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对联》教学设计(共5篇)

时间:2019-05-13 00:0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对联》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对联》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对联》教学设计

《有趣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来历、作用,了解有趣的对联及背后的故事。

2、对对联产生喜爱的感情,乐于习作。

3、展示自己收集的有趣的对联,交流对联背后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趣的对联及背后的故事。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趣的对联。教师准备有趣的对联、PPT。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元 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中写到,正月初一这天,人们要放鞭炮,还要干什么?(贴春联)板书:春联

二、对联的来历。

1、对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板书:来历

2、学生交流。

3、幻灯片出示幻灯片的来历。

古代盛传山林里住著“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专门吃鬼怪,人们就把桃枝刻成这两个神的模样悬挂在门上,期能永久平安,这就是所谓的桃符。后来桃符渐渐简化,以方形红纸画个桃形,再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代替。到五代以后,又在这红纸写些吉祥话,再修饰对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联。五代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4、有些春联很有趣,如 横批: 辞旧迎新

上联:爆竹鞭儿叭叭紧赶羊儿辞旧岁。下联:春雷鼓声隆隆恭迎金猴送新禧。你搜集了哪些有趣春联,和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5、教师出示有趣的春联。

有一年新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字的人暗地揭走了。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头。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招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

(出示)

上联:福无双至今朝至 下联:祸不单行昨夜行

三、对联的特征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贴在右侧的称为上联,贴在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内容是横着书写的。横批对于春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五、六个字的。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但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四、有趣的对联故事。

这副对联怎么样?其实有趣的对联不仅仅只有春联,还有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这些我们统称为“对联”板书:对联。

你搜集了哪些有趣的对联?你能讲讲对联背后的故事吗?板书:故事 学生交流。预设:

1、寿联。(写给过生日的老人的对联)

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

(上下联均道出了老“寿星”的年龄:古时,花甲指60岁,花甲重逢则是120岁,再加上21岁,当然是141岁;古稀指70岁,古稀双庆无疑是140岁,再添1岁也是141岁。)

2、装饰联(贴于屋内作装饰)

据说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作了副对联贴在中堂上: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的摇摇头,觉得海口夸得太大了。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老朽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出于尊敬,他为老人让了坐,问:“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苏东坡接过书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越往下看,生字越多。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用以自勉。这副门联成了: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3、交际联

坐 请坐 请上座 茶 香茶 敬香茶

五、小练笔

1、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绅《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2、以“读书”为主题写一副对联。

第二篇: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诵读对联,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2.在诵读对联中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规范书写10个生字。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通过书写表达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

读文识字,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

老师:在黑板张贴一副完整的对联,课件一套,红纸,黑色彩色笔若干。

学生:课前搜集对联。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观看课件,感受过春节的热闹气氛。

2.谈话揭示课题。

孩子们,过年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对联(教师指向张贴在黑板上的对联),学生齐读课题。

3.以形象的对联入手,初识对联。

(1)抽学生读:“春回大地,春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家新”。读了对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认识对联。(师: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张贴用红纸书写的对联,一副完整的对联包括横联、上联、下联,别看简简单单的对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

3检查识字、学词情况。

(1)将生字放在五颜六色的气球中逐一让学生认识。

联”、“六畜”、“财”、“茂盛”、“风调雨顺”,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的字音。

“爆”、“财”: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扩词。(当学生说到“爆炸”时,老师相机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远离爆炸,渗透安全教育。)

“稻米”、“六畜”,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猜猜进行理解:“稻米”还可以叫什么?“六畜”指农民伯伯饲养的六种牲口,请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通过这一形式的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轻松理解了难点词的意思)

“茂盛”:结合窗外的那棵高大的黄桷树进行说话练习。

(2)词语(四字词、三字词教学)。

过渡:对联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词语,藏在灯笼里,孩子们,想和它们交朋友吗?(将四字词、三字词分别放入灯笼 里让学生认读,在读中体会含义)

