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设计 教案(本站推荐)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结合材料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⑵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⑶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⑷通过比较和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变化的本质,理解这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
⑴课前通过社会调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在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法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⑵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的能力;
⑶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关注历史的发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增强历史的现实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⑴从我国人民近现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中看到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取代落后的习俗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而要树立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⑵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2 教学难点
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些图片,在看听的过程中边思考问题:你从图片人物中的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很可悲,痛苦,还有一种无奈和愤恨……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能体会人物的心情,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妇女缠足是如此地毒害着女人的身体健康。传统的陈规陋习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阻碍了当时的社会的发展。那么,同学们想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封建的一些陋习被剔除?为什么又会被剔除呢?人们的生活除了习俗上的改变还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64页,我们来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新知介绍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一条分界线。那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具体状况是如何的呢?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1、变化的表现:衣、食、住、习俗(1)衣:
①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青睐。
③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欧式裙子。随着“洋布”“洋衫”经过开放的通商口岸进入到百姓的生活中,人们的传统的服饰受到了影响。从前的长袍马褂有着极强的封建传统的色彩,慢慢地已经被简单的充满西式风情的西装所取代。
重点介绍中山装和旗袍: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中山装五个扣代表中国五大民族,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经过多年的修正与改良,旗袍已经成为一种能很好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服装,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2)食:
1)传统饮食——中餐 2)变化——西餐
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的出现
传入的时间、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3)住: 1)原因:
A:受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使、领馆区建筑式样的影响;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2)特点: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
(师:穿的,吃的,住的都发生了变化,从这些物质上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地进步。西方民主共思潮对中国人们的影响更深刻地体现在社会习俗的变化上,我们来看是如何呈现这一深刻变化的。)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关键词: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姻制度、婚丧礼俗 展示课件及图片:
(4)习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和婚丧礼俗
①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小结以上关于物质和习俗变化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②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③政府政策的影响;
④先进的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
(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历史在发展,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纪元,在新的历史状况下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的表格(概括性的答案即可)先指导学生先完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况,然后边填表边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当时人们的衣着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朴实、带有革命色彩
●20世纪50年代:女孩子喜欢穿布拉基(连衣裙);男孩子以列宁装、中山装为主流; ●“文革”时期:以着绿军装、戴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展示图片:
归纳总结建国初期人们生活上的发生的变化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人民当家作主; ②党和政府的调整和发展政策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基本保障; ③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
(师: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政权刚刚建立,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虽然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比较低,生活简单简朴。但是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带来的是人民生活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到底改革的春风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课件展示人民衣、食、住、习俗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的变化:
①衣:颜色由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不仅说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说明人民生活观念的转变,审美情趣的提高。②食: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B: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③住:
A: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 B:平房向普通楼房转变; C:国家启动“安居工程”。D:家用电器的增多。
(同学们展示自己家在改革开放前后家用电器的变化情况。老师总结: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离不开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决策。)
④社会习俗:
A:休闲娱乐进入人们的生活; B:休闲方式的多样化; C:形成新的社会风尚。
小结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上的这些变化的原因: A.新中国的成立 B.党和政府的重视 C.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的变化,分别从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来了解其中的变化及其原因。同学们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记住每个时期在这四个方面上的代表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从这些变化中看到变化的原因。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老师的课件进行巩固,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板书进行知识的梳理。)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1.服饰变迁的三大阶段及特点
2.有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几个误区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3.近代人们思想观念及习俗变化的影响。
提示:(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4.近代人们思想观念及习俗有何变化?
提示:(1)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古代封建等级及三纲五常伦理观念逐渐被民主、平等的思想所代替。表现在社交礼仪由跪拜、作揖演变为鞠躬、握手的礼节;发型服饰发生变化,男子留辫到剪辫易服,女子裹足到迫令放足,倡导男女平等;人们之间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老爷、少爷变为先生、某君等。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课堂练习
1.(2014·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2014·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福建文综·社会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第二篇: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说课流程
一、教材简析
一、教材简析
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三、教法简介
三、教法简介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
五、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五、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一、教材简析四大版块衣食住习结构完整直观形象贴近生活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难点: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参现展览,阅读材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纵向比较“衣”、“习”的变化,横向比较“食”、“住”的变化→培养分析比较能力☆校服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变”的原因→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合作收集材料,分类归纳整理,列入四个展厅,到问题讨论,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明史观:理解“变”的过程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文明的过程;世界史观:认识到中西文化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唯物史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四、教学流程设计以及特色
四、教学流程设计以及特色导入新课新课学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教教学学特特色色展厅模式,形象直观;情景设问,贴近生活;结构清晰,主题突出。
五、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1、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产生冲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时间较少;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手段比较单一,范围相对较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基础知识:识记“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菜篮子工程” “安居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基础知识。
①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②难点: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⑵能力培养: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同学通过实践学习法采访年长者。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运用“情景创设——提出问题——讨论回答——合作总结——练习巩固”教学模式,遵循“感性认识——实践运用——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讲授新课】
_导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的衣食住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新课:
师: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表现怎样?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规律呢?
