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法算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2、自己探索出求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理解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探索出求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开始了,淘气与笑笑所在的班级分别排出了下面两种队形,你能算一算他们两个班各有多少人吗?9×4=36(人)5×7=35(人)
2.大家别小看了这两道很普通的乘法算式,里面却蕴含了丰富的学问,咱们就以9×4=36为例,在这道算式中,4、9、36分别叫什么?乘数和积之间还有一种更具体的关系,想知道吗?请翻开教材31页自学“认一认”部分。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认识倍数与因数 1.学生自学。
2.通过自学,发现4、9和36有什么样的关系了吗? 3.学生汇报。
4.在这两句话中出现了两个数学名词,它们是?(因数和倍数)5.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
6.刚才在你自学的时候,智慧老人告诉我们一句很关键的话,你注意到了吗?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什么是自然数?那也就是在1、2、3„„这些自然数的基础上研究倍数与因数。
7.那你还能根据其它的乘法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请个别同学说乘法算式,其他同学来回答倍数与因数的问题。8.老师这有两道算式,谁来试一试。45÷5=9 1×36=36 用心倾听的同学一定会发现,1×36=36 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话特别拗口,就像绕口令一样,是哪两句?
36是36的因数,36是36的倍数。
既然这两么拗口,那能不能直接说36是因数,36是倍数呢?(不能)这样的话就不知道36是谁的因数,36是谁的倍数了,因数与倍数在数学中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表达时一定要讲清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通过这道题你还有发现吗?
一个数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
(二)找倍数
1.刚才我们是根据乘法或除法算式来判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那现在老师如果给你几个数,你能判断一下谁是7的倍数吗?注意要说清你的理由。7、14、17、25、77 2.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3.学生汇报。
4.其实要找出7的倍数并不难,难的是你能不能找出7的所有倍数?下面就请小组合作来找7的倍数,不过在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7的倍数?老师只给你3分钟的时间,看看哪一个小组找到的数有序、多。
(1)学生找
(2)小组汇报。用7去分别与1、2、3„„相乘,所得的 积就是7的倍数。
(3)小结: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7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不能)
为什么?因为7的倍数有无数个。所以我们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可以背这个数的乘法口诀!如一七得七„„,一般可以从小到大写5个,后面用省略号表示。
5.请同学们快速写出100以内8的倍数。(师板书)
6.根据板书,观察7、8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吗?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知道了找倍数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来帮助小兔子回家吧!
完成32页第3题。
2.我们再来找找4和6的倍数。
完成练一练的第5题。连线即可。
3.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老师出示一张卡片,你要说出自己的学号与老师这张卡片存在的倍数与因数的关系,才可以走出教室。
例如;老师出示5,如果你的学号是10,你就可以说:我的学号是10,10是5的倍数,5是10的因数。
第二篇:《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编制者:李伊丹 学校:杭州市丁信小学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整数除法的算式分类,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通过举例证明,体会“因数与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3.知道“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是指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直面难点
1.同学们喜欢玩脑筋急转弯吗?有三个人,其中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你能说出他们之间的身份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清三个人的关系,重点强调:谁是谁的爸爸,谁是谁的儿子)
2.生活中有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呈现课题: 因数和倍数)
二、观察分类,感知概念
1.出示教材第5页例1。
(1)观察引导:请你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是除法算式,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
(2)分类引导:你能不能按照算式的商把这些除法算式分分类?
左边这一类:商是整数并且没有余数,
2.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第一类算式上,5题都是整数除法,而且它们的商也都是整数没有余数,在这样的整数除法算式里,它们就存在着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3.到底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呢?它们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三、结合算式,理解概念
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1)
(1)观察这些算式,他们的被除数、除数和商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都是整数,在这样的整数除法中,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2=6这个算式,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30÷6=5这个算式,我们就说30是6的倍数,6是30的因数
(2)学生尝试。三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深化认识。师:63÷9=7这个算式,有的同学把9是63的因数简单的说成9是因数,可以吗?
(对比呈现)小结:为什么都要说谁是谁的因数呢?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是什么呢?
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也像刚开始我们谈到的爸爸和儿子的关系一样,它们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必须要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二者不能单独存在。
(4)即时练习。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解析:
第1个算式:56÷7=8 56是7的倍数,7是56的因数
延伸:56也是8的倍数,8也是56的因数,为什么?
