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与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次仁拉旦
课前反思
一、教学思路问题:
一篇文章,特别是“大家”的文章,可学之处很多,但不可都在一节课中都学完,也不能都学会,我读了十几遍都读书不懂的东西,不奢学生能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去读书懂,因此我决定我十几遍都读不懂的我也不讲。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问题: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因此品味语言、理解字词、学习句子,理解内容、领悟主旨、体会情感都是需要教学的内容,我选择了通过示例的方法教学字词,解析修辞方法,渗透对比写作手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内容,领悟主旨,体会情感。
课前预习作业我是想激起学生自主预习的想法,但又不给他们增加压力,让学生愉快地、高兴的在课堂上认识事物,学习语文知识。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本节课是集体备课。
2、语文课教什么不是随便的,是要“依据体式,依据学情”来确定的,通过检测,重点教学生不会的而又想学会的。而不是教师会什么教什么,教师喜欢什么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教什么,参考别人的东西可以,但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思维。
3、这样备一节课的时间可能长了点,但思路还是比较明确的。可能会有缺憾,但我愿意在这种缺憾中做无悔的追求。
课中反思
一、导入语中读一段冬天寒冷特点句子,让学生感受冷的特点。二、二、过渡语比较少,显得比较唐突。
三、在讨论,交流环节留给学生的时间有段少了,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讨论完。在全班汇报环节,学生举手的人不是很多。说明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四、我在课堂上话比较多,不断地提醒学生,不敢大胆的放手。
五、由于时间关系,又匆匆进入了写作环节,只给了学生很少的时间写,就让学生读,明显的时间不够,可在这麽短的时间里同学们还是写出了不错的片段。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课后反思
我觉得在课有许多知识没有落实。有点延时,导致写作时只有部分同学写成,组内交流不充分,并且师生评价不是太到位。教学过程中缺少过渡语。更重要的是很容易被外面的因素受影响。
第二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
七年级上册课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
前一课学习了《春》,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理解。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②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2)、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2、研读第2—5小节: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确)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五、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六、布置作业。
掌握字词。
第三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随堂练习
济南的冬天 老舍
1、本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响晴、温晴。对济南的留恋、喜爱。
2、用横线划出第1段的中心句。结合第1段内容,具体分析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表现这个中心句的。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
3、阅读第3段,回答:
A、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描写济南小雪后的美丽山色。
B、从语段中找出表明作者描写顺序的词语,并判断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空间顺序。
C、划分本段的层次,并归纳各层的主要内容。
一层(第1句):赞美小雪后的山景美妙,引出后文对山色的描写。二层(第2、3、4句):具体描写小雪后的美妙山色。
三层(最后一句):作结,感叹小雪的恰到好处,赞美小雪后的山色秀气。
4、本文作者善于用比喻,在文中,作者分别将阳光下的老城、雪后的山坡和村庄、冬天的济南比成什么?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小摇篮(温暖舒适)、小水墨画(清新雅致、秀美典雅、秀丽如画)、蓝水晶(清澈明净)。
5、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语境义。A、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日光太强烈,极让人难受。
B、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气候温暖舒适,让人感到特别舒服。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美而娇柔,受不住大雪。
6、赏析下列语句。
A、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拟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积雪在落日的照耀下慢慢溶化的情景,突出了济南小雪后的温暖。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两个“卧”字,运用拟人,将小村庄和雪人格化,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雪后的山温暖怡人的特点,突出了雪后村庄的闲适、安宁。作者将雪后的山景比成一张“小水墨画”,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山色的秀丽如画、古朴雅致,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山色的喜爱、赞美之情。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灵气,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水的温暖,更突出了“绿的精神”的美好、珍贵。“照个影儿”,运用拟人,将垂柳人格化,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第四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夹叙夹议的手法。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一、新课导入:白求恩的信
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照相机给沙飞。
贮水池等给摄影队。
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用来治疗疟疾患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在这里,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
二、作者简介、介绍你所知道的白求恩、疏通字词
三、朗读文章
1.自由朗读2分钟(可跳读),边读边标出段落序号,同时思考:白求恩是一位怎样的人?
