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影响家居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家具变迁的过程;
3、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祖先的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祖先的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早就听说大家聪明机智、反应迅速,今天我就来领略一下大家的风采。我们先从一个小问题开始:请看大屏幕,认不认识这个字?别着急,接着看,这下认识了吧?这就是“家”字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
师: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大家的迅速反应给了老师一个惊喜。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家”这个字的演 变过程,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醉心家居之美,聆听文化之魂,去感受咱们中国的家居文化与变迁。期待大家接下来有更精彩的表现,有没有信心?
(二)原始巢穴
首先,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回到几十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去看看咱们祖先的境遇吧!(出示课件)
师:看,他们住在哪? 生:树上。生:山洞里。
师:嗯,观察得很仔细。祖先住在巢穴里,这些巢穴是祖先建造的吗? 生:不是。
师:是天然的。(板书:天然)为什么他们想起住在巢穴里呢? 生:躲避风雨 生:躲避野兽
师:大家猜想的都非常合理,祖先就是为了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板书:生存)虽然巢穴的条件并不好,可他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这是人类最初的
智慧,我们再想一想,为什么北方人选择住在山洞里,南方人选择住在树上呢?
生:南方比较炎热,北方比较寒冷。师:能根据常识来猜测,是个好办法。
师:老师还有一种猜测,不知大家是否同意?那就是南方比较潮湿,住在树上可以远离潮气。
师:看来选择住处和什么有关系啊? 生:气候
师:总结的不错。
(三)走出巢穴
师:时间慢慢的过去了,祖先学会了制造工具,还利用工具建起了最初的房子。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六七千年前的早期房屋。
师:猜测一下,在天然巢穴居住的原始人为什么会想起盖房子呢?(他们在天然巢穴过得怎么样?)
师:嗯,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造属于自己的家,虽然有些简陋,可比起巢穴来,还是舒服很多的。我们再仔细看一看,哪个是南方的河姆渡人建造的?哪个是北方的半坡人建造的?
师:真不简单,你是怎么什么猜出来的?
师:老师太佩服你了!那么早期的房子与现在的房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师:答得真好,简陋的早期房屋让更多的人生存了下来。(板书:简陋)如今的家居可不仅仅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美观,为了舒适,为了增添更多的生活情趣。
(四)特色民居及家居文化
时间在慢慢的推进,我们的家也在慢慢的变化,几千年后,泱泱中华大地上已尽是华夏儿女,他们用生活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建造的各色民居遍布在祖国各地,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开展“寻找特色民居”的活动,完成的怎么样?去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交流)
大家交流的这么热烈,老师想知道大家都搜集到哪些特色民居啊?起来说说他的名字。
(找几个学生起来说出民居的名字)
哇,有这么多啊!我们一节课肯定不能全部展示,谁想第一个来展示? 展示之前,先告诉我们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搜集到的什么民居,想通过什么方式向大家展示。
陕西窑洞:确实是,陕西窑洞不浪费自然资源,因为建筑窑洞除了一把铲子什么都不需要。
围龙屋:当年美国卫星曾把他当作导弹发射基地呢,资料存放在白宫,直到尼克松访华时,才知道它只是一种民居。
干栏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尽显古人的聪明才智啊!
云南一颗印:这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更是因地制宜的杰作,这是少数民族建在云南的“北京四合院”。
(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材料,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北京四合院体现着很多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这种生活与文化合一的独特风格使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先看四合院的布局,内宅中位置优越的是北面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东厢住长子,西厢住次子,充分体现了传统的“礼”和“孝”的概念。
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形成一个圆融的和睦环境,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居住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还有着浓郁的传统中国风味。
师:大家的展示太精彩了,可为什么咱们的国家会出现这么多独具特色的民居呢?
师:你太会思考了!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给自己创造了如此惬意的生活。(板书:生活)
时间有限,我们再找最后一位同学上来展示。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是哪儿吗? 有没有谁去过故宫?说说你印象中的故宫
老师也去过故宫,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除了他的(学生回答的感受)之外,还有它承载的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也搜集到了一些材料,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是有建筑灵魂之称的“匾额”,猜猜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也正因为它的作用,才被称为建筑灵魂。你在匾额中能看到哪些文化因素?(文字、书法、雕刻、印章)知道这几个字是谁写的吗?