【这是我们这可需要解决的】
接下来我们看教材的题目和子目,分析一下,教材从哪些方面介绍变化的表现?【
1、内容:物质生活、习俗
2、时间:近代、现代】
生:略
师:大家考虑一下,结合你的日常生活,你认为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有哪些?(衣、食、住、行)那么在衣食住行中,你最关心哪一样?其实我们东北人很在意穿的,直接我们就以服装的变化为载体,通过案例法,分析物、习、的变迁原因核反应的历史发展规律。
下面请大家的视觉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历史展览馆,看一看物、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走进第一个展厅:
近:
1、女装的变化(长袍—旗袍
宽松肥大—适体、合身)
2、男装的变化(代表性
长袍马褂(传统)—西装(舶来)(如果长袍马褂属于传统,那么西装属于什么呢?))
师:那么为什么穿西装这个舶来品呢?
生: 断发易服,适合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合工业文明的需要,美观。师: 大家看一下,孙中山穿西装你感觉什么样 生:(说实在的,不太帅)
师: 这时期,中国的服装还是完全照搬西方的样式,并没有与我们的民族传统相结合,换句话说,还没有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没有找到最佳契合点)没有将我们民族自己的元素融入其中。那么再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的服装什么时候才真正将我们民族自己的创新元素融入其中呢?那就是中山装的出现。
中山装,孙中山是怎样设计的?中山装的含义?
生:
站翻领——严谨治国
四个口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前襟五个扣子——五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考试、监察)
袖口三个扣——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后面没有开叉——中国必定要统一,不能分裂。
师:大家考虑,按照这样的理念设计出来的服装,到底体现出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治国理念呢?
生: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西方民主的平等思想
师:中山装是在西装基本样式上渗入中国传统意识,这种服装穿着方便,适于携带随身必需品,方便适用、庄重大方,既有西装韵味,又显东方气派,深受国人喜爱,是男礼服的典型。这里我们还要考虑,长袍马褂属于中国的传统服装,西服是舶来品,那么中山装应属于什么类别
生:创新
师: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生:西方文明、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传统文明的复兴、思想观念的转变、政府的政策
师: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规律
生:求民主求文明
师:接下来我们看现代服装变化表现:
生:布拉吉、列宁装、工装蓝(新中国成立——50)——→绿军装、蓝黑灰绿(60——70)——→品牌(改革后)
师:特点?
生:朴素单调——→丰富多彩
多元吸收——→影响世界 师: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略
师:反映规律? 生:
求发展 求富裕
闭关——→开放
思考:现代的服装丰富多彩,为什么老师要求大家穿校服呢?(学生讨论)
请同学们设计一套夏季校服
师:服装我们就分析到这,我们用案例学习法,以服装的变化表现为载体,分析了物质生活变化的原因和反映的历史发展规律。下面的展厅请同学们在观看变化表现的同时分析、体会、验证也可以补充一下物质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反映的历史发展规律
(基本一样)
师: 物质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习俗的变化 生:旧的习俗——→新风尚
师:如何看待行为不规范
生:学业为主、未独立、思维不成熟 师:旧→新的原因
生:女子地位的提高(民主)、工业文明的结果(生产力)、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文明的复兴
师:事物的表现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也是如此,当一件事离我们远去的时候变成了历史,我们今天在享受物质生活变化的同时也在书写历史。
横看是社会,纵看是历史。希望同学们在纵横交错的社会经纬网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好好学习,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原因
表现
根本:生产力
物质生活:衣、(食、住、行)
具体:西方文明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重大历史事件
传统→
舶来→创新
中国传统文明复兴
布拉吉→绿军装→品牌
思想观念转变
朴素单调→丰富多彩
政府政策
多元吸收→影响世界
习俗:旧——→新
繁——→简
规律
—— →求民主
求文明
——→
求发展
求富裕
闭关—开放
—— → 农村慢城市快
不平衡
第三篇:《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同学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重点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1、我国古代服饰的特点
2、发展分期: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合作探究】: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
1、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
2、流行的原因:
(1)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
(2)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3)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
【合作探究】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
中山装五个扣代表中国五大民族,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合作探究】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哈赤领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外女真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蓝、黄、白四正旗。入关后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称做“八旗”。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
今天我们所见的旗袍,是汉族女子在穿着中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旗袍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今天中国的旗袍已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向世界。世界许多国家的女性也对中国的旗袍情有独钟。
【合作探究】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近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1)男子:长袍马褂—西服礼服—中山装—列宁装(干部装)—休闲服 女子:旗装—旗袍—连衣裙
(2)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2)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衣着朴素,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女装:列宁装、布拉基、绿军装(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异彩纷呈;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现在的服装是色彩鲜艳、款式多样,什么牛仔服、休闲服、西装、T恤衫、晚礼服,真是不胜枚举。每年服装的流行色、流行款式不断改变,大街上的姑娘和小伙子永远领导着时装新潮流。模特表演、模特广告和模特大赛已成为人们穿着方面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饮食方面
1、中餐——八大菜系 四大:鲁、苏、粤、川 八大:鲁、苏、粤、川、闽、浙、湘、徽 十大:八大菜系加京、沪
走进历史:中国的传统饮食十分丰富,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本地的一些风味点心或特色菜肴。
2、西餐——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3、改革开放后的“菜篮子工程”
