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试题
黑龙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五岳”中的南岳指的是____ A:恒山 B:衡山 C:黄山 D:庐山
2、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是赛场上的“倒霉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决赛中,他在领先对手3环的情况下将最后一发子弹打在别人靶上,失去即将到手的奖牌。然而,他却得到美丽的捷克姑娘卡特琳娜的安慰,最后赢得了爱情。这真是应了一句俗语:如果赛场失意,那么情场得意。如果这句俗语是真的,以下哪项陈述一定是假的? A:赛场和情场皆得意 B:赛场和情场皆失意
C:只有赛场失意,才会情场得意 D:只有情场失意,才会赛场得意
3、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__ A.做笔记
B.复习方式多样化 C.设计学习空间 D.列提纲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意思精到,“揠苗助长”的故事尤为生动.广为后人传诵 B:《韩非子》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材料,形象生动,趣味浓厚.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C:我国地理学名著《山海经》,因其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渊源”。这些神话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说的萌芽.故又被称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说之祖” D:《淮南子》为杂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话传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如《女娲补天》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和理想
5、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__。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6、早在公元前6世纪,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一过程的是____ A:现实性 B:可能性 C:稳定性 D:不平衡性
7、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访问法
8、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9、教育制度化的形成是以为标志的。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成人教育
D:学校教育系统
10、理性一情绪疗法认为造成人的心理失调的原因是。A:不良事件 B:行为后果 C:他人认知 D:不合理认知
11、品德是一种____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准则
D:个体心理特征
12、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实施的()环节。A:上课
B:布置和批改作业 C:备课
D:课外辅导
13、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__.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1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是__ A.《普通教育学》 B.《论语》 C.《大教学论》 D.《学记》
15、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____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16、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7、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E:重视个别差异
18、课程结构的编制即____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趋势 D:先降后升趋势
19、(2005年4月)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20、某学生由于自己的作文好几次在班上作为范文念读,从此特别喜欢上作文课。从学习动机目标远近关系看,属于学习动机。A:主导性 B:辅助性 C:远景性 D:近景性
21、群体凝聚力的正性力量包括以下含义__。A.成员间较多的情感联系 B.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C.成员间彼此喜欢
D.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 E.调节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22、对待3岁前幼儿的“口吃”现象,()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D:应进行心理治疗
23、法国作家凡尔纳被称为“科学幻想之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科幻作品。下列作品属于他创作的是。A:《海底两万里》 B:《2001年:太空探险》 C:《隐身人》 D:《海豚岛》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足。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乌申斯基 D:维果斯基
2、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____ A:少先队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活动 D:思想品德课
3、在以下所罗列的基本原则中,哪一条原则不属于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__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儿童优先原则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5、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_。A.阶段性要求 B.一般特征 C.根本特点 D.理想要求
6、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7、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____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8、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9、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5±2组块 B:7±2组块 C:5±2 D:7±2
10、下列关于Word2003表格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将表格中两个单元格或多个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 B:可以将两个表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 C:不能将一个表格拆分成多个表格 D:可以给表格加上实线边框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了()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A:先天禀赋 B:兴趣 C:后天培养 D:环境
12、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检查
13、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__。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14、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15、”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这一条文规定出自__。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垡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6、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学校咨询活动要取得成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观参与 D.个别学生,个别问题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18、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以分解为__。A.理想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价值成分
19、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合作道德阶段 D:公正道德阶段 E:后道德阶段
20、教师资格条件包括__。A.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B.中国公民
C.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具有学习能力 E.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21、在师生沟通过程中,不能起到含蓄作用的是()A:曲表观点 B:巧避锋芒 C:暗示批评 D:美化语言
22、.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__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班杜拉
23、如果米拉是考古专家,又考察过20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则他一定是埃及人。这个断定可根据以下哪项得出? A:米拉考察过30座以上埃及金字塔
B:埃及的考古专家考察过10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
C:考古专家中只有埃及的考古专家考察过15座以上的埃及金字塔 D:中国的考古专家大多数没有考察过埃及金字塔
第二篇:黑龙江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题
黑龙江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
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爱国主义情感属于__的道德情感。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2、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A:布卢姆 B:布鲁纳 C:加涅
D:奥苏贝尔
3、国际货币体系是保证国际交易正常进行的某种世界各国____的制度安排。其主要____有二第一,提供流动性,方便商品、资产跨境交易;第二,提供调整贸易不平衡的某种机制。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遵照、目标 B:遵循、目的 C:遵从、用途 D:遵守、功能
4、进入3岁后,儿童__。A.个性萌芽 B.个性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
5、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 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6、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 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 D:“官本位”价值取向
7、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A:科学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E:激励性原则
8、可采用____来治疗失眠。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9、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一般被称为【】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校本课程 D:核心课程
10、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A:强化 B:适当淡化 C:不考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实现的。A:培养人才 B:传播思想 C:丰富知识 D:发展科技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本书中指出“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强调____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家园配合 C:因材施教 D:保教结合
13、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A:17世纪下半期 B:18世纪下半期 C:19世纪下半期 D:20世纪初
14、从活动的性质上来说,课外活动具有 A.自愿性选择 B.伸缩多面性 C.灵活性多样性 D.独立性自主性
15、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 B:1986年 C:1993年 D:1995年
E:重视个别差异
1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A:教育行动研究 B:教育典型研究 C:教育质性研究 D:教育叙事研究
18、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____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
19、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E:重视个别差异 20、”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是说明道德具有__。A.社会性 B.历史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
21、在接受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还活着,鬼子就休想跨过昆仑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上述断定不成立?①连长还在,鬼子跨过了昆仑关②连长牺牲了,但鬼子没能跨过昆仑关③连长牺牲了,鬼子跨过了昆仑关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D:①和③