小小的一块匾额,就凝聚着这么多种文化因素,能体会到什么? 大家找一找,今天的建筑中什么地方有匾额的影子?
师:书房、办公室、商家店铺门口,我们仍能见到匾额的风采,我们更能看到屏风、木雕等等传统装饰物出现在我们现在的家里,让我们的家更精致,更有生活的情趣。(板书:精致、生趣)就是这样,中国建筑一步一步走向辉煌,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绵延几千年,直到我们的身边。而紫禁城正是这条线上最绚丽的一点。
我还听说紫禁城在建设中,竟然没有使用一根钉子,你信吗? 生:不信
师:我们先看这张图片,在宫殿的屋顶和立柱之间,有这样一种木质的构件——斗拱,将屋顶和立柱连接起来。其他所有需要连接的地方,都有类似的构件出现。下面我们就详细的看一看这种构件是怎样产生的!
(播放视频)
没有钢筋混凝土,没有高科技,只有先民们缜密的心思和灵巧的双手,就让这些古老的建筑在中华大地上矗立了八百余年。我看到大家刚才都很吃惊,你在想些什么?你想对我们的祖先说点什么? 的确是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最古老、最长寿,我们的建筑也一样:两千余年,蓬勃滋润的发展,一气呵成。当古朴的建筑融入了祖先的智慧、感情和信仰,铸就了紫禁城的威严、围龙屋的绝妙和窑洞的朴素之后,它们不仅仅是居所,更是中华文化的承载。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彰显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等待着我们去继承、创新、发扬光大。
第二篇:家居文化与变迁
《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家居文化与变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第三个话题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二课时,让学生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我们祖先的过去居住环境,及几千年来他们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认同及其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从原始人“构木为巢”和“挖地为穴”入手,了解古人因地制宜创造的“巢穴”,了解居室是为了人们生活安全、方便而建造的。而中国古代家居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各国的建筑风格距离学生很遥远的,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如何让他们看到这些建筑物,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我通过网络资源搜集到原始社会,人类当初房屋的构造,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建筑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房屋建筑不同,通过欣赏让学生发现居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学生从古今建筑方式的联系中,发现古人这种朴素的、有效运用自然环境为人类创造生存空间的智慧对后人的影响。
三、设计思想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古今中外建筑的发展和对比,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妙,增强民族的自豪感。由于古代建筑和国外建筑离学生“久、远”,为了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观看古今中外的建筑物地图片和视频,实现教学目的。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建筑的地域特点。
2、了解它们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网络资料,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建筑的地域特点,它们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国建筑艺术的神奇、美妙、美妙和丰富多彩。
2、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方法。
五、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我国各年代有特点和艺术造型特色的老房子、古建筑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解说文字。
2、收集其他国家的建筑和家具的图片以及资料。
3、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展示紫禁城、凯旋门、金字塔、摩天大楼图片。
师(声情并茂):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原始的居室建筑就被祖先创造出来,但那只是藏身之所。当古朴的建筑融入了人类的感情、信仰和智慧,铸就了紫禁城的威严、凯旋门的辉煌、金字塔的雄伟和摩天大楼令人炫目之后,它们才成为建筑物,是固化了艺术和文明的见证。
今天一起走进远古时代,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家具文化知识(板:家居文化)。
(二)走出巢穴
了解原始人和人类当最初的房屋。
1、观看课件: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请仔细观察,边看边思考:
(1)人们为什么在树上搭窝,在地上挖穴而居呢?
(2)他们的房子的风格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3)人们最初的房子和他们住的巢、穴有什么相似之处,与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原始人的居住状态,知道原始人根据自己居住地的特点创造了最早的房子。)
2、小组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下,天然洞穴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从早期人类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居遗址开始,它满足了原始人地最低要求。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
(三)凝结在房屋的文化
师:当人类真正走出洞穴,走出丛林,开始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时,也就开始了有目的地人工建造屋室的的活动。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及社会关系的需要建构自己的建筑与村落,同时,在满足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后,精神需要越发成为左右建筑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真正意义的建筑诞生了。(与变迁)
1、教师出示视频课件:伴随着音乐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感受其建筑工艺、结构、造型、雕刻艺术等。
2、学生讨论汇报: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哪些特点和风格?
