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1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第一篇: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2--64页例

1、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三第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米与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2、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步正确掌握测量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展示,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与米的联系 教具:卷尺、米尺 教学过程:

一、导学活动:

1、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分米这部分内容,从中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2、学生组内交流整理。

3、请小行家上台汇报:生

1、生

2、生3.4、教师点评,小结。

二、创设情景:

1、小朋友,(师指黑板:)你们能用你手里的工具量出黑板的长度来吗?我请一小朋友上来试一试。在学生量到一部份的时候问:你们觉得量起来麻烦吗?

师:黑板太长了,用你们手里面的尺子量太麻烦了,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2、教师介绍米尺。

⑴这块尺子叫做米尺,它是1米的长度。

第1页,共3页 ⑵小结:量较长物体的长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3、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观念

⑴小组活动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感受1米有多长?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1米里面有多少分米?得出结果后填写在书上62页空格里。

注意:米尺的两面都有刻度,我们要观察标有从0——100的那一面。

⑵反馈:你知道了什么?说出你填写的:师板书,学生朗读三遍。

1m=100cm 1m=10dm ⑶用手指比划一下,1m大约有多长?

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m? 我们的课桌 老爷爷的拐杖 洗衣机的高度

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跑道,操场,火车,教室,三、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学习例1。

1、小朋友还记得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的方法吗?用这种方法我请两个勇敢的小老师上来测量黑板的长和宽,教师进行指导。量完之后请小老师把刚才的量法讲给大家听。

注意两种表示方法:几米多一些和几米几厘米

2、想想:用米尺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小结:物体的0刻度线要和物体的一端对齐。并且要记住量的次数或长度。

量比较长的物体还可以用卷尺,出示卷尺让学生认识。哪个来和老师一起用卷尺再量一量黑板的长度,验证刚才用米尺量的结果。

四、练习:课堂活动 1、2题。

1、相互量一量自己的身高,记录在练习本上。

⑴小组活动,用米尺量的时候要先在墙上1米高度的地方作个记号。再从作记号的地方量第二次:得出的结果应加上1米。

⑵反馈,评选出最佳表现的小组。

2、我是小小测量员:找一找教室里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并实际量一量。

第2页,共3页 ⑴独立活动。

⑵小组活动

⑶反馈

3、练习十三第1题: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学生说出多少块这样的积木排成一排有1米长。

4、第二题学生独立作业,再请一同学上台读给大家听。

5、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渠坝镇中心校

黄德忠

2011年11月

第3页,共3页

第二篇:《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在练习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巩固1m的实际长度观念。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

巩固1m 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实物展示台、米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量一量

1、练习十二第3题。量一量,比一比。

(1)小组活动。连续作5次立定跳远,并把每次跳的距离记录在书上的表中。

(2)小组交流。跳得最远的一次是多少?跳得最近的一次是多少?

2、练习十二第4题。

(1)同桌活动。把两臂伸直,用卷尺量一量,两臂间的距离和身高,然后比一比。

(2)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二、议一议

1、练习十二第5题。

(1)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交流。蜗牛赛跑的距离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3)反馈。全班交流。

2、练习十二第6题。

(1)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交流。绳子原来有多长?你是怎么想的?

(3)反馈。全班交流。

3、练习十二第7题。

可以用哪些办法量出树干一周的长度?全班交流。

四、家庭作业

练习十二第8题。

五、课堂小结

第三篇: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说课稿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说课稿

林 婧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是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学习测量长度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次认识长度单位,同时它还为后面学习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作好准备,因此学好这一知识非常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本节课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较正确、灵活地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本节课教学程序分为五步:

1、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为什么测出的结果不同?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激发学习的需要。

2、通过介绍直尺,认识厘米,让学生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摸一摸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厘米的长度表象。

3、通过实际测量体验感受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

4、通过帮孙悟空想办法,用断尺量金箍棒长度,让知识得到拓展。

5、通过课堂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并由老师提问:要量教室的长,还用小朋友手里的小直尺容易吗?从而延伸到下节课将学的内容,学习更大的长度单位。

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教学体现生活化

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时力求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长度的过程,用为什么测出的结果不同?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思考,体会建立统一长度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由此,使他们带着强烈的兴趣认识直尺,并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估测事物的长度,了解厘米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可以拓展创新空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用厘米量长度的价值。

2.数学教学体现活动化、自主化

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取,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 1厘米,用手比画1厘米,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中1厘米长的物体等活动来建立1厘米的表象。其次,在探究用厘米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并能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使学生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加强估测,发展空间观念

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加强估测训练,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以及对周围物体的长度先估计,再量一量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反思:

1、对课堂的预设还不够,应变能力还不够强。

2、课堂评价语言不够丰富。

3、在测量方法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的还不够,练习的设计有所欠缺。2012、11、07

第四篇: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希望小学 罗莉梅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4-57主题图、例

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会厘米的含义,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

2.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 意义。

教学准备:教具:直尺、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题单(测量整厘米的小棒、铅笔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需要

师:小朋友们,课桌是和你们天天相伴的好朋友,你想知道它多长吗?