“爆竹声声”、“梅花点点”,读了这两个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看看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过年的热闹场面,听到了鞭炮噼噼啪啪的声音,看到了朵

朵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展示它的美丽,散发着它的芳香)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组词语是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的,在读中体会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什么?(丰收的粮食、肥壮的牛羊)

“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读好了这些词语,你想把它们送给谁?(生:我想把它们送给做生意的人,祝他们生意红红火火)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边读边体会,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学生的理解加以鼓励,教师不作具体讲解)

“三字词”教学,在朗读中记忆、积累。

三、朗读指导

过渡:学好了生字词,下面老师把它们送回到对联的家中,老师相信你们会把对联读得更好。

1.配乐朗读。

(配上喜庆吉祥的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读文氛围,学生很容易入情入景地读好对联)

(1)配乐自由读。

(2)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对联进行朗读,并读给小伙伴听听,小伙伴读得好的,给他画上一面小红旗进行奖励。

(3)抽学生读、评读、赛读。

(4)男女生以对对子的方式朗读对联。

2.按节奏朗读。

过渡:读好了对联,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下对联有什么特点。

(1)学生汇报:两两相对,每句字数相等,根据前面的词语教学,学生很容易观察出对联中都藏有四个字的词语 和三个字的词语。

(2)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将对联分成“×××× /×××”的节奏指导朗读。(师:我们读对联时,不仅要有感情地朗读,还应像古诗那样,读出对联的节奏,读出韵味)

(3)教师引读,学生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3.游戏——对对联。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对联与黑板张贴的对联有什么不同。(缺少横联)教师相机出示四句横联(辞旧迎新、欣欣向荣、恭喜发财、普天同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将横联添加在课文中的对联上。

(2)学生汇报并简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对对联。

四、拓展交流

1.学生交流在课前搜集的对联。

2.教师出示搜集的对联让学生朗读,进行拓展迁移。

五、书写指导

过渡:孩子们,读了那么多对联,又增长了不少知识,那你们想把这些对联送到红纸上去吗?但对联中有两个调皮的汉字娃娃,想让你们把它俩写得漂漂亮亮的,它们才愿意回去,教师相机出示生字“顺”和“盛”。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写好这两个字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将生字的重点笔画用不同的颜色填写,利于学生观察)

2.教师范写,在书写过程中强调这两个字间架结构的摆放应紧凑,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美观。

3.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通过写生字过渡到书写对联(将课前准备的红纸、黑色笔分发到各小组,小组合作书写

一副完整的对联,包括 横联,学生可以写书上的对联,也可以写在课外搜集的对联)。

第三篇:《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李场小学 郭翠兰

设计意图: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在我们农村随处可见,家里办喜事或丧事都张贴对联,特别是春联,更是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看看这幅很美,看看那副也很美,但随之问题也就来了,相当多的农村人文化较低,不会区分上、下联,往往随手贴上去。对于一副相同的对联往往贴法不一样,有的孩子这样读,有的孩子那样读,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走近对联,说说对联。

设计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点拨,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帮助。

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导入,分三个板块进行学习。教学目标:

1、知道对联的基本知识,会区分上、下联

2、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特点

3、会读对联,了解其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上、下联的区分

教学准备:和对联有关的资料 课件 对联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两边张贴什么?(板书:对联)今天我们就要和对联做朋友了。有一位王大爷也高高兴兴买了一副对联,可是又犯愁了,听说贴对联有很多讲究,自己是个种田人,又不识字,该咱办呢?亲爱的同学请你帮帮王大爷好吗?

出示王大爷买的对联(实物):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

师:在门的两边该怎么贴?要帮上望大爷,必须要了解和对联有关的知识。

二、学习和对联有关的知识 第一板块:区分上下联

1、分发和对联有关的小资料(包括打印的王大爷的那副对联),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2、分小组在教室的模拟门上对王大爷的对联进行张贴,并要求小组长陈述理由。

3、试着说说这幅对联的大体含义。

4、对自己收集的对联进行模拟张贴,并读一读,试着说说它的意思。

第二板块:对联的特点

1、生观察王大爷的对联,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说

3、板书;上联

字数相等,下联 结构相似 第三板块: 描述对联上图案的装饰 师: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很多对联都进行了美化,你瞧,老师手中这幅多美!