3、教师小结:中国建筑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劳动人民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和完善。工艺精造型美、雕刻细,带给人舒适、美得感觉。不论从审美还是从文化的角度,都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何适应性,蕴涵着无限演变和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有着近五千年的延绵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也等待着后人去学习、创造和超越。
(四)领略建筑风采
1、看视频:感受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边看边思考,这些建筑与中国建筑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加以总结归纳。
相同:美观、舒适、装饰精美。
不同:外形、风格、绘画。
原因:地理位置、风俗不同造成。
(五)拓展探究
请拿出自己家的房屋和家具来说说你有哪些是中国风格的;有哪些是西方的建筑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学生观察生活,从身边开始。)小结:通过学习及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习方式,使我们懂得了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建筑,我们今天的建筑文化和家居文化在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融入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并具有新时代的气息。
(六)动手操作,创造艺术的精美
课后,根据自己对建筑的了解,用纸绘制你理想的家居并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再现艺术之美、建筑之美。)
(七)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家具文化与变迁的学习,你想用怎样的一句话表达你的收获?
生:各抒己见。
板书设计:
家居文化与变迁
巢工艺精
气候环境建筑造型美舒适 穴雕刻细
第三篇: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
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
一、社会热点的文化透视
2005年夏,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席卷全国,“------已被资讯泛滥时代的传媒翻了个“底朝天”,八卦当头、学术殿后、商业坐镇,中间还穿插上演了“低俗影射”与“民主预言”的猜想,------”。①大量的社会群体,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或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这一娱乐节目中,使其逐渐演变为一桩社会性事件。以粉丝为代表的普通观众以手机短信、论坛、博客等方式对参与了事件的进程。为捍卫自己的偶像,休闲、拉票,在网上摆开了“战场”,进行着云里雾里的斗架,说三道四,互相攻击,搞得热热闹闹。而另一方面,来自人文学术思想界众多名人围绕超女展开了激烈争论,一个娱乐话题就此上升为学术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因“超级女声”的选拔机制和极高的参与性,把“超女”和民主有意识地联系起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比如:“超女对当代未成年人公民意识的催生和训练有相当正面的价值,超女正在成为一种对孩子们‘酸酸甜甜’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启蒙。”(徐贲:《娱乐文化消费和公共政治——“超级女生”的公众意义》,世纪中国,)另一方面,“与青少年的狂热、观众的热情参与相比,我们的主流文化却对‘超级女声’表达了一定程度的‘愤怒’,‘叫停’的呼吁也由弱变强,以至于某些‘名嘴’在电视上公开斥责其‘低俗’,甚至频频出现‘封杀’的‘流言’。”②有趣的是,往往持支持立场的声音是大量的出现在大众文化的媒体上;而主流媒体不是刻意的保持沉默,就是大肆讨伐。不过无论是“贬”或是“赞”,双方对“超女”诉诸于快感的娱乐均表示了理解和认可。特别是其中的学者,面对超女的来临,不少人已放下了自恃清高的架子,认为“好的娱乐节目也并不总是容易得到的,而在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快乐。”《“超级女声”会使我们“娱乐致死”吗?》 何怀宏 新京报 2005-08-31)。从而表现出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事件中各取所需,又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些共识,表现出一定相互宽容的倾向。
但是,随后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在由“学术热点”演化为“文化事件”过程中。综合分析主流媒体的态度和大众消费类媒体的表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对待“红楼超女”问题的态度上泾渭分明,其间缺少一个能起到缓冲功能的过渡地带。这种对峙几乎在开始就形成了,当《新京报》于2005年10月30日刊登出《胡文彬:刘心武应遵守学术规范》一文后,网络上迅速的掀起反对的浪潮。特别是各大主流媒体转载《艺术评论》10期“红学界集体反诘刘心武”一文后。支持刘心武的声音也日渐高涨,有网友指出“《红楼梦》不是某些人的‘独立王国’”;《北京娱乐信报》载文 “万余网友力挺刘心武‘揭红’”,力挺的理由是“有意思”、“长知识”、“平民挑战权威”等;更有《华商报》载文“文化名家为刘心武撑腰”,矛头直指红学界拘于“门户之争”,把红学“做成了生计,当然流于庸俗”。这些反对的指向实际已经超出了学术争论的范围,因此有人提出“人文学术如何才能不被当代文化所稀释?这是‘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事件给人文学术研究提出的一个严峻问题。”(《思想与学术在当代文化中合流——2005年人文学术热点扫描》曾 军)
我们无意于参与讨论,却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深感兴趣。我们首先需要反思的是,为 1
什么主流文化会愤怒?为什么要斥其“低俗”、“不规范”?我们就先从超女事件来看,“解析‘超级女声’的‘超级’,不能只停留于娱乐的层面,事实上,一个单一的娱乐事件决不会引发这样大规模的关注。“超女”的本质在于,娱乐活动的边界“入侵”传统的非娱乐领域,直接侵入“未成年人”与“教育”这一向来被社会视为“必须固守”的领域。‘娱乐’与‘教育’两大‘社会版块’正面冲撞。”(《超级女声:超级两难的文化抉择之题》 中国青年报 2005年06月02日)就从学者们的支持来分析,实际上也是站在“体制内”对“民主的进程”感到欢欣鼓舞。何曾有站在大众文化的一边说一些大众的话。我们知道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媒介文化基本上是等同的,而流行文化往往又等同于青年文化。透过讨论的不同角度,各方实质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就是主流文化应该如何掌握对大众文化的话语权和教育成长的导向权?
