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米的认识(练习课)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千米的认识(练习课)
使用范围: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9~10页练习二第2~6题 作 者:张 金
单 位:浙江省上虞市百官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7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练习纸。 设计说明:
练习二是本单元有关“千米”的综合练习,既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
练,如第2、3题主要对已学的长度单位进行练习;又注意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第6题。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练习中还是以千米的长度观念的进一步建立为重、难点,同时又帮助学生对长度单位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设计中我很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在一个个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上: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练习课一般以做题目为主,学生易感单调枯燥,缺乏兴趣,因此本节课结合今年暑假的“大运会”背景,以学生喜爱的吉祥物“UU”带领大家学数学导入,让学生在了解动物知识的同时关注到了这些“动物之最”都用到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名称,由此引出要回顾的长度单位“千米”。2.复习整理,主动练习。
至本单元为止,我们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已经全部出现,因此本节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长度单位进行初步整理归纳。因此,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在“有序”的要求下,学生会在脑海中不但进行归纳,而且进行排序,用简洁的要求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从而梳理了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接着整理每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由于“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和以往学习的进率10有所不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进行记忆,我又顺势介绍了“左手直观法”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并方便应用。通过提问“学习进率有什么用”,学生就会意识到在单位换算中运用到的比较多。由此让学生自己来出单位换算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练习部分设计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以基础巩固、适当提高为内容,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层次清楚,使学生在玩中练、练中乐、乐中获。3.总结归纳,揭示课题。
小结部分是“UU”带领大家回顾“大运会”精彩瞬间,用含有长度单位的数字说话,一是回顾今天所练习的内容,从长度单位中提炼出主题——千米的练习;二是突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性,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是数学的综合运用;三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还记得2011年暑假的深圳“大运会”吗?大运会的吉祥物“UU”宝贝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信息:
(1)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深圳城市火炬传递于2011年8月7日7时30分至12时10分在南山、福田举行,线路总长约15公里。
(2)大运文化骑行队活动总行程是5511公里。
(3)优雅的大运会礼仪小姐在赛前接受专业训练,每天进行晨跑5千米、形体等体能训练。
(4)深圳大运会开幕式上最抢眼的亮点之一是高26米、宽110米的“世界之门”。除了了解到了一些课外知识,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突出“米”、“千米”。)2.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长度单位。板书:千米的认识(练习课)。
二、复习回顾,梳理知识
1.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有序地说一说吗?
生说,师板书、课件出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或: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进率关系呢?(生说,师板书、课件出示:1000——10——10——10。)
谁能帮助老师记住这些进率?学生自己尝试记忆。
师(提供左手五个手指的直观法):伸出你的左手,手心向内,叉开五指,一起来做手指游戏。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中指代表“分米”、无名指代表
“厘米”、小拇指代表“毫米”,每两个手指之间的叉口代表进率10。现在请你猜一猜,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什么秘密?(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朗读手指游戏歌:“千、米、分、厘、毫,进率手上找,远亲是一千,近亲一十刚刚好”。(课件出示)
3.学习进率可以干嘛?你可以出三道关于长度单位的换算题吗?
生说,师写在小黑板上,指名回答。
三、实践应用,巩固练习
小朋友们学本领学得这么好,下面“UU”要带大家一起去闯关,每闯出一关就奖励“UU”宝贝。准备好了吗?(相关题目做在练习纸中。)1.第一关:
(1)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使用到长度单位呢?
