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放式作文教学体验作文乐趣
开放式作文教学 体验作文乐趣
西王台小学 刘云
开放式作文教学倡导的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既注重学习内容的开放,又注重探索学习时空的开放。其核心是切实注重转变观念,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变成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学体系,使封闭的作文教学成为开放的、创新的教学形式。
进行开放式作文教学要切实注重转变两个观念: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作文训练应立足课堂,向课外、校外开放;立足教科书,向书外开放。这就是说,在课堂学习中,学习材料的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而更多的是学生的生活材料。教师不能把作文教学局限在语文课的狭小圈子里,要倡导走出灌输、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
如美术课上了制作面具、头饰一课,我就抓住这个写作契机,指导学生写制作说明。有的写怎样制作圣诞老人面具,有的写制作鬼怪面具的方法,还有的清楚地介绍了非洲面具的主要特点。由于学生亲手做过,又是写给小朋友互相看,所以大多态度认真,言之有序,语言简明。同时扩大视野,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馆,还可利用阅读课,一般以自由阅读为主,辅以推荐读物、方法指导、阅读汇报、欣赏交流等。这样,通过学语言,用语言,使课堂上规范的语言、写作训练与生活中积累的语言信息、知识信息糅合在一起,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凸现以学生为主的观念。
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在作文训练中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习的效果出发,在训练目标上体现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在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班学生的座位都经过我精心安排,打破传统的“秧田式”,而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中的“小组活动式”。每组学生四至六人,每人轮流当组长,组内学生学习能力不同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我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同时又体现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重在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现成的结论。在教学途径上是开放的,以课堂为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贯通,使之成为一个崭新的作文教学新体系。我注重培养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创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互动而又互助的学习情景。
一、目标分层,确立开放式作文教学质量观
传统的作文教学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人为地拔高要求,以成人化的作文标准来要求小学生作文,不仅要求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还要讲究技巧,结构的安排等。面面俱到的要求,使学生无所适从,望而生畏,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差距日益悬殊。如果教师继续以统一的指挥棒去要求他们,那只会使这种差距不断增大。因此,我们在执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的基础上,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承认学生的差异,设立分层目标,既让优等生吃饱,又让后进生吃好。
1、根据“循序渐进”原则,让后进生消除顾虑
学生作文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后进生距离“大纲”要求甚远,让他们完全达到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时老师就要对学生的实际 作文水平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给他们设置一个个“门槛”,使他们逐渐跨过这些门槛。比如我班一个平时写作较吃力的学生看到作文题无从下手,我就帮助他把生活中的事记录下来,先做到有“真情实感”。过一段时间再帮助他把句子写通顺,标点符号用正确。最后帮助他把内容写具体。如果他达到了某一个要求,那就给他打“优秀”而不去考虑其他几个方面怎么样,甚至还加一个红五星给与奖励,有时还让他在全班孩子面前念作文。慢慢的,该生消除了“我不会写作文”的顾虑,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信心,作文渐渐有了明显进步。2、采取“门户开放”政策,使优等生体验成功。
班上也有一部分作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写好课本中要求的几篇作文,而是把事业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他们尝试着编童话剧、写小说、写科技小论文、写调查报告等,我不管他们写的这些文章的格式、结构、行文是否完全符合要求,只要他们思考了、动笔了,并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就为他们喝彩。总之 就要为他们创设交流发表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延伸课外,建立开放式作文素材库。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不具体,不生动,是目前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古代诗人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课外”。因此,建立开放式作文素材库是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好办法。
