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3 00: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第一篇: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试题及参考答案

发布者:聘教网 2010-03-10 http://www.xiexiebang.com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 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 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6、什么是美术语言?

答: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7、什么是文化情境?

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以及特征。

8、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⑴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⑵ 依据学生的特征。⑶ 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⑷ 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

9、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大体来说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设计的基础。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也是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程序的直接依据。另外,教学目标还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最后,目标本身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

10、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

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

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第三部分 辨别题

1、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点:片面。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2、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要点:正确。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3.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参考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4.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参考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第四部分 观点论述

1.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要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2、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要点: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① 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② 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何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③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纪律,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

①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②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③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④ 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了美术的文化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

要点:新课程我们强调了美术文化的学习,但不可以忽视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为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美术文化学习的一个部分,美术文化的学习不能脱离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基本的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学会欣赏、评述和美术文化的学习,才能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4新课程主张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能均衡实现吗?

要点:不是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学中来实现的。三维目标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思想。三维目标只是它的体现。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

1. 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参考要点:

水、色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是水彩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

容易出现的问题:

用笔习惯来回涂、西画用小笔描等。

用水滥没有形,或用水少没有滋润的感觉。

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

解决办法:

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小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

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

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

2、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评析(参考):

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创造潜能,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这一节《会过东的玩具》美术课最成功的一点,是这位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始终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各自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一开始,老师就紧紧围绕着“滚“字来启发学生。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学的原理不了解。因此,老师通过用可乐瓶、纸杯、盘子当场滚动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形的物体能够滚动,但是如果失去平衡,就难以滚动起来的道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的欲望。接着,老师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开动脑筋,设计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滚动玩具。由于,学生的材料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所带来的,而不是老师统一发给的材料,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拓宽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学生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后,老师又要求一些同学来谈谈自己玩具的特点,并展示一下,以此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对于学生中那些有独创性和富有个性的作品,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老师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精心地保护,给他们以成功的鼓励。因此,从整个班级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来看,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互不相同,真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最后,老师又拿出一个他自己做的玩具,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并要求学生们留着课后去探索、研究。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并通过美术可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本次国家课改所提倡的。

3案例: 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

参考要点: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把课改理念提到了时代发展高度,这是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它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这种目中有人的教育观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

这节课,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训导者、尊贵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合作者、服务者,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学们一道寻找真理。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会滚的玩具》 上课时,只见同学们的座位前放着上节课老师要求带的各种塑料瓶、铁罐、圆球以及各种五颜六色的彩纸、颜色等材料,还放着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工具。讲台前,老师放着一块很大的呈斜坡状的板。

老师检查了同学们的材料后,就开始上课了。他先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放在讲台前的斜板上,瓶子立刻从板上滚了下来。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

“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当可乐瓶放在平面的桌上,瓶子就不会滚动,而当可乐瓶放在斜面的板上,就会滚动起来。”

随后,老师又拿了一只纸杯,放在了斜板上,可纸杯只是动了一下,却滚动不起来。老师问同学们:“可乐瓶能滚动,而纸杯为什么滚动不起来呢?”

同学们有的说:“由于纸杯一边大一边小,所以滚动不起来。”也有的同学说:“是由于失去平衡,所以滚动不起来了。”

接着,老师又拿出一只盘子,问同学们会不会滚动。

同学们都认为会滚动。于是,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可试了几次,都失败了。老师又问同学:“盘子为什么在滚动时容易倒下?”

一女同学抢先说:“由于盘子边的面积太小,所以滚动容易倒下。”

老师随即把两个盘子粘在一纸筒的两头,进行了组合,并在斜板上试着滚动一下,这次成功了。

老师总结道:“圆形的物体能够滚动,但是如果失去了平衡,就难以滚动起来。今天我们大家在做会滚动的玩具时,可千万要注意使玩具保持平衡呀!”

