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节的文化变迁
大大缩短的节期 春节的文化变迁
作为一个节日,传统社会的春节包括年前岁后两个部分。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可以向腊月(农历十二月)和正月这两个月前推和后延,时间长短,各地不一。至今流传的北京童谣:“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做一宵。”说的就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开始就要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而实际上传统的年节从十二月初八腊日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腊日在古代是祭百神的重要日子,汉代以后
成为岁末宗教性的驱疫行傩的节日。明清以后节日的宗教气氛被节日的娱乐气氛所代替,驱傩仪式则发展成为表演性的傩舞。腊日这天人们要吃“腊八粥”,制作“腊八蒜”。腊八过后,气氛也开始热闹起来,城市里很多商店开始张罗,供应春联、年画,人们纷纷到市场上置办年货,开始了过年的忙碌。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民间有祀灶的习俗。祀灶,也称祭灶,或“醉司命”。这一天人们要置办各种祭品,祭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灶神,而灶神在享受了祭祀之后,就要回天宫报告所在的家庭一年中的情况。通常,人们都会很恭敬地对待灶神,好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但是,老百姓担心灶神无论好坏一 体报告,于是祈祷灶神,甚至用粘糖粘住灶神的嘴,目的就是希望灶神“好多说,不好的少说”。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多在二十三,而南方多在二十四这天。在南方,腊月二十四还是百神上天“述职”,汇报世间一切情况的日子,因此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热热闹闹地奉送各路神灵上天,直到正月初四才将神灵重新接回家里。腊月二十四这天还是扫尘的日子。人们清扫房屋,去掉旧年的尘埃,将房屋打扫一新,迎接新年的到来。接下来的几天显得更忙了——家家户户舂米磨面,蒸制各种过年食品。还有就是贴年画、门神和窗花。同时开始燃放鞭炮,增添节日气氛。正月初一,新的一年终于到来了。传统社会将初一至初七分别看成是各种家畜和人的诞辰,即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初七为人。人们在这些日子里分别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专门纪念六畜和人的诞辰。此外,不同地方还有关于新年的安排,“初一早,初二无姿娘,初三目困到饱,初四神落地,初五隔开,初六舀肥,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暝,十一请女婿,十二到(回)来拜,十三吃稀粥配咸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至今流传在福建闽南地区的正月歌,基本上反映了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活动的安排。可见,传统社会的春节是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节日。从喝过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到大年三
十、正月初一再到元宵节,总共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当代社会,人们过春节主要集中在除夕和正月初一这几天。春节民俗的变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节期数量的减少。传统社会的春节这一较长的时段与农业社会冬天农闲的时间基本一致,差不多两个月。当代工业社会,机械化的耕作大大缩短了农民劳作的时间,农民可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春节不再是唯一的农闲时刻。在城市里,单位一般到大年三十才放假,且国家规定春节的法定假期只有一周。因此春节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比周末稍长时间的假期而已,于是许多人选择春节到外地度假旅游。而像腊月二十四的“扫尘”活动完全可以雇请保洁工代劳。当然最主要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缩短了“忙年”的时间。传统社会由于物质资源匮乏,人们必须花很多的时间准备各种年货。但如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源的丰富,各种商品在商店都可以买到,各种年货只要上大型超市一天就可以置办完毕,人们无需那么多的时间来“忙年”了。如今能让人感受到过年气氛不是年前的“忙年”,而是年前数千万在城市打工的民工和求学外地的学生回家过年形成如潮水般的春运高峰。年前忙碌的气氛被淹没 在工业生产的商品里,单一的时间生活方式,让人觉得时间的单调和乏味,感叹春节没有过年的气氛。
变迁的民俗
春节凝结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民俗文化,凝结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凝结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意识与宗教情怀,所以,春节间的种种民俗活动,如祭祀、饮食、装饰、娱乐、游艺,以及春节间的种种禁忌(语言、行为、饮食)等,都是中国人情感的大展示。祭祀民俗。祭祀是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神关系的重要活动。从腊月开始,人们便纷纷祭祀各路神灵。除了前面提到祭接灶神和百神,除夕夜祭祀祖先
也是年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人在堂上悬挂先人的图像,用五色苇草与竹篾编成的罩子陈列狮仙斗糖、麻花馓子等祭品,家里长幼给祖先叩拜,然后各自拜,称为“辞岁”。清代北人仍沿袭明代的节俗,供“天地桌”,即在中庭设长案,供诸天神圣全图。此神图称为“百分”。神像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在子夜接神时,将神像焚化,仍然奉香,至灯节结束。江苏苏州家家要悬挂祖宗的遗像,具香果、茶果、年糕,整衣肃冠,率妻子
