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窦桂梅的成长之路发言稿
我很欣赏窦桂梅的话:“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请大家认真阅读窦桂梅老师的发言稿。在帖子中写下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者事例,最好写下对自己的启发。这道作业放在这儿给大家5个星期完成。
清华大学附小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专业成长之路
(一)窦桂梅,女,生于1967年,吉林蛟河人,特级教师,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先后获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十大杰出教师提名奖等称号。1998年作为科教界优秀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等七位政治局常委的亲切接见,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的主讲人在人民大会堂发言。本文系窦桂梅本人2008年3月27日在海淀区新课程与教师发展系列活动“特级教师窦桂梅专业成长研讨会”上的发言。
一、启程——自发追求
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我以为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只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来给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师自己。
我来自农村,那块沃土把执著追求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植入我的生命——我坚信,要自强不息,要奋力拼搏。不管在哪个单位,从事哪门教学,只要埋下头来,任劳任怨,必能成为业务骨干,做出成绩,显出存在的价值。
1982年,15岁的我走出山村,走进吉林师范学校。四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做文书工作。同学们羡慕,我却不情愿——既然学习了四年的师范,就该成为一名好教师。几经周折,终于改派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由于分配太晚,我被安排到教务处做辅助工作。在这个岗位,我一干就将近5年,先后教过语文、音乐、数学、美术、自然常识、思想品德几门课程。每一次代课,我都全力以赴。代数学课时,所带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代音乐课时,上过大型公开课。但我感觉自己还是喜欢语文,而且语文教学也能更好地丰富自己的底蕴。因此,几年里我没有停止过恳求领导,要求岗位更换——教我最喜欢的语文。1991年,我终于如愿以偿。“打杂”的五年,使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我也会不自觉地把音乐、美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形式整合到语文教学中。
(一)靠“韧”劲学习
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我,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后来,上网阅读也成了我学习的一部分。无论工作怎么忙,我都挤出时间学习。教育名著、文学经典等各类书籍占据了家里四面的墙壁。《南方周末》、《人民教育》、《书屋》等报纸杂志也成了我生活的伴侣。从23岁到32岁在作为居家女人最为辛劳的时期,我利用9年的时间,从函授的专科一直读到师大研究生课程班。记得报考中文函授本科的时候,我每天下午5点钟到师范学院进行补课学习,晚上9点钟到家后,再给孩子做第二天上幼儿园的菜,有时还要备课,或者给学生改作业。之后,我再复习成人高考的内容,直到半夜才睡觉。半年下来,我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中文函授本科。几年来,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
(二)靠“闯”劲实践
日积月累,书读得多了,听得也多了,我越来越感悟到:课堂教学真是一门艺术,有领导、专家指导的公开课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快车道。于是我找到校长要求上公开课。工作了30多年的李校长,从没有见过自己争取上公开课的教师。他告诉我,要先在年级组内练一练,然后再说。于是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我都特别积极地参加。除了年级组内老师的帮助,我三天两头请领导、专家听课,每一次接受领导评课我都郑重地把本子打开念道:“上节课里您告诉我有以下几条缺点,您看这节课我改了多少。第一条……第二条……”我经常用录音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下来回家细听,把发现的问题记在心里,争取在下堂课改进。1992年我终于有了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执教《王二小》。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推翻了,再重来……第二天就要上公开课了,下班后我一个人留下来做最后一次试讲。在我眼里,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就是我可爱的学生……由于太投入,竟忘了去托儿所接孩子,托儿所阿姨等不及了,把孩子送来,可是课还没讲完——于是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粉笔继续演练……由于巧妙的情境营造,生动的语言感染,真诚的师生交流,加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感人歌声,打动了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从此一炮打响,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在市级、省级公开课中得到历练。平常,我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公开课来要求自己。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1995年和1997年,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
(三)靠“恒”劲积累
不断的积累已经成为我的自觉行为。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之余,我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教育心得,哪怕是几十个宇也赶紧记下来。另外,我在“教育在线”网站经常粘贴自己的豆腐块,以便和网友交流。几年来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出版了《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在清华附小两年中,我和教师们一起大胆实践,勇于尝试,每一次听课后都给教师评课,努力做到优点说透,缺点不漏,策略给够。听了500多节课后,我给76位一线教师,每人写了一封长信,结集为《教育的对话》——总结我和教师交流中的收获和思考,并发给他们作为我的工作总结。这种交流的方法让教师有了一些感触和思考,我和他们在对话的过程中彼此了解,共同鼓励,一起成长。通过自己的实践,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的是教师要有自我专业追求。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进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跋涉——自觉尝试
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作为语文教师,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奠基,是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1994年下半年,我新接了一年级五班,在这片“自己的园地”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我的学生以及其他科任教师一起用心经营了六年。
(一)超越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往的语文学习,大多数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然而,我发现,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位的阅读和积累。于是我有意识地扩展阅读内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作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
在教学中,我和学生大胆地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删取舍。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六年中,在积累内容的
纵深递进中,学生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平均每个学生的识字量在3000字左右……更重要的是,我将读书的视野从课文引发开去,从文学的视野走向人文的视野,走向文化的视野,把读书作为学生重要的语文学习过程。从“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到美国教育部推荐给学生必读的书目等。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语文知识,而且在书籍的人文熏陶中建构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
再比如,六年里自己编辑《诗词300首》,带领学生背诵了300多首古今诗词。从《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从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孩子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从而抓住了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了“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的现象。张一帆同学在一次期末考试中“马失前蹄”,一向得意的他沮丧极了,在我开导他的第二天,他送我三首词:《西江月》、《生查子》和他自己独创的词牌——《独笑傲》。他在这首词中写道:
泪眼已朦胧,成绩难留心中。
风光还是旧时同,恰似,一场春梦。
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必见伤痛。
荣辱成败瞬念空,仍笑,明朝春风。
