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在中小学校的培养规格上,以往的提法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现在更多的提法是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若此,则学校首先必须有特色,如果学校千校一面、同质化办学,都是一个模子烙出来的,又如何能够让学生有个性?学校要实现特色办学,打造特色文化,首要之举是要找准抓手,也就是统领学校一切工作的“魂”。有了这个“魂”,学校教育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形态就会聚敛而有力。如同珠子与红线,现在散在的“珠子”很多,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剔透、五彩斑斓,委实漂亮。但如果没有一根“红线”贯串,就立不起来。就成不了一串“项链”。那么,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提炼这根“红线”呢?梳理、归纳一些学校已有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依托历史底蕴。一些学校办学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很有历史渊源,有些学校甚至还可以向上追溯到某朝的某所书院、某代的某个名人,有许多厚重的历史故事。学校可以由此深入挖掘,提炼出能代表学校精气神的东西。比如,有的学校坐落在当年象山书院的旧址,办学薪火相继、弦歌不绝,学校可以据此打造象山文化。对陆象山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其合理的一面:古为今用;有的学校传说有东汉著名贤人、经学家徐孺子的活动遗迹,学校可以围绕其恭俭义让的处世哲学来做文章,提取其不媚权贵、“非自力而不食”等思想品质,激励少年后学。对办学历史悠久、校友资源丰富的学校,还可以围绕校友文化来做文章。南昌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建校113年来,从这里走出袁玉冰、黄道、张朝燮、刘和珍等革命先烈;走出邵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走出吴有训、胡先?、黄家驷、阳含熙、徐采栋、杨叔子、徐性初、游效曾、吴式枢、刘高联、朱中梁、熊大闰、朱伯芳、贺其治和张弥曼等28位老一辈科学家、院士;走出大翻译家许渊冲,计算机专家洪家威、涂序彦,国画大师刘勃舒,作曲家辛沪光、颂今,歌唱家徐有光等杰出校友。学校做足校友文化,以优秀校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让学生学习先辈校友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科学、探求真理、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目标,从而步名人足迹,炼人生境界。
依托区位优势。南昌县莲塘一中坐落在县城所在地莲塘镇,由莲塘而生荷文化,学校围绕春荷才露、夏荷悠悠、秋荷满园和冬荷有声四条思想文脉,展开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气质。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小学坐落在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讲到洪都,从事航空事业的人无不知晓,这里是新中国第一架战斗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的诞生之地。作为原子弟学校,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在从事与航空有关的研发、制造工作,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是从小听着飞机试飞的轰鸣声长大的。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脉资源,打造求学大地中、励志蓝天上的蓝梦文化,激发学生遨游蓝天的梦想、成就事业的意志。南昌市百花洲小学坐落在市内八一公园的百花洲畔,学校紧紧围绕百花来做文章。1996年《人民教育》《江西教育》杂志同步推出长篇通讯《百花洲上百花开――南昌市百花洲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纪实》,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从此百花洲小学被誉为南昌市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2009年媒体报道学校依然“百花依旧笑春风”,到今天学校进一步追求“四季百花绽芬芳”。学校坚持“让每一朵花儿都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每个班都确定自己的班花,并根据花的特性提炼出班级精神;学校还通过开设花与诗、识花赏花、花与心理、花与画、花与技艺和花卉种植等校本课程群,实现花怡性、花导行和花益智的育人目的。南昌市滨江学校利用濒临赣江的地域特征,打造“尚水文化,滨江情怀”。抓住水“以柔克刚、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百川归海”的特点,将水的至柔至刚、至净至美、至情至义的品质,渗透到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有滴水穿石的韧性和恒心、海纳百川的包容和博大、行云流水的灵动和畅达、润物无声的奉献和智慧,以及上善若水的品格和境界。
依托办学理念。特色文化也可以是办学理念层面的。比如,南昌市新建二中打造“惠风和畅。上善若水”、“和而不同,与人为善”、“和衷共济,止于至善”的和善文化,培养师生“和谐感恩,从善如流”的精神,最终的教育追求在于打造和美校园、塑造和乐少年、构筑和润课堂、培养和雅教师、形成和洽团队,实现“和谐而善、善而和谐”的教育。南昌市豫章小学秉承“和雅豫章,尚雅人生”的办学理念。“雅”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愈发突显的魅力修养。“雅”者,谓之美好、高尚、不粗俗。“雅”不仅是举止谈吐间的高贵、儒雅,或是内心境界的恬静、从容,更是自然、和谐地应对外界环境。豫章小学采赣鄱之灵气,承豫章之文华,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的四个维度,以及雅境、雅课、雅制、雅言、雅行、雅趣、雅思和雅作的八个要素,培养“雅师”,即要求教师将优秀个人魅力和人文素养,潜移默化、藏而不露,润物细无声,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品味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浸润“雅生”,即要求学生做到身心健康、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和德才兼备。南昌市上河街小学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回归人本,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构建生活教育的校园环境,创立生活教育的实践基地。以生活化教学为抓手,推进基础型课程的实施;以生活化德育为轴心,推进拓展型课程的开展。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珍惜生活,进而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南昌市羊子巷小学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借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之壳。赋予新的精神和内涵,提出“新六艺”教育,并据此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的“新六艺”系列校本课程,以实现“以诗性育人性,以书品育人品,以礼修德,以乐化心,以动健体,以御(拓展为对现代生活、学习的驾驭)立人”的育人目标。
