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 文化与社会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分析(1)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
(3)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4)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 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2.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第2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一首歌》作为央视的一个品牌栏目,每年在全国各地举行几十场的重大演出,在繁荣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因此,在社会上流行着“文化搭台,政策引导,经济唱戏”的说法。究竟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有什么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板书)
课堂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 ◇探究提示: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1.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板书)
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学生活动:请结合中国经济和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举例分析一下。
举例:小农经济产生的政治是封建政治的盲从愚忠和小农的封闭文化;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是寡头政治,自由自私的文化;公有制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政治是民主开放,文化是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
◇注意: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时的独立性。文化发展并非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板书)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足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占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如,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可以感受到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交融的特点,并且日益显著。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板书)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板书)
当代经济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即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它们不断接近以至融合甚至部分重合,(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技是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因素。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3)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与结合,出现了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向运动。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生产、文化经营的产业——文化产业。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产业正日益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崭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生活动:请学生介绍自己家里的文化消费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下结,并补充事例。举例: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深圳的“国际文化创业博览会”,人们的文化消费从书本、收音机到影碟机、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艺术演出消费等。
◇小辞典: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构成文化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主体的文化劳动者或生产者;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
文化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生产力构成中人是第一要素的思想,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板书)
(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人的文化素质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板书)
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文化素质影响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文化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好地进行政治参与,行使民主权利。
举例:代表的提案权、审议权需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政治文明建设本身也有文化的内容,如听证会的民主参与、执政为民的人本主义文化思想等。
(2)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板书)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过渡: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国都在重视发挥文化的力量,而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板书)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板书)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板书)
思考: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增强综合国力”呢?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文化在当今国际竞争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都应该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而奋斗。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明确了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国际范围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每一位中学生都必须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c.③④⑤⑥⑦)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国家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 D.③⑤⑦⑨⑩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化的内涵。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第三,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据此,应选C项。
2.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 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这是因为(C.①②④)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只有健康、向上的 文化才能促进人的成长,成为个人成长的催化剂,③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故舍去。
3.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民素质的形成(a)
A.离不开社会实践 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重要 解析:C项说法错误,B、D 都具有片面性。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由两个设问构成。
第(1)问既要抓住文化概念的本质内涵,指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又要结合背景材料解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是什么。
第(2)问则应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两方面作出回答。
板书
第二篇: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学设计 主备:高二政治组 郑运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的力量;
2)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体察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价值;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认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2)增强文化竞争意识,树立反对文化版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二..教学的重、难点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竞争力的表现和意义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综合探究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模块课题
高中政治的四个模块内容高一已学的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本学期要学习必修三导入
思想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二)介绍学习文化生活的目的 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文化的重要性
1.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看,对于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 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2.从个人角度看,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来说,文化同经济、政治一样重要,都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所以,我们要用优秀的文化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介绍文化生活的结构
文化生活四个单元,是按第一单元是什么、第二单元为什么、第三单元怎么看、第四单元怎么办这样的逻辑思维展开分析的。我们的教学就先从什么开始。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中国结”的图片,先让学生体味我国的传统文化,导入
第一课时 体味文化
一.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P4—9,组内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问题,每组派代表来展示本组学习的成果。1.文化现象有什么特点?
2.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 3.文化的形式有哪些? 4.文化有什么作用? 5.你喜欢哪些文艺节目?
6.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爱的文艺节目?
7.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物质产品属于文化吗,为什么?
8.20世纪20年代,一对牧师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间山洞里,发现了两个野外生长的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却具有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走,昼伏夜出,用舌头舔食食物,且咧嘴示警。狼孩有文化吗?为什么?
