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竖钩、横钩、弯钩、斜钩》教学设计
《竖钩、横钩、弯钩、斜钩》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掌握竖钩、横钩、弯钩、斜钩写法要领。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3、在书写训练中进行爱学习的教育。重点:掌握竖钩、横钩、弯钩、斜钩写法要领 难点:竖钩、弯钩、横钩、斜钩用毛方法 准备:笔、墨、纸等写字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写字姿势。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 陶老先生曾说:“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比写字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端正的写字姿势也是写好字的基础。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写字歌:
写字姿势很重要,头正身直要坐好。两臂桌面左右开,小腿垂直脚平摆。眼睛离纸一尺远,胸距桌边远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不松不紧掌空心。良好习惯要养成,小朋友们要记牢。
二、钩的种类。
(课件出示)“水、皮、民、家、心、光、九、邓、马、乃”10个字,这些字中都是以钩画为主笔。由这些字我们可以知道钩可以分为竖钩、横钩、弯钩、斜钩、卧钩、竖弯钩、黄折弯钩、横撇弯钩等。
钩是笔画的附属物,是由于某些笔画的连接呼应而产生的。钩本身就起连带作用,因此,钩都要写得短小、尖锐、有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前四种钩的写法。教师板书“竖钩、横钩、弯钩、斜钩”
三、学习竖钩、横钩、弯钩、斜钩的写法(观察—示范—练习—展评)。
1、竖钩的写法。
(1)观察总结竖钩的写法(出示竖钩的例字)
竖钩的“竖”同竖的写法,至钩处向左下提笔,回笔向上后再向下按笔,最后向左上方提笔出锋。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例字如“小、水、寸”等。
(2)教师示范竖钩的写法。(3)学生练习写竖钩。
(4)投影展示,教师现场评改竖钩。
2、横钩的写法。
(1)观察认识横钩的写法。
横钩的“横”同长横的写法,到钩处略提,右下(稍平)顿笔,左下出勾。注意“横”与“挑”形成的夹角要小,出钩不可太长。例字如“皮、买、写”。
(2)教师示范横钩的写法。(3)学生练习写横钩。
(4)投影展示,教师评改横钩。
3、弯钩的写法。
(1)观察认识弯钩的写法。
弯钩的行笔,笔尖从左上向右下直接入笔后顺势向下弧形行笔,行笔过程中由轻渐重,至钩处回笔向上,后再向下按笔,最后向左上方提笔出锋,钩内侧较圆。它与竖钩的不同是,入笔处有尖,行笔时带弯。例字如“了、手、家”等。
(2)教师示范弯钩的写法。(3)学生练习写弯钩。
(4)投影展示,教师评改弯钩。
4、斜钩的写法。
(1)观察认识斜钩的写法。
斜钩,又称戈钩,斜钩形长,稍带弧度。写法是起笔作顿,中间较轻,再纵笔向右下弧行运笔,钩处向左上提笔,回笔向上,再翻笔向上勾出。例字如“我、武、民”等。
(2)教师示范斜钩的写法。(3)学生练习写斜钩。
(4)投影展示,教师评改斜钩。
带斜钩的字较为难写,所以自古以来就用带斜钩画的字做为考核书写水平的重点。
唐太宗曾有写“戬”字不成让虞世南代笔之典故。
虞世南是唐初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列的四大书法家,而爱好书法的唐太宗最推崇的是虞世南。相传有一天,唐太宗在临写“戬”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来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徵看,问“朕学世南,尚近似否?”魏徵看后说:“戈字颇逼真。”由于唐太宗的提倡,虞体在当时风行一时。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像唐太宗与虞世南这样的君臣关系,在历史上也可算是一段佳话了。竖钩、弯钩、斜钩的写法都有相似处,至钩处稍提笔,回笔向上,后再向下按笔,最后向上方提笔出锋。其中竖钩与弯钩的写法最为相似。而斜钩在提笔出锋时多了个翻笔向上的用笔方法。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评改。
五、总结。
