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乐趣教学设计
乐 趣
楠杨九年制学校 林丽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触发他们对生活乐趣的回忆,拓展学生的生活题材,让作文“有话可写”。
2、清楚地记叙自己曾经历过的“趣”事,要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3、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中心明确。
4、可以写出自己明白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拓展学生的生活题材,让作文“有话可写”。
2、清楚地记叙自己曾经历过的“趣”事,要写真话、实话、心里话,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中心明确。
教学方法:
引导、谈话、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触发他们对生活乐趣的回忆,拓展学生的生活题材,让作文“有话可写”。
2、写其中最有趣的一段,并进行修改。教学重点、难点:
1、拓展学生的生活题材,让作文“有话可写”。
2、写其中最有趣的一段,并进行修改。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喜欢做游戏吗?(多媒体出示游戏名字“猜猜我在做什么”,方法:先报告有几个字,然后用动作描述你所做的事情。)
2、师:在有趣的游戏中,我们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乐趣”。带着快乐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课题。(板书:乐趣)
3、设问:我们的乐趣在哪里呢?老师这儿有一个同学们的生活影集,要请同学们看一看。(多媒体展示)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寻找。
4、从孩子们的表情中我发现了同学们找到有趣的事了,请同学说说老师出示的这些图片中,乐趣来自哪里?
5、学生交流。
6、师小结:是啊,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多媒体出示:下课回家一起玩,忽听蟋蟀叫声欢。翻转拔草寻踪迹,作业早丢脑后边)乐趣来自哪里?原来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罗列趣事,交流趣事。
1、同学们,老师觉得你们看了照片后,一定勾起了你们生活中有乐趣的回忆,现在我们来比赛比赛好吗?(比一比谁的作文素材多:用一句话写写生活中有趣的事。)看谁写的多。要求:必须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突出“趣”。(5分钟)
2、统计趣事,请写得最多的学生交流。
3、你写的这些事里,最有趣、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呢?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上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来说话)
5、老师小结: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自己感受最深、最有趣的事,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和美好,让我们用美丽的文字把这快乐、把这美好,记录下来吧。
三、详写趣事。
1、师:这篇作文我们从这里着手来写。(多媒体出示习作要求:写出其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用上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2、学生动手写下精彩片段,教师巡视指导。(12分钟)
3、集体修改片段
(1)展台出示学生片段;(2)请学生齐读;(3)师生共同修改指导;(4)指导学生朗读。
4、多媒体出示对人物描写的片段,请学生读读,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1)学生读。
(2)说说自己发现了哪里写的好?(板书:动作、心理活动„„)
5、小结:同学们,要把一件事写得有趣,是不是只有“趣”就 行了呢?应该还要把有趣的地方生动而具体的写下来。(板书:生动、具体)其中还要包括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
6、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总结。
同学们这次习作有了素材,明白了作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会写了吗?这篇作文我们就差开头和结尾了是吗?作为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把这次的作文写完整,看看谁的作文最有趣、最精彩,别忘了给你的文章拟一个新颖而又独特的标题。
五、板书设计:
乐 趣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 生动 具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整篇习作。
2、修改习作,使其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中心明确。教学过程:(略)
第二篇:《童年乐趣》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 第30课
《童年乐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喜爱音乐的故事,认识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嗡、勉”2个生字;积累“毫不厌倦、一本正经、专心致志”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喜爱音乐的故事,认识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查阅搜集关于本文作者及《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在世界文学上,有一位名叫罗曼·罗兰的法国作家,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精心构思、奋力写成了一部十卷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作品描写了一个德国音乐家坎坷的一生。今天,同学们要读的课文就节选自这部作品,讲述的是音乐家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一段生活。(板书:童年)
二、学习生字新词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示并交流课前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等情况。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忆你在预习时自学到了哪些字词,待会儿选择一个你最想让大家积累的介绍给我们。
3.学生浏览过课文后,师:我们在向大家介绍时要注意什么?(要讲清楚、讲正确;还要讲清自己积累的方法和为什么要积累。)
4.交流:
5.小结:看来同学们不仅在预习时自学词句,还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积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积累,真会学习。
三、初读感知
1.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写了克利斯朵夫童年的哪些事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故事的?