1、定格“生活小镜头”
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果把它们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作文时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就是过往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有关的内容。因此,“生活小镜头”这本记录本就孕育而声了,让学生把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记录下来。“生活小镜头”就成了同学们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
2、开启“词句百宝箱”
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题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开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式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作文也是如此,因此我让学生自己准备“词句百宝箱“,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储存起来,时常诵读,作文时能活学活用,便使作文锦上添花。
三、打破常规,形成开放式作文指导课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前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而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颖的作文课导入会让学生兴趣盎然。
2、拓展广泛的选材空间
教师要认真体会这些作文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能写、会写的内容,自由地发挥。
四、多管齐下,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评价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导者和权威,开放式的作文评价应该是“交互式”的。在“交互式”的评价中,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1、自主评价
每篇作文后,我都要让学生根据要求对自己的文章作点评,打个等次,当然有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评估过高,也有的学生过于谦虚。不要管学生点评的质量如何,因为在点评过程中,学生再一次读了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了一次写作的过程,有益而无害。2、学生互评
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换作文本,阅读点评。学生看学生的作文,自有一种亲切感。我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四分之三的学生表示最喜欢让同学批改自己的作文,因为学生的眼光有相通之处,能发现作文中出色的地方,也能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中肯的意见。3、师长再评 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学生作文是心灵的流露、情感的抒发,教师批改则是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若每篇作文的批语都是“句子通顺,结构完整”之类,不但教师觉得乏味,学生也会感到无关痛痒,以致熟视无睹。如果教师能在批语上花费一番精力,其结果会事半功倍。在一次作文中,一位学生写同学关系难处,人心叵测,自己很是苦恼。我就在批语中写道:“„„不必如此,事在人为,以善良宽容之心待人,你会收获许多。”这位学生感到有人理解他,更加积极认真地写作,同时尝试着微笑面对生活,最终赢得了同学的信任和友谊。这里所说的师长,不仅指老师,还指家长。老师以对话的形式写出评语,既评学生作文,又评学生“点评”,多加以肯定、鼓励.根据分层目标,因人而异给每位学生的作文打出等次,并对学生的点评进行评价。较好的加一颗星,很好的加两颗星甚至三颗星。同时,邀请家长一起来看学生的作文,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作文情况。
时代的车轮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我们语文教学就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当前语文教材越变越新,非常具有时代感,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处处体现着创新意识。开放式作文教学也正是着力体现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以上做法,作文训练就放开了手脚,作文不再是一种象牙之塔或很玄乎的事情,就不再是苦差事,而是充满乐趣的,人人都可以做的比较容易的事。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真正得到了提高,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做的事情。
第二篇:论文:开放式作文教学浅谈
开放式作文教学浅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中最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领域。近年来,虽然课改强悍的声音已波及教育界的每个角落,却仍有部分教育者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中沿用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大胆改革,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设计开放式作文教学环境呢?我有如下看法:
