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新版一年级下《彩虹》教案
11彩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2、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彩虹》。
二、教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
现等已经失喝
含喷雾试橙
3、教读字音。
4、指名读,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
5、指导书写。
6、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7、理解词语:
“出现”、“消失”:借助挂图,联系实际比较词语进行理。解。
“等”、“试”:联系上下文理解。
“喝”、“含”、“喷”:结合动作演示理解词语。
“已经”:先讲词义,然后再举例理解。
“雾”:看实物或图理解。
“橙”:借助颜色理解。
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抄写生字新词。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新授
1、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
2、边读句子边对照图画(或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句子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1)什么时候,天边出现了什么?
(2)丁丁看见了,喊谁来看,爸爸看到彩虹了吗?丁丁怎么说?
(3)爸爸怎么说,怎么做的?
(4)丁丁看到爸爸造出了彩虹,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5)丁丁造出彩虹了吗?彩虹有几种颜色?
4、读课文,结合图画、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5、指导、训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指图或演示讲句子的意思。
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演示),讲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仿写句子
别着急(爸爸)给你(造一条彩虹)。
别着急()给你()。
别着急()给你()。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讲讲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讲讲课文的内容。
二、从读入手,理解句子之间、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分段朗读课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思考: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1)雷雨过后,天边出现彩虹。
(2)看彩虹。
(3)爸爸造彩虹。
(4)丁丁造彩虹。
(5)丁丁造出了彩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想哪几个自然段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为一部分。(出现彩虹,看彩虹。)
第三自然段为一部分。(爸爸造彩虹。)
第四、五部分为一自然段。(丁丁造彩虹。)
5、朗读课文,读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之间的停顿。
三、巩固练习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读、背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默写课文。
第四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和默写课文。
2、说说造彩虹的方法。
二、练习
1、第一题:读下面的字,组成词语,再选一个词写句子。
(1)板书习题:
彩()()—()。
忙()()—()。
见()()—()。
(2)领学生读字。
(3)引导学生组词、造句。
(4)评价。
2、第二题: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想想词语的意思。
(1)板书习题:
彩虹天边一道过后出现了雷雨
彩虹出来爸爸没有看见所以已经消失
(2)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
(3)想想怎样把这些词语排成句子。
(4)指导学生说句子。
(5)写句子,加标点。
3、第三题:把下面两部分句子适当地连起来,加上标点。
(1)板书习题:
雷雨过后我没看到彩虹
彩虹出来了我们来造一条彩虹
你别着急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
彩虹消失了爸爸快来看彩虹
(2)读两边的分句,想想分句的意思。
(3)想想左边的句子和右边的哪个句子有联系,用线连起来。
(4)引导学生连线加标点。
三、作业
练习第五题: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把句子抄下来。
(1)爸爸彩虹出来了快来看啊
(2)爸爸让我也试一试吧
(3)啊又一条彩虹出现了
第二篇:一语下彩虹教案
课文11 彩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2、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彩虹》。
二、教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
现 等 已经 失 喝
含 喷 雾 试 橙
3、教读字音。
4、指名读,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
5、指导书写。
6、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7、理解词语:
“出现”、“消失”:借助挂图,联系实际比较词语进行理。解。
“等”、“试”:联系上下文理解。
“喝”、“含”、“喷”:结合动作演示理解词语。
“已经”:先讲词义,然后再举例理解。
“雾”:看实物或图理解。
“橙”:借助颜色理解。
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抄写生字新词。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新授
1、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
2、边读句子边对照图画(或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句子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1)什么时候,天边出现了什么?
(2)丁丁看见了,喊谁来看,爸爸看到彩虹了吗?丁丁怎么说?(3)爸爸怎么说,怎么做的?
(4)丁丁看到爸爸造出了彩虹,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5)丁丁造出彩虹了吗?彩虹有几种颜色?