试想,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创造!强化语文的诗教,时时拨动学生诗的琴弦,可以说,融会在书籍中的智慧、风骨、人生态度以及表达样式等都成为学生建立人生终极关怀的永恒资源。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认识路线,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不但应在量上扩展延伸,还应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人民教育》在1999年第二期发表了我的《敢向教材发难的孩子们》一文。文中讲了对《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文进行延伸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情节的创造;讲了《荷花》、《小站》等课文如何修改教材内容的情景;讲了《一夜的工作》、《为人民服务》等课文向作家领袖提意见的鲜活事例。
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我们自豪,自豪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厚,可我们却痛惜地看到一代又一代人人文素养越来越单薄。我,一个从事“人之初”教育的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中华民族将来怎么拥有高贵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应由我,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
(二)超越课堂
“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我告诉学生,也提醒自己,学好语言不仅在课堂,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它有着广阔的天地,与生命的成长共始终。
因此,我的语文课将语文引向自然,引进社会,引进生活,引进时代,着眼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六年中,我请学者教授专家来作讲座、答疑;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如体育表演,口头作文大赛,课本剧表演等。我还经常和学生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进行热点采访及社会调查活动。班级组成记者团,采访同学、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人。当然,还要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于是我每学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编辑杂志,迄今已编有《萌芽文集》、《创造文集》、《诗画文集》、《发现父母》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亲近大自然,触及社会热点、焦点时所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认。
超越课堂,不仅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还要触及他们的心灵。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开展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灵对话活动。一封封故事真实、感情真挚的家长来信,从《莘莘学子话艰辛》到《书的故事》,从《不堪回首的文革》到《孩子,我正在看着你们呢》……他们讲述着自己的求学经历,少年生活,工作压力,下岗困惑,母子情深,父子隔阂……同学们觉得来信的家长虽然是事业的强者,人生的英雄,但又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不像电影小说中的人物那么遥远,而恰恰是自己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就这样,一封封学生的《望星空》、《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永恒的伴侣》等回信,带着滚烫的泪,含着浓浓的情传到家长的手里。且不说学生怎样情动辞发,妙笔生花,写作水平如何提高,单就精神世界的启迪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家长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又回信和孩子们交流自己的读后感。有的提出希望,有的提出建议,有的赞叹不止,梁大为的妈妈读着那些理解、支持、鼓励的信不知哭了多少回。张继扬的爸爸一篇一篇回味着孩子们给他的回信,并利用双休日把亲戚的孩子叫到家里,把回信当做教材教育孩子们……最后在家长强烈要求下,学生自发编辑一本集子——《发现父母》。完全可以相信,这份精神礼物将成为他们人生历程中一座不朽的纪念丰碑。
六年级的下半年,我又开展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对话。我给75个孩子写了75封心灵对白。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优缺点等用六年里发生的小故事进行叙说。从写给赵航平的《想念你优美的声音》到写给黄杉的《努力吧,石头会变成钻石》;从写给宋宇庭的《擦干眼泪你会变得更潇洒》到写给谢瑶的《你拥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学生以自己的爱回报了我的爱——从齐林的《让生命闪光》到宫策远的《点亮一盏心灯》,从孟楠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到《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封封纯真、感动、感激,甚至提建议和意见的信都化作了爱的翅膀让我的心伴着幸福的泪飞翔!所有的感觉都沉淀成一句话:“当老师,值!”
由此,在超越课堂的过程中,语言已经不只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存在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只有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为他们身心的健全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超越教师
“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超越,是教师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如何让教师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大书呢?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脱离教师的搀扶学会学习,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呢?
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超越之。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中鼓励学生有超越之胆,敢于超越教师的精神;有超越之识,能够超越的能力;有超越之智,实现超越的成功。语文的学习应该寻找一种和学生谈话的轻松,态度的平等亲切,心灵的坦诚和谐。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而是需要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从一个标准答案中体会一次独立的思考。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你的一样多。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语文教学能成为教师和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一道幸福成长,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首先,努力让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学生的感觉——我这样提醒自己:“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认识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他们获得的是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
其次,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就要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答案。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思考和辨别批判的人,我们怎么能指望他去开拓、去创造?我们追求语文教育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谱写思想冲破牢笼的教育诗篇。只有这样,我们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上台当老师,敢和你平等对话,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
记得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想让学生心中永远树立邱少云这位著名战斗英雄的伟大形象。于是抓住课文中的:“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进行了精心设计。首先让学生画出最能表现邱少云精神的词语,在挖掘了“千斤巨石”“一动不动”词语后,我引导学生抓住。“半个多小时”思考:“烈火刚刚烧到邱少云身上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当他疼痛难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时又是怎么想的?”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有的说邱少云想到了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他的生命;有的说邱少云太伟大了,他一定在心里高喊“共产党万岁!祖国万岁!”有的说为了战斗的胜利他一定会想,这点痛算什么,我才不怕呢。正当我非常激动地准备和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两句话时,有个学生却说话了。他说:“要是我的话,那非疼死我不可,我想火刚开始烧的时候,他坚持住了,真是了不起,不过火烧到一半的时候他有可能就昏过去了,那么他后来什么也没有想。”又有一个学生说:“我不同意老师和同学的意见,我曾被水烫过,疼痛的滋味实在难忍,那么火烧的感觉会更难受。如果说他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没动一下的话,他心里肯定没有想那么多,心里肯定只有一个念头:挺住挺住再挺住!坚持坚持再坚持!就是凭着任何力量无法抗拒的意志,他坚持到了最后。”还有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你让我们猜邱少云心里是怎么想的不好。其实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就会很感动的。本来读的时候想掉泪,可是一分析就没有感情了”。还有的同学奇怪地质疑:“邱少云他们是先遣部队,埋伏在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大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他身上带了子弹和手榴弹,那么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品被烧了那么长时间,怎么没有爆炸呢?”一个悲壮的画面被拆卸得七零八落,学生的激情没有了,变成了一个个困惑,一个个怀疑。我呆住了,面对英雄,教师会认为他们是神,并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在学生的眼里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才不接受你的看法呢。的确,神是遥远飘渺的,而人的情感却是相近相通的。由此看来,靠老师是不够的,只有自己去想,去悟,去创造才是最可靠的。