小结:根据除法的关系,可以把这个算式转化成 56÷8=7,所以被除数即是除数的倍数,也是商的倍数。而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
第2个算式:6×7=42,你知道这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可以根据这个算式写出两个除法算式:42÷6=7 42÷7=6
所以:42是6和7的倍数,6和7是42的因数
第3个算式:4.2÷0.6=7 4.2是0.6的倍数,这样说对吗?
小结:不对,我们前面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而这里的4.2和0.6是小数
四、启思导疑,构建模型
1.像上面那样的算式有很多,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出这样的除法算式呢?
α÷b=c(α、b、c是非0的自然数)。
2.延伸练习:在这个算式中,你能说出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吗?
(a)是(b)和(c)的倍数
(b)和(c)是(a)的因数
五、实践应用,拓展思维
1.动口说一说
(1)像0,1,2,3,4…这样的数是(),最小的自然数是()。
(2)在20÷4=5中,()是()和5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3×6=18中,3和6是18的(),18是()和()的()。
2.用心判一判。
(1)36÷9=4,所以36是9的倍数。()
(2)15是倍数,3是因数。()
(3)5.7是3的倍数。()
3.动脑想一想。
妈妈买来30个苹果,让小明把苹果放入篮子中。不许一次拿完,也不许一个一个地拿,要每次拿的个数相同,拿到最后一个不剩,小明共有几种拿法?每种拿法每次各拿几个?
六、反思总结,自我构建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怎么样?
第三篇:《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难点:理解倍数与因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谁能说一说自己与爸爸的关系是什么?
生1:父子关系。生2:父女关系。
师:那么你们与老师又是什么关系呢? 生:师生关系。
师:能单独说老师是师生关系吗? 生:不能。
师小结:是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些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①认识倍数与因数。
(1)课件出示教材31页第一个问题。
师:仔细观察两个班的队形,请你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2)交流计算结果。9×4=36(人)5×7=35(人)(3)回顾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请你们说一说这两个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学生任选一题,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师(揭题):这些乘数和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有学习因数与倍数。(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现在请同学们自学教材31页“认一认”,并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1页第二个问题)思考: 1)读了智慧老人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2)关于倍数与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在算式9×4=36中,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生2:在算式5×7=35中,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生3:倍数与因数指的是乘法算式中积和乘数之间的关系。生4:在学习倍数与因数时,只在非0自然数范围内研究。(4)质疑:在算式5×7=35中,能说5和7是因数,35是倍数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师指出:倍数与因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叙述时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5)出示除法算式:75÷25=3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的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呢?
②你写我说:同桌间互相写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③深入探究,拓展延伸。
出示问题:找一找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说说你是怎样找的。(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判断的方法)7,14,17,25,77 预设
生1:7的倍数有7,14,77,我是用除法找的。生2:我是用乘法找的,7的倍数有7,14,77。
师:通过用除法找7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在整除的情况下,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才成立)师:7的倍数是不是只有这些呢?要想找到100以内7的所有倍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好?(体会用乘法比较好,有序思考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7的其他倍数有多少个?(学生操作之后汇报明确一个数的倍数有无穷多个,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师:质疑: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也是无数个的吗?(不是)
小结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把这个数从1乘起,所得的这个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是它本身,最小的是1。
3、课堂练习,反馈提升 教材32页1-6题
四、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
9×4=36
5×7=35 36是9和4的倍数。
35是5和7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
5和7是35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有无穷多个,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第四篇:《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和因数。
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按照它们的特征可以怎样分类呢?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呢?
引导学生揭示自然数、整数等概念。
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数?把你想到的数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它们是哪一类数?
二、情境激趣,探究新知
1、认识倍数与因数
出示教材上的队形图。从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9×4=36 5×7=35 说说在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名称以及所表达的意义。
2、认一认
以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引导思考:在乘法9×4=36中,9和4是什么数?36是什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发现:9和4是乘数,36积,关系:乘数×乘数=积
指出: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当我们探讨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
师:根据5×7=35,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
数吗?
