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乡的芦苇
《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执教者:郑丽娜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抒情散文。文章采用了先叙述后抒情的写法,首先用清丽脱俗的语言描写了故乡朴实无华的芦苇多而美的特点。接着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对儿时与芦苇有关趣事的回忆,通过吹芦叶哨、折芦叶船、捉纺织娘等往事,抒发了对儿时生活的追忆之情以及对自己家乡的怀念之情。全文用轻松细腻的笔法娓娓叙说着童年的欢乐生活,生动感人,主题鲜明,同时文中生动优美的词句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贯彻了以生为本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自由飞翔,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见解,在文本阅读中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用语文,在用语文的同时拓展知识和能力的空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芦丛美景和童年。
2、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芦苇的风光片、舒缓的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一、交流感知
1、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故乡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故乡到底有多美。板书课题:故乡的芦苇(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
(1)字词,(2)课文早知道
二、研读共品
过渡:看到课题故乡的芦苇,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是写故乡的文章 生:我知道写的是故乡的芦苇 生:我想知道芦苇什么样的? 生:我想知道写了故乡哪些景物?
师: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到60页,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故乡景物的? 出示导学案一
研读4-10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景物?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最深,可以动笔画下来。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汇报
生:小河、野花、油菜花、棉花、芦苇 师:有什么感受?
生:这里的景色很美。师:你能读出来吗?
师:我把这句改一下读,你听还美吗?
师:那小河,那野花,那油菜花,那棉花„ 生:不美 师:为什么?
生: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所以美。生:原文用了优美的词汇。
生:原文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描写。师:这一段和芦苇无关,可以不写吗?
生:不可以,这几句说明故乡的美景很多,也衬托了芦苇更美。(板书:小河 „)
师:原文之所以写得很美,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加上优美的词汇,所以作者只用了一句话就把家乡的美景写的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一片片,一簇簇。”因为我感觉把芦苇比作碧玉,又像绿色的轻云,所以颜色很美。
板书
绿美
师:谢谢你体会得这么好,对于这一句,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师:
出示课件(比喻句)自己读看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生:我觉得“一片片,一簇簇"写出了芦苇很多。
生:我感觉不仅写出了芦苇绿,芦苇还很美,因为它给乡村平添了几分恬静和飘逸。运用了拟人的方法。
师:你体会出了句子里蕴涵的深层意思,真会读书,你能把这种体会通过美读表现出来吗?(读)
师:还有你感受深的句子吗?
生:“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这一句我感受很深,可以看出芦苇很多。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几乎所有”和“都”这些词可以看出来。用了夸张的方法。
师:你能抓住词语来理解,真不错。你能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板书多 师:男生读,读出芦苇的多读出美。
师:芦苇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不禁美还有可爱的一面呢?每年春天一到他就怎样呢?
生:这一句我感受很深:“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因为我觉得“探”字用了拟人的写法很生动,很形象,也写出了芦苇顽强的生命力。
师:你你很会读书,能抓住修辞手法来体会,真好。你试着读一读?
师:同学们,那么多的芦苇,那么绿的芦苇,那么美的芦苇,作者用他准确、生动的语言,恰当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乡村芦苇图,耳闻不如一见,想看看芦苇美景吗?(放视频)看了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为什么写芦苇,知道了吗?有什么感慨?
生:芦苇真美呀,我都陶醉了。
生:芦苇给家乡带来了美景,所以作者写芦苇。
师:带着刚才的感受我们美美的齐读这三个自然段。(齐读)【配秋日私语】
师:同学们,芦苇美景让我们陶醉,可让作者永远不能忘怀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谁知道?
生:芦苇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欢乐。(板书:趣事)
师:是啊,芦苇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不少欢乐,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13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芦苇讲了哪几件趣事?
