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有幸听了窦桂梅老师的《游园不值》的示范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尤其是她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3000多名师生。
窦桂梅老师,毕业于吉林师范学校,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班,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
窦桂梅老师示范课《游园不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吟”出了诗的韵味、意境和感情
对于语文教学,历来主张“读”,书是读出来的,古人说得好:“书主导百遍,其意自见。”但“读”也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平平淡淡,死水一潭地“读”也是读,就是千遍万遍地读,也仅仅是读而已,最好的效果就是将内容一字不少地背下来了,对于书中所蕴含的东西却不能了然于心,听的人听后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叫死读书,读死书。窦桂梅老师在这一堂示范课教学中首先注重了读,其实说得准确点,应该是“吟”。
在上课之前,窦老师让学生齐声朗读以前学过的有关春的诗文。在此之前,师生这间是陌生的,并没有进行过一点交流,而这个时候学生的读,的确也只能说是读,给人有背着石头赶夜路的感觉。但当进入课堂,她首先指导的是学生该怎样读诗:平声应读得长,仄声应读得短。通过这一指导,学生读得已有些诗的韵味了,但这并不够,接着注重关键词的朗读。如“印”读得轻而且长,使人感觉到作者的小心翼翼,脚步轻重有别,距离有长有短。“苍苔”一词,两字之间的距离拉得较开,且这一词的后音又拖得很长,使人听来,仿佛觉得苍苔一片,而且是一大片,给人视觉上的形象,既有范围,又有色彩,使人联想到润湿的气候,小心翼翼的诗人,无限的春光。
第二句注重了“扣”、“柴扉”“久不开”的朗读。启发学生用动作感受是“扣”而不是“敲”,“扣”用动作尤其也用心,怕影响周围的人,不忍心,也衬出了环境的幽静,读得轻而且短。“柴扉”一词在朗读前,她首先问学生什么是柴扉,学生回答是门,她又问是怎样的门,学生回答是简陋的木门。通过课件图片展示,学生在几幅图片之中找到了被称为“柴扉”的木门之后,她就指导学生诵读这一词,通过几种朗读的比较,最后确定,这一词读得轻,两字之间拉得很开,后音拉得也较长学,使人觉得有区别于别的质地的门,也有别于崭然的木门,也仅仅是“柴扉”而已。“久不开”,尤其注意了“久”和“不开”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开”一词后音的延续,诗人的那种失落感由此而展现得淋漓尽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读得比较轻快,诗人的意外发现、惊喜的感情溢于一字之中。后句则重点读一“来”字。“来”读得长而且平,使人觉得伸出墙的一枝红杏充满了生机,同时也使人产生联想,联想到万千条春意盎然的枝条将冲出墙外。
诗的艺术是读的艺术。通过窦老师的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朗读,这首诗的内容及情感,既就是教师不再点出,读者也能了然于心。所以,窦老师教这一堂课,“吟”就吟出了诗的韵味、意境和情感。
二、唱出了课堂气氛,并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全学科,如果单把语文当语文来教,不但死板,而且越教越使人没有了兴趣,越学越使人没了感觉。因为语文是心的艺术,好多东西只可使人意会而不能言传,而对于美的感悟,用心去体会是其基本的方法,而教师就应该是心灵的使者,将作者与读者心与情架沟起来的桥梁
上课伊始,窦老师和学生一起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前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尽,沉闷的空气马上变得活跃了起来,轻松了起来,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了,这就为下面师生共同的活动作了一个有力地铺垫,同时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诗和歌有着必然的联系,加之她那优美的歌喉,很快地感染了听课的所有人。
出人意料的是,在本节课教授内容结束时,她将诗配上《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唱了出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把学生学习的情绪一直延伸到了课外。这个时候的学生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了。记得示范课结束了,到了休息的时间,许多听课的老师也一直在哼着《让我们荡起双桨》,从听课者的表情上可以看出窦老师示范课对大家的感染。
三、用教材而不宥于教材
窦桂梅老师上的是一堂小学诗歌手欣赏课,其实要说课堂内容的含量,我觉得远远地超出了课堂内容之外,向外拓展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确,语文的学习是没有界限的,让成人学习小学的内容,每天也会有新的收获;让小学的学生接触中学的内容,很多东西也不是太为难他们。窦桂梅老师《三超越式教学模式》之首,便就是超越教材。她认为,“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味的阅读和积累”,于是她“把教材看作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地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
在本节示范课的教学过程中,窦桂梅老师联系到了“推敲”的故事,诗歌《寻隐者不遇》,为下面重点内容的教学作了必要的铺垫。尤其讲到了诗的后两句,联系到了陆游的,《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和《临安雨雪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并与原文做了比较,讲本文运用语言之精妙。比较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语言,须细细推敲,运用语言更须细细推敲的道理,同时前面讲得“推敲”的故事也派上了用场。在讲到诗的意境,联系到《雪夜访戴不遇》的短文,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绪。这个时候她问学生想对园主人说些什么,从而引出了访者与园主人的对话,访者与红杏的对话,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异常热烈。的确,教学是要求极高的教学,要求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但同时不能是卖弄知识的扯三拉四;与所教内容必须密切相关,为所教内容服务,又不是就课文内容的简单贩卖。窦娥冤桂梅老师说得好,“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而我们这些教书的人的工作在于“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
四、感人至深的情感投入
人是感情动物,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艺术与情感结合起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过工作。没有哪一门学科能比语文教学更注意对情感投入的要求了。甚至可以说,教师情感的投入与否,完全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窦桂梅老师这堂示范课之所以让人回味无穷,一个最大的秘诀就在于感人至深的情感投入。这里不是自欣自赏的自我陶醉,而是和学生共同投入的心有灵犀的交流。
不论是课闪课后的歌声,还是课堂内容的教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且师生一同激动。这样的课,能不感染学生吗?怎么会不让人有所收获呢?她在说起自己在排课本剧《王二小》时她说,她被感动了,融入其中,学生也被感动了,也融入了其中。当王二小被敌人杀害,学生放声大哭,听课的人也抑制不住自己,好多的人也泣不成声。这就是成功的语文教学啊。
虽然窦老师课堂的歌声、排课本剧的才能,与她对音乐的爱好、教授音乐课的经历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她能够把自己的特长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为语文教学所用,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层次,取得了古板教学难以取得的效果。教学是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艺术,是艺术的教学,是教学的艺术化。
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也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内容朗读中表情丰富而且自然,多姿多彩的体态语,也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对学生的提问、及对学生回答的反应上,方法灵活多样,有热情的赞美,有轻轻的戏谑,也有笑语般的调侃,使回答准确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思考;使回答不太准确或不准确的学生也不至于显得太尴尬,因而挫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课堂上有了师生共同的情感投入,气氛就会变得轻松而且活跃,内容就会变得易解易懂易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窦桂梅老师说得好,“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以超越之。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那么“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与学生真正平等对门话的平台”,这样,学生才会有超越之胆,超越之识,超越之智,最后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从一个标准答案中体会一次独立的思考。”语文教学“应该寻找一种和学生谈话的轻松、态度的平等亲切、心灵的坦诚和谐”。
第二篇:解读窦桂梅的魅力
解读窦桂梅的魅力 刘宗琴
近年来,窦桂梅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走到哪里都会掀起层层的热浪。她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下面我试从以下四个字来解读窦桂梅的魅力:第一个字:爱
窦桂梅是个情感丰富的女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咱东北女人就是豪爽。”她这种豪爽情感的底色是一个“爱”字。她的这种“爱”不是刻意的追求,而是蓄积已满的自然流露,这种爱已经深深根植于窦老师生命的底蕴之中。
热爱:首先她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从她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能看出来。因为爱生活,她特别珍惜自己的工作,觉得能教语文是上天对她的恩赐;因为爱生活,她对教育怀有一腔热情,并由热情生发出一种感动,这种感动又生发出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力量;因为爱生活,她是那么执着地深爱着她的孩子们,她虔诚地和她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幸福地成长着:她和孩子们一起滚在雪地里打雪仗,给全班七十二个孩子每人一封成长书信,用录像记录着每位孩子宝贵的童年足迹……
挚爱:她是个爱语文的人,三番五次、软磨硬泡说动学校领导终于让自己从一位音乐代课老师转成了数学主科老师,继而又转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语文学科。因为对语文的挚爱,她肩扛熟睡的女儿,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练自己的课堂技巧,终于在第一次的教学比赛中一炮打响,使昔日的丑小鸭迅速蜕变成今日教坛上的白天鹅。如果没有对语文学科的挚爱,她今天也许是一个平凡的音乐教师,或者还在按部就班地做着数学老师。那么,中国的小语界将失去一位领跑者。
博爱:她还将自己宽厚的爱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对同事都怀有赤诚而执着的爱。过节,她会千里迢迢背上大包的衣服回家乡散发给乡亲们,她会为了实现对朋友的一句承诺而宁愿累跨自己。她不停地用自己的真心和真情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猜猜我有多爱你?
