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篇一:解决关于面积计算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计
解决关于面积计算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类别: 小学数学编号: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 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数学思考方面: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室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情感与态度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整理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的信息
【教学难点】
会解决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微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
【设计思路】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以此引出收集分析题中条件的需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整理条件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操作经验为
依托,利于学生积累感性经验,激发探索的愿望;之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再次探寻画图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灵活的、有序的思考。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有效的连接,而且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供了机会。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引出策略
1、提问:你能画一幅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的示意图吗?画画看。说一说画图时要注意什么?(长画得稍长些,宽画得稍短些)你会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指名口答)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你会用哪些关系式来表达这三者的关系?
2、谈话:刚才你们画出了长方形的示意图,也解答了简单的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稍复杂的面积计算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简短的谈话,直接切入主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引发学习动机。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分析条件,探究质疑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学生齐读题目,提问:这道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提问:你觉得像刚才这样介绍这道题目后,别人能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弄得很清楚吗?数量关系明显吗?
(3)这么多的文字,很难理解它的意思;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
【设计意图:策略是应需而求,不使用一些策略,问题就很难解决。这时要给足学生寻求策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以问题的文字表述为根基,自由构造。】
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整理。
找出两个典型,让学生分别介绍是怎样寻找出策略的。明确:(1)先画出原来的长方形花圃,告诉我们长8米,我们就画一条线段表示长8米。
(2)没有说宽是多少,我们就大约的画出宽,但是宽一定比长短。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策略。】
3、谁来读一读题目中的另外两个条件(指名读条件),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8平方米,这些已知条件,应该怎样在示意图中画出来呢?3米在哪里呢?大约画多长?哪一部分是18平方米?谁到前面来指一指,再画出来、写清楚。
指名板演,全体学生评议、补充、修改。
4、大家对这样的整理有什么意见吗?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或改进?哪种整理更好些?
同位同学相互交流,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建议,学生修正示意图。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有关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使用画图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更好些,让学生经历策略优化的过程。】
三、自主解答,体会策略
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在图上怎样表示呢?学生指着图说清楚后补写“?平方米”。
谈话:要求这个长方形(指着图)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你认为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
(1)让学生尝试计算,并指名板演。
(2)说一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3)谈话:我们再来反思一下解题过程。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来弄清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我们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提问:画示意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形象地表达题意,学生容易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体会运用策略的优越性。】
四、回顾反思,整理策略
1、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一步骤很重要?
2、画图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①根据题目的文字表述,要一句一句地把条件和问题画图表示并进行标注。(教师示范画图)
②尽量美观、清晰,长方形的长和宽大致合符比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思中,感受画示意图是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体会其价值,并且学习画示意图的基本方法。】
五、拓展运用,巩固策略
1、出示“试一试”
(1)指名读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在书上画图,指名板演。
(3)启发:根据画出的示意图,你认为要求现在鱼池的面积,先要求出什么?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求出鱼池的长?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求出现在鱼池的宽?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4)提问:谁来说一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5)提问:这道题与例题相比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比例题复杂在哪里?
【设计意图:“试一试”是例题的一个简单变式,即由长的增加变为宽的减少,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画示意图的具体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齐读题目,把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说给同桌听。
(2)学生独立作图,指名板演,共同评议。篇二:与面积有关的问题(教学设计)1 2 3 篇三:
1、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50---5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2.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条理地巩固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运用长、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直观教具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
2、提问: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
回忆:学生回答时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
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还学过了那些知识?
生汇报,师出示相关知识点: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3、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学生回答。
4、出示情境图
(1)石膏线每米12元,木地板每平方米60元。这里石膏线说的是什么?木地板说的又是什么?
明确:前者说的是长度,后者说的是面积。
(2)我的房间长5米宽3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我的房间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5╳3=15(平方米)
引入:今天我们就来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来解决问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小组讨论:上面的知识你能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吗?
2、汇报:
生: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分
生:按周长和面积分
教师根据生回答形成板块:
周长面积
长方形
正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1)小组讨论交流
(2)填表
含义 周 长 面积 计算方长方形
法
单位
正方形
(3)讲评:幻灯片显示学生填的情况。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通过刚才的交流汇报,我们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大家表现得都很棒!那么有信心接受下面的挑战吗?
1、第一关:思维快车
你能给下面这些物体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吗?