4、读课文,结合图画、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5、指导、训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指图或演示讲句子的意思。
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演示),讲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仿写句子
别着急(爸爸)给你(造一条彩虹)。别着急()给你()。别着急()给你()。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讲讲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讲讲课文的内容。
二、从读入手,理解句子之间、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分段朗读课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思考: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1)雷雨过后,天边出现彩虹。(2)看彩虹。(3)爸爸造彩虹。(4)丁丁造彩虹。(5)丁丁造出了彩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想哪几个自然段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为一部分。(出现彩虹,看彩虹。)第三自然段为一部分。(爸爸造彩虹。)第四、五部分为一自然段。(丁丁造彩虹。)
5、朗读课文,读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之间的停顿。
三、巩固练习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读、背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1、? 学习打电话的基本方法。? 2、? 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做到表达清楚,认真倾听,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 3、? 交际过程中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做到文明通话。? 教学重点:
学习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在通话过程中将语言表达得清楚明白,并能认真倾听对 方的话。?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打电话的一些技巧,提高语言和思维的灵活性。? 课时安排: 1 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出示实物,明确交际内容 ?、? 教师出示儿童电话和手机,与学生交流生活中打电话的经历。? 2、? 师小结: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交流方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打电话。?
二、案例研讨,学习打电话的方法 ? 1、? 师创设情境:星期六,李中想到张阳家去玩,可又不知道张阳在不在家,这时候,他拿 起了电话。这时候李中该怎么做呢 ?? 2、? 鼓励学生说一说,师适当小结:首先,李中应拨通张阳家的电话号码,听到对方接电话 后再与对方进行交流。? 3、? 师过渡:电话通了,可是接电话的是张阳的妈妈。接下来,李中和张阳的妈妈该如何对 话呢?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李中和张阳的妈妈,上台表演打电话。? 4、? 根据两位学生的表演,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 ?(1)? 电话接通后,首先要告诉对方自己是谁; ?(2)
? 在打电话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想问的事情、想表达的内容说清楚,让对方听明白; ?(3)? 在交际过程中使用“请问、您、谢谢”等礼貌用语; ?(4)? 如果没有听清对方的话,可以请对方再说一遍。? 5、? 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情境图,看看李中和张阳的妈妈是如何对话的,同位之间分角色进行 模拟对话。? 6、? 情境表演:请三位学生分别扮演李中、张阳的妈妈、张阳,表演打电话的过程。(第一
步是李中和张阳的妈妈对话;第二步是李中和张阳的对话。)师生评议。?
三、结合生活,在实践中练习打电话 ? 1、? 师出示课文中列举的几种交际情境,指名生读一读,明确交际内容。? 2、? 布置交流任务:同位之间选择一种情境,相互练习打电话。? 3、?
同位之间相互练习,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 4、? 表演展示。?(1)? 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第一个交际情境:打电话约同学踢球。?(2)? 根据学生的表演,师生共同点评,引导学生从有没有说清自己是谁、想干什么事情,有没有说清踢球的时间和地点、有没有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等方面进行评议。?(3)? 在评议交流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表演第二个交际情境: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在这个表演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注意说清自己是谁、为什么要请假之外,还要
注意打电话的对象是老师,在称呼上要使用“您”以表示尊敬。?(4)? 请学生表演第三个交际情境。? 在这个情境表演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引导学生注意: 当爸爸不在家时,可以
问清对方的姓名,告诉叔叔,等爸爸回家后一定会转告爸爸。? 5、? 拓展提升。?(1)? 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打电话。?(2)? 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说说打电话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四、课堂小结 ? 同学们,打电话是我们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在和别人打电话时,我们不仅要
将自己的内容表达得清楚、明白,而且还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话,和对方进行真诚、简洁明了 的沟通,并且使用恰当的文明礼貌用语。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更能理解打电话的方 便快捷了。? ?
第三篇: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1、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录像《小雨沙沙》、范作、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录像《小雨沙沙》。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
(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
(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小雨沙沙》。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小雨点?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
(3)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
(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
注:正逢下雨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如不下雨,可找一找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
教学过程: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1)出示课件:下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情景。
(2)思考:怎样表演你在不同雨景中的感受?