们依次瞻拜,这叫“拜喜神”。此外,人们还纷纷到寺庙、道观里烧香求神拜佛。祭祀中一项有趣的活动就是“烧松盆”燃旺火。燃旺火是明清南北年俗中祭祀与助兴交融的节俗。烧松盆来源于古代的庭燎、柴祭,其本原的意义是以烟火之气祭祀上天。明代北京人除夕夜,用松柏枝与柴杂烧于庭院中,称“烧松盆”。山西寿阳,元旦鸡鸣起,燔柴草,以当爆竹,谓之“接神”。除夕元旦之间的燃烧祭祀民俗,隐约地传承着原始柴祭的意义。在当代,农村除夕夜仍要在中庭设供桌摆祭品,祭祀各种天地神明及祖先的活动,但这一般都是老年人做的事儿,一般家里没有老人,也就没有这些祭祀了。工业时代城市理性精神排斥人与神的沟通,人们似乎不必靠祖先和神灵的保佑也能获得丰收,也能把握自己命运,祭祀仪式因此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团年、拜年习俗。春节讲究合家团圆,圆圆满满。因此,出门在外的家人都要赶在除夕之回家吃团年饭。为了这一顿团年饭,人们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中,关起家门团年,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夜家人通宵不睡,迎候新年,俗称“守岁”,它是传统年节的重要习俗。吃过年夜饭,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家里人按辈份的大小依次向长辈磕头,长辈则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又称押岁钱、守岁钱等,也是年俗节物之一。压岁钱相传起源较早,最开始是特制的钱形,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 或方或长。明清以后通常用流通的银钱作压岁钱,使压岁钱由信仰性的压岁巫术活动演变为节日特别经济来源。如今人们仍保持着给压岁钱这一传统,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目也与岁俱增,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上千,给儿童带来了年节的欢喜之余,也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除夕过后,人们打开家门,四处拜年,说“恭喜发财”、“新年好”之类的话。晚辈见了长辈也要给长辈磕头拜年,而平辈一般只作揖。全国各地大年初二大都是出嫁了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可以算是回娘家“团年”了。
团年强调了家庭的伦理关系,是家庭情感的表达。拜年,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到了当代,团年和拜年的方式有所变化。除夕夜不再是围在“火炉”周围话家常,而是围在电 视前面看春节联欢晚会。在城市里,年前社区或单位组织“团拜”,开茶话会或新年庆祝会。除夕夜人们不再关门“守岁”,而是走出大门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拜年的方式也有所简化,传统拜年当面磕
头的习俗现在已不多见。随着电话、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给亲戚朋友拜年可以打电话、发e-mail和短信。方式不一,但都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饮食习俗。经历了秋收冬藏的人们,到了岁末有所积余,毫不吝惜地将一年中最丰富的食品奉献出来,风风火火地过大年。这种饮食习俗,大体说来,北方以面食为主,做窝窝、馒头、饺子等食品;南方则以米食为主,做糯米年糕等等。最丰盛的饮食要数除夕夜的年夜饭。年夜饭,又叫年羹饭、年更饭、分岁筵等,在资源匮乏的年代,是人们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也是年节中的重要节俗。年夜饭中的菜品有一定的寓意。一般菜肴中必备丸子一类,如肉丸(圆)、鱼丸(圆)等,象征合家团圆。桌上一定要有鸡和鱼,象征吉祥如意,年年有余;“豆腐”谐音“斗富”,取丰裕富足之意;“荸荠”谐音“必齐”,取齐家团圆之意。《金陵岁时记》记载了南京人除夕的“十 景菜”——以酱姜、瓜、胡萝卜、金针菜、木耳、冬笋、白芹、酱油干、百叶、面筋十种,细切成成丝,以油炒之。北方年夜饭中最重要的食品还有饺子,饺子形状像元宝,有“财源滚滚”之意。福建闽南地区大年初一要吃面线,寓意生命像线一样长。此外,各种水果也有讲究,如桔子,与“吉”谐音,而甘蔗,有“节节高”的意思。总之,春节里的各种饮食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好情感。在当代,物质资源的丰富,人们不用等到春节就能享受到丰盛美食。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的糕点小吃,因此原来自家炊糕蒸面的热闹场面不见了。人们担心身体的健康,不再吃大鱼大肉;考虑冬天的寒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年夜饭吃火锅;越来越多的家庭为省事,到饭店吃年夜饭,春节饮食民俗丰富的内涵也就逐渐被消解。
禁忌习俗。在传统社会,过年是一个时间转换的关口,人们为了顺利地度过关口,需要采取各种仪式从而达到顺利过关的目的。如贴门神、春联、放爆竹等,这些习俗起初都有巫术的意义,都是希望能驱赶“邪”的东西。无论是巫术或是禁忌,都是人们趋吉避祸情感的反映。娄子匡主编的《新年风俗志》记
载江苏淮安大年初一不可打破什物,不可骂人,不可扫地,否则破财;各种污水不能泼在地面。浙江宁波地区初一不拿针剪,不动刀称,不扫地;晚上不点灯,说夏天的蚊子会减少。福建厦门地区初一不能喝粥,怕出门下雨。当然,在当代条件下,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禁忌设下的局限,可以随意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百无禁忌”。
娱乐民俗。虽有各种禁忌,但实际上春节更是一个狂欢的节日。人们经历了一年的忙碌之后,终于可以放松身心了。于是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排除一年的不快,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难得的狂欢中。旧时农村有戏班演戏、舞狮舞龙等活动,锣鼓声、鞭炮声、人声交织在一起,衬托春节的喜庆气氛。城里更是丰富多彩如北京城有“过桥走会”的习俗,还有已婚女子摸门钉的习俗,意为早添丁。此外,作为娱乐大展示的舞台就是庙会,而元宵节的灯火则是人们狂欢的集中体现。当代社会,人们的娱乐狂欢逐渐被休闲的气氛所取代。人们躲在家里玩牌、打麻将、上网,彻夜不眠。一到春节,城里到处听到的不是隆隆的鞭炮声,而是禁止燃放鞭炮的宣传声;求吉娱乐的庙会成为商业营利的场所;元宵的灯会上古老的油、腊灯被电灯、霓虹灯所取代,元宵节只被简化为“吃元宵”的单调食俗。农事占卜习俗。“一年之计在于春”,传统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因此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农民们往往进行农事占卜,以预测下一年收成的好坏。江苏苏州大年初一看风云:“农家岁朝起,看风和云卜测一年田事的丰欠。占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浙江宁波“乡民以初八、十八、廿八三天的晴雨,预测年成。占云: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蚕成;三八晴,好收成。”在当代社会,由于有了天气预报预测灾害,农事占卜的习俗逐渐成了人们的历史记忆。