依托名师资源。一所学校几十名乃至几百名教师,真可谓人才济济。学校可以充分依托教师资源。发挥其在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和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由有特长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艺术、体育类活动。有的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下一两种棋,比如围棋、跳棋等。棋类活动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细致耐心”、“遵守秩序,落子无悔”、“胜不骄,败不馁”、“善于沟通、公平竞争”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很有帮助。学校在普及棋类活动、开展棋类教育的基础上,进而提炼出一句话:走好人生每一步,以此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作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力量。
依托传统项目。南昌十七中是江西全省唯一举办内地西藏初中班的学校,以“办汉藏人民都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己任,制订《汉藏民族团结公约》,每学年组织一次“汉藏团结班”结对仪式,设计“汉藏一家亲”等校本课程。出版由西藏班真人真事改编、由国内知名画家史俊绘制、反映西藏班发展历程的连环画《高原路,红土情》,录制《老师,我的阿妈》《哈达献给共产党》等校园歌曲;在教学楼大厅绘制表现汉藏团结的大型壁画《情深意长》,在一些墙面上绘制反映藏族风情的宣传画等,将民族团结教育日常化、自动化,打造浓浓的民族和谐文化。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栏目、央视七套、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南昌二十中位于南昌都司前街,为明代江西都指挥使司衙门所在地,北面是以东汉高士徐稚命名的孺子路,西临以明代文化名人王夫之命名的船山路,东靠以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命名的象山路,南浦飞云、抚河流淌。处如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地,学校如何凝练自己的特色文化?30多年来,学校坚持走“传承集邮文化,创建邮雅校园”的特色文化发展之路,成效显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学校更是借课改东风。开设“方寸世界――集邮”、“邮票与音乐舞蹈”、“邮票与美术书法”、“邮票与历史地理”、“邮票与体育运动”、“邮票与戏剧影视”、“邮票与社会文化”等校本课程群,以收“方寸能容大千世界,集邮似读百科全书”之效,学校也由“邮”而“雅”,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日渐上升。
依托学校名号。南昌铁路二小依托与铁路的天然关系,围绕铁路这一主题。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火车的历史”向学生介绍从最早的蒸汽机到如今的高铁200余年火车的演变发展;“乘坐火车去旅行”,使学生了解铁路沿线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山川名胜;“未来的火车”更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造欲望。南昌市绳金塔小学坐落在素有“千年古迹,镇城之宝,一城文脉”之称的绳金塔旁,该塔是“西湖文化”(南昌市西湖区)的代名词,是南昌市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挖掘具有向善向美之遗风的社区资源,设计美德校园、美书校园、美体校园、美艺校园等系列课程,“以美育心求发展,以心尚美待时飞”。南昌市石头街小学取校名中的“石”字,提炼出“以石载道,以实育人”的办学理念,开发石文化课程,收集奇石,学习赏石,让学生学习与石有关的故事传说、民谚诗歌、名人名石等,了解与石头有关的文化。体悟石头的坚毅、质朴、谦逊和沉稳精神,并引导学生努力将石的精神转化为自己的意志品质。南昌市进贤门小学开发以“举贤立校品、古韵唱新风”为主旨的校本课程,通过设置文化廊、文化牌和文化栏,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家乡历史名人、社会贤达,并设计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敬贤、进贤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家乡历史名人的风范和品性,以实现“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培养目标。
依托校园名胜。一些学校特别是有一定历史的老校,校园里会有一些“古迹名胜”。可以据此而做些文章。南昌市邮政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内有一棵古树:枫杨树。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这种树既有枫树的坚强挺拔,又有杨柳的飘逸婆娑,兼具树木家族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特性。学校以此打造树文化,秉承“一棵树,一片林”的办学愿景、“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的学校精神、“外树风貌,内塑精神”的校训、“坚毅树品、勤勉立学”的校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工作作风,管理上“树正气,谋发展”。德育上“以德为根,根深叶茂”,行为上“一枝一叶总关情”。种好两棵树:一棵是教师之“树”,树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树干:教师的学习力、反思力;树枝:教师的专业技能:树叶:教师的人气、才气和名气。一棵是学生之“树”,树根: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树干:学习力、合作力;树枝:学科思维方法、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树叶:学科知识。激励教师“悠悠古韵枫杨冠下传文化,默默园丁桃李花前育未来”,激励学生“千枝万叶各不同,千姿百态竞芬芳”。
依托教育创新。学校文化并非百年老校的专利,新建的学校或者办学历史较短的学校,可以通过高位嫁接或无中生有等形式,逐步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比如,有的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科技教育,在课堂教学、学生社团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灵活运用萃智理论的40条创新原理,通过科普知识讲座、科技故事演讲、科技与创新主题班会、科技天地队角评比、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我的小发明竞赛、校园科技节、年度小科学家表彰等系列活动,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点亮学生的创造智慧。几年下来,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创意,获得一个又一个专利。在学生收获成长、获得特长的同时,学校也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江西省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严加红]
