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复习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3 00:3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国论》复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国论》复习教案》。

第一篇:《六国论》复习教案

《六国论》复习教案

上课时间:10.11 总课时:36-37课时(两课时)复习目标:

1、能写出“暴、当、厌、无” 四个通假字的用法和意义

2、能写出“其实、祖父、至于、智力、故事、再” 等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3、能写出“兵、暴、事、犹”等词在句中的不同意思

4、能写出“日、下、完、义、终”等词的活用情况和意义;

5、能辨析“而、以、为、之”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6、能准确翻译课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式。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齐读课文,熟悉回顾课文内容。(3 分钟)

二、学生做学案中文言实词练习:(6 分钟)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勿”,不要)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到„„结局 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名词作动词。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形容词作动词。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4)形容词作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

三、学生上黑板板演以上内容,教师点评、集体订正。(4 分钟)

四、学生做学案中文言虚词练习(7 分钟)1.而

(1)连词,表因果。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连词,表修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表转折。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虽

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连词,表并列。二败而三胜

(5)连词,表承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之

(1)结构助词,的。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3)定语后置的标志。苟以天下之大

(4)代词。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国家”)/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3.以

(1)介词,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2)介词,凭借。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3)介词,把。举以予人

(4)介词,用。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为

(1)动词。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2)表被动。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其

(1)代词,它。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2)代词,他们的。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6.则(1)连词,就。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连词,那么。则秦之所大欲 7.与

(1)动词。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2)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与战胜而得者(3)连词,和,同,表并列。六国与秦皆诸侯

五、学生上黑板板演以上内容,教师点评、集体订正。(5 分钟)

六、学生看学案中文言句式,教师讲解(5 分钟)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3)洎牧以谗诛(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七、学生做学案上的翻译题(3分钟)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六国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译:比较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相比,它的实际数目要多到百倍。六国诸侯由于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它的实际数目也要多到百倍。

八、学生上黑板板演以上内容,教师点评、集体订正。(3分钟)

九、课堂练习(2分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大概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清清楚楚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第二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C.成以其小,劣之。D.英雄乐业。

3.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4.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渔人甚异之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十、讲解练习(2分钟)

十一、课堂小结(5分钟)

1.B(“厌”应译为“满足”。)

2.B(例句与B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3.D(例句中的“以”和D项中的“以”均释为“因为”;A项中“以”释为“凭借”;B项中“以”释为“以致”;C项中“以”释为“拿”。)

4.C(C中“异”解释为“以„„为异”,是意动用法,A、B、D项中加点字为使动用法。)

《六国论》学案 复习目标:

1.会写出“率、盖、暴、举、厥、判、得、与、速、革、殆、向使、积威、攻、洎”实词 词义。

2.会写出“其实、祖父、然后、至于、智力、故事”古今异义。3.会写出 “厌、无、当”通假字。

4.会写出“亏、完、大、理、义、后、却、终、事、礼、日、”词类活用。5.会写出“为、以、而、其、之”虚词词义 6.会翻译重点句子。

一、给加点词注音。

六国互丧

暴霜露

草芥 削割 与嬴而不助五国

下咽 胜负之数 思厥先祖父 赂秦 革灭殆尽

二、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率赂秦焉 盖失强援 暴霜露 举以予人

思厥先祖父 强弱胜负已判矣 此言得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秦以攻取之外 洎牧以谗诛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四、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下。

1、暴秦之欲无厌。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与秦相较。

五、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小则获邑[小城镇],大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解释下列虚词的含义。为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国者,无使[自己]为积威之所劫哉!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取得]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而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4、奉之弥[更加,越来越]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7、二败而三胜。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0、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七、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指出)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八、教师课堂总结点评,集体订正(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判读)

九、课堂总结(4分钟)

1、通假字我会了

2.词类活用我会了

3.古今异义词我会了

4.多义词我会了

5.特殊句式我会了

6.我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第二篇:六国论复习学案

《六国论》早读学案

第一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①六国:指战国时代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后来都被秦国统一。文章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

②兵:兵器,武器。

③战:动词作名词,指打仗的事。

④弊在赂秦:弊端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⑤而:表因果的连词 ⑥力亏:力量亏损。⑦道:方法,原因。

译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作战不够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而亏损了自己的实力,这是灭亡的原因。第二段: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①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②互丧: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③率:都,皆(古义)。率领,轻率(今义)

