神奇的传说:项带银圈的英俊少年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3、学生有感情诵读并积累文中精彩的写景语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研讨探究,深层理解文意

1、教师有感情范读小说结尾的三个语段,请学生小组内交流研讨:

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作者最后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如何理解? / 15 教师点拨:

因为还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所以“我”以为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仿佛和闰土对神灵的祈求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只不过闰土的希望在眼前,“切近”,“我”的希望在未来,但对这个未来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而显得“茫远”。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2、合作探究:

“我”不愿意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象,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文中“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 教师点拨:

第一问抓住题干对这三类人生活的概括进行合理地想象和补充;第二问可以反思闰土的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生活。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我”飘泊在外,过着辛苦展转的生活,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精神落脚地。记忆中的美好精神家/ 15 园被衰败、冷漠的现实撕毁,面对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现实故乡,“我”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作者的影子,可以说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是鲁迅极度失望苦闷心情的告白,但又不等同于作者。

3、学生自由诵读,深入体悟文意。师生共同归结课文写作特色:

通过对比突出主题思想。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照,反映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照,反映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照,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对照,反映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

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运用准确的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

巧妙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使小说结构流转自如,疏密有致,浓淡相间。

四、课堂小结

《故乡》是一篇凝重的小说。鲁迅将民族与个人命运发展之惑,图画般的展示在这长长的画卷之中。既有金黄色的幸福,又有苍黄色的悲凉;既有人性的朴实善良,又有生命活力的/ 15 丧失。细腻笔法下的故乡故事,包孕着前行者的良苦用心,深刻思考。希望如地上的路的感悟,启迪我们满怀信心地去追求、去拼搏。

五、布置作业

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二十年来日趋破产、贫困,你的故乡这些年来有变化吗?不妨作一次社会调查,把你了解的情况写成一篇题为“故乡”的文章。/ 15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