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辉《沏茶问题 》说课、教案、反思及评课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
说课、教学设计、反思
授课人:王辉
说课稿
课题: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0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题卡片、吸铁石、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刚评选过“班级十星”,大家知道是哪“十星”吗?老师想知道怎样的学生才能评为“孝雅之星、劳动之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师:假如你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她让你帮着烧壶开水和打扫清洁,你会做吗?(会)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孝雅之星和劳动之星的有力竞争者。说说吧,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两件事?(课件出示放学后,妈妈正忙着做饭,让你帮助烧壶开水8分钟,扫地5分钟,请问:你会怎么安排?并说明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
预设:生1:先烧开水,后扫地。共13分钟。
生2:先扫地,后烧开水。共13分钟。
生3:在烧开水的同时扫地,只需要8分钟。讨论:大家觉得哪种方案更好,好在哪里? 生:烧水的同时扫地更好,因为可以节约时间。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不仅具备了劳动之星和孝雅之星的素质,而且还和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想法一样,(课件出示)“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1、引言:刚刚同学们已经意识到了节约时间,那现在你能将你的这种意识运用到我们数学知识里吗?(能)
2、教学例题——沏茶问题
(1)情境再现。师:请看大屏幕(出示画面一),星期天,小明家来客人了,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小明要沏茶。师:妈妈为什么不沏呢? 生:妈妈在陪客人聊天。
师:哦,那在我们生活里,父母要陪客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2)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帮助小明设计沏茶方案。①说一说师:好,我们也得帮忙做点事吧!那你知道沏茶的步骤吗?师根据生的回答张贴:烧水、洗水壶、接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师再在纸片上标出各个步骤相对应的时间。②做一做师:这六件事是沏茶的必要步骤,如果一件一件地做需要多少分钟?(14分钟)但是小明是一个爱动脑经的孩子,看看:他在想什么?(怎样让客人尽快喝上茶?)你能不能帮小明想到办法?这样吧,想到办法的同学,把你的办法写在纸上。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指导。
③议一议师:写完了同学举手,我们先小组内交流一下吧。④摆一摆师:谁能上来把这六个步骤摆一摆?看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学生摆完后问:谁知道这两张纸条为什么摆在下面? 生明理:同时做,8分钟内同时可以完成洗茶杯和找茶叶两件事。师:为了更清楚的表明事情的顺利,我们用箭头来连接。
洗水壶1分钟→接水2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师强调:注意,这个“∟”表示几件事情在同时做。我们再说一遍,这三分钟有没有花时间?(是在烧水的8分钟之内),那我们一起算一算这样安排所花的时间吧!是在纸片上方列式:1+1+8+1=11(分钟)⑤比一比
师:和先前一件一件地做,哪一种方法更合理?(现在)这样合理安排,我们所用的方法是——同时做。从而达到了缩短时间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4页“做一做”第2题。
(1)师:刚帮完小明的忙,小红也来找我们帮忙了(课件出示)。小红感冒了,她想吃完药赶快休息,小红在休息之前要做这些事:(出示图表后,理解水变温的意思),应如何安排才能让她尽快休息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设计出流程图,并算出至少需要多长时间?(要求书写格式规范)
(2)展示几名学生的流程图,生评议。(课件显示结果)找被子倒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 量体温5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1+6=7分钟
师:单独完成需要几分钟?看经过我们合理安排顺序,比单独完成节省了几分钟,这样小红就可以尽快的休息了。我们能做到节省时间的关键是——同时。
2、填一填。(课件)
(1)小芳同学帮妈妈做了以下几件事情:收衣服5分钟,洗菜5分钟,烧水12分钟,沏茶1分钟,她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分钟,比一个程序一个程序的去做节省了()分钟。(2)玲玲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1小时,做饭50分钟,扫地、擦桌子用15分钟,至少需要()。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1、小结
师:刚才,我们都是采用了同时做几件事情来提高工作效率,来合理的安排时间(板书课题)。今天的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数学源于生活,也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刚才我们所讲的“沏茶问题”取自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双法”之一“统筹法”,如果大家想继续了解有关华罗庚爷爷的生平和研究成果,可以上网收集查阅。(课件显示)
2、讨论
师: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去做一定都好了呢?下面的事可以同时做吗(演双簧)? 边唱歌边跳舞 边写作业边看电视 在公汽上看书
师: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做的,合理安排了就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安排不合理就事倍功半。我们在安排的同时一定要讲究科学。
3、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咱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生2:我知道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省时间。生3:要珍惜时间。
4、最后老师有一段话送给同学们,请同学们打着节拍和老师一起读(课件): 明白的办事
今天的事
今天办,能办的事困难的事
努力办,集体的事
马上办,重要的事提前办,所有的事优先办 认真办
教学设计
课题: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0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题卡片、吸铁石、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谈话导入。
