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七色花》教案北师大版(精)
《七色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1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应该做有意义的事。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提问导入。
1、以课文故事导入。同学们,珍妮走迷路了,这该怎么办呢?
2、指名说说。
3、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珍妮,她是怎样做的,好吗?
4、板书课题:《七色花》(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指名说说。
2、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当小老师接读。
妮、橙、撕、谣、碎、旋、哎、塞、凳、跛、康
(3)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哎哟、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珍妮是这样得到“七色花”的?她实现了这样的愿望?指名分段接读1——5自然段,并指名评价。
①指名说说。
②齐读1——5自然段。
(3)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6——10自然段,讨论: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几个愿望?分别是什么愿望?
②指明说说。
③喜欢6——10自然段的同学起来读。
(4)想知道珍妮最后一个愿望做了什么吗?
①想知道的同学起立读11——18自然段。
②指名说说。
③讨论说说:珍妮做的哪件事是有意义的?为什么?
④齐读11——18自然段。
4、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指名说说: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七色花
做有意义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谣、撕、架、碎、戏、便、健、康”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七色花》。
2、出示11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妮、橙、撕、谣、碎、旋、哎、塞、凳、跛、康
3、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哎哟、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谣、撕、架、碎、戏、便、健、康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歌谣、随便、仔细、健康、东张西望、()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后记:
第二篇:【北师大版】(新版)2018年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七色花
七色花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一篇童话,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时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做了七件事,告诉我们要做有意义的事。
文章共18个自然段,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1-5自然段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时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实现了第一个愿望—回到了家。
第二段(6-10自然段)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五个愿望。
第三段(11-18自然段)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帮助维佳健康起来。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婆”等6个生字,会写“神”等9个字。掌握“塞”“旋”的不同读音和用法。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3、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在能讲述七色花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愿望,发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积累本课的词语,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语言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说说如果有一朵七色花,你将有什么愿望。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义,学习珍妮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教学建议
一、课文教学
1、可从课文的开头作为导入,提出问题:珍妮迷了路,这可怎么办呢?也可直接从题目入手:看到“七色花”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还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花导入,请学生说一说,知道些什么花,再引出课题“七色花”。导入新课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但以能激发兴趣,调动思维为目的。
2、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七个愿望。虽然有些愿望看起来是浪费了七色花,但确实是符合珍妮当时的需要。如到北极,是因为男孩子们不让她参加游戏;而要玩具,是因为她很羡慕别的孩子的玩具。尽管她为此撕掉了四片花瓣,但她开始懂得要珍惜,不再贸然行事。这个过程说明了珍妮在成长。学习课文时,不要简单的对珍妮进行是非评价,而要引导学生明白,做有意义的事最快乐。
3、课文篇幅较长,但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后组织小组讨论课后思考题第一题“说说七色花帮助珍妮做了哪些事?”以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
4、可让学生读文后把珍妮做的七件事板书到黑板上。
带着面包圈回家 让妈妈的花瓶完整 到北极 回到院子 让所有玩具来 让玩具回商店 让维佳健康起来
5、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以《假如我有七色花》为题进行说话训练。鼓励那些有创造力的想法,鼓励那些为别人着想的愿望。
二、关于生字教学
1、这课的生字字形都比较复杂,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比较,注意生字的写法。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记字的方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掌握这些生
字。如“橙”可与“凳”进行比较记忆,用换部件的方法就能够掌握牢固。
2、本课还出现了两个多音字“旋”和“塞”,这两个字的读音可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其读音进行比较,以初步使学生建立起读音与字义的联系。
3、本课出现了不少的好词和新的词汇,如“东张西望”“健康”等,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可以结合“语文天地”中“抄一抄”来进行。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谣()碎()xuán()sè()旋 塞
遥()翠()xuàn()sāi()
2、填空: 一朵()一串()一片()一阵()
3、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相关资料 当啷:象声词。神奇:非常奇妙。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在平时都见过什么样的花?
2、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什么?教师板书课题:七色花
3、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4、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
(2)边读边思考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把相关的句子、词语用笔画下来。
2、检查自读情况。(1)汇报自学的词句。
①师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②开火车读。
③说一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小窍门。④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2)指名分小节朗读。学生评价。(3)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精读解疑,品读升华
1、全班交流解决的问题。
2、学生汇报自读中解决不了的疑问。
1、教师归纳疑问,进行梳理,作为重点研读内容。
估计可能会是:(1)小姑娘七次使用七色花,哪一次最有意义?
(2)珍妮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2、引读写珍妮七次使用七色花的段落。
(1)边读边想,珍妮每一次使用七色花都有什么愿望?