无法改变的渴望
在传统社会里,春节所有的民俗活动中,人们都是主动参与其中的,无论是吃年夜饭,还是贴春联,人都是主角。春联的内容,祝福的话语,都由人来决定,而不是外在因素操纵。每个人都发自内心,自由地选择、表达与宣泄,以达到满足和愉悦的目的。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成为年节的主人,而成为被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电视观众,被剥夺了本属于民间、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权;春节被纳入了市场的商业运作,人们成为复制消费性商品文化的被动消费者,成为庙会广场和商店马路边的观众和看客。所有这些现象都显示着春节习俗在当代的变迁——不仅是节日的数量的减少,更是一些实质性的民俗发生变化。似乎春节在当代社会只剩下一些虚构的形式,没有实质的意义。甚至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用“科学定日”的方法来更改春节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古今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就是调节民众生活。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春节依然能让我们重温家庭亲情,协调人际关系,放松身心,脱离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当我们像断了根的浮萍在浮华都市里辗转漂浮时,春节这一传统的习俗依然以脉脉的温情将我们与回家过年联系在一起。
第二篇:《文化变迁》读书笔记范文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发展变化,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的均衡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更确切地说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而文化变迁总是与他相伴随的,所以有的人类学家用“社会文化变迁”。
从人类学诞生以来,各个学派都讲社会文化变迁。
早期进化学派用文化进化理论来说明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认为人类文化普遍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形成一个发展顺序。涉及的主要是历史上的文化变迁,当然重建人类的过去也是为了了解现在的情况,但他们不大重视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以及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过程。
传播学派侧重于进化论所忽视的文化的地理、空间和地方性变异,着重研究文化的横向散布,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就是传播过程,文化主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迁。但是,他们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对文化变迁的过程或传播时间顺序的解释就缺乏说服力。
功能学派虽着重于社会文化的功能、结构的研究,讲文化现象的变化着重讲它的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调查中所发现的文化变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论述了文化接触产生的相互作用,认为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共时性研究优于历时性研究,但同时也必须进行历时性研究,才能发现文化变迁的规律。
文化间的连接说明不同文化接触时发生什么事情。接触事实上发生在文化之间,而是在互相建立联系的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这些联系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结构的,或者称为文化间作用系统,这是建立在文化(宗教的、商业的、军事的)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成对的、相互的关系。第二是成对关系的元素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仅仅 限于两个系统的一些成员之间;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影响着大批的人。确切地说是人而不是文化进行互相接触,但没有—个人或群体能够向别个群体的成员显示出他们的文化的整体,也没有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能够全面地处于涵化状态之中。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递,逐渐使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激烈的演变,以经济为龙头的全球化正在带动其它领域,迅速地浸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也成为必然。文化的范畴非常广,这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朝的《说苑》中,文化原义是指文治和教化;在当今世界,指社会中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也指特殊的意识形态。回顾我们的历史,不难发现,我国文化的发轨迹,从本土的巫术文化,到独尊儒术的儒家文化,我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经董仲舒等发扬光大,儒学文化成为我国的核心文化,它所提倡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长期影响历朝历代,促进了我们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到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造就了一批在我们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