可见,超越教师的过程,不仅是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综上所述,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体能的、知识的、智慧的极限,从而实现自我审美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由此可见,为生命奠基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的过程。
凭着全心全力的付出——天道酬勤,我登上了事业的一个又一个台阶。1998年被吉林省命名为教改典型。2000年,省教育厅为我召开了《窦桂梅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2001年10月24日,我作为国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的主讲人,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了《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人民教育》全篇刊发。
理想的风筝飞得高远,是由于实践的线索柔韧。因此,教师专业探索表现在“思想的技术”也好,“技术的思想”也罢,都必须是“紧贴地面而行”。与其描述千万遍花儿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地开放。
清华大学附小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专业成长之路
(二)三、探索——自悟提升
如果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该继往开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既要紧贴地面行走,又要怀抱问题意识,大胆尝试探索,拥有专业发展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尝试通过“主题”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每一个“主题”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脚印,并构成学生的成长道路,成为其人生轨迹。
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我调入北京这“百川汇合”的教育入海口,来到教育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海淀区,工作于清华附小。面对新的校园,新的领导班子,我在这国家课程改革的重点实验区,一次次经历观念的洗礼,理念的撞击,实践的研讨,短短两年里,我的教育生命再一次注入了成长的活力,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提升。
(一)为什么提出主题教学
我想,《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之所以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并成为清华附小的教学理念,是因为它改变了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现状。无论从“大语文观”的角度,还是从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的角度来说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回顾以上六年的语文教学探索,我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全部的热情,在教学中增设了大量的活动项目和选读内容,并且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实现对教材与课堂的超越。但我的课堂教学还只限于改良层面,而且总有那么一点“茶壶里面翻波浪”的味道——我感觉到,自己当然也包括相当一部分教师仅仅是从课外打包围战,而未完全进人主阵地。
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检索在学校积累的知识,如目不暇接的“满汉全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些“片断”知识不是被遗忘就是无法与其他经验作链接。尤其是在目前知识爆炸的时代,许多昨天的知识和方法在今天新知的浪潮席卷之下溶解了,猛然间,我觉得所学内容变成一场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学校的业务校长,我深深懂得: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中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目前我面临的任务不光是教学实践,还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反思,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与创造,形成既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又能指导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效率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这对我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那么教师怎样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积累智慧和情感,立体建构一个教学体系,在主课堂上做到合理高效,追求教学最优化,使教师和学生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我读了西方统整课程理论,联想到了比较文学中的母题研究,于是就提出了“主题教学”。
这里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即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语文知识和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等,类似于比较文学中的母题。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重新作一番统整。这样的教学,密度强,容量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可限量的,如信息资源的获得,价值取向的形成,当然也包括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
在海淀中心学区领导的指导下,在我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一边定期为教师上教学观摩研讨课,探讨如何以教材的一篇带动多篇,一边尝试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扩展与提高。“主题教学”的探索当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努力在理性思考支撑下去实践,去摸索。“主题教学”是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在研究过程中,我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和多重的联系,以求整合;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互相协调和整体发展。基于这些思考,2002年我为海淀中心学区的教师上了《朋友》两节课,就以“朋友”为主题,自选古今中外关于友情的四篇文章,本着以上思考展开教学。初步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相关领导、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更使我坚定了这一追求,使我的教学实践以及理论认识又有了新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主题内容的选择是多角度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因此,主题教学的模式也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固定的。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单元,或者自己建构的主题单元,挖掘主题内涵,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灵活地创意、规划、实施。强调整体和综合,强调综合性语文学习。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获颇丰,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劳动。
我们学校现在使用的教材就是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来建构的。作为实践主题单元教材的教师,就不用花大气力对教材进行统整,而应该领悟教材以主题单元编写的意图,很好地使用教材。当然,也可以在大语文观中审视或者建构教材,即超越教材并且围绕主题重新选编内容。这样做,就打破了原来以知识逻辑体系框限人和那种知识单元教法“见学不见人”的弊端。“主题单元”让系统性退隐幕后,让学生通过主题学习,建构和凸现后隐的体系。可是,我发现大多教师对“主题单元”缺乏认识,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课程教材再先进,如果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以不变应万变,改革的结果可想而知。“主题”教学不仅可以作为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
(二)怎样实践主题教学
从语文学习规律的角度进行“主题”教学,那么语文学习就既要着眼民族的未来,又要着眼学生个体的发展,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在他们熟悉的系列生活中,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源,汲取语言文化的汁液,让他们在语文生活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在立体多维的大语文生活中,沐浴着母语文化的光辉,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使得语文素养在同类的量的累积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教师既要当主题教学的“设计师”,更要当主题教学的“建筑师”。因此,落实主题教学的内容和主题教学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相关资源,并花心思、下功夫创意教学流程。当一个主题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或精致地处理,愈能置于情境脉络,愈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中,学生便愈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当儿童的生活兴奋点与社会建立起不同、具体而主动的关系时,学习就趋于统整,因此,学习的连接就不再是个问题,并能整合地成长——也许,这是一次真正的学习。