④耶:疑问语气词,吗。

⑤者:代词,„„的国家。⑥以:因为

⑦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译文:有人说:六国彼此都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别国)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第三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①以:介词,用。

②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攻,攻占。取,取得。

③则:就。

④邑:小城镇。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⑤者:大城池。

译文:秦国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土地)之外,(还受六国贿赂),小的就获得县邑,大的就得到城市。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①较:比较。

②之:两个”之“都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

③所得:得到的土地。所,„„地方。

所亡:所失去的土地。④而: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结果。

⑤其实:它的实际数目(古义);实际上,事实上(今义)。

译文:比较秦国(受贿)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得到的土地,那数量实际上多一百倍;(六个)诸侯国(贿赂秦国)失去的土地同作战失败丧失的土地(相比),那数量实际上也多到一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②则:那么。

③之:两个“之”都是取消独立性。

④欲:想要的。

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

⑤所大患:最担心的事情。

⑥固:本来

译文:那么秦国最想要的,诸侯最担心的,本来不在于战争了。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①思:想,考虑。

②厥:其,他,他们的。

③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祖父,祖辈和父辈(古义)。爷爷(今义)

④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难。

⑤以有尺寸之地:才有了一点儿土地。以,连词,表结果,才。之,助词,的。视:对待,看待。之:代词,指土地。

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然后:这样以后 夕:晚上。

译文:想想列国的先公先王,冒着霜露,砍断荆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子孙们对待这些土地很不爱惜,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样以后才得到一个晚上的安睡。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①起视四境:起身看四周的边境。②而:表承接。

③然则:然,既然这样。则,那么。④厌:同“餍”,满足。

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送给他东西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的各国。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

译文:(第二天)起身看看四周的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这样,那么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不会满足的,六国送给秦国东西越多,(秦国)侵略他们就越厉害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故,连词,所以,因此。

①判:决定。

②至于:以致,以至于(古义);表示另提一事。(今义)。③颠覆:灭亡。

④理固宜然:按道理本来应该这样。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固,本来。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苏代谓魏王曰:“„„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又见《战国策·魏策》孙臣语。以,用。事,侍奉。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译文:所以不用作战而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达到灭亡,按道理本来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犹如抱着柴禾去救火,柴禾用不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第四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①未尝:不曾。未,不。尝,曾经。

②终:终于,最后。

③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④何哉:为什么呢?哉,语气助词,呢。

⑤与嬴:亲附秦国。与,结交,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译文:齐国人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因为齐国)亲附秦国却不帮助五国。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①既:已经

②始:副词,起初。

③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④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译文:五国灭亡后,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护他们的人土地,坚持正义不去贿赂秦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①是故:因此 ②而:表转折。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就是使用武力(抵抗)的效果。斯,这。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意思是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史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荆卿,荆轲,即是下文提到的“刺客”。速,招致。始,才。

译文: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然而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①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五战为虚设之辞。秦赵交战不止五次,各有胜负,无法确切指出哪次为哪五次。语出《战国策·燕策》苏秦说燕文侯曰:“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②者:语气助词,停顿。再,两次(古义)。又,又一次(今义)③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④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洎,等到。以,因为。诛,被诛杀。终: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译文: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战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邯郸成为了(秦的)城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却没能坚持到底。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①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同时为秦所灭,此时韩、魏、楚皆已灭亡,故称“革灭殆尽之际”。革,改变,除去。

②智力:智谋、力量(古义)。理解事务的能力(今义)。

③孤危:孤单,形势危急。

④战败而亡:交战失败而灭亡。⑤诚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诚,实在,的确。不得已,没有办法。

⑥向使:以前假使。向,先前。

不行:不前行(古义),不可以,不中用(今义)

⑦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数,运数。理,理数。皆指命运。当,同“倘”,如果。易量:容易判断。

译文:况且燕、赵两国处于秦国几乎(把其他国家)消灭完尽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力量孤单,形势危急,交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假使(当初)三个国家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容易判定。第五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①封:封赏。

礼:名词作动词,礼遇,侍奉。

②并力西向:合并力量向西(对付秦国)。西,西边,指秦国。向,面向,朝着。西向,即是“向西”,指抗秦,秦在函谷关以西,六国在东。

③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之,取独。下,名词作动词,下咽。④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⑤劫:胁迫,挟持。

⑥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为:治理。

译文:唉!(如果)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优异人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会寝食不安,内心惶恐。可悲啊!有像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形成的威视所胁迫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夫:发语词。