首先,要如星火燎原般的引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个性化的显现,而个性化思维是每个学生都拥有的一笔财富,但日常教学中,个性化思维是需要挖掘的,是需要训练的,这在作文教学中,便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特征。
如何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推两个字“求异”,既与传统思维、正向思维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培养这种能力,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我____异想天开”这一题目交给学生后,先让他们自主发挥,在横线上填上自己认为合理的动词,再说说理由,学生填的词无非像否定、不想、不愿等词,很少有学生标新立异,此时,我们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思考,难道异想天开一定是一无是处吗?再经过讨论,许多学生开始有了新的想法:莱特兄弟不“异想天开”,他们能发明飞机吗?爱迪生不“异想天开”,能有电灯的诞生吗?袁隆平不“异想天开”,中国人能吃饱肚子吗„?学生的作文不仅精彩纷呈,而且个性张扬。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靠“想象”二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学生不但没有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反而思维空间越来越小,这就要我们教育者经常化、具体化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经常化是说平时的大小作文大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体化指通过指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想象。例如:我们讲授童话单元的时候,根据情节,往往让学生自主发挥,续写情节,教师会指导学生从文章主题、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角度入手,创造新情节;学习诗歌单元的时候,让学生写情景再造文,引导他们从词语、意境、情感方面入手,再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全方位展现诗歌情景。如此下去,就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的作用。
其次,开放式作文教学还要有一个开放的教育者。课堂作文设计中,教师应起着积极主动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激励和示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说说激励。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尤其是对那些有自卑、胆小、内向等心理缺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激励,鼓励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大胆向别人推销自己。对于他们的作文,指出少量的问题,给予更多的肯定,有时也可以加上像“你很棒,继续努力!”“相信你下次会写得更好。”“如果你能把字写得再好一点,就锦上添花了。”等话语,我想这比提一大堆问题要好得多,学生也会爱上老师,爱上写作。
再谈谈示范吧。记得我曾教给学生《天净沙 秋思》这首曲,我让学生写一篇情景再造文,而且说,老师和大家同时写,比比看谁写得更好。于是,在课堂上,我们进行了一场写作比赛,最后,我读我的范文,学生读学生的作文,并相互评价,一节课可谓各显神通,增加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感,也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一句话,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第三、开放式作文教学还要有一个开放式作文命题。学生丰富多样的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为了能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开辟这一块天地,作文命题应具有生活性和发散性等特点。
(一)命题的生活性。
命题的生活性是指给学生的作文命题应如有米之炊,让他们拥有“生活”这个大资料库,如果我们的命题来自生活,自然会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反之,则会让学生才思枯竭,无从下笔。
富有生活气息的命题,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与时俱进,感受到清新的时代气息,也有利于学生抒写自我感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著名球星在比赛结束时,遇到一个妇女,这妇女以孩子生病住院为由,请求球星给予资助,球星欣然答应并兑现,有人说,球星是个有爱心的人,也有人说,球星是个傻子,那女人根本就是个骗子。如果你是这个球星,你会怎么做呢?这个题目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会象球星一样,有的说这种人太可恶了,不必理她,也有的同学认为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在争论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展现出来,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大家畅所欲言,更激励有创意的想法,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书面作业,更完成了一次思想的作业。
(二)命题的发散性