老师告诉同学,今天我们做会滚的玩具,可以先进行组合,然后再进行装饰。装饰的方法可以是剪贴,也可以是绘画。并要求同学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滚动玩具。

3.请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案例: 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位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跟着学生走”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有一天,我请同学把高高的讲台搬走,换上了课桌,再搬来了张椅子坐下来,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我请同学把课本翻到《外国现代绘画》部分,那是一个新的内容,我的要求是:学生先看几分钟书,再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五分钟后,一位同学勇敢的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实在看不懂凡.高的作品。”我预先准备了一段录像《凡.高的追求》,录像放完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凡高讲艺术家总是用作品来说话,那么凡高用作品对我们讲了些什么?”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从画中看到了凡高是热爱生活的,他是用生命在作画。”接着,有同学提出不理解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简单的讲述了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向学生推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有同学不理解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我就放爵士乐《“枫叶”拉格泰姆》给学生听,再请同学来讲讲自己的感受。我的课已不在有完整的教案了,最多的是一些粗略的构想。我开始抱着一大堆资料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解答,先是讨论,再请同学来解答。事实上,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时能解决的,学生感到了群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我在资料的收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象着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而对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方法上,怎样过渡考虑得少了。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的手中,随着有质量问题的提出,学生有见解的阐述,使得课堂向广度及深度发展。这里的教学似乎已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只有问题的探究、知识的相互融通和思维的无限扩展……这样,每一堂课都变得无法预料,却充满着新奇。于是,每一次下课我和学生都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当有些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时,我们就一起把目光投向课外,投向未来。我们的课变得活泼了,笑声多了,掌声多了,老师“独唱”少了,师生“合唱”多了。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电教设备、教科书,甚至老师都成了学生的一种资源。

第二篇: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专题一: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解读

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目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2)理解语文素养的基本点。

2、内容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学习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4、教师理念:正确把握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评价理念: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的评价观念。

6、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

二、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三、什么是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倡导的新学习方式有哪些?

对于什么是学习方式,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从这一定义中看出,学习方式主要是一种行为和认知取向,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生对具体策略和方法作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和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专题二: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一、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二、汉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作用?

汉字是汉语言文化的基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缩影。汉字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成为汉语文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应立足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探讨适合中国人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教学方式方法。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这种表意性体现了汉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它使每一个汉字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信息。因此,汉字教学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识字写字的机械训练中,还应该通过识字与写字教学,进行传统思维方式教育、文化教育、审美教育,使学习汉字的过程成为自主的文化积累、审美体验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这些在《标准》中的“识字写字”课程目标中有充分的体现。

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识字能认识客观事物;(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起点。

三、《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四、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五、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六、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专题

三、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一、“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答:相同点:都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不同点:分解式目标按照三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三个维度叙写非常清晰明确。交融式教学目标不会出现有关三维的明显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三维目标交融在一起。

二、你觉得课堂教学有哪些策略?

(略)

三、什么是“课堂即时评价”?教师是如何运用课堂评价策略以激励学生的?

答:课堂即时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质性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这种评价主要针对在学生互动为主的多元(师生、生生)状态下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同学、学生本人;评价结论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激励性评语、体态动作、实物、象征性物品;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

(略)

四、怎样做才能使各种学习方式更加有效?请选择一种学习方式具体阐述。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 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它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是有效的。

第三篇: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有绘画、、雕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姿态平等、、、。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有焦、浓、、、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

”、“

”、“

”和“

”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 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2、什么是素描?

3、什么是案例?

4、什么是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6、什么是美术语言?

7、什么是文化情境?

8、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9、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10、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第三部分 辨别题

请辨别正确、错误或片面,并陈述理由。

1、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3.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4.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第四部分 观点论述

1.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2、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3.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了美术的文化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

4、新课程主张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能均衡实现吗?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

1、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2、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会滚的玩具》

上课时,只见同学们的座位前放着上节课老师要求带的各种塑料瓶、铁罐、圆球以及各种五颜六色的彩纸、颜色等材料,还放着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工具。讲台前,老师放着一块很大的呈斜坡状的板。

老师检查了同学们的材料后,就开始上课了。他先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放在讲台前的斜板上,瓶子立刻从板上滚了下来。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

“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当可乐瓶放在平面的桌上,瓶子就不会滚动,而当可乐瓶放在斜面的板上,就会滚动起来。”

随后,老师又拿了一只纸杯,放在了斜板上,可纸杯只是动了一下,却滚动不起来。老师问同学们:“可乐瓶能滚动,而纸杯为什么滚动不起来呢?”

同学们有的说:“由于纸杯一边大一边小,所以滚动不起来。”也有的同学说:“是由于失去平衡,所以滚动不起来了。”

接着,老师又拿出一只盘子,问同学们会不会滚动。

同学们都认为会滚动。于是,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可试了几次,都失败了。老师又问同学:“盘子为什么在滚动时容易倒下?”

