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敕勒歌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敕勒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并试着去吟唱诗歌。
2、展开想象,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诗歌吟唱来了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文本,学习诗歌
1、歌曲导入新课
由歌曲《美丽的草原是我家》导入新课。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北方美丽的大草原,仿佛让我们看到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洁白的云,还有成群的牛羊。那么在古代同样有一首歌,它写尽了北方草原的富饶壮丽,写尽了草原人对家乡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敕勒歌》。
2、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诗之韵味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遍诗,根据注释把字音读准,还有拿不准的字互相交流一下。
⑴读准字音。
特别纠正“野”和“见”的读音。
⑵集体读,检查字音是否读准。读出节奏和韵味。
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风吹草低/见牛羊。
⑵“下”“野”
“苍”“茫”“羊”
3、交流体会,品味诗意
二、吟唱诗歌,升华情感
1、马背上的歌谣(1)简介背景
首领斛律金,能征善战,一位常胜将军,但这次打了败仗,战士们士气低落,斛律金便高歌一曲,为战士们鼓舞气势,重振威风!
(2)身临其境,放声吟唱
如果你是一位远征的大将军,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骑着雄壮的战马,身后是十万铁骑,北风吹过,战旗猎猎,你不由得高歌一曲:“敕勒川,阴山下……”
(3)升华情感,用心吟唱
请同学们策马扬鞭,驰骋草原,唱出《敕勒歌》。
2、谈谈你心中的感受!
三、走出文本,延伸拓展
1、试着吟唱另一首诗歌《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通过学习课文《敕勒歌》,延伸到了一系列马背上的歌谣,还有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三首诗都与骑马有关,三个骑马是不一样的。草原上骑马,战场上骑马,西湖边骑马,背景和节奏各不相同,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诗歌的韵味,何乐而不为呢?
3、把你学到的诗歌吟唱给家人听,分享你的快乐!板书设计:
马背上的歌谣
吟唱诗歌
敕勒歌 破阵子 钱塘江春行
教学反思:
这首《敕勒歌》是模仿戴建荣老师的吟唱诗歌,当时听完课后,我内心非常震撼,竞不知诗歌有如此之魅力,吟唱起来也这么朗朗上口,所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是尝试着来,没想到孩子们兴趣浓厚,整节课大家都沉醉在诗歌魅力中……
第二篇:《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教学设计
秋山中心学校 俞慧娟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对于少数民族我们应该不陌生,我们跟着周恩来总理,参加了泼水节,见到了开心幸福的傣族人民!还去过美丽的葡萄沟,认识了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今天,我们要跟着1500年前的敕勒族,去看看他们生活的地方。师“敕勒”这个词有点儿难,谁能读准它?
请你来,翘舌音读得真好,越读越棒了!我们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读好它!师:小朋友们,敕勒是我国古时候的一个少数民族。《敕勒歌》,就是这个民族流传下来的民歌,谁来把课题读一下?字正腔圆,真不错,我们一起来!
二、初读古诗
师:学习诗歌前,老师有个温馨的小提示,谁来为我们读一下? 师:听明白了吗?开始读吧
师:你们读得都很认真,接下来同桌两人再互相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又正确又好听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请你来,真是声音洪亮,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真了不起,能流利地读诗歌了!
小朋友们,如果在读诗时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就更好了,老师也想来试一试,仔细听哦!
你发现了什么?原来,读诗有技巧,要注意停顿哦!你想读得更棒吗?那就快试一试吧!
请你来,真棒!你也想来,好的!一听你的朗读,就知道你学会了读诗歌的方法。
小结:学会停顿,把诗读出节奏,诗歌就会读出韵味,读的好听。(板贴:读出节奏)
三、诗歌赏析
(一)学习“敕勒川,阴山下,”
师:小朋友们,敕勒族居住在哪里呢?诗里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看谁的眼睛最亮,能从诗中找到呢? 师:你真是一找一个准(板贴)师:阴山下的又是什么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说的真棒!诶,诗里用一个字概括了大草原,你找到了吗?对了,“川”就是平原。我们一下子找到了敕勒族居住的地方,你都都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找一找
(二)学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景色,真棒!请你用诗里的句子带我们去看看吧。“似”是平舌音,我们一起来读好啊,“似”也是我们要学的生字,同学们看看,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最后一笔是“点 ”不是捺哦
拿出小手和老师书空,好,打开书本把它描一个写一个
小朋友们写得都很认真,我们来看这个小朋友写的,好在哪?单立人的竖写得真直,好像整个字都站起来了,送你个五角星
这个小朋友的呢?注意了左窄右宽,写得不错,也送你个五角星
同桌之间互相评一评,写得正确送她一颗星,写的端正、漂亮再送她一颗星 师:孩子们“似”又是什么意思呢?不着急,我们可以请教字典老师,请看。有1、2、3种意思,选一选,用手指告诉老师!
