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声乐个别课教案1
一、授课学生:
高三池天择(男高音)
二、授课时间及地点: 1—17周,音乐01琴房
三、学时、学分分配: 本学期17学时,1学分
四、教学目的:
在正确的艺术观指导下,训练学生使之逐步地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音乐演唱人才和声乐师资合格人才。
五、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基本内容
(1)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认真学习中外优秀的声乐文献,学习中外声乐发展历史。
(2)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学习声乐理论知识,它包含生理解剖学、声学、语音学、音响学、律学、文学、民俗学等方面内容。2.实训(实验)教学基本内容
(1)声乐课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技法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及学生的不断练习,使之逐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作品风格;掌握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从而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
(2)认真打好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把专业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结合起来;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结合起来;把发声技巧和表现能力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
(3)学生在高年级时,应多参加校内外舞台实践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六、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部分
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歌唱与训练》(周亨芳著)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八章内容,阅读《声乐学基础》(石惟正著)第一至三篇内容,从理论上掌握歌唱发声的原理;歌唱的语言与咬字、吐字方法;歌曲的风格与润腔;歌唱的艺术表现。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演唱实践。
(二)技术训练部分
1.要求对气息和声音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做到一定程度地、有控制地运用气息和共鸣歌唱。2.进一步扩展音区,并做到上下声区基本统一。作为男高音,在大三阶段,应通过训练逐渐解决高音问题,争取唱好g2,并在高音上能控制延长音。
3.要求吐字清楚、准确,解决好an、en、ang、eng等前后鼻韵母的收声归韵方法。较熟练掌握意大利语音的拼读方法,并用于演唱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中。
4.有一定独立分析处理和表现声乐作品的能力,演唱较为完整、生动。能胜任中、高级程度作品演唱。
七、教学过程:(一)发声技术练习
技术训练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训练,解决发声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克服发声的各类毛病,提高歌唱的能力和水平,达到技术为艺术演唱服务的目的,以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本学期发声练习每次课训练时间为半节课左右,发声练习4~6条,包括以下内容: 1.五度音阶下行练习c1—e2 2.五度音阶自上而下练习c1—f2 3.带五个母音的五度音阶练习c1—f2 4.六度音阶三连音向下摸进练习c1—g2 5.八度音阶自上而下练习c1—g2 6.八度琶音连音练习c1—g2 7.练声曲参考《歌唱与训练》一书P102~131页内容(二)作品演唱
在技术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作品演唱,其内容包含中国艺术歌曲、中国民歌、中国歌剧唱段、外国艺术歌曲、外国歌剧唱段等。每次课要求必须演唱至少二首作品,经过2~3周的练唱基本达到要求后,又布置新的曲目学习练唱。每学期要求学唱骨干教材6~7首,辅助教材2首,逐步提高演唱水平。
八、教学进度安排:
周序 教 学 内 容 课堂活动 练声曲4—6首,歌曲:北方的星练声曲4—6首,歌曲:北方的星练声曲4—6首,歌曲:等你到天明练声曲4—6首,歌曲:等你到天明练声曲4—6首,歌曲:小夜曲练声曲4—6首,歌曲:小夜曲 练声曲4—6首,歌曲:在银色月光下练声曲4—6首,歌曲:在银色月光下练声曲4—6首,歌曲:三套车准备期中检查曲目 期中检查 11 练声曲4—6首,歌曲:黄鹤楼练声曲4—6首,歌曲:黄鹤楼练声曲4—6首,歌曲:重归苏莲托练声曲4—6首,歌曲:重归苏莲托练声曲4—6首,歌曲:长城永在我心上练声曲4—6首,歌曲:长城永在我心上练声曲4—6首,歌曲:跟你走 18 总复习,准备期终考试曲目期终考试
第二篇:高师声乐集体课和个别课比较(毕业论文)
韶 关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题 目:高师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比较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音乐学院 专 业:音乐学 班 级: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起止时间: 2011 年 10 月—— 2012 年 5 月
(教务处制表)
高师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比较
摘 要:一直以来,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按照单独上“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声乐教学授课,其集中力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显著特征,收到了极其明显的效果。但是,随着课改深入、学校扩招等新问题的出现。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非常明显,如果按照以往师生一对一的个别课形式,势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而探索研究声乐集体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搞好声乐集体课的建设,对高教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对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新的教学体系的形成,意义重大。
关键词:集体课;个别课;声乐教学;教学模式
目 录
引言„„„„„„„„„„„„„„„„„„„„„„„„„„„„„„(1)
一、传统声乐教学方法------“一对一”个别课„„„„„„„„„„„(1)
二、高师声乐集体课产生的“诞生”„„„„„„„„„„„„„„„„(1)
三、新时期的声乐教学理念------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1)
四、现状下的声乐教学,开设声乐集体课的重要意义„„„„„„„„„(1)
(一)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形成通常的歌唱状态„„„„„„„„„„„(1)
(二)有利于学生以更快捷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旋律听辨能力„„„„„„(1)
(三)有利于师生间互动教学,避免重复教学„„„„„„„„„„„„(1)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加快教学进度„„„„„„„„(1)
(五)有利于学生适应灵活的教学模式,做到寓教于学„„„„„„„„(1)
五、高师声乐集体课的课程建设„„„„„„„„„„„„„„„„„„(9)
(一)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模式„„„„„„„„„„„„„„„„„(9)
(二)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内容„„„„„„„„„„„„„„„„„(9)
