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消费文化的新变迁趋向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消费文化的新变迁趋向
作者:牟月丹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8期
[摘要]消费文化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文化变迁的分析有助于生产企业及营销人员更好的把握消费者的行为走向,文章从分析我国消费者整体消费行为的新现象入手,对我国消费文化的新变迁趋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消费文化;现代消费;中外合壁消费;区域消费;个性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我国青少年文化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文化消费调查报告
关键词:青少年文化消费 文化全球化 媒介传播 引导对策
摘要:青少年文化消费正日益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积极培育和引导青少年文化消费的途径和对策,就成为了当今文化发展极其重要的任务。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层次也随之日益提高。在知识、文化成为社会竞争主导因素之一,且文化消费逐步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今天,我们无法忽视的是,有这样一个群体,正在迅速崛起,并且成为文化消费领域的重要力量——中国青少年。在新时代里,青少年文化消费拥有了更多新的特征,例如消费内容的丰富性,追求的时尚性,文化层次的多样性,消费的独立性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产业,作为一种强势经济要求的文化表现,不仅融合了各国的某些文化元素,而且也极大地改造传统文化本身固有的内涵。
全球一体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共通和影响范围的扩大。衡量文化本质的标准由各国的本国传统历史、人文环境逐渐延伸到所谓的国际标准。所以外国主流国家的文化如美国、日本等源源不断的传输进中国的本土,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中国文化市场。
我国青少年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可能由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而加大势力,中国青年的文化价值取向也更加复杂而多元。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剧烈碰撞导致青年的文化意识与价值取向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这种文化意识的嬗变期,青年容易跟着当下流行文化走,容易转向关心自身切实利益;在文化认同上追求快餐文化及时尚,消费与生活风范的前卫;平权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长;价值观中出现实用性、功利性、自我中心等倾向,道德滑坡。同时大众文化塑造的巨大消费空间,诱导青年追求吃、穿、住、行的高消费。同时从多项调查中不难看出,当青年的闲暇时间和文化消费主要用于娱乐性消遣时,很容易在追逐感官享受的同时淡化其它方面的发展培养,从而造成人格的单方面缺失,进而不适应社会的节奏,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正是由于这种粗浅的文化阶层认识,导致了社会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对文化的异化认知。一大部分人的理想仅限于自我的满足和人生目标的实现,青少年尚不成熟的价值观受到文化生产市场的不良影响和引导,自主意识和创造力极度匮乏,个性丧失;在知识和科学上重视接受,放弃怀疑和“反叛”精神,缺乏积极探索和质疑的热情和决心。
这种文化人格的病态对青少年文化消费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其实很多青少年之所以感觉迷茫,并不只是本身求知精神的异化和不成熟的价值观受到复杂社会现实和产业利益的错误诱导,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发育不完善的表现。
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教育。教育是青少年从成长到发育到成年所经历的最长时间的过程。大部分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于社会的认识都来自于教育。教育的质量如何,内涵如何,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对于人生以及整体文化系统的全面认识。但是当今中国,应试教育仍然牢牢占
据着主流市场,从中人们都可以分析出众多的弊端。第二点,就是社会媒介传播及网络的利用。社会文化产业链思想中过分“重视创新”及“吸引眼球”“汲取外国文化游戏影视的巨大市场”的一部分迎合了青少年喜欢新鲜事物和刺激的心理,进而将文化导向到了娱乐享受消遣的路上。进年来网络资源及开放度都大为增加,但是由于管理力度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和诱导因素,进一步影响青少年文化观念。第三点,就是环境营造和设施不完善。从调查结果看,很多人仍然有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意愿,但是却找不到附近有图书馆,或者讲座,或者文化广场。在网上或在街上,找到一张CD远比找到一本有意义、引人入胜的书要容易得多。
青少年一直以来就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时期,求知欲强,对外界新奇事物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冒险性,乐于尝试和实践新事物。同样,对待文化消费其实青少年有同样的热情和兴趣,只是如果这种心理不加以合适引导和外界环境的辅助,就会形成现在社会上广泛所关注和批判的青少年文化消费问题。
所以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本土文化的转变时,如何透析文化消费实质,合理引导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从而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借鉴和吸纳外国有益文化,就成为了当今文化发展极其重要的任务。
首先,我们可以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运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选择一些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实际、内涵或者有民族情怀的文化载体来寓教于乐,去亲近青少年主体,使其在精心营造的文化环境下,观念得到更新,品德得到升华,逐步培养其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于文化事物的鉴别能力和判断力。从微观角度来看,青少年之所有崇尚外来文化,正是因为其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有效的鉴别力。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传播,信息更新和信息交流的速度空前飞跃。如果不建构起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其鉴别真假善恶的能力,就会在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洪流中迷失自我。鉴于此,社会、学校、家庭应以提高青少年的分析鉴别能力为核心,尊重个体需要,张扬其个性。