主流文化努力向社会传导着这样一种价值观:人应该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正所谓“一步一个脚印”。具体的途径是求学,求职,通过层层选拔。而且最终要获得一张社会认可的专业技能证书,表明社会个体初步具有了融入社会的资格。如果说对超女们的讨伐,因为有反对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冲淡了这种标准的话,那么红学界的集体“愤怒” 斥责刘心武“不规范”,使得这种暗含的标准表露无遗。相反,超女和刘心武受到热捧,体现了人们需要多元的趋向。反映了对读书、排名次、升学、就业,在长辈提携和奋斗中逐步成长这种主流轨道的抵触。而且不少人实际在向主流社会质疑:现代社会,标准是一元还是多元的?成才的道路是否只有一条?究竟谁才具有权威的地位?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挑战姿态。
二、文化冲突后的社会变革
这种挑战是否只是一种文化的冲突,还有没有一些其它深层次的原因?如果把05年、06年两年的一干社会文化事件和“超级女声”、“红楼超女”一样做逐一的分析,不难发现社会孕育的巨大变革才是这些文化冲突的幕后推手。
由于随着信息化的程度加深,工业部门中大量的应用信息技术,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体力劳动的强度日益减轻,单纯的体力劳动正在被更带有知识性和脑力性的生产劳动(如机器的操作、维修、监视)和设计、研究、组织方面的工作所取代。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它与信息高速公路互连的信息控制机,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不仅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界限开始模糊,而且大大的降低了工作的地域性要求。特别是信息资源与物质、能量资源相结合,创造出各种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信息控制生产工具,与动力机械工具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复合生产工具,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信息产品和信息化工业产品。促使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加快由物质型向“非物质化”的信息型转化。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还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社会信息技术含量的增加,客观上人们在生活中寻求信息技术支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如随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据预测到2020年美国只要用2%的劳动力作为工人,仍可保持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地位。服务业将会成为社会的“第一产业”。
而许多的服务行业主要是根据引起的人际关系加以确定,比如各种专门知识、技术监视或技术咨询服务、金融、教育等等。但无论何种服务行当,信息和交流活动都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大众传播媒介迅速的发展,信息的获得、使用、阐释已不再局限于社会的个别群体。排开政治因素的影响,社会公众只要愿意,几乎可以做到信息的产生和接受同步。基于个体的立场问题,公众对信息的接受、阐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现在的信息化的服务要求,重点以个性化的方式为某个确切的项目或个人,捕捉和处理特定的信息。
而知识总是遵循着一种复利法则:知识推动科学发明,科学发明反过来极大的促进知识增长。这条法则的效果在今天这个时代表现的尤为突出。在这种形势下,个人对信息的接受、判断、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越来越重要。这种能力主要是基于行为表现而非基于系统的知识,它不仅仅只是拥有高级文凭或职业资格的人士才可以具有。因此,所谓的“专业资格”,并不是过去认为的那样,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个人培养发展,取得一定的职业资格,能够从事一项特定的具体工作。而是需要把工作的专业技能和“生存技能”融合在一起。即要求将严格意义上的职业资格和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冒险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构成时代需要的能力。由于“非物质化”的服务业日益发展,这些素质中与人交往、与人共事、解决冲突等能力越来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时代已经开始超越工业社会的专业资格概念,更加强调能力概念。恰恰是这种全新的发展,给那些文凭较低或者没有什么文凭的社会个体提供了一个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取得一定的资格资历并不能够保证有相应的职业权利。
社会多元化的变化,客观上将会促进社会民主的进步和个人主义的发展。这不仅是社会进步为这些变化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也是社会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这样的前提下,在传统社会中因地位和名望建立起来的权威不再是不可撼动的。信息化的推进,使得社会竞争,打破了横向的模式,向着纵向代际之间的趋势发展。权威建立在能力和与其他人的坦率、开明的基础上。这就意味着,人们在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模式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需要更清楚的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真正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但事实上的地位不平等,这种竞争不会即刻地推进社会的民主,反而会可能激化潜在的关系,转化成冲突。这并不符合人们对人类社会进步寄予的希望。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特别是年长的人和年轻人的交流无论对于双方增进知识和丰富生活,还是对于社会的平衡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就代际之间的冲突讲,责任主要在于年长的人,毕竟他们年轻过。换言之,成人要想向年轻一代传授所学知识和发号施令,他就必须充分的接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年轻人的变化。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像年轻人那样去学习,去了解时代。发生于同辈之间的冲突,如果能像体育竞争一样,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氛围,在共同的目标和计划中,依据各自角色承担一定的任务,相互分工,又相互协作。那么实际有可能认清自己,了解对方,从而消除敌对和偏见情绪,甚至产生出友谊。