(2)试试看,看下面这些地方你应该使用哪个合适的单位名称呢?(课件出示书本第9页第2题加补充题。)
①小明身高是132()。
②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③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大约长7000()。④武汉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1050()。2.第二关:填一填(书本第9页第3题加补充题)。
8千米=()米
7000米+8000米=()千米 6000米=()千米
3千米-1000米=()米
9千米=()米+()米 3.第三关:书本第10页第6题。
独立解答后,学生汇报,课件校对。
四、回顾小结,归纳升华
我们今天重点复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书本第10页第5题。2.《课堂作业本》第4页。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亮点是以“大运会”元素为背景创设了练习的情境,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一直投以非常浓厚的兴趣,连平时思想容易开小差的同学注意力也集中多了。这节课需商榷的地方是练习虽然面向了全体,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熟练地完成基础题或变式题,但还可以增加更有思考性的练习题,使小部分有余力的学生能分散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第二篇:千米的认识练习
复习练习题
1.长方形()相等
正方形()相等
2.一个长20㎝,宽12㎝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边长为()的正方形。
3.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
2米=()厘米 8千米=()米
7000米+8000米=()千米 6000米=()千米
3千米-1000米=()米
4.一个长20㎝,宽12㎝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边长为()的正方形。5.判断。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5)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6)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是长方形。………()(7)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8)正方形的四边相等。………………………………()(9)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0)长20㎝,宽12㎝的长方形,能剪成一个最大边长为20㎝的正方形。()(11)长方形比正方形大。………………………………()6.读出下面物体的长度。
典型例题
1、概念。
①1000米主是1千米,也叫1公里,用字母km表示。②直尺上最小的一格的长度是1毫米,1cm=10mm。③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m)。)和()的进率是1000,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或()作单位。1km=(④除了(都是(2、长度单位的进率。
3、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床长约2(课桌高约8()
牙膏长约16()
作业本厚度约3())
轮船每时约行20()小明身高约125()
凳子高约4())一枚硬币厚约1(衣柜高约2()橡皮擦厚约9()))
办公桌长约120(三峡大坝高约185())牙刷长约15()窗户宽约120(小明每时约步行3(4、长度单位的换算。
①在○里填上﹥,﹤或=。8km○7900m 200dm○3m 40dm○3m ②算一算。2000m+5000m=(34mm+26mm=(3000m+4000m=()m=()km
9km-4km=()km)cm=()km)m
7000m○7km
5km○5400m 9km○248m 2000km○2m
5m○49dm 2900m○3km
3m○30dm 80dm○800mm 80cm○100mm)mm=()km)cm
100cm+200cm=(6000m-2000m=(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
2米=()厘米
第三篇:千米的认识综合练习课教案
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换算方法。2.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各种简单计算。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综合能力。[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教师问:
(1)你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什么?
(3)你们能用手势分别表示出它们大约有多长吗? 订正:(1)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用手指来分别表示长度单位及其进率。
如:小拇指表示毫米,无名指表示厘米,中指表示分米,食指表示米,大拇指表示千米。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最大,(1千米=1000米)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它相邻手指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填空。
①7千米=()米 ⑨1000米=()千米 ②9米=()分米 ⑩40分米=()米 ③3米=()厘米(11)600厘米=()米 ④80000米=()千米(12)500毫米=()厘米 ⑤300分米=()米(13)16分米=()厘米 ⑥9100毫米=()分米(14)70毫米=()厘米 ⑦150厘米=()分米(15)4米=()毫米 ⑧6000米=()千米(16)48000米=()千米
订正:①7000 ②90 ③300 ④80 ⑤30 ⑥91 ⑦15 ⑧6 ⑨1 ⑩4(11)6(12)50(13)160(14)7(15)4000(16)48 教学意图:为了使学生巩固知识,设计的这些题都是比较容易的,有助于同学更好地记忆。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指导和帮助。
2.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订正:1千米 2千米 3000米 4000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订正:床长2米,别针长34毫米,桌子高80分米,轮船每小时行20千米。(3)下图表示两条铁路的长度。
看图算出:
北京——南京——上海()千米
北京——武昌——广州()千米
订正:北京——南京——上海
1157+305=1462(千米)北京——武昌——广州 1229+1084=2313(千米)
(4)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米,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哪座桥长?长出多少米?
订正:6772米>1670米
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1670=5102(米)
答:南京长江大桥比武汉长江大桥长出5102米。
(5)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小明坚持每天跑3圈,他每天跑多少米? 订正:400×3=1200米 答:他每天跑1200米。
(6)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乘汽车只需2小时,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订正:15×4=60(千米)
60÷2=30(千米)
答:汽车每小时行30千米。
(7)小兵身高1米2分米,小军的身高比小兵身高的2倍少9分米,小军身高是多少?他们俩谁高,高出多少分米?
订正:1米2分米=12(分米)
12×2=24(分米)24-9=15(分米)15-12=3(分米)
答:小军身高是15分米,小军比小兵高3分米。(8)填空。
①37毫米+53毫米=()毫米=()厘米 ②1千米-100米=()米
③58分米-18分米=()分米=()米
订正:①90毫米,9厘米 ②900米 ③40米分 4米
教学意图:通过题目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观察、分析、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3.思考题。
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下图:
这样的铁环两个连在一起有多长?三个呢?
