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票应该这样发》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佚名
教学目标
1. 能听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住要点。
2. 会围绕中心列出说话提纲,按要点把事情说清楚。
3. 感受先人后已、关心他人的好思想。
重难点
重点:听清录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得有条理。
难点:讲清自己的观点,围绕中心组织好语句,讲得有条有理
1.揭示课题。
2.学生自学“听说要求”和“听说提示”,明确本次听说训练重点。
自学课文1-2部分,讨论两个问题:
(1)这次听说训练的要求是什么?
(2)这次听说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3.指导听说训练。
(1)听录音,边听边记要点,听完后说说发电影票为什么会引起争论?争论中有几种发电影票的方法?
(2)同桌互说。指名向全班同学说。评议说的内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
4.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教师提出要求:你认为应该怎样发电影票?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列提纲,准备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分小组讲述,评议是否说得有理,语句是否通顺。
(4)指名发表自己的意见:电影票应该这样发?全班同学评议。对于学生意见中反映出来的好思想,教师适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教师要学会宽容,允许孩子有多样性的做法,不要轻易给学生的做法加上“觉悟不高”等帽子。
《电影票应该这样发》教学设计
第二篇:字词教学,原来应该这样 做 研修日志
字词教学,原来应该这样做
今天我听了杨老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的讲座,感受颇深。通过她的讲座,发现自己在教学中有些常用的识字教学方法竟然是漏洞百出。今天高兴得很,因为这个讲座让我明白,小学字词教学应该这样做。结合这次讲座,就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字理教学贯穿始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从杨老师的讲座中,发现她所说的案例中有一种策略是字理教学法,她说:“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习。”想想我们,现在正进行小学生字理教学研究,这说明,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值得大家研究、摸索。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我一定要将这个教学方法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记得上周五我教孩子们学习了“手”字,由于课上没有重点指导识记这个字,导致在作业中,孩子们将这个字多加了一横。这个现象让我很是费解,实在不了解为什么孩子们会写错。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先解决问题才是重点。我从参考书中发现,这个“手”字是有讲究的,其实,这“撇、横、横”指的是人的五个手指,这一“竖钩”是人的手掌往下的一截。课堂上,我将这个图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一点一点的讲解,一笔一笔的画着,到了听写时,将孩子们没有一个写错这个字。现在结合讲座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心中窃喜。
二、生活中识字,有利于孩子们识字量的积累。
今天的学习学习到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的几个好方法:认识班中同学的名字,了解名字的来由;认识教室和家中的各种物品的名称、用途。黑板、玻璃、笤帚、簸箕;认识学校里、花园里各种花草树木的名字、形状。松树、杨树、柳树等等一系列的途径,真是捡到一个大宝贝。心中甚喜。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贵在坚持。
在讲座中提到那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长期坚持进行语文实践,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持续不减,语文积累丰富,语言运用能力强。这些,可都是我期盼孩子们身上也能有的东西。这个环节我反复听了几遍,受益匪浅。想想看,每天积累一点点,每节运用一点点,这一个又一个的一点点,孩子们积少成多,真正运用就能自如发挥,这不是“厚积薄发”的真正体现吗?这真是我应该马上消化,就可以立即计划,逐步实施了。心中狂喜。
啊呀,今天的收获真是不少,喜欢上这样的实例讲课内容,也喜欢上这样的学习方式。
第三篇:《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执教:八达小学 李蓉晖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⑴熟读古诗
⑵理解诗意
⑶想象意境
⑷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四、指导自学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七、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
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
老师也想当场背一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来,行吗?
八、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找一两首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第四篇:《大人们这样说》教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2、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出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投影仪。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
(以图片形式展示赛龙舟、舞龙灯、北海的九龙壁)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图片的名称吗?你发现这些名称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回答)那么龙在你们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哪?那同学们你们见过龙吗?关于“龙”大人们是这样说„„
齐读课题质疑——大人们会说些什么?(生回答)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小组合作解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生字新词你都认识了吗?让我们开火车的形式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纠正)2)齐读生字新词。
3、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关于“龙”大人是怎么说的呢?
