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8《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长春版

时间:2019-05-12 17:3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上册 8《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长春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上册 8《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长春版》。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8《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长春版

短文二篇《为人民服务》《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演讲知识,培养演讲稿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理解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背诵课文第二段;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能够就指定话题进行简短的即兴演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范读、默读、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讨论:本文围绕主题讲了哪些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思德的高过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学重点】

1、积累演讲知识,培养演讲稿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

2、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在阅读中体会演讲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观点、见解、主张的特点,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4、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5、培养学生能够就指定话题进行简短的即兴演讲的能力。【教学难点】

1、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当你漫步于北京新华门的那段路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一行金色的大字,写的是什么?你知道么?

对了,写的是“为人民服务”,那你知道这几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么?

这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毛泽东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我们今天电视、报纸、广播里大力宣传的一个主题思想是什么?哪位同学知道?

对,就是“三个代表”具体的说就是: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内容就是为人民服务,大家爱看的“特别关注”和“七日七频道”所体现的群众利益无小事说的仍然是为人民服务。而在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的那篇演讲说的也是这样 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

(二)进入新课

1、介绍文章的背景,以及张思德的主要事迹(可上网查资料,学生介绍,师生共同补充)

2、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⑶请学生朗读课文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毛泽东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毛泽东从张思德之死,深刻地论述了“生与死这一人生的重大主题”

3、归纳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每段内容,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2段: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第4段: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第5段: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4、请大家找一下本文用到的论据作者在第2段首先引用了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把它作为道理论据来赞誉张思德的死。接着有举出张思德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指出张思德是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第3段举出了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这一事实作为又一个事实论据,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使文章很有说服力。

5、教师讲解论据之后,提问:请大家看一看本文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例证法-----精兵简政

6、在找出了本文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后,大家一起来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在归纳前先回忆一下毛泽东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本文,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对,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作了题目《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目的就是号召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同志向张思德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应当怎样归纳?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7、解决课后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体会演讲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观点、见解、主张的特点,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在了解演讲词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就指定的话题进行简短的即兴演讲的能力。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体会演讲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观点、见解、主张的特点,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

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944年9月,针对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事迹,针对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的状况,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这一演讲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直到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伍中,仍然有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为什么一篇如此短小的演讲词竟会有如此巨大的震撼力与感染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深入探讨这篇演讲词,从而感知演讲词的特点。二 巩固复习

1这篇演讲词主要表明了什么见解?

2围绕为人民服务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3教师小结:结构清晰,逐层递进,摆事实,讲道理,启发着听众逐步认识到要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军的信心和勇气,体现了论证的严密。

三 精彩挑读

1找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2思考问题:

(1)人死的意义有不同,按司马迁的观点有哪两种不同?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毛主席引用了司马迁的话评价了两种生死观,朗读并分析引用的作用。

(证明人死的意义有不同,使演讲更有说服力,也引出了下文的观点)(3)什么样的人死是重于泰山的?什么样的人死是轻于鸿毛的?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4)由此,演讲者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教师小结:句句深入,有理有据,启发听众认识到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4当堂成诵。四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与句的关系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2师生交流。

3教师小结:这篇演讲词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朗,能够启发听众深入的思考,逐步接受演讲者的观点。五 深入思考 1分析例句: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1)你从这句话中了解到了哪些内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这两方面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怎样看出来的?(因果)(3)“因为----所以”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恰当的运用了表因果关系的词语“因为„„所以”准确的表达出了为人民服务和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的关系。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

2动手找一找:圈点勾画出课文中的复句,根据关联词语标注其分句之间关系。3师生交流

5教师小结:关联词语的使用,使分句与分句之间逻辑性强,表述准确严密。

6总结:这篇演讲词在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句子内部,处处都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启发着听众的思考。

六 品味语言 1自由朗读全文(1)找出这篇演讲词在语言表达方面你最欣赏的语句。(2)这篇演讲词在语言上除了严密外还有什么特点? 2 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语句。

3教师小结,主要通过分析修辞方法及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使用来品味语言特点:

(1)修辞方法:排比句可以增强语言气势,突出演讲者感情和观点。在演讲词中还常用到反问句、双重否定句、感叹句等来抒发演讲者强烈的感情;其它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反复、对比也是演讲词经常会用到的,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会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

(2)修饰限制性词语:使语言更加准确。经常还用到的有“大约”、“可能”、“也许”、“几乎”等。4 师生共同归纳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有表现力。七 总结演讲词的特点