其次,是净化社会环境,形成媒体合众效力。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对此负责并监管,并行协调,规范舆论力度;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严守文化市场准入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文化政策、法规,设立有关的管理机构,阻止低级恶俗趣味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打击各种消极性大众文化产品,鼓励弘扬积极生活情调,引导积极向上的大众文化,避免单纯追求商业盈利而忽视文化品味。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人们广泛接触的平面,更应具有宣传育人的社会责任感,传播符合时代观念的特色文化。大众媒介是社会时尚的传感器,因此,大众媒介对西方文化产品的消费应抱审慎负责的态度,要对是否有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做出理智的判断,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善意劝喻,充分发挥其在市场机制中的正向导向作用。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青少年自身的修养。大部分青少年学生都拥有一定时间的闲暇时间。如何利用这些闲暇时间,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闲暇时间调控的重要性。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学生闲暇时间的兴趣、需求,然后充分利用校内的学生社团、文艺团体、兴趣小组、协会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类活动,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学有所长、闲有所乐,就能避免放假就放羊的倾向。在活动的组织上,要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活动的引导和指导。青少年学生自身要努力培养自律能力,克服盲从心理,真正提高自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只有重视青少年文化消费现象,并且给予合理的管理和引导,才能为青少年文化更加健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推动当今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立彬,杨湄祥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中国高等教育
权立枝,史彦虎
《当代大学生的时尚心理分析与引导》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朱存梅
《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罗晓玲
《近年我国消费文化研究述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第三篇:《文化变迁》读书笔记范文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发展变化,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的均衡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更确切地说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而文化变迁总是与他相伴随的,所以有的人类学家用“社会文化变迁”。
从人类学诞生以来,各个学派都讲社会文化变迁。
早期进化学派用文化进化理论来说明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认为人类文化普遍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形成一个发展顺序。涉及的主要是历史上的文化变迁,当然重建人类的过去也是为了了解现在的情况,但他们不大重视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以及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过程。
传播学派侧重于进化论所忽视的文化的地理、空间和地方性变异,着重研究文化的横向散布,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就是传播过程,文化主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迁。但是,他们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对文化变迁的过程或传播时间顺序的解释就缺乏说服力。
功能学派虽着重于社会文化的功能、结构的研究,讲文化现象的变化着重讲它的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调查中所发现的文化变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论述了文化接触产生的相互作用,认为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共时性研究优于历时性研究,但同时也必须进行历时性研究,才能发现文化变迁的规律。
文化间的连接说明不同文化接触时发生什么事情。接触事实上发生在文化之间,而是在互相建立联系的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这些联系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结构的,或者称为文化间作用系统,这是建立在文化(宗教的、商业的、军事的)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成对的、相互的关系。第二是成对关系的元素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仅仅 限于两个系统的一些成员之间;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影响着大批的人。确切地说是人而不是文化进行互相接触,但没有—个人或群体能够向别个群体的成员显示出他们的文化的整体,也没有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能够全面地处于涵化状态之中。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递,逐渐使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激烈的演变,以经济为龙头的全球化正在带动其它领域,迅速地浸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也成为必然。文化的范畴非常广,这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朝的《说苑》中,文化原义是指文治和教化;在当今世界,指社会中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也指特殊的意识形态。回顾我们的历史,不难发现,我国文化的发轨迹,从本土的巫术文化,到独尊儒术的儒家文化,我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经董仲舒等发扬光大,儒学文化成为我国的核心文化,它所提倡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长期影响历朝历代,促进了我们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到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造就了一批在我们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
