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案(xiexiebang推荐)
《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顾工写的一首有关长征的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生:铁索桥在哪里?形状?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想到什么?)
2、有疑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查过资料,那谁先来谈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
3、(出示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体会险要)看到了铁索桥,你有什么感受吗?
4、铁索桥下的河水浩荡湍急,桥高得如同在空中悬挂,别说从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来读一读诗歌。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2、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3、生字读准了,诗歌才会读得更流畅,让我们学习这一课的生字词吧。(撒、洒)
4、那诗人站在这座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去细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齐读)
三、品读第一节
1、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他看到了什么?请自由朗读第一节,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2、从“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感受到了什么?带着感受再读(指导读,齐读)。
3、“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心潮汹涌激荡”是什么意思?
四、品读第二节
1、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再读一读诗歌,找一找有关的诗句。(2、3节均可)
2、让我们先默读第2节,想想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可以通过划出有关的词语“攀着、冒着、冲破” “铁索、弹雨、火网”来品味当时形势的危险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边随机指导5、6个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吧!(观看多媒体课件)
4、看完了录像,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完后随机指导3、4个学生再读这一节)
5、读着读着,我们还可以这样读——谁来试试?(2个学生填空式的朗读,齐读)
6、当年战争的激烈,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记忆里,毛泽东同志也为这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挥毫写下了一首诗《七律·长征》(赏析)。7、1935年5月29日,长征途中的红军为了彻底粉碎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这是多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啊,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节。
四、品读第三节
1、诗人追忆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场面之后,又想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小节)(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
2、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3、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再把感受读出来(指导2、3个学生读)
从“轻轻地”,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怀念、敬仰 指导2个学生读)
4、让我们对比着来读读这节,老师来读描写当年的部分,你们读写如今的部分(师:“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生:“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师生合作读该节)。
五、品读第四节
1、留下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情怎能不激荡?请齐读第四小节。
2、诗人要高声歌唱,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赞美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六、这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啊,让我们也高声歌唱吧!(配乐齐读整首诗)
七、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一读。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铁索 强渡 冒着弹雨 心潮汹涌激荡
冲破火网
高声歌唱
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睹物思人。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的一首现代诗吗?”教师以这样的一段叙述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后,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无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这两节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顺序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节诗的学习中。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此时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创造,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场面。这里,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
“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由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引到第4节诗的学习当中去。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通过指导朗读、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小节诗描写的内容差不多,但第4节比第1节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
这两节诗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比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所以朗读自然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第二课时
“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诗。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学生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
再回过头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
“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第3节诗的内容是让学生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一部分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不远,不难理解,我主要还是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读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在逐步加深,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此时,学生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6个字,会认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的战斗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感情。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摇晃、英雄、冲破、激烈、如今、开放、枪林弹雨、浴血奋战、战火纷飞、炮火连天”等词语;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我能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我能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红军的革命精神,热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法
讲、读、思、议 学法
互助质疑 小组交流讨论 释疑解惑。教学具准备
1.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2.组织学生收看电影《飞夺卢定桥》。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从不同角度观察铁索桥的风貌。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3.师描述:大渡河河谷宽阔,河水浩荡,气势磅礴,欲争脱群山的束缚,以气吞山河之势,奔流而去。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桥下江水湍急,莫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红军是英雄好汉,他们冒者对岸射来的弹雨,攀桥栏,踏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占领了卢定城。毛主席的诗句“大渡桥铁索寒”已给人惊心动魄之感。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写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读音。重点指导:楼 梨 3.齐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文,思考:本诗有几小节?每节写什么? 2.学生回答。
四、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
2.思考:人在铁索桥上看到什么?说明什么?(高又险)3.指导感情朗读。
五、学写生字 重点指导写:滚
六、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1. 认读生字。
2. 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什么?说明什么?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2.作者站在铁桥上,心潮汹涌激荡,思接古今,找出有关的诗句,同桌互相读一读。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可以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作记号。3.学生汇报
(1)重点学习第二节。
(A)圈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的词语。
(B)补充《飞夺卢定桥》中有关资料,丰富学生认识。(2)指导朗读第二节 4.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三、作业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我体会到:
2.“在这英雄的土地上,我要高声歌唱!”
假如你就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壮观的景象,想到英勇的红军,你会高声歌唱: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攀着 冒着 冲破 想到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第二篇:我站在铁索桥上的教案
我站在铁索桥上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顾工写的一首有关长征的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生:铁索
桥在哪里?形状?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想到什么?)
2、有疑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查过资料,那谁先来谈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
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
3、(出示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体会险要)看到了铁索桥,你有什么感受吗?
4、铁索桥下的河水浩荡湍急,桥高得如同在空中悬挂,别说从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有怎
样的感受呢?我们来读一读诗歌。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2、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3、生字读准了,诗歌才会读得更流畅,让我们学习这一课的生字词吧。(撒、洒)
4、那诗人站在这座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去细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齐读)
三、品读第一节
1、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他看到了什么?请自由朗读第一节,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2、从“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感受到了什么?带着感受再读(指导读,齐读)。
3、“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心潮汹涌激荡”是什么意思?