2.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感受。
(2)小组评,教师评。
3.讲述故事,结合表演。
(1)让学生说说雨中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
(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
4.布置作业,表现雨境。
(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教师提供的照片或范作等。
(2)提供作业构思建议:①主题:在雨中。②思路:可以表现自己或别人在不同雨景中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对雨中不同情景的感受;还可以表现动物、植
物在雨中的情景;自由地想象对雨中情景的感受。③注意:运用不同点、线和色彩,画出雨的不同变化,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画的反面写上说明,创作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
5.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小结本节课内容。
(3)布置拓展性的作业:①了解天气为什么会有阴、晴、雨的变化;②回家后可以与他人一起合作创作在雨中的作品。
教学反思:
2软绵绵的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景观中云的不同变化,了解有关云的知识。2.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创作画面,表达内心所感所想的云朵变化。通过引导学生对云朵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云朵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重点:观察天空中云朵的变化,对云朵进行大胆地联想和表现。难点:学习运用不同材质、不同画法来创作想象中的云朵。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颜料、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教师)课件,相关云的知识、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谈感受。
(1)请学生先说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的感受。
(2)教师问学生: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再次提问:想不想看看在大气层中云朵的样子?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二.引导欣赏,全新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范作,学生欣赏。
①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从颜色、形状上观察。)②看看在狂风吹动的时候,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③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提问: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云儿朵朵》。
三.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请看看书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讲述、演示方法,教师帮助补充辅导。(提示:可以用油画棒来画云朵,也可以用水粉颜料来画云朵。可以改变云朵的颜色和形状。)
(3)提问: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提示:通过对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添加、概括、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4)提问:怎样使云朵变得更可爱,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提示:可以编一个小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等。)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有趣的云儿朵朵。
(2)出示课件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云朵的想象和感受,要有创意,造型要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业,全班展示评价,教师小结。(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构思是否有创意;③作品中的云朵在造型、色彩上的表现是否有趣等。)
六.提供课题,研究拓展。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在什么样的天气变化下,天上的云朵会变得更神奇、更美丽。
教学反思:
3.手形添画
教学目标 :
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一年级美术教案 手形画
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画和内容添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手形画 教学难点 :
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教学过程 :
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手形画 :
1、(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那么,你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现在用手在干什么?(这时,教师在幻灯上很快完成手形画——鸡)手形画
2、(1)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用很快的速度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2)、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手形画
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
4、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板书:手形画)
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
1、(1)请大家看:这幅画的手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①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②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③想一想(要变成鸡还要添上哪些东西?)④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吗?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你是怎样将这幅画画完成的?(3)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 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
2、(1)除了能添成鸡以外,大家想:还能添成什么?(学生讨论交流)(2)那么老师把手反过来摆呢?倒过来摆呢?戴上手套再摆呢?左手摆?右手
摆呢?(引导拓宽思路)
(3)谁能摆出与老师不同的手形(4)学生自行添加尝试(师做简单评析)
3、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
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①动动脑筋,人人完成一组更有趣的手形画。举行“小聪聪”手形画比赛,看看谁的设计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每人设计不同的手形画。)②将自己的手形画作品贴到黑板上,举行手形画展览。
③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红星贴到你认为最好的手形画设计作品上。评选出手形画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
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下面看: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录像)
2、那你的小手将来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学更多的本领,做到人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教学反思:
4、画中画
教学目标:
1、能对物象展开联想,找到与之有逻辑关联的形象。
2、运用层层包围的添画方法,画一幅有趣画中画。
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运用画中有画这种具有一定游戏性的绘画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发展学生创意思维,激发他们创造热情。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
二、师生探讨添画方法。
1、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怎么想到画张大床的?
3、画中画找朋友。
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
4、你发现了画中画的奥妙吗?