命题的发散性是指一个命题应该能多角度地被诠释。这种发散性可以就内容而言,也可就体裁而言,还可以从主题来论,这种发散性是学生展现个人想法的重要领域,可以充分表现学生的个性心理,也可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作文命题中,我们要避免教条单一,主题同向的作文要求,要让学生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张扬自我。例如:学了《皇帝的新装》一文后我让学生以“我想做—”为题,在横线上填的应是童话中的一个人物,如“皇帝、骗子、大臣、小孩等等”,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的性格是多元化的,而且不同环境会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在不同人物身上也可以映射出不同的社会现状,所以作文时应多角度考虑,写出颇具新意的文章来。结果,在这次习作中,学生们出现了许多令人叫绝的想法:有人议论骗子虽然可恶,却能惩恶;有人说骗子是天使变成的,用来考验世人;还有人用记叙文写官员的良心发现„„
总之,一个开放的作文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开放的学习空间,才能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心灵。
第三篇:开放式作文教学
開放式作文教學
語文教育家黃光碩先生說:學生的語文學得怎樣,作文可以作為衡量的重要尺度,學生的語文能力不過關,作文也是一個重要標誌。可見,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師搖頭,學生歎氣,把作文視為語文學習中的“攔路虎”,即使是作文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寧願多做些基礎知識題,也不願做作文,這種狀況著實令人擔憂。鑒於此,筆者進行了開放式作文教學的研究,旨在通過研究,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促進學生主動地習作,從而體驗到作文的樂趣。
一、目標分層,確立開放式作文品質觀
傳統的作文教學不顧學生的客觀實際,人為地拔高要求,以成人化的作文標準來要求小學生作文,不僅要求做到語句通順,內容具體,有中心,有條理,還要講究表達的技巧,結構的安排等。面面俱到的要求,使學生無所適從,望而生畏,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作文能力差距日益懸殊。如果教師繼續以統一的指揮棒去要求他們,那只會使這種差異不斷加大。因此,我們在執行語文教學“大綱”對作文的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有一定條理,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的基礎上,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承認學生的差異,設立分層目標,既讓優等生吃飽,又要讓後
進生吃好。
二〃根據“循序漸進”原則,讓後進生消除顧慮
學生作文能力參差不齊,一部分後進生距離“大綱”要求甚遠,讓他們完全達到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時老師就要對學生的實際作文水準做到心中有數,然後給他們設置一個個“門檻”,使他們逐漸跨過這些門檻。比如某同學看到作文題無從下手,那就幫助他把生活中的事記錄下來,先做到有“真情實感”,過一段時間再幫助他把句子寫通順,標點符號用正確。最後幫助他把內容寫具體。如果他達到了某一個要求,那就給他打“優秀”,而不去考慮其他幾個方面怎麼樣。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慢慢地消除了“我不會寫作文”的顧慮,產生“我也能寫好作文”的信心,當然這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
有足夠的耐心。
2〃採取可戶開放”政策,使優等生體驗成功。
班上也有一部分作文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寫好課本中要求的幾篇作文,而是把視野投向了更廣闊的天地。他們嘗試著編童話劇、寫小說、寫科技小論文、寫調查報告等,我們不管他們寫的這些文章的格式、結構、行文是否完全符合要求,只要他們思考了、動筆了,並進發出了創新的火花,就應該為他們喝彩,就要為他們創設交流發表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二、延伸課外,建立開放式作文素材庫
小學生作文內容空洞無物,不具體、不生動,是目前小學生作文的通病。宋朝著名詩人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課外”。因此,建立開放式作文素材庫是有
效解決“無米之炊”的好辦法。
1〃定格“生活小鏡頭”。
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如果把它們記錄下來,也許就是以後作文時一個很好的素材,不然也許就是過眼雲煙,等到作文時,哪怕你搜遍記憶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點有關的內容。因此,“生活小鏡頭”這本記錄本就孕育而生了,讓學生把從報紙上、電視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義的新聞記錄下來,把生活中發生的值得記錄的事情記錄下來。“生活小鏡頭”就成了同學們作文內容的源頭、活水。
2〃開啟“詞句百寶箱。”
積累了生活經驗,有了作文的題材,還得把內容寫具體、寫生動。“對於孩子來說從他一來到這個世界,他的一舉一動無不都是以模仿為基礎,正是這種模仿,才成為日後形成思維的準備”。(皮亞傑)作文也是如此,因此筆者讓學生準備了“詞句百寶箱”,把平時閱讀中看到的一些優美的詞句“儲存”起來,時常誦讀,作文時能活學活用,便使作文錦上添花。
三、打破常規,形成開放式作文指導課
傳統的作文教學過程,老師講得多、深、透,等老師作前指導結束,學生已失去作文的興趣,而開放式的作文指導是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再給以明確具體而有效的指導與幫助,或者組織引導學生互相幫助,以達到寫好作文的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