第二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宏扬国学精粹,丰厚校园底蕴
——兴化市楚水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优秀的校园特色文化是一种理念,一种气质,一种精神,是一所学校得以发展的灵魂。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则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活动等各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它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提升了学校教育的内涵与品质,推进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不仅在于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更重要的在于构筑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底蕴。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计划书。
一、校情分析
我校坐落于昭阳古城外迷人的沧浪河畔,创建于2004年,前身为楚水实验学校小学部,2010年与邻近的“阳山小学”合并,并更名为“楚水小学”。
办学以来,学校以“人文关怀,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以“让每个孩子都能赢在未来”为宗旨,以传承华夏文明为已任,构建“以信为本”“以礼待人”“以孝事亲”的德育品牌特色;以孔子倡导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等六大主题来统领校园文化,学校以“打造精品,争创一流”为目标,形成了以国学教育、艺术教育齐头并进的特色课程格局。2008年,我校便被确定为中华诗文诵读实验校,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作文名校”“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现代技术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泰州市红十字示范学校”“泰州市三进工作示范校”等称号。2011年6月经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 1
同意成立“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系列活动基地——东方少年国学院”。
二、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国学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培育优良学风,形成优良校风;国学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生活,在国学文化的滋养中树立学生儒雅大气之品、感恩孝敬之品、诚信责任之品、仁爱友善之品、勤奋进取之品,用国学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建设目标
国学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是民族之魂,文化之根;国学教育,是学生修身、立德、治心的教育。为此,我校确立了以下工作目标:
1.以外部形象文化为切入点,创设国学文化氛围,营造有形的国学文化教育环境,着力打造校园国学特色文化显性外形。
2.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研修为重要途径,形成国学文化教育校本特色课程。
3.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提炼主旨,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学校国学特色文化,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四、内容与项目措施:
1.融国学文化于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外显形式,将国学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以国学精神为底色构建学校环境特色,从校 2
园的整体设计到分区建设,再到班级布置,每个区域都体现出它独有的育人意义,真正寓国学文化于极富内涵的校园环境之中,体现“文化治校”主题,处处让人感受到国学经典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养。(1)展示国学名人名言名篇。学校将在走廊、过道、墙壁等处,精选历代国学大师肖像与经典美文,营造浓郁的国学经典氛围。如塑造孔子塑像,张贴孟子、武中奇、郑板桥等名人画像、人物介绍及作品,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国学大师的风采和作品神韵;校园内,《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元曲》随处可见,时时丰盈学生的生命。
(2)开辟国学文化长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学校将开辟国学文化主题长廊,如“书法长廊”“清风绿廊”“经典长廊”“科技长廊”等,让师生们感悟华夏文脉,品味中华文化浩瀚的丰富内涵,感受其奔腾不息的宏大气势。
(3)颂唱国学音乐经典。学校将精选师生耳熟能详的“诗乐启蒙”16首,设入校园音乐系统,在晨读前、散学后、课间活动时作为背景音乐播放;教师例会,欣赏一曲大师名曲或经典美文,让国学经典时刻伴随师生左右。
2.融国学文化于课程。让国学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国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更是开展国学文化建设的关键。
(1)发挥学科课程主渠道作用。学校将国学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不同领域挖掘国学文化因素,传播中华文明成果。例如,将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课堂,将国画、剪纸等传统艺术融入美术课堂,3
将国学内容变成歌谣,融入音乐课堂,将国球——兵乓球、武术融入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堂等。
(2)努力开设校本特色课程。我校将特邀专家指导,并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将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的国学经典编写成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国学校本教材,该教材将以诗文名篇为主,集名言警句、古典诗文、国学小知识于一体,包含国学经典以及书法、绘画、戏曲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各年级的校本课程计划,以校本课程引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生成,行为习惯的养成。
(3)积极开展国学文化课题研究。早在2007年,我校便将文化特色建设列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本校实际,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点课题“学校教育与发展”的子课题《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研究》,我校成为了“全国百家中华经典诵读实验校”。在该课题的基础研究上,我校又申报并立项了“十二五”国家级规划课题《国学经典诵读本土化策略研究》,研究工作正深入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近期,我校将开展国学“微型课题”研究,以“微型课题”为载体,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融国学文化于活动。围绕国学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文化活动、实践活动,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益智、修身。