四、再读感悟
1.一边默读,一边勾划:六岁的克利斯朵夫的乐趣是什么?(板书:乐趣)
2.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注意分别用不同符号勾划出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的有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 第30课
关语句来)。
五、朗读表达
分角色朗读描述祖父告诉克利斯朵夫那乐谱是他的“第一号作品”这部分内容的段落。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如下语句:
○老人喜气洋洋地把这份乐谱解释给他听:„„
○克利斯朵夫简直愣往了。„„他只能结结巴巴地接着说„„
○老人把他拉到身边。克利斯朵夫扑在老人的膝上,把头钻在他怀里,快活得脸红了。(注意带点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六、交流感受
1.小克利斯朵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想和文章中的人物说点什么?
以上两个内容可以任选一个,先跟同学谈一谈,再动笔用三言两语写一写。3.交流。
七、布置作业
1.扩展阅读。
2.从本文中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读一读、记一记。
第三篇:《童年乐趣》教学设计
《童年乐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嗡”、“勉”。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克利斯朵夫的童年乐趣,体会他的可爱以及音乐天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l.重点: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乐趣。
2.难点:体会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的音乐天赋。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2.搜集克利斯朵夫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教师指名反馈:你们的童年乐趣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反馈)
3.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选自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4.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个贝多芬式的人物,性格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反抗。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音乐天才,虽然处处碰壁,但始终不肯妥协。多年以后,他成为了公认的音乐火师,克利斯朵夫却感到眼前的一切是多么的好笑。
5.介绍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约翰·克利斯朵夫》使他成为法国现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甘地传》、《欣悦妁灵魂》等。
6.教师导读:那么,作者罗曼·罗兰笔下的音乐大师童年的乐趣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引导自读
1.教师出示导读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⑴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⑵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呜咽
惘然
独出心裁
害臊
一本正经
莫名其妙
⑶讨论、交流: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⑷和小组的伙伴交流你读文后的感受。2.检查生字认读、课文读通情况。⑴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其他正音。
⑵教师强调。重点注意:“嗡”及“勉强”中的“强”。⑶出示部分词语卡片,集体读一读。(积累词浯)颤动
震荡
可恶
咿咿呀呀
嗡嗡
惘然出神
腮帮
一本正经
独出心裁
害臊
勉强
结结巴巴
⑷指名反馈下列词语的意思。呜咽:伤心哽泣的声音。惘然:心情迷惘的样子。独出心裁: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害臊:就是害羞,不好意思。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奠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⑸按小组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读通的情况,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三、集体反馈,体会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
1.教师指名反馈:通过小组的学习,你们知道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了吗?(音乐)
2.集体交流: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学生找出有关的语段,进行深人地品析。)
“对一个天生的音乐家来说,一切都是音乐„„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他自己更不必说了。”
⑴教师:这里的“一切”指的是什么?(“只要是颤动的、震荡的、跳动的东西„„世界上一切都是音乐”)
⑵引导学生具体地模拟出各种东西的声音来。
⑶教师小结:是呀,对于热爱音乐的克利斯朵夫来说,一切都是音乐,音乐无处不在。
⑷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这无所不在的音乐,在克利斯朵夫心中都有回响。他所见所感,全部化为音乐。”
⑸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像所有的儿童一样,他一天到晚哼个不停„„他会这样毫不厌倦地玩儿上几小时。”
①找出段话的中心句。