9.我们现在怎么知道古代的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文化“万花筒” 展示三组图片:
一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 二组:我国古代的文化
三组:不同地方的吃、行文化
思考: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谈一谈: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物质产品属于文化吗,为什么? 参考:(1)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属于文化。(2)而人类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产品,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所以在人类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也是文化,如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场、音乐厅、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都是文化景观。展示古树土堡图片并思考:
上面古树土堡是文化吗?将古树土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点拨:古树土堡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古树土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练一练: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2)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9)乡镇企业
(10)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11)苏州园林(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参考:(3)(4)(5)(6)(7)(11)(12)自然现象:(1)(2),经济现象:(8)(9),政治现象:(10)(13)方法指津: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文化的含义进行理解: 第一、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原始森林); 第二,纯经济的东西不是(如交换、分配); 第三、纯政治的东西不是文化(如政党、选举)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思考:20世纪20年代,一对牧师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间山洞里,发现了两个野外生长的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却具有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走,昼伏夜出,用舌头舔食食物,且咧嘴示警。狼孩有文化吗?为什么?
3.每个人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和教育获得的。我们现在怎么知道古代的文化是怎样的呢?
我们通过看书,参观古建筑、参观历史文物来了解古代的文化情况。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4.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精神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谈一谈:阅读教材P7的“公交车上的**”图片,你认为,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
结论:有些人很有文化但不一定文明,有些文明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文化水平5.易混知识:1)区分文化与文明 文化(culture):与“自然”相对,包括人类精神活动的积极成果和消极成果。文明(civilization):与“野蛮”相对,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和合理成分。2)区分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日常生活中讲的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它们不是一回事。合作探究:文化的力量不是抽象和虚无缥缈的,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当汶川地震、举国神伤之时,文化成为灾区军民赖以生存、斗争的精神食粮:一首小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唤起多少人对生命的敬畏;一曲短歌《生死不离》不胫而走,催下多少爱怜的泪水;一台晚会《爱的奉献》,49个国家和地区争相播放,创造了5.5亿的国内收视纪录,现场募得15.1亿元的善款„„ 合作探究:案例说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学生讨论得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静态-: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动态: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力量上 2.文化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文化的作用(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⑵ 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⑶ 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的精神力量体现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积累、文化潜力、文化活动和文化发展水平,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精神鼓舞和智力支持。所以我国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老师寄语:在一个文化落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理;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我们都生活在文化生活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我们的成长呼唤文化,让文化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吧。课后实践
主题:
校园周边的文化
要求:自己去调查、搜集、整理校园周边存在的积极和消极的文化现象,并写出宣传积极文化,改革消极文化的方案。课堂反馈
1.(2011年学考)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B)
A.到市场上购物
B.参观历史博物馆展览 C.到银行贷款买房
D.参加居委会选举
2.(2012年学考)文化可以凝聚一座城市,可以提升一座城市。当前我国各地纷纷打造城市精神,这是因为(B)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能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它能促进城市的发展 ③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决定城市的经济发展 ④文化作为软实力,它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2年安徽高考)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B)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回顾导入:
复习提问:1.什么是文化? 2.文化的力量是什么? 合作探究一:
阅读教材P9—11,组内同学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1.请对下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 :
①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②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③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④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⑤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⑥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⑦旁听一次听证会。
2.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它们是怎么影响的? 3.文化与经济、政治是怎样相互交融的?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如何?我国如何应对?
(二)讲授新课
1.相互影响:在经济基础上
合作探究二: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1910年,南阳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型世界博览会,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举办世博会,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梦圆”。
对中国而言,“百年梦圆”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道理?(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引导学生归纳:
“百年梦圆”的原因:1.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家的富强为世博会的举办提供了物质基础。
2.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没有中国的积极参与,许多国际事务将难以顺利进行。
结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世博会是各国经济政治的“晴雨表”,是大国发展的“助推器”。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展示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更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据专家估算,上海世博“产出影响”794.77亿元、“文化消费”468.64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北京奥运会的效益。
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和谐世界,从邻开始”。我们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结论:虽然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但是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想一想:
1.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文化的发展是否始终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同步的呢?
