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3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读记记本课的一些词语.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能力目标: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情感目标: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2.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分组侧重研讨一种民居.师:我国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许多地方的民居都特色鲜明.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民居 具有什么特色 请同学们把课文默读一遍,想想自己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师:(板书: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是的,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客家和傣族两个民族的民居.生:我觉得“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特点都非常鲜明,确实像题目写的一样--各具特色.师:这是我们读了课文的初步感受.接下来我们分成小组来学习.每个小组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民居深入地读一读,读完后再讨论讨论:这种民居有什么特点 然后做好汇报的准备.(学生分组读书,讨论,准备分工汇报.)二,交流“客家民居”的特点.师: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 哪一组先来给大家汇报
生 1:我们小组重点阅读的是《客家民居》这个部分.我先来给大家谈谈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我们找出了最能反映客家民居特点的语句;然后,我们深入阅读了这些语句,从中总结出了客家民居的特点;最后,我们还研究了客家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下面,我来说说我们勾画的语句.1.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2.营垒式住宅.3.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4.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5.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6.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我汇报完了,请我们小组的其他同学接着汇报.生 2:我们小组通过对上面这些语句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客家民居有这些特点:第一点,他们的房屋是“营垒式”的.我们刚才查了词典,“营垒”就是军营和它四周的围墙.第二点,他们房屋的排列方式很特别,我们平常见到的房子,是一排排并列在一起的,而客家人的房子,如橘瓣状排列,就是像橘子一样一瓣瓣地排列成一圈,这个形状书上的插图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三点,他们土楼围成的圆形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我们刚才看了关于“八卦”的注释,但是我们还是不太明白“八卦布局”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能给我们讲讲吗
师:(拿出一张八卦布局图)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张八卦布局图,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生2:谢谢老师,我接着汇报.最后,我们发现客家民居的第四个特点,他们在分配房屋上非常平等,不分贫富与贵*,每家人都能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这就是我们在合作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客家民居的特点.生3:我接着说.我们小组在阅读时,还发现了客家民居之所以有这些特点,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本民族文化分不开的.例如:
第二自然段中讲到,“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这就是居住的环境对客家人建筑风格的影响.还有第三自然段写到“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第四自然段写到勤劳善良的客家先民在房屋的分配上,体现了他们团结,和睦,公正,公平的性格特点.我们觉得,正是生活的环境和特殊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客家先民如此独特的建筑风格.师: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得非常认真和深入,对客家民居的特点了解得非常清楚,分工汇报也非常清晰.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值得大家学习.听了你们小组的介绍,我们感受到,走进客家民居,就真是走进了客家的历史与生活,走进了客家的传统文化!
三,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师:那么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呢 哪一个小组来汇报
生4:我们小组经过读书和讨论,发现了傣家竹楼的三个特点.我先汇报第一个特点.请大家看第1自然段,傣家竹楼有“藏在竹林”的特点.生5:我汇报第二个特点.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傣家竹楼还有“傍水而居”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他们住在亚热带,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生6:我汇报第三个特点.第3自然段告诉我们,傣家竹楼还有“树满寨,花满园”的特点.我们小组汇报完了.师:你们小组在汇报时把三个特点介绍得很清楚,谢谢你们.但是你们汇报的主要是傣家竹楼在环境方面的特点.竹楼本身有什么特点呢 谁来补充
生 1:我来说说竹楼的整体结构吧.请大家看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这里主要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傣家竹楼结构简单.还有“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将楼房隔为两层.以前屋顶是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来大都改用瓦顶”,从中可以感受到傣家竹楼也有别致美观的特点.师:你着重介绍了傣家竹楼“结构简单,别致美观”的特点.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来补充.竹楼本身的特点在第4自然段也写到了,“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可见它还有“宽敞和通风很好”的特点.生:我还要补充.课文最后一段给我们介绍了傣家建造竹楼的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团结友好,也算是傣族盖房的一大特点.师:说得很有道理.这也是傣族文化的象征,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四,比较两篇短文表达方法的异同.师:通过两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自学汇报,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有了整体的了解.那么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请同学们把两篇短文对照起来看看,仔细想想.(生默读,思考,批注.)
生:我觉得两篇短文把民居的特点介绍得鲜明生动,我似乎亲眼看到了客家民居,亲自走进了傣家竹楼,就像课文题目一样,真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呀!