②教师:克利斯朵大“一天到晚哼个不停”,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克利新朵夫哼个不停的样子。
③教师指名反馈:你感受到了这是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天真、可爱、快乐、幸福)
④教师追问:同学们克利斯朵大的快乐和幸福是什么带给他的呢?(音乐)⑤教师小结:克利斯朵夫热爱音乐,他从音乐中找到了幸福和快乐。
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的快乐无比与幸福)
3.教师:同学们,克利斯朵夫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音乐中,我们从作者的这两个自然段的描述中已经感受到了。你们能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吗?(指名反馈)
⑴有一天他在祖父屋里打转,跺着脚,仰着脑袋,挺着肚子,转个不停,直转得自己头晕,一边还哼着他的曲子。
⑵克利斯朵夫用椅子围成一个圆圈,正演着一出音乐喜剧,那是用戏的片段回忆拼凑起来的。他学着人家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跳着小步舞,向挂在壁上的贝多芬像行礼。
4.教师小结:是呀,同学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成就了一个未来的音乐家。兴趣真不愧是我们每个人最好的老师。
四、深入探究,从中获得感悟
1.教师导读:成为著名的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靠的不仅是自已对音乐的热爱,还因为他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还因为他有一位赏识他的祖父。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找出老师这么评述的根据。
2.指名反馈:说他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的根据。(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各抒己见)
随随的哼唱,就创作了“咏叹调”、“小步舞曲”、“圆舞曲”、“进行曲”。
3.指名反馈:为什么说克利斯朵夫的成功还因为他有一位赏识他的祖父呢?(因为克利斯朵夫的祖父很早就发现了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天赋,并给予了关注,及时把克利斯朵夫童年的创作积累起来,把他玩耍时的创作谱写成乐谱。)4.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祖父在克利斯朵夫的成功上的重要作用。
⑴教师导读:祖父时刻关注着克利斯朵夫。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
⑵指名反馈,说感悟,教师引导体会。
“老人正在剃胡子,这时放下剃刀,脸上还满是肥皂泡沫。”(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位老人一发现孩子好的创作,就会立刻停下自己手中的一切事情。这也说明了祖父即使是在刮胡子,他也认真地倾听着克利斯朵夫的哼唱。)
“祖父不作声了,似乎不理他了。”
(联系下文,我们知道这时候的祖父并不是不理他了,而是在仔细地回忆克利斯朵夫哼的曲调。)
“他特地让房门半开着。”
(祖父这么做是为了时刻能够关注到克利斯朵夫,听到他哼的曲调。)
“正当他用一只脚站着打个转身的时候。看见祖父在半开的门里探着头对他望着。”
(再次说明了祖父时刻在关注着克利斯朵夫。)“老人一句话也不说,走过来,拥抱他。”
(正如文中所说的,这个无声的拥抱,让克利斯朵夫感受到自己被赏识,从而获得了自信和快乐。)
⑶拓展思维:如果你是克利斯朵夫,你想向祖父说什么呢?(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自由地说一说。)
⑷教师小结:是呀,祖父的关心和关注,在克利斯朵夫音乐家之路的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读一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⑸指名反馈: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A:我感受到了克利斯朵夫的惊讶和喜悦。学生B:我感受到了克利新朵夫的激动和幸福。学生C:我感受到克利斯朵夫对祖父的喜爱和感激。学生D:我感受到了祖父对克利斯朵夫的爱。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把他引进了音乐的殿堂,使他成为音乐的主人。
六、布置作业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积累并抄写你喜欢的词语。
3.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⑴他会这样毫不厌倦地玩儿上几个小时。
⑵对,他知道是自己的,可是让人家一提,反倒吃了一惊。⑶克利斯朵夫扑在老人的膝上,把头钻在他怀里,快活得脸红了。4.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第四篇:《童年乐趣》教学设计
《童年乐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嗡”、“勉”。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克利斯朵夫的童年乐趣,体会他的可爱以及音乐天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会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的音乐天赋。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克利斯朵夫的资料。
3、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教师指名反馈:你们的童年乐趣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反馈)
3、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选自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4、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个贝多芬式的人物,性格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反抗。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音乐天才,虽然处处碰壁,但始终不肯妥协。多年以后,他成为了公认的音乐火师,克利斯朵夫却感到眼前的一切是多么的好笑。
