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第三单元第7条: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3)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教学主要思路】
依据新课标精神,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有机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学生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由我国国体决定,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从而认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确立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学环节与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权力机关,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我们一起来回答一个问题: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有哪些?好的,回答得很完整!
(多媒体展示)阳春三月,惠风和畅,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召开。
【师】那么以中央国家机关为例,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吗?那么这些机关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解开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一起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情景分析
(一)探究活动---走近我国的国家机关 1.(多媒体播放时政录像)探究一 录像: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问题设置: ①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报告工作?
②我国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什么关系?
(二)体验活动-----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设计
1.政体:一个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那么,民主集中制又是什么呢?假设现在我们要组织一次全班同学的春游,你最想去哪呢?
展示图片(小西湖、五泉山、白塔山)
小组内简单交流一下,然后起来发表自己的办法。教师评价。【师】民主集中制又有哪些表现呢?
2.探究二
1.展示图片:(人大代表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是什么关系? 【生】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视频:原石家庄市市长被依法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
2.请结合前面的时政录像,谈谈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怎样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又是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 学生讨论
(三)体验生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播放视频:吴邦国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的优势)
【师】同学们请结合材料富足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 所以我们要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真是说也说不完,就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一下吧!
三、情景回归,反思练习
本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内容、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你还有哪些疑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探究共享。
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
【课堂练习】
2011年3月5日,全国人大第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实施纲要。下列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④项错误,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间接参与国家管理。答案:A 2
第二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会宁二中
王英斌
一、课程概述: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2(必修)-政治生活第五课的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目标】
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3.了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4.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知道全国人大与人大的区别与联系
6.明确我国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联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本课主要讲述我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介绍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讲,为了便于以后更好的参与政治生活,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常识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是高一平行班学生,部分学生有文科倾向,所以在这部分内容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导、讲、议、练”的教学方法。“导”,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归纳(推断)出结论;“讲”,即在“导”的基础上,教师精讲,扩展、深化知识,体现其主导作用;“议”,即议材料、疑点、热点,让学生在议论中推断出基本结论(观点),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并从中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之目的;“练”,通过课堂练习掌握所学知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本课尝试性地运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课堂教学过程:
(一)、人民
1.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人民是国家权力的间接行使者 3.人民与公民的关系
(1)性质不同: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更加广泛,公民除了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二)、人民代表
1.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2.产生方式和任期:(1)产生方式──由民主选举产生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2)任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为五年 3.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包括享有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的权力(即审议权和表决权),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2)义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三)、人民代表大会 1.产生
──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性质和地位
(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3.组成体系4.职权
(1)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
(2)决定权: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3)任免权: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4)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工作的权力。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最重要的特点:实行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2)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5.决定因素: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6.适合我国国情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3)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五)、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2)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从体系上看,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形式。
4.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并与它相适应的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关系
(1)共同点:二者都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和议员组成,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制。
(2)本质区别
①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后者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②国家性质不同:前者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后者则由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③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前者权力主体是人民,后者权力主体是资产阶级。