师:我们刚评选过“班级十星”,大家知道是哪“十星”吗?老师想知道怎样的学生才能评为“孝雅之星、劳动之星”? 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
师:假如你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她让你帮着烧壶开水和打扫清洁,你会做吗?(会)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孝雅之星和劳动之星的有力竞争者。说说吧,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两件事?(课件出示放学后,妈妈正忙着做饭,让你帮助烧壶开水8分钟,扫地5分钟,请问:你会怎么安排?并说明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生1:先烧开水,后扫地。共13分钟。生2:先扫地,后烧开水。共13分钟。生3:在烧开水的同时扫地,只需要8分钟。讨论:大家觉得哪种方案更好,好在哪里? 生:烧水的同时扫地更好,因为可以节约时间。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不仅具备了劳动之星和孝雅之星的素质,而且还和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想法一样,(课件出示)“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1、引言:刚刚同学们已经意识到了节约时间,那现在你能将你的这种意识运用到我们数学知识里吗?(能)
2、教学例题——沏茶问题(1)情境再现。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画面一),星期天,小明家来客人了,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小明要沏茶。师:妈妈为什么不沏呢? 生:妈妈在陪客人聊天。师:哦,那在我们生活里,父母要陪客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2)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帮助小明设计沏茶方案。①说一说
师:好,我们也得帮忙做点事吧!那你知道沏茶的步骤吗? 师根据生的回答张贴:烧水、洗水壶、接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师再在纸片上标出各个步骤相对应的时间。②做一做
师:这六件事是沏茶的必要步骤,如果一件一件地做需要多少分钟?(14分钟)但是小明是一个爱动脑经的孩子,看看:他在想什么?(怎样让客人尽快喝上茶?)你能不能帮小明想到办法?这样吧,想到办法的同学,把你的办法写在纸上。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指导。③议一议
师:写完了同学举手,我们先小组内交流一下吧。④摆一摆
师:谁能上来把这六个步骤摆一摆?看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在学生摆完后问:谁知道这两张纸条为什么摆在下面? 生明理:同时做,8分钟内同时可以完成洗茶杯和找茶叶两件事。师:为了更清楚的表明事情的顺利,我们用箭头来连接。
洗水壶1分钟→接水2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师强调:注意,这个“∟”表示几件事情在同时做。我们再说一遍,这三分钟有没有花时间?(是在烧水的8分钟之内),那我们一起算一算这样安排所花的时间吧!是在纸片上方列式:1+1+8+1=11(分钟)⑤比一比
师:和先前一件一件地做,哪一种方法更合理?(现在)这样合理安排,我们所用的方法是——同时做。从而达到了缩短时间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4页“做一做”第2题。
(1)师:刚帮完小明的忙,小红也来找我们帮忙了(课件出示)。小红感冒了,她想吃完药赶快休息,小红在休息之前要做这些事:(出示图表后,理解水变温的意思),应如何安排才能让她尽快休息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设计出流程图,并算出至少需要多长时间?(要求书写格式规范)
(2)展示几名学生的流程图,生评议。(课件显示结果)找被子倒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 量体温5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1+6=7分钟
师:单独完成需要几分钟?看经过我们合理安排顺序,比单独完成节省了几分钟,这样小红就可以尽快的休息了。我们能做到节省时间的关键是——同时。
2、填一填。(课件)
(1)小芳同学帮妈妈做了以下几件事情:收衣服5分钟,洗菜5分钟,烧水12分钟,沏茶1分钟,她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分钟,比一个程序一个程序的去做节省了()分钟。(2)玲玲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1小时,做饭50分钟,扫地、擦桌子用15分钟,至少需要()。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1、小结
师:刚才,我们都是采用了同时做几件事情来提高工作效率,来合理的安排时间(板书课题)。今天的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数学源于生活,也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刚才我们所讲的“沏茶问题”取自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双法”之一“统筹法”,如果大家想继续了解有关华罗庚爷爷的生平和研究成果,可以上网收集查阅。(课件显示)
2、讨论
师: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去做一定都好了呢?下面的事可以同时做吗(演双簧)? 边唱歌边跳舞 边写作业边看电视 在公汽上看书
师: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做的,合理安排了就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安排不合理就事倍功半。我们在安排的同时一定要讲究科学。
3、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咱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生2:我知道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省时间。生3:要珍惜时间。
4、最后老师有一段话送给同学们,请同学们打着节拍和老师一起读(课件): 明白的办事 今天的事
今天办 能办的事
马上办 重要的事
优先办 困难的事
努力办 集体的事
提前办 所有的事
认真办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安排了简单的运筹思想的教学,它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这一课时的内容是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这节课的实际操作,对于如何上好这样的教学内容,我有以下的体会:
1、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不应包办,在指导学生用流程图的方法记录时,教师指导的过多。学生自己能发现能探索能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就不要说了。在备课时,就需要教师要想到细节。确定出正确的教学设计。