一个心中溢满爱的女人是个有魅力的女人。
第二个字:情
激情: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有真性情方有新境界。”窦桂梅是个性情中人。无论有多疲惫,一旦站在讲台上,她便立刻激情四射,她的这种激情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把整个课堂烧得沸水滚滚。她说,激情是她的一种状态,这种激情如果放在别人身上也许会觉得肉麻和恶心,但放在她身上就特别自然,因为这是来自于她心底的自然流露。有人这样评价她:“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
倾情:在课堂上的窦桂梅是全情投入,倾情挥洒。她扮演落叶,和扮演小虫、小蚂蚁的孩子们一起趴在地上体会“爬”,和扮演小鱼的孩子们一起钻到桌子地下体验“躲”和“藏”。激昂处她和孩子们一起激昂,缠绵处她和孩子们一起缠绵。高兴她和孩子们一起击掌,伤心她和孩子们一起落泪。课堂上的窦桂梅全然把自己也当成了一个孩子,倾情挥洒着童真。深情:在课堂上,窦桂梅总能深情地引着孩子渐入佳境,使课堂高潮迭起。上《秋天的怀念》,她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史铁生的好好活,还感受自己的好好活,感受人类的好好活。上《晏子使楚》,她以“规圆矩方”入课,让晏子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丰满,主题越来越鲜明、深刻,最后,归总到“每个要有尊严地活”,延伸到“尊严来自于由外到内的实力”,上升到“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都建立在由外到内的实力上”这样的高度。最后以一曲雄厚浑圆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结束课堂,像一部大剧的徐徐落幕,“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更带不走人类那永恒的声音……”窦老师用自己深情的歌声把学生、把课堂,也把听课的老师带入了时空的隧道,在绕梁的余音中体会人类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尊重。第三个字:度
温度:无论怎样的气候与环境,窦桂梅老师总能在短短的时间里抓住学生,师生一起用心用情提升课堂的温度。她说,这种温度的提升需要老师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老师的“精”、“气”、“神”。窦老师善于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点燃学生的激情:“你怎么这么会读书呢?看你把晏子的心理活动都读出来了。”“你的回答就是与众不同,别人想到楚王的无礼、傲慢,你则想到楚王的可爱。”“我看到你们脸上的这种灿烂的笑了!”就这样,学生的信心被一点点激发,学生的激情被一点点点燃,课堂的温度在一点点提升。
广度:大家都知道语文要积累,但知道不等于做到。窦桂梅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老师们哪,积累就是积德呀!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积德呀!”窦老师为了孩子们的积累可以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课堂教学的广度,窦老师把功夫花在备课上,她认为:老师们好好备课就是最好的培训。为备《晏子使楚》这一课,她翻阅了多少材料啊:《晏子春秋》、《战国策》以及中国外交史上的相关资料。正因为有教师课前的醉心投入,才会有课堂的广度和学生视野的宽度。
深度:窦桂梅老师更追求课堂的深度,她注重举一反三,更注重举三反一。主题教学是她课堂的鲜明特色,在她的课堂上,围绕一个主题,品读课文也好,补充材料也好,最后都要引申,要拓展,要升华。《晏子使楚》别的老师把它当成一个历史故事来教,她不,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学完《晏子使楚》,两千多年前的晏子和楚王就给我们提供了“尊重”的典范,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尊重”?这是一个多么现实而又深刻的主题!
窦老师的温度、广度、深度让语文教学长出的不再是一棵棵小草,而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第四个字:场
牧场:窦桂梅老师说:语文教师要做牧羊人,语文教学要把学生领到水草丰茂的牧场,不是圈养。窦老师用自己的实际教学告诉同行:“语文是没有围场的。”教学《晏子使楚》,窦老师又补充了《胯下受辱》和《狼和小羊》两篇文章,通过晏子的“看了看”和韩信的“看了看”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明白:晏子的从容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支撑,而韩信忍受的是个人的屈辱,却锻炼了自己百折不挠的气度。通过重读《狼和小羊》让学生明白:小羊和晏子同样的有理有据有节,但换来的结果却是不一样,所以,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有理有据有节。在课堂上,窦老师适时把《燕子春秋》的古文段提出来,让学生对照阅读,积累成语和典故。窦老师沿着一个主题,把学生慢慢引到了一个水草丰茂的语文牧场,接下来还怕羊儿不吃草吗?
立场:窦桂梅老师强调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能盲目跟风追潮。今天强调语言文字训练,于是就对课文条分缕析、满堂训练,明天说要以学生为主体,于是老师就彻底退居一旁,完全由学生主宰课堂。教育极左极右的摇摆,摇掉的将是我们民族的未来。窦桂梅老师毫不客气地将没有思想的男教师比作立不起来的空麻袋,把没有独立思想的女教师比作没人欣赏的空花瓶。她呼吁要做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老师,这样教出的学生才能有思想,有人格尊严。窦老师坚持自己的立场,又不断反省和充实自己的立场。当年的“三个超越”的提出如一声惊雷,唤醒了小语界沉睡的灵魂,但也被有些人批评是“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在一片赞扬和批评声中,窦老师潜心钻研,又在“三个超越”的基础上提出“主题教学”,并日臻完善,走向成熟。
磁场:语文教师成为牧羊人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窦老师坦言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她说:读书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因为读书能使你变得有内涵,有修养,有风度,这样的女人眼睛里闪烁的是迷人的光彩,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俗话说,有实力才有魅力。窦桂梅以她丰厚的积淀、特有的激情、过人的才华、锐敏的智慧、高尚的人格成就了她的魅力,也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在这个磁场中我们感受她,学习她,但不能模仿她。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报告会上,面对窦桂梅老师的眼泪,我们明白在这条不断探索、不但超越自己的路上,窦老师走得有多累,有多苦,但同时又有多幸福。让我们以期待的目光,期待着窦桂梅带给我们的一个个惊喜,期待着春天的播种和耕耘会迎来一个灿烂的丰收的金秋。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一次学习想必是这个春天中最好的礼物吧!今天我就有幸在“小学语文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观摩了北京市特级教师陈延军老师给我们展示的课堂《威尼斯的小艇》和专题报告《谈有的放矢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一、把文章思路理成一条线,变成一个会阅读的孩子
课堂伊始,陈老师就带领孩子们一起将模糊的文章内容理清楚,陈老师说只要将文章的思路理成一条线,然后沿着这条线走,才会成为一个会阅读的孩子。《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陈老师引导孩子们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人们一天的活动。然后再引导孩子们顺着这条线往下学。回想自己平常在课堂上也总是会先引导孩子理清楚课堂顺序,如果孩子没有抓住一篇文章的主线,就很能将文章理清楚,也很难抓住文章的重点短路。
二、一节有的放矢的高效语文课堂
本节课,陈老师首先是引导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两个部分,在教学这两段中也渗透了一些教学方法,比如:将一个句子换成不同的说法,这样你的语言表达就丰富了,分析比喻句的作用,将段落中的句子标上序号,分句子,清清楚楚的学。再出示教学提示让孩子们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人们活动的这一段。这样由浮到放的教学模式就建立起一堂有的放矢的高效语文课堂。
最后,在陈老师的报告中中谈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状态,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讲双基,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明显拓宽,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同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一句话,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实际上,语文素养是三个层次:(1)听说读写能力(2)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3)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次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其实,我们要做的只是一件事:引导学生多读经典,把经典作品语言文字的外在形式与精神内涵弄明白,有着不同程度的感悟,并多多少少地化为自己的语言和精神的养料。这就够了,或者说,就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了!
走近名师课堂 聆听智者声音
小学语文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在这个充满新意的季节,3月23日—24日,由《育师启智》小学教育活动组委会主办的“小学语文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如期在长沙铁道学院报告厅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了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陈延军、王红梅老师现场与老师们交流,并展示课堂教学艺术。旨在学习名师基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育理念;通过培训,引领参会教师“处于老师的位置,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要,从而最有效地施教,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欣赏了他们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领略了他们非凡的个人综合素质,从他们身上映衬出自己的不足。
24日执教的是陈延军老师和王红梅老师。两位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有如下共同点:1.使用了一次小组合作。2.使用了多样化的评价语言。3.强调多读书的重要性。4.注重朗读,自身朗读水平极高。5.课文讲到最后,都会通过板书再回顾、总结。陈延军老师执教教的是五年级的《威尼斯的小艇》。虽没有过多的形式和花样,师生、生生却互动得更好。
陈老师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思维不仅限于语文元素中。比如:让同学们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连成一条线来说。本文主要讲了小艇的特点---船夫的技术---人物的活动。比如:让学生读出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之后,陈老师出示课件时,多了序号(1)(2)(3)(4),他告诉同学们这叫有序阅读。比如,让学生找句子说理由,他会告诉学生思考问题要从一句话---一个词语---几个好字入手。
陈老师还告诉我们,提问题要提有价值的。比如,他从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五年级的学生看到这个句子就知道是比喻句。老师们不应该再问“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而应该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就会知道“这样写会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最后陈老师强调:“写作也要这样。”这样一个细小的知识点,被陈老师讲得这样深刻,受教。
随后陈老师做了《谈有的放矢的高效阅读课堂教学》的报告 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状态:
1.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语文课上成上下文的联系课,生动活泼的情感课。低年级识字写字课,教给点阅读。中年级段读懂段,高年级读懂篇,写成文。
语文素养的三个层次:(1)听说读写能力。(2)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3)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2.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从文本去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理解力、感悟力、审美力、归纳力。聚焦不到词句,无法提升语文素养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依标靠本之备课和说课。
名师的课堂是一曲美妙的交响乐,让人陶醉不已;名师的课堂是一杯清凉的茶水,令人回味无穷。他们教育艺术的魅力有如浪潮冲击着内心,受知启智,让我们强烈地意识到责任与担当。感谢各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心灵温暖,教育路上,让我们踏着名师的足迹勇往直前!
