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滑动变阻器微课堂教学设计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结构简图,元件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信能力。
二、过程设计
【情景引入】 思考问题1 台灯和收音机是采用什么方法使其亮度和音量发生变化的? 【进行新课】
(一)认识滑动变阻器
(1)课件介绍构造、接线柱、元件符号等。
(2)介绍铭牌,引出注意事项:
a、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通过的最大电流;
b、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阻值最大端。(3)探究滑动变阻器正确使用规则
(4)学习滑动变阻器的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
2.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 3.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之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4.滑片上有一个铭牌,上面标有电阻值和电流值分别表示什么意思?(5)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 思考问题2 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但连入电路中只要其中的两个接线柱,那么如何连接呢?
(二)利用FLSAH,学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并注意观察使用过程中电流表与小灯泡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符号,原理,作用及使用方法进行总结。【作业设置】
通过对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改变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有几种接法。
三、评价设计
变阻器是在学生学习了《电阻》后,对电阻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理解了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但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接线比较复杂,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flash教学,让他们进行观察并总结。这种学习方法直观易懂,学生易于掌握。
第二篇:滑动变阻器 教学设计
《变阻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变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电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变阻器知道其构造和工作原理,有助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又为今后电学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
2、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A)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认识它的符号和结构示意图,会用它改变电流大小;(B)了解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C)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 亮度,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学生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阻作用的理解。(B)通过对变阻器的自主设计,感知创新设计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设计变阻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矛盾,激发动机,提出问题,改进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动手操作作用的变阻器的欲望。
3、本课的重点是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是正确分析电路中电流大小与滑片位置变化的关系。
二、教法与学法
变阻器的教学属于实验仪器的教学。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设计制作滑动变阻器模型的过程,突破滑动变阻器的教学难点。充分体现循序渐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教学资源
演示实验用器材:长条型滑动式电位器及其结构图、滑动变阻器、不锈钢丝(取自于不锈钢络纱)、涂有绝缘漆的电阻丝、电流表、小电灯、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箱、调光台灯。投影仪等
学生探究用器材:电源、削制好的铅笔芯、开关、电流表、电灯、不锈钢丝、涂有绝缘漆的电阻丝、胶带纸、变阻器、小圆管。
四、课堂设计
本节内容的教学采用四个步骤,围绕六个活动展开。
(一)由生活走进物理,提出本课的设计任务
本课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在学生回忆一些带有档位的家用电器(如电热毯、电吹风、电扇)基础上提出问题:如何设计一个器件使电路中电流连续可调(使得这些电器的温度、转速、音量等连续地调节)?在学生讨论、排查(如音量开关,电扇的调速器(不是档位型),电子琴上的滑键,电动车速度控制把手等„„)后,观察可拆解的长条型滑动式音量开关(投影以下幻灯片),让他们观察其内部结构并思考其原理,作出可能是移动滑片改变了连入电路的金属片的电阻的猜想。
教师对学生敢于探究予以及时表扬,同时指出其中的金属片是一种电阻较大的特殊材料。进而提出本节课的设计任务:制作一个元件──变阻器(板书课题:变阻器),利用
它来连续调节灯泡的亮度。
(二)手脑并用、循序渐进、创作设计
活动1:验证猜想 体验变阻──用铅笔芯使电灯亮度连续可调,制作一个简易调光灯。
首先,利用如图(课本19页)电路,通过用铅笔芯连续调节灯泡亮度的学生实验,探索引起电流连续变化的原因,让学生验证猜想、体验变阻调光,形成对改变连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改变电阻──改变电流(板书)的初步认识。
(学生思考讨论,在改变灯泡的亮度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只要说出大概意思即可,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评估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活动2:创新设计──让变阻器更加坚固耐用、实用、适用。
教师乘热打铁指出用铅笔芯、夹线钳制作的就是一个简易的滑动变阻器。其弱点是铅笔芯细脆弱,容易随坏,可调范围较小,电阻较小等。故有必要设计一个坚固耐用的滑动变阻器。通过对影响电阻的因素的分析,从材料、坚韧度、长短与粗细等角度来考虑,筛选出用电阻大的合金丝靠改变长度来改变电阻较为实用。利用一根长约1m的不锈钢丝,(或电褥子里的导线)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变阻器来改变灯的亮度。学生拿着又细又长的不锈钢丝──模仿制作“铅笔芯式的长条变阻器”,但很快又自己否定这一方案。这一设计目的是激发矛盾,让学生调动其内在的动力寻求解决方法。教师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从线团、弹簧得到启示,发现可以把很长的线绕在一个圆管支架上。
活动3:动手实验──绕电阻线
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使设计趋于完善 课堂上,做法是同学们将桌面上的长约1m的不锈钢丝,绕在各自带来的圆管上,两端用胶带固定。学生操作后,教师提出需要讨论解决的三个问题:
(1)太松绕不下,紧密缠绕时圈与圈短路?(──用漆包线)
(2)你们打算如何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抽头)
(3)要连续改变电阻怎么办?(──刮漆、装滑片)在集思广益后完善设计:考虑到绝缘、耐热等空心圆管用瓷管,固定滑片需将它安装在与瓷管平行的金属横杆,为方便接线在金属杆两端装接线柱,还要为变阻器安装支架。
接下来师生协作画出变阻器结构简图。(板书)
活动4:分组实验 学会研究──由理论到实际,探究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以上的设计,同学们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原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体现其意义。因此,让学生观察滑动变阻器实物,弄清构造,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是本课的重要环节。观察并思考投影出以下问题:
(1)变阻器的几个接线柱是如何接入电路的?共有几种接法?