一女同学抢先说:“由于盘子边的面积太小,所以滚动容易倒下。”

老师随即把两个盘子粘在一纸筒的两头,进行了组合,并在斜板上试着滚动一下,这次成功了。

老师总结道:“圆形的物体能够滚动,但是如果失去了平衡,就难以滚动起来。今天我们大家在做会滚动的玩具时,可千万要注意使玩具保持平衡呀!”

老师告诉同学,今天我们做会滚的玩具,可以先进行组合,然后再进行装饰。装饰的方法可以是剪贴,也可以是绘画。并要求同学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滚动玩具。

3.请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案例:

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位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我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跟着学生走”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有一天,我请同学把高高的讲台搬走,换上了课桌,再搬来了张椅子坐下来,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

我请同学把课本翻到《外国现代绘画》部分,那是一个新的内容,我的要求是:学生先看几分钟书,再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五分钟后,一位同学勇敢的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实在看不懂凡.高的作品。”我预先准备了一段录像《凡.高的追求》,录像放完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凡高讲艺术家总是用作品来说话,那么凡高用作品对我们讲了些什么?”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从画中看到了凡高是热爱生活的,他是用生命在作画。”接着,有同学提出不理解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简单的讲述了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向学生推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有同学不理解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我就放爵士乐《“枫叶”拉格泰姆》给学生听,再请同学来讲讲自己的感受。

我的课已不在有完整的教案了,最多的是一些粗略的构想。我开始抱着一大堆资料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解答,先是讨论,再请同学来解答。事实上,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时能解决的,学生感到了群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我在资料的收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象着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而对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方法上,怎样过渡考虑得少了。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的手中,随着有质量问题的提出,学生有见解的阐述,使得课堂向广度及深度发展。这里的教学似乎已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只有问题的探究、知识的相互融通和思维的无限扩展……这样,每一堂课都变得无法预料,却充满着新奇。于是,每一次下课我和学生都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当有些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时,我们就一起把目光投向课外,投向未来。我们的课变得活泼了,笑声多了,掌声多了,老师“独唱”少了,师生“合唱”多了。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电教设备、教科书,甚至老师都成了学生的一种资源。问题:

1、在新的教育情境中,美术教师需要改变什么?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共同的方向吗?

第四篇: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答案

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题

1.“教学行为取向”的含义是()

(A)原有的教学行为(B)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行为(C)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D)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 答:(D)

2.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含义,下面错误的一项是()(A)数学来自于学生的生活(B)日常生活中有数学问题

(C)人类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D)数学研究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答:(A)

3.关于“理念”,下面错误的一项是()(A)理念是理想和信念(B)理念就是理论

(C)理念表达人对事物的看法(D)理念对人的行为有支配作用 答:(B)

4.下列哪一条要求,不属于“了解·感受”层次()

(A)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B)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C)会推导数学公式

(D)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答:(C)

5.教学设计文本的主体是()

(A)教学方案(B)教育理论(C)经验反思(D)怎样解题 答:(A)

6.关于“认知”,下列错误的一项是()(A)认知就是认识(B)认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历程

(C)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都是认知的具体过程(D)人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是与生俱来的 答:(D)

7.情感是一种()

(A)心理现象(B)生理现象(C)行为现象(D)自然现象 答:(A)

8.下列数学方法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生没有明确要求的是()(A)换元法(B)配方法(C)十字相乘法(D)待定系数法 答:(C)

9.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时,切实可行的做法是()(A)每节课都要分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B)以知识目标为主,设计过程目标,将能力、情感包容于其中(C)只要知识目标,其他目标都是虚的(D)只要能力目标,有了能力就什么都有了 答:(B)

10.数学中“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是指()

(A)列方程、解方程的知识(B)求函数性质、画函数图象的过程(C)解决有关方程与函数的问题(D)用方程与函数的知识来看待问题 答:(D)

11.微格教学是指()

(A)小班化教学(B)录像回放教学(C)日常教学(D)讲讲停停的教学 答:(B)

12.下列教学技能对教师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对数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一项是()

(A)语言技能(B)板书技能(C)组织技能(D)电脑技能 答:(A)

二、简答题

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答案: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14.义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答案: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15.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

的机会. 答案: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16.促使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

答案:“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

17.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答: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8.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答: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19.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

答: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 20.“学习与发展”的理论认为,是教育实践与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答: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21.数学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 答:对学生了解的经验总结

22.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

;另一种是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答: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23.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是:①

;②

;③

;④

;⑤

答:①教育性原则;②科学性与学科性原则;③适应性原则;④启发性原则;⑤规范性原则.