①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②一棵大树高15()。
③小明的身高146(),体重32()。
④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2、同学们思维敏捷,顺利闯完第一关,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明察秋毫。有一个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口答:说说计算面积和周长的方法。
提问:这里周长和面积都是用4╳4,那我们能说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
指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个算式里4的含义是不一样的。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恭喜大家第二关闯关成功!数学的最高价值在于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三关:智能比拼。
①、果园长12米,宽8米,如果每平方米种2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②、学校操场长100米,宽50米,明明围着操场跑了3圈,他跑了多少米? ③、教室的黑板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米,围在黑板外边的一圈金属条大约长多少米?
④、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有多大?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一个农民伯伯把两块同样大小的地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有一天,哥哥给它的地围上了篱笆,弟弟用同样长的篱笆去围,结果发现弟弟的篱笆不够围一圈。这时,两兄弟就发生了争执,都认为对方的地比自己的地大,认为父亲不公平。同学们讨论一下,你的意见呢? 师:用篱笆去围这两块地,篱笆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1、你能在下图中(每小格边长1厘米)围出几种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填表。
师:这些图形的周长都相等,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师:比较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2、你能在下图中(每小格为1平方厘米)画出几种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填表。
师:从上表中你可以发现什么?
小结: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正方形的周长最小,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差距最大时,周长最大。??
四、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结构,然后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最后在巩固应用中培养学生整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课堂上我先从问题“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已经知道了那些知识?”让学生全面地回忆关于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知识结构的概括提供材料。再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按一定的标准给知识分类整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然后通过对学生概括的适当评价,通过板书勾画所概括的知识结果和学生填表,以此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渗透数学方法
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而这节课是一节复习整理课,基于这一数学理念,渗透数学方法就要从学生初步学习疏理知识方法开始。学生在讨论学习后,以填表格的形式系统性地梳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板块化,最后再是知识的巩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 索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掌握巩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是复习课的最终目地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地,真正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深化练习”的环节使学生在发散性,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1、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应用面积及面积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50---51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2.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条理地巩固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运用长、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直观教具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
2、提问: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 回忆:学生回答时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还学过了那些知识? 生汇报,师出示相关知识点: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3、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学生回答。
4、出示情境图
(1)石膏线每米12元,木地板每平方米60元。这里石膏线说的是什么?木地板说的又是什么?
明确:前者说的是长度,后者说的是面积。
(2)我的房间长5米宽3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我的房间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5╳3=15(平方米)
引入:今天我们就来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来解决问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小组讨论:上面的知识你能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吗?
2、汇报:
生: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分 生:按周长和面积分 教师根据生回答形成板块: 周长面积 长方形 正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1)小组讨论交流
(2)填表
含义
周 长 面积
计算方长方形 法
单位
正方形
(3)讲评:幻灯片显示学生填的情况。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通过刚才的交流汇报,我们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大家表现得都很棒!那么有信心接受下面的挑战吗?
1、第一关:思维快车
你能给下面这些物体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吗? ①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②一棵大树高15()。
③小明的身高146(),体重32()。④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2、同学们思维敏捷,顺利闯完第一关,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明察秋毫。有一个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口答:说说计算面积和周长的方法。
提问:这里周长和面积都是用4╳4,那我们能说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
指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个算式里4的含义是不一样的。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恭喜大家第二关闯关成功!数学的最高价值在于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三关:智能比拼。
①、果园长12米,宽8米,如果每平方米种2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②、学校操场长100米,宽50米,明明围着操场跑了3圈,他跑了多少米? ③、教室的黑板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米,围在黑板外边的一圈金属条大约长多少米?
④、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有多大?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一个农民伯伯把两块同样大小的地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有一天,哥哥给它的地围上了篱笆,弟弟用同样长的篱笆去围,结果发现弟弟的篱笆不够围一圈。这时,两兄弟就发生了争执,都认为对方的地比自己的地大,认为父亲不公平。同学们讨论一下,你的意见呢?
师:用篱笆去围这两块地,篱笆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1、你能在下图中(每小格边长1厘米)围出几种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填表。
师:这些图形的周长都相等,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师:比较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2、你能在下图中(每小格为1平方厘米)画出几种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填表。
师:从上表中你可以发现什么?