你能根据乘法算式18÷6=3这个算式来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吗?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3、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出示25×3=75,20×5=100 4.找7的倍数。
找到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课本第32页第2题。
2、游戏
同学们,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的数倍数,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几是几的倍数,或几是几的因数”。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第五篇:《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活动一:认识因数和倍数
1、活动导入(1)谈话:同学们,今天数学王国的小博士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上,我们听一听他给大家到来一个什么问题。播放课件小博士:美术小组要将1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画贴在墙上,如果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2)同学们,都听清楚小博士的问题了吧?那么我们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把这12个小正方形全部都用上,你准备怎样摆?(学生交流听到的信息,动手拼摆学具。)
2、总结摆法、列出算式(1)这位同学摆的最快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怎么摆的,好吗?(学生说自己的摆法。并用算式表示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想法随机出示摆法,并随机板书1×12=12
2×6=12 3×4=12(2)教师总结:将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只有这三种摆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就从这里开始。
3、认识因数和倍数(1)从刚刚出现的3种不同的摆法,我们列出3各不同的算式,观察一下他们有相同的地方吗?(学生发现三个算式的积都是12.)(2)以3×4=12这个算式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3和4相乘,积是12,那么就可以说,3×4=12,3是12的因数,4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是4的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4、探究12的因数(1)通过这三个算式,你找到12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根据那个算式找到的?(学生根据列出的三个算式找到12的因数,并发现只有这六个数,因为再没有两个数相乘等于12了。)(2)总结12的因数只有1、2、3、4、6、12,这六个数。【设计意图:通过学具的拼摆,让学生自主发现除了1、2、3、4、6、12这六个数,再没有两个数相乘等于12了。有一开始的图形拼摆建立概念,引申发现1×12=12 2×6=12 3×4=12这三个算式的唯一性。】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活动二:找一个数的因数
1、学生通过比较找24的因数的方法(1)你能找到24的因数吗?你是怎么找到的?(学生根据经验列算式找到两个24的因数。)教师评价:他一下就找到一对.(渗透成对找的方法)(2)看来,找24的因数并不难,难的是想办法把24所有的因数一个也不漏的都找出来。你有好方法吗?安静的思考一下,然后把你找到的24的因数写在横线上,如果你在找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算式,那么就把他们写在下面的方框里。(请一名没写全24所有因数的同学到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业。)和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开始举手反对。)(3)教师先引导学生先总结优点,发现,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出不足。最后请一名写全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从两位同学方法的区分上,总结找因数的方法。(板书:成对、有序)你能用这种方法找一找7、18、25的因数吗?
2、探究因数的特征。(1)观察这三个数所有的因数,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发现最小的都是1.最大的是他本身。)得出结论: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一,最大的是它本身。(2)练习巩固结论:如果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11,那么这个数是()如果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1,那么这个数是()。(3)小结:同学们自己总结了找一个因数的好方法,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数学规律,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倍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比较两名同学不同的作业,发现按一定的顺序成对成对的找一个数的因数,就能把一个数的因数找全。】 活动三:找一个数的倍数
1、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1)刚才我们说因为3×4=12,那么我们就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那么4的倍数只有12吗?还有几?(学生根据经验找到4的倍数)(2)你能从4的一倍开始,按顺序找一找4的倍数吗?一分钟的时间能找全吗?开始!学生在找倍数的过程中发现4的倍数是找不完的,并总结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3)你能用这种好方法找一下3的倍数吗? 2、根据经验探究倍数的特征。通过找4和3的倍数,你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经验,自己总结出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和一个数倍数的特征。】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活动四:比较因数和倍数的特点(1)刚才,我们总结了找一个数倍数的好方法,还发现了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呢?(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有限的。)(2)我们来比较一下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他本身。)活动五:拓展练习。
1、智慧大转盘。(游戏规则:8号球转到哪个数的位置上,同学们就要说一说这个数与8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熟练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猜一猜 老师这里有3个信封,每个信封里都有四个不相同的数,他们都是10的因数和倍数。你来猜一猜,这里面都是几?
200
【设计意图:第一个信封里的数,学生任意猜测,第二个信封里的数学生根据第一个信封里已经找到的10的因数猜测,10的因数和倍数的个数是相等的。但是可能忽略10既是10的因数,也是10的倍数。从而加深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同学们果真充满智慧,想不想到数学王国去挑战,同学们需要凭借自己的智慧打开数学大门。有信心吗?
3、打开密码锁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数学王国的大门打开了,在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1)
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一定越多吗? 2)
哪些数因数的个数是双数,哪些数因数的个数是单数? 3)
2的倍数多还是5的倍数多? 4)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后面的知识产生好奇。】 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暂时上到着,你有收获吗?其实在数学王国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