生:用芦叶吹哨,做芦叶船,芦苇丛中捉纺织娘这三件趣事。(板书:吹芦叶哨、做芦叶船、捉纺织娘)
师:你们想去体会作者的快乐吗?为了更深入地学习这三个自然段,同学们合作学习这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出示导学案二
1、画出关键的词帮助你理解课文 A、第一件事画出动词。
B、第二件事画出做芦叶船的步骤。C、第三件事画出介绍纺织娘的语句。
2.从课文中找到体现作者心情的句子。读出你的感受。
A吹芦叶哨儿
师:你们有吹叶子哨的经历吗?
师:如果你能出吹声音,你会是什么心情?那么吹出美妙的音乐的作者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快乐。
B做芦叶船;
师:听过美妙的音乐,你还想说说哪件你感兴趣的事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做芦叶船的过程。放芦叶船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师:放走充满幻想的芦叶船,就让我们一起去捉纺织娘。C抓纺织娘
师:你们见过纺织娘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你有捉过昆虫吗?根据你以往捉小昆虫的经历,师:在捉的过程,你是怎样的心情。捉到之后呢?
师:经历了既紧张又激动的过程。捉到纺织娘,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乐趣呀?
师:听了作者这些故乡,你认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师:你发现了吗?作者在每讲述完一个故事后,用了省略号,我们换成句号,行不行呢?
(省略号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让人意犹未尽,让人去想像去回味)。
师:同学们,这三件趣事带给作者的是无尽的欢乐,段尾的省略号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没有故乡的芦苇,能有这么有趣的故事吗?能有这么有趣的童年吗?所以作者写了《故乡的芦苇》这篇文章。
三、互助释疑
四、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了吗?怎样的情感? 生: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板书:怀念、热爱)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表达作者怀念和热爱家乡的句子,共同感受一下作者爱家乡的情感。
师:引读课文前三段和后三段。
师:这样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叫做? 生:前后照应
师:仅仅是作者有这种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吗? 生:不是,离开家乡的人都会有这种情感。
师:因此,离家的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你都知道哪些思乡的文章,诗歌或词语? 生:李白的《静夜思》„ 师:【课件出示】
师:让我们一同来随着音乐,感受一下余光中的《乡愁》(配神秘花园)。齐读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五、总结收获
1、写法:修辞、抓住景物的特点,对比,前后照应
2、收获:课文主要件的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1课《故乡的芦苇》,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表达了他对故乡芦苇的喜爱之情,我相信同学们和作者一样深深地眷恋着我们的故乡,你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故乡的热爱。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故乡的芦苇
《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怀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图片。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师:板书“芦苇”。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芦苇吗? 生:汇报
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些关于芦苇的图片,你们想看吗?(放课件)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汇报
师:是啊,芦苇虽然没有鲜花那样炫烂多彩,但是它的朴实飘逸洒脱,却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本文的作者曾这样说:想到故乡,就想起芦苇。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作者为什么这样喜欢故乡的芦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故乡,去看看那故乡的芦苇。(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师:归纳板书(物美,趣事)
三、美景品读
师:作者的故乡在哪里呢?
师:由于工作原因,作者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依然对故乡非常的怀念,他曾这样感慨:
生:接读(生我养我的故乡啊……….)。
师:作者缤纷记忆中,梦幻般的故乡什么样呢?
师:这些缤纷绚丽的景物都打到了老师的心,那你喜欢那种呢?