当然,在主题单元学习的最开始,教师就要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计划、目的、学习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活动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教学的设计,教材的整合、方法的选择……都需要细致策划。甚至可以把“创意”全盘托给学生,和学生一起拟定方案。目的是围绕“主题教学”,关注人的发展,为师生间和谐发展、共同成长提供条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的活动保证,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为此,我们可以把语文“主题”教学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通过文本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个层面是指母语文化系统负载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积淀;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相比之下,其中第一个层面是显性的,后两个层面是隐性的。不过,三个层面没有顺序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交织在一起。
1.整合——建立第一对关系:人和自然、社会
教学时,首先要抓住以上三个层面的“共振点”,也就是那些连接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触发点”,即主题。也许你有这样的感受,学习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人世间的爱恨与冷暖,领悟到的是大自然万物的生命短暂和崇高。感慨高科技带来的神奇和悲欢……也就是说,首先吸引你的是无形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语言表达形式。这一个个情感激荡起伏的“兴奋点”,如“诚信”“亲情”,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等,就是主题。当然,主题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
比如去年秋天,看到落叶满地,我便在一年级围绕“落叶”的主题,设计系列主题教学内容。比如整合几篇文章进行细致学习,捡地上的树叶进行“拔根儿”的说话游戏,选合适的落叶进行贴画写话的比赛。下面即以课文为主,附带其他内容编创的“童话剧”为例:
主要课文是: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去,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教学伊始就创设情境,教师和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采用文本、师生、生生对话的方式,抓住“爬、躲、藏、游、飞”这些表现小动物动作的词语,比较品味。然后再朗读体会落叶给蚂蚁、燕子、小鱼、小虫带来的情趣。之后加入《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食品。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目的是让孩子们体会落叶的聪明能干,还能写信给冬眠的青蛙、贪玩的松鼠、南去的大雁、山里的孩子。最后和学生一起朗诵我编写的小诗:
春天来了,带着微笑,飞上树梢。
风吹过,哗啦啦,我们舞蹈。
风住了,静悄悄,我们思考。
放假了,乘着风儿,带上奖状,回到大地的怀抱。
小虫的屋子,蚂蚁的小船,鱼儿的大伞,燕子的电报……
啊,大地,亲爱的妈妈!在你的怀里,我们好好睡觉。
这样,用描写“落叶”的童话、诗歌组合进行教学,孩子们认识的“落叶”就人性化了,立体化了。这落叶,在春天带着这样的微笑来到地上;夏天,风吹来她们舞蹈,风停止她们思考;秋天,他们就带着奖状落到大地。蚂蚁的屋子、小鱼的大伞、燕子的电报、还有给青蛙、松鼠、大雁的信……嗨!都成了落叶的创造。就这样,“落叶”带着快乐回到了妈妈的怀抱,静静地睡去。来年,落叶还会继续当屋子、做小船、拍电报、写封信。
主题教学把原来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组成立体的主题。学生阅读同一主题下的系列话题,会在更大的空间中,多角度地获取信息,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升华。
2.积累——建立第二对关系:人和母语文化
主题教学好比一个背景。这个背景既包括母语文化和世界文化这个巨大的“场”,也包括母语文化的承继、世界文化的吸纳,还包括每个学生成长的精神环境,这些都是语文教学要考虑的必要因素。让所有孩子拥有基本相似的母语文化背景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丰富人生的涵养。
小学阶段是个体开始体认人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过程的重要阶段,依靠有限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才把超越教材看得如此重要。但是,怎样让学生在目前学习科目繁多,学习压力大的前提下,对于母语文化的积累做到高效率——这确实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比如,对于我国古代诗词的积累。以前我只注重量的积累,并没有过多考虑如何积累更有效。如果利用“主题”来建构,比如按照四季、地域、风俗等分别组合成“山水”“离别”“节日”等,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从而学会对比与区分。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生命参与和历史证明了的诗词精品,被“统整”之后,就如同空气一样从学生的口中进入大脑,流人血液,渗透到生命深处,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实现学习的快慰、成长的欢欣和人生的积极。
譬如对蕴含在童话、寓言、对联等中外文化精神的传承,采用主题教学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内涵,既有精神成长、社会生活以及世界万象的内容,更包括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对母语文化的深刻认同。如果说整合是为了学生在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分辨自然人和社会人异同的话,积累则是在建立人和母语文化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学会分辨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异同。也就是说,教学除了积累语文知识,还要基于对地域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尊重。教学内容应尽可能以母语和世界文学精品为主要内容,体现国家、民族的精神。惟其如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言才不只是学生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学生存在的精神家园,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全的发展,这将为其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此,语文知识的组织和统整必须置于个人、社会、学习研究所形成的脉络中。当真正的课程统整后,你会发现知识学科不但不是敌人,而且是必要的盟友——从更为广阔的文化知识天地中汲取人类的文明和思想的养料。
总之,母语教育强调文化背景的渲染是十分重要的。主题教学的过程就像在一幅伟大作品的背景或者框架中,整体把握、螺旋渐进,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内容。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大楼以及母语文化的画面主体,就一点一点地被“描绘”出来了,从而在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幅壮美深远的图画。
3.自省——建立第三对关系:自我的确立
如果说强调积累是强调对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那么主题教学中的另一个层面,反省——自我的确立,就是,强调对于个体人格或个性的塑造。努力让所有孩子拥有个性化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
我的基本立场是:不是在教学中造就学生的思想,而是学生个人的思想从课堂学习中汲取营养而成长,由种子到大树.到开出花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因此,主题教学也是学生的灵魂吸取自身成长需要的营养的过程。它不是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视为一元思想的灌输,而是引导每个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个性及经历产生不同的感受,走上正确便捷的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的跑道,并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丰满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
我在以《亲人》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时,以同一个作者魏巍的《再见了,亲人》、《我的老师》为主讲教材,结合现实社会,补充其他语文资料以及音像资料,跨越时代,跨越国籍,跨越自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探讨对亲人的理解,体会多种亲人的重量。教学时,从会意字“亲”人手,想象“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父母和子女,就像叶连枝”,领会亲人之血脉相连。然后引导学生倾听窗外的声音,在那些抗洪抢险的战土,抗击非典疫情的白衣天使,以及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中体会同一个祖先同一个中华的亲人之爱。