1.激發強烈的寫作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穎的作文課導入會讓學生興趣盎然。如一位老師指導學生寫《XXX,我想對你說》一文,他巧妙地出示了班上的“悄悄話信箱”,讓學生從信箱中取出一封題為《班長,我想對你說》的信,讀給大家聽,創設了一個說話交流的情境。再如,要求學生寫一篇關於對發明”的文章,課始,教師對學生說:“這次作文,請大家想想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什麼不便,請你動腦筋展開想像,寫寫你的小發明,把你小發明的樣子、用途介紹清楚,然後我們組織評
比,看誰設計的小發明最出色。”
2〃拓展廣泛的選材空間。現行的人教版小語教材對作文要求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給了學生更廣闊的選材空間。如第十冊第三單元的作文要求是:“在你的身邊,有關心疼愛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有誨人不倦的校長、老師,有活潑可愛的小夥伴,還有工人叔叔、農民伯伯、售貨員阿姨……選擇一個人寫一篇文章。”第二單元的作文要求是:“這次作文不出題目,也不限制內容範圍,請你自由寫。寫大自然秀美的山川,變幻的風雲、雨雪;寫千姿百態的事物、各種各樣的人,寫自己的愛與恨、快樂與煩惱,寫自己的幻想、夢想、理想都可以。”教師要認真領會這些作文要求,不能再強制要求學生必須寫什麼,不准寫什麼,讓學生選擇自己能寫、會寫的內容,自由地發揮。3〃保證充分的討論時間。
學生之間有許多共同語言,當學生明確了作文要求後,讓學生展開討論,既可同桌之間,也可以是四人小組之間,還可以是全班同學,可以互相交流自己準備寫什麼,也可以交流自己準備怎麼寫,對別人說的你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供一些參考性的意見。你的感受,我的認識,他的想法,在相互碰撞、相互補充、相互融合中,產生良好的班級磁場效應,使學生的思維迸發出智慧的火
花。
4〃提供精當的點撥指導。
教師的指導不是滿堂灌,而是在學生思維“卡殼”處。在學生有問題、有疑惑時適時地點撥指導,話不在多,而在於“巧妙、精當”。如指導《XXX,我想對你說》,學生在欣賞了老師提供的《班長,我想對你說》時,已明確了作文的要求是:有真情實感,結合具體的事例寫。老師沒必要再在作文的要求上囉嗦,只須在寫作的物件上再點一下:既可以對某一個說,也可以對某一類人說;既可對熟悉的人說,也可以對陌生的人說。在學生作文時,教師要巡視觀察,發現問
題幫助解決。
四、多管齊下,實施開放式作文評價
傳統的作文評價,教師是評價的主導者和權威,開放式的作文評價應該是“互動式”的。在“互動式”的評價過程中,有助於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有
助於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
1〃自主評價。
每篇作文後,筆者都要讓學生根據要求對自己的文章作點評,打個等次。當然有的學生對自己的作文評估過高,也有的學生過於謙虛。不要管學生點評的品質如何,因為在點評過程中,學生再一次讀了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了一次寫作的過程,有益而無害。
2〃學生互評。
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讓學生互換作文本,閱讀點評。學生看學生的作文,自有一種親切感。在一次問卷調查中,78%的學生表示最喜歡讓同學批改自己的作文,因為學生的眼光有相通之處,能發現作文中出色的地方,也能對作文中存
在的問題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見。
3〃師長再評。
這裏所說的師長,不僅指老師,還指家長。老師以對話的形式寫出評語,既評學生作文,又評學生“點評”,一般以肯定、鼓勵為主,根據分層目標,因人而異給每位學生的作文打出等次,並對學生的點評進行評價。較好的加一顆星,很好的加兩顆星甚至三顆星。同時,邀請家長一起來看孩子的作文,也讓家長瞭
解孩子的作文情況。
第四篇:开放式作文教学案例
开放式作文教学案例
四年级《开放式快乐作文》教学案例
一、案例标题:
开放式快乐作文
二、案例背景:
本期我组织了小学生复述作文比赛,让孩子们在写作文上又上了个台阶。为了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观察,大胆说,仔细写的能力,我创设了以游戏为主的习作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习作。
三、案例目标:
1、学会观察游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场面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习惯。
2、能准确、有条理地口头作文。
3、把活动的过程和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四、案例片段描述
(一)、课前活动:
师:要想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用嘴巴说,用大脑去想去想。师:对呀,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用眼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想,还要善于用嘴巴去表达。这节课老师就看看大家,看谁会观察,会听,会想,还会说。
(二)、宣布游戏规则
师:这节课我们做一个老鹰抓小鸡游戏。请听游戏规则:
1、老鹰抓小鸡一般是由6、7个人组成,一个人当老鹰,一个人当鸡妈妈,剩下的几个就是在鸡妈妈后面当小鸡了。小鸡们半猫着腰,抬着头,后面的人双手搂住前面人的腰部,依次排开,最后面的小鸡就是老鹰捕捉的对象。
2、以石头、剪子、布定出老鹰、鸡妈妈、小鸡仔后,老鹰和鸡妈妈相对,鸡妈妈后面依次是小鸡仔,老鹰不抓鸡妈妈,只能突破鸡妈妈的防线,抓住最后面的小鸡后,老鹰为胜。
3、鸡妈妈为了防止老鹰抓住自己身后的小鸡仔,可以张开双臂,尽量拦住老鹰,不要抓捕住自己身后的小鸡仔们。鸡妈妈在拦的同时,可以大声喊着老鹰从哪边过来了等话语,告诉自己身后的小鸡仔们。
4、鸡妈妈的身体为防止老鹰的捕捉,可以左右移动,在鸡妈妈身体左右移动的同时,鸡妈妈身后的小鸡仔们也随着以相同方向来转动,万一老鹰突破了鸡妈妈的防线,快要抓住最后面的小鸡仔时,小鸡仔立即蹲下,双手捂住耳朵,这样老鹰得重新站在鸡妈妈的前面,游戏就不得不重新开始。而老鹰一旦突破了鸡妈妈的防线,右手抓住了最后面的小鸡仔后,就算是老鹰为赢,游戏就得从石头、剪子、布那儿重新开始。
(三)、游戏开始
师:现在我将你们分成五组,每组七名同学。每组以石头、剪子、布定出老鹰、鸡妈妈、小鸡仔。生1:我很紧张。马上就要比赛了,我能不能被抓?
