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精选)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湖北省襄阳市一中
高 婷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多角度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选取学校变迁中具有有代表性的服饰、饮食、住宅、婚礼、丧葬、礼仪等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资料再现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场景,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走近历史,感悟生活。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给学生设置情景剧本编写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构思出符合时代背景的情景剧,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学习用社会史观看问题。
(2)从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感悟变是向西方学习,土洋并存,不变是保存传统文化,变与不变是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变化是必然的,同时,在变化中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表现、特征 难点:分析发生变迁的原因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课本里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对近现代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着重引领学生通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怎么变?”的史实,探究“为什么变?”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2、物质生活的衣、食、住和社会习俗是学生比较熟悉并感兴趣的内容,本校又是百年老校,学校的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缩影。结合校情我让学生提前预习,并上网或者去校史展览室查找有关学校的资料或做相关调查,让学生编写符合历史的情景剧。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是学习本课的重要方法,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以学生讲解为主,教师配合展示。
【教材内容分析及设计思路】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趋势是:由以往封闭逐渐走向开放、面向世界;由过去封建传统天下逐渐走向近代、现代化。
从社会史观研究历史,结合本校校情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
1、乡土史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历史中富有活力的因素,是学生身边的历史,开发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提高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感悟历史,深化历史知识。
2、采用“三环七步 先学后教 一堂一清”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前我将编写课本剧的任务布置下去,由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编写历史剧本。在教学环节上结合本校教学课改的校情,分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本节课采取的是学生表演情景剧展示本课基础知识;第二个环节是以师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第三个环节是师生共同总结、提升与拓展。整堂课体现新课改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引导学生学习用社会史观看问题,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注重对历史方法的指导。对于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要放在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查,对于形成变迁的原因分析可以从内因、外因两大发面考虑,而内因又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思考。
4、情感升华。在新课程理念下,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能力,更要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运用】
本校建于1897年,是所百年老校,在设计本课时候,利用大量学校的老照片结合校歌制作成展示校史的视频,将视频、音乐、图片等素材结合起来讲授历史知识,利用身边的历史资源切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结部分利用flash动画这种现代教学手段来小结,以形象生动的画面结束本节课,动画小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学方法】
1、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来突破重点,寓教于乐。
2、采用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又能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活动)同学们知道一中是谁在哪一年创立的么?对,1897年由切斯特朗宁的父亲创办的。今天我们就以百年一中的变迁来感受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现在请大家一起合唱我们熟悉的校歌。【播放视频】(学生活动)唱校歌看视频
● 第一个环节:学生表演历史情景剧,总结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表现和特征
师:有历史学家说历史应该是所有人的历史或者是社会习俗史,历史的研究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和身边的小事。这就是社会史观。今天伴随着熟悉的校歌,我们就从社会史观的角度来学习第一节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好,现在请全班齐读课标要求。生:齐读 师:好,通过课标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两个重点。一是变迁的表现和特征,二是变迁的原因。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自学,结合上节课预习的内容和导学提纲上的知识链接,完成自测题1—5题。(教师板书)
(学生活动)自学自测(教师利用PPT展示自学自测的要求和步骤)
阅读教材P62—P66页,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个子目:“变化中的男女服饰”中“服饰”是怎么变化的? 2.第二个子目:“并行于世的西餐”中“西餐是从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西餐传入前中国的传统菜系有哪些? 3.第三个子目:“居室建筑的演进”中国建筑在近代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4.第四个子目:“习俗风尚的变革”中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边看边划边做边标注。
(12分钟左右)
(教师活动)好,现在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谈论的任务有两个,第一是核对自测题1—4题,讨论第5题;第二个任务是我们一起走进切斯特·朗宁一家在襄阳的生活,结合上节预习的内容谈论总结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表现。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利用PPT展示小组交流规则)组内交流规则
1.学科小组长主持核对自测试题,交流解决疑问。
2.学科小组长记录生成问题。
3.学科长作好记录,并指定小组发言人。
(5分钟左右)
师:好,现在自测题有没有问题? 生:没有。(教师利用PPT展示答案)
师:上节课预习完后,结合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表现,我们布置了编写情景剧的任务,今天就有请各小组对我们展示他们的成果。请同学们认真听他们的对话,并从对话中总结归纳出各个阶段变迁的表现。(学生活动)学生表演
(教师活动)展示PPT照片
师:好,大家很有才,表演的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下变迁的表现。现在进入小组抢答环节。
师:1840-1949年在衣服上的变化?