接着重点引导学生跨越国界,放眼世界,体会中朝友谊《再见了,亲人》中爱的奔流与燃烧,人间至贵的爱的轰轰烈烈。最后回到《我的老师》中不是血缘关系,不同于轰轰烈烈的平平淡淡的爱。另外,结尾推荐几本书给学生,如描写人间亲情的《爱的教育》、《马燕日记》、《我们仨》等。另外,索性引发开去,推荐沈石溪的《鸟奴》、《红奶羊》、《一只猎雕的遭遇》扎•椋鸠十的《独耳大鹿》、《雁王》、《消失的野犬》等动物亲情故事。我想,这小小的课堂是不能把“亲人”的主题讨论全面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引发开去,我相信,学生作为父母的亲人,老师的亲人,在这堂课中不仅仅是学、会感动,他们将各自带着对“亲人”的体悟,把这堂课获得的感受内化为自己的力量,学会去爱。那么,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凡凡,随着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感悟,会带着各自的领悟和体验体现这份爱的实实在在,并伴他们走好生命的每一天。这样,主题教学就在个体人格建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由此,主题教学中感性的情感和理性的思想,可以在不自觉中引领着学生品味课文遣词造句来体味其匠心所在。反之,学生得到的将是没有生命的读写之“技”,丢弃的却是影响终生的精神之“道”。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主题教学下的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积累多了,眼界开阔多了,思想认识自然就变得开阔起来,进而产生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放飞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认识,开掘他们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样的课堂——标准化的结论、服从化的关系、程式化思维的坚冰就会打破。也许丰富多维的立体主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很好地践行陶行知的“先生最大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懂得“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过程。
总之,围绕特定主题教学所带动的人文性就像是一首乐曲的主旋律,那么得到落实的工具性就是那不断颤动的琴弦,而教师就是指导学生弹奏高妙乐曲的琴师。因此,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文化”,就统领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就不必在这两者如何统一的问题中纠缠或困惑了。当然,主题教学的研究还处在青涩阶段,主题阅读、主题作文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开发,距成熟还有一段距离。
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主题课堂教学,目的是不只是限于教材一隅,不只是单纯的教和学,而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共同探索,在感受课堂的情感涌动中一起幸福成长。努力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健全的发展,努力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四、反思——自省常新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我愿把自己一路走来的反思提出来,与广大教师共勉。
1.激情不老。这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二种本质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2.读书一生。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
3.宁静致远。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教师很苦很累,比如各类名目繁多的学历进修,课改通识培训,市级的、省级的甚至国家级的教学比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已被剥夺殆尽——整天忙着读人家的“书”,自己的“书”却没有读。这种过重的外在负担将导致“肤浅后遗症”。因此,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4.以写促思。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仍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
5.慎独养身。个人独处,他人不知,能严格按照慎独去做,没有其他杂念,实实在在按照道德准则去做。面对荣誉,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别人的毁誉,而要自信自醒,打击你的力量就是前进的力量。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竭尽全力,就是胜利。可以说,慎独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6.伸展个性。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7.爱在细节。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8.海纳百川。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把我们引领到当今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我心中永远铭记他们,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记得向周围的教师学习。
9.合作同进。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10.海星角色。教育,不变的永远不会变,改变的必将会改变。创新不是推倒历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设大厦。回顾过去是有益处的,如果我们对前人视而不见的话,我们身上的独创性不会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取得快速的发展。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者、反思者、继承者,但应当永远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海星的角色——也许这是一种理性状态。
一路走来,感慨良多。“我听到时光的钟声,告诉我已经长大了……”这是和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唱的歌。那钟声是在告诉学生告别童年,长大成为少年、青年。虽然从教18年,但前程漫漫,我将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长的路上,为自己的生命奠基,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志的关怀,专家的引领——而这将是我前进的动力。
感谢时代,感谢大家。
第二篇:成长之路.doc
成长之路
回收大学生活,看到了大学的变化,学员队的建设,同学的成长和自身的进步。
首先,让我从训练角度介绍一下我的成长。大一的场景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每每到下午体能训练的时间,总是嘴里充满埋怨,心不干情不愿的下楼跑步。但是经过四年的洗礼,体能训练成为我每天极其渴望的时刻。不仅能够增强我的体质,同时也是对付我顽固体重的最有效的方法。它成为了我军校生活的一部分,倒是每天不出一下汗,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对训练有了质的升华。
其次,经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培养了很强的自学能力,也更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无论在学习还是平时的为人处世。从大一,大二那个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我,慢慢地学会接受现实,变得更加务实,更加成熟、稳重。自从没有了保研的希望之后,及时的总结了自己的问题,从学分积的眼里跳了出来,踏踏实实地开始考研复习,为考研做足了准备。俗话说”大舍才有大取”。我放弃了大三,大四上的各类活动的机会,我换来的将是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平时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充满了酸甜苦辣,其中的滋味,我想也只有我能体会到。但是我找到了很好的倾诉对象,自从大二开始,坚持写日记,将自己的心情,工作体会,名人名言,好的工作思路,都会出现在我的日记中。经过一个学期,两个学期,我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每每我放假回家,家里人都见证了我的成长。变得会说话了,变得不怕难为情了,变得会处理事情了,变得会待人接物了,最大的变化,我想应该还是心智的改变,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自身的积累。但是在这四年中,没有改变也有,就是一件我认准的事,肯定会想法设法将其做好。无论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还是需要点小聪明,后者同样也是我最大的缺点。
经过四年的成长,我总结出,每天静下来的时候,想想我今天做的事,总结一下我今天犯的错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成为合格的海军军官。我得感谢海工的四年,让我学会了依靠自己,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处理关系,学会了为人处世等。用我自己的话说:“我在军校的四年成长,地方大学生可能需要用更长的时间。”
一班钱富
第三篇:成长之路
成长之路,真心相伴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已经羽翼丰满。
人的每一步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长大了,一种成长的喜悦陪我度过精彩的每一分、每一秒。但烦恼也会让我感到生活之艰辛,学习之压力,同时也会让我变得更坚强,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让我去面对生活的考验,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之路,让我拥有一颗平常心,学会在平淡日子里生活,享受成长所带给我的一切感受。我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让我的成长之路留下一串串精彩的记忆
第四篇:成长之路
人没有完美,只要你敢于完美它就能完美,在于的是你如何正确的选择。
改变自己,不是为了别人能适应自己,而是为了自己能早点适应社会。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时候你还能坚持去做。
成长之路
A:放弃完美,多一份轻松。面对现实,多一份自在。欣赏自己,多一份自信。做好选择,多一份从容。
B:青春 就是这样,不听劝,瞎折腾,享过福,吃过苦,碰过壁,使劲折腾,折腾累了,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地。可是,如果不转圈儿,永远不知道原地在哪儿。
C:生活要有一份气度,容得下是非;有一份大气,舍得下惆怅;有一份度量,放得下计较;有一份洒脱,想的开忧烦。凡事看开,则幸福无忧!