四、品读第二节
1、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再读一读诗歌,找一找有关的诗句。(2、3节均可)
2、让我们先默读第2节,想想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可以通过划出有关的词语“攀着、冒着、冲破” “铁索、弹雨、火网”来品味当时形势的危险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边随机指导5、6个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吧!(观看多媒体课件)
4、看完了录像,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完后随机指导3、4个学生再读这一节)
5、读着读着,我们还可以这样读——谁来试试?(2个学生填空式的朗读,齐读)
6、当年战争的激烈,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记忆里,毛泽东同志也为这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挥毫写下了一首诗《七律·长征》(赏析)。
7、1935年5月29日,长征途中的红军为了彻底粉碎蒋jie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这是多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啊,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节。
五、品读第三节
1、诗人追忆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场面之后,又想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小节)(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
2、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3、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再把感受读出来(指导2、3个学生读)
从“轻轻地”,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怀念、敬仰 指导2个学生读)
4、让我们对比着来读读这节,老师来读描写当年的部分,你们读写如今的部分(师:“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生:“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师生合作读该节)。
六、品读第四节
1、留下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情怎能不激荡?请齐读第四小节。
2、诗人要高声歌唱,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赞美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七、这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啊,让我们也高声歌唱吧!(配乐齐读整首诗)
八、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一读。
板书设计:
第三篇:我站在铁索桥上的教案
《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1、课件展示不同角度的“泸定桥”风貌,播放歌曲。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泸定桥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多年后,诗人顾工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齐读课题)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生:铁索桥在哪里?形状?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干些什么?)
一、自读梳理 感知寻疑
1、出示自读提示:
(1、请大家按照学过的自学方法自由读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诗歌各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
(3、在课文的空白处或相应的地方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同时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弄不懂的请做上标记。
(4、试着从文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合作交流。
3、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4、质疑。初次读了课文之后你们产生了什么有价值的问题?(预设学生的问题:.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等)
二、细读解疑,合作助力。
1、(过渡语)师: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也就是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内容。
2、分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你们小组的分工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合作学习的?(2、你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各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注意倾听,时刻准备发表你的见解并予以补充。
3、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三、品读体味、赏思并行。
(一)品读第1小节
1.下面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的第1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是啊!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桥身在轻轻地摇晃,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谁愿意把诗人看到的感受到的读给大家听。(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3.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真的看见了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在这样美好的意境里,如果此时是你站在铁索桥上,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学生谈感受)4.此时诗人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反映作者此时心情的词语。(心潮汹涌激荡)
5.“心潮汹涌激荡”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通过查字典知道的)查字典这个方法真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
6.过渡:诗人此时为什么心潮汹涌激荡?他站在铁索桥上,都想到了什么呢?
(二)品读第2、3小节
7.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诗句读读,对自己喜欢的语句可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作记号。8.分组讨论交流。
9.指名交流反馈,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①是啊!诗人想到了红军曾在这里强渡,这是怎样的一场激烈战斗啊?(课前让学生收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有关资料)查了资料的同学能介绍一下吗?(学生交流)想看看那精彩的一幕吗?(播放事先剪辑好的《飞夺泸定桥》的精彩片断)
②同学们,这难忘的时刻诗人顾工凝聚在课文的第2小节,请你再读第2小节,想想自己体
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用CAI出示句子“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并用鼠标......点出重点词语。)
③你能把感受到的读出来吗?(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在读中感受红军的英勇。)④同学们,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桥下大渡河水湍急,莫说从铁索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红军个个是英雄好汉,他们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对岸射来密密的弹雨,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冲破了敌人的火网,真是“大渡桥横铁索寒”“铁索桥上显威风”。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齐读第2节。(齐读第2节)
⑤思古接今,诗人追忆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场面,又想到了什么?(接着交流反馈)
⑥(教师相机用CAI出示句子)“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勇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满树的犁花正在开放。”从这种对比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练读课件出示的句子,指名谈体会。)
⑦多么幸福安宁的生活呀!是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谁来读?(指名读)多么美好和平的日子呀!是烈士们的生命换来的。一起来读。(齐读)
⑧(随着教师深情地朗读,CAI出示相应的句子。)“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师述:“轻轻地”,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又感受...到了什么呢?(指名交流反馈,并带着自己的体会读。)
⑨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没有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佩之心,敬重之情来缅怀他们。(齐读第3小节)10.师生合作读2、3小节。(学习、品读第4小节)
11.聆听大渡河的呼唤,用心灵感应大渡桥横铁索寒,惜日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情景,今日人们幸福安宁的生活涌上心头。此时,我站在铁索桥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读第4小节)。12.同学们,和第1小节相比,诗人同样是站在铁索桥上,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但此时诗人已思古接今,心潮怎能不汹涌激荡,让我们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 ——(全班深情激昂地朗读第4小节)。
四、读中积淀 迁移反思。
1.这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啊!我们要高声歌唱。(指课题,示意全班齐读全文)2.读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练习背诵。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方法背诵下来?(指名交流)你们背诵的方法可真多呀!真了不起!开始吧!(生练习读试背)3.指名背、全班学生起立配乐齐背 4.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5.关于红军,关于铁索桥,毛泽东曾写过一首著名的七律《长征》,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五、练写运用、延伸创造
假如你就是诗人,当你站在解放广场、育阳桥上、武侯祠门口。。。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拿出笔写一写吧。
小练笔:
我站在—————————— 仿写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
——————————
——————————
——————————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想到
云雾 白浪 强渡 幸福生活
红军 大无畏 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第四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九墩滩九年制学校 赵晓英
教学内容:《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教学准备:
1、查找泸定桥的资料;
2、《飞夺泸定桥》的资料;
3、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顾工写的一首有关长征的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生:铁索桥在哪里?形状?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想到什么?)