六、高师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的关系„„„„„„„„„„„„„„„„(9)结语„„„„„„„„„„„„„„„„„„„„„„„„„„„„„„(12)致谢„„„„„„„„„„„„„„„„„„„„„„„„„„„„„„(13)参考文献„„„„„„„„„„„„„„„„„„„„„„„„„„„„(14)
高师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比较
专业班级 :音乐学 08级5班 *** 指导老师 :** 教授
引言
声乐课历来是高师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随着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也越来越深入,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当下,高教新的教学理念使声乐课由原来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发展成为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扩展,使高教声乐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一种新的三位一体的声乐教学体系正在形成。三位一体中的个别课小组课在教学中基本没有太大的困扰和争执,而声乐集体课可以说是高教声乐教学改革中最新颖最复杂最有争议的一门课程。其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材使用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的意见,教学效果也褒贬不一。因而探索研究声乐集体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搞好声乐集体课的建设,对高教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对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新的教学体系的形成,意义重大。
一、传统声乐教学方法------“一对一”个别课
多年来,对于声乐课的教学一直沿袭着“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因为不管在教师还是学生的观念里对于声乐课教学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声乐课之所以一直沿袭“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特征、领悟能力以及学习声乐的天赋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快让教师发现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
按照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后至高校扩招之前的确培养出了相当多的声乐歌唱家和桃李满天下的声乐教师。这些人才至今仍是中国声乐界的中流砥柱,有的活跃在舞台上,有的工作在学校中,也有的服务于各级政府以及中大型企业的文工团中。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学子们再高考时选择报考音乐院校,很大程
度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有成绩的声乐演员或是声乐教育者的影响。
学生在高考前都会有参加考前专业强化训练的经历,多则三四年少则几个月,在此期间,学生所经历的都是“一对一”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声乐的基础训练、歌曲的演绎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得当中有天赋、有领悟、肯努力的学生得以如愿考取艺术类院校继续深造。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高考这条成才之路。上世界九十年代中后期,历年的高考大军在数量上都有大的增长,以便于有更多的学生可以如愿以偿地接受大学教育。扩招的变化在学生的严重都化作了可以上大学深造的好心情,却很少人会考虑扩招的另一个负面结果是高校的师生比发生严重的失衡。
学生对于高校的声乐课教学,仍然希冀可以继续接受“一对一”的传统模式,因为这样的模式可以更多地使教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始终认为自己是被命运之神眷顾的幸运儿,是应该接受扩招前的精英教育的,然而却忽略了扩招对自己带来的另一种影响。
二、高师声乐集体课产生的“诞生”(一)从教的方面来看
随着物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逐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饮食的精致化、生活的休闲化、出入的舒适化等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标准。对于国之根本的教育事业来说,素质教育越发明朗,与艺术相关的教育已然成为普及型教育,这样更多的人可以进入大学校园进行系统而规范的与艺术相关学科的学习,这便引发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对教师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而对于学校这个教学载体而言,本身也有其相应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安排,而这种大的结构安排是出于整体性的考虑而非单一性的考虑,这样就造成某些方面师资无法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于是,将大家集合起来一起进行学习不失为一种最适合的方式。
(二)从学的方面来看
新时期新要求新标准,不管是对于社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挑战。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顺应这样一种趋势,使自己成为优秀 5 的人才,能更好地再以后为社会服务,学生自己也对自身提出了全面的教育要求。比如,希望在学校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习结果最大化;期望在学习过程中全方位地接触各种技能或知识;从而发展自身之前未可知的潜力和兴趣,以适应新型社会的新要求。在当下,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也是高科技、高信息、强竞争的社会所需求的基础素质。其实不仅是师范类院校,很多综合类院校里,对很多学生来说,单方面的专业培训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对知识的了解和渴求,他们对于一疏忽技能的培养或艺术欣赏也非常有兴趣,而他们也期望能更多方面地挖掘自己,全面地挑战社会。声乐教学在很多师范类院校中属于必修课程,是音乐教育人才必备基本素养。现在很多综合类院校中也有声乐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可以生长的土壤。学生对自我的高要求成为了高校声乐课得以发展的动因之一,赖以生存的养分,只是有些并不以声乐课程作为主流课程的院校中只能尽可能的满足学生需求,这样也督促了高校声乐集体课的“诞生”
三、新时期的声乐教学理念------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
声乐个别课课针对性强、技巧高、方法灵活, 是长期教学中总结的科学方式, 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音质、音色、乐感、声乐基础, 在不同学习阶段, 为达到某一声乐的高难度, 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是培养歌唱演员的最佳方式。
但是对于音乐学(音乐教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声乐课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演唱的技能,还要掌握音乐教育的方法。一个普遍的现实是:目前各院校音乐教师普遍不足,特别是声乐教师更为缺少,每位声乐教师每周要带十多个学生甚至更多,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改变目前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的单一授课模式。多年的个别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紧靠每周一次的“一对一”的传统声乐教学,发生训练基础进展缓慢,再加上相隔时间长,给声乐教学增加了难度,一个学期下来,能巩固的知识比较少。所幸针对艺术院校师生比的失衡,教育者对声乐课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传统的“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完善为声乐个别课与声乐集体课的相结合。这样的尝试在部分高校中已经实践便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一致认同。