4、学生自由回答,评价。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龙”在大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汇报: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
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通过学生默读,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龙”在不同人心目当中的不同形象体会“龙”的深刻含义,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小结。)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读了这篇小文章,你认为那一段,那一句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齐读:在美读中体会作者的强烈民族自豪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文章主题自然水到渠成)。
“龙”象征的我们腾飞的中华,那么你再来开动脑筋继续想一想“龙”还有什么含义呢?(自己续编,然后小组交流。)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龙”象征的腾飞的中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腾飞的中华龙是怎样震惊世界的。(播放课件——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事业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中国正在不断的腾飞,不断的进步。)
看到中国各项事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想说点什么吗?(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老师指名回答)
(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发生的变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
五、本课小结
本课围绕“龙”这个主题分别讲述了“龙”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赋予它深刻的含义:龙象征着腾飞的中华民族,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理解龙的含义并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六、布置作业
1、把这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听。
2、用你知道的事实,试着在第五段后面继续写几句。
3、谈谈你作为“龙”的子孙又有那些感想。
七、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 龙——腾飞的中华
八、教后反思
以图片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文章的特点,以形象,直观,新颖的表格形式概括课文内容。并由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由续编课文,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以直观的影视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中国正如巨龙般腾飞。
第五篇:这样做不好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孩子们,上个星期,老师去南湖公园是里玩。南湖公园里绿树成阴,碧蓝的湖水像一块蓝宝石,美丽极了。老师玩得可高兴了。可是后来,老师看到一幅不好的景象,心情一下了就糟糕透了。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吗?(出示幻灯)谁能说说?(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把垃圾扔在清澈的湖水中,这样做好不好呢?(跟师读课题后,翻开书再指读)
孩子们,乱扔垃圾的行为是不好的。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不好的行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交流图片1
1、(出示图片1)请孩子们认真观察,图中的三个小男孩在做什么事情?(踢足球)他们在哪里踢足球?(草坪)孩子们,我们的图片上有四个字,读完以后,你就知道三个男孩在哪儿踢足球了。(教师带读)
2、孩子们,公园里的草坪是园丁叔叔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它不但可以让我们观赏,还可以使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三个小男孩在上面踢球,这样做好吗?(齐读课题)你看到小男孩在做不好的事情,你会怎样做?告诉他们不能那样做,就是去劝说他们。(板书劝说,带读)你会怎样会劝说他们呢?(提醒学生态度要温和)
3、在同学们劝说三个小男孩的时候,有一位大姐姐也来劝说他们了。大姐姐会怎样劝说他们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交流交流。
4、谁来当大姐姐劝劝三位小男孩?(在学生的劝说下,老师相机归纳总结劝说的要求:有理、礼貌、温和)
5、从大姐姐的身上,我们知道了在劝说别人的时候,要做到:有理、礼貌、温和。你们能演演这个故事吗?(指名学生表演)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一会儿来评评他们的劝说有没有做到有理、温和、礼貌。
6、学生表演、评议。
三、交流图片2
1、在小朋友们有理、温和、礼貌的劝说下,三位小男孩离开了草坪。草坪上的小草真感谢你们!小朋友们有了什么收获?老师从小朋友们们的身上,也有了收获,明白了当看到别人做的事情不对时,要去劝说别人。有一位在草坪上踢足球的小男孩,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回到家,也看到了别人在做一件不好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2、学生看图描绘画面。(从哪儿看出阿姨浪费水)
3、看到阿姨在浪费水,我们应该怎样做?(劝说)阿姨是大人,你们敢去劝说她吗?我们班的同学真勇敢,劝说别人时,还要大胆。
4、要怎样劝说阿姨呢?同桌的两个同学来演演。一个同学扮演阿姨,另一个同学扮演小男孩,扮演小男孩的同学要注意,劝说阿姨的时候,要做到有理、温和、礼貌、大胆。扮演阿姨的同学要好好想想,阿姨会说什么?(学生同桌表演)
5、汇报,预设:如果我是阿姨,我会说“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情,我用的是自己家的水,不用你管。”那你又怎样劝说阿姨呢?
四、拓展
小朋友们真聪明,劝服了阿姨,能不能劝劝我们身边的同学呢?(出示图片)他们在做什么不好的事情?你怎样劝说他?
走出校园,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不好的行为。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短片。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告诉老师,短片中有哪些不好的行为?(学生欣赏、汇报)
孩子们,不文明的行为随时都在我们的身边,看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有理、温和、礼貌、大胆地劝说。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我们的身边,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