订正:首先把4厘米变换成40毫米。然后用几个铁环的长度减去它重叠的部分,即两个铁环连在一起长:40+40-5-5=70(毫米)。三个铁环连在一起长:40+40+40-5-5-5-5=100(毫米)。
教学意图: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观察、分析、推理题目的条件,逐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在这里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第四篇:《千米的认识》说课
《千米的认识》说课
一、说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千米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认识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如果我这样讲了,学生是不是就认识了1千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看见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决定把这一部分糅合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行,使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丰富立体化。同时使学生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织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老师在师生活动中是“平等的首席”。教学中,我力求在师生、生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自主性,有效性,把学生推到“活动主体”的位置,同时,适时、适宜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活动分层,强化体验。
活动设计形式多样,逐层推进,如设计三个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活动一请学生谈谈你走或者跑学校操场8圈的感受(因为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只有125米),学生均言累使他们初步意识到千米比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都大;活动二放课件请学生观察自己放学回家的路上的1千米,使他们感受1千米有点远。活动三带着我们已经认识的1千米去实际走走,有意识的感受1千米到底有多长。
三、说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以“情境感知、设疑导入——三次体验、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自我检验”为主线展开的,分三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感知、设疑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执教本节课一开始便与学生平等对话“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不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来?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吗?1厘米、1毫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在学生回答后,放了一段有关高速公路的录像,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问:“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路标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路标用“千米”作单位,而不用其他长度单位呢?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含义。接着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并问学生:“对于这个新朋友,你们最想了解它的什么呢?”学生提出:“千米是用来测量什么的?1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与其它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样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已经由学生提出来了,“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旅途吧!”一句这样的话语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欲望,也轻松的进入了学习。
第二个环节:三次体验、自主探究
有一句话说:“做过了,你就理解了,确实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不如亲身经历的来得直接,深刻,要使孩子们体会1千米有多长,任凭老师如何加以解释,加以转换,也不如孩子自己亲身去走一走,去感觉来得正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后,回归生活,了解千米的应用。其中在这一环节中又巧妙的安排了三次估算,一次比一次估算的难度大,同时也力求一次比一次估算准确,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第一次估测:
1千米有多长?提供米尺,学校的操场,教室门口的走廊,问:米尺量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操场跑几圈大约是1千米,教室门口的走廊来回走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请你大胆估测一下。课前有目的的带领部分学生在学校操场走了8圈即1000米,耗时10分钟左右,也带领部分学生在教室走廊来回跑20趟,也就是1000米,学生感到筋疲力尽,在学生的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因此第一次估测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五花八门,不能较为准确的估计。通过电脑课件演示,学生在了解了米尺连续量1000次就是1000米,在125米的跑道上走8圈,耗时10分钟,大约就是1千米,在50米的教学楼走廊来回跑20趟也是1000米,进而得到1千米=1000米。有些学生会为自己的准确估测感到高兴,对于估测不准的学生实际上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对比,感受到自己的估测与实际距离的差距,水到渠成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
2、第二次估测:再来估测,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天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刻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3、第三次估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相隔1千米呢?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之后,学生已逐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因此估计的地点也比较准确了。又问:“从学校出发乘24路公汽,到哪一站下大约是1千米?你估测的理由是什么?”这是学生学习的再一次升华,学生根据掌握的估测方法各抒几见,千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生自信的回答中显得那么容易。我再次感悟到,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的真正意义,就如《数学课程标准》谈到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3次估测,学生已牢固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学生在理解1千米的长度之后告诉学生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能初步感知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快慢。
