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讲稿变迁
身边的变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我来自哈密市五堡乡四堡中学的一名教师,名字叫祖里皮亚。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身边的变化”
我是土生土长的四堡人,生活的地方物产丰富、瓜果飘香、历史悠久,我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我的父母虽然都是普通的农民,我小的时候,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地里的收入。由于种植的都是一些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所以虽然父母一年到头,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辛勤耕作,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拥有良好学习条件更是一种奢望,我上学时还曾经用过,将水泥袋里的那一层牛皮纸拆下来定成的本子。也曾穿过的都是哥哥,姐姐打着补丁的旧衣服,脚下的球鞋也基本上都是补了又补,补丁摞补丁。
我们村的小学,1937年就有了,但是二十年前的条件,简直没法子提,每天上学下学走在那条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路,晴天一身土,如果赶上下雨,就是一身泥。学校里的桌椅板凳,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而且就连这样的桌子都不够,有时候四五个同学要挤在一张桌子上写字,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我什么时候可以有个结实的课桌,不用再和别的同学挤在一起学习,妈妈常给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离开这个地方。
到我上初中了,学校的面积变了,学校的桌子,椅子也换成 1 了比较新的木头桌椅,我终于不用再和别的同学紧紧的挤在一张桌子上学习了我们还有了篮球场和篮球架。
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已经是1998年了,学校的变化更大了,有了水泥地面的运动场,学校的桌子,椅子已经都是全新的了。同时,同学们都穿着各色鲜艳的衣服,在没有人穿带补丁的衣服了,那一年我头一回穿上了漂亮的校服,我格外高兴,格外激动。由于几年前政府号召我们发展红枣、葡萄种植,我家也响应号召在地里种红枣、栽葡萄,几年下来,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爸爸张罗着和邻居们一样开始了装修房子,把以前低矮的土平房翻建成结实漂亮的砖房,黑白电视换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开始进入寻常农民家庭。村委会也把我家门前的那条土路建成了水泥路。
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大学,每次回家时都感觉村里发生了或少或多的改变,哪家盖了新房了,哪家装修了,村里有了超市,服装店也多了。。
大学毕业前,妈妈说孩子你回来吧,现在咱们这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当农民的也好得很,修房子有补助,看病能报销、上学不要钱,干啥都有补贴,现在的政策真是没的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村民的辛勤劳动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村里人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感觉到家乡的变化真是大,宽阔的马路,崭新的民居,漂亮的室内装修。用煤气燃具,电磁炉做饭早已不是什么 新鲜的事情了。有些家庭把已经用上了液晶平板电视,甚至还有液晶3D电视,家家都有电视有线、电话进入了家庭,电话购物,家庭就医,一卡通,电子商务等好多名词跃然在我们面前,通过因特网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周游世界。
好多家庭又有了私人车,超市也比以前多了几家,人们可以更方便的购物,商店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服装店的理念也相当的提高了,人们穿上了名牌衣服,年轻人已经开始流行用手机上网。
我终于选择了留在家乡,留在我的母校当一名教师。当我再次踏进母校的时候我简直都认不出来。以前的平方教师和办公室楼,已经变成了高大的教学楼。处处绿树成荫、处处鸟语花香,所有能够硬化的地方都变成了水泥路,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读书。学校的领导告诉我,现在的家长不再仅仅只关心孩子是否吃的饱,穿得暖,而且也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这个情况我已经感觉到了我肩上的义务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伟大!
看了这一个又一个的变化,我真为我能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而骄傲,我也将加倍努力,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多学习,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公务员变迁论文PPT演讲稿
政治理论学习
第一张PPT
各位评委(老师)好,大家下午好。我们小组讨论的主题是“促进就业”。我们知道就业问题始终是近几年来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要求就业的呼声也一直很高涨。而今年两会也不例外,围绕民生,也提到了有关就业方面的问题。
第二张PPT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
1、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要达到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
业率要控制在4.6%以内。
3、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
谐相结合起来。
(过渡句)从温总理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促进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关系民生,是一个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对于它的重要性,我们小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三张PPT
—— 第一,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照今天来说就是:先就业,有一份工作,先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然后再谈更高层次的追求。相反,假如就业问题解
决不了,那么为了生存,他们就可能铤而走险,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影响社会的和谐建设。
•——第二,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子女的负担加
重。(两会温家宝讲话)
在今年两会中,政协委员赵启正指出,我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呈现了一种“未富先老”的特点,社会压力很大;此外,子要女赡养老人,这既是法律的规定,同时也是道德的约束。因为养儿防老,我国文化的一种传统。但是,如果这些子女事业了,那么将很难进到赡养的义务,那么就需要政府和社会来承担这方面的义务,那么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就会加重,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三,高校毕业生失业,对社会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我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普遍要比一般人的智商要高,并且还有自己的专业特长,那么如果他们失业了,如果心里受到扭曲,就很有可能会去报复社会,那么对社会的危害将是很大的。所以说政府也非常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过渡句)对于如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我们小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张PPT
政府
就政府而言,我们主要讲了四点(照PPT读)
• 第一,健全法律,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
比如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一部叫做《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这其实就是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来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
•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因为市场它本身就存在一个供给矛盾,它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就业要求,所以那么就必然有一部分人失业,而这部分人,就需要政府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他们的权利。
• 第三,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这也很简单因为有很多人失业,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一种专业技能,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所以说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
• 第四,建立“一对一实名制”,增加劳动者的就业率。
第五张PPT
新闻传媒
第二个方面我们讲的是新闻传媒,我想如果有人看过非诚勿扰的,对这个人一定会留有很深的印象。他叫姜涛,他在非诚勿扰上说,他就是通过参加一个求职节目而获得编辑这份工作的。所以说通
过新闻传媒,可以很好地推销自己,促进就业,找到一份好工作。
第六、七张PPT
就业方向
选择在城市还是农村,我们小组做了一个对比分析。
城市:
–
1、竞争压力大!