(2)接入电路的是哪一段电阻线?(有效部分)
(3)滑片从左向右滑动,电阻是如何改变的?
(4)哪些接法不能改变电阻?
(5)那两个接线柱的电阻最小?几乎为零?并观察灯泡的亮度?
学生对照问题思考,将思考结果填入表格,再通过分组实验验证各自猜想,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规律及作用。
. 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每种连接中连入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有无规律可循?设计一个实验表格,如图所示。
设计实验,思考下面的问题:
(1)要使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如何与灯泡连接?画出电路图。
(2)要想改变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那两个接线柱?
(3)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滑片应放到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
活动5:师生合作 总结归纳──完善对滑动变阻器的认识:
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共同总结出使用变阻器的注意点:改变电阻的接法是“一上一下”各接一个(板书);不能改变电阻的接法是同上同下。分析电流变化要明确是哪一段电阻丝连入了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该移到阻值什么位置。包括对“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如“20Ω 2A”,推敲出正确的含义。
活动6:再探究──教师演示:变阻器与灯并联时能否改变灯的电流?
根据画好的实验电路(投影),学生边口述教师边连接实物,同时要求学生说明使用变阻器要注意的问题,目的之一是加深对变阻器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目的之二是通过实验总结出变阻器与灯该如何连接才能改变灯中电流。
(三)由物理到生活──变阻器的应用
⑴ 投影常用的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电位器、旋钮式电阻箱、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作简单介绍,丰富学生对变阻器的认识,展示一个调光灯,用旋钮调光,再次认识变阻器的作用:能够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部分导体两端的电压。
(2)课上练习(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特别是过程的练习题目要加强)
(四)知识系统化──学生小结本节课收获
建构主义认为,让学生自主地架构知识体系比教师的直接教学更有意义,所以本节课准备让学生充分回忆所学内容,自己总结所得收获。
为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布置如下作业:p21 12 {介绍电阻箱及其原理,比较它与滑动变阻器之异同} 板书设计:(略)科学合理,重点突出 课后反思:(略)成功与失败
总之,这一节课我试图让学生经历设计制作滑动变阻器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对变阻器的设计制造方法、对其结构有深刻的认识,达到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不讲自明。通过分组实验,猜想、验证、总结概括加深变阻器对电流改变作用的理解,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学有所用,激发兴趣,对物理学科有爱学,想学的欲望,向课上45分钟要质量,提倡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
第三篇:滑动变阻器教案
《变阻器》教学设计
新港中学
刘欣欣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阻器的原理;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会使用电阻箱并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过程与方法:
通过猜想然后进行课题设计,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总结成果,及研究成果的价值来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培养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的能力;通过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阻器的种类;通过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变阻器的原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从而掌握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变阻器的兴趣;积极主动指出变阻器的原理,能将自己的发现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中体会科学知识对生产生活的应用及其价值,从而使其精神得到愉悦。二. 教具
学生用(按组分配):几个定值电阻,铅笔芯,电阻线,没有绝缘层的铜导线 铝导线,铁丝,导线,小灯泡,开关,初中物理电学学具盒,滑动变阻器,电源。教师用:用自制的滑动变阻器控制若干个小灯泡发出明暗变化的自制教具一 个,多个投影片。三. 重点、难点
重点:变阻器的原理与接法。
难点:能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四. 教学过程 ㈠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自制并演示小灯泡明暗发光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指出其中的奥秘主要是巧妙应用了变阻器,从而引出学生猜想并引导学生设立本课探究的课题:变阻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有何应用价值;变阻器有几种;变阻器使用要注意什么问题;变阻器的电路图符号怎么表示;变阻器在电路中怎样连接;怎么知道连入电路的阻值;变阻器的结构怎样。㈡进行新课