四、新时期的声乐教学,开设声乐集体课的重要意义
我从大一开始便接受了声乐集体课与声乐个别课结合的新型声乐教学法的尝试。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我个人认为声乐集体课有着诸多的优越性,具体表现为:
(一)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形成通常的歌唱状态
开设声乐集体课,上课时间增加,教师讲解详细、透彻,用示范对比等教学方法在学生中找出实例,比较直观地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练习,学生则从集体练唱、个别抽唱、指导、评比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易于掌握方法和正确的声音概念、歌唱状态形成快。促进了学生的进步,这是个别课所不具备的。
(二)有利于学生以更快捷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旋律听辨能力
个别课中声乐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发声练习中唱的方法不对,教师为了提醒学生注意,模仿做一个错误的唱法,再示范一个正确的唱法,让学生鉴别,学生有时听辨不出来。这是声乐教学中的一大障碍,集体课中就可以解决个别课辅导难以解决的这个问题。一个人唱大家听,教师进行评议对比,能尽快提高学生对发声法正误的辨别能力,还可以学到更多的声乐知识,为以后教学打下基础,这也是做一名音乐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与能力。
(三)有利于师生间互动教学,避免重复教学
在集体课中,我们把重点放在歌唱、发声基础知识中具有共性的一般规律上,去解决学生容易犯的通病,既节约了时间又有利于同学间的相互鉴别和督促。上课时一个同学唱另外几个同学旁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避免了教师毫无意义的重复教学。那些进步明显的学生,还可以在集体课中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全组的共同进步。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加快教学进度
在集体课的学习中,学生克服了胆怯心理,丰富和扩展了学生演唱的曲目,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培养了学习声乐的兴趣,并通过同学间互学互帮互教活动,锻炼了声乐学习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打下深厚的基础。
(五)有利于学生适应灵活的教学模式,做到寓教于学
虽然我们不是培养演员的,但是艺术实践是必要的,我们终究要走向社会,走向讲台。舞台。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上个别课时唱得很好,但一到考试就乱了方寸,发挥失常。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功底不扎实,有的则是缺乏舞台锻炼机会。为了培养学生能适应考试、比赛、舞台演出,有时我们把集体课拉到音乐厅的舞台上,一个同学在台上演唱,其他学生当观众。学生在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及面部表情,教师能给予细致指导和传授。集体课的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的专业水平和舞台实践的适应能力。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在对这些新思想、新观念进行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我们也从初入大学校门时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不理解、不认同逐渐地转变为慢慢理解,逐渐认同并且在声乐教师的悉心讲解下,转变为后来的原意主动尝试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五、高师声乐集体课的课程建设及怎样上好声乐集体课
(一)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要充分利用大的教学空间,把具有共性的声乐艺术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把声乐集体课的上课形式作为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辅的课堂教学,大的课堂教学不仅节省了师资,同时也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多媒体等)得以在声乐课上充分运用,使师生最快的了解国内外声乐发展前沿动向和信息,便于引进声乐学科的新成果,不断充实我们的教学。
(二)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从提高学生整体声乐文化素质的角度,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音乐师资为目的,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声乐基础理论知识。作为一个声乐教师,在声乐集体课的课堂上必备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更利于教师正确的发现学生的声音特点,从而科学地正确地对其进行指导。
2、中外声乐发展简史。声乐集体课应当向学生介绍中外声乐发展简史,内容包括美声唱法发展概况;我国声乐发展概况;我国各个民族声乐发展概况以及 8
现代通俗歌唱的发展等,使学生了解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声乐作品的风格和唱法。美国音乐评论家韩德森说道:“每位歌唱家应当熟悉音乐历史,尤其是他自己的艺术学科”学习声乐不仅是唱几首歌曲的问题,更重要的事在提高歌唱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能够艺术的去表达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而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唱法和风格,学习了解中外声乐发展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演唱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更重要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声乐发展大的脉络,从而在今后的教学和演唱中,具有不断继续学习和从容应对的能力。
3、朗读与拼读。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说道:“中国文学选读对声乐系得学生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唱的都是诗歌词赋。”声乐的表达在于声音技能和语言的结合,在个别课训练声音技能的同时,学生歌唱的吐字咬字往往是声乐教师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共性问题。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甚至地方方言较重,在歌唱中对歌词的语音把握往往出现不够准确,对意大利语等语言的拼读更是困难重重,对此声乐教师都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在声乐集体课中,把对中国诗词歌赋的朗诵训练以及意大利语德语等歌词拼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师资资源,又解决了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训练问题。
4、声乐作品赏析与鉴别:声乐艺术审美力与修养的提高更多的来自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利用声乐集体课的大课堂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声乐集体课中向学生介绍分析各类风格的声乐作品,通过多听多看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和歌唱家不同风格的演唱,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声乐素质和歌唱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今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了一个较为厚重的艺术基础。