这里的意思是好像,“似”和“好像”是一对近义词,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文字游戏,看屏幕,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也能这样说,弯弯的月儿似小船,你会变吗? 真棒!老师再考考你们,天似穹庐就是—— 哇,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
“庐”你还记得我们在哪见过它吗?真棒!《望庐山瀑布》中就有,读起来就更简单了,一起来
穹庐是什么呢?是呀,就是蒙古包上的大屋顶,让我们走进蒙古包,从下往上看,就更像了!边画边说:你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谁能读好这个词?“笼”第三声读得真标准,了不起,我们一起学着他读一读。
加上动作来读这句诗,就更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
什么感觉?哦,天是那样的辽阔无边,草原是那样的无边无际,让我们把这无边的景象读进诗里。
小结:原来理解了字词就能更好的明白诗句的意思,这也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板贴:理解词语)
(三)学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
师:小朋友们,你还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我们来读准他,“苍”是蓝色,“苍苍”是很蓝很蓝的颜色,天很蓝很蓝就可以说“天苍苍”。除了蓝色,还指绿色和白色,松柏很绿很绿,我们可以说“松柏苍苍”头发很白很白我们可以说“白发苍苍”真能干,都能活学活用了!
还有这个字“茫”很标准,什么是“茫茫”?猜一猜,一起来。当大雪覆盖,大地无边无际,可以叫做白雪茫茫,大海无边无际,我们可以叫做大海茫茫,在这里,原野无边无际,就叫野茫茫。真厉害,一下子就说出来了
师: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们把画面描述的真美!肯定有很多感受,先和小组里的成员分享一下
是呀,蓝蓝的天底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你能读一读吗?
还有呢?哦,你从插图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很悠闲地吃草,看得真仔细!也请你读一读
谁也想补充?是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也一定很快乐!那就把这快乐读出来吧!
师:是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牛羊悠闲地吃草,马儿自由自在地奔跑,人们在骑马比赛,孩子们你追我赶,这样的日子真是开心快乐
师:小朋友们,越说越开越开心了,都露出了笑脸,想去这样的草原吗?请你把心里想的,都读进诗里吧。
谁想先来试一试?读的好,就把掌声送给他吧!
你来,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家园,看着肥美的牛羊,心情也,谁来读读? 听得出你很喜欢这片草原
看你们都这么好好,好多同学也迫不及待想试试了,那我们一起来吧,真美!
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用上想象和优美的语言,一幅草原图画展现在眼前,想象画面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让我们带着想象,带着感情,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
师:能背的同学试着来背一背,小朋友们,《敕勒歌》是北朝民歌,除了有感情的诵读,还可以像歌一样唱出来,你们听
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敕勒人走进草原,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富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于草原的喜爱,也了解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出了节奏,理解字词,想象画面,希望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也能用用这些好方法!
板书: 敕勒歌
读出节奏
理解字词
想象画面
第三篇:《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素、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所以本课以阅读欣赏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梦景。
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4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我们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
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朗读)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学生背诵本诗。1给学生读背时间。
2教师利用课件练习,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 lè()qióng()庐 见()牛羊 天似()笼()盖 3全班学生齐背本诗。
4观察课件展示风景,配乐背诵。
五、总结
《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这首民歌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人类生活的天堂。
六、用课件播放《天堂》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板述设计:
敕 勒 歌(北朝民歌)草原美景
背景: 阴山下
全景: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特写:风吹草地见牛羊
第四篇:《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教学设计
山西省运城力行中学 张俊孟
教学设想:短文长教、浅文深教、板块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意思;
2.学习比喻、动静结合等写法;
3.感受草原之美和草原人热爱草原之情; 4.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乘飞机从西安而来,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茫茫戈壁、漫漫黄沙,心情非常沉重。到酒泉之后,突然头顶蓝天白云,心情就明朗起来。然而我知道,酒泉的周围大多还是茫茫戈壁滩,就是这个样子(幻灯片1、2、3);可是在古时候,酒泉却是这个样子(4、5、6),因为历史记载酒泉“城下有泉,其水若酒”,“酒泉”因此而得名。我们多么希望现在的酒泉还是这个样子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味这美好的风景,走进敕勒川,高吟一曲《敕勒歌》。