D: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值得回味,今天尽情发挥,明天充满机会!E:每个讨厌的现在,都有个不够努力的曾今;人生最大的冒险是不去冒险,或努力追逐梦想,或做别人脚底的泥巴,云泥之别,不过如此。
F: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做,但一股劲儿做好一件事能做到;一下子成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可以做到。
G: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委屈,越是成功的人在这个过程遭受的委屈越大,智者懂得以微笑置之,超然待之,学会原谅,在宽容中丰富自己,获得更大人生价值。
成长之路、有的时候,选择放手并不是无法坚持,只是因为你发现有些事情注定无法实现。
2、你从不孤单。因为,这个世上肯定有一个人,在努力地走到你的身边。
3、时间,让深的感情越来越深,让浅的感情越来越浅。
4、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被其他人控制,自己要随时处于主动位置。
5、做事不能意气用事,只能见机行事。
6、量力而行
7、事业就像一支烟 完这支还有下支,今天我失败了 我明天还会重新燃烧起斗志,可能后天就有我的一片天下。
8、成功不一定是给有准备的人,很有可能是给不放弃的人。
9、青春就像一支鲜花,总是凋谢了你才知道从前它那迷人的时刻。
10、小学贪玩、初中闲、高中无聊、大学烦 人的一生就这么过了一半,剩下的只有你的无助和困难。
11、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舍群得,看智慧;做大做小,看格局;可快可慢,看悟性;是成是败,看坚持!
12、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委屈,越是成功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遭受的委屈越大,智者懂得以微笑置之,超然待之,学会原谅,在宽容中丰富自己,获得更大的人生价值。
13、挫折经历的太少,所以才把一些琐碎的小事看得很重要。
14、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快乐本由心决定,一如空气存在,用力呼吸才会发觉,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执著于快乐,便不快乐。
15、人生也像坐火车一样,过去的景色那样美,让你流连不舍,可是你总是需要前进,会离开,然后你告诉自己,没关系,我以后一定还会再来看,可其实,往往你再也不会回去。流逝的时间,退后的风景,邂逅的人,终究是渐行渐远。
16、抱最大希望,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持最好心态。
17、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
18、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19、人与人的交往多半肤浅,或只有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交往才是容易的,一旦走进深处,人与人就是相互的迷宫。
20、柏拉图说,若爱,请深爱,如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柏拉图说,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21、友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的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
22、如果有人伤害了你,请一如既往的善良美好,好好享受生活享受爱情,就像没受过伤一样。终有一天那个人会后悔错过你。
23、我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就像不知道什么在等待着我。
24、突然明白,别人怎么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地探测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要用一种真实的方式,度过在手指缝之间如雨水一样无法停止下落的时间,你要知道自己将会如何生活。
25、有时候遗忘,是最好的解脱;而沉默,是最好的诉说。
26、我不贪心,只希望现在的朋友都不变,以后还是可以相聚,无关金钱名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能潇洒开心的日子就忘记痛苦。老了,以后相拥回忆往事,在黄昏下相望。
27、不要那么相信回忆,里面的那个人,不一定会怀念你。
28、爱情其实也很简单,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
29、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
30、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
31、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
32、人生是一场一个人的旅程,无人可替代。总有人离开,总有人到来。
33、有时候,人生中最艰难的事,反而锻造了最坚强的你。
34、你是否和我一样,有时候会想,如果过去的人生的某个环节发生一点点变化,是否现在的自己是另外一个模样。
35、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
36、如果你的来到,是为了离开,生命只会是一场遗憾。承受令人沉重,接受令人安然,放低执着,可能是你最大的依靠。打开心情,阳光自然就会照射到你身上。
37、当你长大,你慢慢学会几件事情;有些人不必理会,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多么幼稚,又多么讨厌,真的不需要在乎。有些人永远成不了你的敌人,不必抬举他,这种人太看得起自己了,以为拼命攻击你,伤害你就能够被你所恨。有些人不必等待,你心里其实清楚得很这个人不必再等了,只是你放不下。
38、守不住的人就不要去在意,但已经在意的人,就一定要守住。
39、接受过去和现在的模样,才会有能量去追寻自己的未来。
40、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41、若要梦想实现,先从梦中醒来。
42、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达到的那个远方。无论生活、梦想,或是感情,都需要明确方向。
43、把你压垮的不是你肩上的重担,而是你扛起重担的方式。
44、追求可以成为一种快乐,欲望却永远都只是生命沉重的负荷。
45、不管好事还是坏事,自己清楚就足够了,做人要低调。
46、钱花在自己身上总是最值得的,即使没有物质获得,也能换来好心情。
47、人最值得高兴的事:父母健在、知己两
三、盗不走的爱人。其他都是假象,别太计较。
48、无论什么都需要付出代价,一个人,只能在彼时彼地,做出对他最好的选择,或对或错,毋须对任何人剖白解释。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
49、总有一天要勇敢长大,抬头看着刺目的阳光,合上书页忘记美好的童话。
50、一个人如果想做他喜欢的事情,首先要做很多他不喜欢的事情。
51、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当我们在痛苦无助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立穿行漆黑的雨夜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苦难没有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每天给自己送一束鲜花,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
52、无须强求,最美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53、爱情是生命的点缀。一生总得做一次飞蛾。就这足够了。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要做我们自己。不是吗?在爱着的时候,都会低到尘埃中去。可是,终有一天,还要变回自己。
54、真正的成熟是在合适的时机做该做的事,顺其自然,既不瞻前顾后,也不左顾右盼,不急躁,不慌张。
55、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上帝想让那些走失或迷路的人重新相遇。