师:四种景物各有各的特点,四种景物都那样缤纷绚丽。师:同学们,作者的故乡美吗?你们谁想美美的读一读? 生:读文。(找两个学生读——齐读)
师:评价(你读得很美;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置身于作者的故乡;你读得太美了,老师也看了缤纷的色彩)师:这几种景物在南方是很常见的,为什么到作得的笔下就变得如此生动呢?作者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哪此修辞方法? 生:比喻;排比。
师:然而,令作者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却是那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师:老师找同学读课文,其它同学细细品读,想一想你在哪里感受到了芦苇的美。生:读课文8、9自然段
A一片片,一簇簇(板书 多)
B“碧玉似的”芦苇很绿。师引导,“碧玉”是一种很珍贵的饰品,它不仅颜色好看,而且还有光泽。那芦苇如碧玉一般,仅仅是绿得美吗?(绿得很鲜亮)C“修长”你们知道一般我们都用修长这个词来形容什么吗?(人的肢体)作者说芦苇具有修长的秀枝,我们联想到什么呢?(美女)近看那摇曳的芦苇如同美女在舞蹈。远看呢? 师:是啊,无论是近看还是远看,芦苇都那么美。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恬静,飘逸
师:看到这样恬静,飘逸的美景,老师朗读的激情也由然而生。我们来读一读这部分好吗?(学生读——评价——生再读——举手的同学一起读)
师:老师这样出示句子,你能补充完整吗?(发现能背诵的同学,表扬)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作者在对芦苇描写上,除了运用修辞方法外,还采用的动静结合的写法。你能找出哪部分是动态描写,那部分是静态描写吗? 师:一静一动,怎能不让我们感受到芦苇的恬静与飘逸。
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一样写了几种故乡的景物,他重点写的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这是一种详略对比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运用。
四、回忆趣事
师: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眷,作者还用那丝一样的情结,为我们讲述了他童年的趣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至13自然段,想一起作者为我们讲叙了几件童年趣事,并给每一件事起个小标题
生:默读课文,汇报(吹芦叶哨儿;做芦叶船;抓纺织娘)
师:你喜欢哪件事呢,就读一读,然后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说给同学们听一听。A吹芦叶哨儿
师:你们有吹叶子哨的经历吗?
师:如果你能出吹声音,你会是什么心情?那么吹出美妙的音乐的作者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师: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体现作者心情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快乐。B做芦叶船;
师:听过美妙的音乐,你还想说说哪件你感兴趣的事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做芦叶船的过程。放芦叶船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师:放走充满幻想的芦叶船,就让我们一起去捉纺织娘。C抓纺织娘
师:你们见过纺织娘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你有捉过昆虫吗?根据你以往捉小昆虫的经历,作者会是怎样捉纺织娘的呢? 师:在捉的过程,你是怎样的心情。捉到之后呢?
师:经历了既紧张又激动的过程。捉到纺织娘,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乐趣呀? 师:听了作者这些故乡,你认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师:你发现了吗?作者在每讲述完一个故乡后,教用了省略号,我们换成句号,行不行呢? 师:无论是捉纺织娘,还是还是吹芦叶哨儿,或者做芦叶船,都给作者还来了欢乐,所以作者在课文的最后说: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五、情感升华
师:那么令作者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童年的美好回忆。
师:因为作者的美好回忆与芦苇是分不开的,所以作者在课文的最后说: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作者将这一些都源于一个“爱”,来抒发对谁的热爱呢? 生:故乡
师:同学们,你也一定热爱自己的故乡吧,请你也仿照课文先写景后叙事的写结构,讲叙几件你童年的趣事,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然后和老师一起分享好吗?