师:你能借助身边的工具或物体去比一比吗?谁来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做工具呢? 生1:用直尺去比。生2:用手去比。生3:用书去比。生4:用铅笔去比。……

师:现在用你选的工具去比一比。(生操作,师巡视)

师: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用的工具是什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生1:我用铅笔去比的,有3枝铅笔长。生2:我用手去比的,有5拃长。生3:我用尺子比的,有55厘米长。……

师:为什么同样长的桌子,量出的结果却不同呢? 生:因为他们用的工具不一样。

师:对,因为大家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结果的单位也不同。为了让我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一致,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板书课题)

二、观察体验,探索方法

(一)认识直尺和厘米

1、认识直尺

师:生活中测量长度的时候,常用什么工具? 生:直尺

(板书:测量工具:直尺)师:拿出你们的直尺,举给老师看看,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手中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观察,课件出示一块直尺。师:说一说,你发现直尺上有些什么? 生:有数字。

生:有长长短短的线。生:字母cm。

师: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数字所对的线有什么特点? 生:要长一些。

师:直尺上最前面的数是0,0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0刻度是直尺上刻度的起点。(课件闪动0刻度线,显示“0刻度线”几个字)

师:这里的cm表示什么? 生:厘米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 cm)

2、认识厘米

师:1cm到底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闪动0刻度线和1所对的长刻度线,再闪动0—1间的1厘米长的线段。)师:从0刻度线到1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这一段长1厘米。(板书:1厘米 1cm)师:看清楚了吗?在你的尺子上找到这一段。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哪一段也长1cm吗?

生1:2--3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也长1厘米。生2:3--4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也长1厘米。……

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动学生说的某一段。师:通过刚才大家说的,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挨着的两个数字之间的一段就长1厘米。师:也就是相邻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一段长1cm,相邻两个数字间的这一段,可以叫做一大格,直尺上每一大格都长1cm。

3、感知1cm的实际长度。

师:我们一起来比一比1cm有多长,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慢慢的张开,张开到两个手指间的长度大约是1cm。

师:用直尺来验证一下,你比得准吗?你们觉得1cm长还是短呢? 生:短。

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或物体上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大约是1cm?

生1:橡皮擦厚大约1厘米。

生2:很短的粉笔头大约长1厘米。生3:一颗花生米长大约是1厘米。

师:其实我们的手上也可以找到1cm。用左手的手指的宽去和直尺上的1cm 比,找找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cm长? 举给大家看看。

师:把你找到大约1厘米宽的左手手指,放到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再把手指移出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比划1厘米的长。

4、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了1cm有多长。那么2cm、3cm有多长呢?(课件演示:闪动0--2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这一段长多少厘米呢?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1:0--1之间长1厘米,1--2之间长1厘米,和起来就是2厘米。生2:0--2之间有2个大格所以是2厘米。

师:这一段是多少长呢?(课件演示:闪动0--4之间4厘米长的线段。)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一段呢?(课件演示:闪动0--6之间6厘米长的线段。)你找到规律了吗,能不数就看出来吗?

生1:中间有几格就是几厘米。

生2:从0开始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师:(课件演示:闪动3--5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这一段长几厘米?你怎么知道的? 生:2厘米。3到5之间有2个大格。

师:2-6之间的这一段呢?(课件演示:闪动2-6之间4厘米长的线段。)你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数的,2到6之间有4个大格。生2: 我是算出来的,用6减去2等于4。

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我们认识了直尺,也认识了厘米,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想不想用厘米作单位来测量长度呢?

(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1、探究测量方法。

师:拿出你们的题单,看到第一个图,小棒,老师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估计一下,小棒大约长几厘米?

生1:小棒大约长5厘米。生2:小棒大约长6厘米。生3:小棒大约长8厘米。……

师:你怎么估计的?

