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沪教版音乐 五年级下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窦 献 江
中三家镇中心小学 第一课 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雨花石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雨花石》是一首风格浓郁的河北民歌,描写了淳朴的农村孩子勤劳,快乐的学习生活的场景。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着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小学二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说来个性强,爱“占尖儿”,不爱学习。通过本歌的教学,要使学生懂得做一名好儿童,学习相互帮助,学习农村孩子勤劳爱学习的好榜样。三.教学目标:
1、用轻松,愉快 昂扬的声音唱出《雨花石》的自豪感。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3.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掌握。五.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六.教学过程:
(一).练声: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2.基本训练
动物练声曲
(师)小猫 怎样
叫
(生)miao miao miao 小鸭 怎样
叫
ga
ga
ga
火车 怎样
叫
wu wu
wu。
(二).新歌教学:
(1)听歌曲录音磁带,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旋律:(2)教师出示课本图片,再听歌曲一遍。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交流:“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4)教师范唱,初步学唱歌曲:(5)教师弹唱带学生试唱。
(6)教师告诉学生歌曲处理的地方:如,唱到第二、三句,情绪要愉快、昂扬。(7)幼儿跟着歌曲录音一起唱,教师及时纠正不足之处。(8)教师弹奏学生唱。
八.音乐教学活动:表演活动创编
(1)请愿意唱给大家听的学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并演唱。(2)教师即兴教动作,学生自己根据动作创编。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 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是冼星海创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最后两句“只怕不抵抗”的歌词,扩充了乐句、突出了主题,更加深了歌曲的感染力。爱祖国、爱人民是每个时代都要弘扬的主旋律。对于处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来讲,抗日战争时期是陌生的。他们仅仅知道日本鬼子这个词语,对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罪行、中国人所遭受的耻辱了解甚少,对那个时期所产生的英雄、音乐家、抗日救亡歌曲也了解不多。针对这一情况,从激发爱国热情、抒发爱国情怀为爱国行动入手,通过欣赏、演唱、了解相关文化等教学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三.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2、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三句“只怕不抵抗”的唱法。五.教学准备: 录音机
抗日战争课件视频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激趣法:运用各种学习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听《共产儿童团歌》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师:刚才我们听着《共产儿童团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教室,歌声又把我们带回了革命战争年代。60年前一个叫海娃的儿童团团长,他经常给八路军送鸡毛信,没想到有一次半路遇见了日本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把信拴在羊的大尾巴上,海娃凭借聪明和机智保住了鸡毛信。根据鸡毛信所提供的重要情报,八路军一举歼灭了鬼子,还活捉了日本司令,你们说海娃是不是一个小英雄呀? 师:现在我们成立一个雏鹰战队,一起走进时光隧道,回到抗日战争年代一起去打鬼子(三).难点学习:
1、要打鬼子,必须先练好枪法,拿出手枪,跟老师瞄准。XX XX | X 0 | XX XX
| X 0|(手枪)叭
练好手枪,接下来练冲锋枪: X.X|X X| X.X|XX X.X |X-| X 0|
2、口号练习
XX
X X | X
0X|
X -| X
X
| X-| 不怕 年纪 小
只
拍
不
抵
抗 X.X |
X X
|
X.X
|
X X X.X |X -| 只 怕
不 抵
抗 只
怕
不
抵 抗
3、唱难点句
为了让口号更嘹亮,我们把它唱出来,跟老师唱,跟琴唱 12 13 |
103|-|
36| 1-| 10 不怕年纪
小
只
拍
不
抵
抗 3.5 |6 |
1.6 |2 3.2 |1 -| 只 怕
不 抵
抗
只
怕
不抵
抗
看一下,这两句口号,你们发现了什么? 4、学唱歌曲
师: 敌人就在前方,看我们怎么对付 出示:
5 |
0|
13| 0 | 一刀
斩
汉
奸
一
枪 打 东 洋 男生唱,女生唱,齐唱。
师 : 我们胜利了,个个都是好样的,听喇叭吹响 了,铜鼓敲响了,老师想用一首歌来慰劳你们这些小英雄。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5介绍作者:洗星海(四).听跟唱歌曲
八、音乐教学活动:表演歌曲
为了庆祝雏鹰战队的凯旋归来,我们将举行庆功会,让大家讨论如何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这首歌。
教学结束;真不愧是雏鹰战队的小英雄,个个机智灵活,从你们身上老师仿佛看见当年的那些小英雄,老师相信你们会像雏鹰一样勇敢,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将来用扎实的科学技术建设我们的国家。小英雄们建设祖国的号角吹响了,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拍,唱着歌曲《只怕不抵抗》一起走向校园.第二课 春意融融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斑鸠调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斑鸠调》是一首活泼短小的儿童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 年代一直深受儿童的喜爱。4|2拍,歌的节奏对称规律性强,有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组成,结合生动的歌谣体歌词,形象的刻画了小朋友天真爱动的性格特点。跳绳活动是左右两只手和左右两只脚都同时操作且有一定节奏的活动。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左半脑和右半脑协调发展,还可培养孩子具有规律性节奏感,使儿童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全面发展,爱上运动。三.教学内容:
1、表演歌曲《斑鸠调》和学唱歌曲《斑鸠调》。
2、复习巩固走与跑组成的节奏,并练习创编2-4小节 四.教学目标:
1、巩固走与跑的时值,并准确的读出节奏,通过创编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与大家一起整齐的演唱歌曲,并用歌曲与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五.教材分析:《斑鸠调》是一首活泼短波折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歌曲的节奏规律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形象生动、活泼,是多年来深受儿童们喜爱的一首歌曲。
六.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自己创作歌词 七.教具准备:录音机等 八.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九.教学过程:
(一)、听《其多列》做动作进教室。(二)、师生问好
(三)、新授课
1、聆听《快乐的一天》中的两个片段《上学去》和《静静睡》⑴《上学去》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段音乐,请大家打开书本第8页,请小朋友们在听第一段音乐时找一找书上的五副插图中那副插图正好表达了音乐所描绘的故事。生:上学去。
师:真棒!这个音乐所表现的正是我们上学去的情景,音乐非常的欢快,跳跃,说明我们小朋友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生:开心的,快乐的,愉快的 ⑵《静静睡》
师: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帮个忙了,大家看这第五副图,妈妈在哄小朋友睡觉,那么这副图如果用音乐来描绘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呢? 生:温暖的,舒服的,感动的,甜蜜的,师: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播放音乐)
师:哇这个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果然是非常温暖,我们好象都睡在妈妈的怀抱里了。这快乐的一天啊,除了上学去和静静睡之外还包括很多,比如上课,做游戏等。
2、学唱歌曲《斑鸠调》 ⑴初次聆听歌曲
师:请大家注意了这是什么音乐?(弹奏下课的铃声音乐)生:下课的铃声
师:很好,啊,下课了,张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在跳绳,老师也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来了。⑵念歌词
师:大家看我跳的多开心,哎,先看老师在做什么?(栓铃铛)生:把铃铛绑在绳子上。
师:对了,这也叫栓铃铛,就是绑铃铛,系铃铛的意思。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仔细听哦,学会了你们也可以边唱边跳了。(念歌词跳绳)
师:好,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条绳子,一起跟老师边念边跳吧!
⑶学唱歌曲重点解决跳进,启发学生感受“小绳”的轻巧与灵活,从而体会在演唱中应轻巧跳跃
⑷学生随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学生可自由加入动作表演)。
十、音乐教学活动:创编歌词选出创作较好的歌词全班有表情的演唱。教学结束:师:小朋友们,老师看着你们一天天长大,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但我希望你们过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快乐的上学,快乐的游戏,快乐的入睡。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 《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把心儿种在春天里》是一首3|4拍 大调式的儿童歌曲,全曲有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通过拟人的手法把小鸡栩栩如生的描绘的会做早操,诙谐幽默,平易如口语似的形象化的歌词,道出了健康的真谛。充满着动感和活力。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争强好胜。他们大都喜欢唱歌,乐于表演,模仿能力较强,但又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们有着无穷的力量,他们爱发现,爱思考,爱创新。小脑瓜里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时常会给课堂带来精彩,这首歌就非常的适合他们爱动的性格。三.教学内容:唱一唱:
《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听一听:
《春到沂河》 编一编:
《爱唱歌的鸟》
四、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学习节奏,感受节奏、体会节奏,学习将节奏引入生活和学习中;在生活和学习中掌握运用节奏和写作节奏;
2、学唱节奏活泼欢快的歌曲,理解歌曲的旋律是由节奏和音符构成的道理;学习用简单节奏和简单旋律。
五、教学重点难点:把动作记住和边唱边跳《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欣赏法:就是聆听歌曲旋律,来表达感受。激趣法:运用各种学习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进入课堂,师生问好:(一连串的琶音)师:
345-
小 朋
友们
好!生:
毛 老
师 您
好!
(1).音乐律动。(律动音乐《健康歌》)
整队,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旋律。(2).复习歌曲《跳绳》。
(3).歌曲新授:师:刚才老师带领小朋友活动了一下身体,舒不舒服呀,每天的课间操是给同学们培养锻炼身体的,小朋友的身体锻炼后就会越来越强壮,今天老师带来个一个小动物学小朋友做一做早操,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出示课题:《把心儿种在春天里》。4.学唱歌曲:
(1).磁带范唱,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唱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 中的错误。
(4).跟着伴奏带演唱。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八、音乐教学活动:舞蹈动作加入:教师根据歌词改编的,要比较的生动形象。
教学结束:分组上台表演,如果可以表现力强的同学便唱边跳。
第三课
弦歌悠扬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我是一粒米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歌曲《我和提琴》是一首三段体的叙事性儿童表演歌曲,每段结尾的旋律都根据内容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用拟人的手法劝告小朋友要节约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本课是在音乐审美感知探索的基础上,加深对音乐美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音乐审美创造的阶段。创编表演唱《我和提琴》正是歌曲学唱的延伸与拓展,通过歌唱——讨论——创编——合作表演等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在编创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我会调动起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创造、表演经验,教师应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创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学生逐步积累成熟、规范的表演经验。三.教学内容
1.复习节奏儿歌《小小鸡》
2.学唱歌曲《我和提琴》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和提琴》,并通过歌表演及演唱形式的变化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倡导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风尚。
2.通过复习儿歌《小小鸡》,进一步提升学生节奏感和多声部配合能力,并且通过 儿歌朗读处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重难点
1.用自然亲切的音色演唱歌曲,在演唱中加入动作表演和变化演唱形式。
2.准确把握各段词曲搭配的不同,唱好各段歌词,把握好歌曲结尾。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激趣法:运用各种学习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律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听《我和提琴》的伴奏音乐边手拉手一起用跑跳步进入教室,教师可以即兴的带领学生跳一些简单的律动。
设计说明: 歌曲《我和提琴》曲调篇幅较长、变化较多,所以我创设多听的机会让学生反复感受。听琴入室环节就把握时机、单刀直入,让学生聆听感受。
二、复习节奏儿歌《小小鸡》
(一)复读儿歌《小小鸡》
(二)为儿歌中动物叫声加入强弱变化
(三)教师指导学生用不同朗读形式朗读儿歌
设计说明:复习环节除了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外,教师更可以细化要求,把教学做深做透。另外,复习环节更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处加入朗读形式的变化旨为后面创编各类演唱形式做铺垫。
三、学唱歌曲《我和提琴》
(一)学唱导入——古诗吟颂《锄禾》
设计说明:用和歌曲相同主题的古诗作为导入,使学生及时准确把握本课所倡导的节约风尚。
(二)感受歌曲
1.以歌曲《我和提琴》旋律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借助多媒体介绍粮食种植过程
2.以布袋木偶的形式引出小米粒与小淘气两个角色,教师进行范唱
(三)分段学唱歌曲
1.用听唱法学唱各段歌曲
2.歌曲处理——根据每段歌曲不同情绪和内容,自然地融入动作、表情和音色变化
设计说明:针对歌曲《我和提琴》各段词曲搭配的不同,教师可采用分段学唱法,尤其应指导学生唱准每段歌曲结尾。在边学边唱中加入表演和音色处理,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和准确把握各段歌曲情绪。
八.音乐教学活动:创编演唱形式
1.按书本提示,用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歌曲
2.学生自编各种演唱形式
设计说明: 用不同歌唱形式演唱歌曲,既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歌唱表现手法。教师结束——结合: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风尚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 小乐对
二.教材分析: 《小乐对》是一首由山西名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它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农村的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四二拍的节奏特点──强弱规律,学习山西民歌的音调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2.技能目标:学生能用活泼地、天真地、诙谐和地方风格的情绪,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小乐对》。
3、思想目标:通过活泼地、天真地、欢快地音乐形象,使学生受到浓烈的乡土气息的感染和热爱劳动,勤俭朴素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四二拍的节奏特点,以及山西民歌的音调特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每句尾字都带有儿话音的句子。
五. 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检查坐姿。
2、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为唱歌作准备(要求口腔打开,吐字清晰)。
(2)视唱练习。
(3)节奏练习:通过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四二拍常用的节奏型,为旋律创作打下基础。
3、导入新课
这一程序是通向新知识的桥梁。通过对歌曲《拾豆豆》的内容介绍,激发学生学习本歌曲的兴趣。
4、听录音范唱,这样对歌曲有个大概印象。
5、曲谱分析:通过曲谱分析,使学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四二拍的节奏特点,附点音符,滑音,总结出了广东民歌的音调特点。
6、学歌谱:学生听老师唱一句,跟着唱一句,然后跟琴唱,最后视唱全曲,难点反复练习。
7、学唱歌曲:生齐读歌词,教师唱谱,学生填词,教师直接教唱歌词,然后跟琴哼唱,轻声唱,齐唱。
8、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清晰的吐字、咬字及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七、音乐教学活动:表演歌曲
(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活泼形象的动作。
(2)让部分同学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部分同学演唱。
(3)师生再见曲,结束这节课。
第四课 邻邦之声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故乡恋情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故乡恋情》是小学教材中不多见的一种由羽调式转 为商调式的一首歌曲。2/4 拍号轻快的节奏型贯穿全曲,使歌曲旋律极富动感,生动地描绘了藏族小朋友欢聚在一起的热闹气氛和愉快心情。简练的歌词形象刻画出一幅和谐团结、又吹又唱又跳的热闹场面。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用欢快的情绪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故乡恋情》
2、认识反复记号并懂得其在歌曲中的用途。
3、通过律动体会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4、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认识反复记号。
教学难点:体会反复记号在歌曲中的用途。五.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欣赏法:就是聆听歌曲旋律,来表达感受。七.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请同学眼睛看谱先听教师范唱
2、请同学说一说这段乐句的情绪怎样(柔和)
3、请同学跟琴用“LU”模唱再唱词
4、听教师在钢琴上弹一组音的音
注意:要有感情的演唱“宝”、“了”的长音要唱的平稳“坶”要用哼鸣来唱要轻轻结束结尾渐慢
比高请同学用“LU”来模唱教师弹
(二)、常规训练复习
1、复习所学习的歌曲
(三).教师讲解新歌,认识铝板琴
1、像刚才奏出比唱的音
比
高的可以在乐器上也可以演高的音比如乐器——铝板琴
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由长短不一的小金属介绍铝板琴:铝板琴又称钢板琴富有穿透力 片按音的高低顺序排列而成用小木槌敲击金属片而发声铝板琴声音清脆明亮(四)、学唱歌曲《故乡恋情》 播放课件: 1.听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这首歌有
2.教师在范唱请同学模唱
3.请同学观察曲谱上有的乐句要唱两遍
记号
不认识的(反复记号)
讲解反复记号:请同学看书读谱知识的两小节乐句唱一唱上面的一句在看下面有反复记号再请同学唱一唱
首歌里的?
4.请同学看《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曲谱说一说(反复记号)应怎样运用?(第三行要唱两遍)
5.再次模唱注意反复记号处
6.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练唱
8.歌曲处理:第一小节里一音对两字的歌词(聚集在、集会的)、要唱的轻快、准确。9.反复练唱
10、请同学听录音伴奏演唱并做一做动作
八、音乐教学活动:欣赏:《挤羊奶》,扮演挤一挤。
特点听了有感觉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 《木瓜恰恰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与舞蹈。2.学习用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根据新疆哈萨克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歌词以第一人称出现,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表达了儿童热爱边防军、赞美边防军、立志学习边防军的真挚感情。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与快乐,通过听、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感受、创作和表现音乐的美。军,立志学习边防军的真挚感情。四.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练声: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2.基本训练
动物练声曲
(师)小猫 怎样
叫
(生)miao miao miao 小鸭 怎样
叫
ga
ga
ga
火车 怎样
叫
wu wu
wu。
(二)新歌教学: 1.播放小阿尔法的歌舞表演,导入新课。
2.提问:你们认识他吗?他是哪里的小朋友呢?(答:小阿尔法是新疆的小朋友。)
3.师简介新疆,并通过图片,多媒体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4.师:今天老师还请了一位来自新疆的叫做萨依拉的小朋友给我们唱首《我爱雪莲花》,大家请欣赏。
5.播放音乐《木瓜恰恰恰》,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
6.学生初步谈感受,师提问:你知道雪莲花生长在新疆的哪里吗,吐依拉小朋友要把它送给谁呢?