24.侧重于讲解内容的讲解技能的类型有:、、. 答:解释式、描述式、论述式.

25.变化技能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答:教态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26.认知对情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第二,. 答:认知是引起情感产生的一个主导性因素,认知发展是促进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7.《学记》中说: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顺)”.所指的意思是:

. 答:如果不循序渐进,就破坏了顺序,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困难. 28.初中学生获得概念的一般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答:归纳各种样例形成概念,根据事物间的各种关系掌握概念.

三、辨别题(每小题8分,10选2)

29.初中数学新课程(课标课程)与“旧课程”(原来的课程)相比,在“知识教学”方面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

答案:在纯数学知识方面,就局部来说,有些加强了、有些弱化了;就整体来说,弱化的多、加强的少.在活动知识、经验知识方面,新课程比“旧课程”有明显的提高.

30.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答案:教学设计的主体是一份教案,案例分析的主体是一个事件;教学设计仅仅是一个预设的方案,可以没有发生过,但案例所陈述的故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

31.“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并让那些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去帮助那些未完成任务的学生”.这种教学行为是不是合作学习?

答:基本上不能算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合作.只是那些受到帮助的学生,其任务是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完成的(排除了同伴代替他完成的可能).

32.某教师上公开课,用多媒体把“练一练”、“想一想”等的字体做成闪闪发光,想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样的做法恰当吗?

答:不尽恰当.动态的物体比静态的物体更吸引人,这一点没错.但“练一练”、“想一想”等标题本身没有教学意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几个字上来,反而干扰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

33.课本习题、教辅作业等练习设计,题目的难度一般都有一定的梯度,后面的题往往有较高的难度.教师经常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做完习题”的习惯.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恰当吗?

答:并不一定恰当.如果教师认为这些习题是学生可以做、也是必须做的基础题,那么就有必要让学生努力做完.一般情况下,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余地,这符合“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34.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做题目就是新课程中提倡的“过程”学习,你觉得呢? 答:新课程提倡的“过程”不仅是指解题过程,还包括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活动的实施过程,情感的体验过程等.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提出的,泛指“教学过程”.加强过程,意在追求过程中的教学价值,防止“死记硬背”的过度所造成的教学缺失.

35.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有何区别?

答:所谓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对,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两种都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应该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同时,还要努力实现这两种方式的有意义性.

36.在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目标、已知条件常常很清楚,障碍也较容易发现,最困难的是采用什么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心理学上提供了两种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期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规则系统途径.二是启发式途径.请谈谈它们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运用.

答:规则系统途径是指在探索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首先将过去熟悉的各种方案、办法等进行尝试,不断纠正其中的错误,直到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启发式途径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深入的思考之后,凭直觉采用一个或几个有限的步骤去逼近目标.以上两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相互作用的.一般来讲,常是先用启发式途径,看看能否迅速解决问题.若不行,再去不断地尝试错误,再受启发、尝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37.数学专业和教学专业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试谈谈你的认识. 答:数学教师要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数学教师还要有扎实的初等数学功底,通晓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及其思想方法,了解数学领域学术发展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应具有基础化、理论化、系统化、现代化的特点.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38.在观摩新课程公开课的过程中,常常能听到“我们平时的课是不可能都这么上的”这样一句评价.确实,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为了倡导一些新的教学行为,许多公开课是为突出某种教学行为而精心设计的.试谈谈你对公开课上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为了倡导一些新的教学行为,公开课能起到示范作用.这种示范是为了让更多的教师理解新课程、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有必要的.当大多数教师已能熟练使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时,我们的公开课应更多地考虑课堂整体的优化,让教学行为为教学目标服务.

四、观点论述(每小题8分,6选2)

39.“数学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你认为初中数学教育的最突出的价值是什么?

答案:从所给的四个方面的某一个来阐述都是正确的.

譬如:初中数学教育的最突出的价值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一,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第二,数学是理性精神和理性思维的代表;第三,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数学思维的教学.

40.从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看,什么情况下需要实施“合作学习”? 答:有下列三种情况需要实施“合作学习”:(1)如果学习内容较难,大多数学生仅靠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那么就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以众人的智慧实现难点的突破.(2)如果某项学习活动量大,全部由学生个体来完成需要化大量的时间,那么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后,为了共享学习的成果,可以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41.如何处理操作几何、说理几何与逻辑几何之间的关系?