(报道:张琳)
“实实在在”讲语文
——参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3月16、17日,巍巍泰山脚下,我们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欣赏了三位名家的授课,聆听了他们对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时间虽然短暂不能全方位的与大师接触,但能与大师的思想有一个直接的碰撞,这种火花足以照亮心头的星空。
三位名家的授课精彩纷呈而又各具特色。魏星老师讲授的《伊索寓言》以小见大,举一反三;陈延军老师讲授的《威尼斯的小艇》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窦桂梅老师讲授的《魅力》起伏跌宕,气势恢宏。
听了三位名家个性鲜明的授课,内心可谓是震撼不已!如果说哪一点最让自己震撼,那还要说三位老师在授课时给我留下的共同印象——实实在在。
一、对文本的实在
三位老师对文本的挖掘没有求大求高的强拉硬拽,而是立足文本刻画文本,一切从文本出发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真善美的所在。整堂课,老师站在文本之中分析,学生站在文本中思考,一篇文章一句话一个字词都将老师和学生系在一起,同喜同忧同思同析,老师走到哪学生跟到哪,学生跟到哪老师指引到哪。一堂课结束了,老师讲得清晰自然学生听得赏心悦目,谁能说这样的课比那些眼花缭乱的展示课简陋。
二、对学生的实在
三位老师对学生没有“压”和“哄”,而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一切都是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设计,取法于孩子用法于孩子。老师不是课堂的指挥者而是一位智慧的引领者,更像是一位悄悄地跟随者。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对代沟的欲盖弥彰,也没有那种作为师者的强势,更没有那种万般无奈的矫揉造作,一切都是那样亲切那样自然。
三、对自己的实在 三堂课,除了文本以外其他的一切对于三位老师来说都是陌生的。三位老师没有硬生生的让对方围着自己转,也没有将自己与陌生的环境隔离开来,而是用极快的速度将自己融入到这陌生的环境当中。在融入到陌生的环境当中之时,心中还是牢记自己的所在,化有形的陌生于无形的心灵沟通之中。
三堂课三位名家,用各自的理解为我们展现了相同的语言文字课。在课上,我们看到了老师与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能让我们将这一节课这一类课加以消化、吸收和利用,或许我们更应该走出这堂课,看看名家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并能薪火相传。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一些自我意识也逐渐建立,同时也开始了“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思想历程,这个历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同时往往也是漫长而曲折的。《小猪变形记》这本绘本就是用一种奇妙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历程:一只百般无聊的小猪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的形态去模仿其他的动物,想从中寻找到快乐和幸福,可他各种奇异的创举都以闹剧告终,最后才发现原来
对他来说,做自己,最快乐!
本书用明亮的色调展现了小猪自我探索的心理过程。借肋了图画书的形式,所以就显得特别的好笑和读起来也特别轻松。
在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边观察边讲述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猜测、想象,一步步了解故事的发展。在开始部分,从封面切入,激发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这样的小猪你见过吗?小猪变成了什么?小猪为什么要变形呢?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呢?这时,孩子的兴趣已经上来了,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想了解故事内容的期待。接着,教师又引导孩子猜测情节的发展:如当小猪变成长颈鹿之后,碰到了斑马被笑之后,他还会变成谁?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画面,体会画面上所蕴涵的意思,还引导孩子大胆讲述,让孩子去体会故事以外的情节。特别是讲到小猪与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时,师生分角色扮演小动物来模仿小猪与小动物当时的对话及神态,使活动的气氛活跃起来了。以至于后来一碰到什么动物孩子们马上会说出小猪变成谁?活动中,孩子主动参与,兴趣盎然。而且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适时设疑,给孩子们创设的想象思考的空间,让孩子们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中懂得:欣赏自己,做自己是最快乐的。
在这个故事片段中,我让幼儿猜一猜小猪遇到长颈鹿会想些什么?他会怎样向斑马炫耀?后三个片段开始我试着停顿,让孩子接着说一说他会怎么打招呼。这样的过程孩子发展了语言,在后面创作故事的环节里,孩子们发挥想象,并让自己说的话与文本语言结构一致。让语言发展渗透在无形之中,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在自由读书过程中关注语言,自觉发展语言。
在课堂操作中,我为了追求环节的完整,节省时间,很多地方处理匆忙,给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较少如果在课堂上让孩子多展示一些,更有助于孩子对故事本身的喜爱,和对阅读的向往。小猪变其他动物时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让孩子们说一说,就更加有实效性,最后就不会出现小猪变星星等的回答。所以读书是孩子的快乐,他们才应该是主角,在今后的绘本阅读课上,应该给孩子更多发表言论的机会,让阅读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读书,让我拥有一份绝美的心情
读书,让我的教育理论更丰富 读书,让我更自信地面对生活 读书,让我体会别样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人说,就是她那个样子。
□优雅的气质、极具感染力的表达、恰当的体态语言„„她让人体验到母语的内在之美,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魅力,也让自己成为讲台上一道无法复制的风景。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堂表演手段的运用
上传: 任肇平更新时间:2012-5-24 21:17:09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堂表演手段的运用 崇仁县第四小学 任肇平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断),是促进儿童对读物(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它兼顾了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三个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可以说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小松鼠找花生》、《小稻秧脱险记》《谁的本领大》、《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等,故事《吃墨水》、《大禹治水》、《公仪休拒收礼物》等;还有一些小说、神话、诗歌等。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因此阅读课堂表演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一、抓住课堂表演特点,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课文。
1、主体感受性:一般的表演活动是为客体对象服务的,演出是让观众欣赏、感受。但课堂表演不一样,它主要目的不是为“观众”(教师、学生)而演出,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强调的是表演主体的自我感受,以求提高表演者的阅读质量,阅读力的培养和审美情操。因此,我们在表演过程中,应提倡师生共同参与设计、欣赏和评议,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受到感受。
2、动态生成性:课堂表演不同其他表演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它的表演过程同时也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利用课堂表演的这种特点,我们把它作为教学中的一种手段,一种深读课文,感受语言含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手段。例:《荷叶圆圆》 ……
师:哪些同学愿意来演荷叶上面或下面的小东西?把这部分内容来表演一下?
(学生顿时活跃起来,许多学生自告奋勇,要当小水球,要当小蜻蜓等。教师请他们走上讲台)师:大家说说这时候荷叶上的小东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生:小水珠是躺在荷叶上的。
生:小水珠会是在荷叶上摇来摇去的,荷叶是它的摇篮。生:小蜻蜓应该立着不动,还要把翅膀展开!