小结: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正方形的周长最小,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差距最大时,周长最大。„„
四、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结构,然后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最后在巩固应用中培养学生整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课堂上我先从问题“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已经知道了那些知识?”让学生全面地回忆关于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知识结构的概括提供材料。再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按一定的标准给知识分类整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然后通过对学生概括的适当评价,通过板书勾画所概括的知识结果和学生填表,以此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2)渗透数学方法
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而这节课是一节复习整理课,基于这一数学理念,渗透数学方法就要从学生初步学习疏理知识方法开始。学生在讨论学习后,以填表格的形式系统性地梳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板块化,最后再是知识的巩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 索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掌握巩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是复习课的最终目地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地,真正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深化练习”的环节使学生在发散性,多角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用建议。本教案时按照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的,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为实现开放生成性课堂而努力。
3、需破解的问题。能否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及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在1节课内完成,从而使课堂更高效。
滕州张汪中心小学
殷奎奎
第三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问题解决
第2课时 问题解决(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页例2,第41~42页练习八第7、8题。【教学目标】
1.能运用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与长方形、正方形有联系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用多元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教师引入
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会应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还记得我们的解题步骤吗?谁来说一说?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同学们提个醒,能采用多种方法的一定要去思考采用多种方法。(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
(一)研究草坪的结构问题 1.出示例题
教科书第39页例2。
(1)学生审题:根据题意从图中找出条件和所求的问题。(2)教师提问: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 从题干和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条件? 谁来把条件完整地说出来? 学生1:从题干中知道路的宽度为2m,小路两边有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 生2:从图中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0m,宽是7m 及小路宽2m。
② 在这个图中,长方形草地分为了几部分? 每部分是什么图形? 它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学生1:长方形的草地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2个小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
学生2:第1个图形是小正方形,它的边长为7m;第2个图形是小长方形的路,它的长是正方形的边长,宽为2m;第3个图形是大的长方形,它的宽是7m,长不知道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对边相等的特点,找到每个图形的长和宽。2.引导提问(1)教师提问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学生汇报
学生1:正方形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2: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3: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教师板书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学生提出的条件。(二)解决草坪的占地问题(1)教师提问
仔细观察图,如果要求正方形草坪的面积,你能算出来吗? 谁来说一说你怎么想的?(2)学生汇报
学生1: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正方形的边长。
学生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长方形的宽。(3)教师板书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教师根据汇报板书。7×7=49(m2)(4)教师提问
仔细观察图,你能求长方形草坪的面积吗? 请各位同学在小组内围绕下面的条件交流自己的想法:要求长方形的草坪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你能从图中找到这些条件吗?(5)小组合作
各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汇报
学生1: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学生2:从图中知道长方形的宽,但是不知道长,可以通过用草坪的长减去正方形草坪的长与小路宽的和,就能求出长方形的长。
(7)学生解题
① 教师要求:请根据刚才的汇报,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先分步再综合列式计算。
② 学生尝试:按照要求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生板书。板书: 第1步:求长方形草坪的长。20-7-2=11(m)第2步:求长方形草坪面积。11×7=77(m2)综合算式:(20-7-2)×7 =11×7 =77(m2)(8)学生汇报
请在黑板板书的同学来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结果,其他同学 给予判断和评价。
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宽是知道的,长是用大长 方形的长减去正方形的边长和路的宽度。
三、练习应用
1.教科书第41~42页练习八第7、8题。(1)找准问题和条件,分析数量关系。(2)学生独立完成,先分步,再综合列式解题。(3)抽生交流汇报,反馈效果。(4)小组互动交流,评价反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四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口算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一、复习(开火车练习口算)
此时不要忘记对学生进行语言性鼓励,表扬。最后提出问题:能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吗?
例如:15-7=8(请同学口述一下计算过程)可以贴小贴画表扬。咱们同学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掌握的不错,可是单单掌握运算方法还不够,还需要将这些个方法应用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下面跟老师一块去研究一下吧。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前几天运动会上,小华和小雪进行了套圈比赛,看大屏幕这是他们的成绩,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
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哪位同学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3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可以有几种方法解决呢?