56、我认为,至深的平和,一定经过命运浮沉的洗礼,一定经过生离死别的考验,一定经过爱与恨的煎熬。一切都经过了,一切都走过了,一切都熬过了,生命的底色里,增了韧,添了柔。这时候平和下来的生命,已经沉静到扰不乱,已经稳健到动不摇,已经淡定到风打不动。
57、也许在心里,也许在身上,我们该有一根“刺”,在这根“刺”刺痛我们时,让我们想起自己的责任与不足,使我们更清楚自己是谁。
58、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并不是要阻挡我们,而是唤起我们的勇气和力量。
59、行走在人生旅途,我们触摸的是多棱的生活,无须为艰难哀叹,为挫败悲语;不必为虚无动情,为沉沦失声。命运总有幸运与不幸,勿被顺境捆着了脚步,勿被厄运颓废了精神。其实,站得越高,你的阴影越长;越是暗夜,就越接近光明。只要不停地校正前行的方向,我们就不会迷失自己。
60、你越早接受现实,就会有越大的机遇在等待你;你越早接受这个事实,就能越早踏入新生活。
61、多年以后,我们都长大了。经过谎言,承受欺骗,习惯敷衍,忘记誓言,放下了一切。世界惩罚了我们的天真,磨损了我们的梦。但内心还是不断地闭合,勇敢地开放,一往无前地爱。既然无法得到,索性就放手成长吧。年少的忧伤是人生必经的花园。62、生活总会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风景。(体会)
63、生活从未变得轻松,是你在一点一点变强。
64、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生活。
65、人的一生,都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忘不了的爱。66、有些事情,现在不去做,以后很有可能永远也做不了。不是没时间,就是因为有时间,你才会一拖再拖,放心让它们搁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铺上厚厚的灰尘。而你终将遗忘曾经想要做的事、想要说的话、想要抓住的人。
67、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不必垂头丧气
68、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69、做不到是你自己的事,午夜梦回,你爱怎么回味就怎么回味,但人前人后,我要你装出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你可以的,我们都可以,人都是这般活下来的。
70、好好去爱,去生活。记住,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晨光。
71、每个人都有很艰难的岁月。但是大多数时候,那些艰难的岁月最后会变成整个生命中最精彩的日子,如果你挺过来的话。
72、微笑和沉默是两个有效的武器: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许多问题。73、青春,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筹码,是输是赢,你都得赌这一把。
74、生活不该是一场赛跑,它是一次旅行,我们要学会好好欣赏每一段的风景。75、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76、友善地对待你讨厌的人,正是你成熟的表现。
77、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请相信,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热爱生活的心。
78、不论今天多么的困难,都要坚信:只有回不去的过往,没有到不了的明天。79、微笑是一种消灭孤独、恐惧、愤怒、不安等等所有令人不安的正向力量。
80、总有一天你的棱角会被世界磨平,你会拔掉身上的刺,你会学着对讨厌的人微笑,你会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人。
81、不论今天多么的困难,都要坚信:只有回不去的过往,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第五篇:成长之路
成长之路
观《大国崛起》有感
1104480104
鲁露 从呱呱落地,到蹒跚学步,从懵懂天真,到严谨治学,从初涉社会,到圆滑老练。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成长,一面收获着,一面失去着。重要的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是我们怎样去得到,是我们为此付出的。
一个国家成长的足迹,是最好的示范。虽然国家的成长更为复杂,牵涉的范围远不是个人的成长可以比拟的,但其中的道理,说来其实都是那么回事。国家的发展,其实也是由许多人的发展推动的,所以在国家这个巨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无数人的缩影,他们的成功,他们的失败,他们的努力和艰辛,都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对象。
世界史的开端,源于世界的发现。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探索地球的真实面目,当所有神秘大陆的面纱被揭开时,当第一张世界地图绘成时,一幅名为新世纪的卷轴被缓缓拉开,拉动卷轴的大手名字叫好奇,也可以叫追求,它的背后或许还有对利益的追逐,对不可掌握的未知的不安。一种埋藏在人天性里的冒险因子,一种催促着人不断发现未知的事物的好奇心,人的天性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简单而又复杂,他们可以简单到所有情绪都表现在脸上,他们可以复杂到你永远不知道情绪面具下掩藏的真实心情。自然选择了人作为改变世界的主角,他们拥有的唯一不被其他动物超越的不过是一个被不断锻炼的大脑,但这足以让他们被选择,何尝不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自己呢,所以才能从茹毛饮血中走来,开创一个钢筋铁骨的世界。人的伟大,源于思想。
关键词:机遇
竞争一直存在,看你如何把握时机。是否掌握先机,是否能够后发制人,甚至你是否有资格参与这场竞争都要靠自己。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竞争,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选择的课,如果西班牙没有选择哥伦布和麦哲伦,如果哥伦布没有选择坚持,那最后的胜利者又会是谁。但在正确的时间里的正确的选择,已经让西班牙在拉开世界舞台帷幕上占了先机。新的大陆,令人垂涎的财富,重要的航海经验,日益成熟的航海技术,让西班牙远远走在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前面。葡萄牙国王的后悔已经太迟,这样的时机,错过一个两个,就已经可以决定一场胜败。
不夸张的说,人生中的竞争也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从你还没有意识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竞争会贯穿你的生命,从贫民到王公,谁也躲不过。但命运是有时宽容的,机遇,可遇不可求的机遇,抓住了和错过了就是天壤之别,这就是命运依旧严厉的宽容,它给你机会,但不会一直给你,甚至有时候它都不会告诉你,要你自己去发现,去选择,机遇也并不都是好的,这里也有假借财富、权力、诱惑的外衣粉饰的陷阱,一脚下去,才发现是沼泽。所以我们必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善于辨别的心。
有人说,机遇永远不会垂青没有准备的人。但我更相信,机遇就是在你猝不及防时遇上的,你要在一瞬间决定,机遇要求的是冒险,是精准的判断,是果断而又慎重的抉择,是敢于承担的勇气。如果你准备好了一切,那你迎来的不过是自己创造的胜利。但机遇是一场赌博,一场你没有权力开始也没有权力喊停的赌博。但参与或否,也是全看你一念之间。世上不乏这样的人,看着他人在机遇的赌场上浴血奋战看得血脉喷张但自己始终是局外人,没有那个勇气,不够勇敢的人,要怎么追寻。
关键词:目标
战争,永不停止。为自由而战,为权力而战,为利益而战,总有这样或者那样原因让战争继续,从远古时代部落之间的冲突,到现在帝国间没有硝烟的明争暗斗,战争在国家间没有停止过,以各种形式。哪一个国家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只有在一次次矛盾冲突演变到除了战争无路可走然后战争顺理成章地爆发,矛盾中的其中一方失败,暂时安于一隅时,国家才能有更近一步发展的空间。战争,也是一场清理的过程,是所以其他手段都无效时最后的武器。以一种暴力,直接的方式,除去一切发展中的障碍。