2、课堂练习的内容要与生活生活实际相符合。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我联系了一些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事例。但因个人生活阅历不足。烧鱼的时间(10分)与生活中烧鱼的时间存在着差异。
3、教师的语言还有待加强,要更加精炼。既然是合理利用时间,教师就要抓住省时、高效这样的词。
4、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应排除一切干扰,充满激情的上好每节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全身心投入课堂,在融洽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合理安排时间》评课
王万正:我听了王老师教的《合理安排时间》,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来感受数学的魅力。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落实于课堂当中,我们在课堂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通过什么活动什么方式获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在过程目标中教师选择“经历”“体验”两个反映数学活动水平的词语来指导课堂教学过程,真正达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实,学生获得的经验扎实。
刘世金:把现实生活情景引入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去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在这堂课上,老师先后利用“给客人沏茶”、“帮妈妈安排家务”、等生活情景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下探索交流,营造一种“亲切”的感受,进一步体验到了数学存在的价值,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得出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初步感知同时做就能节省很多时间,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张琴:通过设计“如何让客人尽快喝到茶”的方案,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先静静的思考,再通过与同桌讨论交流,接着动手操作摆流程图时,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摆放的同时让学生自主发现有些事情要按一定的顺序做,而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形成最佳的方案,展示学生的方案,比较区别几种方案的不同点,从而达到方案的优化,可以节省时间,学会计算时间的方法。使他们乐学、善学,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
周艳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运筹思想的作用,问题情境具有现实性,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参与设计活动,更有利于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完成事情如何安排达到最优化 ,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胜霞: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
贾林:从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老师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自然的涌现出很多新奇的想法,通过自我经历,自觉生成,自我发现近一步体验到怎样叫做合理安排,体验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沏茶事情一共需要多少时间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当一件一件做需14分,几件事同时做则只需11分,初步意识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体现优化思想。又如帮妈妈设计最快速度做家务,有些学生认为可以三件事同时做,也有些认为可以四件事同时做,出现这样的认知冲突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洗衣机洗衣服的30分钟里,还可以做那些事?
雷海山:新课程,给我们更大的启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 给一个恰当的,鼓励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你的思维真敏捷!”“你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同学们,你真会安排时间”、、、、、、一个个亲切的称呼、一句句充满感情的表扬,让叶老师的课堂洋溢着温馨的气氛,整节课王老师都是面带微笑的面对学生,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赞扬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英爽:王老师很注重数学的建模,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事后,回忆、总结,是怎样完成这些事情的,先要怎么做,然后怎么做,最后怎么做。让学生通过回忆,整理,形成一个数学模型,掌握学习方法。在王老师的课堂上还渗透了要珍惜时间、只要我们的课堂对于学生是亲切的,他们就会变得勇敢,只要我们的课堂是扎实的,学生就会掌握的牢固。创设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我们真正的以人为本,真正全方位的欣赏自己的学生,积极的鼓励评价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学习数学的魅力。
第二篇:沏茶问题评课稿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
说课、教学设计、反思
授课人:王辉
说课稿
课题: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0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题卡片、吸铁石、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刚评选过“班级十星”,大家知道是哪“十星”吗?老师想知道怎样的学生才能评为“孝雅之星、劳动之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师:假如你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她让你帮着烧壶开水和打扫清洁,你会做吗?(会)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孝雅之星和劳动之星的有力竞争者。说说吧,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两件事?(课件出示放学后,妈妈正忙着做饭,让你帮助烧壶开水8分钟,扫地5分钟,请问:你会怎么安排?并说明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
预设:生1:先烧开水,后扫地。共13分钟。
生2:先扫地,后烧开水。共13分钟。
生3:在烧开水的同时扫地,只需要8分钟。
讨论:大家觉得哪种方案更好,好在哪里?