生:男子穿长袍马褂到西装到中山装。女子穿改良的旗袍。师:1840-1949年在吃的上有什么变化?
生:以传统的四大菜系为主,西餐在鸦片战争后传入。师:1840-1949年在住的上有什么变化?
生:北方以四合院为主,西式建筑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师:社会习俗上呢? 生:“老爷、大人”被“先生”取代;留辫裹足被剪辫放足所取代;跪拜、作揖被点头握手所取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婚姻自主、删繁就简所取代。师:50-70年代在穿上有什么变化?
生:从列宁装、布拉吉到绿军装、干部服变化。师:社会习俗上呢?
生:称呼同志、生活单调、婚姻政治色彩浓厚;旧式葬礼向新式葬礼转变。师:改革开放后再衣服上的变化? 生:异彩纷呈。师:在社会习俗上?
生:丰富多彩,彰显个性。
(教师活动)展示PPT。好,同学们总结的很好,在这个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不同的特征。第一个阶段是土洋并存,中西合璧。第二个阶段政治色彩浓厚。第三个阶段异彩纷呈,彰显个性。师:那么通过总结表现,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 以下一段话,快速的总结出变化的特点。(教师展示PPT)
从以下一段话中归纳出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相伴随的。它经历了从传统保守走向现代开放。这个变化的过程是新旧观念冲突的过程,是中西文化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村和内地的变化明显落后于城市和沿海地区。近代以来新式礼俗已经出现,但是传统礼俗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生:近代化特征;从封闭到开放;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变化但是保持民族特色。
师:好,总结的非常好。那么学校的变化只是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下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 第二个环节:在自主学习基础上,以教师为引导的合作学习。
(教师展示PPT)
“让史料说话”
材料一
1840年以后,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伴随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开埠通商,带有商业性质的码头出现了,由此刺激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举凡刻有西方烙印的各种外来文化,……开始登陆中国,就连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婚丧礼仪也悄然改变,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娱乐,一种迥异于中国传统文明的新型城市文化由此萌生。
——邵先崇《近代中国的新式婚丧》
生:外来文化的影响。
“让史料说话”
材料二 随着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革,晚清社会也呈现出平等化的时代特征。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社会生活方面,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生:政治运动的影响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让史料说话”
材料四
近代上海“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马交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会审公廨、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自来水厂、巡捕房、丝厂、轮船公司皆在焉。”自来水“激浊扬清,人皆称便”。
——胡祥翰、李维清、曹晟《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记》
生:工业文明的传入,新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让史料说话”
材料五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通过鸦片战争认识中国的落后,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生:思想观念的改变。
师:我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中产生的,即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产生、发展,并促使中国向工业文明转变。这种变化发展依然在进行着,就以襄阳为例。
● 第三个环节:师生共同总结、情感升华(教师利用PPT展示不同时期昭明台的历史照片)
师:襄阳是个旅游资源很丰富的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些代表着襄阳特德的标志性建筑却被保存下来。请大家看各个时期的昭明台,我们就以建筑的角度来看城市的变迁。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说: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没有文化积淀的建筑只是一种噪音,由这样的建筑构筑的城市,是不可能有魅力的。城市需要发展,但是不能够以割断历史为代价,这是对过去生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生活的负责。请大家说一说:在现代化进程中,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迁,那么有没有哪些不改发生改变?生:传统的文化 古建筑
师: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变迁是工业文明带来的影响,是生产力发生的结果,是向西方学习的表现,是土洋并存。社会在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城市近代化的变与不变是一种辩证关系,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近代化之路该如何走?这是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都要面临的问题。同样,国家在变革,时代在进步,学校也在发展,适应变化,就要变革要创新,但是无论发生怎么样的变革,怎么样的创新,怎样的课改,作为一中学子始终要弘扬的是百年一中的鸿文精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好,现在我们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播放flash动画进行小结)师:最后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完成当堂检测。核对答案。板书设计
一、变迁的表现和特征
二、变迁的原因
三、变与不变
【教学评价与反思】
