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背土豆教学设计及反思赵伟芳
《背土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减含义。
2、学会“7”的加减法,能够讲清每道算式含意。
3、重视学生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学会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计算7的加减法,对7的加减法进行有序整理 教学过程;
一、电脑动画:老鼠偷土豆
边放动画边配音:(老鼠说)我今天的收获真不小,背回来7个土豆。(电脑出示袋子破了,土豆掉了一个,停止放动画)糟了,小老鼠的袋子怎么拉?同学们,袋子里还有几个土豆?你怎么知道的?
二、探究新知、自主学习 掌握得数是7的加减法。
土豆只会掉一个吗?接着放动画,又掉一个,停止放。如此下去,老鼠回到家,可能剩几个土豆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列出算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评价。能够按一定的顺序写,写的比较全的,在评价表中打“√”,引导学生反馈,订正。
让学生拿出7个准备好的棋子或扣子,在桌子上摆一摆,看一看,都是几加几等于7呢?把算式写出来,并进行有序排列,然后交流。
学生拿出7个扣子,在桌上摆一摆,看看,都有7减几等于几呢?把算式写出来,并进行有序排列,然后交流。
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些算式如何整理排列。学生操作,列出算式。
三、巩固实践、应用
1、填一填
2、分一分,7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可以怎么分?
3、说一说
4、画一画,填一填。
5、数学游戏 同桌两人合作做游戏
凑7游戏:两人游戏,一人先出几颗棋子(不大于7颗),另一人相应地出几颗棋子,使两个人出的棋子凑起来是7颗。
四、总结
《背土豆》教后反思
《背土豆》是新版的北师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得数是
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中,我利用小老鼠背土豆这一情景导入,让学生观察情景图,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尝试解决问题,引出相关的加法算式。通过第二幅情境图引出相应的减法算式,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理解掉出的和剩下的之间的关系,并完成表格,总结归纳出相关的加减法算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不足:一是组织教学不到位。部分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二是白板的使用不够熟练。三是预设的课堂情况不够充分,在讲课过程中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如何及时纠正和引导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何应对和引导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平时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互相交流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多多改进,这样才能够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快。
第二篇:《背土豆》教学反思
《背土豆》教学反思
榆林高新区第二小学 闫飞
我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一直以“老鼠背土豆”这个有趣的故事为线索,将所有的教学内容有趣地串在一起。整个教学过程紧扣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通过一个个的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许多的数学问题,学生也在这样的自主探究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数学知识。
对于本节课的计算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解决。所以我注重选择了“你是怎么算出结果的”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释计算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将1—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拓展运用到学习7的加减法中,避免了学生出现只停留在自己能得出计算结果而不去思考计算过程的问题。
不足之处:
1.加减法算式应该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刚开始学习加减法算式的学生。
2.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例如:计算过程可以采用“记大数数小数”的方法。
3.在讲到第3个小绿点时,不应该给孩子们说7的加法与7的减法是互逆运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理解。所以应该说是好朋友更贴切,孩子们更容易掌握。
4.语言过于生硬,不能真真切切地走进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拉近距离,语言要具有亲和力。
5.数学课堂力求语言精简,一次把问题说清楚,便于学生理解。
第三篇:《背土豆》教学设计
《背土豆》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3.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棋子,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喜欢薯片吗?它是什么做的呢?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它今天来背土豆了(板书)你我们一起来帮帮它。
二、探究新知
1.一共有多少个土豆?
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师:那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几个土豆呢?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的问题?根据我们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想该怎么解决呢? 生: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说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剩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学生可能会这样:
摆出7颗棋子代表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颗棋子,所以7—1—6,还剩6个土豆。
可以画7个圆表示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个圆,所以7一I一6,也是还剩6个圆 2.口袋上的洞„„
师: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一个也没有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边说边板书算式记录);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记录?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棋子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学生边摆棋子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四、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题目叫做背土豆,在帮助小老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呢?
板书设计: 背土豆(7的加减法)7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四、探究5分钟:
有7个小朋友排成一队报数,每次报双数的小朋友离开,请问:最后剩下的是排在哪里的小朋友?
第四篇:背土豆1教学反思
《背土豆》教学反思
《背土豆》是新版的北师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首先是,整个课堂主要是以故事情节贯穿其中的,因此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情境图一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部分都能学会从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但在要求学生“你从这些数学信息里,想提什么问题时?”学生表示比较困难,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由此知道学生在学会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这一部分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多,主要是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描述数学信息,并由此学会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在问:“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时”学生大部分都能通过比手指头直接得出结果,由此我发现孩子对于接着数这一方法并没有怎么去运用,为了便于以后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更快地计算出结果,于是我再次和孩子强调“接着数”这一方法的计算会更快,然而在后面的计算中,我没有一直强调,这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计算方面所花的时间会相对比较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法需要多次进行训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在教学情境二时,同样还是让孩子学会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交流算法等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列出有关7的其它加减法算式,最后通过读一读,达到对孩子是的巩固与熟悉,在练习中,我主要是通过创造情境“分香蕉应该怎么分?”我先示范并列式,最后让学生学着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此外还通过游戏如“凑数法”来使学生学会快速反应“几加几等于7“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在做7的加减法时的正确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不足:一是组织教学不到位。部分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二是白板的使用不够熟练。三是预设的课堂情况不够充分,在讲课过程中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如何及时纠正和引导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何应对和引导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平时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互相交流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多多改进,这样才能够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快。
第五篇:《背土豆》教学设计
《背土豆》教学设计
府谷四小 杨永飞
教学目的:
1.在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中,理解得数是“7”的加减法的意义。
2.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减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关系。教具准备:小圆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吃土豆,你们喜欢吗?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你瞧!(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师:谁能把图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啊!
二、探究新知 “背土豆”中的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看您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师: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个土豆?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的问题?谁来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土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还可以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生:2+5=7 生2:我是数出来的: 5+1=6,再添一个就是7。
师: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还剩多少呢? 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吗?先摆一摆再列式计算。7—1=6
三、讲故事巩固新知
1、想一想,填一填。
师:小老鼠跑呀跑,可土豆一直往外漏,同学们,你们猜猜,后来会怎样? 到家里的时候,土豆全部漏光了。
师: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1个也没有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列? 生:里面还剩6个土豆,算式是7-1=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小圆片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学生边摆小圆片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2、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说一说”插图)2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四、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列算式计算。
2、动手分一分。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读清题意后,拿出小圆片代替香蕉分一分,说一说。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说一说,玩一玩。完成教材“练一练”第5题。帮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学生同桌进行游戏。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