生:烧水的同时扫地更好,因为可以节约时间。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不仅具备了劳动之星和孝雅之星的素质,而且还和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想法一样,(课件出示)“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1、引言:刚刚同学们已经意识到了节约时间,那现在你能将你的这种意识运用到我们数学知识里吗?(能)
2、教学例题——沏茶问题
(1)情境再现。师:请看大屏幕(出示画面一),星期天,小明家来客人了,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小明要沏茶。
师:妈妈为什么不沏呢?
生:妈妈在陪客人聊天。
师:哦,那在我们生活里,父母要陪客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
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2)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帮助小明设计沏茶方案。
①说一说师:好,我们也得帮忙做点事吧!那你知道沏茶的步骤吗?师根据生的回答张贴:烧水、洗水壶、接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师再在纸片上标出各个步骤相对应的时间。
②做一做师:这六件事是沏茶的必要步骤,如果一件一件地做需要多少分钟?(14分钟)但是小明是一个爱动脑经的孩子,看看:他在想什么?(怎样让客人尽快喝上茶?)你能不能帮小明想到办法?这样吧,想到办法的同学,把你的办法写在纸上。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指导。
③议一议师:写完了同学举手,我们先小组内交流一下吧。④摆一摆师:谁能上来把这六个步骤摆一摆?看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学生摆完后问:谁知道这两张纸条为什么摆在下面? 生明理:同时做,8分钟内同时可以完成洗茶杯和找茶叶两件事。师:为了更清楚的表明事情的顺利,我们用箭头来连接。洗水壶1分钟→接水2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师强调:注意,这个“∟”表示几件事情在同时做。我们再说一遍,这三分钟有没有花时间?(是在烧水的8分钟之内),那我们一起算一算这样安排所花的时间吧!
是在纸片上方列式:1+1+8+1=11(分钟)
⑤比一比
师:和先前一件一件地做,哪一种方法更合理?(现在)这样合理安排,我们所用的方法是——同时做。从而达到了缩短时间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4页“做一做”第2题。
(1)师:刚帮完小明的忙,小红也来找我们帮忙了(课件出示)。小红感冒了,她想吃完药赶快休息,小红在休息之前要做这些事:(出示图表后,理解水变温的意思),应如何安排才能让她尽快休息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设计出流程图,并算出至少需要多长时间?(要求书写格式规范)
(2)展示几名学生的流程图,生评议。(课件显示结果)找被子倒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
量体温5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1+6=7分钟
师:单独完成需要几分钟?看经过我们合理安排顺序,比单独完成节省了几分钟,这样小红就可以尽快的休息了。我们能做到节省时间的关键是——同时。
2、填一填。(课件)
(1)小芳同学帮妈妈做了以下几件事情:收衣服5分钟,洗菜5分钟,烧水12分钟,沏茶1分钟,她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篇二: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说课稿
郑凤娟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112-114页“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优化问题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三)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五)课前准备:
1、铺垫: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历代有关合理安排的故事。
2、教具准备:圆形卡片、工序卡片、记录表格和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好图形卡片和工序卡片。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理解优化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使用了演示法和实验法,通过课件的情境演示和实物的操作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动手操作,互相交流,最后找出最优方案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学法方面,我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着重以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交替学习,让他们真正以课堂的身份参与全程。并培养他们收集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趣导入。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节课中,我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米奇老鼠去小明家做客这一故事情节贯穿于整节课的学习活动。
出示米奇老鼠的动画,让学生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学生可能会说: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等等。我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完成的,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
揭示课题:数学广角。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数学广角”里的内容——合理安排。[设计意图]这样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例1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导入沏茶话题
先导入例2的主题图:小明家又来了客人,大家想去看看是谁吗?