评价:本节课以百年一中校史为切入点,将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整个上课环节流畅、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朗诵、阅读、抢答环节,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本节重难点进行突破,小结部分运用动画flash形象生动的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课前布置历史课本剧的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想象能力,从身边历史入手以小见大,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反思:历史学家说:“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是历史的骨架的话,那么社会生活就是历史的血肉”。《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正是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以全新的视角、新颖的方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围绕衣、食、住、社会习俗的变迁这条主线,展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画卷,建构起学生对历史的多角度、立体化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历史的厚重,真正“还历史以血肉”。本课利用的是乡土资源进行教学,一中是百年老校,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身边的历史资源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 模式采用的是现在我校实行的“三环七步 先学后教 一堂一清”的教学模式。先由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再由教师讲解,课堂环节流畅,师生配合较好。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学生表演时声音如果再大点更好,课堂讨论氛围再热烈点更好。
第二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讲课稿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首先来破题,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现代史的开端
社会生活,能想到什么,衣食住行,通信,大众传媒,电视,电影,电报 变迁,变化和转移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客观上又促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正如这句话所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几乎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争之后,则几乎是十年一变。
那这十年一变究竟是怎样变化的,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这专题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现在我们来进入第一课的学习,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应该都知道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表现在哪些方面吧 衣食住婚丧礼仪
我们先来学习衣,也就是第一子目,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我们先来看晚清民国时期男装的变化。先来看这几张图,这个时期的服饰变化用一个人来作为我们学习的样本,那就是这位,大家认识这是谁吗? 溥仪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到后来普通的共和国公民的演变,然而由于他身份的特殊性,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但同时他的经历很大程度上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几张溥仪不同时期的照片,你们认识他身上的服装吗? 那他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穿这些不同类型的服装的呢?
就传统服饰而言,我们来看下这两张图,一张是溥仪身着龙袍的照片,龙袍上的龙纹图案和脖子上的朝珠,这些都能够看出皇家气派,一张是他穿着长袍马褂的一张照片,长袍马褂是清代官服,马褂加于长袍外面,特点是前后开叉,清初马褂只是八旗士兵穿,后来八旗子弟为表示勇猛也常身着马褂。雍正以后,社会普遍流行,渐有礼服性质。辛亥革命及至民国时期,马褂仍为男子传统服饰。年轻时的溥仪十分喜爱西装,怎么说也是大清朝的皇帝,溥仪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触并身着西装的呢?大家可以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西方列强入侵,势必带来文化的渗透,英国教师庄士敦,给溥仪带来的便是对西方文化的接触。不仅仅是溥仪,当时有这样一群人也在穿西装,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西服会在民国成立后流行?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因为在晚清民国时代,穿西服意味着什么?反清,清朝统治结束以后呢,新潮,穿西服意味着潮流,一种时尚,意味着与旧的过去的传统的告别,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那么民国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必然会带来很多变化,其中也使服饰从传统走向了多元,尤其是创建民国或者说担任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就是一位对服装有研究,甚至是亲自设计了一套服装的人,什么服装啊,对,中山装,这个服装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我们来看下,这个就是中山装的上衣,我们知道中山装是中山先生结合西服样式和中式传统服装的样式下进行的,或者说是在中西合璧后设计出来的,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服装哪里体现了中式样式,哪里体现了西式样式,翻领:西式,可以这样说,从外形上看,这个中山装是很接近于西服的样式,从内在看呢,与我们这个人体结构更加合适,合身,不仅如此,中山装还蕴含了深刻的政治寓意,或者说孙中山先生通过设计和提倡国民穿这样一种服装,来充分理解中华民国需要国民来掌握这样一种政治寓意,那么这里给大家列举了这七点理念,想请同学们观察细节,在中山装的这套上衣中找到对应关系,严谨治国体现在衣领处,中山装的领口是比较紧的,五权宪法恰恰是正面的五个纽扣,和平统一你如果从背面来看,它不像西服一样后面是开叉的,所以叫不破缝,不破缝体现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以文治国在这个袋盖,袋盖上面,如果把它倒过来看更像古代文人写毛笔的那个笔架,山字的那个形状,就体现了以文治国,三民主义在哪里呢,袖子,两边都有三颗纽扣,三民主义或者也包含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念,国之四维四种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体现在,四个衣袋,那四大民权体现在哪里?四个衣袋上面还有纽扣,所以你看简单的这么一件中山装所表达的政治寓意是非常深厚的,中山装是从民国开始,特别是孙中山先生和后来的一些民国人物的提倡,可以说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一直都是中国社会非常流行,主流的服饰,甚至到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开始流行。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晚清民国时代女装的一些变化,对比一下,旗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喜欢哪一种,传统旗袍宽松、肥大,改良后的旗袍比较贴身,从审美的角度,差异何在,将女性的曲线美从以往的被严严实实的封闭到这里走向了开放,晚清民国时代女装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
