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标语的变迁,观文化的变迁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大楚兴,陈胜王”被学者认为是中华大地最早的标语口号之一。
公元前2XX年爆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权衡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之后,陈吴做出“举大计死国”的抉择。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一直到明末“闯王来了不纳粮”、清末“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再到“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呐喊,以及中华大地上历次革命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65年漫漫长路,标语,未曾有一刻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高层权力的宣示”,还是“升斗小民的呼喊”;无论是给学生精神食粮的“励志名言”,还是让人睹之色变的“计生恐吓”;无论是激情澎湃的“盛世警句”,还是温情脉脉的“文艺小清新式劝说”……标语,无疑都在属于它的特有时代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触摸历史的年轮,有太多的印记留给后人。标语,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小符号,而这个符号,注定清晰地镌刻在各个时代的经脉上,它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故事、足够多的思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天,我们从那段红色岁月开始,简单梳理了不同时代的典型标语、特色标语。窥斑见豹—从标语的变迁,看中国社会的发展;从标语的变迁,观文化的变迁。
第二篇:标语的变迁(本站推荐)
标语的变迁
刘金明
农村有一大风景,就是老百姓住房的墙面上写着的各色各样的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政治语言的浓缩。小品演员潘长江有句经典台词,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通过宣传标语能够感知当时的政治氛围。
我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的,那个时候正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年代,由于年幼,“文革”的政治影响在我的记忆中未形成深刻的印象。以后随着上学,我已能读懂墙面上的标语,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才能目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抓革命,促生产”等斗争气氛十分浓厚的政治标语。“文革”期间由于与前苏联 “老大哥”关系搞僵以及美国对我国的长期敌视,墙上又出现了“打倒苏修和美帝”、“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大跃进时期甚至还出现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违背自然规律的宣传标语。
“文革”期间的政治标语随着后来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已经从墙面上渐渐消失,但它留给经过了那个时期生活并为此遭受磨难的人的记忆却是抹不去的。一位曾经遭受过十年浩劫的老人说,听到或看到 “文革”期间的政治宣传标语心中不免就打颤。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全党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随之一股政治清风扑面而来,墙面上原来那些硬邦邦的政治斗争标语换成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勤劳致富奔小康”、“少生孩子快致富”等,从这些标语不难看出经过 “文革”的浩劫,人民群众的心声就是期盼过上安定、富裕、和谐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得到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取消了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向农民收取的 “皇粮国税”,通过取消农业税,让农民休养生息,这就是宣传标语: “取消农业税,促进农民增收”。
现在,不但不收农业税,党和政府每年还从财政中拿出大笔资金用于补贴农民,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农民种田反而有钱拿,不仅如此,国家还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奖励扶助,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取50元奖励扶助金,今年又提高到每月60元,这就是老百姓墙头上的标语 “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
时代总是在不断进步的,随着国家更加强盛,我想咱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就像长江之水源源不断,老百姓墙头上的标语也将让人看得越来越舒心。
第三篇:《文化变迁》读书笔记范文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发展变化,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的均衡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更确切地说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而文化变迁总是与他相伴随的,所以有的人类学家用“社会文化变迁”。
从人类学诞生以来,各个学派都讲社会文化变迁。
早期进化学派用文化进化理论来说明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认为人类文化普遍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形成一个发展顺序。涉及的主要是历史上的文化变迁,当然重建人类的过去也是为了了解现在的情况,但他们不大重视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以及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过程。
传播学派侧重于进化论所忽视的文化的地理、空间和地方性变异,着重研究文化的横向散布,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就是传播过程,文化主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迁。但是,他们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对文化变迁的过程或传播时间顺序的解释就缺乏说服力。
功能学派虽着重于社会文化的功能、结构的研究,讲文化现象的变化着重讲它的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调查中所发现的文化变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论述了文化接触产生的相互作用,认为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共时性研究优于历时性研究,但同时也必须进行历时性研究,才能发现文化变迁的规律。