④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不同:前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后者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知识构建】
六、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在讲解的过程中列举了大量实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第三篇: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推荐]
1.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1年卷一单选第24题)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1993年我国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第四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王 影(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内容主要介绍什么是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应我国国体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主要内容、优越性等。承接上一框题内容,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比较和探究能力,也经常听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名词,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内容并不理解。而且,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亲历的政治生活体验不多,他们容易看到现实生活中我国政治制度的不足而忽视其优越性,对于政治制度自信缺乏底气。这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现实,感悟我国在国家治理、制度完善等方面的进步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坚定学生的政治制度自信,提升现代公民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了解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优越性,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和表现。2.能力:以热点话题创设情境,设计系列有效问题,通过小组的问题探讨展开课堂学习,分享交流成果,动态中提炼生成新知识并锻炼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引导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好制度,支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追求,坚定国家治理自信和政治制度自信,培养公民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与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地位、优越性;政治制度自信。
五、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与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趣的法律故事: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莫哈维法律对偷肥皂者的处罚规定:偷肥皂者,罚其用偷的肥皂洗澡,直到将肥皂用完。曾有一个小偷盗走了商店的一箱肥皂,案发后,小偷被关在浴室里洗了一个星期。【教师导入】对比故事,如果咱们这个城市有人偷窃一箱肥皂可能会面临什么处理? 【学生活动】罚款;抓起来。【教师总结】中美法律对此盗窃行为的不同处理,可见法律具有地方特色。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就是有关地方立法、地方特色的问题。设计意图:以趣味法律故事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顺利过渡到新课探讨的地方立法问题。2.围绕问题,推进新课。【情境创设】播放视频《追求地方立法权:佛山追梦十年》; 补充文字材料(主要内容为: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②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首次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提出问题】(1)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有权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审议通过后为什么必须向社会大众公开征求意见?(2)政府、法院、检察院为什么要在人大会议上做工作报告?“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为什么?如果不做报告、不备案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3)人大与人民、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共同反映了我国国家机关运行的什么原则?至此,你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哪些认识?(4)佛山市为什么要争取地方立法权?能够“圆梦在即”的原因是什么?从佛山坚持。追梦”到即将“圆梦”的过程对我国政治建设有何启发? 【学生活动】全班分为四大组;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讨论要求(四大组分别探讨四个问题;时间3分钟;积极发言并及时记录、整理组员意见;推荐发言代表);学生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分享交流成果。设计意图:立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局,抓住“民主集中制原则”重难点的突破,围绕依法治国这个热点话题,引入广东具有影响力的佛山市争取地方立法权的实例及我国近期推进立法的相关时政素材设置情境。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指导政治学科学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活动】小组一代表: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法定职权”说明其有权审议立法草案的理由。从“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人大由人民产生”说明草案向大众公开的原因。【教师追问】如果不向公众公开不可以吗?不公开对人民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活动】学生进一步指出“人民享有法定的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继续说明必须公开的理由。【教师活动】辅板书关键词:人民一代表一人大(权力机关;统一)【教师引导总结】呈现ppt板书,总结人大与人民的关系。强调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人民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同时提出问题过渡“是否所有权力都由人大具体行使呢”? 设计意图: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解决新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生成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新知做好铺垫;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活动】小组二代表:结合预习知道人大产生政府、法院、检察院,一府两院就要受人大监督,做报告正是接受人大监督的表现。【教师追问】能否根据结合课本和平时的了解,具体说说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什么职权呢?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指出政府是行政机关负责日常管理,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并从反面说明如果一府两院不作报告接受监督,容易滥用权力,也不利各自职权的落实。【教师继续追问】“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备案会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请以开头对话中提到对偷窃的处罚规定为例说说看法? 【学生活动】回答“原因是我国国家机关的设置以中央统一领导为前提,地方享有适度分权,地方立法不能与国家法律相违背”,在教师引导中说出“报备才能接受监督,否则会无所适从,影响法律的权威,会导致社会不公,国家混乱”。【教师活动】辅板书继续增加:“——行政、司法”(分工合作);“中央与地方”(协调有序)。【教师引导总结】结合ppt板书,总结在我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指出国家机构这样的设置能够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有利于保障法律的权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活动】呈现图片“我国法的形式及其制定机关”,丰富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识。设计意图:在学生对人大和政府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入法律的生活化实例,帮助学生顺利认识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这个新主体,在依法治国的理念下,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并依法行使各自职权,丰富了学生对国家机关类别的认识;通过问题层层深入的探讨尤其是教师的追问,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比较自然地体验到各类国家机关分工协调运转的重要意义。这些都为后面“归纳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理解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奠定重要的基础。【学生活动】小组三代表:指出共同反映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教师引导下,结合教师辅板书的关键词解释民主、集中分别体现在哪。【教师引导总结】结合ppt板书总结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特点,解释民主与集中各自地位不同、二者缺一不可;并以本班班旗设计及通过过程为例巩固对“既民主又集中”的理解。【学生活动】对于“至此,你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哪些认识”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辅板书关键词,分别说出“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人大及其他国家机关的产生与分工合作、整个过程体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等等”内容。