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民俗文化变迁的感想(春节)
春节,中国这个最隆重、最热闹的古老节日到来之时,深受传统影响而又接受着新观念的中国人在民俗的继承与扬弃间面临着抉择。自从2500多年前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开始,中国人就把精神超越的对象人格化的最高神转化为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文化精神,形成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其中重视家庭就是这一文化传统的核心,梁漱溟先生就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家庭伦理本位”的文化,毋庸置疑,充满浓浓情味的春节正是中国“家庭伦理本位”文化的集中表现。
中国人过年讲究四个方面--团圆,欢庆,祥和,平安。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享受着除夕过年欢庆、祥和的节日,向上苍感恩祈福,并提前预祝明年平平安安。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说,“人们平常的生活愿望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活理想在过年时集中体现出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过年有很多讲究,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比如祭灶、扫尘,贴春联、年画,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祭祖等等,这些习俗在传统的过年形式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其中这些都有着深层的蕴义,例如,饺子(饺与交谐音),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交”就意味着旧的一年与新的一年之交,而包饺子这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则是吃住福运,由此民间流传着“钱饺”;而扫尘(尘与陈谐音),则隐含着除陈、除旧的意愿;还有如倒贴“福”字,表达福到的含义;打碎了东西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桌上要摆放苹果取得是“平安”的谐音;大家见面要笑呵呵的,过年不能哭的,也不能打架,要放鞭炮和礼花来表达喜悦„„记得描述春节人们如何准备的忙碌的场景,都有着非常有趣味的口令,如幼时听我母亲诉说,家乡农村中就留传着有趣的过年俗语,“如二十一打算盘,二十二上大街,二十三拜灶神,二十四扫尘,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杀阉鸡,二十八打粑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坐到吃。”当然不同地域也许有着不同的口令,故而更准确地表述可以引用民间年节歌中写到的,“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馒头,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包饺子。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一祭祖初二拜年,初三老鼠娶亲初四迎神接,初五破五初六送神,初七人日初八顺星,初九玉帝诞辰,十三到十五闹元宵,初七初八干活儿。”这些都十分形象地描述了中国人民在春节这一既隆重又热闹的节日中忙碌的场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时代的年俗在信息时代的中国终究有了变化,传统民俗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地逝去,又部分地继承下来,出现了一些新奇的现象。尽管有一些民俗学家反对,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交往地域的扩大,电话、短信还是不可阻挡地成为春节里的重要活动--拜年的主要形式。相对于上门拜年,更多人选择了使用电话和短信拜年。传统的形式繁琐、有着封建意味的祭祀与守岁开始淡出了人们的春节生活。
当然有些人仍会认为,“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还是按照老法过才有年味,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延续。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春节习俗太麻烦,而且与时代脱节,像正月不能理发这类要求多不合情理。“总之,不外乎两种意见,一方面认为繁琐的春节习俗难以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一方面却还希望保持中国传统特色,保留传统的习俗。
而据北京青年报对北京、上海、广东六百多名居民进行的”春节习俗“话题调查显示,有81.2%的被访者认为春节习俗”太繁琐,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有些也已经”落伍“.但仍有高达71%的市民认为过春节还是要加入一些传统习俗,甚至有近半数的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愿意完全按照春节习俗过春节。
这些表现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理想的年俗很多被继承了下来。在调查中,近80%的人表示会祭灶或扫尘;80%的人表示会贴春联、年画或者福字;同时,高达87%的人选择在家里迎春,50%以上的人表示要看灯会、逛庙会。有意思的是,一些传统的被视为过时的风俗却还保留下来,例如62%的女性会带着丈夫与儿女回娘家,53%的人表示遵守正月里不理发的习俗。
针对以上,笔者分析认为,人们对春节习俗的繁琐还是可以接受,虽然认为其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可是这一传统仍被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当然从以上资料分析,也不难看出,如看灯会、逛庙会、祭祖等许多习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些变化缘何于此,笔者不禁打上一个问号?笔者分析认为有三种原因。第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起来,人们的口袋也日益“鼓”起来了,而向古时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大餐,逐渐就被不如上馆子打牙祭所取代了;而过年的作揖磕头也被高度发达的通讯工具所淘汰出局,转而用发短信、打电话所取代等等。第二,年味淡了,这也是说明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已经司空见惯。因此,过去过年时的惊喜反而减少了。