7.学生复听一遍,回答:雪莲花生长在天生上,吐依拉要把花送给边防军叔叔。
8.师问: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花送给边防军叔叔呢?师讲述关于吐依拉与边防军叔叔的故事。
9边防军叔叔真勇敢,真伟大,让我们也用歌声来赞美他,把鲜花送给他吧。
10.学生跟着音乐唱一遍
七、音乐教学活动:
1.启发学生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师评价表扬。
师:吐依拉希望自己长大了可以跟边防军叔叔一样保卫国家,你们有什么样的 理想和愿望呢?学生谈自己的理想。
2.希望同学从现在起好好好学习,将来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学生齐唱,歌曲在本课歌曲声中结束。
第五课 音乐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司马光砸缸》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司马光砸缸》是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试用音乐课本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插曲,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丈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黎鲜明,儿童情趣颇为浓郁。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处于低 年级向高年级过渡阶段,有的同学很好表现,能随着音乐自在地起舞,有的同学却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被同学嘲笑,而拒绝参加各种活功。这就成为组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生动的语言,充满鼓励和赞许的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参加活动的热·隋。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欣赏歌曲《司马光砸缸》,了解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行为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哼唱、表演等音乐时间活动,纲手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3、情感目标: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热爱来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感知劳动的光荣,懂得劳动使生活幸福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司马光砸缸》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次活动主题-爱劳动,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司马光砸缸》,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结合模仿满足低年级儿童的好动性,使学生从小建立起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五.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一)、音乐知识——音的强弱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个打击乐器的名称是什么?” 生:铃鼓。
师:现在老师分别用铃鼓敲出两个声音,你来对比一下,这两个音有什么不同。生:a.声音一个大一个小
B、声音一个重一个轻 C、声音一个强一个弱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观察,了解认识音的强弱,采取对比的方法来学习.)
2、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的来感受音的强弱
师:其实,生活中声音的大小,就是音乐中所指的强弱,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在对比下能体现出强与弱呢?(鼓励学生多说)(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3、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看,老师这里有两个老朋友,他们也忍不住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了,看看他们是谁啊?(老虎和猫)(课件演示)他们两个的叫声对比来说谁的声音强,谁的声音弱呢?(老虎 ——
强
小猫 ——
弱)
4:师:同学们真棒,每一个问题回答的都那么准确,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 歌曲,让我们一起来为歌曲伴奏吧,这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每个小节都是由一个强拍,一个弱拍组成的,所以,请同学们注意听好老师的要求,当强拍的时候我们击掌,当弱拍的时候我们拍腿,听明白了吗?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吧。(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利用强弱的学习,为歌曲伴奏,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初听歌曲《劳动最光荣》由知识学习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中)
(二)欣赏歌曲
1、导入新课:师:同学做得非常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也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欣赏的歌曲,歌的名字就叫《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 获得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这个美术片的片段,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多媒体播放录像)
2、师:等课后老师会把完整的 美术片放给大家看的,通过简短的影片我们又对歌曲加深了印象,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问题是:歌曲中都出现了那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做什么?(播放音频)
3、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小鸟————梳妆
公鸡————唱歌
小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糖
小蝴蝶——贪玩耍
4、教师提问:大公鸡、小鸟,小蜜蜂、小喜鹊他们的表现与小蝴蝶有什么不同啊?(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学习不劳动,其他的小动物都很勤劳,爱劳动)
(设计意图:引到本课的主题,“劳动最光荣”)
七、音乐教学活动:歌曲创编
同学们回答 的太棒了,作为奖励,老师再给你们放一段精美的小舞蹈,看看视频里小朋友是这样用舞蹈来表现歌曲的(播放多媒体视频)这些小朋友跳的好不好啊?那你们能自己为歌曲来创编一个小表演吗?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比他们跳得还要好!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多来咪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多来咪》是一首特立尼达民歌。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4|4拍,大调式,歌曲结构方整,是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词中较多的使用衬词和拍手动作配合,十歌曲别具一格,富有情趣,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增强了音乐表现力,表达了特立尼达人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三.教学内容:
1、表演《多来咪》
2、聆听《加伏特舞曲》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的节奏。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五.教学重点:
1、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2、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郊游》
师:同学们,从美丽的校园,走进咱们的音乐教室,你们高兴吗?幸福吗?如果幸福的话就让我们拍拍手吧!
2.律动《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
二、学习歌曲
1、导入新课
师:刚刚我们听的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在遥远的拉丁美洲,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岛国——特立尼达,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沥青湖,有令人向往的热带雨林,还盛产优质的甘蔗、咖啡,可可,最重要的是那里居住着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歌曲热烈而欢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特立尼达去听听他们的歌。
2、初听歌曲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让我们带着这些情绪再一次聆听,并想一想歌曲中小朋友唱的哪一句给你的印象最深。
3.出示课题 学习歌曲(1)老师轻声哼唱
提问:每一乐句中都有“哈里罗”,你们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哈里罗”是特立尼达小朋友表达高兴心情的一种方式,课间你们会用什么声音和动作表现高兴的心情。
A:嘻嘻嘻 B:哈哈哈 C:嘿嘿嘿
(老师手指到哪一组,哪组发出声音,大家一起来)(2)老师读歌词
师:老师读歌词,你们看老师的手势。跟着音乐唱:
哈
里
罗(嘻嘻)(3)学生跟音乐加衬词
师:来和着我们的音乐,加上我们高兴的声音。(4)学生高兴的读歌词
师:让我们把高兴的声音放进歌词里,读一读(5)跟音乐轻唱
师:读得真好,我想你们唱得一定更棒!来,我们跟着音乐唱一唱。(6)重难点解决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在唱到“哈里罗”的时候做的动作,它是有节奏的(出示卡片)(7)师生一起跳
师: 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跳起来。4.创编(1)创编歌词
师:小朋友们,咱们跟着音乐还能做些什么呢?(2)编创表演
师:除了唱歌,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这首欢快的歌曲?大家讨论一下,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里准备,待会儿我们要评出最具创意奖。(各小组表演)
(3)打击乐器
师:跳着跳着,老师发现有些同学随着音乐有节奏跺脚,老师这儿有两种乐器,哪一组需要,请组长到老师这儿领,其余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唱歌、跳舞。
八、音乐教学活动:欣赏《加伏特舞曲》
1、初听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精彩!听,法国的小朋友踏着欢快的舞步向走来(放音乐)
2、复听
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老师听得有冲动,想用画笔来画画,来随着老师的画笔,再一次听听音乐。
3、再听
师:美丽的春姑娘手捧鲜花,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这里,邀请大家去参加春天的舞会,大家愿意吗?(学生跟着音乐自由的表演)
教学结束:师:来,让我们和春姑娘一起用你最美丽的动作走进舞会现场吧!(随着《加伏特舞曲》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六课
拥抱大地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大地的爱》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大地的爱》是一首西班牙民歌,它以浅显、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表达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泛舟于平静水面的愉快心情。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2/4拍旋律优美平缓,节奏流畅,富有韵律感,适合让刚学谱孩子们唱。此歌可以边唱边表演。三.教学目标:
1、在律动活动中,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反应。
2、学会《大地的爱》这首歌,并大胆、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积极的表现自己对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从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评价过程中,求得表现音乐形式的统一认识。
五.教学准备:
录音机
课件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划过船吗?坐着小船在湖中飘呀飘的感觉可真是妙极了。今天,肖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烈士公园划船好不好?
二、引导掌握
(一)导学铺垫老师弹琴,学生跟着音乐原地踏步,并通过琴声的变化以及老师的语言提示将动作做相应的变化。
1、强:师:那让我们随着音乐出发吧,请小朋友全体起立,原地踏步,我看谁走得最神气!
2、弱:师:哎呀,那边有个阿姨抱着一个小宝宝睡着了,让我们轻点,可别把小宝宝吵醒了。
3、慢:师:咦?怎么有个小朋友不见了?哦,原来他的鞋带散了系鞋带去了,让我们等等他,走慢点。
4、快:师:好了,他终于赶上来了。哎呀,船要开了,快赶不上了,快点,快点!
(二)熟悉旋律
师:(老师弹坐下的音乐)哇,人工湖已经到了,小朋友赶快上船,我们划船去啰!(课件播放歌曲表演部分,老师在前面表演双手划船的动作)师:下面我们将来举行一次划船比赛,看哪一支船队最先划到对岸!
1、宣布比赛规则:师:这是1号船队,这是2号船队,这是……4号船队,请小朋友跟老师学学划船的动作,一、二……接下来,我们的比赛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划,我看哪一支船队的动作最整齐,哪一支船队最先划到对岸。
2、比赛开始(课件播放歌曲)
3、宣布比赛结果
4、老师根据各组动作的整齐度和节奏感宣布比赛结果:如:第一名是第二大组,你看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所以他们的船队遥遥领先;第二名是第三大组,虽然他们很卖力,但是因为动作不够统一,因此力气没有往一块使,所以怎么也追不上第二大组;第三名是第一大组,他们船队上有的小朋友在偷懒哦,都没有划,当然得落后了;最后一名是第四大组,第四大组两边的力量不统一,左边的小朋友划得很卖力,可右边的小朋友却在偷懒,因此船都在湖里转圈圈呢,怎么也划不到对岸去。
(三)朗读歌词
1、导入
师:看来,要想船儿划得快,动作整齐很重要哦。怎么才能使大家的动作整齐划一呢?
生:可以喊口令
师:对了,如果有一个人来喊口令,大家再根据口令一起划,那动作一定会非常整齐的。下面我们就来试试看,肖老师来喊口令,小朋友一边回答一边划,好不好?(好)
2、师生合作朗读歌词
3、解决难点
师:你们看,刚才肖老师领口令,小朋友来合,我们的动作就整齐多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领口令呢?(想)那我们就换过来试试。(师生接龙读词一部分)
师:看来,领口令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哦!这样吧,肖老师先教一遍领口令部分,谁最先学会,我们就请他来领口令,好不好?(好)(老师教领口令部分第一段)
4、请一个小朋友来领,大家合(对话筒,加上动作)
5、女同学领(起立),男同学合(动作)
6、男同学领(起立),女同学合(动作)
7、学生齐读第一段歌词,8、学生齐读第二段歌词
(四)学习曲谱
1、老师带唱(四-五小节一带)
2、师生接龙演唱
3、换过来唱
4、学生齐唱
(五)学习歌词
1、师生接龙演唱
2、换过来唱
3、学生齐唱
4、无伴奏演唱
5、跟课件演唱(课件播放伴奏带)
八、音乐教学活动:
1、再次比赛划船,可以边唱边划(起立)
2、自己设计划船的动作①听音乐想动作②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设计动作并教小朋友划③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开心地划着船,快乐地唱起来吧!教学结束:师:(老师看表)呀,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该回家了,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吧!看谁走得最神气,请小朋友随着琴声动一动,注意,琴声变了,小朋友的动作也要变哦!(课件播放,小朋友根据琴声慢、快、强、弱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题目: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
狮子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1)、(2)、(3)班
音 乐 教 案
任课教师:尚远泽 2015年3月
第二篇: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
长歌行(节选)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笠(ruò 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寒食
唐 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yù)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娥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题临安邸(dǐ)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biàn)州。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泊(bó)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yú jiá)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游山西村(节选)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竹枝词(其一)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三篇: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教材分析:
《美丽的家乡》选自歌剧《傲蕾•一兰》,丁毅、田川作词,王云之、刘易民作曲,此曲创作与1979年,主要内容是描写了达斡尔族姑娘傲蕾•一兰不畏强暴,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热情歌颂了她的爱国主义精神。歌曲为两段体,C大调,四二拍。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驯鹿》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教材分析:
《驯鹿》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蒙古族)、《驯鹿》(鄂温克族)、《渔歌》(赫哲族)、《冬猎》(鄂伦春族)四首小曲。乐曲通过这四首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是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鄂温克人驯鹿的情景。“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捕鹿、驯鹿是鄂温克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乐曲的引子以月琴演奏泛音与笙呼应,模拟驯鹿的哨声。接着在乐队舞蹈般的节奏型上,月琴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的温顺、可爱。主题反复时月琴与二胡及乐队形成对比复调,丰富了乐曲的意境和色彩。最后月琴和乐队的声音渐弱,仿佛是人们赶着鹿群渐渐远去。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5、请学生谈谈这这首作品有何感受。
6请学生这首作品进行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冬猎》。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教材分析:
《冬猎》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鄂伦春”意思是“山岭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时的喜悦心情。教学过程:
1、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3、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鸿雁》。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材分析:
《鸿雁》这是一首中国气息浓厚的作品,京味十足,歌词都是和北京生活相关的内容。表现了北京的孩子对自己城市的热爱。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鸿雁》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长城放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4、培养学生从小养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对歌曲的难点进行练习,如升记号处进行练习。
2、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1、作业反馈:上节课布置了两个作业,请学生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请个别学生讲讲自己查找资料的过程,如何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的历史、有关景点等。
2、学唱歌曲:教师播放课件《长城放鸽》,上学生初步感觉歌曲的特点。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歌曲。(抒情、自豪、豪迈等)
3、学习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视谱练习,鼓励小组向老师提出问题,什么地方需要得到帮助,教师可以直接辅导也可以让其他小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4、课后小结: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灵活处理。有些可以让他们回去查资料。有些可以让会的同学帮助。有些老师堂上要马上解决的,如音高关系等等。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表现儿童明朗、乐观的性格,展示纯洁、美好的心灵。
二、认识降记号,并进行听辨及练唱。
三、指导学生针对歌曲特点,进行有个性的音乐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并进行独特的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降记号,并知其用法。教学方法:指导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季节是——冬季,你喜欢冬天吗?你喜欢冬天的什么景物?雪花是冬爷爷派来的使节,它带着冬爷爷的叮嘱与祝福,乘着银色的马车“哒、哒、哒、哒”地向我们走来了。听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1、初听歌曲,谈感受。
2、音乐游戏,认识降记号。
导言:这是一支活泼、欢快、富有童话般色彩的歌曲,在学习这首歌之前,我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找朋友》,唱《找朋友》的歌。我需要五名助手,谁愿意和我合作.导言:我是一个调皮的、调皮的、音乐记号,我的名字叫降记号,在我们变音记号家族中,我还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我要找到它,谁来帮我,到底谁是我的好朋友呢?
为什么?
① 记号的位置:位于音符的左上方,b7(板书)出示音阶图 ② 一听: 1 2 3 4 5 6 7
b7 ③降记号的作用:(板书)表示带降记号的音或同一小节内相同的音在自然音级上降低半个音。6 5 6 | 5 b7 7 5 | 7 5 | 3 — ‖ 导言:《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这支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降记号。想一想,结尾为什么要用不5 b7 | 1 — 而不用 5 7 |1 —‖呢?(再听歌曲)
3、新歌教学 ①学习旋律 A、齐唱歌谱
B、用“la”轻唱。C、指导演唱。
②学习歌词,有感情地齐读歌词。想一想 A、这首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B、冬爷爷的叮嘱和礼物是什么呢?
导言: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希望你们不仅要唱好歌曲,同时,也要做一个心地纯洁善良、身体健壮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C、填词齐唱
③歌曲处理,教师置疑,小组讨论。A、“啊,银色的马车„„冬爷爷的叮嘱”该怎样演唱? B、过渡句“送给你,送给我,送给他”声音如何处理? C、“祝天下的小朋友„„心灵永远洁白无暇”该怎样演唱? D、结束句该如何处理?