–
2、物价太高,尤其是房价,买房难!
–
3、立业不易,成家更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般而言,按照现在的主流思想,你要想结婚,起码要满足两个条件吧:首先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其次,再有一套房子吧。
农村
1、环境较好,竞争压力较小
2、物价不高,更容易买房子
3、大学生到农村,一方面有国家政策的保障,另一面也是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改变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第八、九张PPT
创业
创业是一个非常好的词汇,因为如果你创业成功了,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创造出很多的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是利人利己利社会。
下面我与大家来一起分享两个的创业故事。我之所以选择这两个人,而不选择像华为的任正非,百度的李彦宏等等。因为这两个人经历很相似,并且也能给我们一些借鉴和启示。
他们高考都考了三年,一个考上北大,一个考得稍微次一点,杭州师范学院(当时好像还是个专科);大学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后感觉教职没得意思,出去求职,然后屡屡碰壁;最后,选择去创业。并且取得了成功,帮助很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国家带来了很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第十张PPT
最后,我们选择了这张ppt作为我们最后的一张PPT,就是一个祝福吧,希望那些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能够继续努力,拨云见日,找到一份理想满意的工作。
谢谢大家。
第三篇:人口与计划生育演讲稿: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变迁
人口与计划生育演讲稿: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从计划生育刚开始实施到严抓严管,再到今天出台多项惠民政策关爱计生家庭、全面放开二胎,我作为一名农村计生干部,亲身见证了国家计划生育的实施,见证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变迁。
七十年代,一对夫妇一对孩儿
1974年,我担任村妇女干部。当时国家只是提出“一对夫妇一对孩,三个孩子多一点”,而群众的观念是多子多福。我作为村干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了两个孩子,便带头做了结扎手术。在我的带动下,全村很多群众都选择生育两个孩子,跟我同龄的妇女很少有生三胎的。
八十年代,为防超生严抓严管
1979年以后,国家实行非农户口一对夫妇一个孩,农村一个女孩可以再生育二胎,但两个孩子须相隔七、八年,人们的生育观念没有多少改变,计划生育形势异常严峻。为了抑制人口的高速增长,国家采取了严抓严管的措施,对违法怀孕、生育的育龄妇女,一律强制流产,计生干部与群众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当时,虽然工作方式有些粗暴,但没有当时的硬性措施,就没有今天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大好局面。
九十年代,争做育龄群众的贴心人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婚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计划生育工作也由强制为主转为以思想工作为主和服务为主,关心群众生活、帮助育龄群众排忧解难成为计划生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各级计生干部进村入户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等,将计划生育宣传材料发到群众手中。利用上门访视,发放药具等形式随访服务到人,定期免费查体。对产后、术后、使用药具人员及计生重点户和贫困户按时走访,确保育龄群众身体健康,增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亲和力。对上级文件、政策规定的计生优惠政策,坚决予以落实,并通过走访了解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政策的落实率,并及时向群众传播生产、生殖保健等知识,受到群众好评。
新世纪,传播婚育新风,做甜蜜事业的爱心使者
进入新世纪以后,婚育新风进入千家万户,人口与计生工作突飞猛进,人们的婚育观念有了明显转变,“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男女平等”、“少生快富奔小康”等观念深入人心,国家奖励优惠政策一个接着一个:独生子女奖励、符合条件退二胎指标奖励、计划生育家庭年满60周岁奖励扶助、计生户特困家庭救助……,国家在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时不忘计划生育家庭,时刻把实行计划生育人员的利益放在心上。计生事业真正成了一项惠及人民的甜蜜事业,我为自己能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爱心使者而自豪!