第三,年的载体的缺失,因为古时的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由于现代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反差甚于强烈,故而的确有很多习俗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却丧失了赖以存在的载体。例如现在很多大城市都禁放鞭炮的做法,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鞭炮不能仅仅看做是一个玩乐的形式,更应注意其普天同庆的民族精神的涵义。然而鞭炮的燃放又着实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之间就出现了许多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导致人们缺乏了像鞭炮之类的载体,来充分表达浓浓的年味。对此,冯骥才先生就认为“民族情感很多是通过民俗体现出来,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春节民俗,认识其中的涵义,必须亲身体会到春节民俗。故此,年味的缺失,不在于没有年的情感,而是恰恰缺乏年的载体”。
那么至于春节习俗的时代变迁过程中,我们对其应该持以何种眼光抑或态度来看待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传统春节习俗的消失也有可能导致春节精神的变异。就过春节而言,如出现了超市里购买速冻水饺代替了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打电话和发短信拜年代替了磕头作揖拜年等现象,就会导致年味的变异,甚至年味的变淡,因为春节过年,主要是一种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载体,而包水饺不是在于包水饺的结果,而更注重是包水饺的过程,是人们在一年的忙碌中,难得有的空闲中“拉家常式”的闲谈,以此彼此加深了解,促进感情的升华的一个过程,毕竟从超市购买水饺没有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来的自然和亲切。故而,这种“变异”形式的变化,笔者是对此持保留意见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正如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进步或进化是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从生长—分化—整合—重组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一层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变迁而逐渐转换和不断生成的,关键在于“传统”背后的精神内涵保持稳定。更何况,咱们老祖宗马克思就说过,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运动是绝对的,这也足能说明过年的民俗的确可以“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通过春节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精神诉求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一些过节的习俗和形式而已。例如中国的春运无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潮,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或“车满为患”等现象与其说是验证了交通部门的不作为,毋宁说是验证了现代中国人回家过年的强烈渴望。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春节的实质及内涵精神仍在延续着,仍然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过年这个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春节民俗在时代变迁中需要合理地继承和扬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更需要现代的人们精心呵护并挖掘、放大。总之,笔者认为,春节民俗的继承与扬弃与否,它是需要大家聚集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加以应对,我们既不能坐视传统习俗的消失和变异,也不能漠视新奇习俗的注入,阻碍春节民俗进一步发展的活力。而应象鲁迅先生描述“拿来主义”的态度般,予以面对,既要“吸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
第二篇:关于民俗文化变迁的感想(春节)
实践感想
春节,中国这个最隆重、最热闹的古老节日到来之时,深受传统影响而又接受着新观念的中国人在民俗的继承与扬弃间面临着抉择。中国人过年讲究四个方面--团圆,欢庆,祥和,平安。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享受着除夕过年欢庆、祥和的节日,向上苍感恩祈福,并提前预祝明年平平安安。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说,“人们平常的生活愿望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活理想在过年时集中体现出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时代的年俗在信息时代的中国终究有了变化,传统民俗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地逝去,又部分地继承下来,出现了一些新奇的现象。尽管有一些民俗学家反对,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交往地域的扩大,电话、短信还是不可阻挡地成为春节里的重要活动--拜年的主要形式。相对于上门拜年,更多人选择了使用电话和短信拜年。传统的形式繁琐、有着封建意味的祭祀与守岁开始淡出了人们的春节生活。
而据北京青年报对北京、上海、广东六百多名居民进行的“春节习俗”话题调查显示,有81.2%的被访者认为春节习俗“太繁琐,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有些也已经“落伍”.但仍有高达71%的市民认为过春节还是要加入一些传统习俗,甚至有近半数的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愿意完全按照春节习俗过春节。这些表现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理想的年俗很多被继承了下来。在调查中,近80%的人表示会祭灶或扫尘;80%的人表示会贴春联、年画或者福字;同时,高达87%的人选择在家里迎春,50%以上的人表示要看灯会、逛庙会。有意思的是,一些传统的被视为过时的风俗却还保留下来,例如62%的女性会带着丈夫与儿女回娘家,53%的人表示遵守正月里不理发的习俗。