①下:名词作动词,自取下策。

②故事:旧事、前例(古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今义)

译文: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他的形势。如果凭着拥有天下的大国,自取下策而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下了。

第三篇:六国论 教案

六国论 苏洵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学习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的手法。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 率shuai赂秦耶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 洎jì牧 殆dài尽 当t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一)诵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2.诵读练习及检查。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二)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课后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研习新课

(一)诵读第3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二)诵读第4段。1.诵读的准备。(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三)诵读第5段。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上。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四、课后检测(详见课件)

五、课后作业《优化方案》

第四篇: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

一、学习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四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第一课时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一.简介时代背景(10分钟)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8)

赂lù秦率shuai赂秦耶小则获邑yì思厥juã先祖父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洎jì牧殆dài尽当tā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2)六国互丧(sàng)(3)率(shuài)赂秦耶(yã)(4)小则获邑(yì)(5)思厥(juã)先祖父(6)暴(pù)霜露(7)暴秦之欲无厌(yàn)(8)草芥(jiâ)

(9)与(yǔ)嬴(yíng)而不助五国(10)洎(jì)牧以谗诛(zhū)(11)革灭殆(dài)尽(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14)或未易量(liáng)(15)下咽(yàn)(16)悲夫(fú)

(17)为(wãi)秦人积威之所劫(18)日削(xuē)月割(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四、朗读课文,小组内翻译课文(15分钟)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1、2

第二课时

一.局部研习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2)战不善(3)弊在赂秦(4)赂秦而力亏(5)破灭之道也(6)或曰

(7)六国互丧(8)率赂秦耶(9)不赂者以赂者丧(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2分钟)非:

①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②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②有人、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③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莫”:

② 有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②没有谁

2.;提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分钟)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较秦之所得(4)其实百倍

(5)则秦之所大欲(6)固不在战矣(7)思厥先祖父

(8)暴霜露,斩荆棘(9)以有尺寸之地(10)子孙视之不甚惜

(11)举以予人(12)然后得一夕安寝(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得:

①动词,得到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②适宜,得当此言得之(《六国论》)③找到至德不得(《庄子·秋水》)③ 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⑥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三、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习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习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

四、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第三课时

1.诵读第1段。

提问:(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诵读第2段。提问:(1)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在第二段中找出。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其中用了多少个对比?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c、“得”与“失”,“难”与“易”、“有限”与“无厌”。

论证方法

明确: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秦和“赂”之国不同的做法与结局,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比:

①数量上,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 ②程度上: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

中间有形象的描述,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成效来之不易,用“以有尺寸之地”,用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对于“割城”、“赂地”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示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一个“视”字,一个“又”字,用类似漫画的手法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婪“起”与“寝”紧紧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苟安已不可得这样描写把历史大事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身临其境韩魏楚三国君王没有看到长远利益,只为眼前考虑,患的是政治上的近视眼

在本段的最后,还采取引证法,引用《战国策》中的话,从道理上揭示了以地事秦的必然后果

通过三小层就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问:引用古人的话来进行论证观点,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证法,作用:既对上文的论证起到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的收束全文,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4)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3段。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齐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a、“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b、“五国既丧”c、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明确:a有赞扬,有批评。B赞扬以武力对抗的政策。c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d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E智力孤危

(3)问“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第一段的哪一句?

明确:“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明确:a“三国各爱其地„„良将犹在”。B,这是一个假设论证,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c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也说明六国有打胜秦国的可能。

4.诵读第4段。

提问:

(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

明确:“恐”:恐怕,这里也是假设论证,表现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2)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3)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段末句是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4)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5.诵读第5段。

提问:

(1)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中的“天下”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明确:a、“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当时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

b、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2)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明确: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3)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明确: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第四课时 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段

2.解释词义(2分钟)

(1)终继五国迁灭

(2)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3)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4)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5)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7)斯用兵之效也

(8)始速祸焉

(9)二败而三胜(10)后秦击赵者再

(1)李牧连却之

(12)洎牧以谗诛(1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4)智力孤危

(15)刺客不行(16)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17)当与秦相较

(18)或未易量 教师补充:(2分钟)

相:①互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②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相见恨晚 ③递相,先后死者相藉(《捕蛇者说》)④亲自观看伯乐相马

3.提问:后秦击赵者再句式?(状语后置)4.提问:翻译(4分钟)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於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始”与“始有远略”区别,)

(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向使„则„表示假设关系的常用句式)