把你看到的图案说说吧,一句二句都行。

1、小组合作写一写

2、展示

三、总结

一副对联就是一副画,一副对联就是一首诗,同学们以后可以去观察更多的对联,去收集更多的对联,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作业

收集对联,把收集到的对联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

第四篇:对联 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 冯羚殊

教学目标:

1.(添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会)认识13个生字,会写5个; 2.(添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学生了解:例如收集资料、教师呈现、课件展示)通过重点学习两幅对联,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添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展示走之演变过程的方法)通过学习带有走之儿的字,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4.通过对对联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而培植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

1.会(用哪些方法)认、写生字;

2.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联的节奏、韵律。教学难点:

1.读准本课13个生字(不用写13个,只把其中的难读的字要写出来)的字音,规范书写“通、达、联、登、盛”5个生字; 2.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初步了解对联,感受对联的节奏美、韵律美。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字卡、对联 学生:搜集并了解对联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孩子们,谁会玩对对子的游戏呀?(会)那好,咱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吧!老师说一个,你们对一个。和同方小朋友对一对吧!

孩子们,让我们乘坐学习的小列车前进吧!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1.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年里呀,积累了很多很多的语言珍宝。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谚语就是其中两颗璀璨的明珠。那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另一种传统语言形式——那就是对。(板书)来,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仔细看看老师写的这个“联”字,多奇妙呀!那你觉得像什么呀?(小脑袋真聪明,想得多有趣呀!孩子们都想得很意思呀!)2.来,睁大眼睛看仔细啦!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这个符号,是古时候的人写的“联”字。中间这个部分像一个小耳朵,(田字格中板书)就是今天的耳字旁,注意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左右两边挂在耳朵上对称的耳链就变成今天的“关”字。(板书)会学习的孩子一定会跟老师一起写,耳和关合在一起就读“联”。对联的“联”。瞧,一幅图一个字,多有趣的汉字文化呀!3.那你们见过对联吗?(见过)在哪里见过?

(看来你是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孩子,你也是个细心的孩子,能说得在具体一些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春节到啦!家家户户贴春联,表达祝福,我们就送上贺联,有了喜事,咱们就捎上喜联。4.春联、贺联、喜联它们都是对联(点课件指课题),那这些对联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看看图,再仔细观察观察)(小眼睛真机灵!小眼睛也很亮!你有一双火眼金睛)

5.对联也叫对子,人们常常把对联书写在纸和布的上边。一幅完整的对联包括横联、上联、下联,我们把右边这一句叫上联,它是文中的第一句话,左边这一句叫下联,它是文中的第二句话。不知不觉我们就找到了“联”字的一组词串。来,咱们读一读吧。

6.会读啦,能写好它吗?看谁能够把它漂漂亮亮的摆放在田字格里。拿起笔,描红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的“三个一”,一拳、一寸、一尺。(老师看了一下,有的孩子写得又快又好,这位小朋友已经端端正正的坐好啦!)

二、检查生字,初读课文。

1.别看这简简单单的对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世界(指板书),进一步去了解对联。

2.课前孩子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初读了生词,(出示生词)看,这些生词你们都会读了吗?真自信,看来你们的自学能力很强!请听要求,待会请同方小朋友互相检查检查,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读准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没读准,你就赶快当小老师教教他。孩子们,开始吧!(教师巡视了解)

3.都读好啦!第一排谁来读?(抽生)其他孩子认真听,看看有谁需

要你的帮助。(字音读准了吗?谁来说说。赶快教教他?孩子,你再读读,真棒!课堂上就是要这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第二排谁来?(你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你读得真响!)最后一排谁来读?(孩子,仔细看拼音再读读这个词语,真棒!)