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由谈。2教师进行总结:

(1)有针对性。要考虑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么问题。(2)有启发性。要通过充实的内容、严密的逻辑,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词需要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3)有感染性。由于演讲词是说给听众听的,因此语言要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演讲者能够结合现实,与听众作情感上的交流,以情动人,无论议论、说明还是记叙,在字里行间应该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感。八 拓展-------一分为钟演讲会

1学生看“八荣八耻”漫画,理解漫画内容,针对社会现象,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向同学发表一分钟演讲。要求:(1)表述要严密,可恰当运用关联词语;

(2)语言有表现力,可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选取不同的句式。2一分钟演讲会(召开之前给一定时间思考)3 教师小结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先发表议论后归纳论点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体会论述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清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意义。【学习重点】

1、能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2、把握文章层次,学习本文清晰严整的行文思路。【学习难点 】

理清课文层次,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这篇文章节选自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的第十部分,全文收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于 1949年3月5日 到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当时,解放战争迅速发展,从1948年9月起,先后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百万雄兵准备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蒋家王朝虽还在顽抗,但已无法挽救其覆灭的命运了。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夕。在这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及时提出了全国胜利以后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这个讲话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起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二、检查预习。

l·注音,解释。

薄()弱

不骄不躁()

渺()小 捧场

2·根据“理解·分析一”的提示,给每句话标上序号,并划出层次,归纳层意。

明确:全文共22句,可分三层:

⑴提出问题(1一3句):

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革命即将胜利,国际意义伟大,巩固胜利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提出巩固胜利需要很久的时间,花费很大的气力。

⑵分析问题(4一11句):

分析巩固胜利的艰巨性,长期性。

解决问题(12一22句):

指出巩固胜利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三、研习新课。

教读课文第一层

提问:开头3句话,提出了问题,哪句是重点?

第l句中“很快”,说明时间很短,突出革命形势发展迅速。(事实上,3月召开七届二中全会;4月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5月解放上海;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很有预见性。)

第2句中“将冲破”说明革命力量锐不可当。(“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是从世界革命的角度讲的,突出了中国革命的国际意义。)

第3句中“很久的时间”,说明巩固胜利的长期性,“很大的气力”正揭示了巩固胜利这一间题提出的作用。

2· 教读课文第二层

明确:“糖衣裹着的炮弹”(比喻),用来形象地比喻资产阶级拉拢腐蚀革命者的手段,揭穿了资产阶级的阴险、恶毒。

为什么巩固胜利需要“很久的时间”,“花费很大的气力”呢?请默读第二层,考虑其外部原因是什么,内部原因又是什么?

小结

事实证明,全国胜利以后国际上也好,国内也好,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十分激烈。毛泽东同志当时就告诫全党:“我们必须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3· 教读课文第三 层

在解决问题部分,作者把夺取胜利比作什么?阐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作者连用了两个比喻: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第一步”与“万里”,“序幕”与“长剧”,形象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整个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阐明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没有任何因为革命胜利而骄傲、而停顿不前的理由。这段话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夺取全国胜利后应该怎样巩固胜利?作者的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进行了上述分析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巩固胜利的观点(中心论点):“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有密切的联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指思想作风,“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思想作风是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基础;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又是思想作风的表现。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坚持两个务必的有利条件:有批评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武器,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 补充周总理艰苦奋斗的事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一件中山服

我们从照片上电影里经常看到周总理穿着一套灰色的中山装,是那么的合身,那么的整洁,但谁能想到,这套衣服是几经缝补的。袖子补了又破,破了又补,补钉已有袖子的三分之一大了。给周总理缝补衣服的工人师傅说:“几十年来,总理做了几件衣服,我们记得清楚;但是给总理补衣服的次数却无法数清了。”有一次,要接待外宾,总理很风趣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同志,我今夭该穿哪套‘礼服’了。”当总理接过衣服正穿的时候,这位同志指着衣服上一块织补过的痕迹说:“总理,您这件‘礼服’ 该换换啦!”周总理笑着说:“这满好嘛,穿着补钉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客人。”又说:“织补的痕迹不要紧,别人看看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

最后,毛泽东用了“我们能够„„”,“不但„„还„„”,“不但„„而且„„”,一层进一层地充分表达了共产党人蔑视帝国主义,蔑视资产阶级的伟大气魄和建设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解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也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预见。