4、音乐活动:(形式:小组活动)导言:同学们,我想在我们教室里塑造一幅鲜活的雪景图,老师给你提供三种方式: A、歌唱 B、表演
C、打击乐伴奏
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尽情地表现音乐。① 组合作创编阶段,老师巡视指导。②才艺展示阶段。
5、总结性评价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快乐吗?老师想听听你们对这节课、对老师有什么建议?请提出。
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教材分析:
1、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羌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首歌表现了羌族人民在欢乐的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羌笛十强租的民间乐器,锅庄是藏族民间舞蹈,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羌族因居住在四川西部,故锅庄也成为他们喜爱的民间舞蹈的一种。
2、歌曲为五声徵调式,但最后三小节突然叫提到宫调式,旋律进行以四度上扬为其特色。节奏是前密后疏,形成了一定的对比。
3、这首歌曲短小精悍,易学易唱易记,还具有舞蹈性,适合于边唱边舞。教学过程:
1、导入:
《五十六朵花》这一单元从低年级一直延伸到高年级,一方面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学习音乐的角度来看,学习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实在是太有必要了。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55个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他们中有很多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从小就应当学习、了解它并热爱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吹起羌笛跳锅庄》,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羌族。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地,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相互影响,歌中唱的“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也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羌族也用汉文,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世世代代从事农业生产,但在改革开放后也兴办起自己的制革、水泥、木材、化肥厂,另外,羌族的绣花和编织也是非常有名的。
同学们请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羌笛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唐代诗人王之焕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著名诗句。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可以吹出七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到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响起羌笛的声音。我们再来看跳锅庄的图片(出示图片)。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也经常跳锅庄,在羌寨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地参加进去,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主要动作是弓腰、甩袖,边唱边舞,我们等会儿也来学几个锅庄舞的动作,请大家也像羌族人民一样,高高兴兴地参加进来。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2)集体朗读歌词。
(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由学生讨论选用四种课堂打击乐器作伴奏,声音相似的可只选其中一种,例如三角铁与碰铃、舞板与木鱼。
(2)前16小节的基本节律是“× × │ ×× × │”,后8小节的基本节律是“××× │ ×× × │ × × │ ×× × │”,最后3小节可与旋律的节奏相同。
(3)由部分学生(约15人左右)演奏,其余学生随伴奏带歌唱,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1)根据录像或图片,随教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最好将教室里的课桌撤掉,学生可以在原位学习舞蹈动作。)(2)随录音做动作。(3)边唱边跳。
(4)男女同学各站一排,随歌声起舞,男女同学动作可以不同。(5)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歌声欢快地跳起锅庄舞。
5、小结:
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欢乐,也初步了解了羌族,但这仅仅是开始,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羌族和锅庄舞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材分析:
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这是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的管弦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也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
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
3、总结课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
1、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2、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学过程:
1、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摇手。(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2、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
3、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木鼓歌》、《锦鸡出山》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锦鸡出山》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锦鸡出山》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随《瑶族舞曲》《锦鸡出山》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木鼓歌》,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优秀鼓乐文化的了解,为歌曲加伴奏,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佤族民歌风格的歌曲。
教学过程:
1. 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也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教师补充: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瑶族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不过,他们在与外人交往时,都使用汉语。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本民族的节日也很多,瑶族人民特别尊敬祖先,吃饭前都要念祖先的名字数遍,表示祖先尝过后子孙才能受用。)让我们来看看瑶族的铜鼓、长鼓、服饰、风景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播放音乐,完整感受。
(2)了解瑶族。刘铁山,1951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后写成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1955年茅沅根据此曲改编成管弦组曲。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教师介绍:《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大屏幕显示第一部分旋律)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
师: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B、随琴唱。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B、随录音哼唱。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
(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交流,简短回答)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6)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
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摇手。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
(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
5.欣赏《锦鸡出山》
6.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
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教材分析:
歌曲《阿喽喽》
这是一首填词的新民歌,山区建起了水电站,流水被引到山坡灌溉农田,儿童们喜笑颜开,编了这首新民歌高兴地颂唱家乡面貌的巨变。教学过程:
1、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彝族人民有不少居住在山区,那里有不少的梯田,过去都是靠人力挑水或用水车来浇灌梯田,现在呢?大家看一看《阿喽喽》的歌词,“流水上山坡”!流水为什么会上山坡呢?(学生回答:用抽水机将低处的水抽上来或是电力灌溉)。同学们说得很好,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建起了好多中小型的水电站,山乡有了电,就能引水上山了。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阿喽喽》就是从儿童们的角度歌唱这一山乡巨变的。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
这是课本上的要求,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也可采用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或击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可将领唱(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下面是方案之一,供参考,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通过对比演唱,确定最佳方案。
(齐)阿喽喽,阿喽喽,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
(女齐)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男领)哎,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男齐)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女齐)你信不信?(男领)哎!(齐)你哟信不信啰?唱第二段歌词时,将男领改为女领,男齐与女齐对调,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了。
5、教师总结课堂。
第三单元
唱大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看大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豫剧的唱腔、流派、地方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表演戏歌《唱脸谱》。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演唱的是什么艺术种类? 生:戏曲。
师:刚才的歌词中,你们都听到了哪些戏曲人物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这些脸谱。
课上到现在,同学们会觉得奇怪,以往的课都是唱歌呢,今天怎么唱戏了呢?今天呀,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戏曲大世界,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
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这首歌曲中有什么跟别的歌曲不同的地方呢?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听音频范唱。
2.学生看视频第二次聆听。
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跟以往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
3.师一句一句教生跟唱。
4.师增加句子长度教生跟唱。5.师完整大声唱,让生小声跟唱。6.师伴奏,生唱。
三、拓展延伸
1.师:在刚才的戏曲中,同学们都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声音呢?
师再次播放歌曲,让生分辨。
带领生认识锣、鼓、钹等民族打击乐器。
2.师带领生了解经典豫剧曲目。
师:同学们,你们都了解哪些豫剧曲目呢?咱们河南台有一个很经典的戏曲节目,是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师:对,《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都是很有名的豫剧。
3.师带领生欣赏豫剧视频。
4.师带领生简单学几句《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同学们唱过之后,有没有发现豫剧有什么特色?(生自由答)
师:豫剧比较粗矿豪爽,曲谱中经常有上滑音和下滑音,那你们觉得这跟什么有关呢?
5.模仿说河南话,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
师:大家听一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句的旋律,它和河南话的音调有什么联系呢?(生聆听思考)
四、小结
师: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戏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和风趣的情绪,我想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在今后的音乐课上,老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最后,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故乡是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故乡是北京》,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大戏》
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二、欣赏乐曲《花木兰》
1.简介花木兰。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 B A′。)(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2. 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 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 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3. 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 的思念„„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5.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
提示学生注意:
(1)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哪个部分基本相同?(与第一部分相同,是第一部 分的变化再现,结束部分情绪更为热烈。)
(2)乐曲第三部分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木兰与将士们在战场英勇杀敌,得胜后荣归故里,家乡父老热烈欢迎壮士凯旋的场景。)
6.完整欣赏乐曲《花木兰》,随音乐进行展开想象。
三、欣赏《故乡是北京》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 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
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
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唱《西湖美》 教学目标:
1、感受江南文化及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会由越剧填词的歌曲《西湖美》。教学重点:
在越剧欣赏中能学唱越剧调填词歌曲《西湖美》。教学难点
能用越剧语言演唱歌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练声连音练习模唱练习
二、感受西湖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们说苏杭是哪里呢?学生回答。
2、有同学去过杭州西湖吗?请谈一谈对西湖的印象。学生交流
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观看课件(背景音乐西湖美)
4、感觉怎样?你想说点什么?
5、历代的文人雅士来到西湖禁不住诗兴大发,留下千古名句,让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有关西湖的诗句)
6、配乐朗诵西湖美歌词
三、体验学唱
1、初听范唱
2、复听歌曲
3、听旋律,注意间奏 4、填词演唱
5、重难点教唱
6、集体演唱
四、越剧欣赏
1、怎样让歌曲唱出越剧的味道呢?同学们了解越剧吗?
2、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3、学生交流自己品出来越剧味道,师小结简单介绍越剧特点。
4、在歌曲《西湖美》中找一找越剧的影子,从歌词的字数、间奏来体会歌曲的戏曲特点,学生交流。
5、师生运用吴侬软语学唱歌曲,配伴奏音乐
6、学生表演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师小结。
第三单元 母亲河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欣赏《长江之歌》;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第三课时:欣赏《黄河船夫曲》;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第四课时: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六乐章;歌曲《长江我的家》《保卫黄河》 第五课时: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感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2.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3.在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协作精神。教学准备:
(一)教具
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的范唱带及伴奏带、《黄河船夫曲》和《长江之歌》(管弦乐合奏、合唱)、《保卫黄河》的录音带。
(二)图片、音像资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深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激昂地演唱《保卫黄河》;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2.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教材分析
歌曲《长江我的家》这首歌曲是在香港、澳门回归,人民期盼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播出,立即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金奖。
歌曲以“长江是我的家,我要去看妈妈”为题,从儿童的视角反映了一个厚重的主题,歌词极富儿童色彩,寓意深刻,朗朗上口。曲调优美抒情,极具童真、童趣和童情。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一单元的标题是“母亲河”,在中华大地,被称为母亲河的只有长江和黄河,它们一南一北,自西向东横贯华夏大地,而这两个流域正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我国历史中的每一章节,几乎都与长江黄河有关。如今正在进行的惊天动地的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也与长江黄河有关,所以我们要热爱母亲河、关注母亲河、歌唱母亲河。
这一单元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唱歌和欣赏外,还有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连环画和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因此,我们要用四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一单元。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要学会演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2、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1)欣赏范唱录音。
(2)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我”主要是指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小朋友们,“长江”已经不是单纯指长江,而是指整个祖国了。所以才有“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的词句。
(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5)再随录音学唱两遍歌词。(6)随教师学唱歌词。
3、全班齐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和合唱《长江之歌》。教学目标:
1、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2、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出自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这段音乐深情厚实、简洁明朗,既气势磅礴又委婉秀丽,对比十分鲜明,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表现了对滚滚长江不尽的思恋和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长江之歌》
现在我们比较熟悉的《长江之歌》是可以唱的歌曲,但是最早的《长江之歌》是管弦乐合奏,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这首乐曲既气势磅礴又委婉秀丽,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
2、欣赏管弦乐合奏《长江之歌》。
其旋律进行的线条轮廓与长江上游的走向相似,大起大落,雄伟壮丽。而中部的旋律线缓缓起伏,与长江中下游的走向相似,表现了长江的柔美秀丽。我们在欣赏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一点,下面我们再听一遍,请随着音乐用手划出旋律线
我们在低年级时就曾随音乐划过旋律线,在这首乐曲中,长江的形象主要是通过旋律线来表现的。
下面我们来欣赏合唱《长江之歌》,这是一首先有曲后有词的“填词”歌曲,所填歌
3、词与曲调完全吻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歌词。
(学生朗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防止用同一声调、同一节奏、同一速度、同一音色来朗读)
欣赏时,请学生注意旋律中哪些地方是重复的,哪些地方比较柔美抒情,哪里推向高潮。
(学生欣赏)就前面的问题,学生作出回答。请再听一遍,注意合唱与独唱的不同,合唱的气势更雄伟了,音乐表现也更加丰富了。
4、欣赏范唱录音。
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我”主要是指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小朋友们,“长江”已经不是单纯指长江,而是指整个祖国了。所以才有“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的词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保卫黄河》、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保卫黄河》,并尝试进行轮唱。
2、在欣赏《黄河船夫曲》时能体会民歌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民歌的质朴、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歌颂了长江,这节课我们要歌颂黄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情况吗?请说一说。
学生从各个方面描述黄河,教师稍加总结。
这一节课要学唱和欣赏的歌曲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我们在以后的音乐课上还要进行《黄河与长江》的音乐活动,请大家在课外先准备,收集有关黄河、长江的诗歌、散文、绘画、摄影、歌曲等艺术作品,届时共同交流欣赏。
2.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1)这是一首船夫号子,是船工们摇或撑竿时所唱,在黄河上有两类船夫,一类是运货物的船工,他们要长途跋涉在黄河上运送货物,常要与惊涛骇浪作斗争;另一类是摆渡的船夫,是为了方便两岸人民过河的,他们的劳动环境比较稳定,这首《黄河船夫曲》就是摆渡的船工们所唱,其中有一句旋律重复了五次,我们来学一下:(学生随教师用“噜”哼唱)
(2)欣赏男声独唱《黄河船夫曲》
同学们注意到了歌词中唱到“黄河有九十九道湾”,这是民歌中的夸张手法,也有的歌中唱出“天下黄河十八湾”,“九曲黄河”。总之,黄河的弯多,所以比较惊险。(3)跟录音轻声哼唱,并初步学会这首歌曲。3.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1)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这首歌曲了,这首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歌曲,已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遍。
(2)听赏歌曲录音。
(3)随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与学生共同讨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第一个★处),特点是节奏富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为基点,从1到2、3不断向上扩展,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轮唱)。
(6)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地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7)学生尝试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可采用男女声二部轮唱)。
4、教师总结课堂。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对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练、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3.为下节课的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做好动员。教学过程:
1.导人
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保卫黄河》是谁作的曲呢?(学生回答:冼星海。)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课本上的连环画,《黄河大合唱》是怎样创作出来的。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了解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3)随教师琴声歌唱。
(4)随琴声学习前16小节歌谱,学会的节奏。
(5)按课本上的规定,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领唱可先由教师担任,后由学生担任。
4.复习歌曲《保卫黄河》
(1)再次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
5.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动员
下节课,我们就要进行本单元的总结、拓展性的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请同学们看课本,上面有哪些提示呢?(学生回答:“请分组收集长江、黄河的有关资料,准备参加‘擂台赛’吧!”还有“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把黄河、长江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的发源地在哪里”、“你还知道哪些表现黄河、长江的艺术作品,请与同学们交流。”)
6、教师总结课堂。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2、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3、还更加提倡小组间的合作表演,例如一个小组舞蹈,另一小组伴唱,一个小组朗读诗文,另一小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学生表演书法、绘画,一些学生为之操琴伴奏等。总之,要尽量组织得丰富多彩,在音乐活动进行过程中,还要将课本上的问题及时、巧妙地插入其中。还应该重视利用课本中的诗词、插图(照片)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4、有关黄河长江的歌曲
长江长(女声独唱)
我从三峡来(男声独唱、女声伴唱)
大三峡(女声独唱)
黄河我的中华魂(独唱)
黄河的故事(独唱、童声齐唱)
黄河入海流(独唱)
我们是黄河泰山(女声独唱)
三峡情(男声独唱)
黄河源头(女声独唱)
大黄河(男声独唱)
黄河黄(女声独唱)
第四单元 唱大戏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了解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曲的相关知识。
2.通过实践活动──查找相关资料、欣赏、模唱、模奏等方式,感受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
歌曲《看大戏》的范唱带或CD;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豫剧《花木兰》、越剧《桔树尚且性刚强》、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评剧《报花名》、戏曲网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戏曲的历史发展以及相关剧目和部分优秀演员。
2、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我国部分主要戏曲的特点,同时欣赏部分唱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越剧《橘树尚且性刚强》。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种为主题的艺术综合实践课,也是本单元学习前的准备和铺垫。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流行剧种设计不同的内容。)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奶奶您听我说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演员扮演的是哪个行当? 简单了解《屈原》的剧情。
此段唱腔在音乐旋律上、演唱技巧上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 欣赏范曾的作品《屈子行吟图》:画家运用怎样的绘画技巧表现屈原 “独立不倚”、“至诚一片”,光明磊落、爱国爱民的伟大襟怀的。(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4)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分析:两个角色分别是谁?属于哪个行当?
(5)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3.演员介绍 提问:“屈原”这个角色是谁扮演的?
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尹派艺术,在演唱上特点鲜明。尹派的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观众认为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40余年来,风靡越剧界,经久不衰,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代表作有《盘妻索妻》《沙漠王子》《浪荡子》等。
4.拓展性作业
分小组自愿结合,课下收集资料,下节课向学生们分组介绍我国其他地区的剧种。从几个方面入手:发展历史、音乐风格、主要剧目、优秀演员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报花名》。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哪种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评剧(1)发展历史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广泛流行,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于1910年左右形成。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2)艺术特点
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极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3)音乐特点
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奏,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4)代表剧目 《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等。4.欣赏《报花名》 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
▲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此段唱腔中都唱了哪些花名?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花木兰》。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豫剧(1)发展历史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2)艺术特点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3)音乐特点
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犷、豪迈激越”著称。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在豫剧演唱中,仅以嗓音而论,大致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真假声并用。所谓并用,一种是在中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另一种则是真声唱字,假声行腔,俗称“阴阳腔”。再就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称作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这种唱法根据唱腔与演员个人的条件灵活使用真假声。不同的唱法也与豫剧音乐的地区、流派、行当有关。(4)代表剧目 《拷红》《花木兰》《朝阳沟》《好队长》《打金枝》等。(5)优秀演员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4、教师总结课堂。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花木兰》。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教学过程:
1、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1)设问的问题:
(2)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3)模唱:感受音乐风格。2.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1)设问的问题:(2)揭示曲名:《花木兰》
(3)乐曲的旋律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速度、情绪怎样?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4)这首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5)猜一猜:这首乐曲采用哪个戏种的基本音调? 3.小组介绍:河北梆子(1)发展历史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化而成,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850年)。山陕梆子是由到河北经商的商人带来的,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观众的喜爱,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逐渐增多,导致河北梆子这一新剧种的形成。(2)艺术特点
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
(3)音乐特点
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曲牌五十余首,管乐曲牌百余首。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乐曲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以及为人物舞蹈动作伴奏。
7、背诵古诗《木兰辞》
4、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教材分析:《看大戏》
这是一首创作歌曲,歌曲的曲调吸收了流传于我国河南地区的主要剧种----语句的唱腔风格而创作的。歌曲的开头,带有韵律的念白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旋律流畅、活泼。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2)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戏曲的音乐?