三、创设情境,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
四、启发联想,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五、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教师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
六、评价 教学反思:
5课由小变大的画
教学目标:
1.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2.画一副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3.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几个拆开的小纸盒。
教学重点: 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 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认读教材中的儿歌。请学生先读一读儿歌,再请学生欢快的唱一唱儿歌。激发快乐的学习情绪和兴趣。
二、小组探究,教授样式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书中的范画,设问“这样的画是怎样变大的呢?”并教师小结。教师小结:三种样式:1.几张小纸片的拼合变大。2.将大些的画纸折小后从一小块开始画变大。3.从拆开的小纸盒反面的某一块开始变大。
2.请小朋友来评析一下范画: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学生小组自主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学生分析比较后汇报分析结果。学生分组认真学习三种不同的样式并说说自己学习的感受。学习完三种样式后学生看范图说说自己的感受。了解从小画变大的方法。了解熟悉拼合的样式。
三、大胆设想,自主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用接龙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在纸盒上续画一幅小画,最后变成一幅内容有关连的大画,内容自定。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设想并按照要求进行活动。练习巩固由小变大的作画方法,增强拓展思维能力。
四、总结评价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教材中学到的方法和自己探索得到的方法。
2.学生总结自主创作活动探索的方法并展示自己小组完成的作品。
教学反思:
6.小人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情趣小人国世界。
2、借助丰富的想象力,用画面表现有趣的小人国。
3、能从主题、色彩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小人国世界作品。
隐性渗透 小人国世界
4、感受世界的神奇和生活的多彩、有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把小的东西放大,把自己缩小,编故事组织
画面。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从各种事物去产生联想,创作画面,避免雷
同。
教学准备:彩色线描笔、蜡笔等、图片、故事、书本范图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⒈师讲故事(别惹蚂蚁)
⒉你喜欢哪些有趣的故事情节?
学生发言,回答。
⒊欣赏课本范图。
出示:21.小人国大世界
⒋图上表现了什么?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图上的人物都变小了。
⒌除了书本上有的,还有什么东西本来很小,我们也可以把它放得很大?
学生发言。
例如:文具盒、鞋、小闹钟等。
二、讨论与构思
⒈你能创造小人国的世界吗?
⑴学生讨论。
⑵交流创作构思。(互相启发)
三、学生绘画
⒈出示范作。
用彩色线笔进行描绘。
⒉要求:
⑴注意画面构图,合理安排物体的前后关系。
⑵画面上人物要多,构图要饱满,才会显得生动、热闹、有趣。
⒊教师巡回辅导,个别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让差的学生坐到好学生旁边。
四、学生对自己的创意往往很得意,急于向教师和同学显示,以求认同,教师抓住时机表扬有创意的点子,哪怕是一丁点的与众不同。
板书:小人国
人物变小了
构图饱满
前后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上节课作业,导入
⒈出示:21.小人国大世界
⒉你创造了小人国的什么世界?
⑴教师展示优秀学生的作业。
①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讲个童话故事。
② 师生推荐各自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⑵出示不太满意的作业。
① 你对这些作业有什么意见?怎么办?
②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添画,添出前后关系来,这样使画面更加丰富、热闹、饱满。
二、涂色,完成作业
⒈用塑料蜡笔、铅笔、水笔进行涂色。
⒉主体和背景可直接用色笔进行点、线装饰。
⒊涂色时,注意冷、暖色,深、淡色的搭配。
三、学生作业
⒈进行添画。
⒉涂色。
作业要求:
画面生动
主题明确
色彩漂亮
展示作品,大胆发言
⒈作业先完成先展示,教师指导修改意见。
⒉学生自评,互评。
说出自己或他人作品的闪光点。
⒊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篇:《彩虹》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彩虹》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彩虹》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预案设计补充、调整、复备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彩虹吗?为什么?有一个小姑娘也特别喜欢彩虹,那她为什么也喜欢彩虹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1)彩虹是怎么出现的?
(2)为什么要写彩虹?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讨论问题。
4、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及时解释彩虹出现的原因)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
2、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
3、争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同桌互读,检查。
5、给生字组词。
6、识记生字。
(1)加一加。
(2)减一减。
(3)比一比。
7、游戏巩固生字。
四、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
2、指导书写。
成的笔顺最后点点。着半包围结构
3、描红,书写。
4、作业展示,评一评。
五、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彩虹》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课文相关图片。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氵+虫=虹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_ìnɡ。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方式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希望爸爸高兴。
生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希望妈妈高兴。
生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我”希望哥哥高兴。
…………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为精读做了铺垫。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四、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彩虹》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2、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彩虹》。
二、教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
现等已经失喝
含喷雾试橙
3、教读字音。
4、指名读,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
5、指导书写。
6、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7、理解词语:
“出现”、“消失”:借助挂图,联系实际比较词语进行理解。
“等”、“试”:联系上下文理解。
“喝”、“含”、“喷”:结合动作演示理解词语。
“已经”:先讲词义,然后再举例理解。
“雾”:看实物或图理解。
“橙”:借助颜色理解。
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抄写生字新词。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新授
1、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
2、边读句子边对照图画(或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句子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1)什么时候,天边出现了什么?