生:小鱼儿要摆动尾巴,这样才会有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在表演过程中要体现课文中这些词句的描写。……
当然,除了表演前适当的点拨,我们还可以利用表演后的点评来突出课文内容的理解。
但是,我们不提倡一些教师执行公开课教学时,过分看重课堂表演的效果,而不惜在课前给几位学生认定表演角色,进行预排加工。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失去了表演的动态生成过程的教学作用,课堂表演成了追求形式主义的“作假”,实在有违课堂表演的根本目的。
3、灵活简约性:课堂表演是一种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真正舞台演出。所以主要着眼于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思想情意的感受。这就决定了它的灵活简约。如表演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断、一篇课文;可以是个体表演、小组表演、全员表演;可以不化妆、不设布景、不穿角色服装;可以不背熟台词,边拿着课本边表演。
4、反复中提高: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表演可不是这样,它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中不断感悟课文内容,在表演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学生们可以演了评,评了再演,边评边演,适时恰当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能以评促演,使表演在提高中趋于完善。
二、丰富课堂表演形式,让学生在体悟中不断创新。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演为“读”服务,我力求丰富课堂表演的形式,以让学生在不断的表演中,领悟其神,体悟其情,培养创新能力:
(一)单项表演。这种形式的表演没有情节,也没有多个角色,只是对课文某个词语意思的动作作诠释。如教学《夏夜多美》时,其中有一段:“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学生在表演中抓住一“闭”、“哭”、“趴”、“问”等动词,学生做了这些词语的动作,不仅区别了这些动作,而且对词义加深了理解,也大大增加了阅读课文的情趣。
(二)综合表演。这类形式的表演的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有个性化的对话,大多是课文的一个片断或整篇课文。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组合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有着心理、感官上的快活和满足。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进行课堂表演,在表演中体会鱼尾巴、牛尾巴、燕子尾巴的用处。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得出,这种综合表演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张扬个性与健全人格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三)小组合作。这样的表演,能让学生在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合作表演更能使学生准确体悟人物特点,展示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促进自我表现力的提高。每次完成创编之后,学生们按小组合作表演的兴致都很高,而且表演效果也很不错。
(四)群体表演。为了扩大表演的参与面,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设计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表演的教学环节。如教《春雨》一文时,在朗读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一齐表演春雨过后的草地,小草是怎样“向上,向上,再向上”的,学生从座位上根据课文字意慢慢站起,演出许多小草陆陆续续从地面冒出来的景象。这种群体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控课堂气氛起重要作用。
(五)模拟表演。有些课堂表演,不是直接表演课文情节,而是改变课文内容,模拟生活情境,再作间接的表演,如教学《招领启事》这篇课文时,教师模拟参观活动,让全班学生当参观成员,请一位同学当园林工人张爷爷,教师给“张爷爷”戴上一顶工作帽,一个无线扩音话筒,和一把剪刀,并要“张爷爷”把课文改变成解说辞,指着投影屏幕上依次出现的景色,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同学们还可以以参观成员的身份向“张爷爷”提问题,由“张爷爷”解答。如果“张爷爷”答不出,也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还可以将课文改编为一个个小故事,再组织学生将表演带回家,让家人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或进行课本剧比赛,让孩子们在竞争中体会课文的内涵。它们可以说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升华,以此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全身心地在语文课堂的天地中尽情地畅想与飞翔。
第三篇:窦桂梅 课堂教学实录
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者:窦桂梅(资料整理:沙洲小学青年教师陶花、乔萍、袁新菊、张虹、周凤、陶霞、沈漪、杨叶红)
师:猜猜我从哪来?生:您从北京来。师:你真有礼貌,加上一个“您”。心字在底,把我放在你的心上。给他点掌声,也算是给我一点鼓励。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听别人说的。师: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获得的信息成为自己的财富,这也是一种学习。知道我姓什么吗?生:您姓窦。叫窦桂梅老师。师:你怎么知道?生: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而且上面也写着。师:不但听别人说,而且还注意观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这也是更好的学习,再给她掌声。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是一名语文教师。我的家就在清华园里,我住的地方离一个特别的地方只有50米,你们猜猜是哪儿?有时候我会到那里去散散步,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地方?生:圆明园。师:来,我们一起写写这三个字。(师范写,生书空)
师: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生1:想起了当时火烧圆明园的故事。生2: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生3:我看到了圆明园仿造的各处名胜古迹。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了不起,事先一定对这两篇文章
师: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可长、可短、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生1:我觉得圆明园是我们的名胜古迹。却被烧掉了,很可惜。
生2:我觉得英法联军他们太坏了,他们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烧掉。生3:我恨透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圆明园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名胜古迹,却被他们破坏了,太可惜了。生4:我感到很惋惜,因为圆明园是两代皇帝的心血,可就在三天之内就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生5:我想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毁于一旦。
师:听出来了,同学们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说明同学们会读书,说明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已经走近了圆明园。有的时候我们读书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种恨、惋惜、毁于一旦的这个滋味沉淀在我们心中的应该是一份思考。这可能是我们读书、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目的。比如同学们刚才说的那种感受,我们可能会想,圆明园被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要是这样的去思考,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情感沉淀在我们心中,变成一种最理性的姿态。所以我愿意用两堂课领着同学们再次走进圆明园。
(课件: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师:同学们看。这个“进”和刚才的“近”有什么不同?生:一个“近”是离圆明园不远了,另一个“进”是已经到达了圆明园。
师:你准备怎样走进去?生:用心走进去。师:听他的,用我们的心,带着咱们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走进去,走一趟,体会一次,看看两堂课后我们又有怎样新的体会和思考?
师:我们打开文章,先看《圆明园的毁灭》,相信刚升入高年级的同学有这个自学能力,老师要和你们做一个测试,实话实说,你觉得自己能否流利、通顺地读一遍课文吗?如果行,你就用个动作、眼神告诉老师。(生示意会读)
师:不读了,相信你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生齐读)师:既然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读词并板书:不可估量)我们走进圆明园,先走进这片废墟,(多媒体出示废墟图片)。圆明园有多大呢?生:347公顷。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生:10000平方米。
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生:3470000平方米。师:估算一下我们听课的教室有多大?生:200多平方米。
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生:大约10000多个。
师:圆明园大不大?可我们刚才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可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孩子们,这么大的一片废墟,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看的感受和估算的感受送到教材里,再读这段话。师:再体会它就不一样了。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句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用上了一个连接词叫“是„„也是„„”,把两个意思连起来了。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必然有不估量的价值。请同学们挑战自己,也用这个句式,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小组讨论)
交流,得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醒多好呀!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这属于你们的创造。(生齐读)
师:既然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进去看看,它究竟有些什么? 细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读读、说说圆明园里有些什么?(生自读)(生交流圆明园中曾有的景物)
课堂实录(2)师:亲爱的同学们,看来圆明园里有的可真多呀,想看一处吗? 比如刚才同学们说到的“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大概多少年?生:大概是2000年。
师: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啊,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
师:同学们都说完了,你再强调一遍也可以,亲爱的同学们,看来圆明园里有的是真多呀,你们用了这么多这么多,还有刚才同学们说的,写不下了,我们不写了,想看一处吗?
生:想!师:比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个地方“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算一下,还得用数学,学习就是要运用这些千军万马变成自己的力量。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估计一下,是多少年?生:大概是两千年。师:看你会说话。“大概是”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呀!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2400年这段历史,一个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生:数不胜数师:再换个成语。应有——生:应有尽有。师:再换个成语。生:琳琅满目。
师:可以,再换个成语。生:美不胜收。
师:也行,总之,同学们,咱要是用眼睛看,像你说的:琳琅满目、什么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图片)
师:十二属相里我们就看三„„太大了,再看几幅名人字画吧!就这几幅,你可要想想这几千年里的,这几幅„„总之哟,课文里就有一句话,概括圆明园里有的所拥有的奇珍异宝,所拥有的这些这些这些,一句话,不愧是„„,哦,举手了,说吧!不愧是当时世界上——生接: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真好呀!这回呀,请同学们读课文了,端好,刚才你是讲出来的圆明园有什么,这回你要读读圆明园里,怎么就说人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注意,我可不讲“最大”,你得用读来告诉大家,怎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要让你的读来体会出来。让我们大家感觉到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以选择读一句也行,读一段也行。你愿意读哪就读哪!想读吗?
生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师:我知道你读的,你看“不但„„还„„”,当然我性格和她不一样,窦老师性格可能外向一点,我就非得瞪着眼睛告诉人家,你得听进去,“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能我会这样读。“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把我的“哇”去掉就行!不信,你再来试试看,我知道你的性格比我内向一些。来!
生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师笑着说:“哇”就不用了!既然是朗读,咱就不用“哇”了!那是自己的随意!请坐!这样讲,谁再来读!
生2: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生3: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师:你怎么这么会读呀!和刚才的同学呀,“下至唐、宋、元、明、清”虽然用了顿号,可是人家听进去,就不像我班学生这样读,有时候:(快速读)“下至唐、宋、元、明、清”。别人一听,诶!诶!所以她这一读,(仿生3读)“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怪不得是博物馆、艺术馆哪!会读,还有吗?再读。
生4: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庭台楼阁。师:你不要激动,刚才你读得稍快了一点。是什么样的“殿堂”、什么样的“庭台楼阁”?那可是不一样的哦!生4再读。
师:看,多自豪呀!这有底气,对不对呀,所以,这样一介绍一讲,我们就感觉到这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生齐接)博物馆、艺术馆!那同学的头都扬起来了!所以全班同学再读这句话!课文里的这句话再读!把刚才那些感受送到这里,来!
生齐读: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诶!圆明园里有40个景点,叫圆明园四十景,有没有同学知道,诶,(有一生举手)真了不起!你能知道几处也行,说说他们的名字?生:有海内安澜园„„,和„„,还有„„
师:我明白了。他也了不起,他刚才看到这里了,他说的“安澜园”,那是一个地点。我说的是四十景,是我们的古人呐,文人墨客,给他起的名字。叫“四十景”。这样。我先给大家推荐二十景,行不行?生(齐说):行!(出示)师:我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二十景,出示四十景中的二十景:正大光明„„开始!生齐读。
师:你看你读就读这么长时间,这才是二十景,真要让你去游览的话,咱哪儿也不去,就游览这四十景,你打算住多少天?你打算游多少天?生1:打算住上四十天,每天游一个景!师:不想回来了!生2:我打算住四个月。平均每三天去一个地方。生3:我打算永远不回来了。全班哄堂大笑。师:因为什么原因呢?用一个词。生3:因为它太美了。
师:哦!一个字。生齐说:美!师归纳板书:有„„也有„„
有„„也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
课堂实录(3)师:那也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呀!这样吧,反正这景我们一个个也看不完,那我们去三处行不行?生齐说:行!
师:准备出发!准备了啊!同学们,第一站来到——(出示图片)生齐说:蓬莱瑶台!师:第二站——(出示图片)生齐说:平湖秋月!师:最后来到——(出示图片)生齐说:雷峰夕照!
师:选择一处,谈谈感受!生1:那个蓬莱瑶台很好的,好象住在天上,好像是神仙。师笑着说:看给你美的呀!生2:我这是在哪呀?
师:你在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感慨?生2:就是在那个平湖秋月。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生2:因为我觉得这个亭台,还有那个湖,还有那些灯,觉得就是美死了!师:美死了,不用他的“美”,你再换一个字或一个词。
生2:(想了一下)还是美。师:我给你建议一下,加个“妙”,连起来!生2:美妙!师:可以不!生2:可以!师:所以你才说“我这是在哪呀?”