22、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__。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教育
23、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__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24、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表述的是以下哪一条教学原则__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__。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26、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27、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__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28、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文雅教育 29、5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这说明其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A:单维思维 B:不可逆 C:自我中心
D:具体逻辑推理 E:重视个别差异
30、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组建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课外活动的特点是有。A:自愿性 B:灵活性 C:自主性 D:多样性 E:强迫性
2、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高水来和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被称为()A.自动技能 B.智力技能 C.熟炼技巧 D.动作技能
4、以下不是出自《论语》的名言是。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每日三省吾身
C:三人行,必有吾师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____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卢姆
6、素质教育的()原则旨在引导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常规管理,引导学校科学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逐步形成办学特色。A:导向性 B:激励性 C:实效性 D:肯定性
7、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借助的方法是()。A.测验 B.观察 C.访谈 D.实验
8、班主任崔老师想要了解本班学生所有学科的学习情况.负责安排此项工作的学校职能部门是。A:年级组 B:教务处 C:教研室 D:总务处
9、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除了强制性和普遍性以外,还有__ A.发展性 B.地域性 C.基础性 D.科学性
10、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 E:原型内化
11、下列关于作家的作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于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自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12、关于赫尔巴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现代教育学之父 B: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
C: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的作者 D: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 E: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13、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____ A:孟子 B:孔子 C:许慎 D:朱熹 E:董仲舒
14、如果教学的任务是传授新知识,一般的教学法主要有()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E:读书指导法
15、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____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16、教师是如何调控课堂气氛?
17、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对这句话理解无误的是____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18、学会写“水”这个字,有助于学习写“淼”,这种迁移称为__。A.一般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19、当Excel工作簿中既有工作表又有图表时,执行【保存文件】命令则。A:只保存工作表文件 B:只保存图形文件
C:将工作表和图表一起保存 D:分别保存工作表和图表
20、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20、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21、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__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2、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23、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当包括几个主要部分。__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态度领域 D.意志领域 E.动作技能领域
24、团队的构成要素有()A:共同愿景 B:共同目标
C:合理配置成员
D: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
25、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A: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26、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A:壮族 B:蒙古族 C:朝鲜族 D:回族
27、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
A:语言符号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系统 E:认知系统
2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9、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0、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的发展。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第三篇:黑龙江2015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考试试卷
黑龙江2015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考试试
卷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项不正确。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
2、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3、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____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4、三维迁移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贾德 B:里德 C:苛勒
D:奥斯古德
5、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__ A.能力 B.外界环境 C.任务难度 D.努力
6、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__ A.模仿性强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活泼好动
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A:自主化 B:社会化 C:教育化 D:虚构化
9、”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____(云南省)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10、计算“50×[60-(32×2-53)]=?”属于()问题。A:有结构 B:无结构 C:创造性 D:一般性
11、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12、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13、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__ A.布鲁纳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14、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__。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5、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16、”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__ A.赞科夫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7、”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__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18、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中,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是 A.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B.有利于统一教学进度与要求 C.有利于系统传授知识 D.有利于因材施教
19、在自我意识发展中,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一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阶段,属于__阶段。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完善自我
20、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A:操作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整合阶段 D:操作熟练阶段
21、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__ A.比较信息过程 B.整合信息过程 C.组织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
22、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____ A:教育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2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全面实现教育目的。A.关心学生的学习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24、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A:奥苏伯尔 B:霍兰德 C:卡特尔 D:斯普兰格 E:重视个别差异
25、我国哪一部法律对未成年学生应尽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____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宪法》
26、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__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27、观察法的记录方式包括()A:项目检核表 B:双向表 C:评定量表 D:轶事记录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地图的方向判别的方法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绘制在丝织品上的彩色地图.是我国最早的地图
C: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相对高度
D:地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9、可采用__来治疗失眠。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30、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
A.16周岁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的未成年人 C.18周岁的未成年人 D.15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2、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3、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____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4、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____(哈尔滨市)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5、奥苏贝尔认为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包括()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概括性原则