答:第一阶段是通过直观操作进行说理和简单推理(即操作几何);第二阶段是在直观操作的推理中渗透逻辑推理(即说理几何);第三阶段严格的推理论证(即论证几何).推理是分不同阶段的,逻辑推理是推理的一种,形式化的逻辑论证是在学生已有的操作几何、说理几何非形式化证明的基础上,有时在某个学段中两种几何并存.

42.你对“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1)组织者的含义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2)引导者的含义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3)合作者的含义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与鼓舞,得到知道和建议.

43.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答:主要是要在教学中,包括在教学目标、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把认知与情感统一起来.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中的情感方面忽略掉了.其结果,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教学的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尤其是情感培养、情感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如人意.因此,对情感方面的重视,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重要措施.

44.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较以前更注重发现式学习.于是,有的老师以为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会产生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足,因而就完全抛弃教师作为一个教学主导者的角色.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答:因为有了教师才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变得更经济、更有效率.把一些活动安排得比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更有教育意义,这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所以,无论何时,教师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专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把知识教给学生.正是由于这个事实他才是个教师.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6选2)

45.从价值取向、评价方式和实际效果来分析下面的案例:

曾几何时,当有学生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而引得满堂哄笑时,仍只见教师坚定地说“很好,请坐下!”.问其为什么,教师回答“新课程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充分肯定和鼓励”. 答题要点:

(1)从评价的价值取向来看,教师的本意是表扬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2)从评价方式来看,教师的用语过于简单,产生了误会.

(3)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只用了“一元评价”,而且丢舍了最主要的评价指标(问题的内容).

46.有一节“100万有多大”的数学课,教师设计了许多“100万”的实例.其中有一个是“100万颗米粒”让学生感到体积“很大”,另有一个是“100万个细胞”让学生感到体积“很小”.课堂小结时,有学生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100万”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教师肯定了该学生的回答,并表扬了这种辩证的观点.试分析该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100万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核心是什么? 答题要点:

该教师的做法不正确,他混淆了“数大”与“量大”的概念.“100万有多大”这节课的教学核心是:感受大数.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1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

47.为引出单项式概念,教师在复习了代数式的概念后,要求学生讨论黑板上的三个代数式7m,-a,x2的共同点,希望学生能回答出“都具有数与字母的积或字母与字母的积的特点”.

生1:都是未知数.

师:这里不叫未知数,叫字母. 生2:都是两个字母的相乘,或数与字母想乘.

师:对.还有呢?

生3:都有很多字母.

师:……(摇摇头)

生4:都是整式.

生5:字母取任意一个数都可以. 生6:它们算起来比较简便. ……

学生的回答是非常踊跃的,思维是开放的,但对教师想得出的结论就是“启而不发”.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应怎样改进? 答题要点:

(1)要有意义的探索内容.

(2)探究性数学问题要有合理探究目标.

48.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推论教学完毕后,老师给出下面一道巩固性练习. 已知:如图所示,P是△ABC内一点. 求证:∠BPC>∠BAC 然而,两种不同的启发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启发一:

(1)我们能不能通过连辅助线AP来证呢?(2)我们能否用今天学过的定理或推理来证呢? 启发二:

(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要证明的两个角不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或外角,能否“化生为熟”呢?

(2)ABPC是一个四边形(即化归对象),如何实现化归目标(三角形——化生为熟)呢?关键是寻找化归方法,请同学们自己探索一下化归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对这两种启发,你认为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吗?哪个是在引导学生探究? 答题要点:

(1)这两种启示有本质的区别,第二种是在引导学生探究;(2)探究要有意义的探索内容;

(3)探究性数学问题要有合理探究目标;(4)探究性问题要蕴涵着普遍性的规律..49.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会相交吗?

生:老师,书上例2中,y=的图象会相交吗? 师: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后面的图象是前面图象往上平移2个单位,怎么可能相交呢?怎么看书的!

你认为学生问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哪一方面不清楚?教师的回答是否妥当? 答题要点:

(1)学生可能对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与解析式之间的关系缺乏理解;(2)教师的回答不够妥当;(3)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4)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 50.教学片段:教师在黑板上写下: 计算下列各题

1.(1+x)(1-x)2.(2a+3)(2a-3)3.(100-1)(100+1)4.(x-6)(x+3)师:现在我和大家一起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在讲台上做,学生独立做题,约1分钟后,老师告诉大家他已做完,学生发出惊叹声.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室时静悄悄地,学生在努力计算,约2分钟后,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已经做好.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大约又过了1分钟,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

师:不知你们的方法是否和我一样?为什么我比你们做得快呢?