第四篇:变迁的时代,不变的精神(演讲稿)
变迁的时代,不变的精神
二牧场 李佩霞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一曲《国家》讲述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曾经,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前人镌刻了无数的辉煌,中国这头沉睡的巨龙,历尽了多少磨难;现在,中国,这个响亮的名字,中国,这个崛起中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繁荣与富强。
牧场老书记经常对我们说,你们是生在蜜罐里,没吃过苦,以前我们沙雅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路上的浮土能淹没脚背,县城大街小巷也落了厚厚一层沙土,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来自大沙漠呛人的浮尘。每当车子走过,人们的裤腿上、衣服上和头发上,被扬起的尘土染成了白色。二牧场更是没水,没电,没路,我们去沙雅都是在胡杨林里穿行,要给老家的亲人打个电话,还得到邮电局……唉,这样的日子你是没经历过啊……”
但是,我们知道,也就是这种恶劣的环境才铸就了前辈们胡杨般——活着昂首千年,死后挺立千年,倒下不朽千年的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是的,我们是幸运的,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不曾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难,不曾看见过祖国昨日的沧桑,但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了解到了民族的兴衰,亲眼见证了沙雅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来,西部大开发战
略使我们的沙雅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胡杨林里走出了全国知名的有机山羊,塔里木河上架起全疆最长的塔河大桥,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胡杨林吉尼斯世界记录,拥有“中国塔里木胡杨之乡”、“中国塔里木棉花之乡”、“中国塔里木马鹿之乡”、“中国塔里木红枣之乡”、“中国卡拉库尔羊之乡”、“中国红柳之乡”、“中国罗布麻之乡”七大特产之乡的美誉。拥有全国最大的亿吨级整装沙漠油田——哈德油田,是塔里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城市里,干净整洁的马路,宽阔的绿地广场,以及一座座拨地而起崭新的楼房,农村里,一条条通村油路,平坦整洁;一排排整齐抗震安居房,宽敞明亮;庭院周围,树木林立,一个个景色怡人、风格各异的文明生态村,无不向人诉说着,沙雅,不愧为塔里木河畔最璀璨的明珠!
然而,这些变化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以后还会变得更美更好!因为我们继承着胡杨扎根大漠,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滋养下,我们将成为沙雅新一代建设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起点,新希望,新目标,新追求,每一个沙雅人都把拳拳报国之情,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不懈动力,借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东风,逐浪前行,如期实现与全国同步步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五篇:医院院庆演讲稿(喜看医院十年变迁)
医院院庆演讲稿(喜看医院十年变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又在医院工作了十年。十年,真是弹指一挥间。今天,医院迎来70岁生日,我不禁想起了十年前,一医院建院60周年的时候。
当时,我们很幸运,因为医院把我们作为业务骨干送到华西医院去进修,但我们也很遗憾,因为我们错过了医院建院60周年院庆活动。听说医院要
搞大型的庆祝活动,我们一群进修生都很激动,都好想回医院一起庆祝,几个人聚在一起商量,但是科室里都安排不过来,无奈,大家只好叫了两瓶啤酒,在华西食堂举杯庆祝,用“全体一医院华西进修生”的名义给医院发了生日贺电。
十年,在时间的长卷里只是一抹淡墨,对于一医院来说,却是发展史上的一笔浓彩。今天,一医院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医院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拿icu来说,十年前,许多人对icu可能会很陌生,但今天,医院里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地方,从医院这棵参天大树的一枝,就可以看到医院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而这种变化,无不充满着一医院人的智慧、坚强和对一医院无比的热爱。
从1990年成立icu开始,icu病房就在现在外科大楼六楼的消防通道口的附近,夹隔了几间病房建成一个科室:三间病房、五张床位、一间治疗室、一间值班室,过道就是办公室,还兼作处置室。只有1台纽帮呼吸机、2台监护仪、1台除颤仪,2名医生、6名护士。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了危重病人的救治、心脏外科手术的术后监护工作,以及其他外科大手术后的监护等等。可以说没有那时的icu,就不会有现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的发展。
住院手术室改造时,又搬到外科大楼七楼相同的位置,也是这么小、这么简陋。七楼装修的时候,icu又搬到四楼泌尿外科现在学习室的位置,比以前更小、更窄,当时却也能创造20余万元的月治疗费收入,真是奇迹。
随着医院的发展,危重病人的增多,国家对重症医学发展的重视,在医院的各种评审检查中,icu的医疗护理水平成了医院整体水平的标志之一。,医院通过改扩建icu病房,建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功能较为齐备的icu,十万级净化的病房,各种设施设备的改善,是十年前不敢想象的,护士的配备也达到了18人。但是,这也只是icu发展中的一个历程,随着医院进一步的发展,新的住院大楼已在规划之中,icu必将随着医院的发展,根深叶茂,蓬勃发展。
砥砺漫漫,必将春华秋实。在这十年中,医院历经“三乙”复审、医院管理年检查,特别是创建“三甲”,更是倾注了一医院人的全部热情和心血。十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无比重要的岁月,在一医院的历史上,也将会是不朽的阶段,是医院走向明天重要的一步,州一医院将会迎来更多的十年,更多的七十年,必将会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