D:先行组织者策略 E:并列结合学习策略
6、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称为__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7、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A:算法式 B:启发式 C:综合式 D:概括式
8、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既有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标
9、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班主任的要求 B:共同的活动
C:学校的竞赛活动 D:共同的奋斗目标
10、”跳一跳,摘个桃”是因为学生存在。A:关键期 B:高峰期
C:最近发展区 D:平衡期
11、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是()A:廉洁从教 B:热爱学生 C:锐意创新 D:依法执教
12、以下哪项不属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义务? A: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B: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C:向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公开学业成绩
D: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13、心理学上“水下击靶”的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4、”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____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互补的
15、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__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16、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17、一位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这位师处于__ A.关注情景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自身阶段
18、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A:专业化 B:非规范化 C:规范化 D:非专业化
19、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____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20、下列各项表述,____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 B:看见中年女性就叫“阿姨”
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 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
20、下列各项表述,____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 B:看见中年女性就叫“阿姨”
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 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
21、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A:9月1日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2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____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A:感知动作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23、我们要办“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反映了素质教育是一种()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24、关于智力发展基本过程,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加以论述的是____ A:期腾伯格 B:桑代克 C:维果茨基 D:皮亚杰
25、下列不属于观察评价技术的是。A:行为检查单 B:逸事记录 C:成长记录袋 D:等级评价量表
26、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A:孔子 B:墨翟 C:董仲舒 D:朱熹
27、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28、在儿童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做手工泥娃娃是属于()的教学活动方法。A:游戏法 B:操作法 C:直观法 D:发现法
29、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30、以下人格特质包含在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中的有__。A.开放性 B.情绪稳定性 C.自律性 D.幻想性 E.随和性
第四篇:2017年西藏《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试题
2017年西藏《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__。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力 D.分化概念
2、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__ A.人格 B.性格 C.自我 D.品德
3、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评价是__ A.观察 B.案卷分析 C.行为检查单 D.轶事记录
4、由于()的作用,有时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A:动机 B:需要 C:情绪 D:记忆
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学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6、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____两种。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7、我国社区教育主要类型是__。A.以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B.以政府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C.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D.以社区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E.以家庭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8、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__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9、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
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 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
10、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做“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11、出现喃喃语声的阶段在____ A:0~2个月 B:3~4个月 C:4~8个月 D:9~12个月
12、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____ A: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 B:儿童中心论
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
13、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____ A:外在动机 B:内在动机 C:有意识动机 D:生理性动机
14、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__。
A.配置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5、中国科举制度创始于()A:秦 B:汉 C:隋 D:唐
16、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A:儿童学会用筷子吃饭 B:喝酒后开快车 C:每天浏览报纸
D:转学来的新生开始不愿与同学交流,时间长了与同学的关系就融洽了
17、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帮助。A:一对一 B:一对少 C:一对多 D:少对多
18、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____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正性偏差 D:刻板效应
19、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不训斥、不指责。A.意见 B.人格 C.地位 D.要求
20、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__。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环境
21、()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A:以人为本 B:发展素质 C:提高能力
D:实现自我价值
2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____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3、强涮学科本位的课程是__。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24、个体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初一年级 B.初三年级 C.初二年级 D.高一年级
2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26、某学校由于没有按照规定对学校的体育器材进行安全性检测导致某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伤,对其直接负责人的处分应是__ A.行政处分 B.刑事处罚 C.行政强制 D.行政处罚
2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指教师工作具有 A:长期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2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__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29、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是__。A.自尊感和理智感 B.分离感和同一感 C.自主感和独立感 D.个体感和集体感
30、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开始实行。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7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3年7月1日
2、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以分解为__。A.理想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价值成分
3、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__。A.第一印象 B.共鸣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移情效应
4、教育政策的特点具有__。A.政治性 B.可行性 C.原则性 D.权威性 E.战略性
5、托儿所、幼儿园的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A:儿童卫生培训 B:儿童心理培训 C:儿童营养培训 D:儿童保健培训
6、Neither Mary nor her brother____ good at singing. A:is B:are C:is not D:are not
7、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____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
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
8、崔老师在教《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济南雪前、雪后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法是。A:情景教学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现场教学法
9、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__ 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 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D.有利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
10、政治有()几种表现形态。A.管理 B.制度 C.活动 D.观念 E.组织
1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E:暂时隔离法
12、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林”字,这是____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垂直迁移