师:我们透过作者的描写,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具特色”!生:我发现两篇短文都讲了民居的形成原因,但原因是不同的.客家人是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所以形成了营垒式住宅;傣家人是为了防酷暑和湿气,所以建造了风格别致的傣家竹楼.师:是的,每一种特色的民居都有它形成的原因,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除了注意民居的特点,也要留心它们的形成原因.生:两篇文章的开头也截然不同.客家民居一开始就说它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使我们想一口气读完,看看这是一朵怎样的“奇葩”.而傣家竹楼的开头“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让我们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傣家竹楼旁边,一起去慢慢感受它的特点.师:是啊,文章的开头方式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就不同.生:两篇短文都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打比方.生:我觉得两篇短文也都通过民居,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入.在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出事物的鲜明特点.《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在《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介绍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并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中我先是放手让孩子自学课文,讨论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然后说说你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接着我出示讨论题:
1、如果四川住的是客家民居,地震的时候是不是会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是不是可以把客家民居在地震多发地带进行推广?
2、从客家人的居住情况你们想象下客家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
3、如果你坐在傣家竹楼闻着阵阵瓜果的香味你会想写什么呢? 然后我和孩子们就围绕着这几个话题展开了层层讨论,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孩子们个个兴高采烈,兴趣盎然的。特别孩子们在说怎么写出我们民居的特点的时候,真让人大开眼界。
尽管这课的教学好象偏离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但是我觉得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是功劳,孩子们也是学有所得的。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范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x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闽西南粤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客家民居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结 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客家民居位 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 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 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 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 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 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 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 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 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 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以其独特 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 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七、拓展阅读: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1
《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2.出示词语认读: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闽西南 粤东北 树满寨 花满园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多起竹楼 傍水而居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三、了解民居特点
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讲述客家民居的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的语句。
4.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名称项目客家民居位 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 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 料石灰、糯米饭、鸡蛋清、竹片、木条结 构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5.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 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 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 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七、布置作业:
1、绘制表格,比较分析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点、2、搜集有关各地民居的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给大家听。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2[定稿]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课前准备
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 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3分钟)
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板书课题)
二、授课
板块一:初读,了解课文内容(7分钟)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3.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4.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板块二:再读,体会民居特点(14分钟)
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组、乙组,分别学习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2.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3.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①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②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①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②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板块三:研读,领悟说明方法(11分钟)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
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②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③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
④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三、结课(5分钟)
1、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2、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板书设计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第五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材分析: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
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比较学习、完成表格,体会民居特点的方法。
教学媒体资源运用:
课本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太远,因此为了使学生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的了解由表面升华到深层面,真正激起学生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准备借助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民居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
2、教师可根据课后资料袋的提示,准备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中国民居视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揭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对读通,了解课文内容。
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4、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三、学习课文,画画批批,体会民居特点。
(一)客家民居
1.课件出示客家民居的图片。生深入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客家民居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结
构 文化特征
2.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在生汇报交流相关语句的同时,师出示相关的客家民居图片,如:崇山峻岭中的客家民居;远观、近观的客家民居;八卦布局图等梳理民居特点)位置 作用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材料
作筋骨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结构
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播放客家民居的视频资料,总结客家民居的特点及学法。
(二)《傣家竹楼》
1.课件出示傣家竹楼的图片,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归纳傣家竹楼的特点。
2.播放傣家竹楼的音像资料,创设情境,生当小导游介绍傣家竹楼,体会特点。3.小结归纳。
四、对照阅读,领悟说明方法。
1、生再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2、汇报交流,体会课文中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五、课外拓展,迁移练写
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
2、发放关于这组邮票的简单介绍,拓展阅读。
3、布置作业:
(1)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2)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能由“扶”到“放”,坚持让学生自学,从而了解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了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现反思如下:
一、收集资料充足,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我也根据课后资料袋的提示,准备了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如,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西藏的碉房,重庆的吊脚楼。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丰富了教学资源,知识量得到了扩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留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体会民居特点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以便学生认真与文本对话,梳理民居特色,体会文化内涵。在领悟说明方法时,再次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抓住民居特点,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民居特点介绍清楚的?让学生把运用的说明方法找出来,读读议议,体会表达的效果。
三、读写结合,学用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适时、适度的点拨、引领、归纳、提炼,加深学生对民居特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补充介绍一些课前搜集的有关民居的资料。自己也出示不同种类的民居图片、音像资料,出一些随文练笔作业让学生选做。如: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不足的是:在学生的小练笔中我发现学生的介绍比较枯燥,不能应用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学生的习作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