众所周知,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引发了许所未有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国要走向世界,理所当然地要使中国的文化也走向世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理所当然地必须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弥漫于大学校园的是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动的景象,有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话题,是每个青年热衷谈论的对象。到了90年代,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谈论和言辞的时代随之终结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行动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校园还是在社会,青年们对讨论
已不再热衷,从入学那天起,专业上比较优秀的青年就信誓旦旦地准备考托福,他们个人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有关民族命运的中国文化,再也不受他们的晴睬,随波逐流,各式文化马戏逐次上演,当它们颓然下场的时候,留下的只有一如空旷的幕后背景和气力不接的空寂前台。
第三篇:家居文化与变迁
《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家居文化与变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第三个话题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二课时,让学生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我们祖先的过去居住环境,及几千年来他们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认同及其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从原始人“构木为巢”和“挖地为穴”入手,了解古人因地制宜创造的“巢穴”,了解居室是为了人们生活安全、方便而建造的。而中国古代家居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各国的建筑风格距离学生很遥远的,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如何让他们看到这些建筑物,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我通过网络资源搜集到原始社会,人类当初房屋的构造,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建筑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房屋建筑不同,通过欣赏让学生发现居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学生从古今建筑方式的联系中,发现古人这种朴素的、有效运用自然环境为人类创造生存空间的智慧对后人的影响。
三、设计思想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古今中外建筑的发展和对比,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妙,增强民族的自豪感。由于古代建筑和国外建筑离学生“久、远”,为了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观看古今中外的建筑物地图片和视频,实现教学目的。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建筑的地域特点。
2、了解它们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网络资料,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建筑的地域特点,它们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国建筑艺术的神奇、美妙、美妙和丰富多彩。
2、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方法。
五、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我国各年代有特点和艺术造型特色的老房子、古建筑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解说文字。
2、收集其他国家的建筑和家具的图片以及资料。
3、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展示紫禁城、凯旋门、金字塔、摩天大楼图片。
师(声情并茂):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原始的居室建筑就被祖先创造出来,但那只是藏身之所。当古朴的建筑融入了人类的感情、信仰和智慧,铸就了紫禁城的威严、凯旋门的辉煌、金字塔的雄伟和摩天大楼令人炫目之后,它们才成为建筑物,是固化了艺术和文明的见证。
今天一起走进远古时代,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家具文化知识(板:家居文化)。
(二)走出巢穴
了解原始人和人类当最初的房屋。
1、观看课件: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请仔细观察,边看边思考:
(1)人们为什么在树上搭窝,在地上挖穴而居呢?