(1)一日五诵国学经典。全校师生做到:早晨自由诵读国学诗文10分钟;语文课前齐声美读古诗文;大课间集体诵读国学名句;中午精心默读经典美文;晚上亲子共读半小时。
(2)每日坚持书法习练:每天安排15分钟的写字时间,练习硬笔、软笔书法,弘扬民族精品,修炼师生文化,陶冶师生情操。
(3)常态举行国学教育活动:为使国学文化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校将常规开展国学经典系列活动。一是校园主题活动,举办爱国、礼仪、勤学等内容的主题班队会,举办“好书伴我行”国学诵读节,开设“国学小讲堂”等;二是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书法、国画、围棋、乒乓球、武术等多项社团小组活动;三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设立创新性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中华传统文明,体验国学内涵。通过这一系列国学活动,引领师生以国学立人,从而培育出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
4.融国学文化于评价。为让国学文化建设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我校将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建立一套“国学雏鹰奖章”一至六级评价体系,分别按照不同年级就“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效果达成”制定“国学雏鹰奖章”评价表,学生、同伴、家长、老师共同参与评价,学生完成每项内容,即可获得相应等级的“国学雏鹰奖章”;班级制定国学文化建设方案,以国学文化名人命名班级,力求一班一品,并将班级国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班级管理考核之中。
五、实施步骤
1.制定计划阶段(2015年1月-7月)。宣传发动、分析校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充分挖掘校园已有的国学文化资源。
2.全面建设阶段(2015年8月-2017年8月)。全面组织实施校园国学特色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打造校园显性文化,开设国学校本特色课程,开展国学特色文化建设系列活动。
3.积淀凝练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2月)。对开展国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检查,查找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4.铸造品牌阶段(2018年1月)。总结经验,铸造品牌,迎接验收。
六、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学校全体师生统一思想,明确国学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有效途径。学校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把贯彻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主要议事日程,成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创建领导小组和实践小组,负责校园国学文化建设活动的规划、协调、管理、实施与考评。
2.师资保障。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将充分发掘本校内在资源,建立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培养一批博学、智慧而儒雅的教师的力度,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积极开发校外资源,聘请校外国学研究知名人士来校担任指导教师,讲学、指导、顾问。
3.阵地保障。学校将国学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之中,编制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使课堂成为传播国学文化的主阵地;全力打造校园和班级两级国学文化阵地,让校园处处弥散浓浓的国学气息。
4.活动保障。根据国学教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系列活动,让国学经典融于活动之中,使国学经典教育成为我校的一项“文化运动”。
5.经费保障。学校设立国学文化建社专项基金,按学期投入一定的经费,以保障建设活动按期深入开展
第三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协雄乡中心小学“两基”迎国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是“两基”迎国检年,为了充分展现我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体现出校园浓厚的教育氛围,突出良好的环境感化人,教育人的目的,认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我们深深体会到,建设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现将情况总结如下。首先是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以下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领导小组:
组长:尼玛扎巴
副组长:次仁多布杰 张强华 白玛多吉
实施方案组领导职责:负责从总体把关,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有建设性、有针对性、有创造性的建设,并全程参与文化建设过程,及时根据情况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
学校文化建设分为三个小组,具体是:
德育工作组
组长:白玛多吉
成员:冯龙敏
大次成拉嘎
卓玛 嘎松卓玛 仁青 益措 阿旺玉珍 贡松措姆
德育工作职责:负责对德育文化建设进行翻新(德育室、走廊、教室等),要体现出以下特色:文化建设有本民族特色化、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教育、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成就展、科普文化知识、校园和艺术文化、安全教育、学生养成教育及礼仪教育等。我校的德育室建设成为有着浓厚的本民族特色,室内的布置、设计方面都采用藏式的边框和图案(吉祥八宝),布置的内容都采用了双语(藏汉语)。具有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的教育主阵地,各个展现出了学生让我们以前不曾想象到的优秀手工作品。德育室的内容都焕然一新,给师生创造了舒适、温馨的教育基地。通过“德育”建设活动的开展,我们才发现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们真的很了不起,真的很优秀。
教育教学工作组
组长:张强华
成员:衡涛 永迪 次仁拥宗 德嘎
漆明义 朱菊川 贡秋达瓦