5.提问: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唇亡齿寒)齐国:与应嬴而不助五国,智力孤危,战败而亡。——鄙夷 燕国:以荆卿为计,——赞美 赵国,牧以谗诛,——惋惜

联系:赵国似乎专门出大将,我们学过的有廉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长平之战赵国君王听信谗言弃廉颇而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造成长平之战打败,几十万大军被秦军活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刺秦王前于易水边在好友高渐离击筑声中唱的短歌,体现了一种刺秦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是不会还的坚定意志

6.教师总结:本段从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进而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不附于楚,燕赵有正确的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全面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第五、六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3分钟)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其势弱于秦(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8)苟以天下之大(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0)是又在六国下矣 2.提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句式?(被动句)3.提问:翻译(5分钟)(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於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提问:比一比,谁读得好请同学朗读第五、六段,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点,注意语气、语调,读出情感

四、拓展(启发学生辩证看待文章中关于“燕行刺客”,赵“用武而不终也”的论据)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五、结语

本文在一个“赂”字上,即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策略,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历史是一面镜子,常常照出丑陋才能有挽救的希望而不知回望历史,不懂吸取教训,只会重蹈覆辙所以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现在生活在安宁祥和的年代,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多年当时间日复一日不断延伸开去,许多人已经忘记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伤痕可历史的悲剧往往会惊人的相似所以,可怕的不是那段血写的历史,可怕的是那不堪回首的历史再重演还记得吗?160年多年前,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八国联军的大炮卑躬屈膝,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大好江山,任侵略者随意践踏,泱泱大国,支离破碎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用罪恶的双手在中国大地上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进入了漫长的八年抗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知道吗?我们的民族饮下的是一杯杯落后的苦酒

愿北宋重蹈覆辙的故事永远成为故事!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相应鉴赏练习

附板书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第一段弊在赂秦故曰: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1、得与失的对比--弊在赂秦

第二段

2、难与易得对比至于颠覆赂者灭亡

3、有限与无厌得对比理固宜然

4、引古人名言印证,比喻论证

1、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反面

2、燕国:以荆卿为计,始速祸--正面

赵国:牧以谗诛,用武不终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三段

3、齐人勿附,刺客不行,胜负或未易量--反面假设

良将犹在。

第四、五段:提出策略,借古讽今

教学后记:

《六国论》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学习它论证的结构。在教学中,我利用了第一课时给学生疏通了文意,并积累了重点文言字词,在第二课时重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也是这次公开课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个课时,可以让学生懂得《六国论》的写作结构,并能运用到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去,同时,文中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分层论证、假设论证、事实论证等,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第五篇: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以史论政,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领会作者反对屈辱求和的、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思想;

2、学习本文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4、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方法]:串讲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二、解题

1、论,是一种论说文体,“论者,议也。”六国论,即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苏洵十分关心政治,他的文章,大多针对时政有感而发。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3.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国难当头,矛盾尖锐,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率赂秦耶(shuài)

革灭殆尽(dài)

2.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思厥先祖父(jué)

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

以谗诛(chán)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

燕赵之君(yān)

洎牧(jì)

四、研习课文

(一)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疏通第一段字词句,教师补充

(1)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2)或曰:有的人

(3)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4)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

(6)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也。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4)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二)研习第二自然段、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1)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2)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3)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是两个单音节词

(4)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宜,应该。颠覆,古义,灭亡,今义,翻到。

(6)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宾语“之”省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1)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个方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照应了第一段的哪一句?分几层意思?运用什么论证方式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板书具体论证过程。“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2)学生顺思路试背第二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

-贿秦力亏

(一)中心论点: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二)“得”与“亡”的对比

分论点1 赂秦而力亏 “难”与“易”的对比

对比论证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引证法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

(2)可谓智力孤危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认识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后秦击赵者再(状语后置句,即“后秦再击赵”)(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1)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板书:

(1)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2)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一)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自然段

1、学生齐读四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翻译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2)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4)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

3、内容分析

(1)提问:本段可分两两层?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哪句话可以概括段意?

明确:以“悲夫”为界分为两层。

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重要词句:

(1)可以:可,可以;以,凭。

(2)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之”,秦国;后“之”,的。(3)苟,假如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追随;故事,古今异义,旧事、前例。

2、内容分析

(1)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2)提问:第五段是否多余?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是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四、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五、拓展延伸

1、作者观点是全对,全错、还是部分对?为什么?