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可以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
哦,真棒,咱们同学还真有办法,可以采用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三种方式,那咱们现在分成三组,一组呢就来摆一摆,二组呢在小演草本上画一画,三组同学在小演草本上算一算,一会咱一块探讨一下。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反馈监控,暴露资源
一、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一组同学的展示成果,一组同学是用的摆一摆的方式,问题:1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看着这幅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小华套中的部分被分成了几个部分?哪两个部分?
3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通过摆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5个。
二、我们再来看一下二组同学的展示成果,二组同学是用画一画的方式,问题:1五角星表示什么,桃心表示什么?
2小华套中的的部分被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
3,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小结,用画的方式也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五个 三、三组同学是用的算一算的方式。请同学说一说算式,12-7=5 问题:
1、你为什么用减法? 2、7表示什么意思?能看着上面的图解释一下吗?
(提示:7表示与小雪套中的同样多的小华套中的部分)
小结:我们用摆、画、算的方法都可以知道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5个。
(三)拓展迁移,解决问题 同样是这幅图,大家想一下,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找同学回答。重复此答案。
问题:!、怎么你们得出的结果和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的结果是一样的。”
2、你能列个算式吗?为什么这么列示,3、这里面的7表示什么意思?
还是这幅图,大家想一想这样一个问题:小华套中的和小雪套中的相差几个?
问题:
1、相差几个你能在图中指出来吗?
2会列式子吗?
3.怎么也是这么列式子?
(四)观察对比,建立差的概念
同学们请看,1、同样一幅情境图,三种不同的问法,为什么算式却相同?
2、为什么会用减法呢?
小结:看来求多多少,少多少,也就是在求相差多少,要用减法计算。既然我们掌握了技巧,那来检测一下吧
三、运用新知,自主练习
1、上午摘了13箱,下午摘了8箱,上午比下午多摘了几箱? 问题: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该怎样列式子呢?
根据所给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试着解决一下。
2、大家观察一下要是给咱班同学,看看咱班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根据咱班男女同学的人数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真棒,下面看一下老师提的问题,看看跟你想的一样吗?
3、学了这么多知识我们放松一下,做个游戏。
看这是什么,筛子,我们还是分成三组,每组请出一名同学过来掷筛子,看看每组同学代表能掷到哪个数字。一组
二组
三组 11 刚才我们刚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者少,那现在我正好呢想知道
问题:一组同学代表比二组同学代表多只了几个数字? 谁能向老师一样根据三个组掷筛子的情况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那谁能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知道了什么? 说得真好,奖励一下。
大家说的都不错,可是光说不练假把式,请同学们拿出我们课前发的这份检测题,来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一下检测吧。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审题。看清楚问题是什么。别忘了写单位。讲解一下。
最后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者少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藏在生活之中,只要你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生活之中就会处处有数学。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五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案
一. 话题引入
手机是我们现代生活中比较普遍的通信工具,请大家谈谈爸爸妈妈使用手机时,他们每个月比较关心的是什么。(话费)自己了解哪些比较优惠的手机收费方式。
通信公司为了吸引大家消费,会制定一些优惠话费的方案,可是每个方案对于不同的人效果是不一样的。李阿姨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帮帮她?好,那么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帮李阿姨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课件出示。二. 预习
(一)目标
1.了解手机收费标准。
2.如何比较李阿姨选择哪类收费标准更合算。3.会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二)预习题纲
1.读懂信息,小组内讨论从收费标准中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2.李阿姨要根据什么来选择自己缴费的方法。3.你准备怎样帮李阿姨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4.请你们求出李阿姨选择哪类收费标准合算些?
(三)反 馈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三. 展示交流
展示内容:预习题纲里的第4小题。
展示方式:每组指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分析第4小题。
展示要求:讲解的同学要尽量使用普通话,仪态要大
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四. 拓展延伸 议一议:
王阿姨每月通话时间大约是350分,又该如何选择呢?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解析。展示方法同上。
五. 讨论
为什么李阿姨和王阿姨选择合算的付费方式不一样呢?(因为李阿姨每月的通话时间比较少,选择有月租的收费标准,每分的平均话费就比较高;而王阿姨每月的通话时间比较长,每分的平均话费就比较低。)六. 测评
学校准备印800份宣传资料,到两家印刷厂联系的情况为:
甲印刷厂:每份0.8元,另收1500元的制版费; 乙印刷厂:每份2.5元,不收制版费。请你为学校出出主意,选择哪家印刷厂合算。
七. 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2题。八.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