生3:我觉得“平湖秋月”很好!在那个楼阁里面,赏着月夜,吃上什么东西,观赏还很好。师:说个词,你就被——生3:被陶醉了。
师:还有吗?别的呀!不可以聊一聊呀?谁没有发过言?
生4:我觉得雷峰夕照有一些美,因为背景有一点夕阳,我站在楼顶的话,就可以看到 师:楼顶、峰顶、雷峰塔顶生4:如果我在峰顶的话,就可以看见远处的夕阳,所以这个 “雷峰夕照” 觉得很美。师:你在塔上看,你在塔下又看,这傍晚的云霞,和这雷峰塔整体感觉那真是——生4接:舒服!师:你是舒服,哈哈!我可能和你感觉不一样。不过,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我尊重大家,总之,一句话,这里的景色,那个同学说“美”,咱再换,说吧!生1:美不胜收。
师:可以。还想说什么。生2:看得让我,目不暇接。
师:目不暇接。这可以再需要斟酌。这是把你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生3:妙。师:哟!你看他,人家说一个“美”,他就说一个“妙”。用一个字,再换一个字。“美”、“妙”!生4:棒。师:棒!还有一个字,诶,这个同学说出来了,什么?一起说!生齐答:奇!师:哎呀呀,同学们哪!怎一个“美”,怎一个“妙”,怎一个“奇”了得呀!难怪呀,课文里这样赞叹!读!(出示)
生齐读: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师:因为这里是建筑艺术的 生接:精华。师:园林艺术的生接:瑰宝。师:我可不讲什么叫“瑰宝”,你寻思去吧?刚才你们体会的,这回再端起课文,再读2、4自然段,这回再读我可问同学们了,你可不是说你要介绍这里是博物馆、艺术馆了。你要想让大家感受这里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哟!领着大家去读,感受要慢慢地品哟!让大家和真的你一起陶醉进去,发出你刚才“妙”“美”“奇”的赞叹!看,谁来?读哪都行!来,你领着大家走!
生1:我读第四自然段。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生读“雄伟”,师纠正),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师:我要是你的话,我会读:各种奇—珍—异—宝。再来读,你读哪?
生2:我读第2自然段。师:来!生2:读。师:你这样的圆明园、那万春园、那长春园,你说你这样一读,多快呀!别人还没想呢?眼前还没有电影呢?你就过去了,再来试试看!生2:再读。
师:这个词语运用得多好呀,“众星——”生齐接:拱月。
师:再听他读这块。同学们跟着他的体会、陶醉,你要是没有领着大家走进去可就是你的责任了。此外,就从这——生2:再读。师:你陶醉进去没有?生2不好意思地说:我已经陶醉了。
师:哦!看来你就这性格,即便再怎么陶醉,我会说“众星拱月般的”(仿生语气)。当然,我要陶醉,就和你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师范读)其实你比我读的好多了。谁再领着大家走。生3:漫步园内„„境界里。
师:那是因为,在圆明园中——生3接:有金碧辉煌„„山乡村野。师:这块没有看够。也有着象征着田园风光的——生3接:山乡村野。
师:同学们都比你陶醉了,山—乡—村—野。继续!生4:园中许多景物„„武陵春色。师:所以我们大家会和刚才大家的感受一样的。(师引读)漫步园内„„
师: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是怎么感受圆明园的呢?快,拿出这篇文章(学生拿出《雨果致巴特莱的信》),我们一起在圆明园里,在雨果的眼中感受的那样去表达一番。谁来?
生读:请您用大理石„„那就是这座名园。师:这座名园就是——生齐答:圆明园。师:所以雨果这样深深地感慨到,读!(出示雨果的一段文字)生齐读。
师:这座圆明园简直是用言语无法形容呀!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呀,你们通过读书,获得了圆明园这样的感受。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变成一句话,也用上刚才的“是„„也是„„”,会吗?一个词,一段话就概括出来,举手的同学快开始。生齐答。
师:你们多会概括呀,看来,通过同学们的“走进”,我们透过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我们概括出来了。圆明园里原来拥有的那是“博物馆、艺术馆”,那是“瑰宝”也是“精华”。诶!那我还要问问同学们,你说这“瑰宝”,你说这“精华”都是源于谁的创造?一起说,谁的创造? 生:都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师:人的创造。我记得雨果有这样一番这样的话(出示)。一起来读读吧!课堂实录(4)生齐读。
师,原来,不管刚才那个同学讲的是属于皇家园林,岁月沉淀,最终的结果,他是属于人类的。透过这些我们明白了,在圆明园里拥有的是人的——生:心血
师:还可以说是生:结晶。师:还可以说是生:智慧。师:还可以说是生:劳动
师:等等,等等。把这些都用加法,你看到的这些,你概括出的这些,得出人类智慧、汗水、劳动、结晶,所有的这些加上之后,最后可以浓缩成一个词,圆明园里拥有的究竟是什么呢?就藏在课文里边,圆明园里拥有的是祖国的,乃至世界上的什么?生1:奇迹。
师:奇迹,送进去,再送进去。生2:艺术。
师:艺术,送进去。祖国的„„,第一段里边的再读这一段话里边。拥有的是„„ 生3:损失。师惊讶状:啊!不要太激动!再读读这句话里。生4:是幻想。师:再送进去。怎么一个幻想还有这么多的现实。祖国的„„ 生5:祖国不可估量的奇迹。师:奇迹不行,刚才说送进去。怎么?一起说。祖国的„„ 一生说:文化。师请她大声说一遍,再说一遍:我们都平时说“文化文化”,现在我们终于透过这些过程的体会,我们终于明白了圆明园里原来拥有的是„„生齐接:文化。
师:祖国的——生接:文化。师:世界的——生接:文化。
师:但是不是一个阶段的,是上自先秦到清朝,是中国的还有西洋的,所有的这一代一代,我们还可以在文化后边再加上一个字。生:史。
师:原来圆明园里拥有的是——生接:文化史。师:祖国的——生接:文化史。师:世界的——生接:文化史。
师:哎呀!这回,我亲爱的同学们,你再读这句话你该怎么读呀?恩!谁来?(出示)生1读。: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师:理直——生1接:气壮。
师:谁再来,注意,这句话不要为了朗读而朗读,你把它告诉别人,你该怎么读? 生2读。师:虽然后边是个叹号,但是你不像我似的喊,你没有,“不可估量的”,情也是深的。今天下午我们一会咱们中午就要分手了,回家要告诉妈妈,“妈妈呀,圆明园拥有的那是„„”你该怎样告诉妈妈?生3读。
师:你妈妈肯定是个老师,你这样说你妈还能听进去,要不然妈妈要是别的职业的或者是生活中的,我女儿今天真吓人。那么,你要是把这句话告诉妈妈,你该怎么说,还得让妈妈听进去。生4读。师:你想把这句话告诉谁?生4:告诉我妈妈。
师:妈妈一听,我的孩子语文学得就是好。当然我的性格又是和同学们不一样的体会,可能回到家里我会——(范读)。行不行?生齐说:行。
师:对,其实,心里有,感情有,不在于用怎么样的语气。重要的是能送到对方的心里去。好!我亲爱的同学们,你想怎么读你就怎么读,我相信,我相信你们不是傻读,不是呆读,不是装模做样地读,现在这样,你愿意送给后边听课的老师,愿意送给同学们,愿意送给谁,你觉得你应该怎样的向别人传递这样的信息。你就怎么说,开始!生自由读。
师:然而,读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这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样的文化史变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是因为,读
生: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圆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师:我听刚才同学们说,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生:统统拿走
师:真会用词,说的是统统拿走,那是怎么拿走,你能举个例子,或者用个比方,自己的理解,说说怎么是“统统拿走”?生:我认为“统统拿走”就是把能拿走得就像抢的一样全部拿走。师:抢走,一点也生1:就是一点也不留下生2:全部夺走,一点都不留。师:全部夺走生:只要是手拿得动的就要拿走师:拿不动的„„生:拿得动的就要拿走
师:拿不动的„„生:叫牲口来搬运 师:用大车也得„„生:运走 师:用一个成语„„生:片甲不留
师:啊呀,就像同学们说的,你还想说生:我还想说他们是将所有的能拿走的东西全部掠走师:你真会用词。“夺”“抢”“掠”,所有说的这些就叫做“统统”师生:“拿走”
师:你们刚才还说,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生:毁掉
师:注意,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任意破坏毁掉,你能举个例子,用事实,打比方都可以。生:用脚踢,还有用棍子去打师:踢、打,还有吗?
生:就是如果那些名画的话,也可以撕掉师:撕
生:我觉得那些英法联军自己的心里想的就是,我得不到的,别人也甭想得到,然后就任意摧毁师:毁生:就是用榔头捶师:捶,啊哟,捶的是那么一个,什么,可能就是精致的
生:青铜师:青铜器呀,一下子生:陶瓷师:对,陶瓷,就会给他捶烂了 生:拿不掉的就用斧子砍师:啊哟,砍生:用砖头砸师:砸 生:把那东西摔地上,然后用脚踩师:踩生:用大火烧
师:同学们哪,我这有两份真实的资料,记录了当时他们是怎么样像你们形容的,说明的“统统拿走”“任意破坏”毁掉的叙述这是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写的一段回忆录里的,我把它摘录给大家,谁来读读这段话,他们是怎么抢的,怎么拿的、掠的,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介绍,来,你读给大家听(出示这段话)
生: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棉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师:织锦生:织锦绸缎
师:后面还有省略号,他们就是这样。再看一段。来,你来读,你离得近生: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抢劫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和你们刚才看的读的这段资料有没有感受,有吗?哦,这么多同学举手,不用说,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想要说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来读,谁来读?