教育教学组工作职责:负责教室文化建设,学校办公室布置,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师德建设,学校规章制度等建设。一个特色的学校应该有个特色的班级,放假期间我校的“特色班级”在教育教学工作组和各班班主任的带领下也开展的有声有色,进到我校的每一间教室都给人不同的感觉。教育教学组的老师们共同参与、努力下,各班教室布置皆有特色,不仅亮丽、精彩,还符合学生特点,既有教育性,又有审美感,体现了教师们的智慧和创新意识。
后勤工作组 组长:次仁多布杰
成员:永忠邓加 次仁 嘎措 布嘎拉姆
旦珍 卓玛拥宗 嘎松巴姆
后勤组工作职责:负责学校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并对仓库、食堂、学生宿舍进行文化建设工作,要张贴温馨提示语言等。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关系到学生生活与学习质量,关系到学校特色基础建设。因此我校后勤组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优雅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倡导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深化同学们对宿舍文化的初步认识,引导同学自觉遵守学校宿舍管理条例,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加强同学对宿舍环境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同时后勤组的老师们实际行动为学生的宿舍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
利用虫草假时间,三个校园文化建设小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加班加点,认真组织、认真实施。圆满完成了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受到自治区“国检”工作预检组以及昌都地区教育工作组的高度评价,现在我校根据上级的要求继续完善文化建设。也成立了学校民族舞蹈表演队,以及学生篮球队,欢迎工作组来我校检查,展现我校学生多才多艺的一面。建设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所以继续查找不足之处,挖掘本土特色,在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协雄乡中心小学
2011年8月15日
第四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特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学校的教育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是学校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优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对师生起着导向、凝聚、激励的作用。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又名南京大学仙林实验学校。学校地处仙林大学城,是一所由南京大学、市教育局、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与栖霞区人民政府四方合作创办的公办小班化实验学校。百年名校的办学积淀,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现代化、人性化的校园布局,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的育人理念,秉承“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努力践行“环境育人,文化润校”的办学思想,积极开展“世界儿童”特色文化建设。以校园、生活为载体,打造人文环境,开发七彩课程,创新实践活动,在师生协力中进行富有中华文化基因、世界眼光胸怀的特色文化建设。
三、实施思路
1.确定文化内涵
“世界儿童”特色文化建设项目中的“世界儿童”,指的是初步具有国际品质的儿童。国际品质的儿童,初步具有国际意识,初步了解国际文化,初步形成国际交流能力,初步养育国际适应行为。中国是世界的重要成员,是中国儿童的根之所在,魂之所在。因此,“世界儿童”首先是“中国儿童”,是植根中国的“世界儿童”,是具有中国灵魂的“世界儿童”。
“世界儿童”特色文化建设,一方面是让世界走进校园,走进儿童心灵;一方面让儿童走向世界,走进优秀的多元的世界文化。在这双向“走进”的过程中,儿童更加热爱中国,坚信中国;儿童更加胸怀世界,融入世界。
“世界儿童”特色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物态文化建设,课程与教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内容。由此形成校本特色鲜明的以“世界儿童”为主题的、以培养具有国际品质儿童为价值引领的学校文化体系。
2.精神文化引领
“诚真勤仁”是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是我们的精神;“诲人不倦”是我们的教风;“学而不厌”是我们的学风。我们以“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育人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一代具有中国胸怀、世界眼光的世界小公民;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所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性学校。
3.环境文化浸润
“一言一行持诚真勤仁,一草一木含趣情理境” 我们让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树木、每一块石头都镌刻上金陵小学文化的烙印,都成为老师们的教育资源和孩子们的学习资源。
4.制度文化保障
以“爱满天下”替代“三要八不准”;以“learning from life”替代“课堂教学规范”;以“八礼四仪”“文明公约”替代“小学生守则”。
5.课程文化践行
用课程让孩子得到解放,用课程让孩子敢于交流,用课程让孩子学会合作,用课程让孩子尊重生命,用课程让孩子懂得生活,用课程让孩子创造快乐。
6.活动文化延伸
优质的资源让孩子有好的学习空间;多元化的活动让孩子有更多的兴趣选择;多层次的平台让孩子有更好的展示机会;丰硕的成果让孩子有更大的参与热情。
四、特色项目
1.推进科技体育
通过对学校体育运动设施进行儿童化的改造,大力开展科技体育特色项目,推行 “我的项目我喜欢,我的强度我知道”的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得以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健壮的体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省级规划课题研究,先后承办了三次国家级“科技体育传统学校”培训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专题播出。学校也被评为“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同时被认定为“全国科技体育样板校”。
2.打造特色课程
在整合多方优质资源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创新与实践,游泳课程的全员开设;低年段英语、信息技术、电钢琴、做中学、帆船课程的实践;机器人、创意模型拼装、校园主题定向等嵌入式课程的实验,数学实验室、生活体验室(陶艺、烹饪、面点)、蔬菜种植园、亲近母语吧的陆续投入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儿童多元智能的形成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为此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南京市星光基地学校”“新教育实验学校”。