师:“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作者用最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洋益着一缕缕真挚的情感,向我们诉说: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第三篇:故乡的芦苇读后感
在作者的故乡里,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牵动着作者的一起一波的怀乡之情,文中所讲到的小河、野花、油菜花、棉花,虽是略写但是足足可以表明作者对他的故乡的思念和作者对故乡风景的赞美和喜爱,更让我感觉到了作者故乡风景的美丽、迷人,故乡的芦苇读后感。最主要的还是作者故乡的芦苇,他利用花花草草们的衬托,更生动的描写出了芦苇的朴实、有蓬勃的生命和极其广泛的作用,赞颂芦苇乐于献身的精神,思乡之情才得以升华。
作者在文中这样描写芦苇:对于故乡的农民来说,他是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常用它搭瓜棚、豆架,打篱笆,编苇席、苇帘子。用芦苇盖得房子,冬暖夏凉;每年春节,给孩子做花花绿绿的马灯、八角灯,少不了要用芦苇做支架;芦蔑又可以做风筝,编制各种工艺品,散花着特有清香的芦叶,可以用来包粽子;雪白的芦根,又甜又脆,可以食用,还可以治病......芦苇的用处极其的多,而且它对于人类的生活非常有用,希望大家可以保护芦苇、不乱折损芦苇。
在大家过端午节的时候吃的粽子就是用芦叶包裹的,如果没有了芦苇就没有了芦叶,那香甜的粽子少了芦叶的清香,会不好吃的。
芦苇对于我们大家,非常重要,一定不要折损它。
观生本课堂《故乡的芦苇》有感
观看生本课堂教学实录这是第二次,在今天的《故乡的芦苇》这节课上又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尽情的在课堂的展示的情景,这种自由洒脱给人一种“形散神不散” 的感觉,你看老师就像是一个主持人,引导着孩子们展示自己,在这节课中从孩子们回答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其中就涉猎的古诗就有六首左右,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等等,出口成章,真是让人羡慕!我想这有两点原因:一是孩子的课外阅读量肯定是惊人的,二是孩子们课前的预习是十分认真的。联系自己的学生想要在课堂上有这样的表现,那么如可来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应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语文教学的主方向,像我们一年级,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几本绘本,另外我还搜集了很多的电子版的绘本,我想在阅读课上与孩子们一起来共读,另外积极的发动我们的家长在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我推荐的书,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得以文学的滋润,以智慧的洗涤,读后感《故乡的芦苇读后感》。
另外这节课还有一个环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在最后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制作课件的水平绝不在我们老师之下,画面精美,内容丰富,孩子们就是这样在制作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智慧。我想在四五年级的学生可以放手给孩子们,大胆的给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也许我们的孩子也会给你一个惊喜!
生本课堂——学生的课堂,学生展示的舞台,课堂的主人,这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如果看到的是“由……说开去”、“由……引起的联想”、“从……得到的启示”、“……遐思”这样的文章标题,那么,这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模式就大有可能是“引入深化”式。此种写作模式常常用于一事一议、一事几议、读后感、观后感、杂文、小评论、小小回忆录、咏物抒情小品、知识小品以及联想类文章等等。其表达的特点就是从一个“点”出发,进行拓展,进行延伸,进行深化;全文由此及彼,文中的那个“点”,只是一个引子,只是一个展开话题的由头。
《故乡的芦苇》就属于这一类的文章。原文如下:
多年来尤其令我梦牵魂绕、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芦苇。
是的,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干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一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做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罗!开船罗!”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襄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寒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蜜的梦乡……
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
第四篇:故乡的芦苇读后感
观看生本课堂教学实录这是第二次,在今天的《故乡的芦苇》这节课上又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尽情的在课堂的展示的情景,这种自由洒脱给人一种“形散神不散” 的感觉,你看老师就像是一个主持人,引导着孩子们展示自己,在这节课中从孩子们回答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其中就涉猎的古诗就有六首左右,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等等,出口成章,真是让人羡慕!我想这有两点原因:一是孩子的课外阅读量肯定是惊人的,二是孩子们课前的预习是十分认真的,故乡的芦苇读后感。
联系自己的学生想要在课堂上有这样的表现,那么如可来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应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语文教学的主方向,像我们一年级,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几本绘本,另外我还搜集了很多的电子版的绘本,我想在阅读课上与孩子们一起来共读,另外积极的发动我们的家长在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我推荐的书,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得以文学的滋润,以智慧的洗涤。
另外这节课还有一个环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在最后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制作课件的水平绝不在我们老师之下,画面精美,内容丰富,孩子们就是这样在制作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智慧。我想在四五年级的学生可以放手给孩子们,大胆的给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也许我们的孩子也会给你一个惊喜!