针对以上,笔者分析认为,人们对春节习俗的繁琐还是可以接受,虽然认为其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可是这一传统仍被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当然从以上资料分析,也不难看出,如看灯会、逛庙会、祭祖等许多习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些变化缘何于此,笔者不禁打上一个问号?笔者分析认为有三种原因。第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起来,人们的口袋也日益“鼓”起来了,而向古时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大餐,逐渐就被不如上馆子打牙祭所取代了;而过年的作揖磕头也被高度发达的通讯工具所淘汰出局,转而用发短信、打电话所取代等等。第二,年味淡了,这也是说明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已经司空见惯。因此,过去过年时的惊喜反而减少了。第三,年的载体的缺失,因为古时的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由于现代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反差甚于强烈,故而的确有很多习俗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却丧失了赖以存在的载体。例如现在很多大城市都禁放鞭炮的做法,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鞭炮不能仅仅看做是一个玩乐的形式,更应注意其普天同庆的民族精神的涵义。然而鞭炮的燃放又着实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之间就出现了许多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导致人们缺乏了像鞭炮之类的载体,来充分表达浓浓的年味。对此,冯骥才先生就认为“民族情感很多是通过民俗体现出来,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春节民俗,认识其中的涵义,必须亲身体会到春节民俗。故此,年味的缺失,不在于没有年的情感,而是恰恰缺乏年的载体"。
那么至于春节习俗的时代变迁过程中,我们对其应该持以何种眼光抑或态度来看待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传统春节习俗的消失也有可能导致春节精神的变异。就过春节而言,如出现了超市里购买速冻水饺代替了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打电话和发短信拜年代替了磕头作揖拜年等现象,就会导致年味的变异,甚至年味的变淡,因为春节过年,主要是一种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载体,而包水饺不是在于包水饺的结果,而更注重是包水饺的过程,是人们在一年的忙碌中,难得有的空闲中“拉家常式”的闲谈,以此彼此加深了解,促进感情的升华的一个过程,毕竟从超市购买水饺没有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水饺来的自然和亲切。故而,这种“变异”形式的变化,笔者是对此持保留意见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正如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进步或进化是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从生长—分化—整合—重组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一层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变迁而逐渐转换和不断生成的,关键在于“传统”背后的精神内涵保持稳定。更何况,咱们老祖宗马克思就说过,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运动是绝对的,这也足能说明过年的民俗的确可以“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通过春节沟通和增进亲情和友情的精神诉求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一些过节的习俗和形式而已。例如中国的春运无疑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潮,春运期间的“一票难求”,或“车满为患”等现象与其说是验证了交通部门的不作为,毋宁说是验证了现代中国人回家过年的强烈渴望。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春节的实质及内涵精神仍在延续着,仍然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过年这个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春节民俗在时代变迁中需要合理地继承和扬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更需要现代的人们精心呵护并挖掘、放大。总之,笔者认为,春节民俗的继承与扬弃与否,它是需要大家聚集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加以应对,我们既不能坐视传统习俗的消失和变异,也不能漠视新奇习俗的注入,阻碍春节民俗进一步发展的活力。而应象鲁迅先生描述“拿来主义”的态度般,予以面对,既要“吸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
第三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春节社会习俗变迁及思考
春节社会习俗变迁及思考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寄托了中国人的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最为核心的价值,它一方面是一个全家聚会的时刻,另一方面又是清理过去的一年并展望新的一年的时刻。它是“团圆”和喜庆的时刻,又是中国的文化认同得到体现的时刻。
“春节’作为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从中国开始使用公历纪年后才开始的。正是由于新的公历的“现代”的国际性的纪年方式的广泛被接受,传统的新年才变成了一个从正式的纪年方式中抽离了其实际的纪年意义的“春节”。在现代中国,春节曾经多次引起过争议,曾经被视为落后和无用的传统民俗,对于现代化并无积极意义。民国时代,国民政府就尝试过取消春节,将这作为“现代化”的努力,虽然这种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但当时这种要求是相当普遍存在的。