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个全新的时代国人的服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大家来看这些图片,知道这些是什么服装么,列宁装,对,50年代,那50年代为什么特别流行这些列宁装呢,原因有哪些,列宁哪个国家的,苏联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当时照搬苏联模式,深深影响我们,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60代中期以后,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国际形势趋于紧张,女性不再穿“列宁装”。军人在人们心中是最革命的,橄榄绿也就成了革命的标签。毛泽东穿军装上天安门检阅红卫兵的行动和“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言论,使一大批狂热的红卫兵穿起了从父兄或戚友身上脱下来的旧军装„„有人形象地称其为“全民皆兵” “绿色海洋”。
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 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文革时期的服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本是男装上衣,却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而且在“破四旧”运动中,谁的穿戴如果被认为不符合无产阶级式样,或带有“封、资、修”的影响,就会在大街上被勒令停下来,强制剪掉头发,撕烂衣服,红卫兵拿着剪刀专干此事,小脚裤管是他们最为仇视的对象,见了就剪。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服饰越来越时髦,越来越时尚,由原来只求穿的暖向追求穿的好,穿的个性,变化的趋势
中西餐,在晚清尤其民国时代一直都是并行于世的,这说完服饰说饮食,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近年来中国菜也形成了一些菜系,其中最著名的首推四大菜系,何为四大菜系呢?四大菜系有哪些代表菜品,那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结合课本64页的内容进行分析。那大家根据这些因素来分析分析福建菜有哪些特点,到鸦片战争之后,服饰上发生了这么多变化,在饮食上自然也不例外,大家能想到,有哪些变化吗? 麦当劳,牛排。自助,关于住所,早期,紫禁城,最大的四合院,居住在近代的变化,四合院:每院正五间,东西各三间,南五间。大门面南,在南五间之数内,尽正屋有廊,谓之四合。
在近代以后,西方文明的冲击下,给传统建筑带来怎样的变化呢,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并存、厦门红馆、上海里弄、石库门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石库门有着江南传统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一般进门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为客厅,之后又是一天井,后天井是灶台和后门,天井和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一楼灶台间上面为“亭子间”,再往上就是晒台。在总体上采用的联排式布局却来源于欧洲,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式图案。
在社会风俗上,一种不同文化的渗透势必带来婚丧礼仪上的变化,先看婚俗,传统的结婚是怎样的,那近代呢,现代呢,二三十年代婚纱逐渐流行
红白喜事向来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大事情,接下来是丧礼上的变化,由原来的土葬,到现在趋向于火葬,仪式趋于简化 在礼仪上,近代开放的思想,历史事件要与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历史事件的发生必然是依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第三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第1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2、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授课提纲】
一、服饰方面
1、第一阶段
(1)时间: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成立(1840-1949,近代)(2)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土洋并存(3)代表性服饰:
①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②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2、第二个阶段:
(1)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2)特征:受政治生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3)代表性服饰:
①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服”)、绿军装 ②女装:列宁装、连衣裙、绿军装
3、第三个阶段: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特征: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中国服饰由封闭走向开放
二、饮食方面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
(1)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2)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3)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三、建筑方面
1、传统建筑:北方四合院
2、中西合璧:里弄
3、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四、习俗方面
1、婚姻
①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近代:反对婚姻包办,主张婚姻自主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2、丧葬:土葬→火葬
3、其他: ①男子留长辫→剪辫易服
②女子缠足→迫令放足
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④“大人”、“老爷” →“先生”、“同志”