文化间的连接说明不同文化接触时发生什么事情。接触事实上发生在文化之间,而是在互相建立联系的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这些联系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结构的,或者称为文化间作用系统,这是建立在文化(宗教的、商业的、军事的)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成对的、相互的关系。第二是成对关系的元素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仅仅 限于两个系统的一些成员之间;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影响着大批的人。确切地说是人而不是文化进行互相接触,但没有—个人或群体能够向别个群体的成员显示出他们的文化的整体,也没有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能够全面地处于涵化状态之中。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递,逐渐使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激烈的演变,以经济为龙头的全球化正在带动其它领域,迅速地浸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也成为必然。文化的范畴非常广,这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朝的《说苑》中,文化原义是指文治和教化;在当今世界,指社会中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也指特殊的意识形态。回顾我们的历史,不难发现,我国文化的发轨迹,从本土的巫术文化,到独尊儒术的儒家文化,我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经董仲舒等发扬光大,儒学文化成为我国的核心文化,它所提倡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长期影响历朝历代,促进了我们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到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造就了一批在我们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
众所周知,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引发了许所未有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国要走向世界,理所当然地要使中国的文化也走向世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理所当然地必须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弥漫于大学校园的是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动的景象,有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话题,是每个青年热衷谈论的对象。到了90年代,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谈论和言辞的时代随之终结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行动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校园还是在社会,青年们对讨论
已不再热衷,从入学那天起,专业上比较优秀的青年就信誓旦旦地准备考托福,他们个人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有关民族命运的中国文化,再也不受他们的晴睬,随波逐流,各式文化马戏逐次上演,当它们颓然下场的时候,留下的只有一如空旷的幕后背景和气力不接的空寂前台。
第四篇:从文化遗存看洱海环境变迁
从文化遗存看洱海环境变迁
摘要:早在5000多年前,人们便在洱海周边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洱海文明。从文化遗存看,洱海居民的活动和洱海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传统农耕文化下,人们收集和利用生产活动产生的营养物质用于耕种,并向自然界掠取资源来肥田。随着物质生活的需要,洱海环境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被打破,人类活动强度提升,洱海富营养化加剧。洱海治理中,历史上洱海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模式和洱海自身固有的生态循环值得参考。
关键词:洱海文明;农耕文化;传统生活;富营养化;洱海生态
洱海位于云南高原西北部大理市境内,是云贵高原上第二大淡水湖泊。早在5000多年前,人们便在洱海周边繁衍生息,创造了洱海文明。被水流冲入洱海的人类痕迹在河床堆积,保存下来的痕迹则通过考古研究被我们所认知。洱海湖泊沉积物研究与洱海历史文化研究显示两者有着重要关联,洱海先民生产生活对洱海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加深。大理历史文化遗存承载了洱海先民的生产生活,是研究洱海先民活动与洱海环境变化关系的重要资料。
一、洱海文明的发展
张振克老师对于洱海湖泊沉积物研究显示:沉积物磁化率反应人类活动强度,100cm碳14年代为4473±40aBP,100cm以下沉积物磁化率均值为2%;90cm磁化率均值上升到10%,50-40cm磁化率达到第一个峰值;40-30cm磁化率减少;20cm磁化率达到最高值①。闵锐老师银梭岛遗址发掘显示:大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2400年的新石器晚期,人们逐渐在海东银梭岛定居,主要食物来源为采集螺蛳、捕鱼和狩猎;公元前1500-公元前1100年,青铜器开始出现,生产力提高,人们食用螺蛳量逐渐减少;公元前400年左右该址被废弃②。吴金鼎教授马龙遗址发掘显示:大约3500年前,人类便在苍山马龙遗址活动,过着采集、游猎为主的定居生活;汉-南诏时期,洱海居民已经掌握耕种技术,依山修建了城墙;南诏以后该址同样被废弃③。
汉元封年间大理置叶榆县,洱海地区纳入中原版图。汉代至南诏时期,部落战争爆发,人口变化较大,许多洱海流域的早期遗址上修筑起与马龙遗址相似的城墙。南诏大理国建立,洱海流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增加,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有了长足进步。元明清时期,洱海地区再次纳入中原版图。为加强统治,大量人口被迁移到洱海地区,洱海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增强。文化、工艺、技术封锁被打破,洱海地区发展迅速,农耕文化走向巅峰。农耕的发展,让洱海居民逐渐挣脱自然束缚,开始改变自然,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洱海文化。洱海湖泊沉积物研究与洱海文明出奇一致,表明洱海文明和洱海环境之间有着必然联系。
二、洱海居民与洱海环境