生: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课堂实录(5)
师:此时,你的心里什么滋味儿生:不高兴
师:哦,就一个不高兴,就像你说的,课前,他们真坏生:还有是十分的难过
师:哦,你难过,我听出这个词了,不高兴,坏,最后落脚在你心里难过,我听你读了,你没让人家能听出来你的心里是这样的难过,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你一读我就知道你真难过
生:再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谁还想读,你什么滋味儿生:我是心疼 师:哦,你是心疼,那你就心疼地表达吧
生: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啊哟,这毁掉的太轻松了,要是我的话,多心疼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每一幕幕文化史哦,所以,我要是告诉人家,我可能会这样:他们把里面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了,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啊呀,她心疼,你呢?生:我火冒三丈
师:那你就火冒三丈地读
生: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实在运不走的就师生:任意破坏毁掉
师:毁掉。你呢?生:我的感觉就是跟那个相媛差不多,不过比她还要厉害点,想把他们全部杀掉师:那意思就是恨吧生:嗯师:恨,你就恨着读
生: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这还没完,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还得烧,烧几天呀,那个火着的
师生:三天三夜师:一天多少小时生:24小时师:我们还得学数学,三天多少小时 生:72小时师:三天就是72小时,哈哈,一小时多少分钟生:60分钟 师:72小时多少分钟生:4320分钟
师:4320分钟,4320分钟相当于多少个半分钟生:8640个半分钟
师:8640个半分钟,我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半分钟就刚才你们体会的平湖秋月瞬间就化为灰烬,一幅字画不用几秒钟就变为一片灰烬,那么,这8600个这样长的时间里,你想想,烧掉的„„所以现在请同学们抬头,让我们静静地去体会,这8640个半分钟里的一个半分钟会烧掉些什么呀?生看火烧圆明园图像(半分钟)
师:同学们,轻易地过去半分钟你不觉得什么,当你静静地去体会它的时候,像着这样的圆明园被烧掉的时候,我想同学们是怎么样的心情。是这样8640个这样长的时间哪,烧掉的,烧掉的,烧掉的,而且是在我们所说的将近一万多个这样大的面积的地方,火呀,熊熊的烧,烧了8640个这么长的半分钟,所以,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同学们哪,就这样——,所以,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边说边在原有板书关联词上添加“没有”两字)生:殿堂
师: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生:亭台楼阁
师:没有了象征着生: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师:也没有了生: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建造的景观,比如生: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 师:还没有了民族建筑生:西洋景观
师:没有了上自先秦时代的生:青铜礼器师:下至生: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都没有了
师:什么都没有了,有的,没了,谁来也用上他们再说一说这些话,谁来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你那个“了”说得太快了,“没有”和“没有了”是完全不一样的,再来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yi)透的亭台楼阁 师:(师正音)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谁再说 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好,收了,现在来看下一句生:圆明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师:第三句,谁来,好,这么多举手的,举手的说生齐:圆明园中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我来问,你来答,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生:没有了 师:玲珑剔透的楼阁生:也没有了 师:园中,民族建筑不仅生:没有了。课堂实录(6)
师:西洋景观生:也没有了师:还可以说是,换一个字儿
师生:还没有了,都可以师:再来,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生:没有了 师: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生:也没有了
师: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观生:还没有了 师:还可以说成是生:都没有了
师:都没有了。我亲爱的同学们哪,总之一句话,圆明园就是一片
师生:灰烬,废墟师:难怪,我们的先驱面对圆明园的毁灭这样感慨,读(出示诗句)师生: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挽烟飞。—李大钊
师:一曲悲笳怎么吹也吹不尽我心中的生:悲
师:那圆明园的上空只有那废墟上的残烟笼罩在我们的心里,这是我们的国人,我们自己面对圆明园的感慨,那么,法国人的雨果他是怎样看待他们国家军队的行为的呢?我们来看一下,读(出示句子)生:法兰西帝国„„被掠夺的中国。师:还有吗?好,读
生: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另一个叫英吉利。师:同学们,记住这两个强盗吧,读生: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另一个叫英吉利。
师:现在,让我们从头至尾的再渎一遍课文,端好,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读(引读全文)就这样被化为灰烬,(边说边擦黑板)我们再也看不到那大园套小园,众星拱月的园中之园了,我们再也不能到那我们刚才去过的40景去住上一辈子了,我们再也不能去欣赏那劳动人民智慧的心血创造的青铜器,那名人字画,我们再也看不到这磅礴雄伟的亭台楼阁,还有那迷人的山乡村野了,总之,(除“圆明园”三个字外,其他都擦掉了)圆明园什么都
师生:没有了师:同学们,那么现在圆明园留在你的心里剩下的是什么呢?留给你心里的是什么?生:留在我心底里的只是无限的思考师:什么思考生:沉甸甸的师:什么沉甸甸的生:让我难过,痛恨那些侵略者的罪行
师:你站着,好,你站着,孩子,你说你痛恨,你难过呀,那就请你难过地表达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生读,师正音。师:留给你的是什么?生:难过师:那也请你难过地读吧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这个难过是无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我要是也要难过,会多难过呀(师示范读)
师:就如同学们刚才说的,把这份无奈,这份难过,这份痛恨,一直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四十五年了!那圆明园里荒野的风浪,依然在呜咽的讲述着这个故事,我想,我们今天走进了圆明园之后我们获得这样的体会可能还有许许多多,我通过同学们的表情和你的眼神,已经看出来了,但作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我们走进去还不完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走出来,这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目的。因此,让我们走出圆明园。
出示:(走出圆明园)师:走出圆明园,我们就要把刚才的感情化为理性,现在我们做一个小小的体验,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一百四十五年前,现在,你回到那个时候,面对圆明园的毁灭,假如你是一位把握国家前途命运的皇帝;假如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政的大臣;假如你是保卫圆明园或者保卫祖国疆域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假如你就是生活在圆明园附近或者就是生活在北京城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面对这样的毁灭,要是你的话,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你要是他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样的体验是属于你自己的,请你冷静的琢磨琢磨,选择一种,谈谈看。师:你是谁?
生: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会想,这么好的建筑物,就在三天之内毁于一旦,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再去好好留恋一下,然后再慢慢的回想以前的壮观。
生:假如时间可以倒流的话,我一定会去那边守卫圆明园。师:你为什么那么去做? 生:因为圆明园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心血,智慧的结晶。
师:这是皇家园林,烧不烧跟我有什么关系。生:因为它属于祖国。师:不管怎样的结局,经过岁月的沉淀,它始终是属于人类的。
师:你这位老百姓已经上升到一份历史的责任感和民族的尊严上去了。
生: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我会想,你们销毁了罪证,不过罪证是铁证如山的,我会去学习武功向他们讨回东西。因为他们抢去的东西并不是他们的,是我国人民自己用心血创造出来的。
生:我想当一名百姓。我总结出来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强大。
生:假如我是一名皇帝,我会为自己的平庸而感到耻辱,我会默默的努力,找机会向英国和法国把他们1860年10月6日夺走的东西给夺回来。
师:重要的不是去夺回来,而是要懂得中国必须强大。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想,为什么火药是我们中国发明的,而它却被帝国主义用来当作轰击我们祖国大门的工具,为什么?为什么?那些侵略者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我要守住这一片废墟,给人们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掌声)
师:沉甸甸的思考,为什么?