生本课堂——学生的课堂,学生展示的舞台,课堂的主人,这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故乡美丽幽静的环境,让一些远离故乡的人十分怀念。我的故乡十分幽静,在河中长满了芦苇。在别人的眼中我的故乡可能是一个破烂的农村山野,可是在我的眼中我的故乡,非常美丽,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充满了温暖。
在作者的故乡里,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牵动着作者的一起一波的怀乡之情,文中所讲到的小河、野花、油菜花、棉花,虽是略写但是足足可以表明作者对他的故乡的思念和作者对故乡风景的赞美和喜爱,更让我感觉到了作者故乡风景的美丽、迷人,读后感《故乡的芦苇读后感》。最主要的还是作者故乡的芦苇,他利用花花草草们的衬托,更生动的描写出了芦苇的朴实、有蓬勃的生命和极其广泛的作用,赞颂芦苇乐于献身的精神,思乡之情才得以升华。
作者在文中这样描写芦苇:对于故乡的农民来说,他是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常用它搭瓜棚、豆架,打篱笆,编苇席、苇帘子。用芦苇盖得房子,冬暖夏凉;每年春节,给孩子做花花绿绿的马灯、八角灯,少不了要用芦苇做支架;芦蔑又可以做风筝,编制各种工艺品,散花着特有清香的芦叶,可以用来包粽子;雪白的芦根,又甜又脆,可以食用,还可以治病......芦苇的用处极其的多,而且它对于人类的生活非常有用,希望大家可以保护芦苇、不乱折损芦苇。
在大家过端午节的时候吃的粽子就是用芦叶包裹的,如果没有了芦苇就没有了芦叶,那香甜的粽子少了芦叶的清香,会不好吃的。
芦苇对于我们大家,非常重要,一定不要折损它。
--------------------
橡树和芦苇主要讲了一棵橡树和一棵芦苇是邻居。一天橡树对芦苇说:“上苍对你太不公平了,你长的这么瘦小,连一只小小的麻雀都能把你压弯,当微风在水面上吹过,你就不停的打颤,还左右摇摆,那副样子真叫人心疼。再看看我身材高大魁梧,我不仅能遮住太阳的光线,还敢和旋风雷电搏斗。我傲然屹立在天地之间,任何力量都不能把我摧毁。”
芦苇说:“橡树兄弟,我并不像你说的那么柔弱。当狂风袭来时我会弯腰但不会折腰,狂风对我也没有办法。”
它的话还没说完,一阵狂风吹来。风暴过后,芦苇抖落身上的雨水,挺直了腰,发现他的邻居橡树只剩下一堆枯枝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橡树虽然高大魁梧但是经不起风雨的吹打,所以我们不要拿别人的短处和自己的长处比,要学会取长补短。
第五篇:《故乡的芦苇》教案
《故乡的芦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怀念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开篇
师:(配乐及芦苇荡视频)同学们,在长江口外,东海之滨,有一个美丽的绿色海岛。那就是诗人樊发稼的故乡,那里有清清亮亮的小河,有的芬芳的野花,有金黄的油菜花,有洁白如云的棉花,然而最令他魂牵梦绕的,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那朴实无华的芦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第9课《故乡的芦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边读边想像画面,充满感情地齐读)。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想知道芦苇是怎样的一种植物?
师: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芦苇。谁来介绍一下。生:作者为什么难忘故乡的芦苇?
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吧,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查读音情况。
计算机出示文中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读,其他人跟读 2.解决问题,提练重点
师:看到同学们认真的朗读课文,我相信大家一定找到了作者难忘故乡的芦苇的原因了,谁来说一说。(引导读原文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和14至16自然段,重点句子加红 3.抓住梗概,理清层次
故乡的芦苇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些欢乐?