5、介绍作者。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约翰·克利斯朵夫》使他成为法国现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甘地传》、《欣悦的灵魂》等。
6、教师导读:那么,作者罗曼·罗兰笔下的音乐大师童年的乐趣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引导自读
1、教师出示导读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呜咽 惘然 独出心裁 害臊 一本正经 莫名其妙
(3)讨论、交流: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4)和小组的伙伴交流你读文后的感受。
2、检查生字认读、课文读通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其他正音。
(2)教师强调。重点注意:“嗡”及“勉强”中的“强”。(3)出示部分词语卡片,集体读一读。
颤动 震荡 可恶 咿咿呀呀 嗡嗡 惘然出神 腮帮 一本正经 独出心裁 害臊 勉强 结结巴巴
(4)指名反馈下列词语的意思。呜咽:伤心地哽咽哭泣。惘然:心情迷惘的样子。独出心裁: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害臊:就是害羞,不好意思。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5)按小组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读通的情况,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三、集体反馈,体会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
1、教师指名反馈:通过小组的学习,你们知道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了吗?(音乐)
2、集体交流: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学生找出有关的语段,进行深入地品析)“对一个天生的音乐家来说,一切都是音乐„„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他自己更不必说了。”
(1)教师:这里的“一切”指的是什么?(“只要是颤动的、震荡的、跳动的东西„„世界上一切都是音乐”)
(2)引导学生具体地模拟出各种东西的声音来。
(3)教师小结:是呀,对于热爱音乐的克利斯朵夫来说,一切都是音乐,音乐无处不在。
(4)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这无所不在的音乐,在克利斯朵夫心中都有回响。他所见所感,全部化为音乐。”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像所有的儿童一样,他一天到晚哼个不停„„他会这样毫不厌倦地玩儿上几小时。” ② 出段话的中心句。
②教师:克利斯朵大“一天到晚哼个不停”,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克利斯朵夫哼个不停的样子。
③ 师指名反馈:你感受到了这是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天真、可爱、快乐、幸福)④ 师追问:同学们克利斯朵夫的快乐和幸福是什么带给他的呢?(音乐)⑤ 师小结:克利斯朵夫热爱音乐,他从音乐中找到了幸福和快乐。
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的快乐无比的幸福)
3、教师:同学们,克利斯朵夫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音乐中,我们从作者的这两个自然段的描述中已经感受到了。你们能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吗?(指名反馈)
(1)有一天他在祖父屋里打转,跺着脚,仰着脑袋,挺着肚子,转个不停,直转得自己头晕,一边还哼着他的曲子。
(2)克利斯朵夫用椅子围成一个圆圈,正演着一出音乐喜剧,那是用戏的片段回忆拼凑起来的。他学着人家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跳着小步舞,向挂在壁上的贝多芬像行礼。
4、教师小结:是呀,同学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成就了一个未来的音乐家。兴趣真不愧是我们每个人最好的老师。
四、深入探究,从中获得感悟
1、教师导读:成为著名的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靠的不仅是自已对音乐的热爱,还因为他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还因为他有一位赏识他的祖父。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找出老师这么评述的根据。
2、指名反馈:说他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的根据。(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各抒己见)随意的哼唱,就创作了“咏叹调”、“小步舞曲”、“圆舞曲”、“进行曲”。
3、指名反馈:为什么说克利斯朵夫的成功还因为他有一位赏识他的祖父呢?(因为克利斯朵夫的祖父很早就发现了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天赋,并给予了关注,及时把克利斯朵夫童年的创作积累起来,把他玩耍时的创作谱写成乐谱)
4、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祖父在克利斯朵夫的成功上的重要作用。
(1)教师导读:祖父时刻关注着克利斯朵夫。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2)指名反馈,说感悟,教师引导体会。
“老人正在剃胡子,这时放下剃刀,脸上还满是肥皂泡沫。”
(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位老人一发现孩子好的创作,就会立刻停下自己手中的一切事情。这也说明了祖父即使是在刮胡子,他也认真地倾听着克利斯朵夫的哼唱)
“祖父不做声了,似乎不理他了。”