教学小结

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安排结构顺序的。开头介绍形势,指出革命即将胜利的现象,然后提出巩固胜利的间题,简洁明了,针对性强,为什么要提出巩固胜利的问题呢?文章在第4句开始分析问题,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先分析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新特征、新特点,一方面是故人的'怀疑'和对失败的不甘心,另一方面是党内可能生长四种不良“情绪”。文章指出,资产阶级可能会变换手法,用“糖衣炮弹”,来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明确了这种情况将要出现的危险性,因而可以说作者高瞻远瞩,富有预见性。然后作者提出了谆谆的告诫,“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并进一步论述了夺取全国胜利和巩固胜利的辩证关系,说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而“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心论点(两个“务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使文章的说服力极强,最后作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全党发出了庄严的号召,总结了全文。全文气势连贯,结构紧凑严密,充满了逻辑力量。

结合“理解·分析”第三题分析比喻说理的作用。

明确:比喻说理是本文的重要说理方法,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3· 比较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不同点,加深对议论文的感性认识。

明确:

表达中心的形式不同。记叙文靠事件的具体叙述和形象生动的描绘来表达。议论文主要通过深刻的分析,摆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论述。如本文对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摆出了有说服力的证据(资产阶级的捧场和怀疑、帝国主义的估计、党内的四种情绪),论述了巩固胜利的艰巨性、长期性,从而使人确信坚持两个“务必”的正确性。

文章的结构安排不同。记叙文的结构主要依据事件的发生发展,由事件的演化形成层次。议论文则往往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方法形成层次。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8《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长春版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全文的脉络,理解文章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及表达能力。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教学重点】

1、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并理解欧阳修阔达高尚的胸怀。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体会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教学难点】

1、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

2、体会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为主,适当辅以讲授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高若讷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另外他还和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2、写作背景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3、出处: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三、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 1、读准字的音

环滁(chú)

琅玡(láng yá)

林壑(hè)

辄醉(zhé)

林霏(fēi)

阴翳(yì)

伛偻(yǔ lǚ)

酒冽(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觥筹(gōng)

2、文言知识:

(一)虚词注解 “而”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11.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 Ⅱ.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 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二)“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三)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3.名之者谁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4.自号曰醉翁也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6.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7.杂然而前陈者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8.太守宴也 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四)古今异义词

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五)一词多义 1.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暮而归:回来 2.谓:

太守谓谁:为,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3.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 6.而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六)特殊句式 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2.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庐陵欧阳修也。(“也”表示判断语气。)3.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七)成语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峰回路转】 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

②今常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水落石出】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山肴野蔌】 野味和野菜。亦作「山肴野湋」。【风霜高洁】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前呼后应】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四、朗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

五、疏通全文大意。可先给学生译文,但不需细讲,只了解大概即可。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看吧,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散发着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浓荫遍地;西风起,霜露降,天空显得空阔明亮;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酒水清,各式各样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是说有人弹琴奏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然而,鸟儿只懂得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

1、第一段:

秀,秀丽。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翼,像鸟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临,靠近。名之者谁? 名,取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 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2、第二段:

开:散了 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拢。芳,香草 发:开 秀,开花,这里指滋长。落:减少 出:裸露 暮而归 归,返回。

译文: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

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3、第三段:

歌,唱歌(名词活用为动词)临溪而渔 临,到。酒洌:酒水清。杂然而前陈者 陈,摆开。

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

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

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

4、第四段:

已:不久。太守归 归,回去。从,跟从。翳,遮盖。鸣声上下 上下,高处和低处的树林。醒能同其乐 酒醉后神智恢复正常状态。太守谓谁 “谓”通“为”,是。

译文: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北宋)

何谓“醉翁亭”?

(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乐在赏山水

(三)乐在与众人醉

(四)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以乐掩其郁)“醉翁” 主旨——→与民同乐

三、写法探究

1.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四、小结全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五、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练习册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欧阳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画卷,抒发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如何上好这一课呢?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按照过去的传统做法,通常是“读——译——析——背”这一方法,学生再这样一层不变的模式 下学习,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因此我决定换一种模式。

这是一篇写景为主的散文,根据这一特点,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写景的一般写法,再来体会欧阳修是如何写景的。看看作家欧阳修描写景物有何独到之处。通过学习的一段,学生得出描写景物的一个方法:由远及近、从总体到局部。通过学习的二段,学生又得出这样的结论: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描绘。通过学习的三段,学生又有新感受,写景时要有叙事,把景物和事件联系起来,才能表现文章的主旨。通过学习的四段,学生知道,写景时要适当的抒情,只有抒情才能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看来,不同的教学设计,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教案 长春版1