(3)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4)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5)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学生提供的音响材料
可以用听赏判断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第五单元 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听几段音乐,听后请大家说说这些音乐曾经在哪里听过。
(2)播放录音影视音乐《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选段,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3)师:同学们,影视音乐可以分成歌曲和器乐曲。其中歌曲又可以分成主题曲、插曲、片头片尾曲;器乐曲可以分为情节音乐、情景音乐、配乐等。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些电影音乐与电影所描绘的剧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4)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见后面的参考资料)(5)巩固练习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教师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列出文字让学生连线。(6)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以唱给我们听听吗?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也是一首电影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我们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2)教师简要介绍。
(3)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乐谱,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录音。(4)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5)教师范唱一遍。
(6)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先不教第二声部。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7)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8)唱熟歌曲第一段。
(9)学习合唱部分中第二声部的乐谱。然后分声部合唱,注意让同学体会二部合唱的效果。最好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要注意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10)带词练习合唱部分。(11)完整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12)布置课后练习:学唱其余两段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电影《英雄》音乐选段。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的能力。2.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音乐小编辑,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这节课我们先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大家分成两组,分别演唱高、低声部。在演唱时,请大家注意音准以及两个声部的和谐,而且要唱得优美些。
生:演唱歌曲。2.欣赏《迎春》《纸风车》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介绍《大宅门》剧情。(3)播放《大宅门》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教师总结。3.欣赏《风》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影《英雄》的配乐,介绍《英雄》剧情。(3)播放《英雄》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5)与《迎春》《纸风车》相比,这三段配乐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首作品?为什么?(6)教师总结。4.音乐小编辑
请同学自由组合,分别为这四个场景配乐,并增加模拟音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表演。
第六单元 环球采风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卡普里岛》 第二、三课时:欣赏《羊肠小道》《桑托尼》 第四课时:音乐活动《环球之旅》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卡普里岛》。
2.能分辨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通过音乐要素联想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分辨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初步感受现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4.能知道一些有关美国的大峡谷、希腊的桑托尼岛、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等自然景观的知识。
5.能用学生已有的世界音乐知识,组织《环球之旅》的音乐活动。教学准备:
1.图片、音像资料
2.有关美国的大峡谷、希腊的桑托尼岛,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等自然景观的图片或音像资料。普契尼《图兰多》、热南的长笛独奏《威尼斯狂欢节》的片段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卡普里岛》,启发学生体会歌曲《卡普里岛》热情、奔放的情绪。
2、通过欣赏《羊肠小道》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分析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
3、启发学生组织好《环球之旅》的音乐创造活动,感受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的现代音乐风格。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卡普里岛》。
2、反复记号:D.C.Fine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
2、初步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特点。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材分析
歌曲《卡普里岛》
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歌曲具有典型的意大利音乐风格:热情、奔放。
卡普里岛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一年四季充满了阳光,蓝色的海洋、碧蓝的天空,海天一色,景色非常美丽,是一个旅游胜地。教学过程:
1、欣赏《我的太阳》等意大利歌曲
阶段目标:感受《我的太阳》等意大利歌曲热情、明朗的特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意大利吗? 生:意大利是欧洲的一个国家。师:能说一说你对意大利的了解吗? 生:(参考答案)意大利有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有比萨斜塔等。
师:意大利是欧洲的一个文明古国,除了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之外,它的音乐非常著名,特别是他们的民歌,就像他们的人民一样热情、奔放、明朗。你们知道有哪些意大利歌曲吗?
生:《我的太阳》等。
师:除了《我的太阳》外,还有《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等,意大利的民歌热情、奔放,在世界流传很广,有许多世界著名的男高音都出自意大利,如被称为“世界当代三大歌王”之一的男高音帕瓦罗蒂就是意大利的歌唱家,另外两名男高音多明戈、卡雷拉斯是西班牙的歌唱家,他们演唱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音色高亢、明亮,充满激情,成为声乐的经典。现在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演唱的《我的太阳》,感受一下意大利歌曲的魅力。
生:欣赏《我的太阳》。2.学唱《卡普里岛》
阶段目标: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意大利的民歌《卡普里岛》(教师出示卡普里岛的图片或录像)。
生:欣赏歌曲并回答(参考答案:情绪欢快、热情、明朗)。
师:你们注意到没有,这首歌曲的旋律都是上行而且是跳进的,前三个乐句还运用了八分休止符,是从强拍的后半拍起唱的,使人感到音乐更加欢快、有活力。现在我们先来视唱第一乐段的歌谱。
生:视唱第一乐段歌谱。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但是,有的同学后半拍起唱的音还不够准确,你们可以先读“空嗒嗒嗒、空嗒嗒嗒”,然后唱“”,最后再 唱成“”。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
生:练习(个别学生视唱,教师纠正)。
师:现在我们来完整地演唱第一乐段,然后唱歌词。生:演唱。
师:这首歌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ABA),第一和第二乐段是成对比的乐段。现
生:视唱(先唱谱,后唱歌词)。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演唱歌曲。演唱完第二乐段后再反复演唱第一乐段。请大家注意课本上的音乐符号D.C.Fine。这是一种反复记号,就是唱到D.C.处从头反复,再唱到Fine处结束。
生:演唱。
师:我们初步学会了歌曲《卡普里岛》,哪位同学能像歌唱家一样为大家独唱。生:独唱。
3、教师总结:
意大利的民歌在世界各地更是广为流传。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热情、奔放的民歌,最后让我们再来演唱《卡普里岛》,把对意大利文化的美好记忆留在我们的心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教学目标:
1、能感受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各乐段的情绪并能联想到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2、初步了解美国大峡谷和希腊的小岛桑托尼。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羊肠小道》。管弦乐曲《羊肠小道》是美国作曲家格罗菲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大峡谷》的第三部分。管弦乐组曲《大峡谷》一共有五部分。分别是《日出》、《如画的沙漠》、《羊肠小道》、《日落》、《暴风雨》。描绘了大峡谷变幻无穷、神奇雄伟的景色。
《羊肠小道》其中描绘性最强的一个乐段,表现了一个旅游者骑着毛驴在山间的小道上,悠然地欣赏大峡谷美景的情景。教学过程:
1、欣赏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
2、初听乐曲
阶段目标:初步感受音乐中带描绘性的片段。过渡语: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为什么能联想到某些情景呢?那是因为音乐模仿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声音。下面我播放几段音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音乐模仿了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①小提琴模仿驴嘶鸣的音乐片段。②用椰壳表现驴蹄声音的音乐片段。③八音盒的音乐片段。④表现流水的音乐片段。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教师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联想)。
教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大家联想的结果有所不同,但都能从音乐中联想到一定的情景。如果把这些音乐限定在特定的环境之中,那么大家的联想就可能会近似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一首管弦乐组曲《大峡谷》选段中的《羊肠小道》,听一听,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参考答案:好像一个人骑着毛驴看着美丽的景色,摇晃地走在小路上)。
3、复听乐曲
阶段目标:初步记忆“行进”“歌唱”主题,能分辨乐曲三部分的音乐结构。
过渡语:音乐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特定的音乐要素表现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分辨这些音乐要素,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那些形象的。
教师:我们先来听一听“行进”主题。为什么叫“行进”主题昵?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教师:这是因为音乐用打击乐器椰壳奏出了模仿驴蹄行进节奏的声音。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歌唱”主题,想一想,为什么叫“歌唱”主题呢?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教师:这是因为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好像唱歌一样。这首乐曲基本上是这两个主题交替出现。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听一听,这个“歌唱”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4、完整地欣赏全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 教学目标:
1、能感受管弦乐合奏《羊肠小道》各乐段的情绪并能联想到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2、初步了解现代音乐家雅尼和他的音乐《桑托尼》。
3、初步了解美国大峡谷和希腊的小岛桑托尼。教学过程:
1、欣赏电子合成器与乐队《桑托尼》
阶段目标:感知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和《桑托尼》表现的情景。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羊肠小道》表现的是美国大峡谷的情景,现在我们再到希腊的桑托尼,去领略那里的风光。请大家欣赏《桑托尼》,听一听,这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欣赏并回答。
师:这是由电子合成器和乐队演奏的乐曲,哪位同学记得,我们以前欣赏过的一首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乐曲是什么?
生:是由雅尼演奏的《尼罗河》。
师:雅尼是一位现代音乐家,出生在希腊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小时候因为家境不好,无法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但他有着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他可以不需要任何谱子而仅凭超人的记忆,准确地记下听过的任何音乐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他擅长用电子合成技术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他在雅典卫城、印度的泰姬陵、中国的紫禁城举办过三场规模盛大的演奏会,把古典与现代连接了起来,他独特的创意使他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一位音乐家,被人称为是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这首乐曲由两个乐段组成,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遍,听一听,两个乐段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欣赏回答(参考答案:第一乐段辉煌,好像在叙说着桑托尼的悠久历史,第二乐段很优美,好像在表现桑托尼面临大海的优美风光)。
师:我们欣赏了用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音乐的表现手段是多样的,每个人对音乐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只要我们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感受。
2、教师总结课堂。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有关世界各地的音乐。
2、组织音乐活动《环球之旅》。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已知的世界各地音乐。
2、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材分析
“环球之旅”是一个综合性的音乐活动,用《火车咔咔咔》作为纽带,把世界各地的音乐连接起来,在了解风格各异的世界音乐的同时,也了解了世界的多元文化,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过程:
1、谈话:同学们好,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不管你走到哪里,总会听到许多优美的音乐,不同的民族文化、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音乐。我们用《火车咔咔咔》的曲调填写了《环球之旅》的歌词。现在,请我们的小歌手来教我们大家唱《环球之旅》。全体同学演唱《环球之旅》:“坐上火车环球跑,看世界多美妙。
2、学生活动:
请第一组来介绍。
第一组:介绍日本和澳大利亚,演唱《红蜻蜒》和《剪羊毛》。
学生发言:我们组准备了一个“世界音乐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1)日本有哪些著名的音乐和象征性的标志?
学生甲:富士山和樱花是日本的象征。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
学生乙:樱花也是日本的象征,它是一种白色的小花,每到春天,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开满了白色的樱花。人们结伴去踏青,享受春天的气息。学生丙:著名的民歌有《樱花》《四季歌》《拉网小调》等。
(2)澳大利亚有哪些著名的音乐和标志性的建筑?
学生甲:澳大利亚盛产羊毛,标志性的建筑是悉尼歌剧院,如果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张开翅膀飞翔的天鹅。她的外型就像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蓝色的大海交相辉映。
学生乙:澳大利亚的民歌有《剪羊毛》《和玛蒂达跳舞》等。
小组主持人:同学们回答得很对,和我们了解的一样,现在我们为大家演唱《红
蜻蜒》和《剪羊毛》。
请第二组来介绍:
第二组的同学将带我们去看看法国和英国的著名建筑,听听他们的音乐。第二组:介绍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英国的大本钟。
第二组主持人:出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英国的大本钟图片。问:谁知道这两个图是哪国的什么建筑?
小导游甲: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高320米,它的独特在于铁塔全部是由露空的结构构成的,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因为它的设计师是居斯塔夫•埃菲尔,所以这铁塔的名字就叫埃菲尔铁塔。
法国的音乐在世界上流传很广,特别是有一首全世界都传唱的革命歌曲,谁知道是什么歌曲?
学生:是《马赛曲》。
小导游甲:对了,这首《马赛曲》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是一名喜爱音乐的士兵创作的,后来成为法国的国歌。法国还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杰出的作品,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比才的《卡门》等。下面我们组的同学为大家演唱法国的民歌《在阿翁大桥上》。
第二组同学演唱《在阿翁大桥上》。
小导游乙:下面由我来介绍英国的大本钟。英国的大本钟建在泰晤士河畔,是英国的象征和伦敦市的标志,从1859年建成到现在已经有150年了,中间曾经两次断裂,现在的钟声仍然清晰、洪亮,真是一个奇迹。
英国的民歌非常丰富,有民歌宝库之称。如《多年以前》《可爱的家》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英国还有一种独特的传统乐器风笛,不仅在民间而且在一些国家的仪式上都有风笛乐队的演奏。我带来了一首风笛演奏的乐曲《勇敢的苏格兰人》,请大家欣赏。
学生:欣赏风笛曲《勇敢的苏格兰人》。
主持人:风笛演奏的音乐真特别,使我联想起英国乐队行进的样子。音乐真奇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音乐,一听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还可以联想起那个国家典型的景物。
3、鼓励评价:
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总结课堂。
第七单元 小小音乐剧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准确演唱歌曲,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剧”中规定的情景。
2、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创编“音乐剧”中不同场景的对话、表演,根据剧情设计服装、道具、布景、化妆等。
3、表演者怎样能够准确地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小小音乐剧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将全体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幕,利用乐器学习音乐旋律,并为下面的创作表演做好前期准备。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材分析
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写于1833年,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戈宝权翻译。本单元选用的音乐,是由翟琮cong 作词、李名方作曲、任晓音改变得一首叙述歌曲。歌曲的音乐旋律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教学过程:
1、导入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我们曾经演过哪部寓言故事?
2、猜一猜
请大家看一幅画,谁能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3、讲一讲
谁能够为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4、组织学生分组利用乐器自学各段的音乐:口琴、口风琴、竖笛
5、教师巡视,并针对排练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6、各组汇报学习情况
(1)序幕:音乐表现了老渔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静生活。音乐速度不要太快,每个乐句的尾音要拖够拍子。
(2)放鱼归海:表现了日日辛苦却毫无收获的老渔夫的惊喜心情以及小金鱼慌张的神
情、祈求放生的心理状态。音乐速度稍快些,可以设计领唱和齐唱来演唱歌曲。
(3)愤怒的大海:选用序幕的音乐,中等速度表现了老渔夫的无奈。当小金鱼无奈地游回大海,大海愤怒了,用打击乐齐奏表示。并把尾声的第一段放在这里演唱,表现大海的愤怒。
(4)尾声:尾声的音乐有两段歌词,第一段表现大海的愤怒,用强的力度和快的速度表现。第二段表现一切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老渔夫无奈地继续自己的劳作,音乐速度稍慢,力度稍弱。
7、总结: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创编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创编对话、表演故事。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出示五幅连环画
序幕
放鱼归海
贪婪的老太婆
愤怒的大海
尾声
2、创编活动
将全体分成五个小组,共同完成故事内容。
要求:有对话、伴奏、表演、歌唱等,还需布置一些布景、道具等。
3、学生分组设计各幕的表演内容。
4、教师巡视,并针对排练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5、引导学生利用环保材料动手设计道具和布景。
6、总结: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下节课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一。教学目标:
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序幕、第一场。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小组汇演 布景:大海边。
大海:选几名男生用蓝色的布铺在地上,抖动蓝布,表现大海的波浪。渔夫:站在一所破旧的房子前收拾着自己的渔网。老太婆:坐在一所破旧的房子旁做针线活。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大海边住着贫穷的老渔夫和他的妻子„„(用打击乐表现大海的波涛声)旁白:老渔夫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带上自己破旧的渔网出海捕鱼„„(老渔夫表演)旁白:他的妻子要不断地替人家缝缝补补,才能够勉强糊口。(老太婆表演)老渔夫与老太婆的对话: 老太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完没了地缝补,还是„„都怪我瞎了眼,找了你这么个没能耐的东西。”
老渔夫:“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没有辛苦怎会有收获。没有关系,老太婆。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有朝一日,我一定给你买那条你看上的项链。”
老太婆:“哼,等下辈子吧。你呀,就会骗我。要是我有了钱,我一定会买一个新的木盆。这个盆已经漏水了。好了好了,老头子,抓紧吧,天亮了,出海吧。” 老渔夫:“我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嘛。” 老太婆:“慢点,注意安全!” 老渔夫:“再见!” 老太婆:“早点回来!”