1. 首先选择变阻的原理进行探究
教师出示由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组成的简单电路,并演示其能正常发光由此引出疑问:此电路能否改变灯泡的亮度(学生很快回答:不能)再引导:能否将此电路稍加改动,从而达到改变灯泡亮度的目的。(学生讨论后回答:改变电压或再串入一个小灯泡。)教师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想。教师设置探究要求,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前提下要将小灯泡的亮度改变就应该串入一个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导体,同学看老师这有铅笔芯,电阻线,没有绝缘层的铜导线铝导线和铁丝下面由同学设计一个实验,在这些导体中你逃选一件进行探究,在设计电路中要使用电流表,以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学生挑择不同的导体进行设计实验,并兴致勃勃很快动起手来。我在下边巡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电路连得较快,实验现象明显,有的学生反复将不固定的那个导线夹来回移动,看见灯泡忽亮忽暗,兴奋极了,一般同学也较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任务,这时我又再次提醒学生:你们的实验是通过改变什么来改变灯泡的亮度。而有将铜(或铝、铁丝)选去的则实验并不成功,我就让他们想想为什么会这样的。探究变阻器应选择什么样的导体探究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让不同的组选派代表到讲台上用教师早已准备好的电路上进行演示。在学生演示时我用钳子将学生正在实验的导体进行剪断,以探究电流路径。并由学生说明导线的长度变化对电阻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以及灯泡的亮度之间的变化联系。从中探究应选择什么样的导体,在用铝电线的演示时教师要指出:如果导线过长其电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改变电流——变阻器 的原理。紧接着,我说刚才大家所使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变阻器,我又加强语调说,从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发现改变电阻线的长度,可以很方便地改变其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我见变阻器的原理探究较顺利的完成,想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改进,将一个长电阻线逐步改装成一个变阻器。2.探究变阻器的种类及变阻箱的使用。教师让学生思考刚才实验的电流特点,(用定值电阻时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的变化中跳跃式的,同时也可以读出阻值。而用笔芯、电阻线时这此变化是则是逐渐的,阴值也不知联入了多少。)
教师说明: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变阻器,可以知道阻值的是电阻箱,教师投影电阻箱的模型,并说明电阻箱的使用方法,为了达到巩固并进行一下练习,同时探究电阻箱的特点(阴值的变化范围等)。而用滑动的方法使电路发生变化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
3.探究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1)线圈。教师启发性提出问题:要使电阻调节的范围更大,我们还需更长的电阻线,如:10m,20m等,但太长的电阻线连入电路中,使用起来太不方便,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根很长的电阻线方便地连入电路和使用,有什么改进办法。学生讨论回答——绕成线圈(投影只有线圈的投影片)
2)支架。教师开始引导:导线较软,线圈没有支架,容易散乱。学生讨论回答——绕在支架上。这个支架得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教师引导得出这个支架的特征是:绝缘的耐热的有一定形状的。再一步得出材料的选择可以是:硬纸筒,圆木棒,塑料棒,瓷筒等(教师在原来线圈的投影上在叠放与线圈正好相吻合的矩形支架投影)3)滑片。教师引导:线圈表面有涂油漆绝缘如何将电流导出呢,经过启发,讨论,采用部分刮漆的办法解决达成了共识。用导线夹即滑片将电流导出。(教师将一提前做好的代表滑片的纸片放在投影上)
4)金属杆。教师引导启发,用手移动滑片使其无规律性,经过启发,讨论学生得出设计一个轨道,使滑片能在线圈上特定的区域内滑动。(教师在叠放只代表金属杆的投影片)
5)为了使之连入电路→加接线柱。
这样一个完整的滑动变阻器的投影就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鼓励并加以总结:以上过程实际由同学们自己设计了一个滑动变阻器。同时教师在进行介绍滑动变阻的结构之后再介绍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图符号。紧接着,让学生从实验桌抽屉里拿出事先备好的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并结合教材,说出滑动变阻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样就为学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铺平了道路。4.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变阻器的使用
学生探究实验:滑动变阻顺有4个接线柱而接入电路时,如果只需接两个,共有几种接法同时思考每种接法中滑动变阻器上哪些部分有电流流过。并要求会画出电流的路径。
在学生探究结束后让学生在教师事先画好六个滑动变阻器的投影上画出电流路径。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选择中有规律性的内容。
教师设计问题由学生讨论:哪几种连法不起改变电阻的作用 ?又有哪几种方法的作用相同?那么正确使用的方法是什么?