生2:我很激动,终于盼到了这个游戏,真希望游戏赶紧开始。师:不错,同学们不仅用眼睛看,还在用耳朵去听,再用嘴巴说出来,请你把听到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规则和即将开始时的心理活动说一说。(生练习说)
(四)、精彩游戏 师:请第一组选手出场。
(第一组游戏结束后其他组同时进行)(第二组游戏)(第三组游戏)(第四组游戏)
(第五组游戏)(游戏结束后)
师:在刚才游戏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印象最深的游戏场面说一说,把那精彩的一幕再现出来。
(五)、游戏结束
师:把游戏进行到底。生活中,小游戏往往藏着大学问。聪明的孩子,此时你在想什么?有没有悟出些什么? 生1:我在想,要齐心合力保护小鸡。
生2:我想鸡妈妈像我妈妈一样爱我,我也要爱妈妈。
(六)、创设情境,说全文。师:这么有意思的游戏我们一定要把它介绍给老师和其他的同学听。想一想,我们怎么介绍?(生练说)
(七)、谈收获
师:这节语文课要结束了,你有没有从这节课中收获到什么? 生1:我知道了要想不让老鹰抓住,必须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环境,要用耳朵听,用心去想。
生2:我知道了做是要团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妈妈。生3:我知道了写活动时一定要把精彩一幕写具体。
(八)、写作
1、要做到文通字顺,书写规范。
2、把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幕写详细,具体,生动。
五、板书设计
老鹰抓小鸡
看到
听到
想到
(动作、神态)活动前: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
(略)
活动中: 精彩一幕
(详)活动后:活动结束
收获
六、案例总结:
以游戏为主的习作课,给同学们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介绍活动内容到宣布游戏规则,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很积极的参与游戏当中。课堂上的每个学生不仅大胆的上来做游戏,还很大胆的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是此课堂的一个小小的高潮。孩子们能在游戏快乐氛围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场面特点进行详细的描写,由声有色,快乐的完成作文。教学效果良好。
第五篇:《探索开放式作文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作文》研究报告
《探索开放式作文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作文》研究报告
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三年级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关。”朱熹也曾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水源头活水来。”叶圣陶老先生特别强调生活的积累,其次是精蕴的探求,最后才是表达的技巧。而实际的作文教学普通存在着重形式训练,轻内容的指导;重作文技能熟练,轻作文能力与以习惯的培养;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叶老说:“生活就如泉水,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停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所以,如果学生不能够融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只是堵住作文之源,而且失去了生活对学生作文的现实观照,因而导致脱离实际,无病呻吟的作文四处泛滥。
根据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教师作文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我认为学生怕作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被老师的命题牵着鼻子走,偏离生活事实,不敢反映真实的心声,不能自由写作,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针对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一系列现象,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重视情感动力的作用,给学生创造自由表达情感、体验的机会,使之将观察、探索所得、愉快、苦恼所感,大胆想象之愿望,用自我的形式诉诸于笔端,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习作素材、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一篇学生习作不仅代表其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还承载着许多文文因素,它表现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透视着学生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作文,而且要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弘扬人文精神,实现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所以,我确立的课题为:《探索开放式作文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作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趣——以兴趣为先导,叩开作文的大门。
有关作文心理研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多方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主动参与作文过程,从而达到作文创新的目的。
2、积淀——以阅读、生活为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大量阅读教学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学生阅读量,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拓宽视野,积累语言,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放——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
以开放作文题材、体裁、形式等方面为突破口,强调学生的主体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个性。
4、合作——以生、师生互动为立足点,营造多层面的作文空间。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为立足点,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营造多层面的作文空间。
三、课题研究的历程和方法
(一)研究的历程:
1、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1)召开年级组教师会议,讨论研究的课题。(2)向学校提出申请,起草课题实验方案。
2、第二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5月)
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小结。每学期举行1—2次年级组交流研讨,并举行公开观摩教学活动。搜集关于本课题的典型案例、经验总结、论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料,对课题研究的成果及时进行推广运用。
3、第三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整理并制作相关案例和课件资料,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调整、更新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一种经验理论。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教育实验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为分析教育实验提供依据。
3、观察实验法: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参照对比班的学习变化,通过科学的观察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生活中学作文。生活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生活也是学生习作的重要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感受美好的事物,体验美好的情感,获得做人的启迪,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指导学生作文的需要,著名作家端木蕻良诗曰:“智慧多方自入门,生活拾取便成文,灵犀能破千 锁,下笔千言一个真。”生活是关键,没有生活,即使想象的材料,也是苍白无力的,更何况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怎能有对生活的切身感受?更没有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写出作文,又怎能有其价值呢?而对生活,他们心有所想,情有所动,便会“情动而辞发”,用稚嫩的小笔,写出内心的喜怒哀乐,写出身边的七彩生活。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校师生之间的交往,班干部竞选演讲,观看演出等活动,同学们参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也都成了学生体验的机会,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我们老师的积极引导,都成了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途径。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作文的体验感悟也是如此。为此,我有意识地创设机会,结合文本,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课堂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结合三年级写景作文教学,我们组织学生观察校园景色,按照景物顺序、方位顺序,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方法把景物写具体优美。
2、在亲情体验活动中学习写作。