18.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课文内容。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孔子世家赞》

一、导入新课。

教师饱含深情地背诵初一时学过的《〈论语〉八则》,吸引学生齐声同背,从而开始教学。

二、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顾、介绍孔子、司马迁与《史记》。

三、研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行朗读课文,画出理解有困难的词语、句子,教师巡视,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及停顿、语调等。

(2)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提示学生注意下列加点词语。心乡往之:通“向”。适鲁,观仲尼庙 :往,去到。诸生以时习礼其家:按时。当时则荣:当(他们)活着时。

则已焉:通“殁”,死。传十余世: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学者宗之:拜……为宗师。

(3)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2.探究下列问。

(1)本文是司马迁叙述孔子生平事迹后所作的评论,讨论:本文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先引《诗经》中的诗句以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接着展示孔子遗风,以表向往之心;最后以君王等来衬托孔子的影响。

(2)文中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从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心乡往之”是主旨句。这里可看出作者对孔子的敬仰、推崇之心。

(3)作者讲到“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同学们也曾学过《论语》中记录的孔子的言行,你们从这些言行中可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人?

明确:学生可结合所学的孔子语录来谈。

(4)“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孔子的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历史中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即便是今天,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思想、行为仍可看到孔子学说烙下的印迹,请同学们列举一些例子。明确: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加以引导。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是的,孔子学说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在写作《史记》 时已预料到了,将孔夫子称为 “至圣”既表达了推崇之心,又 是对孔子的最高评价。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本文。

2.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写作一篇研究文稿《我看孔子》。《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一、导入新课

由上次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为了维 护封建统治,从汉武帝开始,历朝各代统治者都把孔子学说作 为正统思想,如果有人胆敢说出自己的主张,便被诬为异端邪 说、毁圣叛道,就要被严酷地制裁。在这 制统治下,仍有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明代的李贽便是其中之一。

二、利用多媒体展示孔子故里的系列图片及各朝代祭孔的有关文字、后世对孔子追封的称号。

三、介绍作者

李贽(1527—1602),号卓吾,泉州晋江人。明代中叶的重要思想家与文学家。他思想解放,敢于抨击封建社会传统道德 与教义,被封建统治集团视为异端,屡遭迫害。后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下狱,自刎而死。

四、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要求读顺句子、读准字音,画 出不懂的词语、句子。(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词句。吾亦以为大圣:认为……是。强不知以为知:不懂装懂。

矇聋:目不明曰矇,耳不聪曰聋。这里指道学后辈小子们只知听信儒先父师之言而不会独立思考,如同瞎子、聋子。

(3)学生结合注释,练习翻译课文。2.师生合作探究下列问。

(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驳论的主要论题是什么?是用什么来批驳的?

明确:论 :“人”与“吾”皆以孔子为大圣,以老、佛为异端。以孔子自己的话作为材料,揭穿世代相传的所谓“大圣”和“异端”,只是儒先们的臆度之言,与孔子的话并不一样。这样,就用有力的论据,驳倒了对方的言论。

(2)作者最后一段连用四个 “从众”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明确:短短的几句话中,连用四个 “从众”,意在反复申明,事孔子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仅仅是一 “从众”行为。因为作者 “虽有目,无所用矣”,所以把这些话 在 “孔子像”上,与其说是 “事之”,不如说是 “批之”。

(3)本文在当时被看做是“毁圣叛道”,你是 同意这种看法?结合课文,谈一谈作者所毁的、所叛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作者所毁的、所叛的并非孔子学说本身,而是后世学孔的道学家盲目崇拜孔子,用封建礼教使人们变成一个模样,短从而丧失个性。

(4)本文将封建卫道士的面纱彻底揭开,使人们意识到统治者的真正用心,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达到这样的批驳效果的?