⑤女子不得受教育且局限于家庭→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五、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生产力的提高
2、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3、人民思想解放的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
4、外因:国外外来文化的涌入
5、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促进
6、还与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
【教材问题解答】 [想一想]
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 答案提示: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共和建立,剪除辫子,移风易俗成为时代潮流。剪发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因而剪发风行必然推动易服潮流的兴起。民国成立后,清朝袍褂、补服等都已过时,满式的鞋帽、服饰已受到人们的厌弃。但是,在民国初年,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在易服的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了近代西方文化,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因而,当共和制度建立后,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议一议]
你能说出四大莱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各地风味小吃都有哪些? 答案提示:(1)鲁菜:山东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
(2)粤菜: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五蛇羹、盐火鸡、蚝油牛肉、烤猪、干煎大虾碌、冬瓜盅。
(3)川菜: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大煮干丝、黄焖鳗、怪味鸡块、麻婆豆腐。
(4)淮扬菜: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苏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清汤火方、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学习思考] 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提示:中国的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经历了中西合璧到完全西化的变化过程。19世纪下半叶,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前提下,许多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开始了部分洋化改造。除了四合院的形式之外,布局设施已全部欧化。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里弄住宅、花园式住宅、公寓式住宅,此外,西式的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自我测评]
1.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都有哪些表现,呈现出什么特征? 答案提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男女服饰的变化;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习俗风尚。
从这些方面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2.联系当今社会现象,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
答案提示:在今天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外来文化的影响——洋快餐、流行的服饰、新式的生活方式,等等。中国物质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总是搀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一种文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原来轨道发展,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外来文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崇尚自由、开放,不拘泥于传统。在这样的继承与摒弃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材料阅读与思考]
以下材料是1898年9月康有为递呈光绪皇帝的奏折。阅读后请思考:辫子在哪些方面与近代社会格格不入、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联系辫子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风俗变迁在社会剧变中的作用。(材料略)答案提示:首先,近代社会“尤尚机器”,辫子的存在容易误缠机器,从而阻碍了机器的使用;其次,辫子的存在不便于近代方式的战争的需要;再次,辫子的存在既不卫生又会耗时梳刮。
风俗反映了民众的一种普遍社会心理,它的剧变勾勒出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社会的变化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变化,归根到底表现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又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所以社会生活的方式,也就是风俗,既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又是促使社会关系变化的不可取代的物质力量。对辫子的态度,极为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剧烈变化。
【历史问题注释】 [中山装的创制]