【合作探究】:看购物票证。请思考:国家当时为什么要发放这些购物票证呢?为什么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呢?
这些票证主要适用于当时城镇有商品粮户口的居民。由于当时城镇人口急剧膨胀,使得商品粮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其时国家的粮食产量有限,于是,国家就对粮食、食用油、棉布等主要日常生活用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一方面限制粮油需求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保证人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到1987年,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
所谓“菜篮子工程”,是指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列入“菜篮子工程”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肉猪、禽蛋、蔬菜、水产品、奶牛等。
【合作探究】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品种;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三、房屋建筑
1、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楼房出现)
2、从拥挤简单到改革后的“安居工程”
【小结】:现在,我根据大家对吃、穿、住的描述,把我国人民现阶段这三个方面情况进行归纳和概括。
四、习俗风尚
1、民国时期的社会风俗(1)女子裹足-迫令放足(2)男子留辫-剪辫易服
【合作探究】:以断发易服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易服: 鸦片战争以后: 首先中国通商口岸买办穿起西装。辛亥革命以后: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孙中山先生对此稍作改制,后流传开来,被尊称为“中山装”。女子改穿旗袍,百姓穿上洋衣洋袜。受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2)断发: 辛亥革命前,仁人志士、青年学生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3)结论
内因:A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改革开放以后思想解放,与国际接轨。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合作探究】:上述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大城市之中,那么广大的农村有没有大的改变呢?为什么?
(1)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的封闭状态和保守的观念,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交流少,而与外国的联系就几乎为零。
(2)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3)婚姻风俗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B、一夫多妻、指腹为婚、童养媳-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4)丧葬礼俗
趋于简化,带有西方色彩(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葬-火葬(5)、社交礼仪 作揖、鞠躬、拱手、叩首-握手
旧时代称呼:老爷、大人-新时代称呼:同志、先生 【合作探究】8:民国时期人们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
第二,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新风尚的重要原因。
2、建国后的习俗风尚演变
(1)新中国成立后,取缔和禁止了旧社会一些丑恶社会现象。如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
(2)废除了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颁布了《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地位的提高,是我国几千年来家庭社会生活中一项重大的习俗变革。
(3)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习惯又有重大变化。【本课小结】
【合作探究9:从上述材料中同学们能发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变化特点吗? 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 饮食文化: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
居室建筑: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 社会习俗: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本课测评,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A变化表现:衣的方面,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食的方面,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住的方面,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
B变化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也涌入我国;(2)一些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宣传文明、进步和民主,也积极主张吸收外国近代生活方式;
(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放在首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教学反思】:
第四篇: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平江四中
钟强棋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二、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三、教学难点: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情景式导入(略)
2、多媒体展示“课程标准”
3、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
4、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各时期中国人代表服饰及特点:
1)帝制印痕,畸形审美——鸦片战争前
①代表服饰:男装:长袍马褂
女装:旗袍(宽大)
②特点:等级森严,礼治规范。
2).国门洞开,西服东渐——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
①代表服饰:男装:长衫、西装、中山装、学生装
女装:改良旗袍,西式裙子、学生装
②特点:土洋并存,中西合璧。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有轮船而沙船淘汰,有洋布而土布淘汰,有洋针而土针淘汰,有皮鞋、线袜而钉鞋、布袜淘汰„„
——胡祥翰的《上海小志》
材料二: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宋恕(1862-1910)材料三:“皇上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摺》 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服饰西化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社会政治运动的影响生产方式的变化西方服饰的优点„„
3).激情岁月,衣着朴素——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代表服饰: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装)
女装: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
②特点:衣着简朴、服饰的政治色彩强烈。
4).变革年代,风光无限——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①代表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异彩纷呈
②特点:个性化,去等级化、去政治化。
(2)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由“封闭”走向“开放”(个性化)