13、关于我国幼儿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基础教育 B:属于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
D:属于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15、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A:效果律 B:运动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16、正常幼儿每日总热量的需求为每千克体重千焦耳,而且各种供能营养之间应保持平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重量处于合理比值十分重要。A:230 B:380 C:560 D:420
1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__。A.独创性 B.发散性 C.灵活性 D.突发性 E.活跃性
18、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____ A:分类 B:推理 C:抽象 D:判断
19、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__方面。A.特性与共性
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C.能力与人格 D.生理与社会
20、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____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20、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____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21、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是指____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贝尔 D:贾德
22、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__。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23、温故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24、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作为奖励替代物来使用,这属于()A:行为塑造法 B:代币奖励法 C:系统脱敏法 D:情绪辅导法
25、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商品性、生产性、发展性以及()A:科学性 B:民主性
C:科学性、民主性 D:现代性
26、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借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这体现了教师劳动价值的。A:滞后性 B:长期性 C:隐蔽性 D:复杂性
27、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途径是()A:教学反思
B:形成教师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 C:观摩学习D:师徒合作
28、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努力属于()A:稳定性因素 B:不稳定因素 C:内在因素 D:外在因素 E:可控因素
29、用以概括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两个词是()。A.“培养”和“推动” B.“制约”和“促进” C.“影响”和“干预” D.“共性”和“个性” 30、体育课上,小刚和小明因为好奇将老师拿来的扩音器弄坏了,李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了扩音器的原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以后才进行处理。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第五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信息、情绪和生理状态。其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为人师表方面作出了哪些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为人师表的规定: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关爱学生方面作出了哪些要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3.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1)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3)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5.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4)要组织学生听讲。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从无意注意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是小学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
(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4)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小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
材料分析题
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女儿多么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几名,而且,在书画、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紧张。由于小雪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也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吧。”她就是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小公主”。她很傲,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弄虚作假。
问题: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该心理现象。(10分)(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典型的小学生的自我中心现象,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生的正常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在家庭中处在中心的地位.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
(2)要矫正小学生的自我中心心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①帮助小学生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及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
②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寻求家长的合作,使小学生摆脱形成自我中心的环境。
③在家庭中逐步改变小学生的自我中心,采用行为转变方法,如厌恶法、代币法等。
④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其交往能力。
⑤指导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使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调整自己,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
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认识集体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在集体中与同伴和睦相处。
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具体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良好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4)资源利用策略。具体包括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三年级的周老师是位新老师,他认认真真地设计教学环节,严格按照设计的环节进行授课,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实施与设计环节有些不同,一旦出现意外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于是,周老师认为教学设计根本没有必要,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发挥.还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创新。
问题:
(1)课程设计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10分)(2)请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出对策。(10分)(1)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课程设计环节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新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的内容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②新教师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计划。
③新教师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
(2)材料中的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或者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去旁听其他优秀老师的课来进行学习。
②开展微格教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微格教学的方法寻找自身的问题,得以改正。
③进行专门训练。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在职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④反思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写反思日记、写教学案例等方式,总结经验,提升自己
(1)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材料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8分)(1)通过本材料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发展。
①知识与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乘法的过程,掌握乘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符号。
②数学思考: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乘法信息做出解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运用乘法进行思考。
③问题解决: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简单的乘法计算以往使用加法的内容。
④情感态度:了解可以用乘法计算某些加法运算,增强学生思维中运用乘法进行运算的意识。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订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流体智力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言语、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在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24.材料:
语文课堂上有蝴蝶飞进来,学生乱作一团,有的同学索性离开自己的座位.你追我赶地去扑蝴蝶„„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一班的陈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扑蝴蝶的经过写一篇作文。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杨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则是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未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杨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问题:
(1)本案例中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10分)(2)谈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这一状况你会怎样处理?(10分)【参考答案】
(1)陈老师展现了自己的教学机智,突破预定计划,“创造性地教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因势利导,尊重了学生的兴趣、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传统的“教师中心”的理念,把知识、学科放在中心地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教学过程应该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而且应该“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要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材料中的陈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抓住学生被“蝴蝶”深深吸引这一现象.以此作为活的教学材料。