哪部分写美景,哪部分写童年乐趣?引导概括小标题 两方面:赏芦苇美景(8.9.10段),忆童年趣事。(11.12.13段 包括三件事)
三、品读悟情,探究学习
(一)学习美景部分
师:这么美的芦苇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好,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播放芦苇视频)教师配乐读课文的8和9自然段,同学们,你们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 生:感觉很美。
师:景美,文也美,这么美的语言,想读读吗?自由读读描写芦苇美景的部分,看谁最能把这种美读出来。然后挑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地、有滋有味地练习读一读,过一会把它读得美点给大家听,再谈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出示投影3:循环播放芦苇美景)师:谁愿意有感情地读读你喜欢的描写芦苇美景的句子,再谈谈喜欢的原因。课件出示:
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引导理解:学生抓住词句体会芦苇密集、生长面积广,绿,形状修长,茁壮,轻盈的特点。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芦苇的美吗?你可以先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读好,然后再有感情的朗读。
指名读,评读,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指导背诵:你读得真是精彩极了,太棒了。书读到这个程度,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这些精美的语句熟记下来,谁愿意试着背一背,你也可以看着屏幕上的提示。
小 结:故乡的芦苇如此密集、如此茁壮、如此轻盈,真是让我们欣赏了一幅美丽的“乡村苇丛图”,作者就在这随处可见绿色芦苇的地方长大,对芦苇留有刻骨铭心的深刻印象也不显得奇怪了。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引导理解:学生抓住词句体会芦苇生长时间早,生命力强,长势急的特点。
换词训练: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句中“探”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生:钻 露
为什么用“探”,谈谈你的理解?
指导朗读:谁想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两人读。可评价,有时间就指导背诵
(二)学习童趣部分
过渡:我的童年在芦苇的美丽风景中感受到了快乐,更重要的是芦苇带给了我一生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让我快乐得终生难忘。一起来感受一下芦苇丛中的乐趣,谁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11至13自然段。想想作者在这部分中写了几件童年趣事?(板书)
自学后合作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说说为什么?先自己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第一件:出示句子:
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想读的站起来齐读——(配轻音乐)师:此时,我已经陶醉在那鸟鸣似的歌声中,真轻松啊!第二件:师:继续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出示句子:
“开船啰!开船啰!”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指名读。第三件:
过渡:吹芦叶、折芦叶船多有趣啊!可是,更有趣的还在后面呢?现在,我想跟着作者一起去芦苇丛中捉纺织娘,你们想去吗?谁来说说哪里有趣? 师:课件展示纺织娘,帮助学生理解。
师:同学们,在作者童年生活中关于芦苇里的有趣游戏仅此三件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生:省略号
师:你想想还可以有哪些有趣的游戏?
(三)学习3至7段
师:故乡的景物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也很多。你在书中读到了吗? 课件出示:那的四句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读后你想说什么?生:家乡真美。
四、全面梳理,升华情感 师:读然而一段,同学们,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带来了欢乐 课件出示:最后一部分
让我们一起配乐轻点地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再看课题,芦苇和故乡是关系,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总结:童年往往是人一生中最为珍贵,最为纯净,最为难忘的记忆,因为芦苇带给我一生最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所以在我的记忆里成了故乡的象征,芦苇与故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芦苇负载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故乡的怀念,就是对芦苇的怀念;对芦苇的热爱,就是对故乡的热爱。
齐读: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长大以后,如果到外地去求学或工作,你会怀念故乡吗?会怀念送入故乡的什么呢?
五、结束语 配乐
都市的繁华虽然让人迷恋,澜珊的灯光虽然令人忘返,但故乡永远是我们心灵之船停泊的港弯。故乡的一人一物,一花一草,一山一水永远让远方的游子们难以释怀,他们魂牵梦绕的总是那片厚重的土地,亲切的笑脸和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希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能早日回归故里,也希望同学们,今后无论走到哪里,一定要把生你养你的故乡珍藏在心中!就像李白那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