5、端正学生对集体课的态度。由于受以往“ 一对一” 授课形式的影响, 绝大部分学生到目前为止依然只认可个别课授课。从感情上无法接受集体课的声乐学习形式,认为集体练声、歌唱就是齐唱、大合唱, 要学声乐技巧必须在个别课上。因此在集体课上课过程中带有情绪、不认真听讲,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前应使学生明晰高师声乐学习的目的,了解高师声乐课程的设置,强调集体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打消学生在集体课上学不到技 9
术的顾虑,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声乐理论和声乐教法知识,为接下来的个别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六、高师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的关系
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各有利弊。个别课针对性强,而集体课的优势可以观察到或者学会了解别人的问题,学会与自身问题不同的、自己没有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声乐个别课,是一对一的教学,学生发出的声音,只有老师和自己听到,要掌握正确的发生方法,需要较长的过程;在个别课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学生在上某节课时,发生了正确的声音,老师会对学生说:“这个声音非常好,记住,就这样唱。”然而,没隔多久,学生的声音又不对了。这些发声器官大多是不受人的意愿所支配的,因此,声乐不能仅仅用讲解来教学,声乐训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条件反射的训练,一种本能动作的训练。歌唱者的自我听觉与旁观者得听觉途径不同,听觉效果甚至截然不同。
针对个别课而言,声乐集体课能使学生除了了解自己的声部及演唱特点之外,对于其他声部的特点有较广泛的机会来解除了解。声乐集体课的教学,由于是几个学生一起上课,因此当学生自己上课的同时,还可以听其他学生发声,这样当学生自己上课的同时,还可以听其他学生发生,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声音的鉴别能力和鉴赏能力;其不足之处在于教学时间又限,教师难以做到像上小可一样逐一细加辅导。声乐集体课的优势,还在于可以使学生更加直接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对某个学生歌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更广泛地了解声乐教学的复杂性及灵活性。个别课的教学,个性较强,而集体课的教学更强调共性。集体课的教学,由于是几个学生一起上课,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程度较好的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而程度较差的学生,则不愿意唱歌。声乐集体课,与一对一的个别课有区别。声乐集体课由于上课学生多,一不留神,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学生往往觉得十分乏味。声乐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而声乐基础差的学生则往往混与其中,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结语
总之,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应转变只有“一对一”个别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声乐集体课和个别课的声音忽而课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地安排,溶知识性、艺术性、审美性和声乐教学法为一体。在集体课中学习声乐理论、教学法,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教学工作奠定坚定的基础。在一对一的个别课中发展学生的歌唱水平,培养艺术个性,提高表演能力,以便更好实现声乐课培养具有现代创新能力、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的根本目标。只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形成一套较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有效的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样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是由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来决定的。
致谢:
经过几个月的工作,从准备到展开,直至总结归纳,最终完成论文。在写作论文过程中,使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同时也学会了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到学术研究的艰辛,懂得了学术研究应有的科学、严谨的精神。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教授的悉心指导,她给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还有她平时处事的方式方法和严谨等等都给予我很大的影响,我想它会让我终生受益匪浅的。在此,我要向她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曾经教导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们。
我知道,我的论文还不是很成功,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很贫乏,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认真总结,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声乐教学论》,俞子正,西南大学出版社,2006.[2]刘英.高校声乐集体课之我见[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3]《关于声乐小组课的思考与实践》,孔祥萍,《齐鲁艺苑》,2000.(03).[4][史一丰].谈高校声乐集体课教学[J].歌海,2008,(1).[5]李卫玲.发挥声乐小组课教学优势,提高声乐教学质量[J].神州民俗,2009,(3).[6]张晓钟,王必主.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讨[J].音乐研究,2010,(5).
第三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个别课与小组课的比较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个别课与小组课的比较
【摘要】高师声乐教学一直采用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个别课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为学生学习声乐演唱方法和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声乐课程的要求,将声乐教学个别课的授课方式改为小组课的授课的方式,并科学地组织实施小组课,使学生达到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要求。本文从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及课时安排等几个方面对个别课与小组课作了比较。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个别课; 小组课; 比较
高师声乐教学一直采用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个别课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为学生学习声乐演唱方法和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但对音乐教育专业,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局限性,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声乐课程的要求,将声乐教学个别课的授课方式改为小组课的授课的方式,并科学地组织实施小组课,使学生达到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要求。
1声乐教学的个别课与小组课