其次,时刻谨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遇到偶发事件,应当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因势利导,把事件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既要有预设性,也要重视课程的生成性,更多地关注学生而非学科.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5.材料:
林老师为了上好《自然与科学》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植物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植物标本,因为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然后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做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
问题:
(1)材料中的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10分)(2)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0分)(1)林老师的直观教学手段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直观教具的选用不恰当。首先是教具的呈现时间不当。林老师在上课之前将教具摆好后,就引起了学生的围观,容易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分心;其次,直观教具用的时间太长,整堂课都在翻PPT,没有从教学的需要来加以选用。
第二。直观教具的设置缺乏科学性。首先是标本太小.导致学生无法看清,直观效果难以显现;其次,PPT上的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没有遵循差异律,不能将对象与背景进行有效的区分,学生看不清。
第三,直观手段的运用缺乏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林老师上课的时候不断地翻着PPT,但是却没有配合讲解,使学生只看了热闹,没有学会新知识。
(2)在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第二,直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遇到困难的时候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
第三,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教师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反应的问题及时调整直观与讲解的比例。
第四,要在直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起着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简述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策略(1)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2)激发间接兴趣。(3)组织有关活动。(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1)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绩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2)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研究性的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3)观察法
观察法是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观察法适用于评价那些在教学中不易被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等)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作等)。
(4)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传统的评定教学工作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设计问卷、测试题、量表等对被评价者在正常状态下进行测试,以获得评价的资料,并做出判断。
(5)测验法
测验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行为样本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测验法最常用于评价学生认知目标的达标程度,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评价收集间接资料。
模块一 教育基础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文化对教育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和变革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1.教育传递文化(继承功能)2.教育传播文化(传递功能)3.教育选择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更新文化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功能 1.教育目的的定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知觉集中倾向、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思维的具体性、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
特点:推理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月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 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到一定的程度不再遗忘了。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迁移 3.原型启发 4.定势 5.功能固着 6.情绪和动机
7.个体的智力水平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1.有意想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逐渐趋于现实性 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1.丰富小学生的想象 2.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意志的培养 1.小学生自觉性的培养 2.小学生果断性的培养 3.小学生坚韧性的培养 4.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兴趣的品质:倾向性、广阔性、稳定性、效能性 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1.加强目的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 2.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3.充分运用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4.利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5.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1.城乡差异明显,农村课改进程存在一定的难度 2.课程资源缺乏,经费投入不足 3.校本教研不够深入,教师缺少专业支持 4.部分课堂教学存在单纯追求形式的现象
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推进策略 1.坚定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信心
2.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实施经验,科学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 3.关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平衡 4.对课程改革方案进行恰当的调整 5.加强行政管理与政策导向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
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并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过程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和解释,以形成对教育现象的认识的方法。2.教育调查法
调查法是运用问卷、访谈等科学方式,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从而对事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客观描述和预测的一中研究方法 3.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为解决特定的教育问题,依据一定的理论创设解决问题的手段,并有计划地实施创设的手段,一定时间后,就实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验证解决问题的手段的可行性。4.教育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法是指教育实际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的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对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5.教育叙事研究法
是指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老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者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比较 1.课前计划:新手型教师依赖课程目标,不会随课堂情境的变化修改计划。专家型教师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预见性。2.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新手型教师规则较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专家型教师规则明确,能坚持执行。
吸引学生注意力:新手型教师缺乏相应方法。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教材的呈现:新手型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专家型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多用导入式方法,并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运用:新手型教师缺乏或不会运用教学策略。专家型教师教学策略丰富,并能灵活运用。
课堂练习:新手型教师把课堂练习当做必经的步骤。专家型教师把练习看做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
家庭作业的检查:新手型教师缺乏行营的检查规范。专家型教师规范化、自动化、效率高。
3.课后教学评价:新手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专家型教师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3.教学决策训练,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将要教授的班级状况的基础上,新手型教师在指导者的指导下观看其他教师对此班级的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从中找到自己教学的最佳行为的过程。
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
班级管理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的群体阶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班级管理的功能: 1.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 2.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 3.班级管理的教育性功能 如何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
3.培养学生组织集体和管理集体的能力和技能 4.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扮演好不同的成员角色,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2.全面性原则(面向群体,从整体出发)3.自主性原则(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
4.教管结合原则(班级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目标管理法 3.榜样师范法 4.情境感染法 5.规范制约法 6.舆论影响法 7.心理疏导法 8.行为训练法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集体教育原则 4.民主公正原则 5.严慈相济原则 6.以身作则原则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激励法 3.榜样示范法 4.角色模拟法 5.暗示法 6.契约法
有效组织班队活动的方法: 1.内容上选择上突出针对性 2.形式选择上突出趣味性 3.活动目的上突出教育性 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活动 2.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开展活动 3.与教学有机结合开展活动 4.与纪念日、节日相结合安排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自主性