民国初年男子服装主要是长衫、马褂,这基本上是中国传统袍服的延续。但在此时,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开始出现。中山装由孙中山创制。其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系根据英国式猎装改制,有的认为根据南洋侨民中流行的“企领文装”改进,有的认为源于日本铁路工人服,还有的认为以日本陆军士官服为样本而改制。据说,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从欧洲回到上海,在上海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定做过几套西服,穿着很满意。于是,他要求服装师傅以日本陆军士官服为基样,设计一套直翻领的四贴袋服装,袋盖成倒山形笔架式,纽扣为五粒,象征五权宪法。这就是今天中山装的样式。这种朴实、庄重的新式服装开始在国内官员和学生中流行开来。民国初年政府规定的礼服仍以长袍、西装为准,但至20世纪20年代末,国民政府重新颁布《民国服制条例》时,中山装被确定为礼服之一,中山装更加流行了,国际上也视中山装为中国男子礼服。[旗袍流行都市]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故名之“旗袍”。它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开来,但与满清遗老的眷属没有关系。旗袍的流行主要是一些时髦女性模仿满族妇女服饰的结果。因而有人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闺秀勾栏,各竞其艳。夫人之装饰原无一定,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这种看法还带有民族主义色彩。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的旗袍与满族旗袍无异。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以绸缎制作,衣上绣有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但是,不久,旗袍的式样开始迅速变化,如减短长度、收紧腰身,缩小袖口,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旗袍风行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头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叉的高矮,使旗袍完全摆脱旧式样。面料除一般的绸缎之外,青布旗袍也是一般女学生和民众欢迎的时装。旗袍从20世纪20年代初在大中城市流行,迅速传遍全国。至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礼服,传至某些乡村妇女。其后,外国妇女也把旗袍作为时装之一。[妇女反抗旧婚制]
民国时期,有的女青年受西方婚俗观念的影响,大胆地征婚求偶。如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学欧美,染一种西洋习气,去岁回国,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计,未行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上书女学士周x x,现年28岁,原籍广东香山人。久寓北京,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x x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第四篇: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说课稿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学设计(人民版)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学情分析:
1、普通高中理科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以完成学业为主要学习目标。
2、学生对初中教材一些基础知识有初步学习,自以为什么都会。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考试出题概率较小,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都有所了解,我想把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一层,侧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教学目标:
知道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并能分析找出原因。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正确树立三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并能分析找出原因。难点:认识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学会与时俱进与辨别是非。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影音烘托氛围→组织教学→知识结构导入→
温故知新→学习探究→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计划课时:1 教学设计思路:
1、课前师生充分准备学习资料。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自学,课堂展示即可,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布置拓展知识的作业,学生课前自己查资料学习,课堂展示,给学生获得感和成就感,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重难点知识学生课上合作讨论、探究。
2、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章节目录导入,目的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养成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学生一起回答。
3、课前提问融入相关目录内容,学生单独回答,目的是夯实基础。
4、学习内容设计通过创设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导入学习,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兴趣。
5、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反思教学
教学环节设计:
(一)课堂导入环节
利用知识目录导入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一齐回答。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曲折发展、伟大转折、新阶段(潜移默化中构建知识体系)
(二)温故知新
1、课前提问融入知识结构当中。每节课提问一个问题学生单独回答
2、课前提问,要求学生抓住课前十分钟背诵。(夯实基础知识)
3、检测结束,再回到目录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知识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设计情景导入:女同学为自己和家人挑选一些时尚服装。(激发兴趣)
(1)选女同学依据导学稿回答近代以来男女服饰的变化
(2)教师展示PPT直观感知服饰变化。
(在欣赏改良旗袍时要培养学生的高雅审美情趣)
对帅哥美女赞美词:漂亮、好看、美丽、赏心悦目
忌讳词:性感、妩媚、妖娆、卖弄风骚。
(3)找男同学展示中山装的设计理念。
五权分立、三民主义、礼义廉耻、以文治国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改良旗袍和中山装的流行放映了近代中国服饰变化 的什么特色。
课前提示: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5)教师展示新中国以来的服饰变化,学生找出其时代特征。
中苏友好——中苏关系破裂、阶级斗争、全民皆兵——改革开放 请学生自己挑选喜欢那个年代的服装?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持改革开放,尤其是欧美保守主义抬头的今天)问学生喜欢洋装还是民族服装汉服、唐装、中山装、旗袍(开放性自由选择、利用伟人、名人效应弘扬民族服饰)
孙郡更是将穿民族服饰当代明星融入了摄影和中国画,十分唯美
(6))思考改革开放后,我们穿衣服还有没有原则?