结论:使用方法是都使用上面的两个接线柱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都使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值,也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这两种连法是错误的,那么只有一上一下的连法才正确。这样只剩下四种方法了。而这四种方法又可分为两类,因为当只使用A或B接线柱时上面的接线柱选择哪个对电流的作用相同因为连入电路的电阻线并没有改变。为了巩固以上知识,让学生在我自己设计的用镂空的方法来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投影片上演示电流路径,并表示出滑片的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变化,和金属杆中电流的流向。
5.探究铭牌的意义,引出注意事项
先让学生先试讲,由师生共同纠正不准确词句的方法,最后得出准确含义。(1)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通过的最大电流;(2)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阻值最大端。
6.探究“初中电学学具盒”中滑动变阻器结构和原理及使用方法 首先让学生观察“初中电学学具盒”中滑动变阻器结构,同时教师投影其结构图并与实验室用的滑动变阻器进行比较,为了巩固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的和注意事项的领悟,让学生利用“电学学具盒”进行设计电路能使小灯泡发。7.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应用
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应用滑动变阻器的生活实物。教师总结滑动变阻器不但在音响中用来控制音亮,在调光台灯中用来调节光的亮度,还可以用来感测液面的升降变化,教师出示油量高度指示器的投影,并由学生讨论后让一个同学到前边演示说明,以达到对知识掌握的验收的作用,同时可时进行矫正。[三]课堂小结
以学生设计的探究问题为线索进行小结。
[四]课下利用网络或一些书籍对变阻器的应用范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第四篇:滑动变阻器反思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教学反思
“滑动变阻器”作用的教学反思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变阻器是一个很重要的电器元件.在以后的实验和电学计算中都要用到它.由于滑动变阻器不同于一般的电器元件,它有四个接线柱,选用不同的接线柱,它连入电路中的部分就可能不同.因此,“变阻器”一节课的内容,在电学部分以至以后的学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难度又很大.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使学生真正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通过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将一根较长的镍铬合金电阻线AB、小灯泡、电源、开关和演示电流表按图所示电路串联起来.其中滑片是金属夹制成的触头,当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灯逐渐变亮;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小,灯逐渐变暗.这样学生轻松的就能认识到变阻器的原理
2.这节课的难点是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由于有四个接线柱,接入不同接线柱,所起的作用不同,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因此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画好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先分析六种接法。并将其分类。本节课不足之处有:(1).在讲接法时,在黑板上画图浪费了大量时间,如果能制成课件进行多媒体展示,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形象直观,学生更易理解。(2).练习太少,不能使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
九年级物理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教学反思
2018.5
第五篇:滑动变阻器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滑动变阻器教学反思
嫩北子弟校
节文来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种教学理念在教授“变阻器”这个内容时,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
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电学元件,重点在于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的一步步认识。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下面列举教学中具有意义的几点:
1、在教学的引入中,新的物理课程是要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联系到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的调光台灯,所以更加激发学生想了解调光台灯的原理的热情度,同时拉近了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义务和责任。
2、在引导学生探究变阻器原理的实验中,每组的学生准备了一块自 制钉有电阻丝的木板,学生可以根据这块木板上的电阻丝自己独立思考在把电源、电灯、开关接入电路的同时,如何运
用电阻丝改变灯的亮度。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电阻与长度有关,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学生能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确实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在课堂的实验探究中应该充分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教师所包办不出来的。
3、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提出两个学生能自己评价自己的问题(1)今天这堂课你最有兴趣研究的问题的是什么?(2)在今天的实验探究中你最得意的表现是什么?提出这两个问题能够体现善于欣赏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自己在学习中的不断进步,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一个活跃合作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性的学习,自主提高留有充足的空间,帮助学生尝试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