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6古对今的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6古对今的教案
及反思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6古对今的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 ǔ暑 l凉
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古人与今人对比图。
铜钱。
四季对比图。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
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圆——()
暖——()
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
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香()
()
()语()
()
()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我会说。
桃对,柳对。
莺歌对,鸟语对。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圆严寒春暖
今方酷暑秋凉晨雪和风朝霞
暮霜细雨夕阳桃柳莺歌鸟语
李杨燕舞花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对子就是把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联的词对起来。这节课学生们收集来了很多对子,一起交流,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6 古对今 - 副本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第三篇: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反思
《6.古对今》教学反思
本课是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第六课。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对对子是一项比较有趣的活动,而对子这个内容学生平时接触的不多,对她们来说比较新奇,所以课堂一开始我用对对子这一游戏引入,调动对孩子学习这首对子歌的兴趣。
2、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初读课文时,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醒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拼音,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习得自学的方法。交流识字方法时,我给学生猜了一个字谜,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我让学生把生字按照结构分类,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识记生字。
3、自主评价,相互借鉴
写字评价环节,我让学生对同桌的字进行评价,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好,通过这样相互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
4、节奏朗读,整体感知
课堂的最后,让学生拍手读这首对子歌,学生对对子歌的节奏感就有了明确的感受。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节奏前松后紧,前半节课识字环节耗费过多的时间,导致后半节课部分环节落实不充分,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韵文进行整体感知,在课堂时间调控能力上还需加强。
2、本节课注重了字和词的训练,疏忽了句的训练。
3、前半节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后半节课由于节奏加快,疏于对课堂的组织。这节课大部分时间用在对字词的掌握上,后半节课部分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没有收到好的课堂效果,所以,在课堂组织的能力还需加强。
第四篇: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 识字6 《古对今》教学反思
《古对今》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对子。
教学反思2 本节课力争摒弃“单纯识字”的教学弊端,开创识字教学新视野,使识字教学呈现“趣味性”和“文化味”。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把汉字按照结构分类梳理,采用编字歌、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2.从“学文”到“传承”,且学且放且渗透。依据文本的特点,在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句中都含有“对”字,并以此为节点,画出每句中相对的词。这样,在师生灵动的交流中,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依据特点大胆寻找文中相对的词语,渗透“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第五篇:部编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的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词组识字、回文诵读识字、字谜识字、加一加、换一换等多种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然而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从细节上来看,课件的字词等应再放大一些;小节号 的标注应该再规范一些;上课前应该再检查一下ppt等等。
小问题靠细心解决,大问题要靠决心来解决。识字教学应重在识字,在生字词教学一定要多花些时间,将时间用来强调字音,用来正音,用来给孩子们展现学习成果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不包括背诵)让孩子记住字音,记住字形。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反思总结,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