3.创设数字化校园
学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无线网络全覆盖、短焦投影加白板、1+4班级电脑、平板进课堂、交互式电子阅读平台,班班有网站,人人有主页,让云漫步、E学习走进学生的课堂与生活,用网络的资源与平台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开拓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知识;“在线作业”与“前置学习”,“微视频”与“翻转课堂”,这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数字化示范校”“南京市移动学习试点窗口学校”。
4.融入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世界儿童”特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一方面我校在开办国际班的基础上,接纳外籍学生入校园,引入外籍教师进课堂,尝试浸入式口语教学。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学校办学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美、英、澳、新和港台等十余支境外代表团,并与英国奥特伍德小学、盖茨小学,以及澳大利亚圣迈克尔女校这三所学校结成了友好学校。我们在完成美国“越过海洋的握手”艺术节出访活动的同时,又在校园里成功接待了来自友好学校奥特伍德小学的12名师生,带领他们走进中国家庭,游览南京风光,感受中华文化。去年暑假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呼吸英语夏令营,我们的孩子在英国老师的带领下,不出校园就能生活在正宗的英国文化里,足不出户便与国际社会思维交流。各种别具匠心的社会场景模拟和互动旨在引发孩子们的社会参与感和小小商业运作意识,同时更有每日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逐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主动性与集体责任感。还有社区、大学生、家长等多层次志愿者的加入,也让“世界儿童”的特色文化建设变得更加的丰满。
五、实施步目标及措施
2014年8月-2014年7月:
(1)目标:健全和完善学校特色文化体系,不断丰富“世界儿童”特色文化的内涵,初步形成学校特色文化文本解读。
措施:成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组,定期聘请专家进行特色文化问诊。(2)目标: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措施:增加校园内的流动书屋和读书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员和班级图书管理员的培训,积极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小明星的评比。
(3)目标:形成具有学校和班级特色的“教师行为公约”“小学生行为公约”和“班级公约”。
措施:以“完美教室”建设为抓手,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合作,大力推进“班级公约”“小学生行为公约”的制定;以“八礼四仪”推进为抓手,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形成“教师行为公约”。
(4)目标:进一步发挥校园环境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初步形成学校校园环境教育读本。
措施:组织专题组进行校园环境教育读本的创编,设计环境课程案例,开展环境课评比。
(5)目标:形成学校传统活动体系,打造科技体育品牌活动。
措施:围绕“科技体育”课题研究,充实课题组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体育活动,积累案例和成功经验,加快对“科技体育”校本教材的编撰。
2015年8月-2016年7月:
(1)目标:进一步丰富“儿童世界”特色文化的内涵,初步形成“儿童课堂”“儿童课程”和“儿童服务站”等特色项目。
措施:结合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建设,立足“儿童立场”,以“数学实验”“科技体育”“小导游”“小记者”等项目为抓手,成立专题组,进行项目阶段推进。
(2)目标:进一步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心理咨询等专用教室特色建设,成分发挥特色教师与特色学生的作用,努力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
措施: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学科本位培训,提高综合学科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并带领特长学生,共同设计和布置专用教室。同时借助专家和专业文化机构的技术力量,提升环境建设品味。
(3)目标:建立“志愿者制度”,开辟“家长学堂”。措施: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大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志愿者队伍的作用,通过申请、计划、例会、总结等形式吧,不断规范志愿者活动。并积极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利用家长会、开放日、集体活动等时机,开展家长学堂。
(4)目标:初步形成以科技体育为核心,将阳光体育、社团体育、游泳、帆船、乒乓球、足球等多项整合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
措施:立足校本研发实践,同时依托航管中心、南京大学、南京体育学院、风之曲水上运动学校等多家优质教育资源完善体育校本课程建设。
(5)目标:围绕“体育艺术2+2”,将学校的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和科技节逐步做成品牌项目。
措施:成立活动专题项目组,从学年初制定计划,分步推进,各环节责任落实到人,不断开辟优质资源和展现平台,扩大活动影响力。
2016年8月-2017年7月:
(1)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世界儿童”特色文化体系,并成为学校特色发展品牌。
措施:通过案例、课题、画册、视频、现场会,不断完善和提升“世界儿童”特色文化,扩大辐射影响力。
(2)目标:关注校园环境的细节建设,让每一处都成为儿童学习和成长的资源。
措施:通过“我眼中的美丽校园”“我让校园更美丽”等活动,让师生、家校共同建设美丽校园,画它、写它、说它、演它。让这里成为文明校园、学习乐园、生活家园。
(3)目标:建立全员管理制度,做到班班有责任,人人有岗位,不断提升学生自律、自护、自理、自立和自强。
措施:通过设立校级管理岗、年级管理岗、班级管理岗、家庭管理岗、社区管理岗等多维管理平台,让学生在不同岗位的中得到成长。
(4)目标:逐步开发班本课程,不断充实和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儿童特色发展需要。
措施:推行“一班一品,一生一长”,充分挖掘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特色资源,开设具有班级特色的微型课程,并通过年级和校级平台展示,逐步扩大影响,进而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5)目标:大力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争创国际交流特色学校。
措施:进一步扩大友好学校覆盖面,精心组织国内和国外两次国际论坛,组织好友好学校的互访交流,办好每一届国际班和每一期呼吸英语夏令营。
六、领导机构
组长: 林慧敏 副组长: 张红耘