4.看来孩子们的预习完成得很不错,拼音小帽都去掉了,你们还能读正确吗?看着屏幕,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女生开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真高!

5.快过节啦,生字娃娃可爱凑热闹啦,它想和灯笼一起过节啦!谁来把它挂上去呀!(举灯笼)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只要谁读准它,谁就可以亲自把它挂到黑板上。谁来读?请你~~~~~~~(贴字卡)6.没关系,人人有机会!咱们开着火车来读一读。(咱们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都快开到北京啦!)

7.看来生字娃娃已经和我们交上了好朋友,它们回到课文里,你还认识他吗?来,拿起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

8.(序号后面的顿号都要变成点)孩子们读得十分认真!刚才在老师巡视的时候,听到有同学把这个字的声调帽子带错。预设一:“调”字,请你借助拼音再拼读一下,(生拼读)

这个字以前我们读成声调、调动,但在这里它读—“调”,风调雨顺的调,记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预设二:“兴”字,这个字我们以前也和它见过面,读几声(四声)。当它读兴(四声)时,你读到过哪些词?(高兴、兴高采烈)一般来

说,表示心情愉悦的时候,就读(四声),而表示繁荣旺盛,就读(一声)。来,让我们一起带着拼音读一读,每个词语一遍。把它们送回句子里边再读读,(出示句子)学生读。

二、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文里有四幅对联,谁愿意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幅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请你来······(你们听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谁的字音没读准,或者读错字。有问题,学生评价。)

2、接下来,咱们分组再读一读,从第一组开始,依次往下读。第一组,爆竹声声~~~~~~读!(从孩子们的朗读声中,我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过渡:大家知道对联传递着人们美好的祝福和心愿,下面我们就把对联送出去吧!

3、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想到哪一幅对联?(“五谷丰登稻谷香,六畜兴旺牛羊壮”)为什么?(你真会读书,借助图画读懂了对联。)

4、(出示字卡)这就是五谷丰登的“登”,怎样记住它?(加一加真是识字好办法,)

预设:(如果学生没有把登字上半部分说清楚,就进行重点指导)看,登字上面这个部件有点难记,我们可以用数笔画的方式来记记吧。来,伸出小手指我们一起来写写上面这个部分,记住了吗?赶快在同桌的手掌心写写这个“登”字,看看他写对了没有?

5、看到一望无际金灿灿的稻谷和那些数不尽肥壮的牛羊,农民伯伯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

6、谁能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幅对联读出来!(你们感受到农民伯伯的高兴了吗?能不能让稻米香得更远点,让牛羊更壮一点)谁再来读读?稻米香了,牛羊壮了,一起读。

7、如此丰收的景象,老师忍不住送上一句横联(课件把横着的句子变成对联形式,竖着排)。“风调雨顺”,这个词课文里哪句话读到过?(风调雨顺家家乐)

8、这家酒店今天开张了,想想,应该送哪一幅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为什么?

9、这幅对联我们常常送给生意人。对联中这两个字:通和达,仔细看,发现了什么?走之儿是怎么演变而来的?(课件)在古时候,走之儿是这样写的,上面三撇表示人的大腿、小腿和脚,下面表示脚下所踩的草地,后来,这个部首就慢慢演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走之儿(出示课件),所以,凡是带有走之儿的字,都和脚的行走有关。

10、那在这里通四海、达三江,是指的商人把生意做到了哪里?就是说把生意做到了四面八方,做到了五湖四海,难怪商人会财源茂盛。

11、(出示字卡)这个字读什么?

“盛”字可以和课文里的哪些字交朋友?谁发现了?(兴盛、旺盛、茂盛)除了说财源茂盛,还可以说什么“茂盛”呢?(树叶、小草、庄稼、花儿)

12、这一幅对联传递商人们想把生意做大做强的心愿,所以人们常用这些字来给自己的公司、产品命名,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看

见过这些字?读一读。

出示图文:茂业百货

隆鑫集团

盛世唐朝……

13、人民生活幸福,祖国处处兴旺,(课件把横着的句子变成对联形式,竖着排)。谁能读好这幅对联?咱们最后给这对联加上横联“恭喜发财”。

三、指导书写

1、读好了这两幅对联,我们就来写写这几个字(通、达、登、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构)

2、我们先来看看登和盛,想把这两个字漂漂亮亮的写下来,你有什么要给大家提醒的呢?