结论:1.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表现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启示: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识别文化,从而享受优秀文化,淘汰落后文化。2.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 练一练: 材料一:“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许多偏远地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材料二:2011年4月20日,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山东潍坊市拉开帷幕,“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风筝搭台、经贸唱戏”,在举办风筝会期间,在潍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30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小小的风筝带动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又使古老的风筝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结合材料试分析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 合作探究三:
材料一:喜羊羊与灰太狼
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流传开来,《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开始在更广的领域里大赚特赚。动漫业内人士估测,这只“羊”的市场价值已超过10个亿。
在各地影院、商店,大大小小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玩偶、靠垫,印有“喜羊羊”图案的书包、笔袋被抢购一空,产生了不凡的产业延伸价值。
这部动画电影的热映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这不仅使社会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希望,也大大激起了国内动漫企业发展原创动画产业的兴趣和信心。材料二: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引导学生归纳: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表现: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启示: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A、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国内)B、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国际)文化霸权新态势:
一是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对别国的文化渗透越来越强。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坦言,要“千方百计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民采取西方有关民主和人权的概念”。这种文化霸权主义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感召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利用文化手段实现其利用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战略目的。
我国近年来,随着国家之间对外经济、技术交往越来越频繁,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霸权主义的国家凭借强大实力,传播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例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乘机而入,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消极的影响。美国搞文化霸权主义,危及到其他国家安全
有材料显示,美国目前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产品,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80%。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化精神。这种情况不仅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警惕,甚至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感到忧心忡忡。启示: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提高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①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如何应对: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课堂巩固
1、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说明()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2、现阶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对别国进行文化侵略,企图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B、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C、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其错误在于
A、否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4、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5、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②文化产业的竞争是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目前各项工作的中心 ④当今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特点日益明显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四)作业:
预习《文化对人的影响》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三篇: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诚信是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2、能力目标: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2、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进行把握。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及时的更正、定位和适时的引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哪个更重要》。
3、引出孔子的名言———人无信不立。
4、点明本节课的讨论话题。板书课题《诚信是金》
5、说一说:什么是诚信?
二、故事与思考:
1、请同学阅读书第12页《曾子杀猪》的故事。
思考 “曾子杀猪”的故事:
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
2、小结: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
三、现实中的诚信
1、说一说
分享你知道的现实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诚信故事。
2、想一想
你觉得诚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四、学习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出示生活中不诚信的案例
①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
②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因用陈馅做新月饼而破产事件。
③成绩优秀的留学生因有三次逃票记录而遭遇找工作屡次被拒聘。
问:看了刚才这几个事例,你有什么感受或想说什么呢?
五、回归学生生活
1、“真心话大表白”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身上的诚信是否一直跟着我们?诚信有没有曾悄悄离开自己的时候?
2、我们学生讲诚信应包括哪些方面?
六、游戏活动
找不诚信苹果
七、深化导行
1、学生谈收获、感受。
2、请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作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八、课外作业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教学设计 各族儿女手拉手
勒流中心小学 杜笑焕 羊婷
【教学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 积极的措施。情感目标:
树立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美好愿望。能力目标:
为维护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单元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3.树立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美好愿望。难点:
为维护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前准备】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