模块四 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1)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2)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互促进的原则(3)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原则
(4)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自学法,也称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2.讲读法
3.谈话法,即问答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使之有所收获的一种教学方法 4.背诵法 5.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相商量,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多向的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基本教法。讨论法多用于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6.练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和实际操作,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
1.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具体和抽象想结合的原则 4.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 5.理解和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6.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合理把握综合和实践的实施 7.教学中应当注意几个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模块五 教学设计与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规划的过程。
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小学教案的设计:
第一、设计教学目标(认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进行学习任务分析(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的主要障碍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等)
第三、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第四、设计教学评价 第五、编写教案
模块六 教学实施
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1)创设悬念情境(2)创设信息情境(3)创设生活情境(4)创设求异情境 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
(1)帮助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识好奇心(3)采取新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4.简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班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解决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一)以语言 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讲述、讲解要以实物、事实与事例做基础;讲授的内容要条理清楚,写成纲要;要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概念、原理和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技能
第二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比如重点的内容精讲,难点内容细讲,破题内容先讲,结论内容后讲,次要内容粗讲,易懂内容不讲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适度、抑扬顿挫;加强手势语,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和理解力
(2)谈话法(讨论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引起、激发学生的思考,要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要注意启发学生,切忌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就立刻换优秀学生回答,伤害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分析和思考,研究问题或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获取新知识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法(四)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 小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要求: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结合 ;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的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它们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的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要求: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是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7)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 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第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第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构)第一、引发学习动机(心理准备)第二、领会学习第三、巩固知识 第四、运用知识 第五、检查知识
模块七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鉴定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等
小学教学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基准分类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是把评价对象和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自身评价。
(2)按评价功能分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按评价表达分类(是否采用数学方法)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按评价的主客体不同分类
他人评价、自我评价
(5)按评价的范围不同分类
单项评价、综合评价 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学生发展评价、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价
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反思、对学生主
体性的反思、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模块二学生指导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环境,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环境的影响能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3.教育,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4.个体主观能动性,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只有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不断扩充社会经验,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情感、自我意识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变化、学习习惯有待形成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使用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使用儿童发展的互补性,注意长善救失。4.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逐步发展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2.想象中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部平衡 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4.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这些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2.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3.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不不可改变的,而把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阶段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和阶段四: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阶段六: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2.品德发展是在个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3.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的发展过程
小学生德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品质教育 小学德育的意义
1.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特殊意义 2.小学德育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导向意义
3.小学德育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小学德育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指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是使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同时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判断善恶的能力
三是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方向性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和自我教育中,既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2.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来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二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增加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四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任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特别的温暖和关怀,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粗暴训斥、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
二是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合理、明确、适度、有序且有恒的要求,并坚持不懈的贯彻到底。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二是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工作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三是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各年级各阶段的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小学生的思想特点。
二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繁殖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三是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的效果。6.长善救失原则
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二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三是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7.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德育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情感陶冶发(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法 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少先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