(联系下文,我们知道这时候的祖父并不是不理他了,而是在仔细地回忆克利斯朵夫哼的曲调)
“他特地让房门半开着。”
(祖父这么做是为了时刻能够关注到克利斯朵夫,听到他哼的曲调)
“正当他用一只脚站着打个转身的时候。看见祖父在半开的门里探着头对他望着。”(再次说明了祖父时刻在关注着克利斯朵夫)“老人一句话也不说,走过来,拥抱他。”
(正如文中所说的,这个无声的拥抱,让克利斯朵夫感受到自己被赏识,从而获得了自信和快乐)
(3)拓展思维:如果你是克利斯朵夫,你想向祖父说什么呢?(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自由地说一说)
(4)教师小结:是呀,祖父的关心和关注,在克利斯朵夫音乐家之路的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读一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指名反馈: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A:我感受到了克利斯朵夫的惊讶和喜悦。学生B:我感受到了克里斯朵夫的激动和幸福。学生C:我感受到克利斯朵夫对祖父的喜爱和感激。学生D:我感受到了祖父对克利斯朵夫的爱。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把他引进了音乐的殿堂,使他成为音乐的主人。
六、布置作业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并抄写你喜欢的词语。
3、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他会这样毫不厌倦地玩儿上几个小时。
(2)对,他知道是自己的,可是让人家一提,反倒吃了一惊。(3)克利斯朵夫扑在老人的膝上,把头钻在他怀里,快活得脸红了。
4、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第五篇:《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
《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编织工艺品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经手工编织而成的工艺品.编织工艺品在材料、色彩、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朴素、清新、简练的艺术特色.
本课中学生要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进行简单的穿编制作.可将纸条、草绳、草叶等材料,通过剪、粘、穿编等方法,编织成有趣的作品.
教材中用纸穿编成的“仙鹤”展翅高飞,活灵活现;用玉米叶穿编成的龙,利用了玉米叶天然的肌理,看上去纹理清晰,精美绝伦;用草叶穿编成的蝗虫,造型逼真;用彩色纸条穿编成的变色龙,色彩艳丽,趣味盎然;用草叶穿编成的小兔子,技法独特,新颖有趣;用麻线穿编成的小毛驴,精巧细腻,憨态可掬.这些作品能在材料选取、制作技巧及思路拓展上给学生以帮助.
本教学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双手,促进手脑并用能力的提高,又开拓了学生造型的新领域,会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二、教学思路 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可采用激趣方式导入教学.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穿编工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拆分、恢复,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如色彩的搭配、经线的裁剪、图案的设计等,并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作品质量.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认识编织概念—欣赏与编织有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编织的基本技法与步骤—实践制作—展示评价.
三、教学建议 【教案一】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一顶太阳帽,交流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编织工艺,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回忆身边常见的编织物品,它们有什么用处?有什么特点?感受编织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二)发展阶段
拆开、恢复草帽,探讨它是如何编织而成的,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动手试做,初步掌握基本的编织技法.
学生欣赏收集的不同材质的编织工艺品图片,思考:编织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可以怎么添加?怎么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作品.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学生展示作品,简述制作心得及感受.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教案二】
(一)引导阶段 课件展示编织工艺品,请学生讲一讲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教师提问:“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学生自学教科书中的穿编技法,探索其规律.观看教师示范穿编一件简单的作品,巩固基本技法.
分组讨论,总结步骤,解决难点.
对穿编技法进行改进、创新.对穿编材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 在教师范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还可以怎么做,可以选取什么材料,并动手把自己的设想制作出来.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对学生作品的造型要求不应太高,只要作品完整、有趣就可以.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