二、了解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产生于黄河流域,歌词的作者主要是鲜卑族,也有羌、汉族的人民。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传世的约六十多首,以《敕勒歌》最为著名。歌辞的主要内容,有的反映战争和北方人民的尚武精神(如《木兰诗》),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反映婚姻爱情生活,有的描写北方特有的风光景色(如《敕勒歌》)。它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豪放;对唐代的诗歌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三、读出诗之味:
1.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遍诗,根据注释把字音读准,还有拿不准的字互相交流一下。⑴读准字音。
特别纠正“野”和“见”的读音。⑵集体读,检查字音是否读准。2.读出节奏和韵味。⑴天似/穹庐,笼盖/中野。风吹草低/见牛羊。
⑵“下”“野” “苍”“茫”“羊” 3.读出情感。
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情感,请用一个词来表达。(学生初读感受)
换角色复沓朗读:
1.如果你是一个蒙古放牧者,此时正自由地躺在草地上,牛羊在周围悠闲地啃着青草,你极目四方,天高地阔,你禁不住引吭而歌:“天苍苍„„”
2.如果你是一们美丽的蒙古姑娘,此时手捧喷香的奶茶,夜晚的篝火映红了你的脸庞,面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你深情地歌唱:“天苍苍„„”
3.你是一位远征的大将军,此时凯旋而归,你骑着雄壮的战马,身后是十万铁骑,北风吹过,战旗猎猎,你不由得高歌一曲:“天苍苍„„”
4.据《乐府广题》记载:东魏高欢攻西魏玉壁,兵败疾发,士气沮丧,高欢令敕勒族大将斛律金在贵族面前高唱此歌,以安军心,可以推想它的乐曲应该是慷慨悲凉的。如果你就是斛律金,你此时吟唱此歌:“天苍苍„„”
四、探究诗之境
1.读过诗歌,你感受到草原怎样的美?请用一个词表达。
2.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这体现了写诗作文中“大道至简”的原则。
你感觉作者是如何表现敕勒川的美丽的?(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方面思考)⑴表喻手法。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饱含着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赞美辽阔大草原的情感。
⑵动静结合、互文等。
天、地属于静景;风、牛羊属于动景;人属于未出现的景。
五、挖掘诗之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中,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没有把人写出来? 改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牧民”好不好? 引出“天人合一”的中心。
六、描绘诗之美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朗诵,看在你的脑海中能浮现出怎样的美景?然后把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七、“天黄黄,地茫茫,何处是故乡?天灰灰,地暗暗,生灵遭涂炭!天阴阴,地沉沉,心情多郁闷„„”这是我们环境的现状,这是我们家乡的现状。面对这样的天、这样的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我们怎么办?(学生思考、回答)
有同学们的努力,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景的。
第五篇:敕勒歌教学设计
敕勒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3、初步了解吟诵,练习吟诵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意境以及对古诗吟诵的认知、练习。
教学道具:
草原风光图片、歌曲,PPT 教学过程:
四部教学法:读韵味--明诗意---写意境---吟诗情
一、情景导入,丰富认知
播放草原风光的歌曲图片,带学生进入学习的情景。师:同学们,草原的风光美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
1、师:听师范读《敕勒歌》(配乐)注意听清字音和节奏。
2、学生划节奏自由练习读。
3、多种形式的读古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四人小组内合作读古诗。合作要求:①按组号顺序依次读古诗,别人读时要认真听。②读完后选出读得好的同学作为本组代表参加朗读展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还有谁想读?
4、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男女生都得第一!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意
1师: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结合课文注释,说说在
这首诗里,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2四人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
生:“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吟诵古诗,感悟诗情:
教师示范吟诵,让学生谈吟诵了朗读的区别,教学生初步了解吟诵,认识吟诵符合和一些基本的规则: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吟诵时应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天地旷远宏大的气势。
五、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师:
1、听着你们清脆、明亮的吟诵,我终于明白:这么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一代代的少年儿童,一直都在学习它。我们可以想象,这首诗歌诞生后南北朝时期的孩子们一起吟诵——(生齐读——敕勒川„„)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吟诵着——(生齐读——敕勒川„„)时间如流水,转眼又过去了900多年,少年时代的纳兰性德,与清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明亮的声音吟诵着——(生齐读——敕勒川„„)
2、像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就叫作——经典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少年儿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所以今天,我们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这种的读书声永不停息,中华民族吟诵文化的薪火就会代代相传,孩子们,让吟诵回归语文。
六、板书设计:
敕勒歌
凝练的语言:苍茫、笼盖、低 优美的意境:一望无际、悠闲 动人的声韵:吟诵 丰富的情感:
七、作业布置:书写类:积累与草原有关的古诗句。
观看类:观看《诗歌咏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