成员:黄文峰、彭峰、李新、林卫云、陈健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2014年6月
第五篇:借鉴企业文化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借鉴企业文化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摘要:
要塑造、培养一流的人才,离不开一流的学校,而一流的学校靠的就是一流的学校文化。小学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教育的力量,发挥着文化育人的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奋发进取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发挥着“软”管理的作用,对学校管理发挥着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通过吸收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现实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对加强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字:文化建设企业小学育人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存活、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先进文化。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优秀公民的重任,也应该是创造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在这一点上,学校和企业是有共通之处的,都应该创造出先进的文化,都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传播先进文化。但是,作为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学校传统文化多,创新东西少,贴近生活实际的多,紧跟时代脉搏的少。因此,学校文化的建设在某些方面应该向企业学习,借鉴企业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不断在自己的学校文化中融入新元素,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层次分析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信仰追求、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合。
(二)企业文化的层次分析
企业文化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组成。
1、企业的物质文化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有形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其中,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使企业的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其次是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为企业的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
2、企业的行为文化
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3、企业的制度文化
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是人的意识与观念的反映。制度文化主要通过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来体现企业精神与价值观,规范企业每一个人的行为,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它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4、企业的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合,其中,企业价值观念又是企业精神层的核心。精神文化层是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从以上四层来看,企业文化理论是一个完整体系,比较好的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企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内涵比较
(一)内涵比较
关于学校文化的概念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我们把学校文化的概念界定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得到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概念也有很多种,与学校文化的概念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我们把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义为: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员工普遍认可的企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
(二)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的主要参考
企业不仅是市场竞争中的经济主体,同时企业组织也是培养人的场所。通过文化管理对其成员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产生影响,获得企业组织所期望的行为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文化对成员的影响也发挥了教育人、培养的作用。那么这套培养人的机制对学校文化育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调动组织成员全员参与,形成对组织文化的认同感。
在现实中可以看到,许多组织以信条、口号、格言、警句的形式在表达组织的精神追求,但实际未对全体员工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这主要是组织所表达的精神追求缺乏历史传承、缺乏群众基础。从成功企业文化建设看,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企业治理者注重让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共同探讨企业文化,广泛在各层面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凝练和提升。全员参与的过程,既是群策群力的过程,也是宣传的过程,使企业文化的实施较易受到全体员工的欢迎和接纳,只有得人心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建立规范性和创新性的组织制度。