生:我是用手比出1厘米,一段一段比出来的。师:我们来验证一下你们估得准确吗?你能试着用尺子测量一下它的长度吗?测量的时候想一想你是怎么测量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准备,开始。

生独立操作,师作巡视和作一定的指导。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方法,教师倾听并辅助。

生1:左端对齐0刻度,看右端对着6,所以小棒长6cm。师:有跟他不一样的吗?

生2:左端对齐尺子左端,看右端,比5cm长一点。生3: 左端对齐1,右端对齐7,7-1=6,小棒长6厘米。

同时展示出三种方法,师:你认为谁的方法正确呢?为什么?

生:1和3的都正确,第2种是错误的,小棒的前面没对齐0刻度。师:你认为1和3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生:第一种,因为读得快一些,不用计算。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师小结方法并演示:一般情况下,测量的时候,先把小棒的一端对齐0刻度,再看小棒的另一端指着6,小棒的长度是从0刻度到6所对的长刻度线这一段,所以小棒长6厘米。

2、运用方法测量物体长度。

生独立用刚学的方法去测量题单上铅笔的长度。完成后,请一生汇报,说说方法。

三、强化训练,深入拓展

1.教材59页练习十二第1题,直接说出答案。

师:你是怎么看出铅笔的长度的?

生:铅笔的右端指着9,所以长9厘米。(移动回形针到右端指着5)

师:现在回形针右端指着5,它现在长5cm吗?为什么? 生:回形针还是长3厘米。因为它的左端没有对齐0刻度。师:只有在左端对齐0刻度时,才能说右边指着几就是几厘米。2.用断尺测量。(课件出示:米老鼠想测量自己铅笔的长度,但是它的尺子坏掉了,没有了0刻度,课件中铅笔可以用鼠标平移。)

师:谁能帮米老鼠想想办法,测量出这枝铅笔的长度? 生1:把铅笔的左端对齐2所对的长刻度线,(师操作移动铅笔)这时右端指着9,9-2=7铅笔长7厘米。

生2:把铅笔的左端对齐3所对的长刻度线,这时右端指着10,10-3=7,所以铅笔长7厘米。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测量的这些物体的长度,你感觉在生活中属于长还是短?一般情况下,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直尺做工具,用厘米作单位。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今天我认识了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生2: 我学会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生3:我知道了用损坏的断尺也可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五、课堂延伸

师: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就是测量课桌的长,刚才大家给出多种答案,现在想不想用我们学的知识去测量一下。同学们可以自己试一试,也可以和同桌的同学合作去测量。

学生测量,再汇报结果。

因为直尺较短,测量不方便,生汇报的结果有误差,但都接近准确长度60厘米。师:课桌的长度是60厘米,大家测量的结果都很接近。用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你觉得方便吗?

生:不方便,不够长。

师:生活中还有更长的物体和距离,比如:黑板的长,跑道的长等,用直尺去测量就更不方便了,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关于测量长度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和长度单位。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收获。

第五篇: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2-53例

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材分析:《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是义务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

础。教材以有趣的故事“阿福的新衣”为素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思考,从 而使他们积极地投入探索活动中,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学生在 教师组织指导下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并通过动手 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 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教材的学习中认识比较了物体的长、短,在本节课上他们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厘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少数同学在数学课上利用尺子画直线时会对尺子产生兴趣而进行观察;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长度单位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学会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知识。大部分学生对尺子有一些粗浅的了解,极少数的孩子会测量长度,但对长度单位的概念,1厘米究竟是多少没有印象,因此本节课重难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会厘米的含义,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

2.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 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意义,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1厘米纸条,5厘米纸条,图钉等物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体会统一测量工具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播放《阿福的新衣》。

师:是呀,大家看到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觉地进入讨论,可能有的说师傅和徒弟的手不一样大,师傅的大,徒弟的小,徒弟的三拃没有师傅的三拃大,衣服就小了;)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你能帮他想想办法么?

(有的说应该用一个人的量,不应该换人;也有的会说用尺子量就好了。)

师小结:因为师傅和徒弟的手不一样大,所以量出的结果不一样。这给我们带来了不方便,所以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

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用什么单位? 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今天我们来认识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有助于学生感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量长度时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和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观察体验,探索方法 1.认识直尺和厘米

课件出示直尺

师:为了孩子们都能够观察,老师把直尺放大了,请大家仔细观察直尺1分钟,你能发现什么?