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自我检验
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习安排成争夺智慧星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研究千米和米的关系的时候,由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析讨论。开放题练习时,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结合实际独立运用。还有意识的安排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2千米500米=()米,并且讨论你是怎么想的?请学生自己交流他们认识的有关千米的数据,如长江全长6300千米;黄河全长5464千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 我国的古建筑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
这样学生再一次意识到“一些比较长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大量事实事例领会其丰富的内涵,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第五篇:《千米的认识》总评课
积跬步以至“千米”
——《千米的认识》总评课
《千米的认识》是沪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内容。是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后,要认识的又一个长度单位。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习时间、重量、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的教学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炼,也是为学生后继数学学习的需要。
众所周知,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一直是“难啃的骨头”。而大计量单位的教学更是为许多老师不愿展示的“风景”。在这节课的研究过程中,时常听到“这节课很难上„„”,“这个很难说清楚„„”的声音,甚至得到“这节课的难度应该属于最高级,用英语的话加‘est’也不为过„„”的评价。“千米的认识”究其之难,首先难在“虚”,“千米”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看不见摸不着又难以测量,难以通过具体形象的模型感知体验,难以形成鲜明直观的表象;其次难在“远”,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而千米这个单位看似在生活中常见,但是它与学生已学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米)单从数量上就相去甚远,对于学生已有的长度认知经验“千米”更像是空中楼阁。
在千米单位教学中,学生建立千米的实际量感是难点。如何让“千米”离得更近,变得更实?教师紧紧围绕“认识千米”——构建1千米的表象,通过直观感知与间接估测,寻找参照物、丰富的活动体验、一定量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认识“千米”、构建“千米”,了解“千米”,一步一步“走出”千米。第一步:直接架起间接,初成千米的表象
在许多学生的头脑中,计量单位就像是一团纠结缠绕的毛线球,找不到头绪。以致会出现“小丁丁家的后院面积50(平方千米)”、“小胖的书包重3(吨)”这样“匪夷所思”的答案。说明学生对于这些计量单位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对其实际意义的感知是最重要的,通常老师会出示具体的模型,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等体验活动来强化量感的形成。但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没有具体的实物模型可提供,所以教师在学生已有的长度经验的量感上,从新旧单位的数量关系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千米”的量,拉近千米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距离。“你们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学生从回忆旧知“毫米、厘米、分米、米”引出“千米”,初步形成“千米是长度单位”的概念。接着“比划这些单位长度”让学生立即反应出对这些单位长度的量感,“笔尖的长度、指甲盖的长度、1拃的长度和双臂展开的长度”使之更具体形象,当学生回答“1千米比不出来,要找同学帮忙”的时候,教师请10位同学上前,出示了一个“10米”的模型,学生以这一模型为标准,得出“100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和“1千米有1000个米”的结论。对于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乃至10米,学生都是通过身上的“尺”直接感知的,通过对这些具体形象的长度延展想像,建立起1千米与10米、1米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接驳至1千米,间接形成千米的表象,向千米迈近了一步。
“大家评”的声音——
比较欣赏的环节是王老师的引入部分,老师请同学上来演示10米的长度。学生通过对10米的长度有了感性的认识,接着就能对1000米的长度有一个大概的猜测和感知。——任雅凤 一开始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认识中导出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并结合实际指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在学习千米时,也是通过学校的运动场的周长等生活材料来建立千米的概念的。——陆珏卉 这一堂课着重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认识中导出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并结合实际指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陈莉 第二步:共性架起个性,构建千米的标准
表象不稳定,是变换的,流动的,表象不鲜明,是比较模糊的、暗淡的。当实物离开眼前,脑中的印象会逐渐谈忘,当再忆时因没有参照标准而偏离实际的概念。因此,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1千米的表象,必需构建一个千米的参照标准。
对于1千米的参照标准是否必要统一,课前教师也有一定的思考。在参照物的选取上,教师选择了两类参照物:一类是共性的——老师提供的,普遍认知的参照标准;另一类则是个性的——每个学生自己最熟悉的、最容易感知的参照物。
教师提供的共性参照标准有“200米跑道,1千米相当于这样的几圈”、“2米长的短绳,几根这样的短绳可以连接成1千米”、“50米跑道,1千米相当于这样的几条”、“学校大厅高约5米,1千米相当于几个大厅相叠加”等,这些标准都是统一的,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也是固定的,即()个()米就是1千米,学生在建立1千米的表象过程中可以从中选择不同标准。
在个性参照标准的上,运用了“步幅”。通过“一步的距离是(),1000步大约走几米,1千米要走这样的几步”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找到“我的1千米”。由于每个人的步幅不同,所以1千米走的步数也不同,步数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会因人而异,标注了鲜明的个体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来构建1千米。
“大家评”的声音——
不同的参照标准的选择,以学生为本,不是老师强加的标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陈蓓思 教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到估计1千米长度的方法:可以先找到一个标准。通过各种不同素材的选择,暗示了这个“标准”是可变的。——戚迪 第三步:体验架起感悟,加深千米的量感