3、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写这两个字,“登”字我们已经随文学习过了,注意上面部分要写得宽,第一笔横撇要写得舒展,第二笔点,笔顺非常重要,先写两短撇最后才写一捺,豆字要舒舒服服的住在里面。这就是“登”字。再看看“盛”,上下两部分分布要均匀,“皿”的最后一横要长一些,把整个字稳稳托住。

4、再来看看通和达,又有什么需要给大家提醒的?(观察得很仔细,你是个热心肠的孩子。)

(通和达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半包围)应该先里后外)

6、范写:孩子们看仔细啦,老师要范写这个“通”字,我又要来寻找聪明的孩子。通字的第一笔横撇是从竖中线上起笔的,看见了吗?第二笔是点,竖是在竖中线左边一点,先写里边再写外边,注意走之儿是三笔完成,点、横折折撇是从横中线上起笔的,最重要的就

是这一横捺,即舒展又平缓。这就是通字。

7、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就可以写得漂漂亮亮的。

8、(播放音乐)在写之前,我们做做写字静心操,闭眼、头正、肩平、背直,脚放平。保持这个姿势,拿起笔在课文纸上,描红一个,写一个。写字时,注意三个一:一拳、一寸、一尺。哎呀,孩子们真棒!看来大家不仅仅是用眼睛认字、小手写字,而是用心在识字。

9、孩子们,停下笔,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重点观察他的横捺)写得怎样?谁来说说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的?只要掌握了写字的奥妙,那整个字就显得工整、漂亮了。连老师都忍不住要为他加上一颗五角星。

10、孩子们,拿起笔,再把这几个字写一写,注意保持姿势。在书写汉字的时候,只要做到“一看二描三对照”,老师相信你的字会写得“一个更比一个好”。

12、还剩下两幅对联,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出去吧!当我们看到走进新年的娃娃,我们送出的对联是—— 当我们看到过着快乐生活的人们,我们又会送出——

六、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15个汉字娃娃了解了一种新的传统文化——对联。今天,我也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大家,上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孩子们能在快乐的学习中幸福健康的成长,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欣赏对联,背诵对联,并书写剩下的5个生字。妹儿:

1.国家教育部的参赛条件有什么具体要求我不是很清楚,所以很难做具体的修改。你要主动请教汪主任,亲自去找她指导,她毕竟是这方面的专家。2.你的教案是不是太详细了? 3.教案中间的序号有错误。

4.关于“评课建议增加道德增长点细节的点评。”这个要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习得。

第五篇:对联 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山东省兖州市第二中学 郭红梅

[学习目标]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

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

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

千年古树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

三、牛刀小试

(一)评改对联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联改为: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

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三)补充对联

(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

。(4)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四、对联试拟

1.蚕吐丝——

辞旧岁——

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

家中世界小——

冬去山清水秀——

阳光普照校园花开春来早——

千年修炼,难得一生牵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五、趣味对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 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

六、课后作业

试为学校大门拟一副对联。

下载小学《对联》教学设计(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对联》教学设计(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联》教学设计

    识字二《对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写5个生字,认识13个生字。 (2)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朗读,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 3.......

    《对联》教学设计

    奇 妙 的 对 联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子。......

    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甘南县第二中学语文组梁奉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联学习与欣赏,尝试对对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

    教学设计对联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对联常识,掌握对联的对仗、平仄,学习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

    对联训练教学设计

    对联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 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2......

    对联专题教案《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2.了解......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共五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苏秀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4、尝......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学对联》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学对联》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历史悠久,学习对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联这种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这次综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