(2)丁丁看见了,喊谁来看,爸爸看到彩虹了吗?丁丁怎么说?
(3)爸爸怎么说,怎么做的?
(4)丁丁看到爸爸造出了彩虹,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5)丁丁造出彩虹了吗?彩虹有几种颜色?
4、读课文,结合图画、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5、指导、训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指图或演示讲句子的意思。
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演示),讲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仿写句子
别着急(爸爸)给你(造一条彩虹)。
别着急()给你()。
别着急()给你()。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讲讲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讲讲课文的内容。
二、从读入手,理解句子之间、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分段朗读课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思考: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1)雷雨过后,天边出现彩虹。
(2)看彩虹。
(3)爸爸造彩虹。
(4)丁丁造彩虹。
(5)丁丁造出了彩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想哪几个自然段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为一部分。
(出现彩虹,看彩虹。)第三自然段为一部分。(爸爸造彩虹。)
第四、五部分为一自然段。
(丁丁造彩虹。)5、朗读课文,读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之间的停顿。
三、巩固练习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读、背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默写课文。
第四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和默写课文。
2、说说造彩虹的方法。
二、练习
1、第一题:读下面的字,组成词语,再选一个词写句子。
(1)板书习题:
彩()()—()。
忙()()—()。
见()()—()。
(2)领学生读字。
(3)引导学生组词、造句。
(4)评价。
2、第二题: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想想词语的意思。
(1)板书习题:
彩虹天边一道过后出现了雷雨
彩虹出来爸爸没有看见所以已经消失
(2)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
(3)想想怎样把这些词语排成句子。
(4)指导学生说句子。
(5)写句子,加标点。
3、第三题:把下面两部分句子适当地连起来,加上标点。
(1)板书习题:
雷雨过后我没看到彩虹
彩虹出来了我们来造一条彩虹
你别着急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
彩虹消失了爸爸快来看彩虹
(2)读两边的分句,想想分句的意思。
(3)想想左边的句子和右边的哪个句子有联系,用线连起来。
(4)引导学生连线加标点。
三、作业
练习第五题: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把句子抄下来。
(1)爸爸彩虹出来了快来看啊
(2)爸爸让我也试一试吧
(3)啊又一条彩虹出现了
第五篇:统编本一年级下《彩虹》教学设计
《彩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彩虹。
师:彩虹有什么颜色?
生:赤橙黄绿青蓝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彩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
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教师引导)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着、那、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
3、课文读给同桌听,想一想,天上真的有一座美丽的桥吗?
三、课文详解。
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天上美丽的桥是什么?读后,小组汇报交流。生:天上美丽的桥是雨后的彩虹。
师:文中的我把彩虹说成美丽的桥,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我爱想象、爱思考。
师:那“我”真的能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它是彩虹,像桥,而且在天空中。
师:那课文中“我”却在这座桥上为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了好多事,又是怎么回事?
生:这是“我”想的,希望可以帮助他们。
师:“我”能想象出这么多事,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我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2、全班集体读二、三、四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为每一个家人都做了事情。
生2:这三段最后一句话都是“你高兴吗”。
师:从这些发现上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懂事、关心父母、关心家人。
3、那么,我们也应该向这位小朋友学习,多关心父母、家人,同学们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
4、小组分段朗读、小组比赛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除了学习,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和家人。
板书设计:
彩虹
彩虹桥上为爸爸洒水浇田地
彩虹
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
关心父母、家人
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课后反思:
彩虹是孩子们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现象,由此入手,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导入到初读课文,到识字、读文答题,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充分地把读书权教给学生。另外,我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