表象存在于人的脑中,体验积累于人的心里,表象与体验都不能由外界输入,都不能仅靠语言加以描述,只能发生在学生的数学活动中。虽然学生对1千米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量感,但是这种量感还是比较浅显、数量化的。而量感的建立离不开体验过程,教师在课前和课内组织了不同的体验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千米的量感。
活动一:“智乐亲子行”。作为一项课外课前的体验活动,学生要完成“我走一步()厘米;从学校弄堂口出发向左或右执行1000步,到达(),约()米,用了()分钟。”这两项任务。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走的步数也比较多,同时还要测出大概距离,任务有难度,教师采用了“亲子”的形式,请父母共同参与,一来可以保证数据的相对准确,二来让父母一起参与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兴趣。这个体验过程对于学生建立1千米的个性标准起着决定作用,学生体验自己千步所走的长度,并了解1千米自己大约走多少分钟,从步数和时间两个纬度加深1千米的实际量感。
活动二:“百度地图测实距”。选取学校为中心周边地区的实景地图,让学生找一找平时经常行走的路线,画出从学校出发约1千米的路段,教师用百度地图索引测出实距,加以修正。活动选取学生熟悉的街区场景,在学生每天走过的路线中寻找1千米,让体验更贴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即时呈现实际数据,让体验更鲜活。从直接估测、修正到参照他人路线再调整自己路线的估测和修正,让体验更清晰。
“生活即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这一大课堂中去体验具体的、可感的、鲜活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主动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让学生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
“大家评”的声音——
很喜欢这位教师安排的亲子作业,将课堂延伸到了生活中,加上与家长到互动,也增进了家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度。——陶佶 王佩君老师在《千米的认识》中,通过设计亲子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通过生活实践对1千米的长度有了直观的认识。使用百度地图的测距功能使学生知道自己估测路程长度实际有多长,从而对1千米的长度有了进一步的感官认识。——赵祯华 千米是一个学生较难感知的长度单位,所以本课中教师精心地收集了各种生活中的素材,特别注重“体验”两字,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千米的长度。交流“智乐亲子行调表”的环节是本课的亮点,课前让学生通过走一走亲自体验,在课中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总之,在听这节课前,我想国外上这种课,可能会带着孩子出去一起体验。听了这节课后,我觉得虽然我们国内的课堂开放性不如国外,但这节课已经在朝着体验与个性化的方向不断靠拢了。——戚迪 利用街区,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建立量感。教师即时在网络地图上测绘学生走路的距离,十分直观、及时,用活了课件。这一环节在电子书包学校将能更加锦上添花。——钱文超 第四步:经验架起实践,丰富千米的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课标》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教师要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知识的价值在应用,学习的价值在实践。在学生建立了千米的表象,初步形成1千米的量感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千米的运用,如课件显示:出租车的价目表、公路边的标志牌;判断“卢浦大桥总长8722千米()。大连路隧道长约2526米()。学校到曲阳电影院约5千米,大约走90分钟。”、“去北京旅游”填写适当的单位,这些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正体现了知识学习的价值。“里”的认识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认知,也激发了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的兴趣,丰富了“千米”的价值。
“大家评”的声音——
在学生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后,让学生了解千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课件屏幕显示:出租车的价目表、公路边的标志牌,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的综合题则是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吕景丽 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王老师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王老师在课堂上还介绍了我们中国的长度单位——里,拓展了学生的眼界。——黄薇 把抽象的内容放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变枯燥为兴趣,变陌生为熟知,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新课标的理念。——潘艳 第五步:思考
对于计量单位的教学,通过体验建立单位量感是重点和难点。在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中,如何生成较准确、形象的量感更是让老师们绞尽脑汁,煞费苦心。这节课中,教师研究深入,准备充分,素材丰富,活动到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近“千米”。课后,关于老师们提出的“走千步的任务设计框架太明显,是否局限了学生的体验和积极性”,“在建立参照标准过程中,时间没有突现,走1千米所需时间没有落实,导致后面的运用表现不理想”,“怎样能把百度地图用得更好”等问题我们还将继续思考和研究。
“大家评”的声音——
在活动中,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程为1千米的规定对孩子的路线选择有所限制,如果改成到喜欢的地方去,并估测路程的长度,孩子们将会更积极地参与。此外,要求学生计算走几步是1千米的除法计算难度偏高,改成走几步大约是多少米或多少千米的乘法计算更为合理。——陈剑 开场引入欠妥,1000米=操场X5=跑道×20=短绳×500,看起来似乎是在练习1千米=1000米的计算。新授单位,应以帮助学生确立量感为本,练习换算为辅。而建立量感,应给予直观的(视觉)感受。比如:在最后环节,东方明珠大约500米,1千米=2个东方明珠时,可以出示P,S过的图片,2个东方明珠叠一起,等于1个1000米的线段。这样会比直接口述“1千米等于2个东方明珠”更直观。——徐碧飞 本课中可以看出老师运用了课前和课内相结合的学习策略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在运用了还可以在运用的深入些,例如:10个小朋友双臂张开的距离大约是10米,可以让学生再想想一下100个人呢?再引入1000个人呢?这样可能比10个人一下子跳到1000个人强些。——刘芳 《千米的认识》是一节很难上的课。课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前的调查、学生尝试感知、、、、、、这些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不过这节课中学生到底对1千米知道了么?建议可以让学生自主构建一个参照物,也许效果会更好些。——吴晓文 “《千米的认识》是一节很难上的课”,正是它的“难”让我们去关注,去思考,去挑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一步一步去研究,一口一口去实践,这块难啃的骨头也会变得美味无比。
徐向颖数学名师工作室
包芸执笔整理 201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