声乐教学个别课的授课方式是指教师在一节课内单独给一个学生授课、辅导。一般由教师指导练声、学生演唱作品、教师对学生演唱作品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纠正(范唱)、作品的艺术处理等几个环节构成。
声乐教学小组课的授课方式是指教师在一节课内给多个学生(四个~十个)授课、辅导。一般由教师带领集体练声、学生个别示范、检查学生演唱作品并对难点片段进行讲解(范唱)、作品的艺术处理等几个环节构成。
2从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要求看“个别课”与“小组课”
音乐教育专业由于其师范性的特点,对声乐课程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声乐课程的学习,掌握呼吸、共鸣、咬字、吐字、腔体的运用等声乐演唱的基本技术,具有一定的声乐表演水平并能演唱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声乐作品。(2)通过声乐课程的学习,掌握呼吸器官的构造、发声器官的发声原理、共鸣器官的共鸣原理、歌唱发声的心理活动、中小学声乐教学的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对于第一个方面,采用个别课的授课方式,由于其一对一的特点,教学及训练的时间长,教师容易发现学生声乐技术方面和表演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对学生演唱的作品进行细致的艺术处理,具有针对性。而小组课的授课方式,学生人数较多,个别指导和训练的时间少,教师只能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示范。对学生演唱的作品进行粗线条的艺术处理,很多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给同组的其他同学的示范、指导,自己去体会、揣摩。因此,在这个方面个别课有利于学生学习声乐演唱技术和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整体教学效果比小组课好。对于第二个方面,采用个别课的授课方式,教师对同一内容要重复讲授很多次,好时多不易操作,且缺乏理论课教学的氛围。采用小组课的授课方式,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讲授理论知识,节省时间,具有理论课教学的氛围,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集体学习。教师对声乐技术学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因此,在这个方面小组课优于个别课,整体教学效果比个别课好。
3从学生来源看“个别课”与“小组课”
音乐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只经过几个月或一年的声乐学习,没有经过系统的声乐学习和训练,这些学生声乐基本功较差,对发声的原理缺乏认识,对声音的好坏没有辨别能力,有的学生还带有不良的发声习惯(部分非声乐专长招收的学生情况更糟)。而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大都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声乐学习和训练,有的甚至是专业院团的声乐演员,这些学生有扎实的声乐功底和演唱能力。因此,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发声技术或音乐素养与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都无法相比。由于起点不同,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前者要从声乐的基本技术开始学习,共性的问题较多。后者则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学习大作品的处理方法和演唱技巧,积累更多声乐作品处理的方法。因此,把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个别课的教学方法用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是十分合理的。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小组课进行声乐教学,把程度相近、问题类似的学生作为一组进行教学,用一到二年的时间,使学生在声乐基本技术、演唱能力、音乐素养方面得到系统的学习、训练和培养,是能够达到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基本要求的。对在声乐演唱方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可以在三、四年级通过声乐选修课,采用“个别课”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使这些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4从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看“个别课”与“小组课”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中小学(高等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从事音乐表演的专业演员和从事文化宣传的音乐工作者。这一目标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声乐学科的要求不仅仅是声乐演唱能力,还包括声乐教学、中小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组织、社会音乐活动中各种演唱形式的组织排练等。声乐教学个别课的教学方法因其“一对一”,训练时间长、针对性强的特点,对学生声乐演唱能力的提高优于小组课,而小组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比个别课有明显的优势。
4.1对学生教学素养的形成:
在小组课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自己如何学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老师的教学过程。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及心理条件各异,演唱时存在的问题还须单独纠正,比如同样的问题,对于不同的人,纠正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小组课上,旁观的学生能够把教师的讲解、范唱、同学的改错过程看得清清楚楚,听得真真切切,并有充分的“回味”余地。日积月累,学生在逐步提高自己演唱能力的同时,也学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老师能有意识地把某一位学生的问题交给大家讨论,并加以引导,把学与教融合在一起,学生的教学素养将得以提高。
4.2对学生演唱心态的调整:
歌唱是由人的呼吸、发声、共鸣等系统共同配合完成的,人的神经系统将它们协调起来,而这种整体的协调关系只有在健康的心理调节下才能得以实现。不少人由于缺少演出经验,常会出现“怯场”现象,表现为:在舞台上心神慌乱、发抖、忘词,甚至意识停滞。歌唱艺术又是瞬间表现的艺术,如果演唱者“怯场”,往往会失去气息支持,严重影响演唱效果。现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生直接报考的,他们在中学阶段不可能有太多的舞台表演或其它锻炼机会,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感觉良好,一旦面对观众就难免紧张。小组课是几个人同时上课,每个学生既是“演员”又是“听众”。通过小组课学生能够得到在公众面前表演锻炼的机会,“怯场”现象就可以克服了。所以,小组课可以帮助一些学生克服紧张心理,放松地歌唱。这对于提高技能也是大有裨益的。
4.3对学生掌握多种歌唱形式:
独唱是声乐演唱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然而齐唱、合唱、小合唱、重唱等歌唱形式在社会音乐活动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歌唱表演形式。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齐唱、对唱、合唱、小合唱、重唱也是必须熟练掌握的专业技能。但传统的声乐课没有也不可能把这些多样化的歌唱形式作为教学内容来教授。一则时间不够,二则人数受限。小组课在这些方面能发挥其特点。教师在进行集体歌唱练习的时间里指导学生进行齐唱、重唱、小合唱的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独唱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也熟练了解了其他演唱形式,为将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4对学生了解多样的声乐作品:
声乐小组课能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积累尽可能多的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教师在给学生选择和处理声乐作品的时候,会根据学生各自的声音特点和声部属性来取舍和决定其演唱风格。民族和美声在曲目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在同一种歌唱方法中,因为声部类型的不同,曲目差异也是很大的。像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之间,不论从音乐上还是音域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曲目的选择自然也各不相同。在个别课课上,学生只接触与自己声音特点和声部属性相同的作品,对不同风格的其他声乐作品较少了解。在小组课上,学生不仅可以熟悉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而且能够接触到其他同学的声乐学习曲目,这就使他们熟悉的声乐曲目不仅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风格范围方面更加广泛。
5从课时安排等因素看“个别课”与“小组课”
声乐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主干课之一(开设时间为六学期至八学期)。另外,专业课还开设有钢琴、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欧洲音乐史、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视唱练耳、合唱指挥、音乐美学、中小学音乐教学法、表演等专业技能课和理论课。再加上英语、教育学、心理学、政治理论课、教育实习等公共课,共有二十多门课程。声乐教学个别课的授课方式,按一名教师带十五个学生,每级一个班,每班三十名学生,全系一百二十名学生(扩招前)计算,需要八名专业声乐教师,把其它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教师(每学期五名)计算在内,生师比为9.23∶1,占用了相当的教育资源。同时要使课时安排不冲突,排课是相当困难的。随着音乐教育专业扩招,学生人数成倍或几倍的增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采用声乐教学小组课的授课方式,由于每节课的授课人数增加(四个~十个),因此,在保证课时量又不增加教师数量及工作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总之,音乐教育专业用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声乐基本技术、演唱能力、音乐素养方面的学习、训练和培养上,可以达到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基本要求,克服了个别课单一性的缺点,从内容到形式符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的要求,简便易行,作用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声乐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俞子正.田小宝.张晓钟编著.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6:1-3.60-71.166-171
[2]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2000.11:9-27
第四篇:声乐教案
声乐教案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应包括气息的运动轨迹及共鸣腔体的正确打开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状态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确如何找到歌唱呼吸的对抗力与咬字的重心所形成的歌唱平衡的协调,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五、教学教具:
钢琴、谱架、六、教学过程:
(一)简单扼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想象自己是个大胖子,身体像气球一样。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1234︱5432︱1 —‖(慢速哼鸣)
en......(2)1234︱5432︱1234︱5432︱1 —‖(快速哼鸣)
en......(3)1 3 5 1— 5 3 1 ‖
a......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由慢至快。
(2)利用哼鸣感受气息,寻找头腔位置
(3)张口练习,放松肩膀,气息下沉。
(4)稳定喉头、喉部肌肉放松(打开喉锁)、准确,声音均衡连贯。训练方法:
(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
(2)学生逐条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2.演唱布置歌曲
(1)跟伴奏演唱,逐句抠解
(2)完整演唱
(三)小结:指出课程要点,课下多注意,回去听上课录音。
(四)布置作业
第五篇:声乐教案
声 乐 课 教 案
第 一 单 元
一、课 题: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通过声音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能技巧、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
1、练 声 曲:
(1)1 2 3 4 ︱ 5 4 3 2 ︱1 —‖ u o u o u
(2)5 6 5 4 5 4 ︱3 43 2 3 2︱1—‖
Li La Li La Li
(3)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
mi ma mi ma mo
2、练习曲目: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啊!中国的土地》
四、教 法:讲授法、因材施教法、练习法。
教
案
提
纲
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作品的处理。
教学难点:① 开始乐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高位置发声;
② 高音乐句“牧羊姑娘放声唱”的共鸣与气息状态。
解决方案:① 通过母音“Li”、“La”的训练,为“美丽”的发声打下高位置基础。② 通过“U”、“o”的练习抓好“姑娘”里母音的发声共鸣习惯。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声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 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②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③ 感受气息支点的作用,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2、新歌学习
(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2)试唱歌曲作品,感受歌曲的情绪特征;
(3)深入学唱歌词,注意吸气换气、强弱控制、音色把握等技术问题,并从中找到在发声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4)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3、答 疑
(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歌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3)教师作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声乐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提出声音训练要求。
二、《啊!中国的土地》 A 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 后起节奏的掌握; ② 乐曲高潮“啊!中国的土地”的演唱。解决方案:① 在熟悉作品时重点练习歌曲的特色节奏;
② 加强“i”母音的训练,认识并掌握闭口音的共鸣及气息状态。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声曲(2)、(3)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 保持微笑状态,加强母音发声的高位置; ②“u”“o”保持含着水的打开状态,体会气息与高位置的对抗感觉; ③“mi”“ma”母音要体会“装在面罩盒向下唱”的感觉。