2.小组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读方式:可以接力朗读,也可以齐读。
3.四个小组分别展示各段,其他小组评价。
四、整体感知,概括重点
1、默读文章,说说白求恩是一位怎样的人。
2、试找出每一节的重点句,用“
”划出,并用以下句式把它表达出来。
这一节赞扬了的精神
五、合作探究,学习写法
1.这篇文章平实易懂,又蕴含革命激情,富于感染力。请你圈画出精彩的语句,并加以赏析,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进行圈画、批注。
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对比强调的手法
富于变化的句式
精到的选词(成语)
正面介绍和侧面介绍相结合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3.文中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六、联系生活,感悟精神
1.在身边生活和新闻报道中,你知道哪些体现白求恩精神的事迹?
2.现在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你打算如何践行白求恩精神?
第五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猫》教学反思
南宁市园艺路学校
教师:唐瑶
《猫》教学反思
《猫》是郑振铎小说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其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本文篇幅较长,用一课时讲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和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旨意所在。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深情是重点,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难点,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所以,此课教学我设计了三大板块:
一、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内容。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点?3.“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4.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 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叙述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认真积极,实现了这一目标。在这一环节的最后,我出示了说明文《猫》,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明白了说明文与散文的不同,导出散文写物是为写人、写人的感情,自然的引出第二个板块。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构思的妙处。1.作者总共写了三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哪几次是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道理?2.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找出相关的语段分析品味。三只猫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命运,作者写来各有特点。语言十分生动,明白如话,毫不松懈。例如描写三妹用红带逗小猫,作者写:“它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写出了逗的动作以及扑与抢的细节,假如笼统地说“三妹逗它时,它好玩极了”,就显得很干巴。对于精彩语句,可以让学生想想,用别的说法效果怎样,这样自行尝试、比较,便能更深地体会到作者笔法的精彩。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体会,容纳不同见解,相机引导,不必强求一律。这一环节是重点,而品味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是重中之重。所以用时最多。因为初一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为帮助他们理解体会,所以我设计了“假设你的小猫死了„„”“假设你的小猫被抱走了„„”以及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这一设计联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课上学生“骂死他”这样的回答的确是真情流露。在这一环节中文我注意了详略的安排:前两只小猫略,第三只小猫详。这样为感悟文章的道理做好铺垫。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从而引出散文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明理。
三、质疑探究,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探究的问题包括:1.对三只猫,“我”及家人的感情有什么区别?2.怎样理解“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忏悔之情?3.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重点放在第二只猫的失踪和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上。特别是围绕第三只猫,抒情议论更多,是探究的重点,应该抓住“妄下断语”四字多方面探究。“我”为什么会“妄下断语”?教训是什么?为什么“我”明白自己的错误后会感到如此痛心?应该怎样对待错误,特别是伤害他人的那种错误?可以联系实际来做一点儿延伸拓展。课后结合“积累拓展”,布置写作实践。这一环节学生发言的人数多,说出了自己的认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最后联系学生的作文,让他们明白了:通顺的叙事+真挚的感情+深刻的道理,是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以上这三个板块由浅入深,逐块推递,让学生自由说话、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悟人生、学会做人。课上完了,目标也实现了,教材挖掘得也够深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主动。回顾这堂课,自己并不十分满意,觉得最大的遗憾是:学生自由说话了,学生主动说话了,但学生说的还是少,老师讲的还是多。分析原因:
1、课前信心不足,老是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一不发言我就说。
2、学生预习情况比我估计的要差。学生一说慢了或说错了我就着急。
3、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余毒”还影响着我,有问题就急着要答案。当然在学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过艺术的“介入”来调控活动方向,来增强活动的厚度。可是,教师的这种“介入”应该控制在怎样的一个“度”上,才不至于喧宾夺主,不至于越俎代庖?这将是我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探索的问题。
另外我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要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施展的才能就有多大。”今后我会把课堂变成学生的最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