组织学生读懂图片上的数学信息,再导入沏茶话题:那谁知道沏茶要做些什么事呢?两
三位学生畅谈完后,课件展示沏茶要做的事情和所需要的时间。
(3)理清事情的先后次序
让他们理清工序的先后次序,再提出问题:那小明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
(4)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自主设计方案。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巡堂并给小组的活动适当的指导。
(5)感知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方法
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自由说说是怎样安排的,并上台展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箭头的方法把沏茶的过程用流程图画出来,并让他们通过对比自己挑选出最佳方案:11分钟。(6)谈发现,作总结。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可以看到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少。我们把这种最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法叫做合理安排,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设计意图]在沏茶问题这一学习环节中,我组织学生讨论后再分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展示、比较、评价找出最优化方案。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在初步感知合理安排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教育,使得情感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迁移巩固,掌握新知。
在这个环节里面的两个练习是课本11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完成第1题时,让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共同探讨最合理方案,最后由教师小结;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间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提升知识,拓展认识。
在这一环节里我特意安排了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常见的例子让学生去探讨,其中一个做法是对的,另一个做法是错的,力求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合理安排的真正意义。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经验,最后小结:合理安排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也要考虑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合理安排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经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五)全课总结。
1、让学生说说学习感受。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提高效率?同学们回去交流一下,为了达到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一原则,进而深化知识,我设计了让学生小组交流完成的作业。
3、全课总结
四、说板书设计
五、说预期效果
本堂课的五个教学环节就介绍完了,综观全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力求使课堂做到活动化、自主化,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获取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篇三:沏茶问题说课稿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
务川县第三小学 梅可红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中的第二课时——沏茶问题。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新课标中指出的: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础上,为了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确立了以下三个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由于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在四年级学生已有这方面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将这些无意识的经验,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方法再到实践的跨越的难度上,本节课我从学生身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等教法和学法中,唤起生活中的经验,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求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良好意识,难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突破:
1、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2、创造性使用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法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1、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家中招待客人要沏茶是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本身也有过亲身经历。
2、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新知。
3、用再创造的方法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活动空间中,从体验到归纳,从类 比到猜想,从发现到证明。
其设计意图是: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猜一猜,谜底是 “时间”谜语,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出时间二字,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活动体验,设计方案
1、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我设计了“沏茶问题”、“做饭问题”、“同时做几件事的问题”等一系列生活问题的活动,在一项项的活动中把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从多种方案中形成最优方案的意识。
2、以为小明提供帮助为主线,在说一说、想一想、摆一摆、贴一贴、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激发竞争意识,得出最优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教育,使得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深化理解,巩固新知
为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我设计了“做饭问题”及相关的拓展题。做饭问题看似简单,但需要学生有序地思考,只要理清了烧饭的顺序,煮饭的同时依次把三样菜烧好就可以吃饭了,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举例生活,提升“合理”
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通过回忆生活中的案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学习的乐趣,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虽然有的事情能同时做,但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明确在合理的同时还要科学。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最后点明,在生活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事情,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希望学生能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升华本堂课的主题。
(六)、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中我注意使用文字书写与卡片纸的综合应用,突出最优方案及寻找最优方案的关键,使学生明白在寻求最优化方案的过程中,要做到:(1)所有事情的顺序。(2)寻求能同时做的事项。
2013年12月10日篇四: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说课稿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的数学广角第一课时.这个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分析家里来了客人需要沏茶时,怎样合理安排各种事情的顺序,让客人在最短的时间喝上茶。教课时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统筹法,即在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合理、最省事、最节约的方案。本单元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优化问题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数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成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 最优方案的意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课前准备:
1、为扫清本课的知识障碍,我首先帮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小查阅。
2、教具准备:沏茶问题相关的小卡片,胶棒,多媒体课件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在教学方法上,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理解优化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课的设计中,创设情境时采用多媒体直观观察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动手操作,互相交流,最后找出最优方案的方式组织教学。在学生探究体验的这部分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然后根据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在学法方面,我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着重以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交替学习。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学生在这熟悉情境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家中招待客人要沏茶是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本身也有过亲身经历。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新知。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活动空间中,从体验到归纳,从类比到猜想,从发现到证明。让他们真正以课堂主