2、有疑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查过资料,那谁先来谈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
3、欣赏铁索桥的风貌体会险要,看课文插图,了解铁索桥,引导:你有什么感受?
4、铁索桥下的河水浩荡湍急,桥高得如同在空中悬挂,别说从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来读一读诗歌。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2、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3、生字读准了,诗歌才会读得更流畅,让我们学习这一课的生字词吧。(撒、洒)
4、那诗人站在这座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去细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齐读)
三、品读第一节
1、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他看到了什么?请自由朗读第一节,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2、从“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感受到了什么?带着感受再读(指导读,齐读)。
3、“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心潮汹涌激荡”是什么意思?
四、品读第二节
1、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再读一读诗歌,找一找有关的诗句。(2、3节均可)
2、让我们先默读第2节,想想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可以通过划出有关的词语“攀着、冒着、冲破” “铁索、弹雨、火网”来品味当时形势的危险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边随机指导5、6个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3、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完后随机指导3、4个学生再读这一节)
4、读着读着,我们还可以这样读——谁来试试?(2个学生填空式的朗读,齐读)5、1935年5月29日,长征途中的红军为了彻底粉碎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这是多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啊,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节。
五、品读第三节
1、诗人追忆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场面之后,又想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小节)(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
2、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3、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再把感受读出来(指导2、3个学生读)
从“轻轻地”,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指导学生读)
4、让我们对比着来读读这节,老师来读描写当年的部分,你们读写如今的部分(师:“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生:“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师生合作读该节)。
六、品读第四节
1、留下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情怎能不激荡?请齐读第四小节。
2、诗人要高声歌唱,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赞美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七、拓展练习
1、填空(师出示小黑板)。
2、指导背诵。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一读。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铁索
强渡 冒着弹雨
心潮汹涌激荡
冲破火网
高声歌唱
第五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六年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教学时间:3月2日上午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顾工写的一首有关长征的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生:铁索桥在哪里?形状?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想到什么?)
2、有疑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查过资料,那谁先来谈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 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
3、(出示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体会险要)看到了铁索桥,你有什么感受吗?
4、铁索桥下的河水浩荡湍急,桥高得如同在空中悬挂,别说从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有怎 样的感受呢?我们来读一读诗歌。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2、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3、生字读准了,诗歌才会读得更流畅,让我们学习这一课的生字词吧。(撒、洒)
4、那诗人站在这座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去细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齐读)
三、品读第一节
1、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他看到了什么?请自由朗读第一节,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2、从“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感受到了什么?带着感受再读(指导读,齐读)。
3、“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心潮汹涌激荡”是什么意思?
四、品读第二节
1、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再读一读诗歌,找一找有关的诗句。(2、3节均可)
2、让我们先默读第2节,想想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可以通过划出有关的词语“攀着、冒着、冲破” “铁索、弹雨、火网”来品味当时形势的危险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边随机指导5、6个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吧!(观看多媒体课件)
4、看完了录像,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完后随机指导3、4个学生再读这一节)
5、读着读着,我们还可以这样读——谁来试试?(2个学生填空式的朗读,齐读)
6、当年战争的激烈,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记忆里,毛泽东同志也为这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挥毫写下了一首诗《七律·长征》(赏析)。7、1935年5月29日,长征途中的红军为了彻底粉碎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这是多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啊,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节。
五、品读第三节
1、诗人追忆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场面之后,又想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小节)(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
2、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3、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再把感受读出来(指导2、3个学生读)
从“轻轻地”,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怀念、敬仰 指导2个学生读)
4、让我们对比着来读读这节,老师来读描写当年的部分,你们读写如今的部分(师:“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生:“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师生合作读该节)。
六、品读第四节
1、留下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情怎能不激荡?请齐读第四小节。
2、诗人要高声歌唱,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赞美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七、这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啊,让我们也高声歌唱吧!(配乐齐读整首诗)
八、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一读。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铁索
强渡 冒着弹雨 心潮汹涌激荡
冲破火网
高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