2、新歌学习
(1)了解作品的思想情绪,解决歌曲的节奏难点;
(2)科学处理作品的气息特点,解决演唱中的呼、吸与换气关系;(3)通过母音训练,解决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和发声共鸣问题;(4)加强歌曲的艺术处理,完整地表达作品。
3、答 疑
(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自我和互相分析作品演唱的效果;
(3)教师作总结分析,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歌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练声要求。
第 二 单 元
一、课 题: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通过两首声乐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在注意声音运用的基础上,能较好地理解作品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作品。
三、教学内容:
1、练声曲:
(1)1 3 5 6 ︱5 6 5 3 ︱1—‖ mi ma mi ma mi
(2)5 6—︱5 6 5 4 3 2︱1––‖
yi ya yi ya yi ya(3)5 5 5 5 ︱5 4 3 2 ︱1 –‖(4)1 5––︱4 3 2 1––‖ ma mo ma mo ma mo mi o a o a
2、练习曲目:《北京颂歌》 《清晰的记忆》
四、教学教法:讲授法、练习法、因材施教法。
教 学 提 纲
一、《北 京 颂 歌》 D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 进行曲风格的演唱; ② 乐曲结束句的演唱。解决方案:① 通过顿音训练解决进行曲风格的声音力度问题;
② 通过喉头位置的训练,解决结束乐句的高音问题。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曲(1)、(2)
练习要领:① 练习(1)用顿音演唱,注意气息向下找喉头位置的发声感觉;② 练习(2)的“ya”母音要贴住后咽壁吸着唱; ③ 注意共鸣位置与气息的对抗状态。
2、新歌学习
(1)熟悉歌曲的旋律,了解作品的思想情绪;(2)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
(4)完整演绎作品,突显作品的艺术性。
3、答 疑
(1)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内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清 晰 的 记 忆》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① 歌曲气息的把握; ② 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解决方案:① 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强化吸气换气的练习;
② 加强“o”“a”母音的练习,有针对的突破歌曲演唱的难点。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曲(3)、(4)
练习要领:① 练习(3)要注意顿和连的结合,加深面罩共鸣的体会; ② 练习(4)要注意有目的的打开,在做好咬字吐字的基础上贴着后咽壁吸着唱,体会气息的支点作用; ③ 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注意音色的和谐统一。
2、新歌学习:
(1)了解作品,熟悉作品的旋律,掌握作品的音准、节奏;(2)初步处理作品,了解歌曲的创作特点和情绪特征;(3)重点解决歌曲作品的演唱难点,能较完整地表达作品;(4)加强艺术处理,强调歌曲表达的艺术性。
3、答 疑:
(1)小组内各同学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实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3)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内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练声要求。
第 三 单 元
一、课题名称: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标:通过两首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的体验作品的情绪特点,在声音表现的基础上,融入体态语言的表演。
三、教学内容:
1、练 声 曲:
(1)1 5 5 5︱1 4 4 4︱1 3 3 3︱1 2 2 7︱1–‖
u o o o u o o o u o o o u o o u o
(2)1 5 5 5 5– ︱ 4 3 2 1––‖
o a a a a o a
(3)5 6 5 4 5 4 ︱ 3 4 3 2 3 2 ︱ 1—‖
yi yuo yi you yi a o a o a
2、练习曲目:《忆秦娥—娄山关》 《风萧瑟》
四、教学教法:讲授法、练习法、因材施教法。
教 案 提 纲
一、《忆秦娥—娄山关》 A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 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② 高音“苍山如海”的音色和气势。
解决方案:①采用顿音训练,加强声音的瞬间爆发力;
②采用开口音作为突破口,稳定发声时的喉头位置,体会向下用力发声的畅通感觉。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声音训练(1)、(2)
练习要领: ① 注意各个母音的开口发声状态;
② 保持微笑的歌唱状态,注意良好的面罩共鸣效果;
③体会开口音的打开、注意帖着后咽壁吸着唱,突显气息的支持作用。
2、新歌学习
(1)初步了解作品,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音乐的基本色调;
(2)了解并掌握歌曲的强弱和速度快慢关系,把握好科学的呼吸规律,较好地把握歌曲的情绪;
(3)重点解决歌曲演唱的难点问题,能较完整地表达作品;(1)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 疑
(1)小组内各同学分别演唱声乐作品;(2)实施集体评议和自我分析;(3)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4、歌唱表演:实施小组内的声乐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提出新的练声要求。
二、《风 萧 瑟》 降G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 歌曲作品中力度、速度的把握;
② 歌曲中节奏的把握; ③ 歌曲中戏剧情绪的表达。
解决方案:① 通过有针对的声音训练,解决声音力度的控制问题;
② 通过有针对的节奏训练,解决节奏上存在的问题; ③ 通过作品分析和音响欣赏,解决歌曲的情绪表达问题。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声音训练(3)
练习要领:① 保持良好的微笑状态,笑肌上提,挂好面罩盒;
② 保持良好的打开状态,做好咬字吐字,做到字正腔圆;
③ 在做到控制好高位置的同时,努力做好向下着力发声,稳定喉头的歌唱位置。
2、新歌教学
(1)欣赏作品的音响资料,初步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情绪特征。
(2)哼唱作品,找出在演唱中难于把握的地方;并标出吸气换气的地方。(3)通过专门的母音练习重点解决歌唱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处理作品的过程中解决好节奏及强弱的对比关系。
(4)处理好歌唱中的音色问题,注重演唱表现的艺术性。
3、答疑(1)小组内各同学分别演唱歌曲作品;(2)小组内集体评议和演唱者自我评价;(3)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4、歌唱表演:声乐课小组内的声乐观摩活动。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新的练声要求。
第一学期补充曲目: 《岩口滴水》、《满江红》、《雪花》
第 四 单 元
一、课题名称:歌唱表演
二、教学目标:通过声乐作品的表演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歌唱和体态表情来表达作品,能较完整地演唱、表演好两首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
1、声音训练:
(1)1 5 5 5 ︱1 4 4 4 ︱1 3 3 3 ︱1 2 2 7︱1–‖
u o o o u o o o u o o o u o o u o
(2)1 6––︱5 6 5 4 5 4 3 4 3 2 3 2︱1–––‖
yi you yi you yi you yi