(2)讨论:从这些愿望中看出珍妮的心里在想什么?她为什么会这样想?(3)全班交流,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4)分角色朗读小姑娘使用七色花的经过,说一说“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
(5)品读珍妮所想、所说的话,思考“珍妮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仔细分析,认真思考,要把你的观点和看法讲清楚。
3、默读全文,想一想从这篇课文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五、想象拓展。
1、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用?
2、出示“语文天地”“照样子,写一写”的第一句,学生进行想象补充。
3、把你的想象写下来,注意写完后读一读,把语句写通顺。
六、指导写字,引导积累。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学生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字中哪个字你认为最难写?(2)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重点指导易错、难写的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记字方法进行区别写字。)(4)学生写字,互相评价。
2、结合“语文天地”中“抄一抄”进行积累词语练习,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板书设计
七色花
迷 路 第一朵 ━ 回家
‖ 第二朵
得到七色花
‖
使用七色花
第三朵 第四朵 第五朵 第六朵
第七朵
任性 ━ 帮助别人,最有意义。
第三篇:七色花教案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七色花》教案设计
1.一、教案背景分析: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第一课时
3.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本课写了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时得到了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做了七件事,教育学生要做有意义的事。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
三、教材分析:
“七色花”是一种罕见的、奇异的花,它有七片花瓣,七种颜色。更为神奇的是,每撕下一片花瓣就可以许下一个心愿。课文中的小姑娘就用“七色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篇童话故事以七花为线索贯穿课文始终,每一段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特别是用第七朵花帮助跛脚的维佳恢复了健康,说明了珍妮是一个可爱、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小姑娘。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小姑娘珍妮七次用花瓣所做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帮助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义。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幻想和想象,说说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想实现什么愿望。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同学们,奇妙的童话世界总是那么令人遐想无边,无限向往。这节课,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飞向那神奇的、丰富多彩的童话王国,去采一朵美丽又神奇的七色花。
1.板书课文题目。
[百度搜索图片]
围绕课文题目,你都想知道什么呢?(讨论后归纳)
1.2.3.2.七色花是什么样?七色花怎么神奇?小姑娘怎么得到七色花的?她用七色花做了什么?交代任务: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三个问题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百度搜索视频]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选择三个问题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来学习。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全班交流,理解内容
1.七色花是什么样?
(1)指名回答。
(2)出示老师自制的“七色花”,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
(3)指名读书上的句子,读出七色花的美。
2.七色花怎么神奇?
(1)指名回答。
(2)小结:神奇的七色花给小姑娘带来了幸运。她是怎么得到的?七色花帮助小姑娘做了哪些事?
3.小姑娘是怎样得到七色花的?七色花帮助小姑娘做了哪些事?
(1)问题一: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问题二:学生交流。
a.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读一读。b.指名汇报读。
c.你认为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
分组讨论。
集中汇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想象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哇!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向好朋友说一说。
1.找朋友。
2.交流汇报。鼓励学生从带给别人快乐方面去考虑。
3.教师总结。
其实,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所有的愿望就都能成为现实,七色花就在你的心中。最后,让我们再重新感受一下课文吧。
[百度搜索音频]
六、作业设计:
1.请你给下面的七色花涂上色,并写出每一片花瓣的用处。
[百度搜索图片]
2.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写下来。
3.看图复述课文
[百度搜索课件]
七、板书设计:
开端:得到七色花实现了第一个愿望
使打碎的花瓶复原
七色花去北极
发展:回自己的家心地善良
要玩具助人为乐
赶走玩具
高潮、结尾:维佳获得健康和快乐
八、教学反思:
1.教学中,我设计了问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七色花是一朵神奇的花?并让这个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体会送花的老婆婆来得神奇,去得神秘(七色花来历神奇);撕下一片花瓣,唱个歌谣,你要它做什么它就能做什么(七色花的作用神奇);在珍妮浪费了六片花瓣之后,才意识到要用最后一片花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七色花设计的神奇)。在这一问题的统领下,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珍妮实现第七个愿望的过程,通过对珍妮语言、神态的学习,感知珍妮的善良。
2.文章采用回环反复的写法。珍妮撕花瓣、唱歌谣反复了七次,尤其是珍妮实现第二到第六个愿望只是中间分别插入实现不同愿望的内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探讨,体会课文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最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引导学生理解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对别人有意义的事情者是最快乐的。
九、教师个人简介:
省份:辽宁省学校:鞍山市岫岩县兴隆中心小学姓名:衣胜永
电子邮件: 1025088272@qq.com ,通信地址: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兴隆中心小学邮编:114300
个人简介:
衣胜永,男,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自1994年从教以来,对教育事业刻苦钻研,教书育人,不断学习探索,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有所获。
第四篇:《七色花》教案
《七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妮”等11个生字,会写“谣”等8个字。掌握“塞”“旋”的不同读音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幻想和想象,在能讲述七色花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愿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本课的词语,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进行幻想和想象,说说如果有一朵七色花,你将有什么愿望。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义,学习珍妮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教学设计