生:如果我是一位大臣,如果我有足够的权利,我会调动北洋水师,去保护圆明园。师:通过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我明白了一个理,我要为今天同学们而喝彩,看来像圆明园那样的悲剧再也不会发生,因为有了你们的存在。其实历史真的不能假设,这样我留点语文上的作业,下面几个词条,我们来读读文章中的片段,和你们刚才想象的进行对照,你还会有更多的思考。(出示语句:圆明园被烧后,皇帝的表现)
生读。师:看一下这位皇帝的表现反而使现在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在外国人的手里。(出示句子: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借口)生读。
师:我们刚才说他是强盗,我们就是恨也得有个借口,在那个时代在欧洲已经诞生了比如:贝多芬、歌德那些大师,如果西方产生了文明的话,为什么在中国他们成了强盗?我想,我们还小,但我们也应该知道他们也找到了借口,原于我们在外交上的失败,可能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出示句子:焚毁前)师读。
师:同学们,这些都原于老师看的一些文章,我愿与同学们透过刚才的词条回到下面的课文里去,而不单单就学这两篇文章,去读更多的文字。(出示推荐书名、作者目录)
师:我要问问同学们,如果说课前我们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请问,现在我再问你,你还能像课前那样你的眼前只是一片大火,一片雄伟的建筑,你的眼前只是风景迷人的景观吗?我再问,圆明园这三个字我们在走近的时候体会的它拥有着世界中国文化使,我们又知道它剩下来的是你的恨,你的这样的滋味,难过,现在就要离开圆明园,要离开它,请问,这三个字,在你心中化作了什么呢?你的心中的情感难道仅仅停留在我自豪那是中国的文化史,是世界的文化史,浓缩的全是精华,我恨,恨的咬牙切齿,你还仅仅停留在一个自豪上,一个恨上吗?请问,现在你的感情会化作一种怎样的滋味,留给你的最后沉淀在你心中的圆明园是什么?生:是失望。悲痛的失望,对龚自珍儿子行为的失望。
生:我认为圆明园这字眼它成了一个警钟,它让我们知道了祖国一定要大力发展。师:那耻辱的柱敲响的是你心中的警钟,你的失望换一个词就是你觉得有一种?生耻辱。生:我也是一种失望,对咸亨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失望,他们没有尽全力保卫圆明园,而是逃跑,而且后来也没有意识到要把自己的国家变的更强大,而是发动老百姓去抵抗,又损失了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师:一句话,这圆明园三个字成了压在你心头上的?生:圆明园三个字成了压在我心头的一块石头。师:这就是你的失望,对过去的失望,但我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你对今天和未来充满?生:希望。(掌声)
师:圆明园今天已经作为了遗址,留在了我们的面前,正如同学木们重新对圆明园获得的认识一样,同学们,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竟然被三千个英法联军把这样的圆明园代表我们的这样的标志的毁成废墟。在离开圆明园的饿时候,在上完这堂课的时候,我还要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你们的学习太好了,我们不光停留在走进恨上,难过上,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份对未来的希望。所以,亲爱的同学们留给我们心中的思考还要继续。比如课前我们思考的圆明园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必须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应该把这样的毁灭迁移到你心灵里去,伴随你的一生。这样,我相信我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语文学习才是真正的目的,我愿与亲爱的同学们走出圆明园的时候,最终我们获得的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活生生别的这样的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的拥有智慧,拥有尊严的活着。下课!
窦桂梅老师上课,每每有新意。这次教《圆明园的毁灭》,更是自出机杼。我听了以后有几点体会。
第一,小学语文课可不可突破学科的限制?有人说:窦桂梅的这堂语文课上得像历史课,里面有大量的历史材料和观点;又上得像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励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感情;还上得像文化史课,讲了许多古董文物——园林,建筑,书画,珍宝„„这么说的确都有根据,我也同意。但是,如果在课堂上抽去其历史内容、爱国情感和文物知识,还有什么呢?只剩下纯粹而抽象的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本来离不开所承载的内容,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课文本身就涉及了这三门学科的知识,而小学在语文课之外又没有专设这些学科,因而,我认为小学的语文课打破学科的限制是理所当然之事,无可非议;即使到了中学,语文课上讲些历史、地理、哲学、思想乃至科学,也无可厚非,因为最后还会回到文本本身来的——只要教师有强烈的语文意识,他讲的任何内容都会让学生受到语言文字魅力的吸引,都会对语言文字形式有深厚的兴趣,也就是说通过“咬文嚼字”(我更喜欢用韩愈的说法“咀华含英”)而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接触各种知识,培养读书的兴趣
与残柱并立起来的——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漫谈薛瑞萍 四,关于“课件”的思考
一直以来,对于课件的使用,我持保留意见。从“家常课”的角度考虑,我更倾向于白纸黑字和素面朝天。窦桂梅的这一课,改变了我的看法。
课堂如战场。我看见,作为教材的《圆明园的毁灭》,象一支不知疲倦的主力军,长驱直入,一战再战;作为扩充材料的雨果《致巴特莱的信》,则如灵活的机动部队,招来挥去,往返穿插;数量众多的图片、词条,又如机智的特种兵,一次次完成漂亮的单兵作战——所有这些材料,它们有韵律、有层次地聚集在一起,在教师与学生的调动之下,一次次次第闪烁,一层层娓娓道来。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海浪般一波波涌起,大气磅礴,然而不乏灵敏细腻。
这让我想起歌德对于哥特教堂的赞叹:那么繁杂的缀饰,那么精致的雕琢,理应造成沉重累赘的效果,却让你感觉到它在半空中飞升起来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可否作如此理解:《圆明园的毁灭》内容相对单薄,缺少生动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对民族苦难的深层思考。现在,由于补充材料的加入,这一骨架被赋予了血肉、羽毛,再由于师生生成性的活动,这有着血肉、羽毛的鸟,又被吹进了生命的灵气——于是,它在我们面前飞翔起来了?
商友敬:
第四,最困难也是最可贵的是她在放开学生想像和议论之后,能“收”到课文的主旨上来,而且对主旨作了更深一层的理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突破。这篇课文上完之后,很可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甚至会产生“复仇”心态,这是极其错误的。窦桂梅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她摘录了一些历史著作中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就放大了学生的历史视界,同学们会进一步发现:圆明园在当时并不是我们老百姓的,而是咸丰皇帝搜刮百姓用来寻欢作乐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的入侵,在自身原因上讲同时又是咸丰皇帝违反国际法拘禁外交官而自己造成的祸患,最后,他因战败而割地赔款更是把灾难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所以窦老师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这一连串的问题: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强大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这不是“拔高主题”,而是克服了教材的局限性,使学生的视角伸向更深更远的地方。
不论是小学的语文课,还是初中的、高中的乃至大学的语文课,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什么?无非是“立人”二字,使学生在这个世界上站立起来,透过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在语言文字的环境中站立起来。窦桂梅的课,不论是识字、读句、交流、品赏、引导、启发„„无不是在“立人”二字上下功夫,所以可贵。
薛瑞萍:二,两个“不可估量”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文章的开头。窦老师的两个“不可估量”乃是:圆明园具有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窦老师的两个“不可估量”,来自对课文深刻的、个性化的解读。
文章虽然短,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策划,在有限的篇幅里传达出异常丰富的信息。第一段,其来突兀,直如石破天惊: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2、3、4段,急转直下,盛道圆明园的规模宏大、奢华惊人、景点众多、藏品丰富。第5段,再度峰回路转,任意的破坏毁灭之后,一场大火,圆明园化为灰烬——事毕言尽,文章到此戛然而止。
“不可估量的价值”乃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原因。由于这一因果关系的存在,虽经两度急转直下,文章却丝毫没有断裂之感,呈现出一个逻辑完备的整体。
对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窦老师“提”出了这条逻辑暗线,于第五段的教学中回顾盛时盛况,抚今追昔,从“有„„有„„有„„还有„„”中,推出“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一读再读,一悟再悟,对比所带来的震撼效果于是产生——而这一过程,又是和语言训练紧紧融在一起完成的。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价值”和“损失”这两个“不可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不着一字,却让孩子了然于胸。
朗读也好,分析也好,叹赏也好,悲愤也好——到此为止,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已经圆满完成。课,似乎也该“事毕言尽,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了。
但是,就在别人行将“圆满结束”的地方,窦老师却又往前迈了一步。
前不久,我校有幸请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做课。听了她执教的主题教学《圆明园》一课,我颇有感触。
一、充分体现了主题教学思想的精髓 窦桂梅老师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怎样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积累智慧和情感,立体建构一个教学体系,在主课堂上做到合理高效,追求教学最优化,使教师和学生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因此提出了主题教学。她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重新作一番统整,然后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密度强,容量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可限量的,如信息资源的获得,价值取向的形成,当然也包括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
《圆明圆》一课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主题教学的思想。在教学中窦老师紧紧围绕“圆明圆”这一主题,以三大版块构建主题教学,即“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学习,通过对经典文本《圆明圆的毁灭》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如引入李大钊关于圆明圆的诗句:“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思归。一曲胡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以及窦老师本人所做的诗:“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吼着„„”还有雨果的文章,圆明园毁灭的相关历史资料、文字记载等等,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在重视过程的生成中,实现真正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其优势是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而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
二、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窦老师的《圆明圆》一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特点,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窦老师通过去词、加词、合并句子等方式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她要求学生把“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中的“损失”拿掉,把“价值”一词加进去,保持句意不变。这样学生通过变句既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也为挖掘文章内涵作好铺垫,让学生认识到“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窦老师也是这样实践的。如窦老师要求学生将“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和“圆明园是„„”用关联词“是„„也是„„”合并后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或自豪,或激动,或神往„„窦老师都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三、巧妙地指导学生朗读
在窦老师《圆明圆》这一主题教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巧妙而不牵强。
一些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是往往陷入一种误区,经常听到老师这样对学生说“请你带着高兴地语气读”“请你读出难过的语气来”„„窦老师的课也在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她通过齐读、分男女生读、师生对读、引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有层次。如在指导学生朗读“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一句时,窦老师的指导非常巧妙。她让学生齐读后,要求学生变读为告诉的语气并相机给予示范。而且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好该句子,如果你告诉的是孩子你怎么说?如果你大声地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你怎么说?你告诉的是父母你又怎么说?„„ 可以看出,窦老师的朗读指导完全屏弃了技术化的痕迹,而是着眼于开掘人物的内在心理,引导着学生在跟不同的对象作跨越时空的对话后,进行恰当的个性化的朗读外化。使文本的语言成了学生自己内心的发抒。
四、在“无字书”阅读中涵育人格语文 人格语文总是弥漫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溶解于心灵的一呼一吸。然而,“学科中心”“教材本位”导致传统的语文教学视野愈益窄化。这一方面,窦老师的实践无疑是有着开拓性意义的。在学生、教师、文本间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对话后,她引入了圆明园毁灭的真实史料如:皇帝因为外国使者不行跪礼而斩来使,由此激怒了外国人,导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且是大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带路。火烧圆明园之后皇帝为了复仇反而损失了150万公顷的领土,把学生引向了另一番广阔的天空:看了这些词条,你的自豪、愤怒仅仅停留在对外国人身上?由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怎么正确对待历史,怎么面对历史做反省、反思?都说语文是人学,是精神之根,此时此刻,在这种既广远又深沉的超越了教材的学习中,孩子们在认识获得推进的同时,灵魂不也得到了洗涤吗?就这样,窦老师犹如一位向导,更是一位朋友,伴着孩子们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关于“圆明园”的感悟,乃至关于诸多人生、历史的话题,都将伴随着大家一道慢慢走远。——这就是语文的力量!这才是语文,这才是新课程!