银梭岛遗址考古发掘显示在5000多年前人们便在洱海周边繁衍生息,洱海水位在1960米左右,最早在2400多年前洱海才达到如今的水位;在这段时期,洱海水位变化较大。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加强,活动范围随之扩大;最晚至3500年前,人们在洱海流域的汉邑遗址、佛顶遗址、马龙遗址、龙泉遗址、中和遗址、余家田遗址等处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避乱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g,大理市境内出土了青铜锸等农具;马龙遗址第三层出现耕作痕迹,洱海地区有了耕作技术。
大展屯汉墓和下关市郊荷花寺村西晋墓出土的水田模型、陶仓、陶马、铜摇钱树等文物。汉晋时期,洱海地区和中原往来密切,农耕技术普及,人口随之增加。南诏时期,天宝战争中被俘的将士和南诏在成都劫掠的工匠推动了南诏技术、文化发展。《南诏仓储碑》和《南诏图传》是南诏农业发展的见证,樊绰《蛮书》记载了当时洱海地区风物和繁荣。大理国统治者仰慕中原文化,与宋王朝关系密切,文化和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农耕文化成形,洱海地区生活富足,《张胜温画卷》描绘了大理国的繁盛。
元明清时期大理再次纳入中原版图,技术和文化壁垒被打破;农耕文化走向巅峰,耕读传家成为洱海地区上层人士的象征。赛典赤均赋税、省徭役、建义仓赈灾、抚恤孤贫,并传授内地种植水稻桑麻等技术、兴修水利、开驿道等,为洱海地区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作。明代实行军屯和民屯,中原人口大量迁入大理,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成熟。大理市境内诸多的明代水利碑承载了垦荒的成果;宣德年间《大理府卫关里十八溪共三十五处军分民定水利碑文》是军屯、民屯发展的丰碑。古老的刀耕火种下,荒地逐渐减少,人们将视线转向洱海周边的湖泊、湿地;清代,洱海地区极其重视修建水利、开垦良田。《太和龙尾甸新开水利碑记》载王孝冶在邓川新修水利,开垦良田万亩;升任太和县知县后又新修水利,开垦龙尾甸良田万亩。康熙年间的《云南提标营田碑记》和《题奏营田文》记录了军队及军属开垦营田的情况。农耕文化影响下,人们对土地有着强烈要求,洱海自然环境因垦荒而逐渐改变。在历史长河中,洱海居民形成了传统生产生活模式: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后用于肥田,人类活动产生的营养物质被冲进湖泊,沉积分解后也被用于肥田;人们还向自然界索取肥料,洱海边居民捞海草培田,苍山脚居民则打茅草肥田,民国三十四年《恭刊奉发判定海岸界限谕本碑序》记载了这段历史。
三、洱海生态恶化
以前洱海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水位变化明显,十八溪经常泛滥,河流、湖泊、沼泽星罗棋布。随着农耕文化发展,洱海居民开始向自然索取耕地,洱海环境遭到明显改变。“万物有灵”约束下,早期居民对自然充满敬畏,用乡规民约和习惯法来约束人的行为,避免激怒神灵;例如不准浪费粮食,不得破坏环境,不得污染水源等。在传统生产生活中,人们不仅将自身产生的营养物质用于肥田,还向自然界掠夺肥料。洱海居民向自然索取资源的同时,栽种树木美化村落,保护周边环境,维护至人与生态的相对平衡;大理市境内已知清代种树保护环境的碑文有《种松碑》等4通。
科学发展推翻了“万物有灵论”,乡规民约和习惯法的约束力逐渐丧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强度提高,自然生态环境负担加剧。化肥等农药大量使用,村民不再收集生活垃圾肥田,向自然界索取肥力的行为也逐渐消失。为了追求优越物质生活,人们大肆修建房屋,侵占良田、河流、湖泊和湿地。河流、湖泊和湿地消失,村民生产生活产生的营养物质未经分解利用排入洱海,村落生态平衡系统被打破,洱海逐渐富营养化。
为了生产生活需要,1963年西洱河上修建了闸门;洱海水位和水流被人为控制。水流减缓,营养物质在河床堆积。为了控制洱海水位,洱海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水位变化减弱而削弱;洱海周边传统的耕作模式改变,人们不再打捞海草和淤泥肥田,还大量向洱海排放营养物质,导致洱海富营养化。大理是旅游城市,游客众多;由于缺乏管理与保护,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营养物质被排入洱海,富营养化加剧。
四、洱海环境治理
水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污水治理是大理环境整治的重点。大理政府开展深化农村改革,加强村庄规划和建设监管,有效遏制了对自然环境的侵害;宣传环境保护,鼓励传统的节能减排生产生活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开展“七大行动”加强洱海污染治理力度:四水入池、环湖污水管网系统、多塘系统、湿地公园、核心区治理等实施。四水入池、污水管网系统、多塘系?y弥补了村庄生态系统的污水收集处理,湿地公园修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加强核心区客栈和餐饮业环境整治,控制污染源头;划定洱海保护红线区,逐步恢复洱海周边自然环境,修复洱海生态净化能力;逐步开展核心区清淤工作,帮助洱海析出富营养物质。洱海环境治理有所见效,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控制。如今洱海流域人类活动强度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河床富营养物质堆积日益深厚,洱海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洱海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为收集和利用人为营养物质,实现减排;向自然界摄取营养物质来肥田,减弱自然界富营养化。洱海流域工业污染极低,环境污染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营养,而水体富含营养物质;传统农业生产能有效帮助吸收自然界营养物质,减少富营养化。环境治理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值得参考。5000年间,洱海河床提升了1米左右,随着水位控制,水流减缓,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营养物质随之淤积。水位涨退是洱海自身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营养物质随着洱海水位涨退被冲击上岸,水体富营养化减弱。在新建湿地公园,恢复洱海自然滩涂的同时,可以考虑恢复洱海水位变化,加强洱海自身净化能力。洱海水位降低也利于清淤和富营养物质析出,便于洱海治理;在条件允许下可以逐渐尝试恢复洱海固有的水位变化。
注释:
①《云南洱海流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分析》 张振克《地理学报》2001年1月第55卷第一期
②《云南大理市海东银梭岛遗址发掘简报》 闵锐 《考古》2009年第8期
③《马龙遗址发掘报告》 吴金鼎 《苍洱报告甲篇》 P24-P52
第五篇:家居文化与变迁