应注意时间和场合,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要适合大众审美标准和道德标准。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设计情景男同学要请女同学吃大餐了(激发兴趣)
(1)男同学依据导学案回答中国的四大菜系及特点。
(2)教师列举日常餐馆的菜肴,找学生回答菜系,并体会其特色。四喜丸子、蒜泥茄子、醋溜土豆丝、蒜烧小黄鱼
鲁菜 葱蒜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毛血旺、麻婆豆腐
川菜
辛辣 松鼠鱼、糖醋排骨、酱方、阳澄湖大闸蟹
苏菜
甜
烤乳猪、白切鸡、清蒸大闸蟹、金牌烧乳鸭、菠萝咕噜肉
粤菜 淡 香辣虾、剁椒鱼头、、腊味合蒸
湘菜
酸、辣、腊 佛跳墙
闽菜 叫花鸡、西湖醋鱼
浙菜 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一品锅
徽菜
干锅鸭头
(发源于石家庄地区属于川鲁菜系、创建品牌文化)
(3)学生依据生活或所知知识回答西餐和中餐的区别?
中式餐是合餐,西餐是分餐制AA制。中餐汤在后,西餐汤在前。
物具中餐是筷子,西餐是刀叉。中餐正式场合为圆桌,西餐正式场合为长方桌。礼仪中餐讲究热闹,西餐讲究安静。中餐希望菜有富裕,西餐没有这个习惯。
中餐酒席上不能抹菜的汤水吃,西餐可以用面包占汤汁,不算失礼。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吃西餐的礼仪? 服装、餐具摆放
欧洲人用餐右手持刀左手持叉,边切边叉,刀叉放在垫盘上呈八字形,刀口朝内,叉尖向下就表示你还要继续用餐;每吃完一道菜,把刀叉并拢刀锋朝自己,刀叉平行摆放在垫盘上刀口向处,叉背朝下叉尖向上以4-10点方向并排斜放再盘上,服务员即知可收掉盘子。
(5)学生依据收集资料展示中餐的礼仪和讲究?
(备课资料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礼仪)
选择你更喜欢的大餐。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学生回答居室建筑的演进的基础知识
(2)教师展示PPT图片直接感知
(3)结合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思考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和建筑。
(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和建筑的意识)
(4)教师展示网络流行的现代城市人回农村自建别墅的PPT图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4、习俗风尚的变革
(1)学生回答居室建筑的演进的基础知识
(2)请学生交流本村的婚丧嫁娶风俗习惯。
(3)教师许多方面都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痕迹。
农村丧葬习俗
(批判顽固、守旧,坚持移风易俗,与时俱进)
5、学生合作探究,归纳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外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内因: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衣、食、住、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感受了社会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力量,希望大家在享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红利时,要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不要被繁华迷惑双眼,每个人始终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忘初心。
(四)同步练习
1.(2007天津,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宁波测试)下列有关右图中的我国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由孙中山设计而成的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西装 D.出现于20世纪初期
3.(创新题)曾经是灰色的人群、蓝色的人群、草绿色的人群的穿着时代是
A.民国时代
B.建国初期
C.“文革”初期
D.满清末代
4.(2007广东单科,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5、民国以来,(山东)东平“遇有婚丧等事,仅以成礼而止。虽饶有资产者,亦不似往昔之铺张,贫者效之,……。”说明此时东平的婚丧礼俗()A.趋于删繁就简
B.带有西方色彩
C.彻底抛弃传统
D.采用西方仪式
布置作业:
1、做同步训练
2、预习导学案
教学反思:
第五篇: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说课流程
一、教材简析
一、教材简析
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三、教法简介
三、教法简介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特色
五、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五、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一、教材简析四大版块衣食住习结构完整直观形象贴近生活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难点: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参现展览,阅读材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纵向比较“衣”、“习”的变化,横向比较“食”、“住”的变化→培养分析比较能力☆校服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变”的原因→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合作收集材料,分类归纳整理,列入四个展厅,到问题讨论,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明史观:理解“变”的过程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文明的过程;世界史观:认识到中西文化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唯物史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四、教学流程设计以及特色
四、教学流程设计以及特色导入新课新课学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教教学学特特色色展厅模式,形象直观;情景设问,贴近生活;结构清晰,主题突出。
五、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1、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产生冲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时间较少;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手段比较单一,范围相对较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基础知识:识记“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菜篮子工程” “安居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基础知识。
①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②难点: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⑵能力培养: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同学通过实践学习法采访年长者。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运用“情景创设——提出问题——讨论回答——合作总结——练习巩固”教学模式,遵循“感性认识——实践运用——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讲授新课】
_导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的衣食住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新课:
师: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表现怎样?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规律呢?