以钩为主笔的字很多,想要把这些字写好,不但需要仔细观察形态,把准特点,而且还要理清用笔方法勤加练习。就像做事情一样,“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六、板书:
钩 画
竖钩 横钩
弯钩
斜钩
□ □□□
第二篇:《竖钩、横钩、弯钩、斜钩》教学设计(详)
《竖钩、横钩、弯钩、斜钩》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掌握竖钩、横钩、弯钩、斜钩写法要领。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3、在书写训练中进行爱学习的教育。重点:掌握竖钩、横钩、弯钩、斜钩写法要领 难点:竖钩、弯钩、横钩、斜钩用毛方法 准备:笔、墨、纸等写字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写字姿势。
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比写字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端正的写字姿势也是写好字的基础。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写字歌(找学生起读):
写字姿势很重要,头正身直要坐好。两臂桌面左右开,小腿垂直脚平摆。眼睛离纸一尺远,胸距桌边远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不松不紧掌空心。良好习惯要养成,小朋友们要记牢。
二、钩的种类。
(课件出示)“水、皮、民、家、心、光、九、邓、马、乃”10个字。师:根据屏幕上这十个字,你能猜出我们将要学习哪种基本笔画么? 生:钩画。(教师板书:钩画)
师:以钩画为主笔的字很多。由这些字我们可以知道钩可以分为竖钩、横钩、弯钩、斜钩、卧钩、竖弯钩、黄折弯钩、横撇弯钩等。
师:钩是笔画的附属物,是由于某些笔画的连接呼应而产生的。钩本身就起连带作用,因此,钩都要写得短小、尖锐、有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前四种钩的写法。(教师板书“竖钩、横钩、弯钩、斜钩”)
三、学习竖钩、横钩、弯钩、斜钩的写法(观察—示范—练习—展评)。
(一)用分解法学习竖钩、横钩、1、分解法
(1)师:我们在学习四种钩前先动动脑,一起来做一道算式题吧。(课件出示)
课件分别出示横钩、弯钩、斜钩的式子结果。
师:这些式子提示我们学习难写、复杂的笔画时,我们可以把它分解,只要把分解的部分用笔方分别理清楚,再把用笔方法结合起来,就可以把它们写好。这种方法叫做分解法。这样我们只要先把钩的部分用笔方法掌握了,再结合前面学过的横、竖的写法,我们就可以写出横钩和竖钩。
(2)教师示范竖钩的写法。
向左下左下按笔再提笔,回笔向上后再向下按笔,最后向左上方提笔出锋(3)学生练习写钩。
2、教师示范钩的写法
师:先写竖,至钩处向左下提笔,回笔向上后再向下按笔,最后向左上方提笔出锋。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例字如“小、水、寸”等。
师:你能根据写法描述出一道加法题么?(3)学生练习写竖钩。
师:请打开教材46页,描写竖钩,注意描写时墨不要醮的太多。教师指导,强调坐姿。
(4)投影展示,教师现场评改竖钩。
3、横钩的写法
(1)教师示范横钩的写法。
师:同样的方法,我们来学习横钩的写法,先写横,“横”同长横的写法,到钩处略提,右下(稍平)顿笔,回锋向左上,向下按笔,左下出勾。注意“横”与“挑”形成的夹角要小,出钩不可太长。例字如“皮、买、写”等。
(2)学生练习写横钩。
师:请描写教材46页的横钩,注意墨不要醮的太多。教师指导,强调坐姿。
(4)投影展示,教师评改横钩。
(二)弯钩的写法。
1、比较法写弯钩
师:我们已经学会使用分解的方法学会了竖钩和横钩的写法,下面老师再教你一种学习书写的方法——对比法。对比法是找出与学过的笔画用笔不同和相同 2 的地方,使用相同,区别不同的方法。
师:弯钩的写法与竖钩的写法不同的是弯钩入笔轻,行笔弯,钩内侧较圆;相同的是挑钩处的用笔方法,都要至钩处稍提笔,回笔向上,后再向下按笔,最后向上方提笔出锋。
2、教师示范弯钩的写法。
弯钩的行笔,笔尖从左上向右下直接入笔后顺势向下弧形行笔,行笔过程中由轻渐重,至钩处回笔向上,后再向下按笔,最后向左上方提笔出锋,钩内侧较圆。它与竖钩的不同是,入笔处有尖,行笔时带弯。例字如“了、手、家”等。
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写弯钩。
师:请同学们使用对比竖钩与横钩的用笔方法,尝试着描写弯钩。
4、投影展示,教师评改弯钩。
(三)分解及对比的方法写出斜钩。
(1)师:你能使用分解及对比的方法正解地写出斜钩么?请在下面试一试吧!