众所周知,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引发了许所未有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国要走向世界,理所当然地要使中国的文化也走向世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理所当然地必须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弥漫于大学校园的是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动的景象,有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话题,是每个青年热衷谈论的对象。到了90年代,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谈论和言辞的时代随之终结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行动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校园还是在社会,青年们对讨论
已不再热衷,从入学那天起,专业上比较优秀的青年就信誓旦旦地准备考托福,他们个人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有关民族命运的中国文化,再也不受他们的晴睬,随波逐流,各式文化马戏逐次上演,当它们颓然下场的时候,留下的只有一如空旷的幕后背景和气力不接的空寂前台。
第四篇:论文化生态的变迁与民间文艺存在和发展的新趋向
论文化生态的变迁与民间文艺存在和发展的新趋向
摘要:民间文艺呈现出了一种日益依赖于仪式而存在和发展的新趋势。这一趋势是由中国当代文化生态的变迁所造就的,由当代文化生态中的仪式文化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当然,这一仪式化的存在和发展方式,并不是民间文艺传统所固有的仪式化存在的简单复现,而是其在新文化生态条件下一种新发展,包含了许多新的特质。是仪式化的存在和发展方式,还是当今保护民间文艺并能使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民间文艺;文化生态;仪式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1)01-0034-06
在古代,民间文艺是指与宫廷文艺、文人文艺、宗教文艺相对的由民间艺人创造的文艺形式与类型;而在现代,民间文艺则是指与专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相对的由民间艺人创造的艺术形式与类型。而民间文艺的艺术形式与类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主要是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民间小戏、民间曲艺、民间杂技、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娱乐游戏等类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民间文艺无论是从产生,还是从存在的状态看,都既是生活的,也是仪式的,即一方面,民间文艺往往是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的“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即是这一情形的典型表现;另一方面。民间文艺又往往是老百姓各种日常与节庆仪式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成为他们娱神娱人、沟通现实世界与信仰世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民间文艺正在由原来的生活化和仪式化的二元存在,逐渐向仪式化的一元存在和发展转变。其具体表现就是,民间文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劳作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但却大量地出现在当今人们举办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在这里,所谓的仪式,主要是指人类为了特定目的和意图而施行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程式与规范的具体行为。
那么,民间文艺的这种由二元存在向一元存在转变的新趋势,与中国当代文化生态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有些什么新特质?是否有助于使民间文艺摆脱濒危状态而得到保护?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文化生态的变迁与民间文艺的存在与发展的新趋向
纵向地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生态的变迁给予民间文艺的影响首先不是促进,而是置其于无所适从的濒危状态。其具体表现:一是民间文艺的观众越来越少,二是从事和传承民间文艺的人也越来越少,三是民间文艺展示的现实空间和舞台空间越来越窄。这一危机的出现,与下面几个文化生态的因素有关。
一是建国之后,许多民间文艺在“文革”的破“四旧”的运动中遭到了很大打击,不仅使其自身元气大伤,而且还使其正常的承续进程遭到了暂时的中断。
二是现在人们获取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在家有电视,有网络游戏,有DVD、卡拉OK,在外有电影院,有歌厅等娱乐方式。在这种娱乐多样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古老的民间文艺被当作“老土”的东西看待,吸引力急剧下降,年轻人对之尤其不感兴趣。
三是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外出进城打工越来越多,而未到打工年龄的孩子则忙着上学,应付沉重的学业,两者都无暇顾及民间文艺,只剩下老年人以及少数留守的中年妇女成为它们的忠实者,这与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前人们插秧、挑担、赶马车,为了消除疲劳和驱散劳作的单调寂寞,往往会独自哼唱民歌,或对唱民歌;剥玉米的时候,也会边干活边讲故事;青年人谈恋爱,要唱情歌;而放牛娃在山野互相逗乐则唱“仗歌”。民间文艺总是与人们的生活与劳作紧密相随。但自从分田到户,农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以及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交通的日渐发达,民间文艺越来越难以出现在人们的劳作与生活中了。久而久之,大多数人对之也就生疏了起来,而民间文艺也就在这种生疏中衰落了下来。
四是人们的心理与观念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挣钱成了现在人们生活的中心目标,而民间文艺被认为是个不挣钱的东西,自然也就使人们对待它的热情大减。
这四个方面的文化生态因素的出现,却正是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30年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生态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其变化的结果。在这种新的文化生态变动的冲击下,民间文艺的生存空间和舞台空间也日渐缩小,一些民间文艺几乎到了无立锥之地的地步。