人的身份参与学习全过程,并培养他们收集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适时引导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家中来客人”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教学问题,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多中感官被调动起来,主动参加学习过程。
2、设置认知冲突,探究最优方案
以:“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这个问题中“尽快”一词为突破口,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探究最优方案。
3、合作式的学习
通过学生动脑想一想、说一说、动手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脑、动手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想一想充分感知,在说一说、摆一摆中建立表象,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尝试,丰富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教具准备的处理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贯穿本节课的始终,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件演示,很好地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使学生初步建立知识的表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活动设计
具体的教法与学法将在课堂中体现,针对教材的理解,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发学具----谈话导入 引入新课----自主合作 探究新知----迁移巩固 掌握新知-----拓展练习运用新知----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五、说教学反思: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为了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上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篇五:烙饼问题评课稿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评课稿
白柳镇中心学校 周先丹
听了孙老师的“烙饼”一课,现在回味,仍有余香。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孙老师的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整节课上得有声有色,亮点多多: 1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操作实践
课上孙老师让学生明确要求,以圆纸片来替代饼,小组合作,进行烙饼探究活动。在全班汇报交流时,用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了烙饼的每一个步骤,让学生清楚明白的看清每一步。2.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畅所欲言
课上,孙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条理化,规律化的知识结构。
3、解放学生的头脑,鼓励学生想象、创新
在教学中孙老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肯定他们的想象。在后面教学烙4至10张饼的时候,老师没有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寻找方法,最后得出公式:烙饼张数乘每面时间等于最佳时间。可见学生的思维火花被老师点燃起来了。
4、重点突出,强化得体。在研究“烙3张饼需要多少时间”(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时,在小组讨论后汇报时,一位学生到黑板前边说便演示了最佳答案。孙老师又利用学具演示了,这样,师生接二连三的演示,抓住了关键,突出了重点。5.以生活事例为切入口,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解决“怎样让三位顾客都能尽快吃上菜”这个问题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先来后到”的生活思想教育。可见,每一个细节中,无不闪现着孙老师的教学艺术。
总之,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节课孙老师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艺术需要不断完善,下面提两点拙见:
1、在教学“烙三张饼”一环节时,孙老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并完成表格,可是表格没有明确说明,学生不懂得怎样填表,这是一个遗憾。
2、在学生观察表格,总结烙饼规律时,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规律总结出公式,可能由于时间有限,孙老师自行出示了公式,没有显示出知识形成的自然性、合理性。
第三篇: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材料
《沏茶问题》说课材料
教材分析
《沏茶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沏茶时如何操作最节省时间”,以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做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本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形成优化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及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我们学校结合定点助教,确立的主题是“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建构新知策略的研究”下面我就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谈一谈教学中我们是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实现有效教学的。
首先,我们四年组的几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以及学生身边的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程伊始,教师以谈话的方式问学生:“今天早上,咱班寒暄洋同学迟到了,大家一起看一看,他为什么迟到了? ”课件演示情境录像片:(“生1:打一杯热水晾凉后,喝完水再吃饭。结果迟到5分钟。生2:先打一杯热水,然后边吃饭边晾水,饭吃完后水凉了,再喝水,结果提前5分钟。)学生观看后谈想法,从而引出“在生活中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既“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在这里,多媒体短片的应用既让学生明确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又将学生置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到了寓教于乐。而后面的探究新知(例2)及习题巩固(量体温、做家务等问题)中,也都是以日常生活为依托,在情境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次,在教学例2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沏茶”为切入点(家里来了客人,应该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教师的提问是:“用你喜欢的方法找到更节约时间的方案”。在这里,虽然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学具,但是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学生一定要摆学具来解决问题,而是大胆地给抽象思维发展较快的孩子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以其喜欢的、个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习新知的过程将采取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展示、比较,评价找出最优化的方案。这样的课堂组织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有序,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在不知不觉中向学生渗透了优化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内在魅力。
最后,本课的教学体现由直观到抽象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加深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点体现在“流程图”的使用上。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直观的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抽象出用“流程图”表示设计思路。再通过比较,将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展示出来。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
以上就是我们四年组对数学广角中的“沏茶问题”这节课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在XX老师的课堂上展现出风采。
第四篇:沏茶说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
执教者:江夏区湖泗小学刘卫东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3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学生初步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体会到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
教具、学具准备:
沏茶工序纸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试一试,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教师点评.二、活动体验,设计方案
1、教师模拟例2情境,引出例2(1)想一想,说一说,你平时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2)依次出示小明沏茶需要做的6件事情,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2、设计方案
(1)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小明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展示方案
请学生用工序卡纸片在黑板上摆一摆,说一说是如何设计的?