5、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近现代各时期中国人饮食的变迁 1).南北特色,舌尖中国——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川菜、鲁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南方北方各有特色,南米北面。
2).西餐传入,异味争尝——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3).计划经济,凭票供应——新中国前期
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凭票证供应,定量供应,物质贫乏,生活艰苦。4).改革春风,追求品质——改革开放后
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饮食呈现多样化。更加注重膳食结构,营养均衡,倡导健康饮食。
探究:为何改革开放前人们购物时要一些票证才能买得到东西,而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了呢? 由改革开放前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体制的不同决定
(2)课堂练习:
1、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些政策表明:①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
渡
④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洋房里弄——居室建筑的演进(1)近现代中国人居住建筑的变迁: 1)传统住宅,东方特色
达官贵人住深宅大院,平民多住青瓦土房。典型建筑:四合院、江南水乡民居、福建土楼。2).欧风美雨,中西合璧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度密集的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
3).安居工程,百姓受惠 1995年国家实施“安居工程”,追求宽敞,舒适。
(2)课堂练习:
2、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孕育 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移风易俗——习俗风尚的变革(1)近现代中国人社会风尚的变迁 1).剪辫放足,时代强音——近代
①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②丧葬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③婚嫁习俗——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改为婚姻自由
④社交礼仪——见面: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
称谓:平等的“先生”、“同志”取代了尊卑贵贱森严的“老爷”“大人”等称谓。
⑤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农村依旧落后、封闭,生活贫穷 2)社会主义,崭新风尚——现代
①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丑恶现象
②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③党和政府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④实行双休日,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等社会新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2)课堂练习: 3、1920年,一个乡下人到广州游玩,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随身带有粮票、油票
C、在西餐厅就餐庆祝国庆节
D、听到有人称呼他为“同志”
4、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
B、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
C、远离大城市
D、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
5、“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8、思考: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六、课堂总结: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总是掺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一种文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照原来的轨道发展,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外来文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崇尚自由、开放,不拘泥于传统。在这 样的继承和摒弃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七、课后延伸:
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
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的观点:在西方文化的接受问题上,作为老师我觉得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其实一味的阻止或进行批判,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我想我们一定会爱上古老的中国文化,并找到与西方文化和谐的结合之路。
我们不是没有我们的节日,而是我们丧失了很多很多的记忆!我们不是没有我们的文化,而是我们丧失了太多太多的自信!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一个放弃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一个走向堕落的民族!
第五篇: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授课教师:吕晓轩
授课时间: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第五节 授课地点:高一(5)班教室 授课班级:高一年级(5)班 ●三维目标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已。
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学目标定位: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历史本质特征。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
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3)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 教学重点
鸦片战争到现代我国各个时期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历程。● 教学难点
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具 教学方法:
1.这一课的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针对性地进行讲述,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2.大量地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加深理解。教学过程:(提纲)一.服饰变化
1.早期服饰介绍(1)汉服
(2)旗装(补的简介)2.近代以后服饰介绍(1)西装(2)中山装(3)列宁装(4)布拉吉 3.总结:
近现代服饰的变化趋势:由保守单调向开放美观实用变化。
二.饮食方面
1.传统中餐
2.西餐的传入:时间为19世纪40年代后,西餐传入。3.中西饮食文化的区别:注重美味和注重营养。4.粮票:发放粮票的原因 5.“菜篮子工程”的介绍 三.房屋建筑
1.传统中式建筑简介 2.中西合璧建筑的演变 3.“安居工程”简介 四.习俗风尚
1.旧习以及变化(列表介绍)
特征:移风易俗,弃繁从简。2.婚姻方式的变化:逐渐开放化、西化。3.断发易服(清朝的辫子演变)。
4.礼仪的演变:意义:尊卑观念被平等观念取代。五.总结
1.思考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外因、内因)
(1)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3)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4)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5)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2.影响
(1)政治:文明、民主(2)思想:平等、自由(3)社会:开放、和谐 六.练习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