一、播放歌曲引入
课件一: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师:同学们,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了解到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在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方面各具特色,各族人民不仅发展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还在友好的往来中互相交融,共同丰富着中华文化,共同组建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今天,我们继续了解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了解各族儿女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出示课题《各族儿女手拉手》)
二、了解各族儿女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哪些成果和作出了哪些贡献。
1、读书本84-85页,了解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成果。
2、指名介绍。(生答师边板书边播放课件二)
小麦:原本生长在西亚,是西部的少数民族把它带到各个地方。大豆:原来生长在东北,由东北的少数民族把它传播到祖国各地。水稻:七千多年前已有水稻,水稻原来生长在南方。箫:是由羌族乐器演变而来的。旗袍:是由满族妇女的服饰演变来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满族人。
3、给以上介绍到的成果分类。吃:小麦、大豆、水稻 穿:旗袍 音乐:箫
文学作品:《红楼梦》
小结:在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分享着物质文明,并为建设民族精神文明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共同建设、保卫祖国
师:各族人民不仅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候,各族儿女更是团结一心,共同保卫祖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各族儿女积极投身建设之中,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1.让我们一起读读书86页的故事,去感受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谈感受。
A.幸好有这支回民支队与我们汉族人民一起作战,我们才能打败帝国主义。B.祖国大西北的开发,有赖各民族人民团结合作,才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C.青藏铁路的建设,有赖各族民工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四.小结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只有一个祖国妈妈。在祖国危难的时候,在祖国建设的最前沿,无数的中华儿女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
活动二:寻找“民族之星”
一. 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中有英雄豪杰、科学家、音乐家、画家等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民族之星”吧。
二、寻找“民族之星”。
1、小组交流查找到的民族之星。
2、师生共同整理资料,给资料分类。(生答师板书)
英雄豪杰:宋朝抗金英雄岳飞、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杰出军事家戚继光、现代英雄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科学家:东汉的张衡发明了地动仪、钱学森对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做出重大贡献。、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 音乐家: 聂耳创作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苗族的宋祖英、画家:苗族画家石翔、当代画家张大千、徐悲鸿、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其它: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人、运动员刘翔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唯吾尔族)
三、小结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族人民在祖国各地开遍了花。
活动三:民族团结手足情
一、导入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始终致力于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民族团结、友好往来的动人故事,我们就一起开一个故事会,讲一讲民族团结的故事吧!
(播放课件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
二、故事会。
1、你还知道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王昭君出塞:为了平息汉朝和匈奴的战争,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出使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汉族医生吴登云:扎根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救死扶伤,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回民支队队长马本斋:与汉族人民一起进行抗日战争。
青藏铁铁线上的汉藏人民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各族人民抵受着高原气候,不怕严寒,不怕艰辛,克服了种种困难,与藏族人民一起修建青藏铁路。
3、谈感受。
听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生交流)
三、瞭望台:尊重与关爱
1、师:为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同样的参政议政权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2、读书本90-91页,了解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哪些措施。课件四:
(1)我国政府制定了哪些政策、法规,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
(2)从中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
3、指名答。(生答师随机播放课件)课件五:(90-91页的图文内容)
四、全文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和体会吧!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们说说,也可以把你了解到的告诉给你的家人和朋友,相信有了大家的一起努力,各个民族定会更加团结友爱,携手并进,共同繁荣我们的祖国。使中华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当矛盾发生时》案例
五年级 刘春胜
一、活动主题 当矛盾发生时
二、教材分析
《当矛盾发生时》是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三课。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的孩子对社会上和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多的感受,常常因为与家长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看法不一致,处理方式不一致,引发矛盾和冲突,进而出现诸多成长的烦恼。面对与长辈之间亲密与疏离、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应该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如何向长辈表达内心的想法和利益诉求,他们渴望得到指导与帮助。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他们社会性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正是我们的责任和教材追求的目标。本课由“爱的碰撞曲”、“学会沟通”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爱”,要正确对待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第二个部分是让学生学会沟通,从而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与自己的父母在学习、生活等很多方面很多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当与父母意见不统一时又总是很冲动,并没有坐下来和父母好好谈一谈,因而容易发生矛盾。
四、活动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并懂得与父母之
间发生矛盾的原因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爱。
2、过程方法目标:以讨论交流为主,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正确看待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能够做到多与父母进行沟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五、活动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五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重点:(1)是使学生感受到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要正确看待它。(2)是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从而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教学重点二也正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