春节,从在最开始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收成,通过敲锣打鼓放鞭炮等方式来赶走年兽的一种活动慢慢演变、次上演,春节文化是否会随着人们对于传统的淡忘而的变动的冲击已经相当明显,凸显一个和平发展的社会对于自己的具体的传数量的急剧增加,也伴随着“中文热”和’“,春节也已经开始超越了华人区域的局限,而是在一个共同的文化和社会空间里突破限度,共同努力。春节的意义当然被再度凸显了。
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春节,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经营。在全球化与商业化的浪潮中,春节的变化正在发生。以家庭为依托的春节,也因为大家庭的减少与缩小,面临着节俗重心由家庭与社会并重的趋向。我们应该善于将春节期间的家庭民俗与社会民俗衔接协调,重视传统节俗中固有的凝聚家庭社区的因素,对传统节俗进行传承或创造性的转换。毕竟,春节是我们的最为重要,最让我们付出情感的一个节日。
第四篇:春节民俗文化范文
春节民俗文化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2)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
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这和中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用来象征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个个栩栩如生。这已经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节民俗--饮食民俗
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六、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上元节”。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点灯。此后,元宵就逐步演化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故名“灯节”。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宽数十丈的灯楼,供游人观赏。宋代又有过之,无不及。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草把缚成戏龙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臵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皇帝还亲自率领盛大的仪仗参加赏灯活动。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见娱乐活动通宵达量,热闹非凡。
可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狂欢,为整个春节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总结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回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采访和研究,同时还对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区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民族的春节民俗趋于汉化,各地区的春节民俗也趋于一致,标志着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的繁荣发展。另外,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普通量角器使用很不方便,一是量角、画角步骤较多;二是它有内外两圈刻度,初学者易出错;三是度量边较短的角时须先延长后才能读数。
针对以上缺点,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式量角器,使用简便,量角和画角可一气呵成。把两个同样的量角器在圆心处铆合并能灵活转动,把上面的量角器沿右端挫一个长l厘米的缺口(如图)。量角时,让它的张开与待测角的两条边重合,缺口所指示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画角时,先将缺口对准规定刻度,再沿张开处画两条射线就完成了。这种量角器还能测立体物(如螺帽)的角度。
物质与物质的反应是指原有分子间结合破裂后生成新分子间的重新组合。硼砂溶解在水中呈现碱性,在水中溶解的硼砂进入到浆糊里的PVA(聚乙烯醇)分子中,产生巨大链条使它们结合起来,故能做成柔软的蹦蹦球
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势如破竹:《晋书•杜预传》
手不释卷。束手无策。手到拈来。妙手回春。
9页.小沙坑比周围亮
5分钟
20页.中国,日本,英格兰,印度
27.页
B,AB,AB,AA,BB,AA,BB,AA,BB,A
42页
10道
43.页
4,5,1,3,2
云锣(打击),二胡(拉弦),扬琴(击弦),唢呐(吹管)
第九交响曲
对错对错
44.页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锦竹
春联,剪纸
45页.少了些小鱼和水草
46页.橡胶的主成分
6页.二题:(横着的)no thoroughfaresidewalkto the right roadban acyclistsprohibition of the left trvelingstraight再画一个停车场的标志parking
P5:3.居然、当然、毅然、安然、必然、显然、当然。
现有一根10米长的铁丝,用它来制作直径韦2厘米的圆形铁丝环,若每个环的接口处需要叠1厘米,则这根铁丝共可以制成多少个铁丝环?
1000/(2*3.14 1)=159
7页:3.诺忠婉赠前
8页;5.译:当该用而的时候而不用而,当不该用而的时候却偏偏用而,从今而后,算了算了吧6.雪尽马蹄轻大雪满弓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秦(二,大,二,小,合为秦)此(“些”短一,短一,剩下“此”)石榴(“岩”移走‘山’,‘田’植上‘柳’,是石榴)石榴(会意)
8页:7题(2)许古谢岳帅(或师)鲁秋(3)要拿茶,人上草,人下木,即茶12页:惊动了府上的尊鼠,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他说尊鼠,正是骂朋友的爸爸是老鼠。
55页:李清照李苦禅李清照匡衡戚继光
59页:新疆木卡姆演奏乐器:第1、2、4个,圆号和萨克斯管是西洋乐。
60页:制作孔明灯:
一、材料 竹篾、白纸、细铁丝、酒精、脱脂棉、浆糊。
二、制作方法
1、用3张薄白纸糊成一个顶端密封的圆柱体,其周长为225cm,高约90cm。
2、用宽1cm,厚0.1cm的竹蔑扎一个周长约220cm的圆圈,其下底拴2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
3、将竹圈放在圆柱体下端作底,使两者边沿近于重合,用浆糊粘住。
4、用竹蔑扎一个小圆圈,直径约15cm,周围包上脱脂棉约10g,作为燃心,然后挂在两铁丝的交叉点上。
好了,这些资料愿大家喜欢!