一、课文教学
1、可从课文的开头作为导入,提出问题:珍妮迷了路,这可怎么办呢?也可直接从题目入手:看到“七色花”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还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花导入,请学生说一说,知道些什么花,再引出课题“七色花”。导入新课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但以能激发兴趣,调动思维为目的。
2、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七个愿望。虽然有些愿望看起来是浪费了七色花,但确实是符合珍妮当时的需要。如上北极,是因为男孩子不让她参加游戏;而要玩具,是因为她很羡慕别的孩子的玩具。尽管她为此撕掉了四片花瓣,但她开始懂得要珍惜,不再贸然行事。这个过程说明了珍妮在成长。学习课文时,不要简单的对珍妮进行是非评价,而要引导学生明白,做有意义的事最快乐。
3、课文篇幅较长,但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后组织小组讨论课后思考题第一题“说说七色花帮助珍妮做了哪些事情?”以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在学习结束时,可完成的课后思考题第二题“如果有一朵其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鼓励那些有创造力的想法,鼓励那些为别人着想的愿望。
4、可让学生读文后把珍妮做的七件事板书到黑板上。
带着面包圈回家
让妈妈的花瓶完整
到北极
回到院子 让所有玩具来
让玩具回商店
让维佳健康起来
5、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以《假如我有七色花》为题进行说话训练。
二、生字教学
1、这课的生字字形都比较复杂,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比较,注意生字的写法。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记字的方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掌握这些生字。如“橙”可与“凳”进行比较记忆,用换部件的方法就能够掌握牢固。“碎”字就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易写错的部件,以加深印象。
2、本课还出现了两个多音字“旋”和“塞”,这两个字的读音可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其读音进行比较,以初步使学生建立起读音与字义的联系。
3、本课出现了不少的好词和新的词汇,如“东张西望”“健康”等,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可以结合
“语文天地”中“抄一抄”来进行。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在平时都见过什么样的花?
2、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什么?教师板书课题:七色花
3、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4、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
(2)边读边思考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把相关的句子、词语用笔画下来。
2、检查自读情况。(1)汇报自学的词句。
①师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②开火车读。
③说一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小窍门。④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2)指名分小节朗读。学生评价。(3)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精读解疑,品读升华
1、全班交流解决的问题。
2、学生汇报自读中解决不了的疑问。
3、教师归纳疑问,进行梳理,作为重点研读内容。估计可能会是:
(1)小姑娘七次使用七色花,哪一次最有意义?(2)珍妮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4、引读写珍妮七次使用七色花的段落。
(1)边读边想,珍妮每一次使用七色花都有什么愿望?
(2)讨论:从这些愿望中看出珍妮的心里在想什么?她为什么会这样想?(3)全班交流,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4)分角色朗读小姑娘使用七色花的经过,说一说“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
(5)品读珍妮所想所说的话,思考“珍妮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仔细分析,认真思考,要把你的观点和看法讲清楚。
5、默读全文,想一想从这篇课文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五、想象拓展。
1、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用?
2、出示“语文天地”“照样子,写一写”的第一句,学生进行想象补充。
3、把你的想象写下来,注意写完后读一读,把语句写通顺。
六、指导写字,引导积累。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学生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字中哪个字你认为最难写?(2)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重点指导易错、难写的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记字方法进行区别写字。)
(4)学生写字,互相评价。
2、结合“语文天地”中“抄一抄”进行积累词语练习,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第五篇:七色花教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七色花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珍妮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义,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阅读要求
谁见过七色花?(没见过),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七色花什么样?哪些地方与其它花不同?谁有七色花?这七色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作用?……)
过渡:刚才同学们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很好,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通过读解决。
二、生字学习,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
2、按阅读提示的要求回答问题。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指导朗读
课文中有一句话“飞吧,飞吧!我要……”出现的次数较多,但是每次出现情况都不相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每次出现的具体情况,联系上下文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前几次七色花满足了珍妮的愿望,她感到很开心,要用轻松的语气读。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在朗读时,先要读出小珍妮心情沉重,认真思考的语气,最后要表现出小珍妮帮助了别人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四、精读解疑
1、七色花是如何获得的,怎样神奇
2、说说珍妮的每片花瓣都是如何使用的?体会小姑娘的心理变化。
3、了解小姑娘使用七色花的经过,分析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
五、句子理解
句子要重点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地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把它用在可用之处,用在有意义之处,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说:“……让这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吧……”
(在只剩下最后一片花瓣的情况下,珍妮选择了让小男孩能够走路这个愿望,从中可以看出珍妮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的孩子。)六.课堂小结
七、想象拓展,布置作业
1、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用?
2、把你的想象写下来,把语句写通顺。板书
七色花
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