【教师追问】结合前面探讨的问题,你感受到国家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运作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活动】继续回答“提高国家机关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利益、调动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等”。【教师活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教师继续增加黑板辅板书: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优越性。【教师引导总结】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提炼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并呈现ppt板书;从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人大制度产生其他国家制度、人大制度直接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等方面总结,说明“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归纳政体(根本政治制度)与国体(国家性质)的关系。同时指出易错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第五课两个关键词的区别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小组探讨成果的分享进行归纳,动态中生成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概念及内容并理解其优越性,从具体到一般、从体验到观点,有效突破重难点知识。【学生活动】小组四代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从客观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法可依等)、从现实意义(民主政治、法制完善以至科学发展等)多方面说明佛山市争取地方立法权的原因。针对“圆梦在即”,结合材料和教师的引导,能够从佛山自身的努力、国家党政的支持、上下的协调等方面分析原因。针对“圆梦的启发”,能够指出社会在进步,国家法律制度要与时俱进;要坚持并完善政治制度能更好发挥作用;要积极推进中央与地方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各个队伍人员的素质等等多角度建议。【教师引导总结】肯定学生能够一分为二看待现实,同时回应学生讨论过程中提出“追梦十一年好长啊”的质疑,以美国《信息自由法》的争取以至出台过程的曲折性为例,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理解对待法律的态度是严谨的、慎重的,强化法律权威。再呈现ppt板书,根据学生对“佛山追梦”问题的分析,顺利带出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引导感悟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从国家敢于直面现实问题、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引出要坚定治理自信、制度自信。【教师活动】展示:2013中国民主政治十件大事。引导一分为二看待新闻事实,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强化制度自信。【师生共同总结】课堂小结:一个制度、一个原则、两个自信、四个优越性。设计意图:通过对“佛山追梦”的目的、过程、结果和影响的探讨,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2013中国民主政治十件大事”的正反典例,感受党和国家直面现实、致力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勇气、决心和行动。“增强制度自信、提升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情感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3.运用新知,参与政治 【情境创设】地方立法权之:佛山圆梦畅想 ——假如佛山市已经获批拥有地方立法权,你作为一名佛山市人大代表,打算根据佛山市城市建设、市容卫生、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方面的实际提出一个立法议案。请简要说明议案的主题、议案要获得通过的必经程序和原因。设计意图:以“佛山畅想”活动结尾,具有生活化、本土化、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围绕依法治国的热点话题,整节课呈现“生活——体验——知识——生活”的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尾呼应,逻辑清晰,整体性强,还课堂于过程,打造高效课堂。板书: 【专家点评】(陈式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中学高级教师)本框的教学重难点较多,本设计能够基于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高效解决问题。特色、亮点主要有:1.整合生活资源,遵循认知规律。整节课呈现“生活——体验——知识——生活”的过程,首尾呼应,过程流畅,逻辑清晰,整体性强。2.依托高效设问,还课堂于过程、于生活,重视动态生成。以热点话题创设情境,设计具有针对性、思辨性、层次性、整体性的有效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展开课堂学习,在动态中提炼生成新知识并锻炼思维能力,引导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责任编辑:王葎)
第五篇:人民代表大会++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诸暨二高 饶晓燕
一、设计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并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的要求,我设计了“以情景为载体,以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线”的情景问题交互式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设定特定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活动平台,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注重课堂教学生活化
以生活主题统筹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是高中政治新课标新课程特色和亮点之一,也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在关于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本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实际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出发,让学生感到知识贴近他们的生活,让课堂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
二、学情分析: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一些粗浅的内容,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在电视、新闻中看过有关人大的报道,这就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高一学生心理特点来说,由于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备受全国上下关注,青年学生由于其对新事物的敏感、好奇、热情等心理特点,对于本课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过程与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运用事例说明关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
增强收集相关信息、选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能多渠道将人代会的有关资料用于知识学习;
锻炼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人大代表团会议讨论模拟加强辩证看待问题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的学习,明确我国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通过对人大代表的了解,树立权利、义务不可分割意识;
通过模拟与讨论,从公民如何参与政治活动角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 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2)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大代表质询权的理解;
区分人代会的权力与人大代表的权利。
五、教学准备
1、搜集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有关图片,日程,制作课件。
2、搜集人大代表吕华荣的典型事迹,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
在课间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下发材料《全国人大日程安排表》。导入新课:刚才下课的时候我放了一首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同学们听过吗?知道它的歌名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是的,每年春天,在我国首都北京都会有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今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的召开,把全中国人民如期带入了中国政治的春天。此次会议通过了哪些总要的决议?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将一同走进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一起来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播放《欢迎进行曲》)
教师:在热烈激昂的《欢迎进行曲》中,让我们一同拿出手中的全国人大日程表,感受当天代表进入会场的隆重气氛,体味自己就是一名人大代表。
2013年3月5日至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于全国各地的298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然而仅有2987名人大代表就能表决通过关系13.7亿人民的大事,这矛盾吗?这表明了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作点评、补充。
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讨论,并就第1题做出归纳:
(1)我国是个地广人多的国家,所以不可能十三亿人口一起到北京集中开会。
(2)人民当家作主是否意味着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在我国,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那就是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从材料看,很多重大问题都由全国人大决定,为什么不由其它国家机关决定?