生(得“第二名”的学生):老师,你的做法应该与我们的做法不一样,我感觉到我的做法已经很快了,但还是比不上你的速度.

师:其实老师不是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做的,而是利用平方差公式做的!(稍停)那么什么是平方差公式呢?大家从这4个题中自己去找一找,看看存在什么规律,当你找到规律时也就知道什么是平方差公式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各自独立思考.…… 请你谈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答题要点:

上述案例中,老师充分应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抓住可探究的环节,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体验、思考、尝试、交流,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第五篇: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参考.doc

8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

一、基本概念题

1、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体育教学的问题,确定体育教学目标,建立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体育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体育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体育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如体育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以完成体育教学系统的功能。

2、体育教学设计过程的要素构成: 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评价构成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也是新课程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

3、设置教学目标的要求:深刻理解课程性质,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五个目标并重,充分体现身体练习为主的三维健康观;目标制订要具体、明确、有层次和可操作性;学校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主体发展目标。

4、初中体育教学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方法: 表格式、文字式。

5、水平(学段)计划制订的基本要求: 考虑各领域目标实现的整体性、考虑内容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熟悉内容标准目标之间的关系、遵循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按“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时数、对内容标准进行统筹安排。

6、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的要求: 预先确定各项教材的排列方法、每次课教材的安排要考虑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一学期教材的安排要处理好纵横关系、各项教材的安排应考虑季节性。

7、教案:它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和要求,参照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生、场地、器材、组织教法、学法等实际情况制订的一节课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反映出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思想、业务水平、教学技巧和工作态度。课时计划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师备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终形式。

8、案例: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

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一般是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角度来描述,涉及学生是如何按照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步一步向前运行的。

9、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从广义上来说,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

1、现代体育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受到了挑战,新的教育教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从而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发生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调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

2、教学设计的一般特性指的是什么?

答: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应具有如下的一般特征性:体育教学的设计、开发、传递和评价是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之上的。创造性地分析、解决体育教学问题是系统理论的核心内容;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对整个教学体系环境的分析上。即从体育需要分析中确定问题,形成体育教学目标。不管选择什么教学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就行;)体育学习目标是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的,这就使师生双方对体育学习产生的结果都很清楚,便于学习者主动参与体育学习过程,并使体育教师对学习是否发生进行准确判断,为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可测定的标准;对体育学习者的了解是教学设计成功的必要因素。对他们进行特征分析是体育教学设计学习者和关注“学”的具体体现,必须强调体育教学设计是以体育学习者的学习为出发点的,关注的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体育教学设计研究和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材料的选择与开发上,即如何实施成功的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由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为了达到体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设计策略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试行和修改,注重形成性评价,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知识、技能、体能、情感、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发展上。

3、体育教学过程的要素以及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答: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评价构成现代体育教学设计

8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 的五大要素,也是新课程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

4、体育教学设计者的素质能力的内容应包括那些?

答:一般素质的要求:头脑机敏、善于学习、乐于进行细致的脑力劳动;好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分析复杂问题并能辨别关键因素;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对工作有责任感,敢于做出决策并承担责任,具有排除困难、克服挫折的信心和能力;待人诚恳,关爱学生,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勇于改革和创新,并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较强的时间观念,能掌握教学设计进程。

专业性的基本素质要求:有较扎实的教育、教学、心理、传播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体育专长;一定的体育教学经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较深的认识;熟练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操作机能;具有科学管理的知识与技术。

5、试述水平(学段)教学计划制订步骤与方法。

答:1)认真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水平四各领域水平目标提供内容和学校选教材的教科书(包括教材和教师用书),明确各项内容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分析这些内容与年级设置的关系,确定测定目标、难易等,考核项目和标准。

2)根据年级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提出和确定各学年的教与学要求。

3)计算学段教学总时间,按照教学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和本校的行政力,每周3课时,每学期一般不少于16周的教学时数,则全年为32周,96课时,三年累计288课时。适当留出2—3周作为机动时间(包括考试和学校活动)。

4)选择各学习领域水平目标四内容,预计时数比例。

5)将各学习领域水平四内容及各学校教师自行选择的内容,合理分配到各个学期中去。

6)考虑学校场地器材实际条件,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保证选择内容的落实。

6、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有哪些要求?