组织文化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组织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和创新性的制度在实施。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制度文化指的是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企业领导体制、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以我国海尔集团为例,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斜坡球体论”,主要思想是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恰似在斜坡上上行的球体,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规模越大,这个斜坡的角度越大。员工的惰性是人才发展的阻力,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克服惰性,不断向目标前进,才能发展自己,否则只能滑落和被淘汰。
3、文化建设中发挥典型和榜样的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一般都较注重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应该能看得见,学有榜样,习有典型;并且让身边的榜样来引导其他员工,让其他员工都要以榜样为学习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争做先进、楷模,上下相互竞争的你追我赶的积极状态。
总之,从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可以看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做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系统才能取得组织文化建设的成功。
三、借鉴企业文化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以西青区X小学为例
现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概括地讲就是干工作为了人,干工作依靠人,这就是以人为本。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是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助推器。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深入思考着“学校教育”的本质,逐步形成了“教育就是缔造精彩人生”的认识,并以此理念为指导,深入探索“精彩人生教育”,积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希望通过实施“精彩人生教育”,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促成师生的共同发展,成就师生的精彩人生。因此,让学校精彩,让教师精彩,让学生更精彩,是实小庄严的承诺,也是该校品牌建设的目标。
学校实施精彩教育,其本质就是把教育的阳光充分洒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身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进步和发展,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实小的目标是全力办好“精彩教育”,对孩子负责,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实现从做大到做精、做强、做
优的转变,全面推进以环境精美、师资精良、教学精致、管理精细为内核的精彩教育,从而达到设计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功每一个,在实小的校园里,让精彩落实到“师生中的每一位、过程中的每一环、校园中的每一角”。让学生享受精彩童年,为其精彩人生奠基;让教师品味精彩教育,为其精彩人生搭台。
(一)作“精彩”学生
1、学习传统文化,塑造高雅举止。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校园里都回想起学生们吟诵经典的朗朗书声。将中华经典引入课堂,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从小打好了语言文字功底,更懂得了礼仪廉耻,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
2、注重卫生,培养良好的习惯。
午饭后,学生们把饭盒整齐的放在饭箱中,把桌子擦试干净。黑板总是光亮洁净,没有一点灰尘;讲台上也总是干干净净的;桌椅整齐的像个方阵;值日生做完卫生会把清洁用品放回他们固有的地方。
3、以诚待人,打造诚信品质。
以诚待人,以信要求自己,要学生明白讲究诚信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学生将诚信内化为了自觉的行为,体验着诚信的快乐。
(二)作“精彩”教师
1、定期大组与小组教研,促进教师的飞速成长。
学校把教师教研培训的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各级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进行指导。2012年9月10日的上午,每周一的英语教研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大家积极用于发言,畅所欲言。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一起寻找方式,进行教学尝试;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各级教研组长负责归纳整理,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此反复,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集思广益,教研成果相当丰硕。
2、大我+小我,激发教师的智慧力量。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根据不同岗位,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团队。在大我的环境下,强调团队纪律,进行战术研究。同时,学校也要求教师大胆的解放思想,追求个性,让天赋在大我中灵光乍现,有效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作“精彩”教师,成为了教师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成就了教师自身,也帮助了教师找到了久违的幸福感觉。
综上所述,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它想要存活、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创新。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优秀公民的重任,也应该要创造并传播先进文化。从这一点来说,学校和企业是共通的,他们都应该创造出先进的文化,并在适当的范围内传播先进文化。所以,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在某方面应该向企业学习,不断在自己的学校中融入,为社会主义培养出更多有道德、有胸怀、有智慧、有担当的优秀公民。
参考文献
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3l
[2] 沈颖.经营学校文化管理形成学校管理文化 [J].中国城市经济,2004(06): 60-64
[3] 陈晓冰.对学校文化管理的构想[J].教学与管理,2004,(29):10.12
作者姓名:刘莹
单位: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
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柳云路9号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12432046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