渔夫:手拿渔网,迈着蹒跚的步履向海边走去。音乐响起:全体演唱音乐l 序幕结束
2、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3、小组汇演
4、评价:学生自评、师评。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二。教学目标:
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第二、三场以及尾声。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小组汇演
第二场 贪婪的老太婆
旁白:老渔夫望着游进大海的小金鱼,心里无限的欣慰。可是想起老太婆的话,老渔夫不禁低下了头„„
老渔夫:“小金鱼终于回家了。可我„„没关系,大不了就是听着老太婆的唠叨。明天我一定会成功。”
(老渔夫表演)旁白:老渔夫背着自己的渔网走上回家的路。家里,老太婆正在盼望着老渔夫的归来。
老太婆站在破房子前焦急地观望着大海的方向。老太婆:“天都快黑了,这老头子怎么还不回来?真叫人着急。回来了,回来了。老头子,辛苦了!怎么?什么都没有?你这个窝囊废!”
(老渔夫表演)老渔夫:“老太婆,我今天遇到一件新鲜事,我捉到了一条金鱼,而且它会说人话耶。”
老太婆:“真的?你不会骗我吧?” 老渔夫:“我骗你干吗?这是真的!它可怜巴巴地央求我放了它,并且说会报答我。” 老太婆:“那你呢?” 老渔夫:“我,我就放了它。” 老太婆:“你这个笨蛋,你没向它要好处?” 老渔夫:“我,我看它可怜就放了它。” 老太婆:“你这个废物,去找它。咱家的木盆修了无数次,已经不能够再补了。叫它给咱们一个新的大木盆,我才可以洗更多的衣服,贴补家用。”
老渔夫:“这合适吗?” 老太婆:“怎么不合适?你救了它,它自然应该报答你。你赶紧去,赶紧去。”(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老渔夫:“我没有办法,可我没有钱给老太婆买个新木盆。金鱼金鱼我需要你。”
大海波涛起伏,金鱼现身。
老渔夫:“金鱼金鱼我没有办法,可我没有钱给老太婆买个新木盆。你就送给我们一个新木盆吧。”金鱼点点头,摇摇尾巴,游进大海。
老渔夫表演,回到自己的家。老太婆:“哈哈哈,我终于有了一个又大又好的新木盆。哎,不对。就这点东西就打发我了?老头子,我还要一座漂亮新房子。抓紧抓紧!”
(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老渔夫:“金鱼金鱼我需要你。我真没有办法,可我们的房子又破又旧,一到下雨天就四处漏雨。求求你送给我们一座新房子吧。”大海波涛起伏,金鱼现身。金鱼点点头,摇摇尾巴,游进大海。
第二场结束
2、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3、小组汇演
第三场 愤怒的大海
老渔夫表演,回到自己的新家。老太婆:“哈哈哈,我终于有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房子。不行,老头子,我要变成一位高贵富有的贵妇人,让人人都羡慕我!赶紧赶紧!”
(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老渔夫:“金鱼金鱼我需要你。我真没有办法,可我老婆希望做一个人人尊重、人人羡慕的贵妇人。求求你,让她实现这个愿望吧!”大海波涛起伏,金鱼现身。金鱼无奈地点点头,摇摇尾巴,游进大海。
(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l,速度稍快)老渔夫回到自己的新家。老太婆:“哈哈哈,我终于成为一位人人羡慕、高贵富有的贵妇人。哼,我要让人人跪倒在我的石榴裙下,成为统领天下的女皇!快去快去!”(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速度稍快)老渔夫:“金鱼金鱼我需要你。我真没有办法,可我老婆希望做统领天下的女皇。求求你,让她实现这个愿望吧!”
大海波涛起伏,金鱼现身。(打击乐伴奏)金鱼无奈地点点头,甩着尾巴,游进大海。全体演唱音乐3的第一段。第三场结束
4、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第八单元 钟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古诗歌曲,增进学生对古诗文化的了解,并能用较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枫桥夜泊》。
2、通过活动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
能用较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枫桥夜泊》。教学难点:歌曲的第二乐段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听古筝曲《渔舟唱晚》(由一名学生演奏),学生走进教室。
2、大屏幕出示:《全唐诗》的画卷,学生观看。
二、复习歌曲
导入新课:
1、导言:听着这优美的古筝曲,赏析这名词佳句,你们有什么感受?刚才大屏幕出示了哪几首诗?(学生说出诗的名字)。
2、师:这几首诗共同特点都出自哪个朝代?学生:„„
3、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由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泛流传。有一首歌唱到“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你们还记得是哪首歌吗?
4、学生有感情演唱《读唐诗》。
5、师:歌中唱到的“枫桥的钟声”是哪首诗的诗句?谁的作品?谁能解释诗的大意?
6、师:让我们一起进入古诗的意境中,来体会诗人张继的思乡愁绪。(播放古诗课件),学生体验情感后,在教师启发下配乐(《枫桥夜泊》的音乐)有感情的诵读《枫桥夜泊》。
7、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根据这首诗谱写的歌曲《枫桥夜泊》?
三、学习歌曲《枫桥夜泊》
1、初听:播放歌曲《枫桥夜泊》,学生初步体验。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这种思乡的
情绪的?
2、学生从音乐要素:速度、力度、旋律等来分析。(教师划旋律线引导学生体会旋律特点)
3、复听:歌曲的高潮乐句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歌曲的第二乐段。教师唱这句最具特色的部分,让学生体验情绪有什么变化?(情绪更激动,突出了思乡的情感。)
4、学习第一乐段:
教师弹奏旋律,学生用“lu”哼唱,观察歌曲有哪五个音组成?学生随琴视唱旋律。
5、习第二乐段: 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第二乐句切分音的效果(寄托着对亲人的无限深情),模唱解决节奏难点。
视唱第二乐段曲谱。
6、完整填词演唱。
7、师:你们知道寒山寺吗?
8、学生介绍搜集的关于寒山寺的资料。(课件:寒山寺的图片)
9、师:其实寒山寺是一座小寺,本身并不宏伟,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增添了寒山寺的魅力。诗的书法作品和意境画更增添了这座古寺的内涵。(课件:书法作品和意境画)
10、师:书法作品和意境画的赏析,使我们对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崇敬,现在让我们将音乐、诗歌、绘画融为一体再次演唱《枫桥夜泊》,感受古典文化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吧。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电子琴独奏《灵隐钟声》 教学目标:
1、感受《灵隐钟声》幽静、悠远的情绪。了解寺庙中那幽静、悠远的钟声给人带来的思乡愁绪。
2、通过活动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
能用较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枫桥夜泊》。教学难点:歌曲的第二乐段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复习、播放歌曲《枫桥夜泊》,再次让学生初步体验。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这种思乡的情绪的?
三、学生齐唱,然后分男女声演唱。
四、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
五、活动:古诗演唱会
1、采用比赛的形式来复习古诗歌曲。
2、每组组长抽签选曲目。
3、小组设计表演形式进行排练。
4、各小组的展示。
六、欣赏电子琴独奏《灵隐钟声》
七、教师总结课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曲《打切分音的小闹钟》。
2、认识切分音。教学目标:
1、感受《打切分音的小闹钟》欢快活泼的情绪。
2、能听音乐记录空缺的旋律。
3、能分辨切分音。教学过程
1、探索身边不同的钟声
阶段目标:引起学生对钟声的兴趣,知道不同的钟声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唱了《枫桥夜泊》、欣赏了《灵隐钟声》,了解了古寺中那幽静、悠远的钟声,以及听到那钟声给人带来的那种伤感的情绪。但也不是所有的钟声都是那样的情绪。有的钟声听起来会让我们感到愉快或庄严。你们说说,听到什么钟声会使人感到愉快呢?
生:新年的钟声,各种形象的钟、小闹钟、八音盒的钟声等。
师:老师这儿也准备了几种不同的钟,请大家听一听这样的钟声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教师可出示几种不同的钟,并听一听不同的铃声)生:(参考答案:听起来很欢快的,因为有的很清脆、声音比较短小。)
师:这是生活中真实的钟,音乐也有不少表现钟声的作品,你们还记得吗?
生:有《钟表店》《维也纳的钟声》等。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打切分音的小闹钟》,音乐形象地模拟了小闹钟的节奏和铃声,轻快、诙谐,使我们感到非常愉快。听完后请你们说一说,为什么音乐是轻快的。
2、欣赏《打切分音的小闹钟》
阶段目标:了解《打切分音的小闹钟》表现的欢快情绪,能听音乐填上一小节空缺的旋律。
生:欣赏《打切分音的小闹钟》并回答(参考答案:有模仿钟声嘀嗒嘀嗒的节奏声,好像还有铃声)。
(1)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师:这首乐曲由带再现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音乐模仿了小闹钟嘀嗒嘀嗒的节奏,使我们感到很欢快,你们再想一想,为什么叫打切分音的小闹钟呢? 生:在音乐中有切分音。
师:哪位同学能在谱子上指出来。
生:指出切分音的音符。
师:切分音有好几种,是最常见的一种,还有或是都是切分音。切分音给人的感觉是重音不在第一个音上,而是在第二个音上。下面,我给大家唱几个歌曲的片段,听一听,哪个
是切分音(或是弹几组音)。
生:听音乐分辨切分音。
师:现在,我们再欣赏一遍全曲,当听到切分音的时候,请大家举起手来。
生:听音乐分辨切分音。
师:欣赏音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较强的音乐听力。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的音乐听力怎么样?请大家看课本,下面我把第一主题的旋律弹三遍,看你们谁能把书上第六小节空缺的音符填上。
生:听音乐填音符。
师:现在我们来唱一唱这个主题。要唱得短小、有弹性,切分音处的强音要突出一些,更可以表现音乐欢快、诙谐的情绪。
生:演唱第一部分主题(唱谱)。
师:刚才同学们听出音乐中有嘀嗒嘀嗒表现钟声的节奏,现在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让我们的小闹钟唱起来吧。
生:随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2)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师:乐曲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情绪基本相似,更加活泼,特别是加进了闹钟的铃声,使音乐显得更加有生气。你们可要仔细听,什么地方加进了铃声,请你们举一下手。
生:听音乐分辨铃声。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现在,请你们在铃声出现的音符上作个记号。
生:边听音乐边作记号。
师:如果在这个地方加上打击乐器,你能试一试吗?
生:随音乐在铃声处用打击乐器敲击。
师:接着音乐又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下面我们来完整地欣赏一遍,在第一部分时可随音乐做模拟钟声的节奏伴奏,第二部分时,在铃声处敲击,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
生:用不同的伴奏形式欣赏音乐。
3、拓展欣赏其他表现钟声的音乐
阶段目标:通过欣赏《图画展览会》中《基辅大门》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音乐家创作了许多表现钟声的音乐作品,通过钟声表达了一种情感,有伤感的、欢快的,还有庄严、辉煌的。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俄罗斯音乐家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中《基辅大门》的钟声。这个钟声和《打切分音的小闹钟》的钟声有什么不同呢?
生:欣赏《基辅大门》并谈感受。
师:不同的钟声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灵隐钟声》幽静、悠远的钟声表达了中国古代寺庙文化的意境,而《基辅大门》的钟声就代表了俄罗斯教堂文化的特点。正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的文化,世界音乐才会这样丰富多彩。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课下还可以找一些表现钟声的音乐作品。除了我们课上欣赏的之外,还有李斯特的钢琴曲《钟》、比才的管弦乐《模拟钟声的曲调》、奥尔特的《钟表店》、海顿的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等。你们会发现,不听不知道,钟声的音乐真奇妙。
4、教师总结课堂。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
1.学唱歌曲《晚钟》
2.欣赏手风琴曲《小苹果》 教学目标:
1.用较长的气息与和谐的声音演唱《晚钟》。
2.了解一些俄罗斯的民歌。教学过程:
1、欣赏合唱《晚钟》
阶段目标:通过欣赏合唱《晚钟》感受歌曲的思乡情绪。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俄罗斯的民歌《晚钟》,听一听是什么演唱形式?
生:欣赏并回答(参考答案:演唱形式是合唱)。
师:这是一首领唱与合唱的歌曲,合唱部分是起衬托作用的,表现了一种意境。现在我们再听一遍。想一想,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欣赏并回答(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念故乡的情绪)。
2、学唱歌曲领唱部分
3、阶段目标:能用较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演唱《晚钟》领唱部分
师:这是一首表现思乡情绪的歌曲,从傍晚的钟声联想起故乡的往事,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枫桥夜泊》的意境有些相似,只是音乐的风格不同。现在我们来视唱领唱部分。
生:学生视唱。
师:这虽然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但它和圆舞曲的四三拍不一样,不能太突出强、弱、弱的强弱规律,速度要慢一些。如果按圆舞曲的风格来唱,歌曲的意境就被破坏了(教师通过对比的演唱,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生:演唱。
师:这次唱得稍好一些。因为这首歌曲的速度比较缓慢,所以一定要有较长的气息支持,我们来练习一下长音的呼吸,两个声部的同学都要注意声音的平衡。
生:练习长音的呼吸。
师:哪位同学来试试,看谁的气息长,声音又平稳。
生:比赛。
师:经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的气息长了一些,现在我们再来唱一遍,相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演唱时最好两小节一吸气,如果可以的话,四小节一吸气最好。
生:演唱。
师:这次好多了,现在我们再听一听歌曲,看看我们的演唱还有什么不足?
生:欣赏并提出问题再演唱(首先要肯定成绩,再提出不足)。
4、学唱合唱部分
阶段目标: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合唱部分。
师:这首歌的合唱部分很有特点,描绘了钟声当当的宁静意境。现在我们分声部来视唱乐谱。
生:分声部练习合唱部分,教师纠正。
师:现在我们把两个声部合起来唱。
生:合唱。
师:现在我们按课本上的要求用“Hm”和“当”来演唱。
生:合唱。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合唱,注意合唱部分进入时要准确。
生:教师指挥学生合唱。
师:现在我来领唱,请同学们合唱,还要请一位同学来指挥。
生:学生指挥并演唱。
师:在结尾处要渐慢渐弱,更需要较长的气息支持,我们再来唱一唱。
生:演唱。
5、欣赏手风琴曲《小苹果》
阶段目标:了解一些俄罗斯民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关于这首歌曲还有个故事。这首歌虽然是表现思乡情绪的,有些哀愁的感觉,但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合唱大师阿斯维什尼柯夫把它改编成了一首无伴奏合唱,改变了原来歌曲伤感的思乡情绪,好像敲响了保卫祖国的警钟,成了一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的战歌。你们来听一听,为什么同样的歌曲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情绪呢?
生:音乐的力度、速度有了变化,所以情绪也就不一样了。
师:说得非常好,音乐是通过音乐的要素来表现的,不同的音乐要素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俄罗斯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歌,谁能说出几首?
生:《伏尔加船夫曲》《小苹果》《雪球花》等。
师:《小苹果》是一首欢快的歌曲,被改变成许多器乐曲的形式。其中,手风琴独奏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演奏形式,最后我们来欣赏这首欢快的《小苹果》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生:欣赏手风琴独奏《小苹果》。
6、总结课堂。
第四篇: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第七课
冬 雪
教 学 目 标
1.“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3.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踩雨》;听《踩雨》。
第二课时:听《雨滴》;唱《雨中》。
第三课时: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
第 一 课 时
一、表演《踩雨》
1.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请听歌曲《踩雨》。2.聆听范唱。
谁能模唱开始的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常强!
3.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4.听钢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5.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6.最后8小节曲调很容易,但注意有两小节稍有变化,要看仔细,唱准确。
7.要带着欢乐、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这首歌。并用自制的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8.谁在夏天的雨中踩过雨?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9.我们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活动,轻松地、甜美地唱一唱。10.小结:“沙沙沙、叭叭叭”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呵!
一、听《踩雨》
1.这首歌曲与本课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内容,(同一词作者)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所以歌曲的构思、风格也不一。如果说前者是几个人在玩踩雨的话,那么这首歌则是一群人在踩雨。2.欣赏《踩雨》。
设问:歌曲表现出怎样的情景?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
3.再次欣赏《踩雨》。
谈话:听了两遍《踩雨》,也唱过了另一首《踩雨》,能说出他们的同工异曲之奥妙吗? 4.选择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边欣赏歌曲边轻轻为歌曲伴奏。5.小结: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乐趣所在。
第 二 课 时
一、聆听《雨滴》
1.主题名称导入: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雨花,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 2.初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片断。
你能听出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 3.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试弹奏这雨滴声!5.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设问:这中间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起什么变化? 6.介绍肖邦创作背景及生平。(见乐曲分析)
7.聆听全曲。如果班级中有学生能演奏此曲,请她(他)来演奏,效果更佳。8.小结:雨滴带给人们遐想„„。
二、表演《雨中》
1.这是一首带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校园歌曲。2.看着歌谱听一遍范唱。
3.用不同的颜色把相同的节奏与相同的曲调涂上,这样便于学唱。4.再听一遍范唱。要求各声部的同学跟录音的范唱哼唱自己声部的曲调。5.分声部自学曲调。
(1)把全歌分为两个部分:前16小节为第一乐段,其余是第二乐段,分乐段自学。学好第一乐段,巩固第一乐段。再学第二乐段。
(2)跟伴奏音带唱二声部曲调。教师可参与第二声部给予支撑。
6.因为歌曲是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学生很容易投入。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第 三 课 时
一、聆听《暴风雨》
1.复习四年级(上)《羊肠小道》的第一部分。
设问: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它的名称是——?内容是——?