明确:①文章全用反语,层层剥开了“人皆以孔子为大圣”的原因。②巧妙地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进行批驳。

3.“从众”是治学的大忌,不“从众”才能获得真知灼见。然而,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又常常习惯于“从众”,很难改变。结合你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你对“从众”的看法。

五、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反封建的勇士——李贽坚韧不 的彻底斗争精神,同时思想上受到深刻的启迪: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勇敢地开拓创新。

七、布置作业

1.熟读《短文二篇》。2.抄记课文中的重点实词。

第四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8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时

○教学内容

教学《行道树》: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文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①自读,发现问题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筛选、整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堂发言。

③堂讨论,确定思考题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与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宽与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次真好》: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文

独立思考。出示思考题: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③堂集中讨论、解答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事。略写的有六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与赏析

在整体感知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思考题: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与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

15《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主要以求职与读书为主题,《谈读书》从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三个角度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不求甚解》在批驳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主张。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对于课文的阅读,应该以此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允许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鼓励他们去补充创新,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

1.知识与能力:识记字词文常知识。2.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习并掌握文中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反思自己对读书的认识,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两课时

1.课题导人。①解释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意思。②一般的人们是怎样理解的?作者又是怎样理解的呢?找出“不求甚解”在文中的含义。认真读课文。

2.浅析论据。为了进一步强调“不求甚解”的含义,课文中运用了很多例证、引证。试找出来,说说这些例证和引证有什么作用。

普列汉诺夫(例证):强调读书要虚心,还要活读书,理解其精神实质。

诸葛亮(例证):说明读书要广泛阅读。全面了解。

陆象山(引证):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因小失大,不懂的地方暂且放过。

3.学生发问。①不求甚解是不是就表示读书可以马马虎虎?(2)陆象山说“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如果这样读书,是否会让我们失去一股不怕困难的钻研精神?③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会不会是走马观花式的读书?

4.总结思路。用完整的文字表述此杂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了解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基础扫描

1.范读正音,了解词意。放范读录音两遍,第一遍,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音。

怡情(yí)

统筹(chïu)藻饰(zǎo)

狡黠(xiá)诘难(jiã)

咀嚼(jǔ juã)

蒸馏(liú)

聪颖(yǐnɡ)滞碍(zhì)

睾肾(ɡāo)劝诫(jiâ)

吹毛求疵(cī)要诀(juã)

豁然贯通(huî)迂腐(yū)大而无当(dànɡ)第二遍掌握下列重点词语的含义。

藻饰:修饰文辞。怡情:使心情愉快。狡黠:狡诈。诘难:诘间,为难。滞碍:不通畅。

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

四、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1、的正确目的;(读书足以怡情——全凭观察得之)

2、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使能无知而显有知)

3、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五、名段品味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 大而无当。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几句话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这几句话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这几句话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

六、研读课文

学习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揣摩文中的这几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1. 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用归纳法证明观点。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2. 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观点: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作用: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3. 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观点:读书与经验的作用及关系。用比喻证明观点。4. 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

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七、体验反思

对于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

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鲁迅的“随便翻翻”

一广泛的浏览式的读书方法。

鲁迅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拿来翻一下,或看序目,或读几叶内容,不费力,不劳神,往往在看非看不可的书籍觉得疲劳后,拿来消遣。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二、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福州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1931年转入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从事中共地下活动。1934年插班到河南大学历史系,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史。1937年出版《中国救荒史》,引起史学界注意。1961年在《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又与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因面对现实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

三、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

四、文体导学 简介驳论文的知识 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 驳论 2.什么叫驳论文

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3.批驳的方法

⑴直接批驳

①驳论点: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进行批驳

例:《不求甚解》“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曲解了不求甚解的含义 ②驳论据:指出敌论中论据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性。

③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例:他有每天晨跑的习惯,所以他是个学习刻苦的人。⑵间接批驳 驳立结合 4.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

五、理解思路 第一部分(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 的两层含义。

第三部分(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

第四部分(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六、研讨课文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讨论:

① “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② 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样论证方式?

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驳论的论证方式。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 “滥竿充数”辩

七、课堂小结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 8《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长春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上册 8《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上册语文工作计划 2011、8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为十年级一班,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作业是抱着敷......

    九年级语文上册 11《强项令》教学设计 长春版

    《强项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练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含义,疏通文意。 2、了解董宣人物性格,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讨......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强项令》教学设计长春版

    《强项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练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含义,疏通文意。 2、了解董宣人物性格,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讨论等......

    8、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5篇)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 及蕴含的哲理,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

    8《短文两篇》(日、月)教学设计范文

    《短文两篇》(日、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本文情词恳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叙事,表达流畅而自然,言辞中肯而声情并茂。开头分析蜀国面临的形势,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中间回顾往事,追忆诸葛亮自己以身许国的经......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教学案

    1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学会搜集资料、处理信息。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