2、练习曲目:《这就是我的祖国》 《啊!亲爱的爸爸》
四、教 法:讲授法、练习法、因材施教法、演示法。
教 案 提 纲
一、《这就是我的祖国》 降A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 “u、o”母音的高位置发声及打开状态;
② 结束乐句高音的演唱。
解决方案:加强“u、o”母音的发声训练,解决作品中多次出现的“阔、果、国窝”等压韵字的发声歌唱;在声音训练中加强大音程的训练,解决上高音的位置与气息问题。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1)、(2)
练声要求:咬字准确,保持含水状打开内口腔; 保持忍住笑的感觉,稳定高位置的音色; 注意向下用力的方式,稳定喉头的歌唱位置。
2、歌曲学习:
(1)学唱歌曲,规划吸气换气的地方;
(2)找出发声相对困难的字词,通过训练逐一解决;(3)重点突破音高的障碍,较完整地演唱歌曲作品;
(4)在歌曲的强弱、音色、情绪上作细节处理,加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3、答 疑:
(1)分别演唱作品;
(2)集体评议和自我评价;(3)教师点评总结。
4、歌曲演唱:声乐小组内的演唱观摩活动。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新的声音训练要求。
二、《啊!亲爱的爸爸》 降A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u、o”的高音演唱; ② 歌曲的情绪表达。解决方案:通过声音训练解决声音问题;采用作品分析和音响欣赏来解决作品的情绪处理问题。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1)、(2)
练声要求:咬字准确,保持含水状打开内口腔;保持忍住笑的感觉,稳定高位置的音色;注意向下用力的方式,稳定喉头的歌唱位置。
2、歌曲学习:
(1)欣赏作品的音响资料,感受歌曲的情感特征;(2)学唱歌曲,划分乐句、找出演唱中有困难的地方;(3)重点突破歌曲的重点难点;
(4)重新欣赏范唱资料,加深作品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3、问题解答:
(1)演唱作品;
(2)分析、评价演唱效果;(3)教师总结。
4、歌曲演唱:小组内的作品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歌曲或练声要求。
第 五 单 元
一、课题名称:歌唱表演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加强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练 声 曲:
(1)面罩共鸣的巩固练习:1 5 5 5︱565 454︱343 232︱1–‖ u o o o u o u o u(2)打开与气息控制的练习: 5––︱5 6 5 4 3 4 3 2︱1–––‖ yiya yi ya yi ya yi
(3)1 6––︱5 6 5 4 5 4 3 4 3 2 3 2︱1–––‖
mi ma mi ma mi ma mi
(4)1 3 5 3︱1 3 5 3︱1 –‖
mi hi hi hi ma ha ha ha mo
2、练习曲目:《太行颂》 《我的祖国妈妈》
四、教 法:练习法、演示法、讲授法、因材施教法。
教 案 提 纲
一、《太 行 颂》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 颂歌作品豪迈气势的表达; ②歌唱气息的流畅性。
解决方案:通过歌曲作品的分析解决演唱的情绪问题;有针对地进行声音训练,解决歌曲演唱的气息支持问题。
教学过程:
3、声音训练:练习曲(1)、(2)
声音训练要求:练习(1)要保持忍住笑的发声感觉,在内口腔打开的同时,注意母音发声的正确口型; 练习(2)必须保持面罩高位置的稳定,在向下用力发声的同时体会管状的发声共鸣效果。
4、歌曲学习:
(1)学唱歌曲,规划吸气换气的地方;
(2)着重针对开口音进行针对的练习,解决开口音发声的高位置及气息的控制问题;
(3)重点突破歌曲的情感表现问题,抓好音乐进行的强弱急缓的处理;(4)通篇练习全曲,较完整地表达作品。
5、问题解答:
(1)演唱作品;
(2)分析、评价歌唱效果;(3)教师总结。
6、歌唱表演:小组内进行作品演唱观摩。
7、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我的祖国妈妈》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⑴ 歌曲情绪的表达;
⑵ 结束句的高音演唱及气息的控制。
解决方案:⑴ 加强对作品词曲的分析,并通过歌词朗诵的情感来强化演唱的情感。
⑵ 加强大跨度的音程训练,确保高音演唱时的位置及气息状态。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曲(3)、(4)
声音训练要求:咬字吐字准确,保持微笑的歌唱状态;“ ma”母音要求稳定面罩打开,发声时贴着后咽壁吸着唱,稳定喉头的发声位置;练习(4)采用顿音唱法,追求声断气连的演唱效果和灵巧而集中的声音形象。
2、歌曲处理:
⑴ 熟悉曲调,了解并掌握后半拍起音的发声规律,认识切分音和附点音符对作品情绪的作用;
⑵ 以作品的开口音为突破口,通过有针对的声音训练,解决歌唱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⑶ 采用分析、朗诵等形式,感受作品的情绪特征;
⑷ 采用声音训练⑴作主要练习手段,重点突破结束句的音高问题; ⑸ 较完整地演唱《我的祖国妈妈》。
3、问题解答: ⑴ 演唱作品;
⑵ 分析、评价演唱效果;
⑶ 教师总结。
4、歌唱表演:小组内的声乐观摩活动。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练声要求。
第 六 单 元
一、课题名称:歌唱表演
二、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声音训练:
⑴ 1 2 3 4︱5 6 5 6︱5 3 1 –‖ mi ma mi hi ma ha mi mo
⑵ 5 5 ︱ 5 5 ︱5 4 3 2 ︱1 –‖ ma me mi mo ma mi mo
[3] 1 i––︱5 6 5 4 3 4 3 2︱1–––‖ a o a o a o a
[4] 1 2 3 4︱5 6 5 6︱5 4 3 2︱1–‖ mi ma mi hi ma ha mi ma mo
2、练习曲目:《春光曲》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四、教 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因材施教法。
教 案 提 纲
一、《春 光 曲》 升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⑴ 连音与顿音的结合;
⑵ 连续高音的演唱。
解决方案:
⑴ 采用连顿结合的声音训练,解决作品中潜存的发声难点; ⑵ 加强高位置与气息的对抗训练,解决连续高音的演唱问题。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声音训练(1)、(2)
声音训练要求:两个练习都是连音和顿音的综合练习,要求在注意高位置的同时体会声音跟着气息的方向发声;注意咬字的准确,做到字正腔圆。
2、歌曲处理:
⑴ 初步熟悉歌曲,体会旋律进行的特点;
⑵ 规划吸气的位置,着重加强开口音的发声打开状态;
⑶ 重点练习作品中连续高音的演唱,抓好声音的位置感和气息向下找支点的练习,保证每个高音唱出来的质量。
⑷ 较完整地演唱作品,在保证声音质量的同时加强作品表现的艺术效果。
3、问题解答: ⑴ 歌曲演唱;
⑵ 演唱效果评议;
⑶ 教师总结。
4、作品演唱:小组内的声乐作品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新的练声要求。
二、《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降e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⑴ 半音及7/8拍子的演唱; ⑵ 结束句八度音程的演唱。解决方案:
⑴ 加强视谱练习,解决音准和节奏问题;
⑵ 通过大跨度音程的训练,解决结束乐句的演唱。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声音训练(3)、(4)
声音训练要求:练习⑴在演唱中要注意内口腔的打开,“a”母音要贴住后咽壁吸着唱;“o”母音要保持想笑的歌唱状态,控制好面罩的共振效果,体会气息的支点作用;顿音练习重点追求集中而灵巧的声音效果。
2、作品学习:
⑴ 初步了解作品,基本稳定作品的速度,认知作品的风格色彩;
⑵ 着重解决变化音的音准问题及歌曲引子的演唱,在连续高音出要求咬字的果断与气息的着力方向; ⑶ “飞”、“肥”、“美”、“辉”等几个字的咬字发声; ⑷ 完整地演唱作品,注重歌曲的艺术表现效果。
3、答 疑:
⑴ 演唱声乐作品;
⑵ 演唱效果评议;
⑶ 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4、作品演唱:小组内的作品观摩活动。
5、布置作业: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新的声音训练要求。
第二学期补充曲目: 《黄河颂》、《重归苏莲托》、《英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