【这是我们这可需要解决的】
接下来我们看教材的题目和子目,分析一下,教材从哪些方面介绍变化的表现?【
1、内容:物质生活、习俗
2、时间:近代、现代】
生:略
师:大家考虑一下,结合你的日常生活,你认为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有哪些?(衣、食、住、行)那么在衣食住行中,你最关心哪一样?其实我们东北人很在意穿的,直接我们就以服装的变化为载体,通过案例法,分析物、习、的变迁原因核反应的历史发展规律。
下面请大家的视觉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历史展览馆,看一看物、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走进第一个展厅:
近:
1、女装的变化(长袍—旗袍
宽松肥大—适体、合身)
2、男装的变化(代表性
长袍马褂(传统)—西装(舶来)(如果长袍马褂属于传统,那么西装属于什么呢?))
师:那么为什么穿西装这个舶来品呢?
生: 断发易服,适合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合工业文明的需要,美观。师: 大家看一下,孙中山穿西装你感觉什么样 生:(说实在的,不太帅)
师: 这时期,中国的服装还是完全照搬西方的样式,并没有与我们的民族传统相结合,换句话说,还没有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没有找到最佳契合点)没有将我们民族自己的元素融入其中。那么再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的服装什么时候才真正将我们民族自己的创新元素融入其中呢?那就是中山装的出现。
中山装,孙中山是怎样设计的?中山装的含义?
生:
站翻领——严谨治国
四个口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前襟五个扣子——五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考试、监察)
袖口三个扣——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后面没有开叉——中国必定要统一,不能分裂。
师:大家考虑,按照这样的理念设计出来的服装,到底体现出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治国理念呢?
生: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西方民主的平等思想
师:中山装是在西装基本样式上渗入中国传统意识,这种服装穿着方便,适于携带随身必需品,方便适用、庄重大方,既有西装韵味,又显东方气派,深受国人喜爱,是男礼服的典型。这里我们还要考虑,长袍马褂属于中国的传统服装,西服是舶来品,那么中山装应属于什么类别
生:创新
师: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生:西方文明、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传统文明的复兴、思想观念的转变、政府的政策
师: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规律
生:求民主求文明
师:接下来我们看现代服装变化表现:
生:布拉吉、列宁装、工装蓝(新中国成立——50)——→绿军装、蓝黑灰绿(60——70)——→品牌(改革后)
师:特点?
生:朴素单调——→丰富多彩
多元吸收——→影响世界 师: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略
师:反映规律? 生:
求发展 求富裕
闭关——→开放
思考:现代的服装丰富多彩,为什么老师要求大家穿校服呢?(学生讨论)
请同学们设计一套夏季校服
师:服装我们就分析到这,我们用案例学习法,以服装的变化表现为载体,分析了物质生活变化的原因和反映的历史发展规律。下面的展厅请同学们在观看变化表现的同时分析、体会、验证也可以补充一下物质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反映的历史发展规律
(基本一样)
师: 物质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习俗的变化 生:旧的习俗——→新风尚
师:如何看待行为不规范
生:学业为主、未独立、思维不成熟 师:旧→新的原因
生:女子地位的提高(民主)、工业文明的结果(生产力)、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文明的复兴
师:事物的表现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也是如此,当一件事离我们远去的时候变成了历史,我们今天在享受物质生活变化的同时也在书写历史。
横看是社会,纵看是历史。希望同学们在纵横交错的社会经纬网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好好学习,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原因
表现
根本:生产力
物质生活:衣、(食、住、行)
具体:西方文明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重大历史事件
传统→
舶来→创新
中国传统文明复兴
布拉吉→绿军装→品牌
思想观念转变
朴素单调→丰富多彩
政府政策
多元吸收→影响世界
习俗:旧——→新
繁——→简
规律
—— →求民主
求文明
——→
求发展
求富裕
闭关—开放
—— → 农村慢城市快
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