而因为社会正以几何级数速度更新变化,人们步入社会时,会发现在童年储备起来的知识、形象,一切已经不合时宜。依靠他们应对社会挑战时,会让人觉得无能为力。人们必须以动态的方式来处理和应对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个体必须充分参与这一次社会变革,否则将会在日渐变化中被逐渐边缘化,从而失去自我。但是,信息化的今天,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使个人又处在具有强迫性的宣传气氛中。如果个体在行为上服从外界强加与他的推测,损害了他的真正意图,长期以往,不仅会使人疲于奔命,而且会严重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由此,人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保证,以及尽可能可以牢牢掌握自己命运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而且事实表明,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冒险和挑战的精神,正好是社会创造和革新的保证。
基于以上的这些分析,我们回过头来再看05年和06年的社会事件。其实会发现:与其说主流社会愤怒,还不如说当有些事件“越位”揭示出主流社会全方位“失位”时,主流社会用“愤怒”掩饰自己脆弱。
那么,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文化变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第四篇:《文化变迁》读书笔记范文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发展变化,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的均衡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更确切地说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而文化变迁总是与他相伴随的,所以有的人类学家用“社会文化变迁”。
从人类学诞生以来,各个学派都讲社会文化变迁。
早期进化学派用文化进化理论来说明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认为人类文化普遍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形成一个发展顺序。涉及的主要是历史上的文化变迁,当然重建人类的过去也是为了了解现在的情况,但他们不大重视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以及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过程。
传播学派侧重于进化论所忽视的文化的地理、空间和地方性变异,着重研究文化的横向散布,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就是传播过程,文化主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迁。但是,他们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对文化变迁的过程或传播时间顺序的解释就缺乏说服力。
功能学派虽着重于社会文化的功能、结构的研究,讲文化现象的变化着重讲它的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调查中所发现的文化变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论述了文化接触产生的相互作用,认为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共时性研究优于历时性研究,但同时也必须进行历时性研究,才能发现文化变迁的规律。
文化间的连接说明不同文化接触时发生什么事情。接触事实上发生在文化之间,而是在互相建立联系的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这些联系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结构的,或者称为文化间作用系统,这是建立在文化(宗教的、商业的、军事的)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成对的、相互的关系。第二是成对关系的元素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仅仅 限于两个系统的一些成员之间;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影响着大批的人。确切地说是人而不是文化进行互相接触,但没有—个人或群体能够向别个群体的成员显示出他们的文化的整体,也没有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能够全面地处于涵化状态之中。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递,逐渐使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激烈的演变,以经济为龙头的全球化正在带动其它领域,迅速地浸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也成为必然。文化的范畴非常广,这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朝的《说苑》中,文化原义是指文治和教化;在当今世界,指社会中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也指特殊的意识形态。回顾我们的历史,不难发现,我国文化的发轨迹,从本土的巫术文化,到独尊儒术的儒家文化,我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经董仲舒等发扬光大,儒学文化成为我国的核心文化,它所提倡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长期影响历朝历代,促进了我们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到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造就了一批在我们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
众所周知,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引发了许所未有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国要走向世界,理所当然地要使中国的文化也走向世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理所当然地必须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弥漫于大学校园的是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动的景象,有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话题,是每个青年热衷谈论的对象。到了90年代,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谈论和言辞的时代随之终结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行动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校园还是在社会,青年们对讨论