师生回忆四年级(上)《回声》中及聆听过的《羊肠小道》。2.出示教学标题——暴风雨。
这段欣赏曲是继四年级聆听的《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3.初听第一部分。
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暴风雨前的宁静)4.初听第二部分。
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5.聆听全曲(第五乐章)。
要求: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6.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二、创作活动
1.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4.欣赏乐曲第一乐段。设问:这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2.构思: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3.因为是命题的自由创作,所以各种形式不限。
如:用各种音响的先后交织出现,组成一幅《狂风暴雨》;再如:用数首表现“雨”的歌曲串联起来,加上打击乐器、串联词等。还可以小品形式、艺术造型、舞蹈等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第一课 春 意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教学内容: 聆听《致春天》《春水》表演《小鸟 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感受相同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继续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切分音。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态环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让学生说出关于春天的词语
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6/8的指挥图式。(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4、复听: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的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全曲完整地聆听,再次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还有哪种天气现象?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它能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二、欣赏歌曲范唱,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刷刷刷刷”是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三、老师指导,练习模仿下雨声。
四、师声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部分。
五、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1)老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老师随即纠错。(5)用小快板的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六、学唱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2)理解歌词的含义(3)再次有感情地演唱。
七、表演歌曲。
第四课时
一、以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同学们,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二、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1)初听乐曲,思考:歌曲创设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现出怎样的情绪?(2)复听音乐,思考:合唱有几个声部?春水象什么?(3)再次聆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
三、儿歌和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2)两人互相练习。
(3)指导学生注意速度要与歌曲一样。
四、徒手为歌曲伴奏。
五、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饿走去、为歌曲伴奏。
六、音乐活动:
(1)思考: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3)成果展示。
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
教学目标:
1、我国是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进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饿欢乐场景。
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内容: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塞》《阿佤人民唱新歌》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
2、学习切分音的音乐知识。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同学们给你们猜个谜语,听听下面一段音乐,考考你们的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饿乐队是中华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揭示并解释课题。
2、设问: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边寨”是什么地方?
3、聆听、熟悉各主题音调,要求学生在播放某一主题时就在课本的谱例上指出是第几主题,并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练习。
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仔细聆听提取,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主题的序号。
5、师生讨论: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示各主题的舞蹈场面吗?
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
(2)聆听全曲,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面。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青藏高原海拔几千米,世界屋瘠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公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二、学习歌曲。
(1)听范唱,初步感受音乐风格。
(2)复习6/8拍的指挥图式,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注意唱好连线及乐句的完整性。(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6)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三、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我国的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较熟悉的饿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二、欣赏乐曲
1、初步欣赏,感受乐曲风格。
2、学唱前6小节,思考: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音?
3、再次复听乐曲,在结束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罗。”
4、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以欢乐的情绪表现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第四课时
一、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
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升起篝火围在火烫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是侗族人民的风俗。你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二、欣赏《迷人的火塘》
1、听范唱,初步感受旋律。
2、老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都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切分节奏。
4、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5、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并能流畅地唱好。
6、分声部演唱。
7、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8、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2、作情景表演。
四、小结。
第三课 幻 想
教学目标:
1、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通过《天地在我心》、《小白船》、《水星》、《让幻想展翅飞翔》等作品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3、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象所获得的美感,并对两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4、以《水星》、《宝莲灯》及两首歌曲为范例,开发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教学内容:
聆听《天地在我心》《望月节》《水星—飞行使者》表演《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了解一些神话故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聆听音乐,了解神奇的气氛是靠电子合成器的音响产生的。
3、学习演唱歌曲时气息的连贯。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导入。
1、观看神话故事
2、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加入天文知识: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二、学习歌曲《小白船》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月亮有关的歌曲。)听范唱,思考:这是几拍子的歌曲?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2、节奏练习:X 0 0 | 0 XX X ▕
3、学唱第一乐段曲调
(1)老师范唱曲调,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
(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
4、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高、低声部的曲调
(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3)分声部展示学习成果。
(4)请个别高声部的学生与老师合作,让其他学生体会重唱的感觉。
(5)老师指导两个声部的配合,尤其着重指导两个声部的和谐及气息的连贯。(6)完整、优美流畅的唱好全曲。
5、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6、把歌词填入曲调中
7、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歌表演。
四、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白船》
二、聆听《天地在我心》
1、由电影故事导入,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老师归纳。欣赏《天地在我心中》男声独唱。
2、思考: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演唱形式,其音色归属哪个声部?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
3、简单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
4、聆听《天地在我心》
(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象,说说听后感。
(2)熟悉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唱,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自己聆听的感受。
5、请学生自由学唱。
6、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三、欣赏《望月节》
(1)聆听,设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2)聆听,老师提示:样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3)听后师生讨论: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4)教师简单介绍电子合成器。
四、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什么是幻想?幻想是人们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想象。大家来听《让幻想展翅飞翔》在唱什么?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演唱形式。
2、音程训练
3、学唱歌曲
(1)老师分别范唱二声部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部分曲调。
(3)二声部合成,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成果的前提下,指出问题再次合成。(4)填入歌词,加入幻想进一步唱好第一部分歌曲。(5)学习第二部分歌曲,并配合。(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歌表演
(1)分组讨论,采用什么形式表演歌曲?(2)分组展示。(3)评价
四、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让幻想展翅飞翔》
二、欣赏《水星——飞行使者》
1、导入:太阳系有几颗行星?
2、欣赏乐曲第一主题,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你能描述一下你想到的情景吗?
3、揭题
4、再次欣赏歌曲的第一部分,自由讨论,说说你的想象。
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设问:按乐曲的标题从第一部分的发展到第二部分听后,说说你想到的故事?
6、跟着伴奏哼唱乐曲第一、二部分主题,以加深对主题印象。
7、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分组讨论。(1)乐曲分几个部分?
(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
8、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
9、每小组推选一位故事大王,讲“水星”的故事。
10、评价。
11、再次完整得欣赏。
三、教师小结。
第四课 四 季
教学目标: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在课中的四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缩影的一方面反映。
2、聆听青海民歌《四季歌》及陕西民歌改编的《秋收》,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3、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教学内容: 聆听《四季歌》《秋收》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 教学重、难点:
1、演唱歌曲,体验欢乐情绪,进行曲式创作活动。
2、欣赏乐曲,体会音乐的变化,发展联想,提高三度创作能力。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歌曲《童心是小鸟》
1、歌曲范唱,设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情绪是怎样的?
2、你怎样理解歌名?
3、听老师再次范唱,请你找出与第一乐句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说它们热闹系统与相似之处并唱一唱。
4、跟着老师的伴奏唱曲调。
5、把歌词按节奏朗读。
6、完整地演唱歌曲。
7、设问:你能否在歌谱上标上力度记号,表达你对欢乐“童心”的处理想象?
8、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演唱。
二、歌表演。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童心是小鸟》
二、欣赏《四季歌》
1、介绍青海民歌《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2、初听有小提琴独奏的第一段音乐,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
3、再次复听这一段,请学生看谱跟唱,体验青海“花儿”的风格。
4、欣赏全曲,设问:《四季歌》的曲调共出现几次?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请用力度记号把她记录下来。
5、再次聆听全曲
(1)全曲在音色上有什么变化?能说出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吗?
(2)从力度于音色的变化上,你能否体验出每段的情绪变化,从而与“四季”联系起来,说说你的想象。
6、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谁能最完整地把《四季歌》的曲调哼唱出来,谁就是优胜者。
三、总结。
第三课时
一、学习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1、导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了一阵大雨,其中一位同学有伞,如果你是那位有伞的同学你回怎么做呢?
2、聆听范唱,思考:三位学生在大雨中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3、用2/4的指挥图式来感受前一部分的效率。
4、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前一部分旋律。
5、思考这段曲调有什么特点?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能找出跨小节的切分音吗?
6、自己哼唱。
7、自由学唱够一部分旋律。
8、学唱歌曲(1)完整地、欢快地唱好曲调。
(2)朗读歌词,把歌词填入,试唱歌曲。(3)完整地唱好歌曲。
三、歌表演
1、思考:怎样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分小组讨论。
2、自由讨论
3、各组展示。
4、师生互评。
四、音乐活动
1、创作条件与要求:按书上以知道两个小节,要求用模仿重复方法创作发展成4小节。
2、讲解范例,复习模仿方法要求。
第四课时
一、以学唱陕西民歌《秋收》为导入
1、老师范唱
2、学生跟琴唱第一段歌词。
3、师生讨论歌曲的情绪及内容。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感受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形旋律出现几次?还有什么旋律与民歌原形旋律有关系?
2、指导学生唱教材中的图形谱。(主题A)
3、听主题B,并画出其图形谱,进行比较。
4、讨论:根据你自己的乐曲发展的记录图表,说说你聆听后想象。请围绕乐曲的标题,根据A与B及其乐器音色的变化展开你的想象于联想,进行创作构思,说出其情绪的发展与变化。
5、小结。
第五课 您好!大自然
教学目标:
一、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作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三、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人们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中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教学内容:
聆听《我们的田野》《铃儿响叮当》表演《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合唱歌曲。
2、充分体验歌曲的演唱情绪,准确的表现出来。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参加春游活动,在活动当中最让你感到开心的是什么场面?(生答略)哦!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是怎样去郊游的吗?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步感受《田野在召唤》旋律说说体验。
1、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
2、歌曲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三、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让学生跟着旋律试唱歌谱。
2、老师边弹伴奏边示范演唱歌曲的高声部歌谱。
3、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大家共同解决或找同学帮忙。
4、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把高声部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
5、继续聆听歌曲,四人小组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6、请学生当老师,能干的先示范读,然后再帮助读得有困难的同学。
7、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告辞。
8、跟着音乐,把歌词带进旋律里演唱。
9、老师随机指导。
10、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高声部。
四、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1、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哼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3、把衬词带到旋律当中演唱。
4、指导低声部的演唱。
五、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分别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的高、低声部。
二、练习两个声部的配合。
1、先配合前四个乐句,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2、再配合后面的乐句,要求声音要统一。
三、音乐活动——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研究: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
2、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
3、评价与表扬。
4、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
四、聆听《我们的田野》
1、谈话导入:
描绘祖国大自然美景的儿童合唱曲要数《我们的田野》这首作品了,歌曲优美抒情,半个书记以来经久不衰。
2、朗诵歌词,感受这首诗歌描绘的美景。
3、初听《我们的田野》
(1)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合唱与领唱声部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表达的?尤其是合唱声部用轻声“唔”来衬托,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师生讨论
4、复听《我们的田野》,要求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1)歌曲的旋律线有什么特征?它怎样去描绘“碧绿的河水”、“无边的稻田”、“浅蓝色的群山”、“雄鹰在飞翔”?
(2)师生讨论,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谱。(3)完成作业。
5、再次聆听,跟录音轻声唱好歌曲,熟悉并进一步体验这首少年儿童的合唱精品曲目,唤起欣赏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第三课时
一、让学生聆听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副歌部分导入:
1、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国家的歌曲?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2、老师总结: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又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深受人们喜爱。
二、聆听歌曲范唱。
三、学唱歌曲
1、再次聆听,让学生跟着旋律试唱歌谱。
2、老师边弹伴奏边示范演唱歌曲的高声部歌谱。
3、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大家共同解决或找同学帮忙。
4、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把高声部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
5、继续聆听歌曲,四人小组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6、请学生当老师,能干的先示范读,然后再帮助读得有困难的同学。
7、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告辞。
8、跟着音乐,把歌词带进旋律里演唱。
9、老师随机指导。
10、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高声部。
四、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1、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哼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3、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演唱。
4、指导低声部的演唱。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五、表演歌曲。
第四课时
一、复习二声部歌曲《铃儿响叮当》
二、播放另一版本的《铃儿响叮当》让学生欣赏,感受与我们唱的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三、作品简介:这首儿童合唱是经过变奏和发展改编而成的。共有十个段落组成,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情景。
四、欣赏乐曲:
1、聆听,你能听出改编成几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2、大家讨论。
3、再次聆听,看看大家的反应能力,看看谁最快,听带分段请举手并用手势表示。
五、选择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六、创编故事情节。
七、小结:大自然的冬天真有趣。
第六课 京 韵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二、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人格。
三、聆听《京腔》,表演《蝈蝈与蛐蛐》、《我们都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内容:
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表演《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
教学重、难点:
1、充分体验京剧的博大精深。
2、运用了解的京剧唱腔来演唱歌曲。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了解戏曲知识: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它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二、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简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知道《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选自其中的唱段。
2、初听,感受其韵味。
3、结合音乐,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我们今天听的这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4、试奏京剧锣鼓经(慢长锤)进行实践与体验。
5、再次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6、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录象,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作唱段内容简介。
二、简单介绍“西皮流水”是什么意思?——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三、复听音乐:
1、全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
2、逐句学唱、体验。
3、老师知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
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跟唱。
5、全班角色化投入地唱全选段,实践体验晋级的韵味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四、在聆听了前两首现代京剧的基础上欣赏笛子演奏的《京调》
1、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
(1)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2)听辨老师弹奏这两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是哪一主题。(3)哼唱:视谱哼唱这两个主题的饿曲调。
2、欣赏全曲:
全曲分为几个部分?如果第一主题A表示,第二主题用B表示,那全曲的结构图式是怎样的?
3、复听全曲。
五、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蝈蝈与蛐蛐》,感受旋律情绪。
二、再次聆听,思考: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三学习歌曲:
1、学唱歌谱
2、按节奏读歌词
3、把歌词带入旋律当中学唱。
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及分角色设计表演唱。
五、布置作业:回家学一段地方戏曲,下节课在班上唱给同学听。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奥运赛场上我们中国运动健儿的拼搏场面,让学生体会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二、聆听《我是中国人》,让学生听后说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
三、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并跟随音乐手指点着“板”。
2、分句学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尽量做到“字正腔圆”。(3)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
3、分组表演唱《我是中国人》。
四、召开戏曲演唱会。
五、布置作业:自制京剧脸谱
第七课 友 谊
教学目标:
1、师生情、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
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可爱的苹果》,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3、欣赏声乐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创编舞蹈动作。教学内容:
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表演《手拉手》《可爱的苹果》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欣赏乐曲创编舞蹈。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人与人表示友好、友谊、友爱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动作?(学生回答略)
二、初步感受音乐:
1、初听歌曲,想想歌曲唱了什么?(生答略)
2、复听,思考: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哪一种节奏型出现得比较多?你能试着拍一下吗?
三、学唱歌曲
1、再次聆听,让学生跟着旋律试唱歌谱。
2、老师边弹伴奏边示范演唱歌曲的高声部歌谱。
3、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大家共同解决或找同学帮忙。
4、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把高声部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
5、继续聆听歌曲,四人小组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6、请学生当老师,能干的先示范读,然后再帮助读得有困难的同学。
7、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告辞。
8、跟着音乐,把歌词带进旋律里演唱。
9、老师随机指导。
10、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高声部。
四、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1、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哼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3、把衬词带到旋律当中演唱。
4、指导低声部的演唱。
五、表演歌曲
1、按要求分组自由选择表演形式。(叠加节奏、采用打击乐器、创编舞蹈等)
2、分组展示、3、评价
六、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手拉手》
二、欣赏《我的朋友在哪里》
1、做“找朋友”的游戏导入(分组进行,播放《找朋友》音乐)
2、说说心情。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你们听!下面这首歌曲也和找朋友有关,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演唱者的心情怎样?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试着哼唱。
三、表演歌曲
1、以歌曲为背景音乐,讨论集体舞的形式。
2、请有舞蹈特长的同学示范舞步,全班跟跳。
3、在音乐声中,全班跳集体舞。
4、小结:友谊长在,友爱永存。
四、创作活动:为儿歌谱曲
1、让学生熟读儿歌,并有感情地背诵
2、创作好第一句歌词的曲调,反复哼唱体验,在自己满意的前提下,唱给周围的同学听。
3、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创作第二、三、四句,运用以前学到的模仿、重复等手法进行创作。
4、完整地唱给周围的同学听,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后为大家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小段有关山村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录象,让学生观看后说说感想。
2、联系实际,说说我们现在与老师之间的感人事情。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2、简介歌曲: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她们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集体插座了这首歌曲,以苹果比喻学生火热的心去慰问老师。
3、再次聆听,让学生跟着旋律试唱歌谱。
4、老师边弹伴奏边示范演唱歌曲的高声部歌谱。
5、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大家共同解决或找同学帮忙。
6、着伴奏有感情的把高声部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
7、继续聆听歌曲,四人小组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8、请学生当老师,能干的先示范读,然后再帮助读得有困难的同学。
9、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告辞。
10、跟着音乐,把歌词带进旋律里演唱。
11、老师随机指导。
12、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高声部。
四、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1、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哼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3、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演唱。
5、指导低声部的演唱。
五、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表演歌曲。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爱的苹果〉〉
二、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1、导入:
在大型运动会上,经常能听到郭峰创作的歌曲。这些歌曲的主题都是反映“友谊”与“和平”。我们这节课介绍其中一首〈〈让世界充满爱〉〉
2、初步聆听,思考:歌曲唱了什么?它反映了什么思想?