学生回答:(略)
教师:首先评价学生的观点,然后打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图。让学生明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仔细阅读教材,结合全国人大的日程安排,看看这短短两个星期全国人大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什么权力?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对学生作评价,然后做点拨,大屏幕展示三组图片:这次全国人大行使了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等,最高立法权权没体现。多媒体显示材料:2012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修正案草案共110条,内容涉及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等各个方面。这个材料体现了最高立法权。
问题:今年3月17日到明年3月,全国人大闭会。这一年中,国家权力机关是否应继续行使权力?由谁来行使?
学生回答:(略)
预设: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大部分职权。
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构体系,除了全国人大外还有地方各级人大,下面我们一起来概括下地方各级人大相关知识点。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立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省、直辖市)
决定权:决定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
监督权: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
任免权:对本地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
(3)常设机关:常务委员会
(4)作用: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
通过以上几组问题的探讨,我们知道了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大的作用发挥的怎么样,还与人大代表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全国人大代表吕华荣,一起来学习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
1、你知道我国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吗?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略)教师概括:
(1)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和任期
产生方式:县乡以及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省、市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2)任期:五年
(3)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全国人大代表吕华荣在这次会议上行使了哪些权利? 学生回答:(略)教师概括:
审议权——听取审议各项工作报告
表决权—— 对“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草案”进行表决 提案权——提出用“教育券”的方式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质询权
在这次会议中,质询权没有体现。多媒体展示材料:
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1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可以书面提出质询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可以书面提出质询案。
1980年,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发生了人大历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宝钢工程建设问题,北京团170多名代表向冶金工业部提出质询,成为“共和国第一质询案”。
3、你认为人大代表应该履行好哪些职责? 学生回答:(略)
教师概括:人大代表的职责:
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过渡:人大代表从人民中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这些内容都反映了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是国家权利机关的组成人员。下面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人大代表的生活吧。
活动:角色扮演、体味责任
情景设置:大屏幕展示一组图片,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引出材料: 《元芳,你怎么看?》
某校校门口每天一到放学时间就会“呼啦”出现许多流动小吃摊,看起来种类丰富,卖相诱人,学生趋之若鹜。对此小贩喜笑颜开,过路行人纷纷侧目,而附近居民则无奈摇头。
现在我们高一(6)班就是浙江省代表团,在座“代表”依座次分为“浙江市民代表、教育界代表、经济界代表”3个讨论小组,就“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该怎么做”为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每组推荐出一个最佳议案,再拿到会议上进行讨论。
教师准备:
事先预设好代表的立场,以便与学生课堂的发言作对比归纳。例如:“浙江市民代表”应注重从流动小摊与日常生活出行,市容市貌角度展开,“教育界代表”可从流动小摊与学校环境卫生,学生食品安全等方面客观分析,“经济界代表”则需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见解。
学生发言后,教师点评:从大家的发言来看,大家的社会责任意识都很强,相信将来大家不管是否能当选为人大代表,都能够关注国家的命运,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做一个尽责任的公民。相信未来中国政治的春天属于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