(2)教师示范斜钩的写法。
斜钩,又称戈钩,斜钩形长,稍带弧度。写法是起笔作顿,中间较轻,再纵笔向右下弧行运笔,钩处向左上提笔,回笔向上,再翻笔向上勾出。例字如“我、武、民”等。
(3)学生练习写斜钩。
(4)投影展示,教师评改斜钩。
师:带斜钩的字较为难写,所以自古以来就用带斜钩的字做为考核书写水平的重点。唐太宗曾有写“戬”字不成让虞世南代笔之典故。
虞世南是唐初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列的四大书法家,而爱好书法的唐太宗最推崇的是虞世南。相传有一天,唐太宗在临写“戬”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来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徵看,问“朕学世南,尚近似否?”魏徵看后说:“戈字颇逼真。”由于唐太宗的提倡,虞体在当时风行一时。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师:像唐太宗与虞世南这样的君臣关系,在历史上也可算是一段佳话了。师:竖钩、弯钩、斜钩的写法都有相似处,至钩处稍提笔,回笔向上,后再向下按笔,最后向上方提笔出锋。其中竖钩与弯钩的写法最为相似。而斜钩在提笔出锋时多了个翻笔向上的用笔方法。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评改。
五、总结。
师:以钩为主笔的字很多,想要把这些字写好,不但需要仔细观察形态,把准特点,而且还要理清用笔方法勤加练习。就像做事情一样,“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六、板书:
钩 画
竖钩 横钩
弯钩
斜钩
□ □□□
第三篇:横钩、竖钩、斜钩说课稿
横钩、竖钩、斜钩写法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实施后,对小学各年级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好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写字兴趣;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并学会钩的三种写法。
2、努力写好四个带有“横钩、竖钩、斜钩”笔画的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习书写竖弯钩。
2、在点评、互评、自评的过程中肯定自己的成绩,改进不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继续培养并使学生保持一定的写字兴趣,真正把写字当成一件乐事。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教会其欣赏美、鉴赏美。
其中教学重点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横钩、竖钩、斜钩写法要领。
难点是掌握横钩、竖钩、斜钩用笔方法,逐步做到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三、说教法、学法 在多年的写字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使用一种较为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即“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的五步一环教学法,本节课我继续使用这种教法。另外,为了让学生轻松理解“钩”中圆转的概念,并掌握其书写技巧,我还采用了课件演示法,加强形象思维,充分发挥教学的审美效应,以此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而学生则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观察感知“钩”的写法;通过反复练习写好“横钩、竖钩、斜钩”;通过例字比较,发现“钩”在不同字里的不同形态;通过各种评价促进练习,使所写的字逐渐符合范字要求,达到“形似”。练习法、观察法、比较法、评价法,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学法。
四、说教学思路
1、念写字歌,强调姿势导入新课。
良好的写字姿势是学生写好字的先决条件,对书写技能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从学生书写第一个汉字起,我们就非常注重规范书写姿势,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并在书写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2、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课件及示范写给学生演示了怎样写好钩,学生一看,顿然领悟。再辅以反复的练习,应该说,他们已能掌握这个要点。
3、练习书写,掌握方法。
写字的技能性很强,只有加强练习,才能把“想写好字”的愿望变为现实,所以,在学生掌握了“横钩、竖钩、斜钩”的书写要领后,我安排了练习的时间,以练为主,并要求学生一边练习一边念书写要领,最终达到对写字方法熟习的目标。
4、学以致用,拓展训练。掌握了“钩”的行笔要领后,我安排了一个环节,便是书写带有这个笔画的字。每个汉字各种笔画的长短粗细,每一组成部分的大小高低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一定的规矩,所以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把字的每个笔画都写好,都摆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促使学生掌握书写规律,把字写得端正、匀称,提高书写能力。