3、朗读歌词。
4、跟着音乐哼唱。
5、跟着音乐创编舞蹈。
6、小结:“让世界有真心的爱,让世界充满情和爱。”
第八课 百花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编花篮〉〉等四首音乐作品及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动,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白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2、表演民歌《盼红军》、《编花篮》,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创编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3、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格。教学内容:
聆听《牡丹之歌》《花之歌》表演《盘红军》《编花篮》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各地方民歌风格,进行曲调创编活动。
2、聆听音乐,即兴创编舞蹈。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
1、老师范唱,思考: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2、复听,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出来。
3、老师简介歌曲。
4、学生边划拍边学唱歌谱。
5、跟老师的伴奏哼唱歌谱。
6、分角色唱,要求注意唱出民歌风格。
7、按节奏读歌词。
8、跟伴奏演唱歌曲。
9、小组讨论怎样演唱才更能唱出民歌的风格。
10、完整演唱。
三、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盼红军〉〉
二、欣赏〈〈花之歌〉〉
1、初听,让学生细细乐曲的旋律。
2、复听,将三个主题先后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
3、再次欣赏,听辨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
4、分组选择音乐段落,设计舞蹈动作。
5、聆听《花之歌》并翩翩起舞。
三、小结:百花园真美。回家收集以花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并进行学唱。
四、欣赏〈〈牡丹之歌〉〉
1、导入:谁见过牡丹花?能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吗?(老师出示牡丹图)
2、初听男声独唱。
3、介绍这首歌的背景和含义。
4、复听,阅读歌词。
5、你从歌中得到什么启示?
五、完成曲调创编活动
1、从所给的开始4小节曲调及最后的结束小节,可以断定是小调或羽调式。(不必说调式)
2、启发学生用重复、模仿的方法来创编乐句。
3、展示、评价。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中有没有老家在河南的?能说
一、两句河南方言吗?
二、学唱歌曲
1、聆听范唱,设问:这两段歌词各唱了什么?
2、复听,找出最有特点的几个音。
3、老师简介歌曲
4、学生学唱歌谱。
5、按节奏读歌词。
6、跟音乐哼唱歌曲。
7、自由讨论如何能唱得更好听。
8、完整演唱。
三、表演歌曲。
四、布置作业:将收集到的以花为题材的资料,在下节课我们开一次班级音乐会。
第五篇: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第一单元美丽的宝岛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盼团圆》
2、歌曲演唱《苇叶船》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歌曲《盼团圆》,了解歌曲内容,体验歌曲盼归盼团圆的情感。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演唱《苇叶船》,体验小朋友盼望与台湾小朋友手牵手,盼望祖国早日团圆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思念亲人和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难点:
用深情流畅的声音演唱《苇叶船》
教学过程:
一、两地情深
1、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团团圆圆)他们本来和其他的伙伴生活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05年的5月当大陆表示将向台胞赠送一对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大熊猫时,他们就变得不同了。
2、在得知他们将送给台湾同胞的时候,大家集思广益给他们取了一个满含咱们大陆同胞深情的名字:团团、圆圆。他要表达的就是期盼“团圆”。08年的12月23日他们带着大陆同胞对台湾同胞的深厚感情乘飞机到达了台湾。现在,他们已经快乐的生活在台北动物园了,并且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和关注。
3、台湾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我们来看看祖国的地图。只是隔着一道海峡,却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却只能隔海相望应经半个多世纪,使骨肉分离,不能团圆。是啊,我们都在盼望祖国早日统一,都在《盼团圆》
二、《盼团圆》
1、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也将我们的深情读出来。(课件出示《盼团圆》的歌词)
2、同学们,光读一读已经不足以表现两岸人民日夜思念同胞骨肉、朝朝暮暮盼望祖国统一的心声,现在让歌声表达我们的心。
3、听赏《盼团圆》
4、歌曲的速度怎样?(稍快)情绪怎样?(激昂)
5、深情的歌词加上合适的旋律更让我们感受到人们盼团圆的情感。让我们再来跟着唱一唱。(播放教材上显示的内容)
三、诉情思——《苇叶船》
1、盼啊盼,盼团圆,两岸的孩子们有自己表达心声的方法。
2、听《苇叶船》。他们是怎样寄托情思的?
3、多希望船儿快快走,告诉台湾同胞我们的心意。苇叶做的船靠什么可以走的更快?那让我们学学风的声音,让船儿快快走!
4、跟音乐用“u”来模唱旋律。
5、唱曲谱。
①师划拍唱曲谱。
②生跟琴划拍唱曲谱。
6、唱歌词。
①旋律好听,要配上好的歌词,让咱们来读一读。生深情读歌词。
②在这两段歌词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段是大陆同胞表心愿,第二段是台湾同胞说心声)
③接龙唱歌词,解决难点。
④完整的唱歌词。
7、歌曲处理
①听一听,你觉得哪里最能表现歌曲的感情,唱到这里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现?
②分角色演唱。两岸的同胞对心声,一半同学唱第一段,一段学生唱第二段,结束句一起唱。
四、拓展:小知识。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密切交往。
五、总结:
“条条河流归大海,片片苇叶根相连”我们理由相信,我们一定会盼到团圆的那一天。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再唱《苇叶船》 欢乐的竹竿舞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竹竿舞、芦笙舞的节奏特点。
2、学习舞蹈的基本步伐,能随音乐有节奏地跳竹竿舞和芦笙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竹的自然美和竹乐器演奏的音乐美,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2、感受竹竿舞的节奏和基本步伐,以及舞者与打竹竿者相互间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准备:
音乐、竹竿
四、教学过程:
(一)、配乐赏竹景,感受竹节挺拔、竹叶秀雅的自然美。
1、播放课件:大自然中的竹林,唤起学生对竹子自然美的欣赏欲望,激发学生的美感。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欣赏竹景后的切身感受。
教师:看见翠绿的竹林,你有什么感觉?请你用优美的词语或诗句表达对竹林的赞美和歌颂。
(二)、欣赏竹乐器,聆听竹乐器演奏的音乐,感受竹乐的美感。
1、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请学生听辨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听见这段音乐自己有什么感受?
2、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或背过身子倾听芦笙、唢呐、竹笛这三种乐器吹出的旋律,让学生说出三种乐器的名称和不同的音色特点。
教师肯定学生的感受与表达后,进行小结。竹笛、芦笙、唢呐是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它们奏出的音乐是那样优美动听。竹笛的音色清亮、透明,略带水声,富有穿透力;芦笙的音色甜美、柔润、丰满、富有地方色彩;唢呐的音色豪放、刚健、音响高亢有力,富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三)、敲一敲自制的竹制打击乐器,尝试音乐伴奏的和谐。
1、让学生拿起自己制作的竹制打击乐器,互相欣赏,自主介绍,敲击声响,感受音色(要求学生敲出两种以上不同的节奏)。
2、用自制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出示节奏谱: X O │ X O ‖ X O O │ X O O ‖ 请学生看谱敲击节奏。
3、看舞步敲节奏。
(1)教师跳2/4拍舞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听一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在演奏时也要奏出两种不同的音色,并做到节奏要稳。(2)对教师跳3/4拍舞步,教师:这个舞步与刚才舞步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区别2/4拍与3/4拍的节奏。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打击乐器表现老师跳的舞步节奏。
4、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基本舞步(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学生面向回心,教师在圆中心)。
5、请八位同学上台与老师合作,教师示范跳竹竿舞。在场地上干放两根木杆,相距2—3米,上面再横放4—5对细竹杆,相应的人在两边相对跪坐,两手握住细竹杆两端,在统一节奏中台击竹杆和扣击地面长杆,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在竹杆开台的间隙中,灵巧地避开夹击,轻盈起舞。
6、请学生自由分组,一部分同学先跳舞,另一部分同学先打竹竿,教师重在观察指导,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练习几遍后,交换角色再做练习,直到每个学生都得到双重体验为止。
7、将学生分组进行竹竿舞表演赛,跳舞节奏准确,没有被竹竿夹住脚或绊倒为优胜者。其余同学在旁边用自制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四)、总结、下课。
欢乐的竹竿舞-四年级第七册音乐教案 来自费尔教育。
第二单元 新疆乐韵
教学目标:
1.培养对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爱好,乐于参加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
2.欣赏《丝路驼铃》、《十二木卡姆》、《敦煌故事》、《帕米尔的春天》、《牧羊少女》、《节日的天山》、《新疆之春》等曲目,感受其音乐情绪和艺术特点。认识都它尔等乐器,了解其音色特点。
3.学唱《一杯美酒》、《敲手鼓的小巴郎》,正确地运用自然圆润及明朗活泼的声音演唱和表现歌曲。
4.培养运用所了解的新疆音乐参与创编活动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一杯美酒》 教学难点:创编活动《竹竿舞曲》 总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内容:歌曲《一杯美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谈话引入课题: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我国的东南近海岸,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宝岛台湾。在你的印像中,台湾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师:“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可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还未回到祖国的怀抱,大陆的亲人人在盼望它早日回来,你听,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师范唱《一杯美酒》。
三、学习歌曲《一杯美酒》
注意让学生了解节奏短句。可让学生击拍,也可用节奏乐器练习或读练节奏,为学唱做准备。
几处前倚音在歌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可让学生做以下对比: 关于前倚音的介绍,应注重实际唱法。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中,前倚音应适当加重,以突出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中可启发学生伴以简单的律动。
1.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u”音轻唱歌曲的旋律。2.用“la”音哼唱歌曲。
3.轻声地礼视唱歌曲旋律。师指导。4.轻声地练唱歌词。
5.进行分组分男女声比赛练唱。
四、巩固练习
1.竖笛练习《一杯美酒》。
2.师:“除了用歌唱、竖笛演奏的方式,还可以怎么来表现歌曲的感情?”
引导学生:表演、舞蹈、诗歌朗诵、写诗、画画等。
3.“让我们一边听歌曲,一边用画笔描绘你心中美丽的台湾吧!”
第三课时
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天山美景
歌曲《敲手鼓的小巴郎》
欣赏《帕米尔的春天》(竹笛独奏)
配乐朗诵《我爱你啊,天山》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导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生问好。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并演唱了很多童谣、民歌,今天我首先想请你们听一段歌曲片断,听完后请大家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请安静地欣赏。
2、教师播放音乐片段《敲手鼓的小巴郎》 师:有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生答略)
师:对,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歌曲《敲手鼓的小巴郎》。
二、欣赏音乐
(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去体会作曲者与演奏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
丝绸路上不仅有许多著名的石窟、塔、寺庙、关城遗址、珍贵文物、史前文化遗迹及一批很有价值的墓陵,而且有华山、青海湖、月牙泉、天池、葡萄沟等一批自然风景区。
此部分仅选创作歌曲《敲手鼓的小巴郎》、竹笛独奏《帕米尔的春天》及诗作《我爱你啊,天山》,以表对天山美景的赞美。
1.歌曲《敲手鼓的小巴郎》
(1)通过此歌的学唱,要让学生感受到“花帽美、雪莲花美、金线绣的小毛驴美;童年美、歌舞美,小巴郎的生活更美!”
(2)让学生熟悉前奏音乐,感受其特点,并能背唱。
(3)主要采用听唱的方法学此歌。
(4)“#”记号已在三年级作过介绍,在这里可从复习入手,着重从升记号在这里表现喜悦、俏皮的感情上帮助学生感受,可用对比(用与不用升记号对比)的方法。
(5)两句歌曲中的插白“咚龙打啦咚”,应单独先做练习,其节奏应与“”、“”的节奏一致,但切记是念白,而不是唱。
(6)此歌自始至终都要唱得活泼、欢快、俏皮。
2.欣赏《帕米尔的春天》
(1)欣赏此曲重点放在感受乐曲表现的帕米尔春天的美景及从中感受喜悦。
(2)可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听后感。不必要求完整,可点点滴滴的、不完整的。学生的交流内容不要要求统一。
(3)配合听音乐,让学生认识竹笛。
3.配乐朗诵《我爱你啊,天山》
(1)首先是朗诵,通过朗诵表达对天山的赞美。五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地理解诗篇的意境,并能自己处理朗诵的情绪,因此,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规定。
(2)配乐是为了烘托气氛,因此,所选的音乐要与诗作的要求吻合,如弹拨乐合奏《天山印象》即可,但最好不由教师规定。可让学生自己先选音乐,通过实践,经过比较后找出更为恰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别能力。
4.三首作品的安排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作调整。
第三课时
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内容: 欢腾的新疆
欣赏《牧羊少女》(手鼓独奏)
欣赏《节日的天山》(扬琴独奏)
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
创编活动《新疆是个好地方》
欣赏《新疆好》(都它尔独奏)
欣赏《新疆是个好地方》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 竖笛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谈话引入课题:
三、学习《新疆是个好地方》 欢腾的新疆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其物产丰富,人民能歌善舞。自1955年10月1日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来,新疆的工农业生产及社会面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充满了新气象。
围绕“欢腾的新疆”,选用了手鼓独奏曲《牧羊少女》、扬琴独奏《节日的天山》、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等作为欣赏曲。安排了创编活动《新疆是个好地方》,其中提供了都它尔独奏、表演唱及萨巴依、达甫(手鼓)的制作、演奏常识。
1.欣赏《牧羊少女》
(1)此曲的欣赏首先是听。听前不必介绍乐曲所表现的具体内容,而应该让学生自己从听中理解、判断。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可在最后与学生交流。
(2)对“达甫”(手鼓)的介绍可在此进行,也可放在创编活动中进行。
2.欣赏《节日的天山》
(1)可先设问:天山地处何省区?新疆各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通常有些什么活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听乐曲,再提问:从乐曲中你听出了一些什么内容?(教师不宜过早作结论。)
(3)简介扬琴。
(4)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熟悉音乐主题。
3.欣赏《新疆之春》
(1)听音乐前可不告诉学生作品的名称。通过听,了解音乐的民族(地区)特点。
(2)听了以后再告诉作品名称《新疆之春》。启发学生根据曲名再听,联想、想象。
(3)指导练唱两个音乐主题,并要求背唱。
(4)简介小提琴。
(5)完整地听一遍。
4.创编活动的教学此创编活动在本单元占有重要位置。编者为此创编活动提供了都它尔独奏《新疆好》、表演唱《新疆是个好地方》等音乐作品,介绍了维吾尔族节奏乐器萨巴依,并提供了“达甫”(手鼓)的演奏练习,以帮助学生进行《新疆是个好地方》的创编活动。
(1)首先让学生了解创编活动的主题和要求(让我们身着盛装,带上自制的乐器,参加新疆节日盛典)。
(2)都它尔独奏《新疆好》,可在欣赏的基础上,作为创编表演的内容。此主题的补充资料中提供了歌曲《新疆好》全谱,可使用。
(3)表演唱《新疆是个好地方》既可用以演奏,也可供学生用以填词演唱。
(4)学生的创编活动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创编展示后,教师应作一个小结(点评的小结)。
四、补充资料手鼓较通用的演奏方法
1.击心:右手或左手用半掌击打靠近鼓心的鼓面,记谱为
2.敲边:左手或右手的中指与无名指敲打靠近鼓边的鼓面,记谱为“”。
3.滚:左、右手急速交替敲边。
4.弹:右手或左手中指,用力与拇指相擦,迅速指向靠边的5.注:“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演唱者多自弹自唱,用冬不拉演奏。从音乐上看,它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歌唱性的弹唱,其唱词固定,旋律悠扬宽广;二是说唱性的弹唱,其唱词往往由演唱者即兴编唱,其旋律多是简洁明快的。由于冬不拉的弹奏方法基本是弹、挑,故而经常运用一弹一挑、一弹两挑的方法为歌曲伴奏,从而形成冬不拉弹唱艺术在节奏上的特征——以38拍为主的混合拍子。
四、巩固练习
1.竖笛练习《新疆是个好地方》。
2.师:“除了用歌唱、竖笛演奏的方式,还可以怎么来表现歌曲的感情?”