(2)他们的房子的风格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3)人们最初的房子和他们住的巢、穴有什么相似之处,与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原始人的居住状态,知道原始人根据自己居住地的特点创造了最早的房子。)
2、小组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下,天然洞穴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从早期人类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居遗址开始,它满足了原始人地最低要求。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
(三)凝结在房屋的文化
师:当人类真正走出洞穴,走出丛林,开始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时,也就开始了有目的地人工建造屋室的的活动。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及社会关系的需要建构自己的建筑与村落,同时,在满足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后,精神需要越发成为左右建筑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真正意义的建筑诞生了。(与变迁)
1、教师出示视频课件:伴随着音乐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感受其建筑工艺、结构、造型、雕刻艺术等。
2、学生讨论汇报: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哪些特点和风格?
3、教师小结:中国建筑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劳动人民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和完善。工艺精造型美、雕刻细,带给人舒适、美得感觉。不论从审美还是从文化的角度,都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何适应性,蕴涵着无限演变和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有着近五千年的延绵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也等待着后人去学习、创造和超越。
(四)领略建筑风采
1、看视频:感受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边看边思考,这些建筑与中国建筑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加以总结归纳。
相同:美观、舒适、装饰精美。
不同:外形、风格、绘画。
原因:地理位置、风俗不同造成。
(五)拓展探究
请拿出自己家的房屋和家具来说说你有哪些是中国风格的;有哪些是西方的建筑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学生观察生活,从身边开始。)小结:通过学习及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习方式,使我们懂得了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建筑,我们今天的建筑文化和家居文化在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融入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并具有新时代的气息。
(六)动手操作,创造艺术的精美
课后,根据自己对建筑的了解,用纸绘制你理想的家居并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再现艺术之美、建筑之美。)
(七)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家具文化与变迁的学习,你想用怎样的一句话表达你的收获?
生:各抒己见。
板书设计:
家居文化与变迁
巢工艺精
气候环境建筑造型美舒适 穴雕刻细
第四篇: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
定义和种类
1.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2.文化变迁可以分为无意识的变迁和有意识的变迁,后者又包括主动变迁、指导性变迁和强制变迁三种类型。
文化的变迁是随社会的变迁而变迁的。从文化内部因素来看,文化的接触和传播、新的发明和发现、价值观的冲突等是变迁的主要原因。从文化的外部条件来看,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变动、人口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等是变迁的主要原因。所谓文化变迁,指的是文化的跳跃性发展,或文化的突发性变化。
从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来讲,文化变迁是一个渐行不息的长程,既有对传统的粹取与摈弃,又有对外来文化的批判与吸收吸收。基本模式
一个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其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引发新的需要。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文化变迁的模式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
影响文化变迁的原因
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当环境发生变化,社会成员以新的方式对此作出反应时,便开始发生变迁,而这种方式被这一民族的有足够数量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它的特点以后,就可以认为文化已发生了变迁。
机制
文化变迁的主要机制为创新、传播和涵化。
1.创新,通常包括发现和发明两种。
是文化变迁的过程或途径。进化是社会内部发展引起的,如生产技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社会组织由简单发展到复杂。文化的进化自然地引起文化变迁,进化的过程就是变迁的过程。发现是使某些已存在的过去不为人所了解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发明是对先前的材料、条件进行新的综合,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东西。有些发现和发明是无意识的、偶然的,如古人发现用火烧陶土可使之坚硬从而发明制陶;有些发现和发明是有意识的革新,如纺纱机、蒸汽机的发明。当社会接受了发现和发明并有规律地加以运用时就引起文化变迁,比如欧洲工业革命、当代的科技革命。发现和发明可以在—个社会内部产生,也可以在外部产生而被—个社会所接受。
一些人对于创新比其他人可能更迅速一些。在同一群体中,创新者对外部世界有很强烈的探索欲、喜欢冒险、具有理解新的技术知识的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创新所需资源;早期采纳者注往是群体中受人尊敬的人。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过较好的教育,比较创新者能够从创新中获取更大既得利益。