答:1)确定学期教学目标,在学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确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将学段教学工作计划中,某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抄录到进度表的相应栏目内。

3)根据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中所规定的本学期各项教材的时数,计算出各项教材在本学期出现次数,计算时,以每次课安排两个主要学习内容为例,2课次等于1学时,如某项学习内容,教学时数为6学时,则所出现的课次应为12次。

4)根据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提出的要求,结合预先对单元教学计划的把握,先将本学期的考核项目和主要学习内容,按学习内容出现的课次,系统地安排到每次课中去,然后安排其他教材。因安排时考虑的因素较多,可先用铅笔记录,便于调整、修改。

7、案例的特征?

答:从总体上来说,案例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征:(1)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2)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的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冲突;(3)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如,反映某一教师与某一学生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笼统的描述,也不应是对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4)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 时空框架之中,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5)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提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6)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

8、案例教学的主要用途?

答:主要用途有:理解并掌握某一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了解实践中有关的典型事例;领会某些理论观念及道德两难问题;掌握某些教学及管理策略,达成思维的某些技能和习惯;扩大学生的想象力和视野;

9、案例教学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条件设施、熟悉学生、熟悉案例。

10、案例分析大致包括哪几个步骤?

答:确定问题所在、分析案例材料、产生备择方法、确定选择标准、分析和评价备择方法、形成行动和实施计划。

11、案例撰写的一般程序?

8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

答:教师在撰写案例时,可以遵循下列程序:首先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性的案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对这个或几个案例进行写作上的分析;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求每位教师说出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曾经遭遇到过的疑难或两难问题;把所有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成不同范畴;教师分头撰写案例初稿,篇幅限定在2000字左右;举行案例会议,就所写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讨论。

12、案例写作应注意的哪些问题?

答:第一:在案例写作时,每一位教师要注意正视自己所具有的一些偏见。由于成长经历与生活阅历的不同,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有时难免会形成对一定事物或人的固定认识,这种认识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在案例写作中,注意到这些态度、价值观的存在,既有助于澄清问题所产生的根源,也有助于读者把握涉及到的多种不同因素。第二:案例虽然要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情感,但不能陷于感情的宣泄。案例围绕一定的事件展开,写作者往往是事情的当事人,这样,一方面选择对自己情感有触动的事件作为素材,另一方面有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大肆渲染这种感情,使案例的问题重心转移到个人情感的层面上去。第三:在案例的写作中,要理清案例问题的性质。案例问题的性质是什么?是关于教学策略,还是教育政策方面的,如此等等。

三、辨别题

1、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是相同的。

答:传统的课时教学计划频繁到使用“教学目标”这一概念,而《课程标准》中经常出现的则是学习目标。两个概念是否指的同一事件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对教学的期望值,是教师期望通过教学达到的结果,而学习目标则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奋斗目标,是学生个人的期望值。由此看来,教学目标是一种整体性的期望,而学习目标则是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学生明确了这个学习目标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篮球基础,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基本技术进行练习。

2、有人认为“中小学的体育课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算什么,只要保证了必要的课时,就自然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自然地能够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略

3、单元教学和教学单元是相同的。

答:不同的。教学单元,是把一种教学内容的集合,即某种教材按教学顺序的集中排列,强调的是单元的概念,教学时可连续也可分散。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时间的集合,强调了教学的概念,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组织一项或一组内容进行连续的反复学习,以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4、案例与其他教学材料是一样的。

答:案例同其他教学材料是不一样的:案例的来源、案例搜集的过程、案例的内容、案例的测评、案例必须适时等等。

4、案例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的准备工作同日常的教学工作是一样的。

答: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内容的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组织。

5、进行案例课堂教学,其过程同一般的教学模式是相同的。

答:是有区别的,主要有:课前准备、案例讨论前的“热身”、案例的讨论、结论

四、观点论述

1、不管是新旧体育教材其体育教学观念不会改变的。

答:变化很多,主要有:强调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

2、请设计一份课时为8学时的排球项目单元教学计划。排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

2.学习和掌握排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安全地进行排球运动。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心身健康。

4.在排球活动中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具有进取精神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8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

课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策略 重点、难点 1 传垫球 1.行进间对传练习; 2.行进间对垫练习重点:动作正确 难点:传垫球落点准确 侧下手发球 1.先分解后完整教学,原地做侧面下手发球徒手动作模仿练习; 2.用信号指挥练习;