《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家居文化与变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第三个话题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二课时,让学生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我们祖先的过去居住环境,及几千年来他们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认同及其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从原始人“构木为巢”和“挖地为穴”入手,了解古人因地制宜创造的“巢穴”,了解居室是为了人们生活安全、方便而建造的。而中国古代家居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各国的建筑风格距离学生很遥远的,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如何让他们看到这些建筑物,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我通过网络资源搜集到原始社会,人类当初房屋的构造,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建筑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房屋建筑不同,通过欣赏让学生发现居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学生从古今建筑方式的联系中,发现古人这种朴素的、有效运用自然环境为人类创造生存空间的智慧对后人的影响。
三、设计思想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古今中外建筑的发展和对比,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妙,增强民族的自豪感。由于古代建筑和国外建筑离学生“久、远”,为了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观看古今中外的建筑物地图片和视频,实现教学目的。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建筑的地域特点。
2、了解它们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网络资料,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建筑的地域特点,它们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国建筑艺术的神奇、美妙、美妙和丰富多彩。
2、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方法。
五、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我国各年代有特点和艺术造型特色的老房子、古建筑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解说文字。
2、收集其他国家的建筑和家具的图片以及资料。
3、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展示紫禁城、凯旋门、金字塔、摩天大楼图片。
师(声情并茂):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原始的居室建筑就被祖先创造出来,但那只是藏身之所。当古朴的建筑融入了人类的感情、信仰和智慧,铸就了紫禁城的威严、凯旋门的辉煌、金字塔的雄伟和摩天大楼令人炫目之后,它们才成为建筑物,是固化了艺术和文明的见证。
今天一起走进远古时代,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家具文化知识(板:家居文化)。
(二)走出巢穴
了解原始人和人类当最初的房屋。
1、观看课件: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请仔细观察,边看边思考:
(1)人们为什么在树上搭窝,在地上挖穴而居呢?
(2)他们的房子的风格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3)人们最初的房子和他们住的巢、穴有什么相似之处,与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原始人的居住状态,知道原始人根据自己居住地的特点创造了最早的房子。)
2、小组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下,天然洞穴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从早期人类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居遗址开始,它满足了原始人地最低要求。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
(三)凝结在房屋的文化
师:当人类真正走出洞穴,走出丛林,开始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时,也就开始了有目的地人工建造屋室的的活动。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及社会关系的需要建构自己的建筑与村落,同时,在满足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后,精神需要越发成为左右建筑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变迁,真正意义的建筑诞生了。(与变迁)
1、教师出示视频课件:伴随着音乐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感受其建筑工艺、结构、造型、雕刻艺术等。
2、学生讨论汇报: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哪些特点和风格?
3、教师小结:中国建筑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劳动人民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和完善。工艺精造型美、雕刻细,带给人舒适、美得感觉。不论从审美还是从文化的角度,都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何适应性,蕴涵着无限演变和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有着近五千年的延绵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也等待着后人去学习、创造和超越。
(四)领略建筑风采
1、看视频:感受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边看边思考,这些建筑与中国建筑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加以总结归纳。
相同:美观、舒适、装饰精美。
不同:外形、风格、绘画。
原因:地理位置、风俗不同造成。
(五)拓展探究
请拿出自己家的房屋和家具来说说你有哪些是中国风格的;有哪些是西方的建筑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学生观察生活,从身边开始。)小结:通过学习及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习方式,使我们懂得了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建筑,我们今天的建筑文化和家居文化在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融入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并具有新时代的气息。
(六)动手操作,创造艺术的精美
课后,根据自己对建筑的了解,用纸绘制你理想的家居并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再现艺术之美、建筑之美。)
(七)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家具文化与变迁的学习,你想用怎样的一句话表达你的收获?
生:各抒己见。
板书设计:
家居文化与变迁
巢工艺精
气候环境建筑造型美舒适 穴雕刻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