亲情是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对子女尽养育之责,子女对父母尽孝敬之情,亲情的要求是双向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更注重子女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淡化了亲情、感恩教育。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忽略了孩子情感世界的建构和培养。怎样重新认识和培育亲情,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我们亲情体验作文研究小组,开展了一些感恩教育和亲情教育,比如让孩子帮母亲洗一回脚、捶一回背,交换一下角色,让孩子做一天家长,“早餐我来做”,“我的出生日”,“采访父母——我的名字的由来”,“给父母的一条秘密短信”等等。在活动中,孩子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从而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当然,由此写出的作文,也具体生动,打动人心。
3、开启“积累百宝箱”。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素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因此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让学生自己准备“词句百宝箱”,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分类进行储存,如,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景物的词句;描写颜色的词句等,这些词句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写好后还要写一写为什么喜欢这些词句,好在哪,特别是名言、警句、谚语、古诗词的积累,把这些积累时常诵读,作文能活学活用,便使作文锦上添花。
4、鼓励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魏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自己从小就坚持写日记,语文成绩一直很好。”虽然“多练笔”(坚持写日记)也是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但要让学生从开始就喜欢写,再到会写、爱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而把它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在自己的实践中,我常常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日记的起点和源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可否认学生的生活却相对单调,他们几乎每天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学生们很少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较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尽情尽兴地去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室外活动、社会活动和读书活动,让学生们的世界精彩起来、丰富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才能努力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日记源头。
(二)保障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为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此外,我们将特别注意资料的积累,包括课题的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各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公开活动的记录,以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一)从学生层面看
1.学生习作兴趣浓了,习作真的“真”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关于写作”这一要点中提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事实上,过去学生习作中假话,空话、套话现象非常严重,令人欣慰的是,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所在班的情况大有好转。因为有了真切的活动体验,孩子们开始“写真实的内容”,“抒真切的感受”,“表真挚的感情”。
我们知道,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让真切的感受成为学生习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还会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此外及时记录心中的感受,日积月累,将成为丰厚的文章题材,为真情的抒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小学生都有一颗童稚的真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自己真心的跳动,让他们敞开真心,描述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颤,状写那份滚动在内心的真实,作文无疑也就会闪烁生命的光彩而使读者感知到一颗心的真实跳动,作文也就有了感人的力量。
2、学生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研究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可喜的进步。在体验作文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孩子们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他们在生活中获得了真实而丰富的感受,乐于交流、分享自己独特的感受,孩子们喜欢上了作文,感受到了自由表达的乐趣。学生普遍感觉到:“现在不怕写作文了,因为从我的记录袋越装越满中,我懂得了„生活即作文‟。我对写作文越来越有信心了!”他们不仅乐于习作,也愿意对伙伴的习作发表意见,进行评价。在习作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同时,学生作文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3、学生的个性获得了发展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对周围的事物,所生活的环境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要求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在参与各种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有新感受和体验,才能情发于中,富有个性。
由于本课题以学校教育为阵地,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基地,营造了作文与生活的互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阅读与作文的互通的教育环境,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实现了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释放学生生命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在扩展思维的同时,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实践中证明,只要教师在评价时多激励,少批评,即便是同一素材,学生在立意、构思、表现手法上都会有所不同,总有学生能从中提取更独到、更具个性的表达点,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从教师层面看: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只有教师真正从观念和行为上重视学生个体的内在精神架构,关注学生个体理想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关注在真实而丰富的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尊重学生个性,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本质和根源上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困境,解决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尴尬。
做一个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否则,他对教育的理解就是肤浅的、粗糙的。惟有思考,可以让一个教师的从教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有信心,尤其是,沿途的风景才可以尽受眼底。教师的思想哪里来?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不知不觉中,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
六、几点思考
尽管在研究过程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尽情地写,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可学生胆子还不大,放得还不开,这就提醒我将这一课题继续研究下去,不断地研究、总结、再实践,让课题更具可操作性、成效性。今后的打算:
1、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探究学习关于体验式作文的理论文章
2、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深入进行课题实验。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
3、加强交流合作,尤其是向在体验式教学中做得较成功的教师学习先进经验。
总之,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在体验式作文方面的研究还很粗糙,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语文教学继续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留下我们努力探索、辛勤耕耘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