3.两人一球,相距8—9米对发练习重点:动作正确 难点:挥臂击球有力 3 复习侧下手发球 1.先分解完整教学,原地做侧面下手发球徒手动作模仿练习; 2.有条件可一人一球对墙发球 重点:抛球位置准确,挥臂迅速有力 难点:击球准确有力 4 发斜线球和直线球 1.在球场中间设一网或绳; 2.在对方场区内画定目标;

3.二或几人一小轮换对发 重点: 抛球位置准确,挥臂迅速有力 难点:准确的击球部位和落点 5 发斜线球和直线球 2.复习传、垫、发球; 1.提出比赛的要求和规则;

重点:(传、垫、发球准确

重点:检查侧面下手发球,掌握情况 3.4—6人一队,一人做裁判进行教学比赛 难点:配合默契 6 侧面下手发球 1.规定发界内球的次数

难点: 掌握侧面下手发球技术

3、谈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答: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知识技能地传授,忽略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然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参加活动,发展能力的直接动力。因此在教材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都要考虑趣味性因素。例如:在新课标水平四发展体能的目标中指出“通过多种练习(如定时跑、定距离跑或跳绳等)发展有氧耐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为了达成上述的体能目标,我们完全可以改变以往传统模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如:让学生进行图形跑,障碍跑、运球跑或玩追逐跑游戏,或登山、放风筝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我发现学生对图形跑挺感兴趣,乐于去尝试,乐于去参与。在参与中鼓励学生积极去开动脑筋,去思考,去体验,去创新。在分组练习时,有的小组对图形跑的图形进行创新,有的对跑的动作进行创新,有螺旋形、8字形、长方形、蛇形,也有高抬腿、后退跑、小步跑、单脚跳等,其形式多样,可谓五花八门。整个课堂有笑声、有掌声、有汗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又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4、请你设计一个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教案或教学片断。

(水平五)

学习目标:

1.提高心肺功能;2.在提高1 500米跑成绩的基础上体验成功感;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步骤: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设置本节课1 500米跑要达到的成绩目标。

2.教师按同质分组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由小组成员推荐一名学生担任组长,集体讨论1 500米跑的策略,如确定领跑者、跑速等。

3.教师将所有小组分两批进行耐久跑练习,每批各小组间隔一定时间出发。

4.第一批学生跑时,第二批学生帮助相应小组报时,为各组鼓劲、“加油”。第一批学生跑完,稍事休息后,帮助第二批跑的相应小组报时,并为各组鼓劲、“加油”。

5.学生要对每一个到达终点的同伴给予热情的掌声鼓励。

6.学生评价自己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7.各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评价。

8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

本案例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通过自我设置学习目标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的1 500米跑成绩,从而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感和愉快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的精神。

5、案例同论文一样,主要是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文字方面的论述。

答:是有所区别的无论从写作的一般步骤、规范都是不同的。(步骤、规范省略)。

6、案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案。

答: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无论是时间、格式、规范、写作的一般步骤、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上等明显有所区别。

五、案例分析

1、小明是某校初二男生,平时很喜欢体育运动,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问题:作为教师(1)针对这一现象,你如何解决?(2)结合体育新课程改革,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根据体育新课程改革,有目的地改变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场地设施等全方位入手,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略)

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竞赛体育作为主要内容,教法单一;师生距离很大,常规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手段单一等。(略)

2、小王是一名初一女生,体型肥胖,平时不喜欢运动,对体育课不感兴趣。问题:作为体育教师(1)对该学生你将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2)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一分析。

答:针对肥胖学生,应制定科学的合理的饮食习惯,定身制作运动处方。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看到减肥成功后,学生就会逐步对体育课感兴趣。平时在教学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逐步增强其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等(略)。

主要是学生的心理在起作用,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重要的是减除她的心理障碍,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特别是教学内容上开设一些适合女生喜欢的项目,在课中应多用鼓励表扬的口语给予支持,相信她对体育课是会感兴趣的(略)。

下载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试题 一、基本概念题 1、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体育教学的问题,确定体育教学目标,建立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试行解决方......

    美术教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美术教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一、填空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3、......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观点论述与教学设计)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回答(一):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 不能拒此否定接......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四个”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美术课教学内容宽泛,包涵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每个课型又各有特点,每个学习领域里......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习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美术课教学内容宽泛,包涵“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里包涵了多种课型,每个课型又各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