2.传播与借用。对传播的界定;依传播形式的不同而分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刺激传播三类;采借时的选择;文化传播的整合过程。
(1)传播是一选择的过程
(2)传播是互相的、双向进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接触,文化的传播一般是相互的、双向进行的,他们选择地互相采纳对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
(3)文化传播的范围或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和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体容易相互适应和借用量大具有相似文化的群体,由于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比较容易互相适应,文化的互相借用数量大。
(5)文化变迁的借用具有选择性。人们并不是完全接受他们面前的所有东西,对接受一方来说能用的;适应性较强的。有意义的内容更容易被接受,否则可能会被拒斥。
3.涵化。涵化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接受、适应(同化或融合)、抗拒。
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内容。涵化是文化变迁理论中的概念,美国人类学家称之为acculturation。涵化指不同民族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涵化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变迁过程及其结果的。
涵化的定义有几个特点:第一,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当两个自立的文化相遇时发生的变迁。第二,涵化是有别于传播过程、创新、发明、发现的一种变迁过程。凡是发生涵化情况的都发生传播,文化特质和思想通过传播的各种渠道被传递到接受文化的一方,产生影响,发生涵化。但传播只是涵化过程的一个方面或一步。创新或新思想的出现,是不同于涵化的一个过程。第三,涵化概念涵化和传播是密切相关的。但是涵化和传播又不是一回事,应该把这两个概念区分
清楚。一个文化不经过任何涵化过程,也可以从另一个文化那里借用其文化特质。
这种传递可以小至一个钢斧和皮毛的交换,也可以大至整个 教信仰的传播。接受文化一方的成员可以选择接受或是拒绝。结果一般都是接受了一些特质而拒绝了另一些特质。那些被传递的特质在被传递过程中,经历了文化间作用系统中接受—方的估价和转换,这些估价和转换与接受一方文化的价值系统有密切关系。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决定取舍。
涵化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一个文化接受的过程。特别是在没有压力时,涵化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个文化系统可能自愿或被抛弃一些原有的特质,又由于传入新的特质而得到补偿。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产生许多变化之外,还有创造的过程,这就是本文化系统中的特质与外来的特质相结合,或者说新的文化特质加入原有的体系中。文化变迁的重新解释,也就是说明这个问题。
第五篇:文化变迁调查研究法案
李帅旗081060126,向猛081060137,李高伟081060118
商丘市庙会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方案
商丘历史悠久,民风古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化在此都有丰厚的积淀,有许多在别处看不到的文化现象,在商丘还有保留,并形成一种商丘所独有的、独特的“本土文化”,仍然显示着诱人的魅力。商丘的庙会文化是由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其内容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图腾、祖先等的崇拜或纪念并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和组成部分。但随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商丘的庙会文化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们以下对其变化进行调查分析,设计出其调查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的:在长期的社会和经济变革过程中,商丘的庙会文化发生了一定的变迁,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其变迁的方向和特点,以便为市民适应文化的变迁提供借鉴方法,并为政府如何合理的利用和改善此种变迁,以便更好地服务市民提供可行的方案。二. 研究方法:
1.问卷法。就是根据调查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按调查问卷所提的问题和给定的选择答案进行回答的一种专项调查形式。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专项调查手段,是国际通行的一种专项调查形式,也是我国近年来进行专项调查的一种主要形式。
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庙会文化的前后对照的题目,让市民作答,通过市民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市民关于庙会文化变迁的影响,获得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另外也可设计一些问卷对决策者和政府部门的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一下不同人群对于庙会文化变迁的认识有何不同,通过自己亲自的调查来验证真伪,还原真实变化。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庙会文化变迁的具体变化和变化对市民造成的影响,可以对市民进行访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有提高了调查结果的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问卷的不可预测性,使得调查更具说服力。
3.观察法.观察法是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庙会文化的组成变化,庙会的人群变化,庙会的地点变化以及变化地点规模的变化,庙会的主导产业的变化,庙会参与人数的变化,庙会当中民族风情的变化,经济发展对庙会文化的影响等很多问题通过我们的观察来获得这方面的资料。
4.文献法。文献法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文献法的调查分析
①搜集商丘地方统计部门定期发布的统计公报、定期出版的各类统计年鉴等了解文化变迁的信息。
②搜集国内外有关报刊、杂志、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文化变迁的评论和介绍
③搜集当地主管部门诸如旅游局对于火神台历史文化的记载和统计的资料信息
④搜集当地村民手中的关于庙会文化的资料 ⑤其他 三. 研究内容
应该主要研究商丘的庙会文化出现了怎样的变迁,其变化的特点,变化的原因,变化的过程,影响变化的因素,变化对市民产生的影响,市民如何适应这种文化变迁,如何保护原始的古老的庙会文化,如何提高庙会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