师:课件出示一把另一把直尺。看一看,你发现这把尺子上少了些什么呢? 生:数字。

生:长长短短的线。生:字母cm。

师: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数字所对的线有什么特点? 生:要长一些。

师:直尺上最前面的数是0,0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0刻度是直尺上刻度的起点。(课件闪动0刻度线,显示“0刻度线”几个字)

师:这里的cm表示什么? 生:厘米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2、认识1厘米

师:1cm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在直尺上找出来吗?

(课件演示:闪动0刻度线和1所对的长刻度线,再闪动0—1间的1厘米长的线段。)师:从0刻度线到1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这一段长1厘米。(板书:1厘米 1cm)师:看清楚了吗?在你的尺子上找到这一段。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哪一段也长1cm吗?

生1:2--3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也长1厘米。生2:3--4所对的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也长1厘米。„„

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动学生说的某一段。师:通过刚才大家说的,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挨着的两个数字之间的一段就长1厘米。师:也就是相邻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一段长1cm,相邻两个数字间的这一段,可以叫做一大格,直尺上每一大格都长1cm。

3、感知1cm的实际长度。

师:我们一起来比一比1cm有多长,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慢慢的张开,张开到两个手指间的长度大约是1cm。

师:用直尺来验证一下,你比得准吗?你们觉得1cm长还是短呢? 生:短。

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或物体上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大约是1cm?

生1:橡皮擦厚大约1厘米。

生2:很短的粉笔头大约长1厘米。生3:一颗花生米长大约是1厘米。

师:其实我们的手上也可以找到1cm。用左手的食指的宽去和直尺上的1cm 比,找找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cm长? 举给大家看看。

师:把你找到大约1厘米宽的左手食指,放到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再把手指移出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比划1厘米的长。

4、认识几厘米

从0开始: 师:我们知道了1cm有多长。那么2cm、3cm有多长呢?(课件演示:闪动0--2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这一段长多少厘米呢?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1:0--1之间长1厘米,1--2之间长1厘米,和起来就是2厘米。生2:0--2之间有2个大格所以是2厘米。

师:这一段是多少长呢?(课件演示:闪动0--4之间4厘米长的线段。)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一段呢?(课件演示:闪动0--6之间6厘米长的线段。)你找到规律了吗,能不数就看出来吗?

生1:中间有几格就是几厘米。

生2:从0开始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不从0开始: 师:(课件演示:闪动3--5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这一段长几厘米?你怎么知道的? 生:2厘米。3到5之间有2个大格。

师:2-6之间的这一段呢?(课件演示:闪动2-6之间4厘米长的线段。)你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数的,2到6之间有4个大格。生2: 我是算出来的,用6减去2等于4。对比认识几厘米

课件出示两根纸条。抽学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尺,也认识了厘米,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想不想用厘米作单位来测量长度呢?

(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1、课件出示教学教材第52页例2的情景图:量铅笔的长度,初步掌握测量方法。

2、学生仿照例2小组研究:

拿出你手中的纸片,先估一估它的长度是几厘米?和你小组的同学动手量一量,看看到底是几厘米?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学生到前面展示测量方法)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是5厘米?5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出示课件展示纸条的测量)你知道在测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吗? 生1:纸条的一端要和0刻度对齐。生2:纸条要放平。

3、总结测量方法

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生1: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大格。

生2:还可以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

教师小结测量方法:1)数一数两个刻度之间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2)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右边对着几厘米,就读出3 几厘米。

(教师边讲边示范)

三、强化训练,深入拓展

1、指导完成教材55页“练习十三”1。

师:你是怎么看出铅笔的长度的?

生:铅笔的右端指着9,所以长9厘米。(移动回形针到右端指着5)师:现在回形针右端指着5,它现在长5cm吗?为什么? 生:回形针还是长3厘米。因为它的左端没有对齐0刻度。师:只有在左端对齐0刻度时,才能说右边指着几就是几厘米。

2、课后实践:你的一拃(zhǎ)有多长?大约()厘米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开动脑筋,通过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究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你学的怎么样?

生1:今天我认识了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生2: 我学会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板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测量工具:

米尺

长度单位:

厘米(cm)

下载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设计)(共5则)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第一课时)朱众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同时课......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二)教案设计[★]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二) 宝兴县硗碛藏族小学嘎日村小 张莉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58页的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厘米,知道分米单位,懂得分米的字母......

    认识米 用米量教学反思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最成功之处是导入“米的认识”。 在上节课认识厘米的基础上,本节课教学“认识米”。复习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量黑板的长度,学生很积极......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与反思[定稿]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页例4及有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通过测量、观察、......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页例4及有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过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