引导学生:表演、舞蹈、诗歌朗诵、写诗、画画等 课文拓展: 千姿百态的节奏型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节奏是很有特点的,比如朝鲜歌舞节奏潇洒,藏族歌舞节奏急促,傣族歌舞节奏典雅,蒙古族歌舞节奏明快,维吾尔族歌舞欢快、热烈等等。
拿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节奏来说吧,大致可分为固定节奏型和非固定节奏型两种。固定节奏型像“麦西热普节奏型”:,它的特点是欢快有力,它还可以变化为:。除了“麦西热普节奏型”外,还有“来派尔节奏型”、“赛乃姆节奏型”等等都属于固定节奏型。
拿“来派尔节奏型”来说吧,它的特点是轻快活泼,有以下几种样式:
1.小快板:
2.中板:
3.慢板:
维吾尔族如此之多的节奏型在他们的民歌中都有所反映,特别是切分音节奏在他们的歌曲中应用的最多。之所以形成这种节奏型的主要原因是维吾尔族语言无字调,单词重音又总是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这样,就使得民族的曲调往往在较弱的节奏上开始,切分节奏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单元 祖国颂歌
教学目标:
一、聆听《忆秦娥·萎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及《祝酒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诸,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二、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载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三、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教学内容:
一、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二、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三、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四、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五、对比欣赏《祝酒歌》与《饮酒歌》 教学重点:
欣赏《忆秦娥·娄山关》和《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诸。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生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音乐声中进教室。
师: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曲? 生:……
2、老师歌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新中国伴随着歌声成长,歌声鼓舞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点题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
二、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1、刚才你们听得《我和我的祖国》感受到什么样的音乐情绪呢?
2、生:……
3、师:由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圆舞曲节奏贯穿全曲,歌曲创作于1986年为二部曲式结构。
4、介绍曲作者——秦咏诚:生于1933年,江苏菱榆人,1948年参加革命文艺工作并开始学习作曲。1952年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1954年毕业后留校任都,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等职。作有《我为祖国献石油》等歌曲和声乐协奏曲,交响诗等作品。
5、欣赏乐曲(带问题:歌曲表达什么情感?)
6、生……
7、师总:歌曲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人们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也是人们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的升华。第一乐段以叙述性的音乐语言展开乐思,运用比喻的手法诉说我和祖国的亲密关系。第二乐段曲调转入高音区激情迸发,情绪逐步高涨,最后结束在高潮上。这首歌属于声乐艺术中的群众歌曲。
三、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其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表达人民群众集体的思想感情。它的曲调以雄壮豪迈者居多。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适于群众集体齐唱。如《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我国群众歌曲的历史,可追溯到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抗日抗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群众歌曲都起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艺术歌曲源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其特点是歌词通常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深刻体现整首歌词和各句歌词的内容,感情细腻,优美感人,抒情性较强,伴奏不只是做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五四”以来,我国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如《玫瑰三愿》、《我爱你、中国》等。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在不同的国家,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时,很难严格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从歌曲本身来说,并无截然不同的明确界限。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群众歌曲的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四、重点欣赏的歌曲
今天我们欣赏的几首歌曲分别创作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等不同时期,因此,其风格不尽相同,并在类别上又可分为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有的特征较为明显,大家有共识即可,有的特征不明显,大家可以讨论研究,不一定下结论,不要纠缠在某一歌曲属哪一类。重要的是探究过程。
(一)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1、介绍作词创作背景: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转回贵洲攻打黔军,这次战斗,打了两天:2月25日黄昏,微雨阵阵,乍阴乍晴,直到26日拂晓,经过反复多次肉搏,击溃白军王家烈部四个团,再克娄山关,大雾弥漫,山黑月小,毛泽东的《娄山关》词,即作于此时。当时,娄山关战斗是胜利了,但长征的战略任务受到挫折,毛泽东的心情不免有几分沉重。忆秦娥为词牌名。娄山关在遵义市北,是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2、出示地形图等
3、学生朗诵《忆秦娥·娄山关》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仓山如海,残阳如血。(提问学生词写的什么内容?)生:…… 师总:“忆秦娥”词牌在结构上曲上片和下片组成,上片是大军过娄山关的情景,有声有色。风吹声、雁叫声、马蹄声、嗽叭声、长空、浓霜、残月,下片是描写大军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
4、介绍曲作家——陆祖龙
生地1928年,江苏常熟人。1946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并参加校管弦乐队吹单簧管,同时学钢琴及作曲。1949年参加解放军南下工作团。50年代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指挥兼创作组长,总政歌舞团指挥等职。曾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创作。主要作品有合唱《祖国永远是春天》、重唱《三个战友》等。
5、师:忆秦娥词牌在结构上由上片和下片组成,曲作者在音乐上也随之而布局在旋律上曲作者吸取了我国民族音乐中戏曲与曲艺音乐的素材以及进行曲的要素进行创作。歌曲的前奏是全曲的概括,长短、强弱错落有致的音调三连音的号角声与连续附点马蹄声阵阵响起,一下子把我们的听觉视野引入紧张的战斗场景之中。
6、欣赏乐曲(带问题欣赏上、下片音乐如何表现?)
7、生……
8、师总:上片把战地紧张肃穆的气氛,红军战士慷慨赴敌的英雄气概和坚毅沉着的革命斗志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下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战士踏着前进的步代,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人民必胜的信心,接着重复歌唱“雄关漫道……真是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多么豪放劲健,把音乐推向高潮。在号角声的过门后,叠唱“从头越”昂首遥望,无边青山,像大海的波涛一般,一轮落日,垂挂西天,发出鲜红的血般光芒。音乐在重复“苍山如海”时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高八度的主音do,然后音域音量逐步淡出,令人回味无穷,其气象阔大而雄浑,神韵隽永而悠远。这正是视险如夷、无坚不摧的红军战士的抒情,伟大词人的革命精神和博大胸怀的形象显现。
(二)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1、介绍作品: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作于1961年。故事片《红日》是描写解放战争——山东孟良崮战役大捷的故事。这首歌曲是由在战争的硝烟中,为解放军送粮食的农村女青年唱出的。
2、介绍词曲作者——吕其明,安徽无为人。八岁入新四军文工团。1949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音乐制作,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195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和指挥。先后为《白求恩大夫》、《庐山恋》等近40部电影作曲,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流行。还创作管弦乐序曲、交响叙事诗等。
3、欣赏乐曲(带问题、曲调表达什么感情?)
4、生:………
5、师总:它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调,曲调优美、委婉,歌词朴实无华、通俗生动、真挚深情,唱出了家乡好,解放军好和解放区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解放区军民对家乡自然风光和鱼水深情的由衷赞颂。歌曲为一段体,加上衬字拖腔的运用,更显得民歌特色风味十足。“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依儿哟”恰到好处,亲切自然,给人回味无穷。这是一首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它唤起了人们对家乡无限的眷恋之情。
6、同学们学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7、请一些同学们站起来演唱。
五、拓展与探究
聆听《祝酒歌》与歌剧《茶花女》中的《饮酒歌》,加以比较,研究歌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祝酒歌》作于1977年,作者施光南,生于四川重庆,祖籍为浙江金华,1951年入北京一0一中学读书,开始学习作曲,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78年调中央乐团创作组,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病逝于北京。他的代表作有《打起手来唱起歌》等歌曲,小提琴独奏曲、歌剧、芭蕾舞音乐,还有京剧等。
(二)、欣赏《祝酒歌》
(三)、歌剧《茶花女》根据意大利作家小仲马的同名悲剧小说改编,由威尔弟作于1583年。同年首演于维也纳。《饮酒歌》选自《茶花女》第一幕
(四)、欣赏《饮酒歌》(提问学生相同点和不同点)生:……
师总:两者相同点:同是“酒文化”,不同点:内容、形式、风格截然不同。
《祝酒歌》歌曲内容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祝酒歌》是歌曲形式,带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结构。风格是音调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即有新疆、西藏民歌调,又有江南民歌的风味,即有抒情歌曲、舞蹈音乐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音调活跃、跳荡,很好地表达了欢欣、喜悦的情绪。
歌剧《饮酒歌》内容表现主人公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微噢莱塔的咏叹调,则表现女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矛盾。《饮酒歌》是歌剧形式(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是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这是著名的歌剧合唱代表作。风格是轻快的舞蹈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和贯穿全曲的大六度跳进动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六、课后作业
列举你所知道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歌曲,并说明这首歌曲的体载(“艺术歌曲”、“群众歌曲”、“颂歌”、“进行曲”“抒情歌曲”或其他)。歌曲名称 歌唱祖国 我爱你,中国 我的祖国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祖国颂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我们走在大路上
要求同学回去再收集“歌颂祖国”为主题的歌曲并说明此曲体裁。
七、课堂小结
列举了这么多的“歌颂祖国”为主题的歌曲,说明我们的歌曲创作非常繁荣,真是硕果累累,对今天欣赏的《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等祖国颂歌,有更深刻的理解。回去查查,一定能列出更多更多的曲名为“歌颂祖国”的歌曲。
教学反思:
主备人: 李璞 参备人: 第四单元 多彩的童年 多彩的童年 学情分析:
多彩的童年童年像一支甜甜的儿歌,像一条欢腾的小河,在多彩的童年生活里,四季歌声永不落。本单元是主题音乐活动,让学生采用喜欢的方式,在“春、夏、秋、冬”四个活动组,如歌舞表演、讲故事、配乐朗诵等,选取熟悉的音乐和同学创造性地表现童年生活。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活动、生活,快乐每一天。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歌曲《加减乘除》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教学难点:
欣赏《童年的回忆》(钢琴曲)教学准备: 教学歌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
2.通过音乐与生活结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四季中的童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憧憬美好未来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加减乘除》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 竖笛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导入
二、欣赏音乐
(一)歌曲《加减乘除》
这是一首体现校园学习生活的合唱歌曲,大调式,44拍,两段体结构。歌曲曲调明快而流畅,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回忆和怀念。歌曲的第一段共四个乐句,采用了齐唱的演唱形式。第一句和第三句节奏型相同,第二句和第四句节奏型也相同。前四句采用叙事的手法,将学生时代的酸甜苦辣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合唱部分,第一句和第二句采用相同的曲调,反复歌唱“童年是一道解不开的习题,童年是一个猜不透的谜语”,表现了对童年的怀恋和赞叹。最后一句是对全曲的一个小结,采用了与第一句一样的节奏型。该曲反复运用切分节奏,将切分节奏贯穿始终。教师用“加减乘除”这个学生熟悉的数学符号引入歌曲学习,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学会歌曲。引导学生做一道特殊的数学题:让学生自由选择“春、夏、秋、冬”四个活动组,在这不同的季节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欢乐,利用书上提供的材料或课后收集相关资料准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合作学习,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活动,避免内容重复、形式单一。
重点是学生的综合表现,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极大想象和表演的创作空间。教师可根据设备、场地和学生的情况,与学生一起,共同精心设计好这一活动,并在教学现场进行各种即兴创造活动。有条件的还可适当地进行教室环境布置,创设较好的活动氛围。
活动组“春”:教师引导学生用独唱、小合唱、表演唱等形式表现。重点是有表情地歌唱和歌曲的表现,可有一定的动作和队形变化。材料可用教材和课外的歌曲,有条件的可提供伴奏。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表现儿童明朗、乐观的性格,展示纯洁美好的心灵。
活动组“夏”:引导学生讲一首歌曲或一个音乐家对自己的影响。教师做一定的提示,启发学生讨论,字数不限,以真情实感的流露为好。
活动组“夏”:引导学生讲一首歌曲或一个音乐家对自己的影响。教师做一定的提示,启发学生讨论,字数不限,以真情实感的流露为好。
活动组“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成熟的季节,学生本人、同学、班组都在成长、变化,可能取得了一些成绩。引导学生在钢琴曲《童年的回忆》的背景下,用美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活动组“冬”:雪花是冬爷爷派来的使节,它带着冬爷爷的叮嘱与祝福,乘着银色的马车“哒、哒、哒、哒”地向我们走来了。冬天来到了!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唯一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飞扬的大雪。那晶莹、透明的雪花,能给孩子们带来多少欢乐!那银装素裹的大地,仿佛就像童话世界一般,孩子们在雪地里尽情地玩耍: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而可爱的小动物,也早早地进入了冬眠期,相约明年再见了。有特长的学生可表演完整而优美的舞蹈,可引导其余学生用形体动作、肢体语言表现冬天的情景,进行造型表演。1.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u”音轻唱歌曲的旋律。2.用“la”音哼唱歌曲。
3.轻声地礼视唱歌曲旋律。师指导。4.轻声地练唱歌词。
5.进行分组分男女声比赛练唱。
(二)欣赏《童年像只快乐鸟》(独唱)
歌曲为34拍、小调式。全曲轻快活泼,旋律优美清新,大量运用了八分音符,节奏简洁。从风筝引入,将金色的童年比作一只快乐鸟,极富儿童情趣。合唱部分节奏舒展,歌词简单,抒发了带着梦想和快乐的童年的梦。
附谱:童年像只快乐鸟
(独唱)34
王伟词
李嘉评曲
(三)欣赏《童年的回忆》(钢琴曲)
这首通俗钢琴曲音乐清新潇洒,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作者为法国的塞内维尔•图森。经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演奏,这首乐曲和其他同类的乐曲(如《水边的阿第丽娜》)同时流传世界各地,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乐曲为三段体结构。A段的旋律由分解和弦构成,上行与下行交替,不断流动,显得明朗活泼,勾起了人们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
B段的速度较前段放慢一倍,节奏舒展,旋律多平行与级进,充满了温馨亲切的情感。
当乐段末尾的旋律停留在主和弦三音(3•)时,A段欢快的旋律又骤然响起,乐曲进入再现部,最后在琶音和弦的衬托下,再度奏出B段的抒情动机结束全曲,主和弦的三音使童年的回忆绵绵不断。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欣赏《四季童趣》(独唱)教具准备:
打击乐器 竖笛 多媒体课件 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这是一首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大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几乎相同:
①③是旋律的重复,只在第二小节作了简单的变化,便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生动表现了银色的雪花飘落下来时人们欢快的心情。第二部分是歌曲的高潮部分,音区升高,与前段形成了对比,共四句。第一、第三乐句曲调相同,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在第二小节作了音的重复,显得没那么单调。音区升高,反复吟唱,更加体现了人们对冬天的赞美之情。第三部分音区还原,歌词只有一句,三次重复,反复吟唱,表达了对冬天的向往和热爱。全曲在一片期待声中结束。
此歌用童话般的语言和多种节奏、大跳音程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冬天的美景,并以“冬爷爷”的语言祝愿小朋友“意气风发”,“心灵洁白无瑕”。童话意境,结束音有色彩。
欣赏《四季童趣》(独唱)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的歌曲,44拍,五声徵调式。歌中出现了一幅幅生动而饶有情趣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心情。歌曲中第1~4小节与第5~8小节旋律的变化重复及“”、“”两种不同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曲调富有跳跃,把孩子们在春风中放飞风筝和打枣、摘苹果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第9~12小节音调上下三度音区移动进行,旋律呈现起伏,抒情而又欢乐。第13~14小节的节奏突然紧缩,小节内曲调重复,形成了相互的呼应,更增添了玩耍、逗乐、滑雪的欢乐情绪。紧接着旋律起伏舒展,那欢乐的笑声,在空中久久回荡,歌声时时在人们耳边回响。
(一)教具钢琴、录音机、影碟机,有关乐谱及卡片。
(二)图片、音像资料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合唱带、伴奏带,欣赏曲目录音带以及音乐活动录音带。电影《祖国的花朵》《英雄》、电视剧《大宅门》以及部分影片录像。影视音乐
1、能够对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2、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时做到二声部谐和。
3、进一步提高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相辅相成的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和曲谱的理解与掌握,演唱时需要注意声情并茂,二声部要整齐和谐。为画面配乐的活动。
3、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
4、巩固练习: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
5、拓展练习: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影视音乐。教学反思:
主备人: 李璞 参备人:
第五单元 主题音乐活动—影视回声 二.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1)教师简要介绍。
(2)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教师范唱一遍。
(3)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唱熟歌曲第一段。(5)学唱其余两段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电影《英雄》音乐选段。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欣赏《迎春》《纸风车》(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介绍《大宅门》剧情。
(3)播放《大宅门》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5)教师总结。3.欣赏《风》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影《英雄》的配乐,介绍《英雄》剧情。(3)播放《英雄》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学生谈谈这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与《迎春》《纸风车》相比,这三段配乐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首作品?(6)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