第47页: 窗花 寓意着寄托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对联 春联讲究左右对仗,句式工整,压韵,取义吉祥,上下联和谐,横批总领.一般用红色做底色,如果家中有人去世,当年用白色,第二年蓝色,第三年黄色,来年又是红色.第36页;
二、1、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1、伯乐树(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2、红豆杉Taxus chinensis3、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1、樟(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2、香果树Emmemopterys henryi3、金荞麦(野荞麦)Fagopyrum dibotrys4、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5、野大豆Glycine soja6、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7、厚朴Magnlia officinalis8、凹叶厚朴Magnlia officinalis ssp.biloba9、花榈木Ormosia henryi10、红豆树Ormosia hosiei11、闽楠Phoebe bournei12、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13、蛛网萼Platycrater arguta14、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15、华东黄杉Pseudotsuga gaussenii16、毛红椿Toona cillata var.pubescens17、榧树Torreya grandis18、长叶榧树Torreya jachii19、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根据1999年8月国家林业局、农业部第4号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整理
http://
名称 纲 目 科 保护级别
*革苞菊 被子植物 菊科 一级
*貉藻 被子植物 茅膏菜科 一级
*华山新卖草 被子植物 禾本科 一级
*水韭属 蕨类植物 水韭科 一级
*莼菜 被子植物 睡莲科 一级
百山祖冷杉 裸子植物 松科 一级
报春苣苔 被子植物 苦苣苔科 一级
伯乐树(钟萼木)被子植物 伯乐树科 一级
长白松 裸子植物 松科 一级
长蕊木兰 被子植物 木兰科 一级
银杏 裸子植物 银杏科 一级
玉龙蕨 蕨类植物 鳞毛蕨科 一级
元宝山冷杉 裸子植物 松科 一级云南蓝果树 被子植物 蓝果树科 一级云南穗花杉 裸子植物 红豆杉科 一级掌叶木 被子植物 无患子科 一级
资源冷杉(大院冷杉)裸子植物 松科 一级萼翅藤 被子植物 使君子科 一级
珙桐 被子植物 蓝果树科 一级
梵净山冷杉 裸子植物 松科 一级
长喙毛茛泽泻 被子植物 泽泻科 一级单性木兰 被子植物 木兰科 一级
单座苣苔 被子植物 苦苣苔科 一级
东京龙脑香 被子植物 龙脑香科 一级独叶草 被子植物 毛茛科 一级
多毛坡垒 被子植物 龙脑香科 一级
娥眉拟单性木兰 被子植物 木兰科 一级辐花苣苔 被子植物 苦苣苔科 一级
光叶珙桐 被子植物 蓝果树科 一级
合柱金莲木 被子植物 金莲木科 一级
红豆杉属(所有种)裸子植物 红豆杉科 一级华盖木 被子植物 木兰科 一级
巨柏 裸子植物 柏科 一级
落叶木莲 被子植物 木兰科 一级
坡垒 被子植物 龙脑香科 一级
普陀鹅耳枥 被子植物 桦木科 一级
巧家五针松 裸子植物 松科 一级
水杉 裸子植物 杉科 一级水松 裸子植物 杉科 一级苏铁属(所有种)裸子植物 苏铁科 一级台湾穗花杉 裸子植物 红豆杉科 一级藤枣 被子植物 防己科 一级
蹄盖蕨科 光叶蕨 蕨类植物 观音座莲科 一级天目铁木 被子植物 桦木科 一级
望天树 被子植物 龙脑香科 一级
膝柄木 被子植物 卫矛科 一级
狭叶坡垒 被子植物 龙脑香科 一级
瑶山苣苔 被子植物 苦苣苔科 一级
异形玉叶金花 被子植物 茜草科 一级银缕梅 被子植物 金缕梅科 一级
银杉 裸子植物 松科 一级
第五篇:春节民俗文化
春节习俗中的中国传统观念与文化
作者: 学号: 学院:
引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超越其它众多民俗节日号称“百节之首“,恰恰说明春节对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凡。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而且极具特色,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吃过腊八粥,家家开始忙年,贴对联、办年货。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本文旨在讨论一些春节习俗,以及从中反映的中国传统观念与文化。
关键词:春节,习俗,传统文化
第一章 春节简介
1.1简介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人们借春节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而元日过后会有许多娱乐活动:耍狮子,扭秧歌,舞龙灯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1.2历史
据记载,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其起源有许多说法,而最为普遍接受的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中国历史上每个时代过春节的时间不一样,知道汉武帝命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此后一直采用夏历纪年,长达2080年,知道清朝末年。名称也多种多样,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元辰”,唐宋元明称“元旦”、“新正”,清代则一直叫“元旦”。我们现在的春节是在1949年9月27号,第一届在政协会议上,将阴历与阳历分开,阴历正月初一正式改为“春节”。
第二章 春节习俗
1.1守岁、吃团圆饭
守岁是在九年的最后一天,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关于守岁的来源也有很多的传说。在这天家人要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一堂,准备各种美食,而且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全家人吃过年夜饭,一起娱乐,共同等待零点的到来,为家人祈福。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1.2祭灶、放鞭炮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是因为传说在大年三十灶王爷会带着一家人应得的祸福吉凶与其他诸神来到人间,之后诸神回天庭,只有灶王爷留在人间。