已不再热衷,从入学那天起,专业上比较优秀的青年就信誓旦旦地准备考托福,他们个人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有关民族命运的中国文化,再也不受他们的晴睬,随波逐流,各式文化马戏逐次上演,当它们颓然下场的时候,留下的只有一如空旷的幕后背景和气力不接的空寂前台。
第五篇: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地壳是运动的,了解地表形态的的变化是内外力一起作用的结果,并能用实例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及基本内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树立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认识;引导学生能学习科学家们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用实例说明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讲故事“沧海桑田”,设疑:“大家认为麻姑看到的现象在地球上到底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2、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鱼类化石。设疑:这说明什么?
3、看图:在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设疑: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4、师引:这就说明海陆是可以变迁的。(课件展示课题:海陆变迁)设疑:这说明地表形态是变化的还是一成不变的?
板书:课题;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二、板书课题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设疑:“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地形发生变化呢?” 小组讨论:从生活中找出地形变化的实例与影响因素
课件展示:
1、5.12地震;
2、宁夏海原大地震;
3、火山改变地形;
4、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改变地形(此处可结合两次地震对学生进行防震教育,并指导学生做笔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师引:“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海陆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探究一下。
三、课堂探究活动(以四人小组活动)
提出要求:
1、从地球仪上找出非洲、南美洲大陆
2、用透明纸描出轮廓,标上洲名
3、沿线剪下来,变换位置拼一拼,你会有什么发现? 注意事项:
1、描出大致轮廓;
2、相互合作,一起参与;
3、快准; 请小组派代表演示发现,教师进行评价。
师评:大家知不知道,我们的这个发现可很了不起。因为,正是有人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原因。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呢?
四、学生阅读学习P34页文字“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板书:
(二)大陆漂移假说
学习后学生在课件图片上指说介绍魏格纳与他的发现。
设疑:“魏格纳的发现与假说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同,必须怎么办呢?” 生答:“寻找证据。” 师承:“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
五、课件展示魏格纳找到的大陆漂移的证据,教师进行引导与分析,使学生了解这些证据。
大陆漂移的证据1:很多大陆轮廓可以嵌合在一起 大陆漂移的证据2:生物演化的相似性,具有亲缘关系 大陆漂移的证据3:南美洲和非洲大陆地层的相似性
师承:“在寻找到了一些证据后,魏格纳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的假说主要观点有哪些呢?”
六、学生阅读课件文字,观看课件演示,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及大陆漂移的过程。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陆地,叫泛大陆,周围被泛大洋所包围。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破裂,开始漂移,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大陆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设疑:“你认为今天的海陆格局还会发生变化吗?”
七、教师在世界地图上指图补充介绍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精密测量发现:
1、大西洋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在扩展。
2、地中海在缩小。
3、红海在扩张。
4、太平洋在缩小。
5、澳大利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以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分离。这说明现在的 海陆格局仍然在缓慢变化着,大自然的变化也是无止境的的。
八、展示课件一起回顾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魏格纳在1930年第四次去格陵兰岛考察时不幸遇难,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全人类的科学事业。)
设问:了解了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你有什么感想?
九、布置作业
1、尝试利用魏格纳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2、预习板块构造学说并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讨论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十、板书设计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
过程: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 证据:①②③
观点:泛大陆——2亿年前破裂漂移---两三百万年前漂移形成七大洲、四大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