用了多少时间?(3)添画箭头,完成流程图。
(4)小结:做一件事情,在考虑好先后顺序的基础上,再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可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三、深化理解
1、巩固练习
出示课本第114页第2题
2、总结:生活中,学习中象这样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
四、拓展延伸
1、怎样安排才能用最少的时间让李阿姨吃上饭?
2、他们的“合理”安排你同意吗?
3、在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有时几件事情可以同时做,有时却不可以,所以我们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
五、全课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合理安排时间》说课
江夏区湖泗小学刘卫东
一、教材分析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例(2)的内容。这个单元一共有4个例题,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本节课通过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沏茶,让学生初步理解优化的思想,逐渐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生活中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学生初步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体会到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四年级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大多是无意识的,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方法再到实践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唤起生活中的经验,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难点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从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
1、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沏茶,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关注并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合理安排的优化意识。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历发现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四、说学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1、创设情境,根据生活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给一定的时间,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学习新知。
五、说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试一试,用“一边„一边„”说话,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初步体会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活动体验,设计方案
1、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伙伴,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设计“沏茶问题”、“吃药问题”、“做饭问题”等活动,把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感知从多种方案中形成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2、以为小明提供帮助为主线,让学生在说一说、想一想、摆一摆、比一比等活动中激发兴趣,得出最优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他们进行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教育.(三)深化理解,巩固新知
为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设计“吃药问题”加强练习巩固所学新知,抓住重点,设计“做饭问题”来突破难点,层层递进来培养学生思维。
四、举例生活,提升“合理”
通过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发现虽然有的事情能同时做,但不利于身体健康,明确在合理的同时还要科学。
五、全课总结
让学生把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说出来。
最后用鲁迅的格言结束本课,希望能够同学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六、板书设计
要求板书工整明了。
第五篇:教案 说课 评课
加减法的估算说课稿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
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习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习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在探究100元钱买三件运动器材够不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出很多方法: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用连减的方法、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老师都应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出现多种方法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4、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生活中的数学,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必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围绕“校园运动会”这一主线展开,由估体育器材单价,到买体育器材,到估计运动员人数,再到运动员献爱心买礼品这些情景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买礼品的具体情境,“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钱?实际要多少钱?你们的钱正好够用吗?剩下的钱怎么办?多余 的钱怎么办?”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 课本P34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学重点: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教学难点:
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
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设计意图]:
1、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
2、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商不变的规律评课稿
今天听了金老师执教的《商不变的规律》一节课,给我的感觉是金老师这节课讲得很精彩,以前也曾多次听过她的课,感觉这一节是讲得最真实和最精彩的一节。记得有位专家说过:真正的课堂不一定很精彩,但精彩的课堂一定很真实。我想金老师这节课首先是做到了真实,其次也很精彩,优点总结如下:
1、结构清楚,层次分明,重点难点突出。金老师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引入——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了;留下悬念小组探究,分层突破重难点——先探讨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再探讨出被除数和除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最后总结出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结构清楚明了,使人一目了然。
2、对于重点词语的强调非常有必要。例如“同时”“相同的数”以及为什么0除外等。
3、目标达成尤其是知识目标的达成非常成功,从课堂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我想这也许就是她为什么总能让学生考出高分的缘故吧。(真诚向她学习)另外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是:
1、金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究时效性不大,形式大于内容,尤其在探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时,几乎没什么探讨合作,大部分是老师问学生答。因为有了前面同时扩大的规律作基础,后面的问题更应该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解决。(其实如何做到小组合作最有实效我也没有想出好办法)
2、关于所总结出来的规律的表达方式,金老师教给了学生两种方法(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我们书上所采用的是第二种表达方式。现在青岛版和新人教版都采用第二种表达方式,据我偶然从网上查得的资料得知,第一种表达方式存在缺陷,有语法错误。不光此处,还有积的变化规律,在语言叙述上也和以前存在较大差异,应引起我们老师的注意。再完美的课堂也有瑕疵,我们每个人都应通过这种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逐渐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