参考 : ①灭六国统一天下人心所向;②秦能统一(变革);③用了连衡策略;④弊在赂秦。(文中关于灭六国的原因,作者以偏概全。)

六、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七、板书设计

写作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六国论》教学反思

一、备课过程中的考虑 1.学情、教情分析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重在说理,对高一学生来说,趣味性不强,课堂教学较难出彩。主题明确,课本注释十分详细,难点也不多,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本人教授文言文是弱项,所以选讲这篇课文,以挑战自我。

2.基本构想

⑴以活动为主,提供能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统一。

⑵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既重过程又重结论;既教授传统内容,又体现新课改精神。

⑶适当运用多媒体。

3、学习目标

⑴利用工具书疏通文字; ⑵把握文章大意,归结主旨; ⑶探究说理性文言文的论证手法。

4、课时安排:一课时

5、学习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阅读材料。学生准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课前早读阅读:苏辙《六国论》节选,李桢《六国论》节选,史料《七国兴亡》,赞扬和批评《六国论》的文章各几段,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6、教学方法 ⑴教法:点拨答疑、讲解、导引、检测。⑵学法:自主学习、讨论。

7.主要步骤:四步两场:四步:一是导入新课,感知课文。二是互相质疑解疑,合作学习。三是探究讨论,学习论证艺术,四是理解写作意图,小结课文。重点在“两场”:一场讨论(字词疑难问题),一场争论(本文的论证有无漏洞)。

二.授课过程回顾

1、教学计划用时:45分钟,实际用时:49分钟。完整地实现了教案计划的步骤,条理比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突出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活跃。

2、疏通文言字词部分进展较顺利,学生多次朗读了课文,互相质疑解疑比较充分,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3、拓展探究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思考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论证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第一个环节进展比较平,缺少特色。第二个环节引导得较好,所以比较成功,学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4、作业为二选一,一个是阅读,一个是写作,都可以作为《六国论》课后延伸,无论选做哪个,学生都要积极思考,继续深入探究。

5、多媒体使用少而精。七国形势图配以动画效果,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贯穿整节课。几个文言文检测题,可以加快课堂节奏,提高学习效率。其它与课堂关系不大的材料,尽管画面精彩,但也舍弃不用。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1、语文教学是一门技术,教师要有基本经验,能驾驭课堂,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其条件是教师对学生要十分了解。就如同老农对土地和农时的了解很重要,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浇水,都要选择最佳时机。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分钟的感觉都要准确,对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要操作熟练,否则,课堂不会流畅。今年我教高三,用的是高一的学生,学生情况不太了解,对自己的课堂节奏有一定影响。

2、语文教学更是一种艺术。同样的问题,怎么处理,大有学问。怎样讲出一篇文章的个性?文学常识是听老师的精彩介绍,还是让学生自已介绍?一节课当中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掀起高潮,把学生的心扉撞开?当学生的探究渐入佳境,怎样推动他们把思考再深入一下,使高中语文课堂达到应有的深度?结束语如何将课堂的探究引向深入?这台上的几分钟,就靠台下长时间的学习与探索。著名教师授课,就像著名艺术家表演,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从这方面说,我的学养和经验的积累还差得远。

3、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本节课上学生的一个问题是我没有准备的,“《六国论》是史论,除了史论,还有什么论?”幸亏另一个学生找到相关资料,替我解围,否则我只能说“回去查查”——不能当场解答,毕竟是遗憾的事。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4、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永远的目标。新课程背景下的课,要忌浮虚,讲实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尺讲台,亦甘亦苦。我愿把讲授语文课当成一门艺术,让它带给学生终生的享受,也给自己以人生的慰藉。

下载《六国论》复习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国论》复习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 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2. 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体......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导入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东周末,战国七雄纷争天下,最后被秦国灭掉,统一了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 湖北孝感高中语文组 张珍荣 [文本解读]: 苏洵对北宋屈辱苟安的政策十分不满,于嘉祐元年(1056)写下此文。本文以古讽今,告诫统治者如果象六国那样贪图苟安,必然会象六国......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执笔:沈爱琼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

    六国论复习导学案

    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明朝金榜题名,舍我其谁?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二《六国论》导学案 高三语文组王黎明 2014.12.18 复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及句式。 2、能准确......

    六国论教案(推荐19篇)

    篇1:《六国论》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背诵课文。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教......

    六国论教案(合集5篇)

    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

    《六国论》教案[精选5篇]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