在除夕夜,家家会放爆竹,相传是为了吓走“年”兽,同时也驱逐各种鬼怪,祈求新年平安。
1.3拜年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拜年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要既不失礼貌也不影响主人休息或接待其他客人。亲友相聚,一定要说吉利话。礼品选择要适当,不失礼数。
1.4年画,贴福字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起源于门神,后来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便成为现在的年画。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春节时,几乎家家从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贴福字在《梦梁录》中已有记载。关于贴福字也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民间用贴福字来躲避姜太公那无耻的老婆“穷神”。后来又有贴倒福字的风俗,取谐音“福到了”。福字也有许多样式,最受欢迎的是剪纸福字,剪纸福字以福字为主题,融入其他剪纸元素,比如牡丹,鱼,鸟,蝴蝶和蝙蝠等。在民间有的将福字做得十分精细,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跃龙门、龙凤呈祥、五谷丰登等。春节时,人们会在门上,窗户上贴各式各样的福字,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第三章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与观念
2.1家庭观念
春节,离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团聚过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家庭观念情结的体现,以家庭为核心的亲人团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悌之道。守岁一般是为了延长父母寿命,祈求全家平安,这足以看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家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渴望与家人团聚,希望家人平安,将家庭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在中国人的文化中也十分重视孝悌之道。孝悌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孝悌之道更是十分重视。《论语》中还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国春节的守岁活动中更是体现了这种孝悌之道,这也是中国家庭观念的核心。
2.2传统鬼神文化
祭灶,反映了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在古时候,人们相信有各种神灵存在,因而格外敬畏神灵,希望自己能够平安一生,因而会有“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在民间,一般家庭会供奉各种神灵,按时上供焚香,而这一风俗至今仍广为流传。比如商人家中仍然会供奉财神,新婚夫妇会收到别人送的送子观音。而灶君俗称为灶王爷,在民间是最普通,最深入群众的神,它具有这样三种职能:
一、民以食为天,灶王爷掌管饮食;
二、司职命运;
三、监察善恶,因而民间对灶王爷都是笃信虔诚的。而神灵一般是人的精神营造出来的超人对象,或者是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寄托。这也反映了古时候人们没有能力将生活变得更好,因而寄托于神灵的无奈。
而对于鬼怪,中国从古至今有很多描写鬼怪的书,而民间,也有很多鬼怪的传说。古时,人们相信转世轮回,相信阴间的存在,因而认为时间会有鬼魂。在我看来,由于古时候科技知识并不是很发达,人们便将一些自然灾难或不幸归咎于鬼神作祟,因而十分厌恶,才会在春节放鞭炮以驱赶鬼怪。在春节文化中相信流传最广的鬼怪传说便是“年兽”,由于传说年兽会在新年那一天出来伤害人民,所以便有了放鞭炮驱逐年兽的风俗。
鬼神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在科学未普及的时候人们心中最淳朴的敬畏,也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
2.3重视礼节
拜年,反映了人们尊老爱幼的品德,过程中也有很多关于礼节的要求。比如拜年的时间,辈分顺序,所行礼仪多是有明确的礼仪规范的。因而拜年充分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礼节的重视。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礼仪是“礼”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很重视礼节,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 ,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
2.4朴素的风俗与信仰
春节的很多习俗,不仅是贴年画,贴福字,都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希冀,反映了民风的淳朴。年画作为民间文学,反映了劳动人民心声和愿望,因此,几乎所有的年画都寄寓着某种或几种吉祥的意思,充满了乐观.向上.积极的因素。如画面上是一个肥胖俊美的大娃娃,如果抱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就象征来年生个大胖小子,而且吉庆有余;如果抱着一只扬颈昂头长鸣的大公鸡,就象征来年人丁兴旺吉祥;如果画面上是一棵摇钱树和一个聚宝盆,就象征新的一年能招财进宝。因而年画也是中国绘画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字则更加简单明了的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总结
春节的习俗多种多样,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我们应该给予春节的习俗特别的关注。也许年轻人或一部分人群无法理解保存或沿袭春节习俗的重要性。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光大是必需的也是每个国人应该履行的义务。同时应该为春节传统习俗注入新鲜元素,让其更加适合当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