六、活动准备
1、根据学生中间比较常见的与父母之间的矛盾,采访部分家长,将他们的想法录下来。
2、将部分家长请到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学习。
3、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七、活动方法
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于是在活动中我不仅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讨论,学生表演等多种互动形式,还通过活动和表演创设情景教学。另外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培养行为习惯。因此我还设计了诉说烦恼、做个“心理信箱”小老师、欢迎家长进课堂、亲情留言箱等主题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互动效果,突破与父母沟通,理解、体谅父母这一教学重难点。
八、活动过程
(一)说出心中的烦恼
1、导入:由学生表演小品,展示家庭矛盾。设计意图:由小品导入新课首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本课的主题。让学生表演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也能展示学生表演的才能,一举多得。新课标也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2、活动一:诉说烦恼。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把你的烦恼说出来吧!(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出自己的烦恼,然后再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小组可以推荐一名同学发言,也可以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现。)师:看来我们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的之间的矛盾可真不少,那么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主要发生在哪些方面呢?学生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回答,主要发生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与伙伴之间的关系方面。(边总结边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在学生诉说烦恼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设计这个活动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烦恼。
3、活动二:真情表白。
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一些矛盾是很正常的,为什么我们越大,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呢?听听这两名同学的心声吧!(请两名学生上台说出自己的心声)
师:那么你们在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四人小组交流)交流完后师总结:同学们的想法挺多的,在一些事情上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你们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爸妈会这样说,这样做。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活动是在学生说出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自己内心的想法,为学会正确解决与父母之间矛盾做好准备。
4、活动三:倾听父母的心声。师:那么父母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课件播放父母想法的录音)师:说说了解了父母的想法之后,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学生发言)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打下基础。让学生倾听父母的心声,了解父母心里的想法,可以解除学生心中的困惑;让学生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可以了解父母心里的想法。因为平时在生活中孩子们总是只考虑到自己,并不了解父母的想法,是造成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学生在倾听了父母的想法之后就会对父母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
(二)正确看待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1、在前面学生说出自己的烦恼,并换位思考之后,师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和父母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碰撞呢?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思考后再发言)学生回答后,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哪种原因,都是因为父母爱我们,所以才会这么关心我们,才会造成与父母之间的碰撞。并由课件出示学生齐读: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点原因是相同的,也是肯定的,那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
2、紧接上一个问题师再提问:父母爱我们,我们也爱自己的父母,但是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是经常会有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矛盾呢?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友情提示(课件出示):同学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种矛盾,不必烦恼!设计意图:这个部分学生在诉说了自己的烦恼,倾听了父母的心声的基础上会很自然的总结出不论与父母发生矛盾的原因是哪一种,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会不同,既然父母是爱我们的,在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就应该积极面对,这样就顺理成章的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学会与父母沟通
1、活动一:做个心理信箱小老师。
师提问导入:与爸爸妈妈发生“爱的碰撞”后,怎样做才算是积极正确地面对呢?这是一位苦恼的同学写给“心理信箱”王老师的信。(课件出示)师:你们觉得赵刚该怎么办?有哪些办法?(由学生讨论回答)师:你主张赵刚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自己的理由。(把学生讨论的意见进行归纳并由课件出示)并进行民意统计:全班多数同学赞同赵刚跟爸爸心平气和的谈一谈。设计意图:通过“做个心理信箱小老师”这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一谈。
2、活动二:欢迎家长。
师:同学们,今天有几位同学的家长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请他们也来谈一谈,与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会怎么做?掌声欢迎!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请一些同学的家长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上来,让学生和家长有一个面对面,互相敞开心扉谈一谈的机会,以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这样就很好的突出了“引导学生学与会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从而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这一教学重点。
3、活动三:搭起我和父母之间的心灵之桥——亲情留言箱。师引导: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的心与父母的心之间好像隔着一条沟。如果我们能在自己与父母之间搭起一座心灵的桥,使我们与父母的心灵相通,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会变得更和谐、更亲密。这种搭建心灵之桥的工作就是沟通。沟通就是遇到矛盾时坐下来和父母心平气和的谈一谈,多站在父母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同学们其实沟通并不难,让我们拿起笔给父母写一封信,写上自己的心里话,和父母开始第一次沟通吧!(播放课件)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教给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另外一种方法,有的时候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无法与父母面对面的沟通,那么把自己的想法用写信的方式告诉父母也是很好的沟通方法。
(四)师生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不仅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也知道了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不过,同学们心中可能还有一些没有解决的矛盾,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有了解决的方法,那就快用你的智慧去化解与父母之间的不愉快吧,让你的家庭天天充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