不过,当代的文化生态在造成民间文艺的生存危机的同时,也给它留出了一条生路。这条生路就是当代文化生态中的仪式活动需要民间文艺。这种需要,可以说给奄奄一息的民间文艺注入了一股活力。因为随着“文革”之结束和改革开放的推行,文化政策的宽松,一些传统的仪式也逐渐恢复和活跃了起来,而濒临绝境的民间文艺也随之而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于是,在乡村和城市的各种传统仪式,如丧葬仪式、节日仪式、落成仪式、结婚仪式、开业仪式以及政府新创设和组织的各种节庆仪式上,我们又频频地看到了民间文艺的身影。这一情况表明,民间文艺通过仪式又找到了自己在当代文化生态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并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但也不能把民间文艺存在和发展的新趋势看成是其传统就有的仪式化存在的简单恢复和凸显。首先,现在的仪式已不再是过去仪式的简单复现,因为“由于社会空前迅猛的发展,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族群之间的交流日益扩大、深入,使传统的仪式在今天的背景之下增加了许多不同的‘新质’”。其次,“仪式既对保留传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历史的重构’”。所以,现在的仪式,即便是传统的,也不能说完全与过去一模一样,况且还有一些仪式是新创设的。由此看来,今天,民间文艺无论是在传统的仪式上展现,还是在新的仪式士出现,都不能说与其过去的仪式化的表现完全相同。比如,今天在丧葬仪式和婚姻仪式上表演广西玉林八音,与时代在同样的仪式上表演八音,都是有所差别的,不仅因为时代变了、氛围变了,甚至连仪式本身也变了一些,而且还因为八音自身的曲目内容也有所变化。再如南宁国际民歌节作为专门为民歌而设的新仪式,以前是没有的,在其上表演民歌与过去在传统仪式上表演民歌,其风味与格调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尽管表面上看,都依赖于仪式,形式上看起来也很相似,但实质上却已有了很大的改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当今民间文艺的仪式化存在方式,不能只看成是其过去仪式化存在方式的简单复现,而应看成是其传统的仪式化存在方式在新的文化生态条件下的一种新发展,同时也是一种新趋势,即由原来的生活化与仪式化的二元存在模式,逐渐向新的仪式化一元存在模式转变。
二、当下民间文艺仪式化存在的新特质
那么,在当下民间文艺仪式化存在的新趋向中,到底又包含着怎样的新质呢?笔者认为,这些新质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间文艺的从业人员逐渐专业化、职业化。
从前,民间文艺不但是百姓农闲时自娱自乐的手段和方式,而且会民间文艺的人也很多。也正是由于这种普遍性,使得民间文艺从事者的专业化特征和职业化特征都不很明显。但是随着改革开放
第五篇:略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向
略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趋向
当前,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着混业经营和外资金融机构涌入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缺乏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监管范围过于狭窄、方式较为单
一、监管成本较高、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行业自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改革金融监管体制,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监管效率,势在必行。
鉴于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也应该是混业协同监管模式。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金融发展阶段,当前可选择的路径就是:在现有监管体制框架基础上,做好分业监管工作,不断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完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逐步将金融监管体制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从机构性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然后再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框架。具体是:
(一)混业监管模式的框架设计。
混业监管机构的设置更优于分业监管机构,并且还继承了分业监管机构模式的优势,这更适应于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具体体现在:专业化分工,综合性监管。基于上述原则,构建混业监管框架。这种架构的特点:精简机构,避免重复监管;适应性广泛;有利于各监管机构的融合协调;国务院提供的监管信息是全面系统的。
(二)混业监管模式的进程探索。
1.监管制度改革。○1在分业经营格局下,继续用好现有的法律和政策。○2根据混业经营的实际进程,废除一些不适用的法律制度,制定颁布符合混业经营取向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与混业经营推进程度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预留政策调整空间。○3在前两步基础上,根据需要适时对原先的法律框架作彻底改革,建立起完整、科学的金融法律框架和监管制度体系。
2.监管机构改革。根据混业经营的实际进程,与监管法律制度变革紧密配合,应逐步对现有监管机构进行变革。
1过渡期的双层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即将金融监管局的综合性监管和“三架马车”○的专业性监管结合起来。建立国务院直属的国家金融监管局,有其独立的组织体系与行政设置,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依旧按照分业监管的原则实施专业化监管。国家金融监管局有权对上述分业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争议予以界定和仲裁。通过上述组织设计,可有效解决我国在改革过程中混业和分业经营行为并存而引发的监管难题。
2混业监管体制的建立。当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主要的组织形式时,○
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纳为国家金融监管局的内部分支部门,由此,国家金融监管局将成为我国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国家金融监管局负责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进行监控,其下设置的各个行业监管部门负责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旗下各分业经营公司的监控。这样,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成本和协调成本都大大降低,提高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效率。混业监管是符合国情的一种探索。中国必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实现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的渐进演变,才能充分利用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