窦老师之所以把这么多的材料融合在一节课堂之中,体现了大语文观.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了在大语文观指导下进行教学的阶段。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而是高屋建瓴,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叶圣陶),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固而,小语《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强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聂在富认为“这次上课是连堂,共用去100分钟,也就是两节半课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学生没有静静的默读,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动手写一写,没有处理课后练习,也没有针对课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除了过多的齐读、齐答,学生没有完整地读一遍课文,而为了“超越教材”的扩展补充却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而我觉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材料的补充,促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体会.<<雨果致巴特莱的信>>意在让学生感受到西方人眼中的圆明园: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突出了圆明园在世界的价值,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学生为此感到骄傲、自豪、兴奋,为以下的圆明园的毁灭作了情感的铺垫。当一切都没有了,生: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生: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生: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学生们沉默了,伤心了,痛苦了,愤怒了,心疼了,在读中释放自己的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时候出示了李大钊的诗:“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是顺其自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倾泻。
尤其是最后走出圆明园的设计,更是精彩!学生们在静静地思考,而我们也同样在静静的思考着、感慨着„„怎么才能走出圆明园,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教材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资源有限的地区,更是如此。教学中,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防止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没错!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难道仅仅停留在这些最基本的训练上面吗?为什么教师就不能纳入更多的东西,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四篇:窦桂梅课堂教学启示录
启示之一:重返朴素课堂
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当我们对这位年轻特级教师的创造力发出赞叹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点:超越必须始于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原点,这就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业余时间,我走进名师的“家常课”,从“学好教材”的原点开始,审视窦桂梅的教改主张。
首先研究“推想”。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窦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我们这些小科学家,一会儿要进行想象和推想,你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有怎样的科学态度?”往日调皮的孩子在窦老师的课堂上都变得特别懂事:“要特别认真”,“我会做到细心”,“仔细观察”,“还要有坚强的毅力,遇到难题决不退缩”。听听,五年级的孩子说得多好啊!本该教师强调的学习态度变成了“小科学家”们的“自律”。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角色转换把课文的内容变成了学生的推想,孩子们真正在课文中走了一趟。
开始,学生一时之间似乎还没回过神来,她就进一步启发:“假如我也是作家的话,我就想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有的想象可以超越原作者。例如,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学生开始渐入佳境:“也可能是两群大象争夺领地,一方追逐另一方,不小心陷进去了。”教师乘机“扩大战果”:“在北京的古生物博物馆里,黄河象的尾椎是假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假想推理的空间,它的尾椎哪里去了呢?小组合作,大胆创编!”学生的思维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两头公象争夺地盘时被对方咬掉的”,“母象救公象时用鼻子牢牢地卷住公象的尾巴,一使劲拉断了”。就这样,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的理解很到位,思路通畅开阔,想象丰富合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同时,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启示之二:高明的营养师
人们说起理想的教材处理方式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一句话——“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不是一无是处,“用教材教”也有道理。就语文教学而言,教材通常是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那么,对于什么样的课文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什么样的课文教师应该“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呢?
“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跳舞。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荷花》)“荷花从不孤傲,要开就是满池满堂,方圆一片,给人一种壮观的美。荷花从不娇贵,只要有泥土和水,她就能生长,就能开花结果。荷花根茎节生,老根纵横,新枝交叉,雷雨骤来,荷花依旧,真是风也不怕,雨也不怕,一任九天雷电鸣,她在水中放奇葩!荷花毫无私心,她把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实,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了人类。荷花啊,荷花,你多么美啊!人们怎能不赞美你,称颂你呢!”(《夏夜荷花》)
谈到补充教材、拓展内容应注意的问题时,窦桂梅强调,“一定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既不能任意抛弃教材文本,也不可肤浅认识文本的内涵。例如,在教学《渔歌子》时,教师应该好好让孩子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蕴。但有的教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后,便急忙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对《渔歌子》的景物描写进行拓展,却忽视了原词中表现的独特意境。类似做法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
对此,窦老师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没有品读、交流环节,没有引导学生在情感和文字里走个来回,仅仅有从文字到情感的‘读懂了什么’就引发开去,就好比电力很猛的钻头在水泥地上擦滑,没有深入到文字的骨头里。”
一会儿是“教教材”,一会儿是“用教材教”,一会儿是“删减课文”,一会儿是“美容增肥”,其间的门道可谓变化无穷,需要教师潜心去钻研——具备了这个能力,教师就像一个高明的营养师,有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窦老师打过这样的比方:用“慧眼”去批判地选用教材,既不能放过那些营养丰富的“主菜”(指教材中选入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又要明白哪些“主菜”不能直接上餐桌(有待处理的教材文本),还需经过配料的辅助才行(补充资料);用“巧手”将“主菜”、“配料”适宜地组合在一起,做成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指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带领其走进文本)。要想做到这些,教师首先应该做个“美食家”,从长期的积累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先要自己知道什么好吃,才能把学生的菜谱设计好。
第五篇:走近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走近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这次有幸去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驻足“千课万人”会场上,我被这恢弘的气势所震撼和折服,逸夫体育馆里,名师云集,我们目睹了孙双金、王红、薛法根、管建刚、虞大明等著名特级教师的风采,每一位名家在课堂上或大气磅礴或幽默风趣或激情高昂或智慧灵动或朴实无华或行云流水的摇曳多姿、精彩纷呈。但是我更是为窦桂梅老师的讲座所叹服。
她曾经是一位音乐教师,于是我感慨:难怪她的课上得那么美,那么有韵律。买来她的书,才开始认真了解她,原来她只是曾经代过音乐,却承担了大型的公开课。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啊?上网,她的事迹铺天盖地,从一篇篇钦佩的文字中,我了解了她,从一个普通老师成长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经历,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她对教育的情结,可用“四个情”来概括。
首先,是她对教育的痴情。有谁会主动放弃留校的机会,去一个普通的小学任教?她这样做了;有谁愿意放弃轻松的岗位,非要去教累人的语文?她却为此处心积虑,当她抓住机遇来到一所小学时,确已人满为患。于是,缺什么老师她教什么,在学校繁琐细碎的每一个环节中乐呵呵地“跑龙套”。她是个做什么都扎扎实实的人,在小学跑龙套的五年中,教过数学,教过美术,教过音乐,甚至教音乐时还承担过大型公开课,转了这么多学科,她觉得自己还是喜欢语文,终于抓住机会,当上了梦寐以求的“语文老师”。―――这就是窦桂梅,对教育的痴情,是她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
其次,是她对课堂的激情。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有真性情方有新境界。”窦桂梅是个性情中人。无论有多疲惫,一旦站在讲台上,她便立刻激情四射,她能营造一个磁场,如同头上有一轮光环,让人不容拒绝地被吸引。她的声音,抑扬顿挫,柔美情深,富有感染力。她的这种激情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她说,激情是她的一种状态,因为这是来自于她心底的自然流露。有人这样评价她:“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再者,是她对学生的倾情。在课堂上的窦桂梅是全情投入,激昂处她和孩子们一起激昂,缠绵处她和孩子们一起缠绵。高兴,她和孩子们一起击掌;伤心,她和孩子们一起落泪。课堂上的窦桂梅全然把自己也当成了一个孩子,倾情挥洒着童真。难怪有人说,她的精、气、神全在课堂上。窦桂梅说,站在学生面前,我就是语文。她着意带领孩子们走入的是一个美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美,美在丰富,丰富来自对不同人心人生的阅读。美在超越,超越于犄角旮旯的现实世界外,洞开了有厚度的精神世界。美在心灵可以放飞,梦想可以驰骋,而这样的自由无拘束,正来自师与生共同建构的心灵世界,也来自阅读所带来的丰厚的人类文化。
最后,是她对文本的深情。有人说,她当演员也会出名,的确,整个课堂就像一场演出,她就像出色的指挥家,孩子在她的指挥下,演奏一首首生命的歌曲。
演员在演绎别人,而她在演绎自己的为师人生。演员演戏,她在演心,演自己。所以,我们发现,她好像不太在意别人对她的要求,甚至“束缚”。于是,你会感觉她的课不能用完美来评价,而是一种豪气,大气。
窦桂梅老师说,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往简单里说,也就是教给孩子三件事:写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写一篇漂亮文章。往复杂处说,一个孩子碰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是一生的福气,甚至是几世修来的福气,让我们也努力成为一个带给孩子福气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