5、积极点评,总结提高。
这不是一个独立的程序,而是贯穿于每一个练习环节中。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好动,机械练习对其无兴趣可言,也不利于写字水平的提高,他们好表扬,好展示自己,所以我采取了不同方式的评价,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练字积极性,让其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整堂课教学,我始终力求做到以练为中心,处处围绕练,层层紧扣练,在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第一课 竖弯和竖弯钩
第一课:竖弯和竖弯钩
一、教学内容:P1
二、教学目标:认识竖弯和竖弯钩的形态,掌握其正确的书写方法。加深理解弯和折的形态及写法的区别。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掌握书写技能、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竖弯和竖弯钩的正确书写方法。教学难点:笔画行笔的方向及弯圆的细微变化。
四、教学准备:
本课笔画插图。田字格小黑板,彩色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复习检查:
指名学生板书“竖折“的笔画,简略讲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出示笔画插图,讲解笔画的形态和书写方法,重点强调“竖折”与“竖弯”的不同,明确折与弯的不同,真正理解“折以成方,转以成圆”这一道理。
二、为让学生加深理解这一笔画,教师可用铁丝进行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分清折与弯的不同。
三、弯的写法是本课的难点,解决这一难点请参看第2页第一课教学建议第四条。
四、分析字形,边讲边示范。
五、示例字“
四、西”两字,引导学生分析相同之处和竖弯的长短不同。
“四”字,强调字型扁,两“竖”内斜。“西”字,强调笔画间隔要匀。
出示例字“己、电、见、毛”四字,引导学生观察竖弯钩的长短变化。
“己”字,强调竖弯钩的竖段短。“电”字,强调竖弯钩出末横后不可过长。“见”字,强调竖和横折之间的间距宜窄。“毛”字,强调横向笔画要均等,斜度一致。
(四)、课堂练习:
学生习字,教师巡视指导,检查课堂教学实效。
(五)、课堂小结:1、2、3、折和弯的区别、挑钩的方向。字型的方和扁。
表扬书写优秀的学生并展示其优秀课业。
教后记:
学生在写竖弯和竖弯钩、以及在写横折时容易搞错,前者是转角处是圆的,而后者转角处是方的。在教学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把这2个地方圈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书写及掌握。
第五篇:竖钩弯钩教案
教学内容:
竖钩、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钩、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
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描仿好以竖钩、弯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挂图出示)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竖钩、弯钩
(2)、组织学生观察竖钩、弯钩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
(5)、组织学生练习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
(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
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第三课 卧钩 斜钩
教学内容:
毛笔字卧钩和斜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卧钩、斜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卧钩、斜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
卧钩、斜钩的运笔方法及比画模仿练习。
教学难点:
描仿好以卧钩、斜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放轻音乐,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
在轻松的音乐中,出示范字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找出没有学过的笔画,然后导入。
三、学习新课:
1、板书课题。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笔画的形态特点,师讲解。
3、进行指导运笔方法。
4、学生书空练习。
5、学生练习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个例字,师示范写,学生仿写。
7、评比。
四、课堂小结:
1、给“小小书法家”发小奖品。
2、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