人虽然披上了文明的外衣,但骨子里却还是流动着带有兽性的血液,嗜血,好战,或多或少地变相出现在各种日常活动中。有人可以不择手段,但他们也会被更高阶的对手吃掉,有人想要选择偏安,但现实不容他们躲避。生活是一场战争,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你在和其他人斗争的同时,也还要和自己做斗争。因为人是一种矛盾的动物,一面渴望刺激,又一面期待和平。人容易迷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很多人的仗都打地莫名其妙,我为了什么打这场仗,打赢了怎样,打不赢又怎样,只是机械地执行着。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当我们没有目标地前行时,很容易迷路。目标,不是一个一定要达到的地方,是一个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我们为之努力,所以我们前行。但在当下,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目标,他们的所谓目标,不过是家长、老师、老板给的一个任务,他们知道他们一定要做到也一定能做到。他们的战场,没有敌人。
关键词:勇气
为什么十六世纪末的英国敢向当时的霸主西班牙挑战,不是它不自量力,它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它敢于虎口夺食,虽然是利益所趋,但也是它日后强大的一个原因,伊莉莎白女王是这场战争胜利的幕后英雄,她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取长补短,弥补了自己舰队的缺陷,最终取得了胜利,赢得了一场冒险,也赢得了一个问鼎天下的钥匙。
瀑布是河流无路可走时创造的奇迹。我也相信,只有退无可退,才会一往无前。我截断了所有退路,才会一往无前。这是一种破釜沉舟的霸气,一种你死我亡的锐气。人在无路可退时,往往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所以有时候看似没有出路的绝境,会在我们心无旁骛的时候,开出一条路来。
关键词:合作
超人也会需要同伴。奥特曼是家族,他们有兄弟,有姐妹,有父母。邦德身后有组织的强大力量。汽车人也是成群结队。大雄有小叮当。没有人可以一直孤军奋战。人是群居动物,从一开始就在群体中获得温暖。人就是这样,用集体的力量,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就像几千年前的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现今的场景吧。
选择对的人,合作需要相互信任,没有信任的合作是不稳固的,不仅容易破裂,也会造成伤害和损失。没有永远的合作,只有永远的利益。记住这句话,选择正确的阵营。站错队,可是会导致一败涂地的。
关键词:诚信
荷兰人的诚信使他们的“海上马车夫”当之无愧。诚信是为人之本,众所周知的。但最简单的事做起来最难。面对巨额的利润的诱惑时,面对生命的威胁时,面对大千世界各种诱惑时,你还能坚持么?虽然没有人监视你,有些原因大家也可以原谅,但你能坚持么?坚持不管发生什么,不能动的就是不能动,不会改的就是不会改。
可惜的是,而今的诚信,已经很难看到了。在很多人面前,诚信已经不足挂齿了。相比较金钱、权力,诚信的确是显得虚无而没有意义了。现代人寡廉鲜耻的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诚信危机的当下,越发显得诚信弥足珍贵。也许人家认为你傻,也许会损失些什么,但你知道珍贵的是什么,也许就足够了。
关键词:舍得
有舍才有得。一块钱和一万块,恐怕不是一道很难的选择题。那,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在外地和一份在家附近的一般的工作,又该何去何从呢?我们并不总是能够两全的。很多事都不完美,不是不如你的意就是不称他的心。我们该怎么选择?选择你真正想要的。遵从你的心吧。听听它要的是什么。也许我要的不是什么高工资好待遇,我想要的只是每天可以回到家,和一家人吃一餐饭,出门散步可以和左邻右里用方言随意招呼几句。西瓜和芝麻,我喜欢吃芝麻不喜欢西瓜,那我舍掉西瓜又怎样,人家或许觉着可惜,但我觉着值得了,我得到了我想要,得到了我真正需要的。
关键词: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了德国。也无数次在课本上学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国家发展,推动历史的齿轮。知识同样充实我们的人生。
我们了解的世界都是有限的。在已知的范畴内,穷我们一生也不可能完全了解,所以我们总是在学习,跟随自己的好奇心,了解这个世界,知识让一个人变得有内涵,有内容。一个不漂亮的人,读书读久了自然有一股气质在那里,但不是书呆子的那种死板的气质。知识不是光靠记背就能掌握的。行知,知行。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目标。
关键词:计划
也许有的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筹划些什么,但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有充裕的时间去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设计如何得到它,简而言之就是计划。我们想要什么?为此我们要做什么?可能遇到什么困难?那又要怎么解决?我们要提前了解路途上可能有的危险并作出相应的准备,为了走得顺利,所以必须考虑周全。生活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有时候也许只是忽略了一个小螺丝钉,可能整座城堡都会坍塌。永远不要把未来想得太美好。计划就是要以防万一,所有的细节都是需要考虑的要素。计划永远不可能完美,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光凭借一份计划就成功,更重要是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它,计划也不是死板的,不是不能更改的,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动,计划只是前进时的一份参考手册而不是导航。计划很重要,也许它不是制胜的关键,但它或许可以成为危机时刻的救世主。
(PS:以上关键字不分先后)
后记:看完了12集大国崛起,的确有很多感触,怎样去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这里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国家间的竞争也很引人深思,但怎样的人才算成功的人呢?成功了之后呢?从小就被教育争做第一,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过了独木桥上了大学,才发现其实大学里的第一更是难争的。得了第一又怎样呢?你不可能永远做到最好的那个,这里有人比你聪明,有人比你努力,也许你成绩第一,但你不会弹钢琴,不会跳舞,不会唱歌,总有人比你好的。那这样,是不是就是不成功呢?成功是什么呢?是考上了好的大学,找到了好的工作,连对象都是情投意合得让人嫉妒就是成功了呢?所有人都在说,你现在不努力学习,以后怎么找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怎么会有好对象,你这一生就废了。我生命的前20年,一直在读书、考试,考试、读书,没能坚持自己喜欢的事,不管因为什么,但也知道,再来一次,我也没有选择,这是悲哀么?虽然不能说一无所获,但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或许是我天真,还想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我也还是相信,没有什是不可能的。成功并不是由别人来评价的,只有你自己能说你成功了,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要做的是什么,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别人的评价,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的。我们是在“别人家的孩子”的光环笼罩下成长的,我们的前面,一直有个“别人家的”,可那有什么重要的呢?我是我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比,我做到了,为什么要告诉别人,我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拿别人的想法来左右我呢?也许做起来很难,我也知道路会很难走,但我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想过活着回去,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就当是为自己,至少这一生,要为自己努力一次。